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堂课:如何提高网络文化智商 言行举止要配得上蒙召的分

with No Comments

“传福音的管道已剧烈转变,从1440 年,圣经变成印刷零售的书籍,再到1517 年马丁路得改教,各类单张和宗教文献成为主要传递的管道……到1922 年,加拿大麦艾梅(Aimee Semple McPherson)成为第一个在广播上讲道……后来电视和奋兴活动又引发了葛理翰的事工。……21 世纪,网络开始成为传福音的主流关注和讨论。” 莫非老师表示,如今这个世代,任何草根作者或基督徒都可以用文字在里面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发声。她提到传福音其实有“撒种”和“收割”两种观念:“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是发白),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约四35-38) “我们社会的‘土壤’,乃是指基督徒生活、事奉的整个环境,包括我们周围的文化、风气、世界观、时代的精神。每一个世代的基督徒,都必须将神话语的种子种在当时流行的文化中。从历史看来,好的土壤质量可以决定它能支持怎样的生命……收割,是指传统的传福音,把整个福音信息讲给人听,并期待带领人归向基督;撒种,指缓慢、渐进、幕后的工作,预备听者──或整个文化──的心,以致他们愿意来听福音。”微写作是撒种的事工。 莫非老师特别提醒学员们,传福音要避免争辩。她特别提到耶稣曾责备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或译灵魂);是要救人的性命。”(路九55-56) 惠敦大学的教授格理芬(Em Griffin)写了一本书《改变心意的人,基督徒说服的艺术》。他主张,当基督徒尝试要说服非基督徒的时候,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爱与真理。 学习网络的文化 那,基督徒要如何在网络文化土壤中撒种? 1.学习网络的文化,观察人们如何彼此互动?谁是有影响力的人?学习如何在对方的文化处境中,如何在对方的生命经验里,来分享我们的真理。 2.用强调共同点来代替差异。“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 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徒十七22-23)。所以,如果共同点愈多,须要说服的就愈少。我们可以从流行文化找对话的触发点。上网前,要先脱下对某人、某群的自卫、假设和偏见;并向圣灵开放,让圣灵光照我们心中隐藏的偏见和歧视。然后,带着全新的眼光来进入,并期望来发现对大家都重要的点。 3.清除文化中的荆棘 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讲到有一种状况是种子撒在荆棘里,这荆棘其实就是“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思欲”。(可四18-19) 4.看时机撒种。什么时候是撒种的时机呢?1.特殊节期,如:圣诞节、复活节、新年、感恩节、母亲节、生日等;2.变动时期:换工作、孩子入学、孩子离家、搬家、四十岁生日、退休、移民等;3.家庭危机:家人生病、婚姻危机、亲子关系破裂、亲友过世、经济危机;4.社会大事:汶川大地震、九一一、经济衰退、暴动等。 5.翻译我们的福音。 6.用问号代替惊叹号。问题的好处在于:问永远比答要少威胁性;问可以邀请对方进入对话;问,可以降低对方的防卫;问,可以给我们一个谦卑的机会;问,是真诚地想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问,可以帮助对方自己结论出真理。 爱德华.道森(Jonathan Dodson)曾说:“人们感觉被爱的很大一部分,是当他们被问问题的时候。” 7.选择你的战场 鲁益师在《反璞归真》序文中所说的“大厅中心”;我们也要问自己:什么是我的负担?什么是我“文字的正厅”?哪些方面你可以同意未信者,只着重在那真正重要的一点不能苟同? 因此,我们撒种,用问问题、翻译信仰的方式,找出共同点,然后把自己的生命和各种流行文化中可以对话的触发点挖掘出来,再把信仰的种子种进对方的心里。唐斯说:“向我们的文化撒种,将是下个世纪最重要的宣教策略。” 如何成为网络宣教士?莫非老师提出几点: a.言行举止要配得上蒙召的分。“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腓一27) b.谦卑。鲁益师说:“谦卑不是去看轻自己,而是少想到自己。”基督徒须要清楚知道如何住在这个世界,却又不属于这世界。 c.注意网络的黑暗面。网络里潜伏着黑暗,有色情网站、感情不忠、身分偷窃、诈骗、毁谤、网上霸凌、电子病毒、各种歧视、网络犯罪、黑客、恐怖份子等等。所以我们要如何进入文化又不被这些黑暗面吞没,就要要穿上网络的军装,正视网络中的种种危险,也拒绝被网络边缘化。“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莫非老师慎重地提醒学员们:不要喂养不合适的异性对话,避免受试探或者试探人;不要被制约,好像对方简讯一来,你就须马上回(不一定是异性或同性恋,也牵涉到相互依附的关系,或不健康的依附关系)。最后,要保守你的心、你的时间和你的家人。 d.须要准备好付代价 德国神学家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提出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恩典不但不廉价,反而很昂贵。廉价福音是只传达饶恕,却未要求悔改。”我们作门徒也须要付代价,要为主受苦。 在网络上,这代价意味着什么呢?这表示我们会遇见这几种人:找碴者(一天到晚挂在网上,用负面言论来响应你的贴文,故意冒犯或挑衅你,目的是打扰或引起你的愤怒响应);“五毛”或“五毛党”(是网络上对网络评论员的一种常用别称,用以象征性地讽刺网评员每发一帖“能挣五毛钱”。他们通常以普通网民身份,发表拥护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内容,围攻批评政府的网络声音);“汽油桶”(一点就爆,情绪的临界点很低,要不受伤,要不愤怒,一点小事要死要活纠缠不休);“攻击者”(三言两语不合,就开始人身攻击);绝交者(因为一点小事就把你踢出群,或和你断绝交往)。 莫非老师的劝告是,面对这类人要冷处理,对方表现得愈热烈,我们就要愈冷静。马太福音五11-12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营后回响:19岁的自己,走入微写作

with No Comments

当我看到微写作营会宣传时,不太清楚是什么样的营会,只觉得这可能是教导人写作的营会。写作一直是我的“障碍”,既写不出优美词句,又怕写出来可能只有小学水准。记得中学时选了华文科,每次考试写作文,总有很多语病;但老师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写一篇真诚、真实的故事,这也成为我下笔的动力与鼓励。 来上了莫非老师的课,只是有些词汇我听得不是太明白,还好身边有个善良的同桌。这营会让我知道自己的文学造诣不高,应该放下手机,放下连续剧,放下忙碌的心,安静阅读;好让未来的自己真的可以藉由微写作,造就许多人。 虽然我只能参与营会2天,但我收获了满满的得着,重燃曾被熄灭的阅读热情,收获5本的书籍(还获得莫非老师的签名)。感谢这营会,感谢莫非老师,感谢营员们,感谢天上的父,感谢自己不枉此行。(黄苛翊)

第六堂课:微文案写作初体验 文案重点是对话

with No Comments

莫非老师一再强调,文字表达必须清晰,因为文字表达不清所产生的误会,常须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解释。因此,在创造微文案语气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避免权威说教型的语气。 2.用召唤对话的语态。日常对话是微写作的根基,这需要机智,也需要特别对人性的洞察力。微写作召唤对话,其实也就是把读者的疑问和反应写进来。 3.文字中帮助读者参与和想象身在其中。怎样可以帮助读者思考呢?就是用比较少的文字和信息;因为人在接收到不足的信息时,习惯透过想象来补足,并进行判断。人又是根据什么来做出想象和判断呢?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也就是记忆。容易留在脑中的,是伴随强烈情感的记忆。譬如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是满意的经验。所以,我们在文字中要学会保留一定程度的“空间”和“留白”,方便读者想象。 4.要拥有逻辑和美学。戴维.阿博特(DAVID ABBOTT)建议写文案的五件事: 1.投身于作品里,用你的生活赋予文案灵魂。如果有什么触动了你,它也很可能感动别人。 2.用视觉方式思考。要某人描述一座螺旋梯,人们多半会手口并用;有时最好的文案就是零文案。 3.如果你相信事实胜于雄辩,你最好是学会怎样写一张清单,写得不只是张清单。 4.坦白对灵魂有益,对文案亦然。Bill Aernbach 常说:“小坦白获得大认可。” 5.别招人烦。 莫非老师再引戴维.阿博特的话说:“文案重点是对话,重点的重点是故事。”因此,需要培养故事力。故事可以很快把读者拉到现场经历,同时与你暗藏的信息直接碰撞。通常我们讲故事时,其中都有一个“训诫”,可以分享的体悟,结尾会有惊喜、有启悟、有共鸣。

营后回响:这不是偶然

with No Comments

当初看到海报很吸引我,于是就报名。后来有脸书群组成立时,看到好些成员是牧者,心里战战兢兢的,就想到底这是什么营会呢? 参加营会后我就明白了。我就是这次微写作宣传海报标题和文案的其中一个“读者“——我深深被标题和文案所吸引。 我从前以为“作家“要很“文学”,很会写;但这次营会,发现原来这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 营会一点也不沉闷反而非常丰富,除了学知识也有实际练习;把我们一个个“逼“出墨汁,才发现原来我们都可以写,而且写得很好! 我无法一一道出营会的所有收获,只能说营会不只开阔我的眼界和写作眼光,并更新我的灵命。 就像经上所说:“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时代已不同以往,我们的信仰是会随波逐流呢,还是要在这时代依然站立得稳?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在这营会中,我都找到了答案。 从不敢想象“作家“这称呼可以被用在我身上,到勇敢梦想,我愿将自己的文字献给上帝使用,一字一句我都想带出福音的信息。在此次课程中,心中曾闪过,如果文字能够影响更多写广告文案/写作人才变成福音使者,那该有多好!期待这样的影响力快快来临,而这需要更多基督徒笔兵加入我们! 期待你们加入网络这福音禾场,这需要你我一起奋斗!(黃思玲)

第五堂课:微写作构思和结构 重要词汇要放在开头

with No Comments

在写作中,构思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卢建彰在其《文案力》中表示:“你一定得试着让自己有能力在论述事情时,可以从前、从后、从影响、从原因、从对象、从世界、从自己,来回跳动,并保持平衡感,这绝对需要组织能力。” 据莫非老师研究,79%的网路使用者都只会大略浏览(不会仔细阅读);而且用户的阅读视线,多呈现F字形。因此,我们须要由大略浏览来掌握写作组织结构的要点。所以文章里的条理须要分明,逻辑不但不适合绕,反而需要帮助读者愈快找到你的重点愈好。文章的结构须要能开门见山,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重要的词汇也放在开头。 由于重要的词汇要放在开头,所以如果导言写得好,就可增加可看度!老师从网路整理出10个导言写作类型: 1.提要式导言:特色是采叙述方式,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略交代,或摘要全文要点,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言形式。例:你所接受的真理是快餐式的吗?(李晋&马丽,今日佳音微信号) 2.直接诉说式导言: 直接向读者说话,引起读者的切身感受,属比较感性的导言形式。 3.理解式导言:全部事实加以理解后,为结论式的导言。 4.背景说明式导言:将事件发生时的背景情况,特别强调写在导言中再引出新闻的重点。 5.惊骇式导言:把事件中最惊人的部分或以一句熟悉的警语,作为导言。 6.引证式导言:新闻中最动人或最重要的词句,在导言中直接引用出来的写法。 7.提问式导言:以问句方式提出,以引起读者注意,再说出答案。 8.掌故式导言:先讲一个类似或相关的小故事的写法。 9.悬疑式导言:采用悬疑兴趣的写法,吊读者胃口,读者必须继续阅读本文内容,才会知道答案。 10.对比式导言:将两种极端情况并列凸显新闻,让读者感受新闻的巨大冲突性,藉以出现戏剧性效果。 如何写第一句?莫非老师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开头就说结论,因为想说的事或对读者来说重要的事,在开头就马上写出,这在网络事上尤其是铁规则。另外,我们可以从读者心中难处或不安切入。关于主题,我们需要推敲读者最想问的问题,当然也得思考读者对信息可能会有的对立面,我们可能会受到的反弹或者抗拒。 如果是短文的,也可以参考倒金字塔式新闻写作,就是先思考读者第一个、也是最想知道的问题为何?第二个问题?用问题来推动脉络,并结合倒金字塔式新闻写作的逻辑,来写题目和文案。 假设是长文,就可以从“剧本想起”,就是引用:兴趣(是为勾引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想要一读)、问题(对要表达的主题,可能会有什么困境或负面抵触)、谷底(一开始要正面,使读者有兴致尽入文章的世界,然后创造一段低潮,带出转折,落入低潮,则可以带来情绪起伏)、高峰模式(接着在结尾处写下翻转负面不安的内容,再度以高昂充满希望的语调来总结)。

营后回响:成为网友的“外衣”

with No Comments

感谢上帝有机会参与莫非老师4天3夜的“微写作书写营”。这是一场文字的盛宴,让大家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来到使人心旷神怡、吐着浓浓文字芳香的营会。营会中被老师榨干脑汁却无法在限时里完成功课,虽令大家叫苦连天却乐在其中,那种感觉,叫人久久不能忘怀。 营会中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各种微写作的技巧、认识网络的文化及网络危机。同时意识到微写作要与福音的结合,基督徒要成为这个时代网络上的光和盐,掌握微时代的宣教方式。 4天的营会,看到自己严重的“营养不足”,需要听取老师的劝导:大量的阅读、定时写灵修笔记或日记。网上的“行人”也会有孤单,因此我们需要成为网友的“外衣”,给予适时的温暖。 莫非老师一再强调创文的宣言: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真诚剩于一切。所以要成为有内涵、高素质的文写作者,就必须是那一本书(圣经)的代言人。(叶宝玉)

第四堂课:微写作的修辞 让文字蕴含情感

with No Comments

在莫非老师的课堂上,有许多写作技巧的教导与实际操练的时刻,其中包括第四堂课“微写作的修辞”。 哈二2:“他对我说,将这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使读的人容易读(或译:随跑随读)。” 莫非老师谈到“微写作”的文字风格,涵括: 1.清晰、具体的文字表达 2.用强而有力的名词和动词,来取代“软弱”的形容词和副词。马克吐温曾说:“如果对某个形容词的使用感到没把握,请弃用。事情往往越描越黑(越是解释越难以被理解)。”通常有力的动词和名词有几个特质:精准、尚未被用滥、有如画笔会产生视觉图像。 3.文字具有节奏感。当长度不一的句子溷合搭配,读起来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和节奏。一个简单又容易上手的技巧是“三和音”,任何举例或者形容某种特性,使用三个词汇。 4.用数字代替文字。越多样化、可读性强的标题,越容易引人注目,能用数字就不要用文字,然后要把数字放在句子的开头,如:“5种社交媒体改变世界的方式”。 5.让文字蕴含情感 6.诗样的语言来提炼表达的内容。卢建彰曾在其着作《文案力》裡中说:“以适合、如诗般的韵律,让你的思想被表达,以稍稍口语一点的文字,让人不再感到距离,都是恰当的。” 莫非鼓励学员多在文中运用明喻或隐喻、对偶、映衬、回转等不同的修辞手法,让文章更添活泼。 下标题也是一门功夫 为文章下标题也是一门功夫。老师提供了几项下标题的方法,包括: 1.读者最关心的重点放在标题,如:如果你灵修找不出时间,至少可以每天5分钟!试试吧! 2.搭配“问题和对策”,如:咳嗽,就用龙角散(广告)。当然也可以只强调问题,例:人自杀就一定不能进天堂吗?(唐崇荣);或只强调对策,呈现问题得到解决,例:家庭故事可以如此写! 3.找关键矛盾,引发深度思考,如:硅谷教父:为甚么总是“边缘人”在改变世界?(圆道) 4.有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例:我还年轻,让我再穷一会儿 5.带负面词汇的标题,比如:4个常见的错误 6.加一些修饰词,好让定义更明确、独特,也增加读者的情感强度,比如:我真的真的不是宗教狂 (李相宜,《风闻有你》) 7.解释性标题,如:学生团队如何取得35W销售额:专访南京大学欧莱雅义卖团队Mr.Miss 8.借热点东风,如:爱的反思:在巴基斯坦遭绑架的两名中国公民被IS杀害)(章以诺,章以诺的声响阅读) 9.标题具体化,例:18分钟绝妙的猫咪洗澡方式。 然而,莫非老师也提醒学员说:“基本上网络书写的标题有很多可以‘煽动’的地方,比如说把读者的痛点置入、或者强调读了以后保证有甚么效果等,或甚么真相或曝光或秘籍之类,都不适合我们书写信仰的文章。”

第三堂课:网络微写作的特性 你我他都是媒体

with No Comments

莫非老师在第三堂课时,带领学员了解网络微写作的特性。什麽是“微时代”呢? 根据百度的解释,“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老师表示,微时代写作包含几个特性:1.传统大众媒体VS.自媒体时代(从“单纯阅读”(一对多)进化为“读写并用”(互式,点对点);2.独立艺术家创造vs.全民共享、共创造;3.专家作者vs.草根作者;4.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作者。当然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也造就了“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你我他都是媒体。” 在这种情势下,作者也可以分为有三种态度: 1.专业作者会对业余作者“另眼相看",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不可能从业余的领域 中产生,并坚持自己的写作技艺和专业水平。 2.有些专业作者转为写作推动者,用自己的写作经验来提升并推动书写,帮助更多 人投入这个时代的书写运动。 3.百家齐鸣,彼此不对立,各自拥有自己的读者群。但都对这时代的书写有拓展的贡献。 莫非老师进而提到网络书写的三个特性:清晰(Clarity)、触发的亮点(Spark)、有意义(Meaning)。 A. 清晰 以简驭繁,不能让人读着摸不着头脑。所谓“清晰”也包括内容表达。莫非老师提醒学员,网路书写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另外,她建议基督徒要避免属灵术语,要用非信徒所了解共同语言。 B.触发的亮点(Spark) 要想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有触动人的亮点?如何开头?文中有没有惊险的部分?如何结束等等。 C.有意义(Meaning) 莫非老师当场分享“小撇步”:“如果你发现距离笔下的现场太靠近了,让你的内容开始平淡无趣,就使用摄影的技巧,改变你的角度。退后500 尺,或者拿掉放大镜,改用广角镜,假装你在33 层楼高的阳台上,往下看你的主体会是甚么样?” 她表示,要确认我们的网络文字内容清晰、有触发的亮点,也有意义,就得了解自我和读者。 与读者互动和对话 接下来,她也教导学员如何建立“网络文案力”,其中要点包括:1.简洁是王道;2.使用短而简洁的句子和段落;3.采用对话式的风格;4.带着一种姿态写(Write with an attitude);5.说故事的能力;6.文字和图片、音乐、影片结合的表现能力。 另外,“博客文”也是微写作的一项,莫非鼓励学员创建自己的博客(或部落格)可以从有趣的地方开始写起:旅游、家庭、梦想、喜好等等。 至于“如何下笔写?”,莫非老师教导学员们要先学习从“叙述”到“描述”;每个故事都要交代时间(When)、地点(Where)、何人(Who),为何(Why),以及如何(How)。其次,订下一个精彩又可打动人心的标题。第三,把“导言”写好,分享不会少。最后,就是如何经营读者群,让读者可以信任我们。 有关文章内容,老师提出几点,对学员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可长短兼发,展现百种风情,让读者有期待性;内容多元交叉,常转换不同系列或者主题,让读者百看不腻;维持你最佳水平的写作;尽量避免错误,若还是免不掉错误,马上更正;文章中的立场要公正、持平;任何不是你原创的部分,或引用的文字,都要注明;不要搪塞关键词,因为关键词是网上搜寻可以找到的重要索引,但使用时还是要有技巧,自然融入。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写作方式。 她同时也鼓励我们与读者产生互动和对话,回应时需谨记:勤于回话,且要实时(最好一天之内,不晚过三天);可以提供一般原则,让读者知道你欢迎响应,但是若要显示或者选入,需要符合基本原则,不接受任何攻击性、人身攻击、不恭敬的文字;与读者互动要有基本礼仪,显示友善,避免片面断句让读者有解读的空间,认为你不在乎或者不尊重;对任何愤怒或者控诉的言论可以冷处理。因为有些人会让你卷入对方的情绪漩涡;若有人更正你,表示感谢;尽量保持正面阳光的语调,不要利用你的读者发泄自己负面的情绪;常常为你读者的创意、想法、热诚和鼓励表示赞赏。

第二堂课:你在为谁而写? 心中时时要有读者

with No Comments

“心中时时要有读者,微写作是沟通交流,因此对读者需要稍微有掌握,也要有些想像力。” 莫非老师在上“你在为谁而写?”这堂课时,要学员们首先要确认自己心中的读者群,因为作者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要满足大众就容易失焦,缺少主要诉求与真诚的态度。所以,反过来说,清楚读者是谁,文字就会聚焦,让读者读了后,就感觉文字是在对他说话。那是一种文字上的贴心,可以让你的文字引起共鸣和认同。 因此,她鼓励学员一定要用对方懂得的语言方式,让读者能抓到你的重点,同时破对方的防御线──让他从没兴趣,不清楚,不想读,到想了解,会好奇,愿意读。在下笔时,尽量着重在几个重点交流,要让内容简洁明白,不要塞入过度的资讯。 她认为,在我们想象读者会是谁的时候,可以有下面几方面来预备: 1. 我们的读者是和我们相似的人(因为物以类聚);2.跨文化的宣教装备(了解读者群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向他们说话);3. 为你的读者祷告(只有在乎并爱你的读者,对方才会回应你文字中的爱)。因此,下笔者需要常常省思自己的文章有没有“温度”! 其次,是我们对人心懂得多少?我们是否了解读者的挣扎与需要?因此,我们需要争取到对方的认同感,这样我们才有往下说的机会。而信息和欲望作强烈联结,这也正是微写作的起点。 莫非老师认为切入点其实就在人心“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所储存的张力,因为这两者落差愈大,愈能转换成趋使人采取行动的强大能量。我们也可以找出不同年龄读者的关心处,指认那个生命阶段的烦恼,提出信仰的出路,就可以带领他们到十字架那里。 有田宪史在《怎样把文案写好》中也提出人类普遍的欲望包括:健康(更健康、更美丽、抗老化等)、金钱(创造资产、开销、省钱等)、安心(质量、生活、老年生活、纠纷、日常风险、灾害等)、成功(工作、地位等)、注目(与众不同、人气、恋爱等)、轻松(心理、劳力、时间等)、喜悦(娱乐、舒适、沟通、成长等)。而当我们能掌握人心,就能更好地传递信息。 另外,莫非认为作者也必须对语态中的关系层面敏感,因为不同的关系层面适合不同的语句或语态,例如:家人、朋友、友善的陌生人、传道人对会众、平辈、晚辈等等。 最后,就是个人化沟通的艺术。莫非提供了几项方式,以达个人化的沟通,如:1.用你和我对话方式;2.用问号拉近距离;3.署名也很重要,也是个人化的表现。

第一堂课:微写作知多少 微写作不一定与字数有关

with No Comments

“微写作不一定与字数有关,与排版有关。网路上微写作有两种,一种是博客文(部落格),一种是动态时报或朋友圈。”莫非老师在第一堂课“微写作知多少”中就先让学员们了解什麽是“微写作”及它的类型。 莫非认为微写作可简单分为: 1. 微型讯息写作:不代表是信息量或者信息质方面微小,只是表达的形式微型,比如:励志名言或箴言、广告文案、书名或书封面的文字设计、电影电视剧名字及海报设计、各类的海报设计、车票,还有网页广告。 2. 生活微写作:微写作的“微”不只是只信息简短、字数少的写作,也包括生活中各种小而私密的写作情境。 3. 交互式微写作:微写作也是一种人际非正式交流所需的写作,比如说卡片、网上留言或回应、微型宣言等。

1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