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写:为何我越写越快 越写越丰富信仰”!

with No Comments

文/李鸿志(台湾文字牧师) 台湾刚举行完“两岸好几地文字工作研讨会”(2018/10/29-31)。中主总干事陈敬智弟兄在“出版新趋势”中说到:“文字的功能是记录过去,报导现在,驱动未来。”我很认同他说的,且我一直在做。每届文研会结束,隔天我必写一篇心得传给我的朋友阅读,已连续十一年了。很多人给我的回应是:“感谢您不藏私,愿意把所看的重点分享给我们。”也有些人问:“为何您能这么快下笔,写出这么好的心得?”我有两个秘诀。一,我来,不但是参加研讨会,更是为了写而来的;二,为了许多没来的朋友,我想写给他们看,好同得益处。很少人知道为了写,可以增进参与的热情。一般人参加聚会,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但我参加是为了做记录。因为我会把所学的写在当天的简短日记上,成为我的资料库。有此资料,以后要不要写出来给人看,是我的选择;但参加研讨会的当天,我有此概念,已使我成为认真的学习者了。为了写,会使自己成为热诚的学习者;有热诚,所写的必会感动人。我深信写作可以改变人的生活与行为,使自己成为热诚学习的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但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秘诀。另一个祕诀是:写出重点,为了给朋友看。好比我的许多朋友不能来参加文研会,对他们是一种缺憾,但也成为我服事他们的机会。若能把我所得的写出来分享给对方,懂得的人必十分珍惜,我的读者关系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正如这次文研会,有个北京朋友来不了,但透过我写的文章,读完之后,她立即回我:“两年后我要带我的书去香港参加文研会。”别人想看的不是我们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而是我们认真学习的结果。若我们把所学的重点写出来给人,一可助人,二可连系感情,岂不是很棒吗?何乐而不为呢?不久,我将到马来西亚教一群人写作,等教完之后,我也会写一篇心得给没来的朋友。这样,我来此就不只是教人,更是从人学习,教学相长是我一直奉为圭臬的原则。我鼓励您学像我,去观察周遭、去记录所发生的,等沉淀过后,时机合宜,将它写成文章,必会是别人想看的。让写成为您对自己负责的记号、也成为您关心别人的渠道,这样您将越写越快,也会越写越丰富。   (编按:此文写于作者参加2018年10月29日-31日“第十四届基督教华人文字事工研讨会”之后,蒙作者应允使用。  李鸿志牧师将在2019年11月8-9日于诗巫任“提升写作力──从培养灵修习惯开始”文字营讲员,详情稍后公布,敬请期待!)

献身这条路:母亲同意了!

with No Comments

文/苏子恒(古晋三马拉汉卫理中心) 在2017年9月前的某一天,我的母亲突然向我表示,她不愿意我去当传道人,她也说,我只能在她去世以后才可以当传道人。虽然我当下不明白母亲的心意,但我还是耐心地向她解释关于“上帝的呼召”。当时我并没有特别留意,因为明确知道上帝并没有呼召我成为全时间的传道人,直到那一年的9月22日。那一天,我参加了唐崇荣牧师在古晋举办的“宗教改革500周年巡回讲座——宗教改革与当今世界”。当唐崇荣牧师述说着马丁路德为了提出教会的腐败问题,而在诸圣堂门前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我顿时感觉到身体发热,心跳加速。我当时非常疑惑,因为现场温度非常低,我也不禁猜想:这可能是上帝的呼召!因此,我当下作了一个祷告,只要唐牧师有作“献身当传道人”的呼召,我便站到台前回应。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绝不退缩。最后,唐牧师真的作了如此呼召,而我也作出相应的回应。当时的我心非常火热,也因自己能成为献身者而感到兴奋;然而,我却在之后被泼了冷水。几天后,我将我蒙召的经历跟我的好友分享,他却提醒我,这可能并不是出自神的,当时的火热可能只是因为被唐牧师的分享所触动。我也开始对此产生疑惑,所谓的“上帝的呼召“会不会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心中的火热逐渐退去,但我并未因此停止在三马拉汉卫理中心的事奉参与。 认识这位永活的真神这事之后,我参与了卫理中心的一次大聚会,主题是“你准备好面对未来了吗?”我原本以为这主题是关于大学毕业后的事,没想到却是关于I教的课题。那晚的讲员分享到在许多国家里,M族的人口快速增加(也包括了马来西亚)。当时的我为这现况难过,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未来。这时,讲员开始分享在许多国家有M族改信了基督,我顿时留下眼泪。我更加地确信:我的神是亲自动工的神;而我在聚会结束后,独自作了献身祷告,决定回应上帝的呼召,成为全时间传道人。虽然回应了上帝,但我心中仍然充满忧虑。我想起母亲之前所说的话,不知道该如何跟她提起这件事,只能祷告交托。就在2018年的1月3日,我突然接到母亲的来电,而她在通话中表示,她同意我去当传道人。我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意外,但也明确知道上帝要我当传道人的心意。卫理中心的刘恩宏牧师建议我参加大专短宣。感谢上帝,藉着大专短宣更认识祂。我也经历到圣经如一面镜子,将我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我看到非常软弱的自己,生命如此残破不堪,甚至无法接受那样的自己。可是上帝却仍然爱我,祂不会因我的软弱而离弃我,我也因此更依靠祂。最后,我明白了上帝对我的呼召,那就是:无论到何处去,都要帮助当地的人阅读和认识圣经,进而认识这位永活的真神。

献身这条路:指示我何谓“真信仰”!

with No Comments

文/蒋为良(美里生命堂) 还记得,上帝呼召我献身成为传道人时,是在我听到唐崇荣牧师证道时所作出的呼召。在马来西亚国土上,超过60%的国民都是信奉I教,但每次一想到这些M族同胞都没听见福音,不认识主耶稣,内心感到十分亏欠及伤心。看到M族人数不断地增加,而上帝把我放在他们当中,总是有说不出的感受。我在少年时期信主,也开始学习各宗各派的思想,其中让我感受最大的就是I教。我还记得,我研究I教信仰——这是唯一几乎将我基督教信仰“打翻”,甚至让我差点抛弃基督教而成为M族的宗教——他们的经文批判基督教,宗教师有力地攻击基督教,让我以为很坚固的信仰堡垒就这样被打碎;那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软弱的门徒。当我停止对主耶稣祈祷,恳求上帝指示我何谓“真信仰”,若I教是真实的,请真神给与我正确的看见。我一整个星期都处于非常低落的情况中,就在第七天时,圣灵给我特别的感动及告诉我福音书的中心到底是什么。从那刻开始,我就明白主耶稣是惟一的道路、真理及生命,一定要靠着耶稣才可以到达上帝那里。 知道“应该知道”的这一个经历让我知道,原来撒旦蒙蔽许多人的眼睛,甚至建立起“坚固堡垒”让人心刚硬不信主。在属灵生命成长方面,发现到有些基督徒对于信仰欠缺一些认识,甚至一些的看法也不符合圣经的教导,我很痛心;因为舒适环境让我们松懈太多,并以为来教堂就是基督徒,就可以得救。而这样的思想不是《圣经》真理的教训。大学求学生涯中,我在校园团契事奉期间,不断学习主耶稣颁布大使命——“凡我所教导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帮助身边基督徒朋友及非信徒,让他们认识基督教,并勇于表达圣经真理,让基督徒都知道“应该知道的”,预备自己以后面对别人提问时,不再是: “我不知道”!我深信上帝在马来西亚仍然动工,复兴过程中需要每一位门徒认真参与,让上帝使用而更新转化这个国家。当我知道,原来有一部分M族朋友信了主耶稣,才意识到他们也是上帝要得着的群体,是我们华人教会需要关注的对象。在砂拉越土地上,虽然基督徒看似占多数,但仇敌仍想要得着基督徒(特别是原住民基督徒);我看到这需要——帮助更多基督徒对信仰有更深层的认识,以便I化的运动能够缓慢下来,福音能传进更多人的心里。最感动我的经文,就是哈巴谷先知说:“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海洋一般。”(哈二14)我更深盼望上主使用我,未来在教会里能将圣经真理教导信徒,更关爱异M族,将福音传遍大马,迎接圣灵带来的更新及转变。

献身这条路:音乐干事少之又少

with No Comments

文/刘惠惠(民丹圣光堂) 真正信主后几年,我正式进入社会工作。社会中的现实与挫折让我觉得很空虚,耐心也逐渐被磨光。不止如此,在我25岁时,发现自己得了耳水不平衡;虽然这并不算什么很严重的病,但发作时可能会连续几天,甚或几个月。2014年,发病率不仅变高,甚至对我的工作造成些许影响。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我必须过着这样的生活。每每发病时,都让我感到无比恐惧,身边无人能够体会我的感受,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孤单一人;也曾因这病,想着“人活着没什么意义”,人生因此失去了方向。直到在一次灵修中,有一节经文这么说:“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以赛亚书四十八章10节),带给了我极大的安慰;我相信,是上帝在告诉我:虽然疾病来袭,但祂已经拣选了我,祂必与我同在。偶然看到的这句经节,并不能让我确定:上帝是否呼召我。再加上25年的岁月中,我没有确切地亲身经历过上帝的呼召,也从没想过献身。或许,是我心里有些不愿意顺服,也总有许多藉口来忽视祂的呼召。 有人来叫我献身就这样,我决定参加2015年的华语短宣课程,想借着这三个月的短宣,让自己好好休养放松,并且希望可以从中确定上帝的呼召。其实,在还没开始短宣“生涯”前,我也曾问过上帝:是不是自己愿意献身,祂就会挪去我的病痛?!然而,上帝就是那么奇妙,祂让我在短宣的三个月里,严重的头晕症状从没发作;虽然说这明显是上帝给我的答复,但我还是很犹豫,所以又向上帝再次求印证。我对上帝说,如果短宣快结束时有人来叫我献身,我就能确定祂真的是在呼召我。上帝就是这么幽默,在我这个“求证”之后的第三天,真的有人叫我献身。他也是个献身者,已在读神学,并且和我分享了他的献身经历。他告诉我,只要心里感到平安就献身吧!既然确定了献身,就要思考选择报读哪个科系。在我不确定时,上帝让我看到教会在音乐教导方面的缺乏;自己也对这方面的感动比较多,因为献身成为“音乐干事“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感谢上帝的恩召,让我的生命重新找到人生的目标,更让我知道人活着就是要为主发光发热,将福音带给未信主耶稣的人。哈利路亚,将一切的荣耀都归给至高的神!

献身这条路:乃要照祢的意思

with No Comments

文/翁嘉俊(古晋蒙恩堂) 我是翁嘉俊,一年级神学生。我所要见证的,不是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而是上帝藉着我的生命成就了能荣耀祂自己的事。上帝呼召我成为一名“传道”的人,祂也用祂的话语呼召我、责备我、安慰我、勉励我,使我成圣。其实,我蒙召不是因为异象,也没有异梦,我只是看见了教会的需要,及经历传讲上帝的话,而有无比的喜悦。起初,我在教堂的服事多样,包括:诗班、敬拜团、服务柜台等等;但后来,我慢慢地“专一”于几样事奉,就是——教导、传道及群体布道。我曾在男少年军初级组、主日学少年班教导,并发觉十分喜乐,比其他事奉更喜乐;而上帝也时常提醒我: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我也发现,当我过多倚靠自己时,上帝的灵就会“离去”,孩子们也不明白真道。于是,我为着自己的骄傲认罪,甚至曾经因为如此而羞于去崇拜。我深感自己好比是瞎眼领路的。但是,当我愿意谦卑祈祷,承认不足时,上帝就大大使用我,藉着我使许多少年人得帮助。因此,直到今天,我还是时刻战兢事奉主,而这件事也成为我呼召的外在的印证。我发现上帝在许多时候(撒种或浇灌后),就把我“带离”;这好像在告诉我:够了,走吧,继续在其他地方牧养我的羊群。我记得在林国荣学院时,上帝使用我开始学生小组,一年后我就毕业离开并把小组交给那里的同工。在少年军事奉是也是如此,当我觉得初级组内部成长许多时,上帝又把我“带离”了。今年,当我跟家人关系进展到最好程度时,他又把我“带离”……感谢上帝,我知道祂要让我一生专注爱祂,不让其他事务无形间成为我的“偶像”。 一年的锻炼时间去年,在林圣贵牧师的带领下,我在教会中担任见习生,边做边学,边教边学。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会答应在教会见习一年呢?我的答案是:“因为我最终就是要用上帝的话牧养祂的羊群,这一年的锻炼时间,怎会是个浪费呢?约翰不也在旷野,渐渐长大,心灵强健,直到向以色列人显明的日子吗? ”感谢主,那一年,我接触许多上帝仆人所写的书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清教徒的著作和一些上帝仆人们的自传,这些都是宝藏,对我在传道的事上,有极大的帮助与安慰。我曾开玩笑地对人说:“若我今天死了,最大的遗产都列在那书架上了!”事实上,我喜欢传道却又害怕传道,我喜欢布道却很怕布道,我切慕教导却害怕教导,听起来虽有些矛盾,但这让我每一次都战兢事奉;然而,当别人生命得到帮助与造就时,那种喜乐是没无人能给的。教会的需要极大,即使我多次逃避,上帝也必使大鱼“吞下”我;所以,在大鱼“吞下”我前,就让我顺服,在祂的旨意降伏吧,这是最智慧的做法!求主帮助我,怜悯我,做祂传道的工具;正如主耶稣的话: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祢的意思。

献身这条路:生出“传福音”的迫切性

with No Comments

文/张志煌(民丹开元堂) 还记得我第一次蒙召是在2011年的男女少年军主日,在敬拜赞美时,唱的诗歌是——《差遣》,副歌歌词说到:“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主说我可差遣谁,谁肯为我去呢?”我当下在唱时,突然感觉好像有人从背后抱着我一样,从后背一直温暖到心里,自然地流下了眼泪。但那时我并没有把这经历告诉任何人,因为我想看看,晚场敬拜时还有没有相同的感觉。可到晚场时,却没了那感觉,所以我很疑惑,不过依然没有告诉别人;因为那是我信主的第一年,也还不了解什么是呼召,但那歌词却一直记在我心里。第一次回应呼召是在2012年的培灵布道会上,当时的讲员是世尧牧师。他呼召时,我并没有马上站起来回应,只是心里一方面激动,可又很害怕——怕自己的不足。过后。我把自己的情形告诉莫仁康传道,他带着我去找了世尧牧师。世尧牧师用一个比喻激励我——那个献上五饼二鱼的孩子,他希望我能学像那小孩,坦然无惧地献上,而上帝必定悦纳我们所献上,也会祝福更多人。然后牧师为我祷告,我也一直把那比喻记在心里。当时因为我在教会中活跃事奉,加上一些教会长辈会告诉父母我在教会内的情况;所以父母就会以开玩笑的口气说:你以后会做牧师啊!但他们肯定想不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会告诉他们自己想成为一位牧师。 追求的是什么?在布道会后,我就出外到古晋求学。在古晋的前两年,因为学校地理位置的关系,加上学校里的华人数量有限,其实当时心里是很冷漠。我看到学校里福音的需要,但却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帮助;因为当时去教会的不到10人。过后有了新生加入,才在马当堂开始了青年小组的聚会。马当堂的青年小组到现在已经“长大”成了青少年团契,我很感恩,因为上帝使用马当堂,让Politeknik的学生能在马当堂有团契和敬拜的生活,并让他们在当中互相扶持。真正愿意回应一生献上时,是在2018年民丹教区的“卫神之夜”上。当时牧师说:“你追求的是今生的钱财,还是天上永生的财富呢?”刘宜汛牧师的这一番话,让我开始真正思考自己活着一生的目的是什么。我看中的仅是自己的得救,还是愿意帮助他人,让他们有机会领受救恩?当时,我想起一个画面,就是在参加LifeGame的最后一个晚上,审判时,虽然我“上了”天堂,吃着KFC,但那却是我一生中最难下咽的一顿;因为我看着自己的朋友、邻舍们因得不到救恩而下地狱时,顿时生出“传福音”的迫切性,并让我愿意当一名全职传道人服事上帝。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一开始他们不太赞同这决定,觉得可以慢点再献身,或等赚够了钱后再献身。他们也开始询问亲戚朋友的意见,很感恩的是上帝差派天使在我周围,那些亲朋戚友都赞同我的决定,要父母“放手”让我接受神学装备。最后,我在父母的同意中开始接受神学装备之路。

献身这条路:我以后长大要当牧师!

with No Comments

文/余信斌(民丹真光堂) 2012年7月,我趁着大学假期报名参加了诗巫卫理神学院第七届大专短宣课程。在一次祷告会的晚上,有一位神学生分享他的蒙召见证,他说:“我相信上帝从小就呼召我,因为在我小时候,虽然还不懂事,但我就跟长辈说:我以后长大要当牧师。”这段话深深烙进我的心里,我心想:我不也是一样吗?小时候我不是曾跟姐姐说,我长大后要当牧师吗?难道上帝也在呼召我吗?其实在中学时期,我就曾有感动要献身当全职传道人,但那时没有真正回应上帝的呼召。我记得有一次参加青少团的“短宣生之夜”,当晚有一首诗歌——《差遣》的歌词深深感动我。歌词里写到:“神爱每一个人,祂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主说我可差遣谁?谁肯为我们去呢?”唱到这里,我心中莫大的感动,心里呐喊说:“我愿意去,主啊,请差遣我。”记得中学时期,学校学生团契的杨牧师鼓励我们写灵修笔录,然后交给牧师过目。其中一篇灵修笔录,我写说要好好装备自己,以后好让上帝使用。结果牧师就留下她的勉励——她希望有一天可以叫我余传道。我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刻,因为当时我写说要装备自己让上帝使用,背后的想法是指在别的方面荣耀神,而绝不是指要献身当传道人。中学时发生的这些事,我过后慢慢地忘了。中六时,我还曾一度以为上帝要叫我去当医生;然而因为我的成绩不能申请医学系,这念头自然也打消了。 怕父母抬不起头上帝有祂的美意,让我参加了大专短宣课程。自从课程期间的那次祷告会,听了那位神学生的蒙召见证后,心中常常在想:上帝真要呼召我吗?后来在一次卫理神学院办的“卫神之夜”是有呼召的环节。我当时一直想要走向前,回应上帝的呼召,然而心想爸妈会反对(因我爸妈不是基督徒);而且我很担心别人会如何看待我父母,怕亲戚朋友们会讽刺地跟他们说:“诶,你的儿子当牧师啊?!”我也很怕父母会因为我当传道人,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就这样想着犹豫着,到最后,我都没有走上台,回应祂的呼召……短宣课程结束后,我常常还在想:上帝在呼召我吗?我要回应吗?抱着这样的疑问,我回到了大学。挣扎好多次,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决定要回应祂的呼召了。那时,我不再怕别人怎样看我爸妈,也不怕爸妈的反对了。我决定要献身,回应上帝的呼召!就在2013年,我在西马“青专营”营会中正式回应上帝的呼召,走至台前,肯定地对祂说: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献身这条路:献上力量,献出时间

with No Comments

文/林健昇(沙巴拿笃宣恩堂) 福音的传承不在乎我们有多少的恩赐,而是需要有一颗愿意顺服上帝的心。福音的传递也是每个基督徒所应当尽的本分。但我知道,这意象是要告诉我:不要把自己埋在地土里。或许这也是个很“自私”的想法:这是一条值得投资永生的道路。我从圣经里看到一个比喻,就是一个财主,当他要出远门时把财务分配给三个人保管。一个拿五千银两,一个拿两千银两,一个拿一千银两。拿五千的和两千的都做了投资并得到一样的回报,但唯有拿一千的,把它埋在地土里等主人回来。当主人回来时,将那些当初把财务分给的人召来。拿五千银两和拿两千银两的仆人都呈上他们所赚取的,主人也称赞他们;而当拿一千银两归还给主人的仆人,不但没得到奖赏,反而是惩罚。这样的后果是我不想要的,因为银两所代表的是我们的才干恩赐;而这些恩赐是上帝所赐的,祂不在乎赐给我们恩赐有多少,而是要看我们愿不愿意把它用在那永恒的国度里。所以,把我们的恩赐用在福音的传承上是必须的。我或许没什么恩赐,或甚至比那一千银两的还要少;但我知道,只要愿意把它献上,上帝必定会翻倍地加添给我。我知道自己虽然没有流利的口才和学识智慧,但我拥有最好最珍贵的东西——时间。我要把一生的时间献给上帝,做祂全职的传道人,好好地专研圣经,更了解上帝的旨意,并将福音传递给万民。在现代生活中,我发现拿起圣经来读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或许是因为工作忙碌,追赶所拟定的目标,埋头苦干地过生活;或要赚取更多金钱满足个人的虚荣或提高生活的水平(就算有时间都拿来休息了)。所以,我愿意献上微薄力量,献出时间,寻求圣经上的真理并授予人,从经历上帝中传扬福音。

献身这条路:请差遣我,我愿意去!

with No Comments

文/魏佑峰(诗巫平安堂) 感谢上帝,改变了我的生命,将我从“胆怯的,没有目标,害怕死亡”的黑暗中领出来。当我愿意信靠耶稣基督,生命从此不一样,充满喜乐与满足。上帝很眷顾我,也赐我一颗专注的心,让我能考取理想的成绩来荣耀主的名。我曾跟上帝祷告说:“若蒙祢悦纳,请让我考进大学,我愿意献身当一名传道人。”上帝真的垂听我祷告,让我考进大学;于是,献身的心志就这样在我的心里埋下种子。在还没进大学前,我就为将来要献身祷告。虽然我刚信主不久,但是透过祷告,上帝感动我,要使用我去带领更多人信主,这是上帝呼召我的第一个记号,但我很害怕,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不配。2013年,在林曼曦牧师的鼓励下,我报读了大专短宣课程。在短宣期间,与神学生、牧者们及同学们的接触,让我更加明白上帝的心意。在卫神之夜,我在众人面前回应呼召,愿意将自己献上。但我自己希望能先到社会“打滚”一番,有了工作经验后才献身。2015年尾大学毕业,我如愿地回到诗巫工作,并在自己的母堂平安堂积极参与事奉,上装备课程。我开始研读圣经,学习带领灵修,与人分享福音等。因着耶稣基督,我愿意献上时间在教会服事。 都是上帝赐给我的其实,工作期间我也有过想要逃避,不愿意付上代价;尝试说服自己放弃,并且“自我催眠”:不一定作传道人,可以带职事奉等。可是我很挣扎,圣灵总是不断催逼我,要我回转,除掉我不愿全职服事的心,这是上帝呼召我的第二个记号。但我还是觉得自己需要多些时间,因为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配当传道人。一直到2018年5月27日晚上,晚场崇拜回到家中,我开着诗歌在电脑前面祷告。祷告时,圣灵对我说话,责备我,说我是悖逆之子,是小信的人,为什么胆怯呢?!我开始反思自己:若不是凭着信心,若不是上帝的带领,我不可能考上大学,也不可能这么顺利找到工作。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难道不都是上帝赐给我的吗?我怎么将自己“留着”,不给上帝使用呢?难道我对上帝没有信心吗?我后悔了,痛哭流泪向上帝认罪悔改。这是上帝呼召我的第三个记号——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我愿意”。以赛亚书六章8节,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献身这条路:照着上帝的吩咐去行

with No Comments

文/刘泽念(诗巫新安堂) 坦白说,过去的我并没有因明确蒙召而献身,只是为着能忠心服侍上帝,愿被祂使用而开始装备自己。过去16年来,上帝一直很奇妙地带领我,从新加坡到民都鲁再回到诗巫,就是为要预备我接受神学装备;并使用我、陶造我,成为上帝那微小的器皿。2000年,我开始在新加坡长老会真恩教会的少年事工服事及教导。此外,上帝也给了我一份很好的工作及一间简单的小房子,与太太过着舒适的生活。然而,当我们在2005年开始预备迎接第一个孩子的到来,上帝却要我们放下一切,搬回马来西亚。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祷告,以确定及预备这“大搬迁工程”。最后,我们清楚知道真的要放弃我们那美丽的小房子,放弃我在医院的工作,放弃高水准的生活条件……回来之后,我们有了全新的挑战,就是在民都鲁开始孩子的服事。2007年我们开托儿所,开始接触儿童及家长们,并开始邀请孩子们到教会(BEM基督教会福音堂)的主日学,带领家长回到教会。接着,我们也开始了少年主日学的教导,儿童主日学的带领及成人查经班的教导等等。9年的服事路,我深深觉得自己在上帝话语上知道的还不够,很需要再提升自己对于圣经的装备,同时也寻求上帝的带领。但我们的事业怎么办?事奉怎样交待? 更贴近祂的心意一直到2015年9月,上帝很清楚地帮助我们结束了托儿所的营业;同时,我年老的母亲也很需要有人回诗巫照顾她,帮忙料理家事。我们在3个月之内便转交妥当,搬回诗巫了。但是,目前的生活更不容易,我们靠收房租务农(卖菜、椰子、鱼等)及业余教课赚取生活费过活。我和太太坚信上帝是供应一切的神,只有祂,我们才能信靠。我们也决定要为体障人士做免费义工,服务他们,提供各类教导与训练帮助他们成长。我们的服事更激励我们要越加追求上帝的话语,更贴近祂的心意。我虽不知上帝会如何安排未来服事的方向,但我愿如亚伯兰在创十二章1-4节所记载的:“……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凭信心照着上帝的吩咐去行。经过与卫理神学院院长及牧师们的面试后,我愿意将来为上帝牧养教会,做福音的使者,如加三9所说:“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不但我得福,好叫更多未信者以信心相信基督,同得福音的好处。

1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