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鼠有感:风声雨声读书声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 把“吹哨人”给予惩罚,从可防可控到失控,12月发现的一宗至2月14日的破6万宗,“COVID19”成为新世纪的一种新冠型病毒,来势汹汹,如刚过的农历鼠年许多人的贺语——“鼠”也“鼠"不完,如老鼠般流窜全球,影响的不只一个地区丶一个国家;随着人口的移动,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截稿有29个国家确诊)。 中国打一个喷嚏,全球中流感,说明今天处在各个围墙里的人们,不能再自扫门前雪,因为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凡事彼此牵动与互动。因为这个新病毒的流动,已经可以预见影响到全球各地的经济及人们的民生活动。 自有记录的病毒历史,看到医学的进步,不断努力研究,让许多过去造成数以万计死亡的疫病,如天花丶黄热病丶蔴疹等,经过无数“病毒猎人”千辛万苦及牺牲宝贵生命始找到疫苗,根除了这些病害。然而,虽然科技日新月异的发达,仍然不时有新的病毒出现而且猖獗流窜各地,直到找到新疫苗方才得到终止。我们不能有像2015年俄罗斯太空人帕达卡(Gennady Padalka)在外太空停留879天;也不能如逗留外太空328天的美国女太空人科克(Christina Koch)的条件;但即使“隔离”那么久,还是要回到地球面对各种病毒的现实。 这些病毒的出现,说明人类的科技是有限的,我们面对的是“打不完的病毒战争”,人类的未来,仍然是不断地成功抑制病毒,并继续和新的病毒竞争。求主怜悯,病毒的发生也在在说明人类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不能违反天然规律。日本捐赠中国的物资箱子外面贴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丶“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丶“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都说明咱们在同一个地土上,享用的是上帝的创造物;但一些规律被破坏,引发灾难,大家则要守望相助,彼此扶持。咱们相信人与神丶人与人丶人与物的关系是优先次序,一旦破坏,天灾人祸就来啦! 在病毒爆发的当儿,报章传出有牧师娘要控告政府要寻找失踪的丈夫丶有国家仍收容参与恐怖组织分子丶有人续散播种族及宗教仇恨的信息,这些的这些似乎比病毒更毒的病毒,在人民间制造对立与分歧。当然在这末后,国与国及民与民,随着网络的普及,更易制造谣言,不负责任的假新闻,这种“病毒”说明人心险恶更毒更可恶。“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 9)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刘慈欣《流浪地球》

交流站:恋爱成长课程

with No Comments

婚前多预备,婚后少疲惫;婚前多了解,婚后少抱怨;婚前多成长,婚后少痛苦… 谨收12位25-40岁未婚单身基督徒,敬请尽早报名。 课程源自:Good TV 《幸福学堂》第一系列《恋爱讲义》 课程内容: 第一课 爱情是什么? 第二课 真爱与迷恋 第三课 劈腿无罪?性与爱可分开? 第四课 危险情人 第五课 我家与我的爱情 第六课 我不能没有你 第七课 童年的未竟之事 第八课 爱情与我 第九课 单亲与再婚 第十课 恐婚与晚婚 第十一课 亲爱的,你了我吗? 第十二课 婚姻的蓝图 开课日期:2020年3月10日(每周二 7:15pm-9pm) (为期12周) 地点:幸福中心活动室 课程奉献:RM60.00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成功报名者,另行通知。 诗巫幸福中心 电话: 084-333060(行政) 084-333360(辅导) … Read More

交流站:美满婚姻课程简介

with No Comments

现今的家庭破裂事件及日益上升的离婚率实在令人感到担忧。但我们依然相信神能使用教会转化危机。上帝今天仍然施行医治并且修复破碎的家庭。 我们一起修复,巩固且营造持久的美满家庭。社会的转化始于美满婚姻家庭的生活:美满的家庭建基于美满的婚姻,健康的社会有赖于健康的家庭。 我们希望透过美满婚姻课程帮助夫妻们建立亲密及恒久的婚姻关系。 日期:2020年3月3日(二) 时间:每星期二7:15pm – 9:00pm (为期八周) 地点:福源堂(暂定) 课程奉献:一对夫妇RM170.00 对象:基督徒夫妇 截止日期:22/02/2020 主办:诗巫幸福中心 配搭:诗巫南教区幸福家庭与辅导执行会 诗巫幸福中心 电话: 084-333060(行政) 084-333360(辅导) 084-312066(传真) welloctr@gmail.com(电邮) 诗巫幸福中心(面子书) 5A, Jalan Melor, Brooke Drive 33, 96000 Sibu, Sarawak.

交流站:马来西亚“三福”联谊茶会 诚邀弟兄姐妹踊跃参加

with No Comments

马来西亚“三福”订于3月7日在诗巫举办联谊茶会,诚邀所有曾参与三福事工的牧者,老师,队长,弟兄姐妹和愿多了解三福事工的家人们,参加这次的联谊会。 日期 : 3月7日 (星期六) 时间 : 3.00-5.00PM 地点 : 福源堂 富雅各楼 Hall A 请点击以下链接, 并在 24/2/20 之前注册,以便主办当局做会前准备:http://bit.ly/EEFellowshipSibu 同时,聚会期间,将为马来西亚“三福”收取奉献。

知多一点点:发明伍氏口罩,消灭东北鼠疫,获诺奖提名 黄乃裳次女婿伍连德医生是槟城人

with No Comments

在全球宠罩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界往往又想到伍连德博士。1910年11月,一场肺鼠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中国,并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死亡达6万多人,其中仅哈尔滨市就死亡5272人,举世震惊。伍连德奉命前往防疫,他迅速将病人送往鼠疫医院、隔离,所有人佩戴他发明的伍氏口罩,并且对尸体进行火化处理。他的方法很简单,却很有效,之后整个防疫局势被扭转了。 当时一个法国医生梅斯尼染上鼠疫死亡了,伍连德调查得知,梅斯尼正是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了病人而感染上鼠疫的。伍连德随即进行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经过分析证实,哈尔滨流行的是肺鼠疫,通过人际呼吸飞沫传播。为了检疫队伍的自身安全,伍连德发明了最早的医用口罩——这种由两片纱布夹一块吸水药棉的口罩,称之为“伍氏口罩”。伍连德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当防疫进入最后阶段时,考虑到腐尸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伍连德又说服大家,将染病尸体集中火葬,这也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火葬。 因为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杰出成就,伍连德被提名为193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伍连德的太太黄淑琼,是率领福州人前来诗巫的黄乃裳港主的次女。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博士,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资料取自网络,孟礼整理)

时事回应:防疫不松懈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预防胜于治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头禅,它是人类先祖经验的累积和智慧的结晶。于今,它仍然是应对疾病的最明智之举,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抵御疾病的最好办法。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身体力行这浅显易懂的大道理? “病从口入”亦如醍醐灌顶,点出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的确,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往往与其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作息有很的关系。 说了以上的话,不外是与大家共勉:若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每个人都得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吃喝要有节制;除了经常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也要注重公共的卫生;运动也不可或缺,这对防御疾病的侵袭是有功效的。尽管无人能做到百病不侵,倘使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是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就好像当前在中国武汉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科学界和医学界还未发明疫苗和特效药之前,若有人不幸染上病毒发病,病人复原的几率很大程度上还是得依靠其本身的自愈力,而辅助药物只能对疾病的症状起着缓解的作用。 自从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疫情还未获得明显改善的迹象,并且有扩散至全国,甚至国外的现象。至笔者写本文时,我国也发现10宗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诚然,在瘟疫面前,是没有肤色、性别、年龄的界限,所以国人当时时提高警惕,加强个人与群体的卫生意识,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防范疫情,匹夫有责。当然,卫生部更责无旁贷,务必加强境内、境外管控疫情扩散的防范措施。其实,病毒是无处不在的;只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危害比其他病毒强,而且来势汹汹,所以世人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做足防范工夫,包括餐前便后勤洗手,在医院、公交或飞机上戴口罩等………,以防万一。 在自然灾害——连肉眼都看不到的病毒前,人很多时候是束手无策的。然,只要世人愿意悔改,并行公义,好怜悯, 存谦卑的心与 上帝同行,神必赐给大家出人意外的平安。

我思故我写:逆行者

with No Comments

文/丁华康 新春伊始,武汉肺炎来势汹汹,始料不及口罩成了今年新春抢手货。远在中国蔓延开来的疫情,爆发成牵涉多国的恐慌,甚至有的国家停飞直航中国的班机。春假即将结束,许多人担心送孩子上学会不会被传染病波及,投入职场的上班族纷纷戴上口罩。交通的便利,传染病的扩散速度令人措手不及,当一个又一个患者接连在春节期间倒地,武汉肺炎人数直逼破万之际,武汉肺炎成了人人新年的恶梦! 医疗界的逆行者 中国央视于除夕夜直播的春晚节目,其中一个临时安插的节目,就是为身处抗病最前线的医务人员加油打气,成了我今年最深的感动。这一群身穿白衣的医务人员,在庚子年新春佳节里,没有享有假期的福利,他们用最大的勇气,和病菌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 基于病患人数直线上升,许多原本享有春假的医务人员也放下回家的行李,加入了抗战行列,这一群人,节目组给他们取了给美丽的外号,叫“逆行者”。所有人在春节有家可回,这一群“逆行者”为了拯救病人,宁可舍下除夕与家人团聚的珍贵时刻,回到前线工作,甚至暴露在被武汉肺炎传染的风险中。他们舍弃了享受,扛起自己的职责,义无反顾投入抗战,无怨无悔自己的决定。为了让病患早日痊愈回家,他们先放弃了回家,选择在逆流中前行,“逆行者”的牺牲令人动容。 武汉肺炎的病患数目持续增加的时刻,有者为了医疗之需,上千建筑业人马24小时赶建一间医院。当许多病患相续病逝,前线的医务人员丝毫没有放弃和退缩,他们或许心里也带着恐惧,也渴望能够战胜疫情,回到自己的家,弥补新春期间无法团聚的遗憾。在疫苗还没有被研发之前,这一群为爱牺牲的“逆行者”步步为营,探石渡河,“逆行者”这一种患难与共的壮烈情怀,若生在每一个人的心田,大家都怀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相信没有再大的坑能拦阻怀着大爱的人前行。 逆行回家过大年 弟媳12月因职场意外,脚打了一圈石膏,不良于行。新春将至,弟弟放下繁忙的工作,载她从古晋回来诗巫过新年。耗了将近一天的车程回到家楼下,高脚木屋成了上楼的恶梦。弟媳仗着拐杖,寸步难行,上下楼都耗费许多力气。一只脚不能使力,依靠独脚,仗着拐杖使力,把自己从楼下移步到楼上。二十多个台阶的楼梯,回家成了吃力的事。 原本家人在新春前的几周已经接纳弟弟不能回家的情况,大家都盼望弟媳早日康复,留在古晋安心休养。这一次弟弟选择在新春除夕逆行,令全家人始料不及,当车笛在楼下响起,这一份惊喜让妈妈心里乐开了花,春天的相聚成了最美的风景。妈妈担心媳妇的康复状态,儿子和媳妇则关心父母亲老之将至,珍惜一年是一年,这样的两情相悦,非笔墨三言两语能道尽。 春假里,人人家家户户去拜年,但是总有些人因故选择陪伴至亲:弟媳因行动不便,守在家里没有去拜年,弟弟选择守在家里的陪伴和照顾,成为春节里最温馨的画面。许多年来,我在春节里总发现一些身影,在新年里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他们不去拜年,守住一个家,寸步不离,为每一个来拜年的小孩送上红包和祝福,与每一个来拜年的亲友虚寒问暖。有的为了陪伴卧床的至亲至爱,新春里还是为了顾及病人的需要,为病人熬汤送饭,更衣洗澡。一些“逆行者”从外地回来,也是选择全时间窝在家里与家人相聚,不外出拜年。这些人在春节的传统与潮流里逆行,陪伴与关爱成为春天里的主打歌。 为爱逆行最动人 新年才刚刚开始,就有人因为疫情而丧失了性命,这一年令人格外感叹,也让人因顿悟而格外珍惜拥有。黄昏已不再是乐龄人士的专利,人生何处不黄昏?一场在春节里突然纷至的武汉肺炎,分分钟给任何人抛下生命的休止符。当我双手合十为武汉肺炎的疫情局势代祷,为春天里的“逆行者”感恩,为每一个人能够享有万象更新的新一年而祷告,衷心期望上帝大能的手让疫情早日获得缓和,医务人员能早日战胜武汉肺炎,早日回家与家人团圆。 这一年,让我们立志为爱而逆行,加入爱心行列,在我们身处的环境里为贫苦无依者送暖,为需要帮助者伸出援手,为最小的弟兄送上一杯水。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新的一年爱人进步,爱人殷勤,不可懒惰,多做主工,时时刻刻为爱奔跑,为爱而逆行,虽然牺牲难免,代价贵重。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十三13) 逆行者的真实故事版本年年都发生在你我的周遭。因为爱,敲击出春天里最动听的主旋律。世界患难纷至,疫情接连来犯,苦难的世界,需要我们去拥抱,为伤口疗伤,为哭泣者抹干眼角的泪。祈愿你也是其中一个,愿意为爱而奔跑,不去计算牺牲和代价的“逆行者”。耶稣爱你!

短宣的脚:明元之家展开高棉的微笑 在主里我们已经是一家人

with No Comments

文/wtn 三匡明元堂执事会一行12人于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在柬埔寨这个充满历史性的国家进行一趟短宣兼执事退修会,半数人是第一次参加短宣。 在当地程光全宣教士带领下,30日傍晚时分,我们走进Tepong Khmum村子,为当地村民的福音种子进行3天浇灌。每天清晨,我们跟随耶稣教导门徒的榜样,在宁静时刻灵修亲近主,彼此分享,从天父支取服侍的力量。在这里,我们按着上帝给的恩赐,分别进行儿童教导、制作糕点、粉刷墙壁的事工。 感恩,在最后一天布道会中,有90多位大大小小的村民前来接受这一份恩典,更有超过一半的人回应上帝的呼召。散会前,我们和村民共赴一场丰盛的道地美食筵席。虽然语言不通,在主里我们已经是一家人。 接着,我们抵达暹粒来一场蜻蜓点水的郊游。我们体验洞里萨谈水湖、文化村、菜市场、夜市、吴哥窟的不同风貌,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和奇妙。我们也有机会参加金边教会的圣餐崇拜。 离开这国家的前一晚,我们进行大专事工——圣诞布道会。当晚,明元之家的弟兄走进厨房,为姐妹和大专生准备一道道美味菜肴。接着,我们聆听上帝的教导,并有幸运抽奖、为传道庆生、赠送爱心礼物等节目让布道会丰富多彩。感谢上帝,约有40位大专生出席和我们共赴一场属天的敬拜。 柬埔寨对我们而言是个陌生的国度,她的历史总因战乱频仍而缺少那一点点的平安。但上帝仍然眷顾这个国家,让福音种子撒在这片土地上。为此,但愿唤醒我们对这国家未来的祝福,在祷告中切切纪念柬埔寨弟兄姐妹的灵命成长及信仰的坚固,求上帝透过我们成就祂更美好的事。 末了,再一次献上感恩,上帝亲自在当中成为我们的元帅,驱走魔鬼的阻挠,让短宣之行从始至终都经历祂所赐下的平安。

宣教学堂:宣教中的文化使命

with No Comments

文/谢必胜(年会宣教士) 一.文化使命的定义和内涵 问一问自己,“如果我们活在上帝创世之初,那我们的生活或生命最首要的目的,是否是要去完成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呢?”答案肯定是“不只如此而已”。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从了解上帝最初创造世界与我们的目的何在说起。 创世记一章28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经文让我们看到,最初我们人类所需付上的“文化使命”。亚当还未犯罪以前,人类只有文化使命没有福音使命(本文就不多谈福音使命,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好多讲台信息或文章皆可以顺手寻得)。第六日人受造之后,就被托付治理这地,管理各种活物,并宣告祂“所造一切甚好”。可见,上帝多么看重自己所造的人,并托付重任。土地在上帝的祝福和人的管理下,结出丰硕的果子。人类看守管理上帝所造之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便是一种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久了就成为一种习俗,总称为“文化”。 在上帝原初的创造中,文化并非与上帝相敌的;相反,文化表达的乃是被赋予上帝形象的人,对上帝所创造之世界的治理与管理。这种看守世界的责任,包括了把这个世界改变得更美好,还包括了在世上伸张上帝的慈爱、公理和公义。这就是人类的“文化使”。 同时这治理与管理的使命,并未因人类犯罪后被赶出伊甸园而收回,只不过堕落后的人缺乏了治理与管理的能力。今天重思所谓“文化使命”,再结合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时,我们就能明白,所指的是指各行各业的基督徒,在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文化领域为真理作见证,引人归向基督,进而影响或更新旧有文化;更使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这给我们参与宣教的人,事实上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当看自己为宣教士。当我们明白上帝对人的心意是要遍满全地并管理全地,这样的治理将形成以上帝为尊的社会。宣教士在其中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学识和技术,造福人群。让在上帝的祝福之下,无论是谁,都能活出荣神益人的生命;让更多的人看见又真又活的神深爱着他们。这也就为什么,福音来到个人或一族群中时,就会带来生命素质的提升,弃迷归明,迎向希望人生。 二.宣教文化使命的实践 马太福音五章13至16节:“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教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使徒行传一章8节:“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大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从经文中我们学习到,要实践宣教文化使命,就要为主做光做盐;要将光照在人群中,要将盐撒在人群中。更重要的是,光照和撒盐的范围,从身边的人开始直到地级。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做什么,乃因圣灵的同在与能力。就单从教会历史中,就可以找到数不清做光做盐的宣教文化使命例子,是如何落实在华人中。我们在这里举几个较为人知的人物: 1.利玛窦(文化使命的先驱):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耶稣会宣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华居住。利玛窦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在宣教的同时,也向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甚至对东亚地区的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徐光启与《几何原本》及《农政全书》:徐光启(1562-1633),明朝松江府(今上海)人,英文名“PAUL”,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宗教信仰为天主教。徐光启在朝为官期间,与利玛窦合作,将西方数学巨著《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首次将西方的数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其中的几何名词至今沿用。徐光启自己也是一位科学家,他在天文、地理、农业等方面都贡献甚巨,他的农业巨著《农政全书》,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中国的农业发展。 3.马礼逊和英华书院:马礼逊(1782-1834),英国伦敦会宣教士,1807年(清嘉庆年间)受差派来华宣教。当时的中国,清政府还在执行赢政时代所颁布的“禁教令”,外国宣教士一律不得进入中国传教。马礼逊只得先落脚澳门,后于1818年,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向中国年轻人教授英语和基督教教义,并向西方宣教士教授中国的语言和文学”。马礼逊在华服事的二十七年,还编纂和出版了《英华字典》,并首次完整翻译中文版《圣经》。 4.晏阳初(文化使命的典范):晏阳初(1893-1990),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43年,美国“哥白尼逝世四百年全美纪念委员会”将晏阳初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较大的十人”之一(其中包括爱因斯坦)。 晏阳初1920年回国后,即赴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负责平民教育科。从1920年冬至1923年,晏阳初奔赴中国19个省调查平民教育状况,并在各地设立1700多所“平民学校”,招生57600多人,1923年6月,推动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的举动,带动了当时大批知识精英参与“平民教育”。 1949年晏阳初转道台湾远赴美国,1951年,在纽约成立“世界平民教育委员会”,积极奔走在亚洲及南美等诸多国家,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 所以,从信仰的角度理解,基督徒的生活(家里与职场)就是一个展示你宣教文化使命质感的舞台,每一个舞台上的基督徒演员都要舞出精彩的人生(参林前四章9节)。一位基督徒对上帝所赋予自己的宣教文化使命有多少的认知,有多少的重视,这就成定了我们能将生命中光和盐的发挥到什么程度。 有句话这样说“没有福音使命的基督徒,是有躯体没有灵魂的基督徒;没有文化使命的基督徒,是有灵魂没有躯体的基督徒。”所以我们要做既有躯体,又有灵魂的基督徒! “我的生命要荣耀神”这是基督徒终极目的;盼望上帝的儿女能依靠属天的智慧和源自于上帝的恩赐,来活出基督徒应有的宣教文化使命美好的见证和生活。你我当记得,无论身在何方,你我都可以人人参与宣教。

1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