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回应:希盟政府与建国2.0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甫于509举行的大马第十四届普选,希盟击败国阵,拿下了联邦及多州的执政权。不过,几经两个月的折腾,才敲定堪称较完整的联邦内阁名单。不言而喻,希盟四党与沙巴民兴党,背后必经过多番的讨价还价及较量,最后才由首相敦马哈迪拍板定案,并向最高元首推荐内阁人选。 新内阁名单出炉,意味着希盟与友党跨出了一大步,终于达致共识,组阁成功。有人批评新内阁名额的分配与希盟各个成员党所赢取的席位不成正比,倾向土团及诚信两党,对公正党与行动党这两个赢取最多席位的政党有欠公允。除此之外,东马,尤其是砂拉越蒙召入阁的代表更形薄弱。尽管内阁名额的分配不尽如党意或民意,不失为中规中矩,为希盟的执政铺平了道路。诚然,民众更感兴趣的是,新任首相与新科部长是否执意成为全民的首相及全民的部长,不分种族、宗教信仰为民服务,致力于谋求举国上下的福祉。 希盟终结国阵近一甲子的统治,促成了建国以来首次的政党轮替,国人期待新人、新政、新作风。从内阁阵容,可以看出首相有意精简部门,尤其是首相署的臃肿现象,以便为国家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与此同时,内阁的人事也有朝向年轻化的趋势。另外,妇女内阁成员的比率也有所增加。这确实是健康的现象,可以为政府的运作注入新的动力。 希盟的竞选宣言承诺将改革国家的体制,从而恢复宪法所标榜的三权分立、司法独立、民主、自由、法治的特征。诚然,在国阵长达逾半世纪的操控下,国家的行政机制已变得面目全非,尤其是政府的三大机关丧失了发挥互相监督、互相制衡的角色,使民权、人权发生大倒退,进而导致民心思变。 可以这么说,内阁算是奉行西敏寺型政府的引擎,也是启动国家政、经、文、教改革的推手;国人对新成立的内阁寄予厚望,期望新内阁在第七任首相敦马哈迪领导下,与前朝政府有所不同,宜速开启国家的体制改革步伐,带领国人迈向建国2.0之路,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摆在希盟政府眼前的是国阵所遗留下来的烂摊子,而且新政府正与时间竞赛,并没有所谓的蜜月期。百日新政的期限迫在眉睫,况且五年的任期一瞬即逝。2023年的倒计时钟正在嘀嗒嘀嗒作响,希盟政府务必抖擞精神,拟就改革方案、尽快启动国家的改革议程、搞好经济、改善民生,不分种族、宗教信仰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经济地位,平衡发展不同区域的基本设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才不致在来届的选举中被人民所唾弃。

我思故我写:“单身”快乐!

with No Comments

文/余婉宁(曼光明光堂代理牧师) 农历新年期间,亲眼看见朋友被她的亲戚追问:“你有对象了吗?眼光不要太高啊,差不多就可以了…….”当这位亲戚要继续话题时,这位朋友却很巧妙地转移话题,然后继续跟我谈话。后来她告诉我,要如何避开这样的问题,她可说是经验丰富,因为这些年来常被亲朋戚友追问。她笑说,一天没有结婚,她的亲戚们大概是不会罢休了。 可见“单身”在华人的文化里,似乎是一个较引人注意的名词。从一般的社会角度来看,若是一个人没有单身的恩赐,到了适婚的年龄,遇到适合结婚的对象,很多人都会选择进入婚姻。因为上帝设立婚姻:“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二18) 但现今时代的情况不同,知识水平提高、经济独立、自由的生活,都让享受单身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加上若是没有遇到同样“看见”、相同价值观的对象,现今人多会选择继续留在“单身”的行列里。 另外,单亲情况也是常有的现象。有些人结婚后,却经历了离婚或丧偶;有些人的配偶常年在外工作,自身一人在家乡照顾家庭,这称为“假性单亲”。这些不同的“单身”情况,都出现在我们的周遭,甚或是我们自己都在面对。无论你是面对单身、单亲或是假性单亲,圣经都给于鼓励和肯定。圣经教导我们: 一.人有选择结婚或单身的自由权力 “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 (林前七25 ) 保罗自己虽然单身(有学者认为他娶过妻,可能已丧偶),但是他并没有高举“单身”或贬低结婚的人,反而很中立地讲出自己的见解。保罗认为结婚是合宜的,但却同时也会因为婚姻的生活,某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自由。许多已结婚的姐妹告诉我,很羡慕单身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旅行,或追求她们还没完成的梦想。也听过一些结了婚的弟兄说(包括我的丈夫),以前单身时,每天都可以出去运动,现在一星期去运动三四次,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因为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太太和孩子。 保罗称“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保罗愿意你们免这苦难,他自己守独身,也乐得守独身,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信徒,单身其实也可以很好。 二.单身使你更专注服侍神! 接下来在保罗说:“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 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 ” (林前七32-35) 保罗知道结婚跟单身的不同,进入婚姻的人会为伴侣操心,为儿女挂虑。已婚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神照顾伴侣和家庭成员。有孩子的父母们更是责任重大,除了为孩子的衣食住行操心外;教育、交友、工作等等都需要耗好些精神去养育他们。若是生养众多的,其挂虑真是可想而知。 但是单身的人呢? 保罗说“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这里按保罗的意思是指忠心事奉上帝的信徒,若是单身就可以更专注地事奉神。今天教会许多事工是必须投入许多私人时间来建立,例如:如果要青少年事工更有果效,吸引更多青少年信主,那么同工就必须花更多时间陪伴他们,如陪他们一起进行各种室内或室外的活动等等,以与他们打成一片。有时候聚会结束还不能马上回家,因为必须陪青少年一起喝茶聊天,建立彼此关系。若有家庭的同工投入这一类型的事工,就很难腾出这么多时间陪伴他们。 我自己单身时,常在团契后跟弟兄姐妹们联谊、聊天,进行辅导等,往往到了晚上十点多才回家休息。可当我进入婚姻,有了孩子之后,这一切就变得很有挑战性,不再像单身那么自由自在,因为孩子也需要我的照顾和陪伴。若不是我还有母亲全时间协助,这些不只是挑战,而是不可能的任务了! 无论如何,保罗并没有特别高举“单身”,而是要单身者可以“……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单单专心事奉上帝,讨主喜悦。所以,仍然单身的弟兄姐妹,不需要问上帝“为什么我还是单身?”,而是向上帝祷告:“我可以在单身的岁月里头,为主作什么呢?” 祝愿各位单身的信徒,为主而活,单身快乐!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在天堂不能做的事

with No Comments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什么事情是在天堂不能够做的? 当然,我们不能够犯罪,在地上我们也不应该犯罪啊! 我的意思是说,上帝要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当中,有哪一件事情,在地上我们能够做,但是在天堂不能够做? 让我们想想看,今天在地上,我们敬拜上帝,在天堂呢?我们会敬拜得更完美,而且是昼夜永恒地敬拜。今天在地上,我们学道、学习圣经,在天堂呢?我们还是要继续地学道、学习认识上帝,永无止境的认识,因为上帝是无限的。今天在地上,我们彼此相爱,在天堂呢?我们会相爱得更完美,绝对不会彼此相害了。所有合乎上帝心意的事情,我们在地上做,在天上做得更好。那,既然在天堂我们的敬拜,学道,相爱等等会更美好,为什么我们还留在地上呢?早一点去天堂不是更好吗? 因为只有一件事,我们在地上做的,但是在天堂是不能够做的。这件事只有在现在,在地球,在有限的时间里头,在有限的空间里头,才能够做到;在永恒,在天堂,我们都不能做了。什么事呢? 爱非信徒如同自己!借着社会关怀、布道和宣教,我们“爱非信徒如同自己”。 当我们离开世界之后,没有非信徒在我们身旁了;你就是要爱他们,也是没有机会,没有办法了。 所以,弟兄姐妹,你和我活着就是为了他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我们倒不如早一点离开世界,在天堂比在地上好上千万倍啊;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一23下) 见证主耶稣只有在地上 我认识一位会伯,八十多岁了,还是跟着我去探访布道,因为他知道探访布道是没有退休一天,只有离开世界那一天,就永远退休了。 什么事情是在天堂不能够做的? 在天堂不能够做社会关怀,不能够布道,也不能够宣教。你就是很有负担,很有异象,你也无能为力了。所以,弟兄姐妹,趁着我们还活着,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在社会关怀、布道和宣教上面。如果我们不做这些事情的话,我们活着就没有意义了。我们要清楚知道,我们活在地上的目标,就是见证主耶稣。见证主耶稣只有在地上,只有在今生才能够做到。 主耶稣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一8) 圣灵给你我能力,就是要在世界各地(在地球上),借着社会关怀、布道和宣教,为主耶稣作见证。当然,我们的敬拜要加强,我们的学道要加强,我们的相爱要加强,这些都是指向这一件事情:为主耶稣作见证。 在天堂,你我不能够为主耶稣作见证了,因为天堂没有非信徒! 2018年7月6日 写于诗巫年会办公室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阮斯钦一生任校长 政府与原住民桥梁 先与原住民交朋友再学语言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阮斯钦(退休校长) 整理:卢韵琴 纵然曾经离弃,但多年后依然感受到上帝的爱永不变,阮斯钦不愿自己独享,誓要在有生之年把上帝的爱带给伊班同胞。 “上帝这么爱我,唯一要我回报的,即是把福音传出去,使万民做主门徒;我怎么能自私地不把上帝的爱带给他人呢?这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 来自泗里街的阮斯钦,虽小学时就已确认信仰,却在青少年时期一度离弃上帝。在多年后,他依然感受到上帝的爱与教会的关心,他决定不再当一只迷途的羊,重回上帝的怀抱。今天的他,有一位儿子是宣教士,而他自己也在退休后,立即献身原住民福音事工至今。 “那时,我已在教区青团服事,但受到一些思想的影响,让我远离了教会。我在1966年决定远走他乡,到加帛的Lubok Mawang卫理小学当临时教员。没有想到的是,当了这个临教之后,竟然促成了我未来一生的事业,就是当一名教师。” 教学工作不易 1969年毕业于拉让师训学院的他,随即被派往加帛巴拉固地区执教;在当了3个月的老师后,因学校没有校长被破格升为代校长。从此,在他执教的生涯中,他都担任校长一职,甚至还曾经被调往“最难搞”的学校任职。 在加帛巴拉固的Nanga Pelagus小学执教,是他第一份工作,更是他学习伊班语的温床,让他从不谙伊班语到如今讲了一口流利伊班语。“当时的小学虽然都是用英文为教学媒体,但日常所需讲的伊班语还是必要的。所以我就一点一滴地学,日子久了,就自然会了。” 1969的Nanga Pelagus小学,远在拉让江上游,交通十分不便,除了水路就别无其他交通可抵达。那时学校共有73位学生,全都是寄宿生,而教职员只有他一人。直到6个月之后,才有另外一位临时教员被派到该校。 “那时,政府还没有膳食供应计划,学校也没有配厨娘,这些学生的家都离学校很远,有些甚至在对岸。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只能帮他们搭建一个简易的小灶子,然后每个月来看他们一次,带一些白米和腌肉给他们充当粮食。如果粮食吃完了,那我就必须带他们去挖些竹笋和野菜给他们吃。” 在教学方面,73位学生分3个班级上课,即一年级、三年级及五年级。每天早上他必须先在三年级班和五年级班的黑板上布置习题,让学生们抄写;然后到一年级班教课,吩咐学生们写字后,再轮流到三年级班和五年级班教课,实在是十分克难。 “在临时教员被派来前,我都是这样教课。后来有一个来自美国的教育督学Mary Coriny,她的来到帮助了我。两个星期之后,她就决定帮我向教育局申请多派一位老师来。” 临教老师来了,那时是1970年,也是他在该校执教了一年之后。后来教育局也增派了一位驻校“妈妈”负责学生们的膳食与住宿。1971年,政府的膳食供应计划实行了,该校师生的膳食开始有了改善。 管理不像样的学校 在该校执教了4年期间,他成家了,还与妻子生育了长子与长女。接下来,他被调往加帛的Ulu Gat,在距离加帛市区5小时水路的Nanga Stapang小学担任校长。再一次,全校90余位学生都是伊班族,全部都是寄宿生,而他与同是教师的妻子一齐在这里教了10年的书。在他离开的那一年,学生人数从原本为90余人,已经增加至150余人。 “除了我和妻子,还有另外4名教职员,以及一位来自加帛的华人在学校附近经营小商店。这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因为他都会定期回加帛市区办货,我们就可托他帮忙办事。唯一的不方便就是医疗,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担心学生们的健康;因为一旦学生生病了,我们就必须长途跋涉地前往求医。” Nanga Stapang小学之后,他被调回家乡泗里街的东华小学担任校长。4年多后,他又再被调往椰甲的圣马汀小学当校长,任期超过8年。之后,因着他的好表现,被教育局特别安排调往如楼的Nanga Luau小学当校长,要他重新整顿该校。 “那是间不像样的学校,不但前任校长被气走,老师也没有好榜样,居然比学生还会逃课。所以我被调到该校,就是要好好管理与整顿它。” 该校拥有150多位学生,教职员共有12人,他是唯一的华人。当时,他只抱着一种目标,即是以上帝的爱来帮助他们,培养学生们做好公民。他不去想过程中的困难,以身作则,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向前奔跑。后来,他成功“收服”了所有师生,更在年尾的聚会上传福音给学生家长们,从而影响了学校周围的2座长屋归信上帝。 在该校服务4年半后,他再次被调职到泗里街卫理小学,然后他在2000年3月便正式从政府教职退休。之后,他再与政府签约为群贤小学的合约教师,接下来又到圣安小学(St.Ann)教华文。当他完全从教师工作上退下来时,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在原住民福音事工当中。 先交朋友再学伊班语 与原住民同在一起生活多年的他认为,伊班同胞的生活朴素,又尊敬师长,对疼爱学生的他更是敬重有加,更让他感受到他们的友善。“他们都叫我Pala Pengajar(老师的头,意思就是校长),有什么收获都有我的一份儿,他们是很乐意分享的一群。” 不但是校长,他也是政府与伊班人之间的桥梁,无论填写报生纸还是办理其他手续,他都是当地伊班同胞必找的帮手;而政府官员到当地办事,第一个找的人也是他,是当仁不让的当地居民代理人。 在伊班同胞中服事多年,他曾经帮助一些长屋拆除偶像物品,并为他们挂上十字架。他甚至更经历过邪灵在长屋中长出怪异植物的事。 “那是在一座洋灰建筑的长屋,在一户人家的客厅洋灰地上冒出一滩奶白色液体,并在那里长出了一株的植物,叶子就像人的手掌。屋主不去找巫师,反而坚定不移地坚持邀请教会的牧者为他除去邪灵。当时我就和李旭忆牧师及一位伊班教会牧师还有几位弟兄一同去,查证之下,伊班牧师确认是邪灵而生。后来在我们的联合祷告下,邪灵终于退散而去。过了不久,长屋再发生同样的事,又再请我们去驱逐邪灵。我们再次去祷告,之后就再也没有同样的事发生了。” 另一个经历则是另一间长屋的居民总是听见小孩子的哭泣声,而他再次和教会的牧者及弟兄到该长屋查看时,惊见屋后的树上长了一株深入地面的怪树。在经过祷告后,他们成功地把这棵怪树砍掉,长屋也就回复平静了。 “我感恩能够帮助他们。但是除了帮助,也要给他们一定的教导。首先就是,如果有不同的宗派来到传福音,就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再者我们也会告诉他们,就是卫理公会、天主教、圣公会与婆罗洲福音教会(BEM)的上帝是同一位上帝;所以这些教会的聚会,他们都要参加,因为教会要合一,并且和睦共处。” 目前,他每个星期都会到一座不同的长屋去探访,做福音工作;因为他的伊班语流利,让伊班同胞对他也是格外地亲切。 “年轻一辈的伊班同胞固然会听会说马来语,但对于老一辈的伊班同胞来说,唯有伊班语才可以让他们放下心防,亲切感倍增。” … Read More

每一天 由灵修开始

with No Comments

2018年9-10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每期一句 “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听见祂,怎能信祂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只是人没有都听从福音,因为以赛亚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4-17)

砂华人年议会会长 池金代牧师2018八月事奉一览

with No Comments

1日 (三) 卫神授课 2日 (四) 会长制部会议 3-4日(五-六) D6 营会在西马 7日 (二) 牧职部与卫神保送生交流 8日 (三) 卫神授课 9-10日(四-五)会长理事会及总议会执行理事会议在亚庇 11日 (六) 卫斯理堂60周年崇拜和晚宴 12日 (日) 富玛丽幼稚园落成礼拜 14日 (二) 全砂卫理大会筹备会会议 15日 (三) 乐龄学习中心授课 17日 (五) 新福源堂青年团契专题 19日 (日) 晋圣堂证道 22日 (三) 诗巫西教区夫妻重新立约礼拜 23日 (四) 砂拉越基督教协进会理事会议国庆日祷告会在古晋 … Read More

抓鼠有感:有人为你我而来!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牵动全球民众心跳的“泰国少年足球队受困山洞”事件,最终于7月10日最后一批少年与教练被顺利救出后,在举世瞩目且动员超过千人的救援行动中圆满落幕。 事缘泰国一支少年足球队12队员与1名教练在6月23日进入清迈的“睡美人洞”探险,因深入洞穴又遇暴雨,故而受困洞中。持续的大雨造成水位急升,增加搜救队搜索工作的难度。在经过9天搜寻之后,终于找到这些失踪的孩子与教练。接下来就是极为艰难的救援工作开始,甚至在这过程中,有一名救难人员(泰国前海豹突击队员Saman Gunan)不幸身亡,让这救援行动更添凶险。 或有不少人看过救援视频,单是看着他们在极其狭窄曲折洞穴中蠕动前行、在幽暗中潜游,就让我的心像是被人狠狠揪住,掌心紧握,足掌卷曲。短短几分钟已足够令人惊心动魄;但事实上,这些救难人员是耗上了数小时,才能抵达少年人所在的位置。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潜水专家不惧危险,自告奋勇前来相助,实在是“人间有温情”的最佳写照;也深深感动即使不在现场的我们,想要为许多无名的英雄喝一声彩,道一声谢! 有人为我们而来 世上有些人,或许包括我们在内,可能如同这群少年人,因着现实生活中的面对各样的“风风雨雨”,自觉(选择)或不自觉地走上“不归路”。这些“不归路”不一定就是偷拐抢骗毒赌混黑道……也可能是婚姻中的出轨、生意或职场上的不诚信、待人不良善等等,我们也许深陷人生黑暗泥沼,即使有悔意,却无法脱身。 那群孩子,有人愿为他们而去,使他们重获生机;幸运的是,也有人愿为我们而来,带领我们走出黑暗 两千多年前,神子耶稣从天降生,祂是为我们而来;祂是照进世人生命幽暗洞穴里的真光,为我们驱走黑暗,带来温暖与得救的盼望。 教会历史中,有许多人为我们而来。历世历代的圣徒、传道人、宣教士……不畏艰险地走入未信群体中,成为世上的光,见证那真光,照亮许多人心中的黑暗洞穴。 若不是当年那些离乡背井的宣教士,甘愿埋骨神洲,又岂有今日的千千万万的华人信徒;若非当日那些面对艰辛环境依然不屈不挠的十几位卫理宣教士,默默在福州耕耘十年,又哪来今日的吾会信徒? 保罗曾说,要有人传道,才会有人听道;人听了道,才有机会信道(罗十14-17)。 回想看看,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人“为我们而来”,进到我们的生活里,帮助我们认识耶稣,让我们能从幽暗的黑洞中出走来,重获新生?! 也问问自己:曾经,有人为你我而来;如今,我们可以为谁而去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