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耐性是不可缺的 pg.22-pg.23
适当耐性是不可缺的 自2020年3月中旬以来,我国因新冠疫情蔓延而实施了行动管制令,教会许多实体活动如主日崇拜、团契聚会、探访活动等都不被允许;除了线上主日崇拜、线上团契聚会展开,许多弟兄姐妹也在家中开始家庭聚会,希望家庭聚会也能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孩子们被引导,行走在与神同行的道路上而不偏离真道。 家庭聚会时,我们可以事先规划,然后在过程中加以调整。从聚会程序的规划、选材、诗歌的选取、时间及地点的安排都需要用心,事先的充分准备能让聚会进行更加顺畅。聚会以简单固定的程序进行,从开始诗歌、祷告、分享与复述、时事分享或报告及最后的结束祷告,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 刚开始的行动管制令阶段,由于时间上相对充裕而能经常进行,聚会都会安排在晚间及在彼此觉得舒服的空间进行。后来,随着行动管制令渐行放宽而能开始实体工作,实体或线上上课后,由于时间上与孩子们作功课、预备会考等无法配合,在几番斟酌下,调整至每周至少一次的聚会。 对于材料的选取,我们可以从不同渠道取得所需要的,若事后发觉这并不一定适合家中孩子,所以具年龄层针对性且言简意赅的材料便成为选材的首选或参考。而诗歌则可以从Youtube中搜索,一般以柔和的音乐为主。 完成以上的准备并不意味着聚会的一切尽都顺利。在聚会中,两代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就轻易地体现在彼此间的交流中。中学阶段的少年,在认同感上会较倾向于相同思维的同侪,且自我防御感也较强。聚会中,身为父母的我们尽量避免因对号入座而不愉快。孩子们有些时也会表现出不耐烦,巴不得聚会早些结束。此外,在分享与复述的时候,可以轻易察觉孩子是否走神或心不在焉。因此,适当的耐性对父母而言是不可缺的。当然,在交流与反馈中,孩子的一些问题或想法的提出,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及提升自己。 虽说我们希望能藉着家庭聚会能“留住下一代(的信仰)”,倒不如说我们透过与孩子的交流及反馈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自我反省与成长。我们曾经的漫不经心,不妥协,觉得上一代思想跟不上时代时,有时恰恰可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过往。 同时,当我们觉得两代之间有鸿沟而需消除时,家庭聚会似乎更是彼此了解的管道之一。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窥探”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足迹,也可以从彼此接触的关系里省察自己,逐步让自己的思维与孩子同步,一同成长。 未来,世界局势的变幻莫测,对我们“留住下一代(的信仰)”将形成巨大的挑战。我们仍需坚持让家庭聚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上帝的话浇灌下一代,以期他们在信仰与成长道路上能有睿智的抉择。(林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