营商宣教重在传福音非为赚钱 pg.25

with No Comments

营商宣教重在传福音非为赚钱 宣教讲座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营商宣教”同样也是宣教士,与传统宣教士不同的是,营商宣教是带着外国投资基金及创造工作机会的商贸活动到未得之民国家;并在营运过程,将天国的价值观和圣经的原则贯穿在员工与顾客、银行及政府、商品的处理各层面,同时务求对该国的属灵、经济、社会,甚至生态环境带来更新与转化。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宣教部主办之线上宣教讲座“营商宣教”在7月10日晚上线,着重带参与者了解“营商宣教”。 传统的宣教士若要进入一个敏感的国家或族群中,通常是以带职宣教的方式进入,即是透过非传教性的职业进入异文化的宣教工场,在工作当中和工余时间传扬福音,栽培门徒,建立教会。这类宣教士也称为“双职宣教士”。 长期接触固定人群 为了让与会者了解“营商宣教”,宣教部特别邀请正在印度支那从事营商宣教的罗伊宣教士解说。在他看来,营商宣教并不是基督徒做生意,而是有目的性地进入异文化的未得之民中做生意,而这个目的就是找机会在该社区中建立教会。 当然,在进入这个社区前,就要小心选择一种适合该社区的商业,重点是向人们传福音,而不是为了赚钱。“我们的重点千万不可搞错,一切都是为了拓展上帝的国度而做,盈利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他也分享经营时的一些策略,首先要祷告,和上帝有良好且亲密的沟通;接下来,就要定下目标人群,这需要根据当地文化、环境而定。然后是必须乐意献上自己,愿意为上帝付出,无论是在金钱还是时间上。 还有就是善用时间与目标人群建立关系,先培养感情才能深入地交往,进而用生命影响生命,把福音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确保可以重复地接触这些人,而不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短暂接触是无法建立关系的。” 正因为这样,他认为在做创业选择时,就必须选择一种可以长期接触固定人群的一种行业,而且还要懂得变通,但这种变通是为了宣教的后续发展而变。目前,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当地已经拥有了2个教会,并且正在蓬勃发展中,荣耀全归予上帝。 收集英文书籍 当晚的线上讲座也邀请移居德国的严正弟兄分享他从2019年至今的一些情况,并分享了他与教会弟兄如何合作,也已在柬埔寨开始“营商宣教”的事工。 另外,在日本京都的砂华人年议会宣教士杜阜运牧师亦受邀分享他与师母陈思伶宣教士正在筹办开设一个活动中心,做为在京都开始“营商宣教”的第一步。该活动中心被命名为“Tomo Learning Centre”,主要对象是小朋友。活动中心除了有英语补习班,还有英文图书馆、兴趣学习班,当然,不可缺乏的就是教导丰盛生命的教会。该项营商宣教计划已经在2021年5月5日被通过,目前正在筹备当中,筹募资金和收集英文书籍是首要任务。

为孩子举起祷告双手 pg.24

with No Comments

为孩子举起祷告双手 我自有记忆开始,外婆每一天都会跪着爲每个孩子祷告,这个家庭总共培养出五位牧师丶四位师母、两位会友传道及一位神学生。 我实实在在地看见,若要将虔诚信仰和丰盛恩典的人生留给下一代,必须从祷告开始。所以,邀请弟兄姐妹举起祷告双手,开始为孩子丶为家庭丶为敎会祷告,仰望上帝的带领。孩子满月后,就将他们带到敎会崇拜。后来陪他们上主日学直到他们能独立,接着是少年班丶少年团契,风雨不改。 孩子进入少年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对父母亲言听计从,这是父母一定会面对的挑战。但这是个过程,父母只能为孩子祷告,在旁观察、督促并提醒。孩子上中学开始,我与丈夫笃贤多以倍伴,以圣经话语提醒丶劝勉与敎导孩子,特别是载送孩子上下课的途中谈话是个好时机。在疫情期间,我们也会尽量把握时间与孩子共餐或宵夜,并以上帝的话鼓励他们。 我认为父母必须树立好傍样,参加主日崇拜及祷告会,不停止聚会,过灵修及祷告的生活。Bob Hostetler曾说,在基督敎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是个个理所当然就会成为基督徒;但培育孩子成为耶稣的门徒,是基督徒父母无可推诿的责任。 因此,我鼓励父母安排时间积极参与门徒课程。 我希望在家庭留下敎育和信仰,也告訢孩子们若有上帝的呼召与感动,在大学毕业后可将自己献上给主使用。(钟美琪)

从父母身上学教养孩子 pg.24

with No Comments

从父母身上学教养孩子 母亲非常严厉管教我们,也很看重子女的信仰,从小就把我们带到教会,以圣经教导我们“施比受更为有福”,教我们做人处事。她也非常注重我们的学习及生活技能。 少年时,我参与教会活动、诗班、少团,家人不仅许可也鼓励;参与教会让我不只认识并接受耶稣成为我个人救主,帮助我建立更健全及积极的人格。 感谢上帝,从中六开始,每到新的学校(包括大学)都有人来主动关心,带领我们去教会;我们也有机会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到教会,鼓励他们参加查经小组。在外地升学期间,母亲时常叮咛我们注意身体健康,知道我们有继续参与教会生活,便很放心。 从父母身上,我学习着在两个孩子还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与内人会一起为他们读圣经故事、祷告,希望他们从小就能认识及敬畏上帝,长大成为有用的人,荣神益人。 此外,我也让孩子从小在教会里受装备,在年少时期建立孩子们建全坚定的信仰,并注重他们的学习,包括人际关系与生活。协助孩子在少年时期建立稳固的信仰生活,以便当他们离开舒适及熟悉的环境时(不论是深造或工作),都不会因环境及忙碌而离开上帝。当孩子到外地,需要确认他们会持续教会生活,我想父母适当的关怀及提醒,能确保初到新环境的孩子坚定信仰生活。当然,我们也应该为孩子祷告,以实际行动关怀、关注与照顾他们。(黄国进)

成为孩子的榜样

with No Comments

成为孩子的榜样 随着时代巨轮不断前进,孩子出国留学或在西马升学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人父母的除了关心孩子们的健康、课业,是否也担心孩子在全新的环境里、在新的朋友圈当中,能否持守信仰生活?是否上教堂作礼拜,参加团契等等?我想,如何留住下一代的基督教信仰,是基督徒父母应当关心的课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特别在宗教信仰)是一项庞大且耗时费力、劳心劳力的大工程。我认为,首先父母必须花时间陪伴,特别孩子年幼时。时间就是生命,花时间陪伴就是用我们的生命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时应当专心,不可只有身体陪伴,注意力和精神却放在划手机、看股票走势、房地产行情,甚至浏览社交网站上。 身教远胜于言教,父母应以身作则,就如耶稣作为门徒的榜样一般(约十三15)。我们应该“学像耶稣”,尤其在“教育孩子,留住下一代的信仰”的大工程上,更应该“学像耶稣”。约十三15,耶稣如用了3个“作/做”字,这是个动词,说明我们不能单凭嘴上功夫,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榜样进行示范,让孩子耳濡目染,依样画葫芦,按我们所作的去作。同时,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手把手教孩子,让自己言语行为一致,作个言论和行动的巨人。所以,当我们要孩子参与团契过教会生活,自己万不可躺沙发看电视,应在自己的时间与恩赐能力许可的范围下参与教会各方面事奉,做好榜样。如此,在信仰传承的道路上,或能留住我们的下一代。 我认为,“全家一起作礼拜”是“信仰传承,留住下一代”的基本功,我非常喜欢“一起作”这3个字,因为它涵盖了家庭和谐、目标一致的意义——每一个人都很清楚优先秩序——就是作礼拜,而且是全家“一起作”,包含夫妻、亲子、父母的时间。不过,前提是大家都必须身心灵一致地敬拜,不能私下各做各事。 我甚愿耶和华赐福每一位弟兄姐妹的家,也愿我们都是上帝合用的器皿,在传承信仰,留住下一代的事上与上帝同工同行,让我们学习定睛于上帝。(陈垂棋)

适当耐性是不可缺的 pg.22-pg.23

with No Comments

适当耐性是不可缺的 自2020年3月中旬以来,我国因新冠疫情蔓延而实施了行动管制令,教会许多实体活动如主日崇拜、团契聚会、探访活动等都不被允许;除了线上主日崇拜、线上团契聚会展开,许多弟兄姐妹也在家中开始家庭聚会,希望家庭聚会也能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孩子们被引导,行走在与神同行的道路上而不偏离真道。 家庭聚会时,我们可以事先规划,然后在过程中加以调整。从聚会程序的规划、选材、诗歌的选取、时间及地点的安排都需要用心,事先的充分准备能让聚会进行更加顺畅。聚会以简单固定的程序进行,从开始诗歌、祷告、分享与复述、时事分享或报告及最后的结束祷告,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 刚开始的行动管制令阶段,由于时间上相对充裕而能经常进行,聚会都会安排在晚间及在彼此觉得舒服的空间进行。后来,随着行动管制令渐行放宽而能开始实体工作,实体或线上上课后,由于时间上与孩子们作功课、预备会考等无法配合,在几番斟酌下,调整至每周至少一次的聚会。 对于材料的选取,我们可以从不同渠道取得所需要的,若事后发觉这并不一定适合家中孩子,所以具年龄层针对性且言简意赅的材料便成为选材的首选或参考。而诗歌则可以从Youtube中搜索,一般以柔和的音乐为主。 完成以上的准备并不意味着聚会的一切尽都顺利。在聚会中,两代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就轻易地体现在彼此间的交流中。中学阶段的少年,在认同感上会较倾向于相同思维的同侪,且自我防御感也较强。聚会中,身为父母的我们尽量避免因对号入座而不愉快。孩子们有些时也会表现出不耐烦,巴不得聚会早些结束。此外,在分享与复述的时候,可以轻易察觉孩子是否走神或心不在焉。因此,适当的耐性对父母而言是不可缺的。当然,在交流与反馈中,孩子的一些问题或想法的提出,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及提升自己。 虽说我们希望能藉着家庭聚会能“留住下一代(的信仰)”,倒不如说我们透过与孩子的交流及反馈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自我反省与成长。我们曾经的漫不经心,不妥协,觉得上一代思想跟不上时代时,有时恰恰可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过往。 同时,当我们觉得两代之间有鸿沟而需消除时,家庭聚会似乎更是彼此了解的管道之一。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窥探”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足迹,也可以从彼此接触的关系里省察自己,逐步让自己的思维与孩子同步,一同成长。 未来,世界局势的变幻莫测,对我们“留住下一代(的信仰)”将形成巨大的挑战。我们仍需坚持让家庭聚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上帝的话浇灌下一代,以期他们在信仰与成长道路上能有睿智的抉择。(林启盛)

教训孩子应顺应气质 pg.21-pg.22

with No Comments

教训孩子应顺应气质 现代生活人人都忙,常说没时间,但我认为这都是借口,因为我们会保留时间给优先重视的。因此,必须将时间(如个人时间、夫妻时间、亲子时间、父母时间)留给家人,也要安排教会时间(如团契、崇拜和祷告会)。 家人其实是需要沟通和陪伴,要花时间聆听家人的心声,一起进行活动。我常邀请侄女、侄儿带着家人回我家吃饭,加强亲密关系。 箴廿二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教养”两字有“奉献给神”的意思,原文乃指献上某样物品或某人为上帝所用。因此,“教养孩童”,是将孩子奉献给神。父母要献上并训练每个孩子,这是对永生上帝的一种奉献。“使他走当行的道”有几种翻译,分别是:“按他起步时所接受的训练”、“根据某种方式”、“按他的道”训练他。这个“道”是什么意思呢?一是“正确的道理”,另一个是“按着一条最适合这孩子个性和特性的道”。结合这两个意思:教训应该顺应孩子的气质,教导方法顺按着孩子生命的各个阶段加以调整,配合上帝对这孩子独特的呼召,以及上帝特别为那孩子而设的生活方式。要坚持这种教养方式和训练,深入到一个地步,将基督信仰价值观内化在孩子的生命中,就是等他长大了,也不改变。 这箴言不是应许说,只要让孩子在小时信主,就保证他一生都会敬畏神、过良好的道德生活;而是要督促父母在栽培养育孩子这神圣的工作上,必须给予特别的、细心的照料,以致在各种教导终止以后,孩子们仍然会走在正路上。 箴言廿二5、15,三11-12,十三24,十九18也都强调管教的重要,因为我们的孩子们不断地从社会和各种传媒吸收一些似是而非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协助他们分清是非黑白,按他们性情多关心注意其身心灵成长。故而,父母亲从孩子刚学步就应开始培育管教孩子,深入观察以发掘、培养孩子的天分和才能。 遗憾的是,今天不少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岁月中缺席,以致孩子在成长中面对种种困难。所以,基督徒父母要以爱接纳、支持鼓励和引导您的孩子,特别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坚强持久的爱更是不可少。而这需要父母的时间、汗水和眼泪,尤其是祷告!(朱碧云)

家庭门训,从我家开始!pg.20-pg.21

with No Comments

家庭门训,从我家开始! 成团职员分享 我认为父母要有高素质时间的陪伴,营造温馨的家庭与亲子关系,给予家人安全感、爱与关怀,同时以身教和言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我提出三方面借镜: 1.西方国家教会严重老龄化,崇拜人数骤减,教堂甚至关闭; 2.我国教会青年人大量流失; 3.父母看重孩子们的学业与成绩,并没鼓励孩子参与主日学或少团,忽略信仰根基的栽培。圣经(如:太廿八19-20;申命记六4-7)要我们注重上帝的使命和托付,且言教身教并重!而,今天蛮多会友按世俗价值生活,许多基督徒家庭也没察觉他们正失去下一代。 我希望大家能醒悟,想想可以给下一代留下什么: 1.将时间留给下一代 家庭门徒训练常被误解为只是知识的传递,训练场所只在课堂上,以为完成课程内容便等于“成了”。事实上,门徒训练不是学几门课程,也不是信徒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最重要的是信仰生命的传递,以生命影响生命。故此,父母是需要付出时间与孩子相处,待彼此建立良好关系后,才来对孩子进行教训,与他们谈论自己所信的耶稣。我们绝不能奢望——不把时间投资在孩子身上,便可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 2.将安全感留给下一代 上帝将儿女赐给父母,为让他们实际体验爱、保护、忍耐、仁慈、善良及忍耐。当孩子体验父母的保护,他的心灵大致上便会倾向于相信“上帝会保护他们”。因此,美好的夫妻关系是给下一代最好的安全保障。 3.将榜样留给下一代 耶稣门徒的生命是在实际日常生活中不断与基督相处而栽培得来的。他们亲眼看着耶稣传道、辅导、讲道、教导和用其他不同形式事奉,从主耶稣活生生的生命示范中,他们被完全地改变更新,门徒生命慢慢地被培育起来。所以,父母们要进行家庭门徒训练,自己首先要成为门徒,必须要看重生命的传递,不单只是知识的授予,而是透过活生生的见证真正的影响“受训者”。 4.与子女分享信仰 跟孩子分享自己个人信主的过程,建立孩子个人与神的关系。 我们要时常回想自己当初为什么成为基督徒?是因为有人向我们分享福音的好处,我们也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爱心,从他们身上看到主耶稣的爱。如今我们信主多年,主耶稣是否成为我的主?!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看重和推行“家庭门训”,在家中进行门徒训练。家庭门训不但讲求学习真理,更要家人们追求生命转化、学像基督的成长过程。教会的责任是协助家长受装备,让家长先成为门徒,然后家长负起责任教导儿女们成为基督的门徒。 家庭门训不仅是知识的培育,更是爱的关系,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父母的生命影响儿女的生命,为要使孩子流露基督的生命。因此,父母要殷勤,牺牲时间与精神栽培儿女成为主耶稣的门徒,为主培育出基督精兵。这样,家庭门训就会影响及改变教会、社会,甚至国家。 我坚信,社会要转变需要复兴的教会,教会要复兴需要健康的门徒,门徒要健康需从家庭做起。因此,家庭门训,从我家开始!(方和兴)

留住下一代 pg.20-pg.24

with No Comments

留住下一代,从我家开始 特别报道 报道:林顺雁(古晋蒙恩堂) 古晋蒙恩堂线上分享会 古晋蒙恩堂成年团契信仰组于2021年6月12日举行线上分享会,题为“留住下一代,从我家开始”,希望传递“传承基督信仰给下一代,从家庭做起”的思想,让孩子把信仰深植在心田,信仰生活化,藉着言谈和行为的馨香之气,在社会各层面传播,为主发光作盐。 成团是教会的主干,是带动整个教会最重要的火车头之一;教会成团若能“动”起来,会连着带动少团或青团的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为此,我们必须看重成年人个人与神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及亲子之间的关系;再让这样影响延伸至全教会,甚至社会。 因此,蒙恩堂主理林圣贵牧师表示,家庭礼拜是家庭门训的其中一环,内容可以包括:唱诗、读经、分享、祈祷守望。他建议每周进行一次,并且有固定的时间与地方,同时预先告知家人所需时间(比如20分钟左右),让家人们把时间预留下来。林牧师也提供了一些要诀,比如:家庭礼拜尽量精简,不要拖泥带水,不说教;另外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观察、交流分享见闻,并为子女祝福。 除了林牧师的勉励外,当晚还有六位成团职员分享他们是如何推动家庭门训。

家庭崇拜要从小开始 pg.18-pg.19

with No Comments

家庭崇拜要从小开始 小故事讲述上帝救赎 家庭崇拜(祭坛)不是一个节目或是活动,是我们给上帝的爱的一个回应,因为没有什么比敬拜上帝更能切实地表达每一个家庭对上帝的爱之回应。 池牧师与师母告诉大家,我们都是“崇拜者”,无论是私人崇拜、团体崇拜还是家庭崇拜。“私人崇拜就是自己与上帝独处的时间,如个人灵修的时间、唱诗赞美主等;团体崇拜即是多人一起团拜,主日崇拜就是其中一种;家庭崇拜顾名思义,就是一家人的崇拜。” 为什么要家庭崇拜?池牧师说这是爱上帝的表达,也就是申命记第六章第4-9节的核心。 “过去读这段经文时,我们都看重要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爱你的儿女。但我们却忘记了上帝要我们听,并认定耶和华是独一的主。一旦我们听了道,也信了道,就有爱从上帝而来,从而让我们得以尽心、尽性、尽力爱主,并更容易地爱人如己。这就是经历了福音的大能。” 除了是爱上帝的表达,家庭崇拜也是信仰的传承。池牧师引用了诗篇七十八篇4-8节,着重讲述了信仰应该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并不停止。“我们可以把救赎与信仰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因为我们生命中都有小故事,并把这些小故事放在上帝救赎的大故事中,使我的生命可以彰显上帝的荣耀。” 小故事在大故事中 陈倩明传道也强调,上帝其实常常运用平凡人生命中的小故事来彰显祂的大能,虽说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只是小故事,但放在上帝救赎的大故事中,就能够帮助改变周围的人,带给他们不平凡的生命。 “当然,要改变一个人必须靠上帝的大能才做得到。因此,现在的你是否在生命中有顽梗悖逆、居心不正的地方?那唯有靠上帝才能改变。换句话说,你是否愿意把认罪悔改的信仰传承至下一代,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被上帝的灵充满,也被上帝的话语充满,让你能够做众人的好见证。” 父母的责任也是要有家庭崇拜的原因之一,因为除了爱上帝的表达与信仰的传外,父母在子女的信仰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不是主日学老师)。“其实主日学老师的责任是教导父母应该如何扮演好他们的角色,而不是把父母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代替父母。” 孩子认识信仰要从小开始 池牧师则提醒主日学老师,如果主日学学生的父母是非基督徒,主日学老师更应该做的是带领这些父母归向上帝。“但有许多父母,包括基督徒父母都把这个责任推给主日学老师,因为忘记了做父母的责任是要养育孩子。” (以弗所书六4) 在谈到父母的责任时,以弗所书六章4节与歌罗西书三章21节被同时引用,尤其是当中的“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更是被着重地讲解了。在池牧师与师母看来,这句话对于东方文化的父亲来说,可能是难以接受的;但事实上,父亲是家庭的头,如果父亲失去了儿女的尊重,那又如何能够使儿女信服呢?这是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的地方。 那如果父亲做不到或是父亲是非信徒呢?母亲也是可以起来带领家庭崇拜,更甚的是,儿女同样可以带领,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尽这个责任,做了上帝要你做的,上帝会在祂的时间点上动工。“让孩子认识信仰就要从小开始,年纪愈大愈难做到,所以,不要再等待,孩子是会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的。” 拥有蒙福的家庭 另一方面,因为有家庭崇拜的缘故,我们将拥有蒙福的家庭。其实进行家庭崇拜是一件尊荣和荣耀上帝的事,以上帝为中心的家庭建立在上帝本身和祂的话语上,而不是世上的试探或享乐。与此同时,当有机会进行家庭崇拜时,参与的人就有机会分享各自的信仰,尤其是分享给未信主的家人;一旦他们信主,就可以拥有共同的信仰。 家庭崇拜同时也促成基督品格的养成,池牧师说,参加主日学的孩子有机会学习到基督品格,但短时间是不足够的;如果有家庭崇拜,父母可以持续影响孩子品格的养成,并且通过分享,让孩子学习到信仰与生活不是分割的。 还有,通过家庭崇拜的分享,听见上帝的话,也可以激发家庭中和平气氛,互相学习原谅不积怨。在忙碌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事要忙,但我们依然要把家庭崇拜视为优先,并愿意放下自己的事,与家人连接在一起,更使自己蒙福,全家人在一起建立美好的关系。 再来,家庭崇拜也是在装备你的孩子,在长大后也同样会看重家庭崇拜,在自己的家庭中实行家庭门训。“不要在意孩子年纪的大小,认为他们还小不会分享,不会讲话不要紧,其实只要参与,就可以经历与上帝的同在。” 家庭崇拜的实行,首先需要定时,即固定一个时间(但可以调整);接下来是固定的地点,而且要视为优先,并一定要从小开始。在安排方面有4大元素:敬拜/唱诗、祷告、读经与分享,也可以用创意的方式,如讲圣经故事,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其实可以使用的材料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圣经,而且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在提问时要用不同的方式,并以照顾年龄偏小的孩子为主。” 对于那些尝试多次却已经灰心的弟兄姐妹,池牧师引用了《加拉太书》六章9节鼓励他们,“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基督化家庭的塑造 pg.16-pg.18

with No Comments

基督化家庭的塑造 亲子讲座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必须经历福音大能 你爸爸是基督徒,妈妈也是基督徒,但你的家庭是基督化家庭吗?什么样的家庭可以被称为完美的基督化家庭呢?是圣经人物的家庭吗?还是说,“基督化家庭”根本就不存在? “基督化家庭”是教会弟兄姐妹常用的一个词语,尤其是在介绍自己的信仰时;然而,“基督化家庭”的概念在现今时代,已经日渐式微,甚至有些消失了…… 为此,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基督教教育部主日学组特别主办“基督化家庭的恢复”线上父母亲子讲座,告诉你如何恢复“基督化家庭”。 未来荣耀的形象 2021 年全砂主日学线上父母亲子讲座“基督化家庭的恢复”特邀池金代牧师博士夫妇,通过Zoom 视讯,分别于5 月21 日及22 日的晚上7 时至9 时,进行视讯会议,邀请主日学老师与家长参加。 此线上讲座除了讲员进行主题讲解外,也另设交流环节,参与者除了可以通过视讯会议进行交流外,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脸书(Facebook)与Youtube 提出意见与回应。 在5 月21 日晚进行的第一课,池金代牧师与师母陈倩明本处传道先是以自己为例,告诉大家自己的成长环境与家庭,从而引入正题。 陈传道自小生长在一个信奉民间信仰的家庭,求签上香是她的成长日常。虽然她在教会学校读书,对于圣经故事并不陌生,但她从来都不觉得那有什么特别。直到她18 岁,因家中的兄长信主,才进而重生得救。 池牧师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他自小生长在一个充满基督信仰的家庭,参加主日崇拜、团契,甚至妇女会(随母亲参加),而他在19岁才重生得救,进一步走上献身的道路。 “完美的基督化家庭应该如何恢复?”抱着寻找答案的心,他们找遍了圣经中所提到的家庭,并发现圣经人物的家庭其实问题更多,如以萨的家庭、提摩太的家庭、撒母耳的家庭等等。再结合教会历史查找,可以发现会祖卫斯理约翰的家庭,也是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包括姐妹的婚姻也是很悲惨的。“还有多位现代著名神学家/牧师的家庭也是一样有问题,如华理克、约翰派博、史温道。” 可以从中得知的是,上帝就是要通过这些破碎的家庭,让我们看见自己罪恶的一面,自己根本无法自我拯救,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能力爱对方、家人。因此,上帝就以这些家庭为例,让我们从中学习功课。 “虽然这些家庭都是因为一些家庭成员的关系,而无法成为‘完美的基督化家庭’,但是我们要记得未来荣耀的形象,就好像华理克牧师的孩子因精神困扰而自寻短见,但他也同时带领了许多与他有着同样问题的人信主,在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许多人专门写信感谢他,这就是未来荣耀的形象。纵然有不完美,但他却用他的不完美祝福了许多人。” 经历福音的大能 在池牧师看来,基督化家庭的恢复必须先经历福音的大能,是以,他也再次提问,“你最近一次传福音是什么时候?向谁传福音?果效怎么样?” 想当然耳,身为基督徒的我们都应该传福音,但福音不只是当传给未信主的人,也应当传给我们自己,如不,那教会就很可能会成为最危险的地方。 池牧师强调,身为基督徒应该要抓住福音最重要的要点,那就是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许多人看。“唯有捉紧这个福音的内涵,才能与其他宗教有所分别。” “我们能够得救是因为信耶稣,能够过得胜的生活,成长为基督徒,也是因为信福音。与上帝有美好的关系,会影响我们与人有美好的关系,一个基督化家庭首先必须与上帝有美好的关系,那么与家人的关系也会美好;因为信靠福音,我们就会有爱神爱人的表现,成就基督化的家庭,就能经历福音的大能。” 池牧师重申,基督徒不能靠律法来称义(加拉太书3章),唯有靠上帝的义、福音的大能,义人必因信得生,不只是得新的生命,而且得更丰盛的生命。 “今天我们在主日学的教导,还有牧者们在讲台上的信息,总是会教导会友要读经祷告、参加聚会和崇拜,以及传福音,这些往往被会友认为是得救的律法,其实还有更重要的是要凭着信心,靠上帝的信实来过生活。” 教会可成为“危险之处” 陈倩明传道亦表示,基督徒不能靠着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可以更多的得救,或是得到上帝更多的爱,因为上帝对我们的爱是开始到现在都没变的;反之,我们会因着感受上帝的爱,更多且自然地流露出爱人的行为。 “世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就是永生上帝的家。我无法确知教会落到今天这光景的全部原因,但至少这是其中一个。教会不愿意去追究会员的资格,而一厢情愿地认为,所有加入教会的人都是基督徒。我知道教会这样作是有原因的:只要人来到教会,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至少教会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世界的试探。问题是,教会经常把所有前来的人都想当然地看成基督徒。”这是钟马田牧师说过的话。 这里指出教会的最大危机,因为教会都假定那些参加主日崇拜、主日学、团契聚会的人是基督徒,殊不知,这些被理所当然认为是基督徒的人,将来会去的地方不是天堂,只要他们没有经历过福音的大能,并过着所谓基督徒的生活。 “讲台的信息或许很适合真基督徒,但对缺乏真信心的人就毫无意义。所以我说教会可以成为一个极危险之处。这可能是因为教会里的人从不直接对他们提出一些基本的、所有真基督徒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若因错误虚假的动机而自认为是基督徒,这是极其危险的。我必须毫不犹豫地指出,这也是现今世代一个极严重的危机。如果你要我加以证实,我可以轻易从新约中找到为数可观的证据。”这是钟马田牧师的另一段话。 父母须确认孩子明白福音 … Read More

1 5 6 7 8 9 10 1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