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理治丧服务组需年轻人加入 pg.8-9

with No Comments

卫理治丧服务组需年轻人加入 年会事工面面观 文:唐如意(本报实习生) 卫理治丧服务组服事二十余载 雷光南: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 现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诗巫区联合治丧服务组主席雷光南表示,本会治丧服务组于1984年成立,本着基督教信仰服务丧家,力求一切丧事从简却不失华人基本孝道,不迷信且高举荣耀耶和华上帝。 雷弟兄在治丧服务组前后服事已有20余年,2021年全年共参与了249场治丧工作。他坦言,即使在疫情严峻时刻,治丧服务组组员仍然冒险执行任务;而且感谢上帝的看顾及保守,组员们没有受感染而死亡。 吾会治丧服务组每一次服务费都只收最基本的RM1500,分别是扛棺费RM1000、灵车租借RM300及什耗RM200。雷弟兄提到,原先治丧服务组并无基本收费,都是丧家自由奉献,所以收入不定。从2021年开始,他们就制定基本收费。他很感恩,虽然基本收费是RM1500,但有些丧家会多奉献RM3000到RM5000不等,这些多出来的金钱都会拿去奉献。承圣经教导,他们将2021年所收取的服务费十一奉献,如奉献给诗巫卫理神学院、民丹莪教区卫理真光堂、诗巫肾脏基金会及诗巫以琳之家,共计RM37,000,取之教会及社会,复回馈于教会及社区团体。他还说,若丧家拿不出基本费也不用太担心,能付多少是多少,服务组组员们还是很乐意帮忙。近年来因疫情之故,丧家多没有设“劳饭”(又称“解慰酒”,或作“解秽酒”)招待亲朋好友,感恩的是一些丧家会额外贴些喝茶或点心费,让组员们服务完毕后可以在茶室稍作休息,享用茶点。 此外,治丧服务组也缺少年轻的组员,虽然2021年来了4位新组员,但都只能在周末帮忙,而真正能长时间帮忙的都是退休人士。目前服务组共有50位组员,退休人士就占了60-70%。平日里服务一场需要12人,而卫理公会的墓园因路比较平整所以只需10人,路越难走所需的人手就越多。因此,在出殡的前一天,服务组组员会前往墓园勘察地形。 去天国的手续办好了 雷弟兄表示在这20多年间,他服事过各个年龄层的弟兄姐妹,最小的仅1岁多,最年长的则有百余岁。自己非常感恩的是,在服事的这些年里没遇过弄倒棺木这种事情,也不会梦到逝者,而且在服事时常会听到许多美好的见证;比如曾有一位年长的非信徒,在听过福音后,完成了“手续”(认罪悔改和受洗后),就回天家了。 问及若父母与孩子的信仰不同,还怎么处理呢?雷弟兄希望孩子当尊重父母的意愿,让葬礼按着父母的决定进行。他也指出,大多数华人去世后需等上三天才出殡,主要是受华人传统习俗的影响;因为古时候没有仪器可以检查死者是否真的死了,故需等上三天确定死者已逝世才下葬。虽然现在有医疗仪器可以检测,但多数华人还是选择跟随过去流传下来的习俗。 购入六区店屋 目前,诗巫治丧服务组已在六区购入店屋,正筹备装修事宜。底楼将会作为灵车的存放处;而二楼则会用来进行培训或训练,以期将来能更有组织、更有规划地为有需要地基督徒丧家服务。

从“元宇宙”看虚拟教会未来的趋势 pg.4-7

with No Comments

从“元宇宙”看虚拟教会未来的趋势 特稿 文:林顺开(诗巫宣恩堂主理牧师)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老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把面子书(Facebook)这个名字改为“Meta”,还公布了建立“元宇宙计划”。“元宇宙””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玩游戏、工作和交流的网络世界,通常使用虚拟现实的头盔来进入。有一家游戏公司Roblox,透过直接上市的方法,登录了纽约的证交所,第一天的股价就上升了54.4%,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这是“元宇宙”的概念股票第一次进入上市的招股书当中。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字是混合字,meta加上universe。“meta”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超越”或“元”,而uiniverse是宇宙的意思,所以翻译出来叫做““元宇宙””。这个单词出自Neal Stephenson 1992年的一篇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小说里的人类可以使用“VR”(Virtual Reality,意思就是虚拟现实)设备在一个虚拟空间与虚拟人一同生活。除了“VR”之外,目前还有升级版的“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和MR(Mix Reality,即混合现实),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好莱坞电影里头Matrix 、Avatar、《头号玩家》都把“元宇宙”的概念给演绎或呈现出来。 今天“元宇宙”开拓了许多商业市场,许多人在“元宇宙”中购物,购买虚拟房地产、投资、经营生意、办虚拟演唱会等。美国DJ歌手Travis Scott开办的虚拟演唱会据说有1000多万的玩家参与。 就教会而论,“元宇宙”会对现今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台湾的新生命小组教会在十多年前,为了帮助许多无法参加实体教会的人建立了线上聚会的事工,虽然当时的科技还不能达到今天“元宇宙”概念的水平,但也算是线上聚会的一种雏形。据调查显示,近年来许多牧者已经开始建构“元宇宙”的虚拟教会来聚会;参与者只需要在家里,就能以自己真实或虚拟的身份参与崇拜、聚会、上课、讨论、开会或聊天。有数据显示,比起近几年教会使用Zoom、Webex、Googlemeet等2D(二维))的平面聚会模式,“元宇宙”有90%是更加实体的感受,毕竟是3D(三维)的影像(除了不能分享食物、物件或触摸等,因为是实质的)。 当你进入“元宇宙”的虚拟教会参加崇拜时,你聚会的地方或教堂是虚拟的,讲台的牧师,领唱者、司会等都是真人,但会以3D虚拟的影像出现,聚会期间他们的“真身”却在不同的地方。你甚至可以跟坐在你旁边的人有实体一般的沟通(纯属言语或肢体沟通),因为你和对方都可以看到彼此在聚会里头3D的影像和任何动作,你可以好像实体地感受一样,跟许多的人一同唱诗,也能够听到大家一起唱诗的声音。若要在崇拜里收奉献或进行其它聚会活动,在“元宇宙”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试想一下人能够不离开家,就可以在“元宇宙”里经历到90%以上崇拜里的一切程序与感觉,怎不吸引人呢?因此。虚拟教会的确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 “元宇宙”发展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就商业而论,科技巨头纷纷积极布局,许多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对于“虚拟教会”的议题,目前也处于一个新的讨论阶段,有者认为它是启示录里“兽的印记”而嗤之以鼻,有者认为这只是商业资本的一种炒作,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已做好立于起跑点的姿态,预备在“元宇宙”的未来发展中大捞一笔。 我们暂撇开这些外界对”元宇宙”不同的观点,笔者整理了近期许多基督徒或牧者对”元宇宙”不同的看法,进一步来探讨到底教会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元宇宙”的世界。 (AltSpaceVR)平台的一些聚会(照片取自网络) 一、“元宇宙”科技本身是中性的 有个基督徒在使用AltSpaceVR(AltspaceVR是用于实时混合现实体验的领先平台,允许艺术家、创意者、品牌和企业轻松创建自己的虚拟世界)平台时,无意中从里头看到一个关于人生的讨论会议,进去参与之后发现是撒旦教在“传教”。 科技是上帝给人类智慧研究发明出来的产品,“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出自他的口。”(箴二6)但魔鬼却使用了人类所发明的许多科技产品来“传教”。今天许多的异端邪教也是使用科技网络来“传教”,而且他们所投入在网络“传教”的人力、时间与金钱,往往大于基督教会,连网络媒体所设计出来的果效及吸引力也比基督教来得强。 基督教会在还没进入新冠疫情前,许多人对线上聚会极度抗拒;但是进入疫情的新常态之后,有许多人,包括对3C产品(3C产品是计算机类Computer、网络通信类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三者的统称)不太了解的年长者也必须学习如何使用手机、电脑来参与线上聚会。今天,人们接触3C产品的时间是占生活的多数。因着科技的进步,许多3C产品的研发给人类带来便利和好处,而产品的坏处和副作用,许多时候取决于使用者本身。就如有人透过网络上神学教育、找资料、学习等等;但也有人用网络来赌博、上色情网站或散播仇恨的言论。所以网络和科技产品本身是无好坏之分,除非触及圣经的道德伦理,那另当别论。所以,基督徒必须以光和盐的生命来使用这些科技,才能荣神益人。 二、“元宇宙”的过度自由存在着许多隐忧 “元宇宙”目前并没有特别的法律界限,在这一点,“元宇宙”跟网络游戏是有分别的,因为网络游戏还是要遵守业者的规则或游戏规则,但是“元宇宙”却不受这些限制。因为“元宇宙”的概念设计是由人的意志所规定的,如果“维基百科”是网友所编写的百科全书,那“元宇宙”就是网友们所设计出来的虚拟社会。这种虚拟社会是有很大的自由空间给人发挥,加上没有法律限制,许多人在“元宇宙”中进行一些血腥的杀人游戏及色情活动并没有法律可以制裁,这无形中让人类的罪性可以不在道德受控的范围里面任意妄为。正所谓“没有异象,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箴廿九18)“异象”这个词也被翻译为“默示”或“神谕”,意思就是没有上帝真理作为生活的标准或道德律,人就靠堕落后的理性来生活。这个光景不只发生在虚拟世界,在真实世界也是如此,只不过真实世界因为有国家法律限制,所以能一定程度地规范人的所行。有鉴于此,若教会有科技或媒体传播上受过训练的信徒,必须怀着做主门徒的使命感,带着光和盐的功用,在“元宇宙”中继续为主发光做盐。 三、“元宇宙”会让人逃避现实 虚拟教会过度依赖“元宇宙”会让人沉浸在一个看似现实,但却是虚拟的双重世界。信徒的团契如果只流连于“元宇宙”的层面,长期来说,会变成某种抽象的意义上的跟随耶稣基督,缺乏教导信徒委身成为教会大家庭的一部分,甚至不知道为教会大家庭做出牺牲的最终意义是什么。就如MCO期间有许多人在屋外挂着白旗,表示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已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信徒除了身体力行在物资和金钱上给予有需要的人适当的帮助,“元宇宙”的概念毫无用武之地,因为都在虚拟世界里头。另外在“元宇宙”的虚拟教会聚会,并不能代表你真的预备心来朝见上帝。许多人承认,在家里聚会多数时候是穿着睡衣或短裤,线上聚会或崇拜期间还不断地按手机。当人没有群体聚集崇拜的真实感时,就算是以3D的影像进入虚拟教会,人多数还是会很敷衍地来参加崇拜,因对方看到你在虚拟教会的影象,不一定是你在家中真正的穿着和样貌。 四、“元宇宙”有无限的福音事工可以开发 今天许多人开始了虚拟教会,而这些参与的人是来自世界各地,没有受到区域和空间的限制。基督徒必须灵巧像蛇,透过神给我们的智慧在“元宇宙”宣教或布道;特别在疫情中,教会也开始了国外数码短宣及各样的线上布道一样。若有适合的宣教同工团队同心的配搭,使用得妥当,十字架的福音是可以透过“元宇宙”来传播。正如圣经所说:“我不以福音为耻,因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台湾知名的Youtuber莊政诚老师就看见这样的异象,决定设立一个虚拟教会的平台,供众教会分享,希望透过这个平台让许多信徒可以参与“元宇宙”福音传播的事工。(详细资料可参考Youtube,CXCY〈诚心呈义〉有问题/为什么要在“元宇宙”传福音,2021年12月18日) 五、虚拟教会无法取代实体教会 圣经中教会“Ekklesia”是指上帝所召出来的人,聚集在一起。(林后六16-17)上帝藉主耶稣的救恩,救赎我们成为祂的子民,祂也要住在我们中间,因此教会是实质的信徒(人)组成的。教会是神儿女的家(也称为“神的家”,提后三15),神儿女亲近神的地方。在神的家里得安慰、得劝勉、得赦免、得供应、灵性得喂养。 教会是信徒学习的地方,真里的柱石和根基(提后三15),照主吩咐,在殿里,在家里教训人遵守主道。(徒十一26) 教会是主耶稣的身体(罗十二5),这是一个特别的名称,因此教会不是一个机械体,不是虚拟影像,而是一个以基督为元首,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团契。 教会是实质的,因为人是实质的。以色列人透过在会幕或圣殿献祭来敬拜神是实质的;新约中信徒一起聚会,领受圣餐,凡物公用也是实质的(参徒四32-5:11);天堂是实质的,信徒可吃生命树果子(启二7)、喝生命水(参启示录22章);连地狱都是实质的,是有感觉的,“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启廿10)。因此,虚拟教会只是一个选择性的教会事工平台,但不是教会的本体,更不能取代实体教会。无论虚拟教会如何成功,信徒都应该花更多时间参与实体教会的聚会。 六、结语 “元宇宙”本身有巨大发展的可能性,不过基于“元宇宙”虚拟教会的概念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我们当以中庸的态度看待虚拟教会未来发展趋势。身为信徒的我们,也应该接受教会已经迈向另一个新常态——实体和线上的双重牧养的模式。未来“元宇宙”虚拟教会将成为另一种“新新常态”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重点不在于它会不会成为主流教会,而在于信徒是否预备在任何时代或处境来为主耶稣舍弃自己,背起十字架跟随主,做主的门徒。因此,教会必须乘坐新科技的便车,高举十字架勇往直前,以不变的真理挑战万变的时代。

筑坛与纪念碑 pg.3

with No Comments

筑坛与纪念碑 抓鼠有感 文/黄孟礼 今年3 月16 日是诗巫福州垦场121 周年,同时也是卫理公会在砂拉越设教121周年。由于疫情关系,没举行大型庆典活动,与当年一样,福州移民抵步时,也没引起很大的哄动。移民中有福州人、漳泉人、南平人与兴化人等不同方言群组成,他们被安顿在诗巫以北6 公里与以西15 公里的两个郊区垦荒。与中国其他籍贯移民有点不同的是,这些移民群除了各行各业者,还有牧师、传道相随,第二天(3 月17 日)就在领航人黄乃裳所在的新珠山河畔,举行一场礼拜,由新加坡一同前来的万会督(Bishop F.W.Warne)主持,还在午后进行第二场礼拜,并接收了12 位移民的归信。垦场与教会得以成立。 百多年来,福州人因治安、就业及升学等因素从郊外迁进市区,再从拉让江流域分散至砂拉越、沙巴甚至马来西亚各个角落,有些则再移民国外。 今年1-3 月的《每日活水》以《约书亚记》为内容,提及上帝透过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及得土地的故事。第18 章谈到在一番争战后,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的示罗设立会幕及在那里抽签分地给10 人支派。第22 章提及河东给2 个半支派(那半个支派指玛拿西在河西已得地,河东又得一半)。那2 个半支派就在约旦河东筑了一个坛,引起拜偶像疑云,但他们说不是为献祭而是为后代子孙之间作证据——纪念碑的作用吧!这说明信仰群体的重要性,为维系信仰群体留下遗迹与确据。这是为后代能传承信仰,并维系信仰群体的联合。 除了教堂与学校,诗巫有两个文物展览馆、3 个石/ 铜像、4 个公园、5 条道路都与教会有关。这些由市政府或相关团体联办的纪念碑,在在告诉年轻人:历史的定位,信仰与生活需要要代代相传。然而,这样的设施反而未引起教会加以关注,我在想:是不是有必要在青少年中更进一步地加以宣导,让他们明白及认识自已家乡的地方史实呢? 人类历史并非只是人的故事,更是上帝的故事,是上帝大手笔写下的篇章,可以借着全人类的历史了解上帝的心意和祂做事的法则。拉让江中区没有太多天然景观,但有丰丰富富的人文景点。疫情期间,人人想飞却未能飞之际,咱们是不是可以多鼓励本地旅游,或举办半天/ 一天的“美以美之旅”呢?好让更多人多认识本地历史,对本土本乡有更深的喜爱! “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约翰福音书一46) 诗巫、美里、古晉还能出什么好的吗?《卫理报》:你来看!

交流站 pg.31

with No Comments

交流站 线上卫理报表格订阅方便省时省力 为了方便广大文字事工支持者和读者成为“卫理报之友”或订阅刊物,兹预备了电子版的表格供使用。欢迎旧雨新知继续大力支持文字的工作,使文字事工继续传扬神,传得更远更广。愿与我们携手同推文字圣工,并订阅奉献支持的,请点击以下链接填写表格:https://forms.gle/ahCPGfFCUqLNZh6n8

专注可掌控的事 pg.26-29

with No Comments

专注可掌控的事 线上讲座 整理:卢韵琴(特约记者) 疫情带来焦虑是必定的专注可掌控的事 让上帝帮助你 焦虑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情绪问题,但却常常被忽略,若是不尽早处理,将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然而,处理焦虑的情绪并不是解决焦虑,而是直面焦虑,与之相处。 由古晋恩典中心主办的线上讲座——“疫情下的重建系列之四:如何面对焦虑”于2021年10月9日下午进行,特别邀请了砂拉越大学医学系精神医学讲师陈存福医生担任讲员。 陈医生先是从了解瘟疫的历史谈起,直言若是不谈历史,人们就会忘记教训,进而重犯同样的错误。 身心皆受影响 其实瘟疫自古以来就有,而且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近期的就有非典型肺炎(SARS)、埃波拉(Ebola)、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等等。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类还是必须与瘟疫共处。“虽然瘟疫的到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的到来还是让大家措手不及。” 陈医生列举了那些疫情中受到影响的人,如:患者、疑似患者、前线人员、家庭成员、打工人士等等。“患者、疑似患者和前线人员都少不了被歧视,被疏远。家庭成员则可能会因为长期困在家中,而出现种种的不愉快,甚至是影响家人之间的感情。打工人士更是面对着被裁员、被减薪的状况。” 传道书二章23节上说,“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于是,陈医生认为,一个忧虑的人,常常会有愁烦和忧虑,夜间的心不安,就会睡不好。 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看见人们开始为了疫情而疯狂采购日常用品,对疫情感到恐慌;也有人为政府朝三暮四的政策感到愤怒;还有失去亲人、失去往日外出旅游放松的自由而感到悲伤与绝望。以上的种种情绪,就会让我们的记忆力难以集中,更带来很多负面的思维,从而影响到我们身上的各个脏器。“一些人会胃痛、泄肚子、心闷、呼吸不顺、生理问题如食不下咽、睡眠不佳等等,都是由此而来。” 同时,随着我们思维的变化,认知的更新,可能会做一些特别的行为来帮助自己,无论是在防疫,还是缓解不良的情绪,这就可能会形成强迫症、焦虑症等等,甚至还会产生暴力倾向,对他人或是自残。 根据研究发现,这些的心理/情绪问题在过去的瘟疫发生时同样也发生,无论是在亚洲或欧洲,并不只是在我国。“在面对长期被隔离,会给人们带来压力,而前线人员也会产生工作倦怠和慢性疲劳综合症,也有人无法适应改变,或是创伤后症候群,还有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成瘾与哀伤等等。” 尝试换位思考 这一期的线上讲座主要就是谈焦虑。陈医生解释,焦虑是顾虑,就是想前想后,尤其是担心未来无法确知的事,但又想要未卜先知、控制将来的情绪。一旦产生这种情绪,人们通常都会选择经验性的回避,从而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做回避。 “在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迫拉远;人们也接收了爆炸式的资讯,这些资讯的孰真孰假,可能就会让人感到十分焦虑,甚至是有了信仰的危机。还有一些人面临着减薪、失业和经济困难。然后就是人们无法外出旅行,老师也无法面对面给学生授课,以及每个人都需要用MySejahtera来记录你所去过的地方,让你的行踪无所遁行;更有一些人失去了他们熟悉的环境,也是会让他们焦虑,陷入哀伤。” 陈医生说,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挑战,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完整的人生都需要掺杂一些负面的情绪,不完全都是开心的情绪,但是人很容易就自然地倍增生活的痛苦。 “其实,我们面对人生难事的反应,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样子。如果我们一直自怨自艾,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在无尽的痛苦中度过,什么反应都不能做。如果我们尝试换位思考,那我们的人生就可能不是那么黑暗,并在漫长的黑暗里看到那一丝的亮光,继续走下去就可以看见光。” 专注在可以掌控的事 那在疫情中,又如何面对焦虑?陈医生说,叫人家换位思考可能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说法,但马太福音六章31-34节告诉我们:“不要为明天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 陈医生引用了罗斯·哈里斯博士(Dr. Russ Harris)根据接纳与承诺治疗理论所制定的心理锦囊(FACE COVID),帮助我们面对疫情,其中FACE就是: F – Focus on what’s in your control:专注在可以掌控的事情上。我们既然无法知道未来的事,倒不如专注在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实践方法可以采用: A – Acknowledge your thoughts … Read More

全人教育需上实体课 pg.25

with No Comments

全人教育需上实体课 毕理动态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网课只是替代方案许钧凯:全人教育需上实体课 纵然仍处于疫情之中,但随着砂拉越行动管制的逐渐开放,毕理学院也已经恢复了实体上课,唯有配合一些外区学生的需要,才继续网课的方式上课。 毕理学院院长许钧凯在受访时说,该学院早在2022 年正月起就开始恢复实体上课,这也让他有机会得以认识他的学生。 目前,该学院拥有约600 名学生,讲师则有90 位,包括他自己在内,在忙碌行政工作之余,也负责市场学课程的教导工作。 “3 月份开始,毕理学院会以实体加网课的方式恢复上课,但一样会遵守SOP,也会按照课室空间的大小安排上课,务必做到最好的防疫措施。” 在过去两年,因新冠肺炎的疫情,毕理学院的课程需要转为网课,造成他无法与学生实际接触与相处,彼此之间根本无法更深入地了解,让他感到十分遗憾。“如今,他们都毕业了,再也没有机会更深地认识他们。” 他表示,通过上网课,固然可以传授知识,却不能真正到位,因为连线的两端总是有如隔着“千山万水”般遥远。实体上课就不同,讲师可以看见学生是否专注聆听,更可以与学生有眼神交流与互动,而不是隔着电脑屏幕。 举个简单的例子,讲师永远都不会知道,电脑另一边的学生是否专注听课,还是在睡觉?甚至把摄像头一关,就连学生在不在场都不知道了。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得以对比,并强调线上教学只能是替代方案,并不能取代实体教学。“如果注重的是全人教育,那线上教学是绝对做不到的。” 至于这两年的网课让他学到的宝贵经验,他笑说,两年来的网课都已经让讲师们练出了“火眼金睛”,纵然学生们有“张良计”,讲师们也有“过墙梯”,不会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们有机可乘。

毕理招生全砂走透透 pg.24-25

with No Comments

毕理招生全砂走透透 毕理动态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卫理毕理学院将从3 月19 日至5 月7 日,全砂走透透地在各堂会办巡回升学辅导与教育展,方便弟兄姐妹了解该学院所提供的课程。 有意报读毕理,或是想升学却对选择科系有困难的弟兄姐妹,欢迎根据以下招生活动时间表,亲自前往了解情况。

教育展以教会为接触点 pg.23

with No Comments

教育展以教会为接触点 毕理动态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巡回升学辅导与教育展以教会为接触点让更多人了解MPI “毕理学院(MPI)在教会办招生活动的用意是要以教会为接触点,让毕理学院走入大小乡镇,方便偏远地区的学生和父母、社会大众询问课程。” 卫理毕理学院的课程辅导老师黄中吉在受访时透露,该学院将在全砂33个堂会及布道所,从3 月19 日至5 月7 日举办巡回升学辅导与教育展,以教堂为接触点,地点多数是在诗巫以外的教区堂会。 过去的2020 年及2021 年是艰难的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所有学校的教育展、升学讲座以及跟中学生有实体接触的活动都被取消。因此,毕理学院的课程宣传和招生的活动大多数仅限于线上进行,然而,效果始终有限。感谢主的是毕理学院还可以通过一些堂会的主日崇拜、团契(如:青团、少团、成团)分享有关毕理学院的课程信息。 踏入2022 年,随着确诊人数的再次上升,教育部已发出全国通告,除了教育厅官员,严禁学校以外的访客,包括学院的代表到访学校及进行任何实体活动。有鉴于此,毕理学院的同工经过深思熟虑,拟定一些因应的计划,尤其是加强在各堂会课程宣传和招生活动。 “除了办巡回升学辅导与教育展外,我们也会在各堂会里设置毕理资讯小柜台,目的是方便各堂会的学生、父母索取课程资料,并提供布条和升学说明书。” 同时,毕理学院也恳请堂会选择一个适当的主日,安排5 分钟让毕理学院的代表在报告时段介绍毕理,及安排成团/ 青团/ 少团聚会的时间,让毕理学院提供升学或有关教育专题的讲座。 与教会合办讲座活动 黄老师表示,其实毕理学院拥有许多资源可以提供予各教会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他举例: 1.教区的教区执行会可以与毕理学院的幼儿教育系联办有关幼儿教育的讲座和活动; 2.教区的社工可以与毕理学院的社工系讲师联办有关社工的讲座和工作坊; 3.教区的长者护理的事工可以邀请毕理学院的长者护理课程的讲师提供专业的培训; 4.教区或堂会的成团可以与毕理学院联办有关促进亲子关系的家庭日; 5.教区或堂会的少团可以与毕理学院联办升学辅导或生命营。 “通过类似以上的活动,毕理学院愿意与教区或堂会分享教育的资源,以祝福更多弟兄姐妹及青少年。”黄老师同时也欢迎各团契负责人安排时间来毕理学院新校舍参观,认识学院的校园生活,“让我们以茶点招待您们,也品尝毕理的美食。”

毕理学院课程多样 pg.20-22

with No Comments

毕理学院课程多样 毕理动态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卫理毕理学院院长许钧凯 唯一有院牧的大专院校毕理学院课程多样看重灵命成长 不仅传授知识,更照顾个人的属灵生命,毕理学院不但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学习平台,她所拥有的属灵环境是其他学院所不能比拟的。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过渡到青年人的成长期,无论是身心灵,都需要稳定且安全的环境帮助他们成长,毕理学院就是以这角度出发,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稳定又安全的成长环境。 与此同时,毕理学院是全马唯一一间拥有基督教院牧的私立学院,院牧专职负责牧养学生,关怀学生的属灵生命,确保学生在心智成长的同时,属灵生命也茁壮成长。 提供各种适合学生的课程 卫理毕理学院院长许钧凯认为,学习知识固然重要,学历更是如今人人趋之若鹜的指标性存在;然而,生命有着良好的成长对学生来说,才是打开美好未来之路的金钥匙。 “毕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适合学生的课程,既有学士课程,也有文凭课程,更有帮助你进大学的短期课程。” 除了学士课程与文凭课程外,毕理还提供了进入国外大学必需的“托福”英语课程,也有申请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必须要考的MUET 英语课程(这是由马来西亚考试委员会主办的英语水平测试,是英语能力的证明)。 此外,毕理学院也开办了高级考试(A-Level)课程。此资格证书是全球公认的,也是让学生进入自己想要的顶尖大学的最快方法之一。报读毕理的短期课程不但可以节省外出求学的成本,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提早适应学院生活。如果是修读为期两年的文凭课程,更可以为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让父母亲更加放心。“心智未熟的青少年是最容易被影响的一群,如果升学的求学环境稳定又安全,而且又能够被好好牧养,他们的属灵生命肯定会有一定的成长。”许院长笑称,卫理毕理学院转型30年来,已经有超过10名学生,原是报读毕理学院,后来却“转学”至隔壁的诗巫卫理神学院,成了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的传道人 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当然,毕理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育人才,所以,培育的重点是塑造,不只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因此,毕理学院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是有温情的学府。师长们看重的也不只是学习成绩,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是同学之间,还是师生之间。“因为我们希望所培育的学生是待人和睦、懂得进退、能屈能伸的人,在将来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栋梁。” 正因为这样,毕理学院的课程安排与其他学院不同,除了每学年两个月的实习期外,还有各种的课外活动。 许院长透露,每学年两个月的实习期是让学生提早适应职场,也让他们能够提早演练自己的所学。“曾经有位市场学的学生在某商店实习,他把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营销技巧应用在工作上,成功让他从该商店原有的7、8名销售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销售冠军。” 课外活动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加入学院的各种社团、运动项目,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3年内满300分才能顺利地毕业,拿到毕业证书。 “我们定下这样的条件,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平衡的学习内容,从书本到待人接物,缺一不可。” 举个例子,加入社团成普通社员,积分最少,如果能够担任社团领袖,所得的积分就比较多。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让学生与他人接触,从中学习与他人相处之道,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如果是社团领袖,就必须筹办活动,这样就会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人,更可以参与社会公益,这样一来就更能突破原有的社交框子。” 他说,增设运动项目其实也是为了学生的健康着想。正所谓“动一动,身体好”,因此,根据规定,唯有运动才能得到积分,学生就必须按时完成。而校方也配合地筹办各种体育赛事,让学生可以参加,并要按照比赛成绩来打分。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此看来,要从毕理学院毕业,好像并不容易。“的确是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艰难,但只有难,才能提供更佳的教育。因为我们要培育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入未知的未来时,不会茫然失措的能力,而不是单看考试成绩。” 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毕理学院的各种课程都一直在改变,以便愈来愈符合时代的需求。讲师们更是不停地提升自己,毕竟讲师为人师表,新课程需要自己先学会,才能教导学生。 另一方面,随著大马高等教育部对微型证书课程(Micro-Credential Programs)的认可与推行,如今,学院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想上的课,不再局限于一间学院。 简单来说,如果你报读毕理学院的会计系,但其中有一些科目你不想在毕理上课,就可以选择其他学院的同一科目来上(但要毕理学院认可你所选择的那间学院)。在你学成后将获得一张由该学院颁发的微证书,而你最终获得的课程毕业证书还是毕理学院颁发的。 “根据高教部的规定,学生可以任意选择30% 的学科在外校修读,也就是说,在本校所修读的科目若是没有达70%,就不能拿到本校的毕业证书,只能获得各科目的微证书。” 正因为微型证书课程(Micro-Credential Programs)的认可与推行,许院长也鼓励在职人士利用工余时间来毕理学院选修一些课程,考取微证书,以便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早在多年前,国外的企业在招聘新人时已经不再看大学文凭,而是注重你的专业技能。微证书的时代已经到来,你又怎么可以错过呢?”

海外宣教士代祷事项 pg.19

with No Comments

海外宣教士代祷事项 献上馨香祭 日本杜阜运 & 陈思伶 感谢主,因我们能够在冬天来到之前搬完家。求主帮助我们更适应新环境,能够与社区建立美好的关系。 感谢主让我们藉着儿童英文教室认识了村上先生一家。求主赐我们智慧建立福音的桥梁并向他们传讲福音。 感谢主带领我们处理“TOMO 学习中心”的注册事宜。求主保守接下来每一步,让我们继续从中经历祂的信实。 TOMO 的申请书与盖章 东亚必浩 & 燕婷 必浩最近被官员盯上,无法像以往那样自由进行事工。他的同工们都做好防范和交代,不拖累彼此。为着他们心中的忧虑、害怕和环境带来的压力,求主施恩怜悯。愿他们有智慧去应对官员和处境。 记念必浩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长期逗留在东亚。 记念必浩和同工前往LUKU 服事地点的路程、工作和安全。虽然有艰难,但他们不忘记天父所托付的大使命。 英国阮文顺 & 余惠信 我们进入了第六个的冬天。感恩,我们的心都非常容易适应冬天,不完全地被阴暗天气影响情绪及心情。 这半年来,许多非信徒朋友( 来自香港的新移民) 到教会中。祷告他们能藉着每周聆听信息、唱诗祷告,体会耶稣基督对人类的救赎恩典,愿意敞开心来接受福音。 祷告中纪念教会旧有的信徒和新移民信徒能彼此认识、相爱,进而彼此融入生活,让耶稣基督的爱跨越一切语言、国籍、政治背景或立场,使两方合而为一。 英国8 位弟兄姐妹于今年正月受洗及行坚信礼 东南亚林靖 在圣经翻译成母语的事工上,感谢上帝的带领,顾问审核路加福音书已到第七章,希望今年能完成审核。通过审核后,我们就可以将Bilo 语圣经书卷录成语音版,分发给Bilo 教会。祷告翻译员们和顾问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学习,也有良好的网上连接,参与线上的讨论。 为圣经应用团队需要视频编辑人员祷告,希望可以找到一位信徒,愿意在这领域接受培训,并乐意帮助圣经应用团队。 纪念6月份的族传统歌曲比赛能如期进行,藉这比赛鼓舞教会弟兄姐妹发挥创意创作,除了保留Bilo 民族传统的歌曲风格,还能加上诗篇的词句,成为传福音的平台。 东南亚叶荣凤 感恩,我于正月4 日平安抵达东南亚宣教工场,与EL 机构配搭做难民事工。近期,我需要搬家和转到另一学校教课,求主帮助我能尽快适应新的住宿和服侍环境,与新老师们有美好的配搭和学习。 求主赐智慧,让我能适应机构“伸缩自如”的行政风格、适应教学生活,享受教学的服侍。 … Read More

1 5 6 7 8 9 10 11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