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回应:大马百年诞辰的献礼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马来西亚于1963年9月16日宣告正式成立。而再过45年,即20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将迎来百年诞辰。届时,马来西亚人是否还记得马来西亚的真正生日?或像现在一样,模棱两可呢?而我们又会留下什么遗产作为给国家与子孙后代的献礼? 照理,每个时代的人必须比前一代的人看的更高,望的更远。惟有如此,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从而一代比一代过得更加幸福快乐。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显然,一个罔顾自己的国家历史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同样的,一个永远活在时光隧道里的族群,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马来西亚正处在一个骤变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近55年前,马来亚、新加坡,与隔着南中国海的婆罗洲两邦,即砂拉越与北婆罗洲共同组成一个新兴的国家,称谓“马来西亚联合邦”。当时,马来西亚各族人民,不分肤色、种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无不希望这个刚摆脱英国殖民地统治的新兴国家,能够为国人带来自由、民主、和平、进步、繁荣,和幸福的生活。即使半个世纪过去了,人民的初衷并没有改变。尽管有人千方百计,挑拨离间,试图改变马来西亚的现状,从世俗国变为神权国,众多爱好和平的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对维护和捍卫宪赋的自由、民主、法治的权利之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再过不久,马来西亚将举行第十四届普选。不少人以为,这将是开国以来,国家所面对的一场最为激烈的选举。无论如何,选举的目的无非是还政于民,让选民选出能贤与能,能够为国家谋求最大利益的代议士,以组成新一届的政府来治理国家。有人说,怎么样的选民将决定怎么样的政府,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愿选民明辨是非、慧眼识人,不要被个人的私欲而蒙蔽了眼睛。从政者更不要忘记建国的初心,并要牢记立国的使命。 纵观人类历史,种族与宗教政治是制造人类分裂、自相残杀和战争的肇因。遗憾的,人类却很少从历史中学习到教训。国人不再希望看到国家因种族、宗教政治,而继续往下沉沦。马来西亚百年诞辰时的境况如何,胥视这一代人是否好自为之?是否愿意把国家与下一代的福祉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惟有当咱们真正愿意作出改变,悔改、自洁、圣洁度日,爱神爱人,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崇尚民主、自由、法治、团结、和谐、和平与文明的国度才得以实现,作为给国家百年诞辰的献礼。

2018全砂戏剧培训营 响应主的呼召!

with No Comments

2018年卫理道声剧团全砂戏剧培训营将于3月17日至21日在古晋主恩堂举行。今年的主题宣言是: 求主点燃福音戏剧之火,响应呼召,装备齐全,2020照亮全砂! 此宣言是响应王怀德会督在2017年年会中的呼吁:“WHOLE GOSPEL TO WHOLE SARAWAK IN 2020”!虽然卫理道声剧团只是一个布道的小肢体,但本团愿意响应呼召,藉用戏剧把福音传到砂拉越每个角落、传给每个民族。虽然在人不可能,但在上帝凡事都能。因此,我们依靠主,恳求主在人心中点起火焰,催促人在这“非常时期”做出“非常回应和举动”。我们深知一切都在乎主,没有祂,我们什么也做不成。 今年,上帝赐我们四位世界级的基督徒戏剧导师,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每当我想到他们竟愿意来到连个正规专业剧团都没有的砂拉越,并为福音的缘故教导卑微又非专业的道声剧团时,就感动欲哭。除了受宠若惊之外,更是向主称谢。我感受到上帝的两层心意:1.祂看重福音戏剧的事工,所以祂感动差派最好的基督徒戏剧导师来教导;2. 祂要在福音戏剧事工上有更大的作为。 因此,在此呼吁凡对戏剧布道有感动的弟兄姐妹,请千万别错过今年的戏剧培训营,您若想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制作、编曲、舞台与道具设计等方面有更多学习,我们的营会有世界级的导师来教导您。 5天培训营分有专业班和基础班,同时同步进行(故许多课程会一起上课学习),除戏剧理论这门课将会更以实际的戏剧编导、表演和制作教导学员。由于名额有限,敬请尽快向各教区联络人报名参加。报名截止日期是2018年2月15日。(余民富) 导师简介: 廖杏娥博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博士、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主讲师,现任在中国北京精彩教育专家。廖博士是台湾人,她受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福音机构)委派到中国去推广生命教育的总负责人。她担任道声剧团全砂戏剧培训营导师7年之久(2011年-2017年),对本团的需要了如指掌,亦有足够的认识。 颜美珍导师,台湾人,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主修导演,黑门山上的剧团担任团长(总负责人)。颜老师开创、领导及负责一个没有附属任何教会且自立自养的福音剧团;在没有任何教会资助下能生存并闯出名声的福音剧团,在台湾也是少有的,被同行称为“奇女子”。她担任道声剧团全砂戏剧培训营导师3年之久(2015年至2017年)。 傅博文导师,台湾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主修编导,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主修剧本创作,好故事影音使命团执行长。傅老师能编能导能演,作品丰富多元。他首次担任培训营导师,是我们期待许久的编剧导师。 石松导师,中国人,中国民乐、京剧艺术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负责大型原创音乐剧《西关小姐》的创作、制作、北京儿艺人偶音乐剧《宠物总动员》的创作、制作、监制。石老师也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负责第二部分音乐创作和制作,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担任策划团队及音乐总监。 石老师是中国乃至国际著名的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在歌曲、戏曲、影视、舞台艺术等多方面多产作家,并获奖无数;此次担任导师,其中一个原因是好奇并想学习如何制作福音戏剧。(余民富)

我思故我写:我眼中的马来西亚

with No Comments

文/彭克珅 在马来西亚生活时,常听到很多人对她的抱怨与不满;但我在澳洲生活好几年后,发现其实马来西亚也有她的优点。当然,我不是否认马来西亚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只是她仍然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第一,亲情:在西方国家生活之后,会发现外国人18岁时就巴不得离开父母,搬到外边住,之后就不怎么与父母联络了,也造成亲情的温度不持久;甚至当父母老时,没有子女照顾。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目前,澳洲政府为了照顾这些长者也“投资”了不少钱,甚至已成为重担。相比之下,大部分马来西亚人多少还是会孝敬父母,虽然不是完美的儿女,但父母多少都能受到孩子们的照顾与关怀。 第二,接班人:虽然不是全部,我个人觉得马来西亚下一代相较起来,还是较有上进心的。我发现,澳洲不少年轻人喜欢开party,不喜欢工作与读书(或许因为生活安逸吧),甚至酒精与毒品在澳洲十分泛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里有许多酒庄,化学工厂也非常发达)。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可以带手机上学;父母也无法阻止孩子们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影片。2016年有份教育报告显示,澳洲中学生的平均科学与数学水平已下降,现低于国际平均水准。可见,澳洲的教育并不像他们所宣传的那么好,不过澳洲大学还是保持一定的水准。 相比之下,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下一代,有不少必须在这大环境中努力求生。至于,酒与毒品不至于那般泛滥。 第三,温情:西方国家多强调自由主义,但东方人做事时多会考虑其他人。虽说澳洲人多会以礼相待,可总有种“笑里藏刀”的感觉;在热情沟通之下是强调着自我与现实,公事公办的共识。马来西亚人较有人情味,做事较有弹性,通情达理;我一回到马来西亚办事就特别觉得温馨。 第四,吃:马来西亚美食吃不完,可是如果在澳洲,出外用餐是很贵的(而且吃不出什么味道)。所以,回到马来西亚时,几乎一天吃五餐呢! 第五,婚姻家庭:在澳洲,有许多人的婚姻不幸福,家庭有裂痕,有不少单亲家庭,或有两个爸爸或两个妈妈,甚至有为公民权而结婚的家庭等等;相比之下马来西亚人的家庭生活就较为单纯。 总的来说,每个国家都有不足与值得欣赏之处,让我们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马来西亚——我们自己的国家。

大斋期默想:经历上帝作为 生命得更新

with No Comments

文/邱和平(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院长) 今年大斋期的开始──圣灰日──恰逢华人农曆新年年关。华人农曆新年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刻,其意义不止于外在的更新,更是强调内在生命更新。这与圣灰日开启一个与上帝同走一个生命更新的旅程有共鸣之处。我们再次邀请您与我们同走这条旅程。您可以独自参与,也可以邀请您的家人或教会中的朋友,一起同走生命更新之旅! 今年的大斋期,我们特别为大家预备了马可福音的默想篇。马可注重主耶稣所行的许多伟大的奇迹,尤其祂医治了许多被疾病缠累的人。其中有彼得的岳母、打开屋顶被垂下的瘫子得医治、在安息日手枯干被医治的男子、加利利湖旁被鬼附的人得释放、耶鲁的女儿从死亡的边缘被拯救、多年患血漏的女人得医治等。这些都是马可写作此福音书的目的──宣告主耶稣基督的作为和福音。他浅白直接的讲述使其受众(就是外邦的基督徒)易于明白耶稣基督,也是我们的需要。 当你禁食或禁戒,并且研读此福音书时,记得马可聚焦在耶稣的神迹和祂颠覆性的教导(一22),来强调祂的权柄。在关键的事件中,耶稣彰显戏剧性的权能来显示祂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同时祂藉着权柄和能力,遵行上帝的旨意。祈愿您在研读时,也经历上帝对您的作为,生命得更新! 祈愿上帝恩待您过一个经历生命复兴的大斋期。 (编按:此文节选自2018年《大斋期默想篇》,欢迎弟兄姐妹向各自堂会询问购买,以助我们在大斋期之际,可以默想上帝的话,经历生命更新)

《卫理报》首位全职主编 邓登年主编安息主怀

with No Comments

本报第一位全职编辑邓豋年主编于2018年2月1日安息主怀,在世寄居八十五载,并安葬于古晋西连路17哩福州公会墓园。 1963年邓氏受砂卫理华人年会选派前往台湾攻读新闻系四年,并于1967年8月间学成回来出任卫理报主编。当时本报就在福音书局后面的一个房间为办公之用。第二年,1968年,邓氏接任了文字事业部干事及卫理报主编的职务。直至1971年,卫理报在这里有一个固定的窝,由干事负责一切出版事宜。 1971-1974年,干事改为兼任。这是因为砂卫理教会面对自治的挑战后,美囯卫理纽约布道部经济资助遂年减少,本地教会未能及时填补,加以印刷费不断增加之故。 虽然兼职,当时邓干事真是凡事都干,负责打字油印,同时也负责包装寄发。此外,邓氏也负责年会录的打字与油印工作,各教会牧者或团体特刊也由他包办。邓氏在兼任了二年,1974年就辞职了。 这可能因为邓氏从小患有小儿麻痺症导致行动不便,加上工作量大所以萌起辞职念头。后来,他在古晋的福州公会出任座办职多年。2006年,他曾受邀出席卫理报55周年庆典。 邓氏于2月1日凌晨安息主怀,并于2日晚上8时假古晋七哩民众联谊会殡仪馆(3号房)举行守丧礼拜,翌日上午8时举行入殓暨追思礼拜。(孟礼)

4月两场文化公开讲座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实践信仰

with No Comments

趁前来主持4月19日至22日的“微写作书写营”,美国创文培训书苑主任莫非也于17日及18日于诗巫福源堂主讲两场公开讲座──“基督徒流行文化知多少?”及“自我主义如何影响文化和信仰”,欢迎所有对文化动脉想要有所了解,对福音在文化里的影响在乎又有负担的牧者和基督徒前来参加,好叫我们如何在现今文化中活出基督的样式。 公开讲座一: 基督徒流行文化知多少? 你了解文化对基督教信仰的冲击么? 你对现有充满各种流行娱乐的文化,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么? 有没有想过人若只在教堂坐,便很难知天下事? 我们对现今文化是掌握?还是脱节? 本讲座欲探讨基督徒和文化的关系,基督徒在一充满娱乐选择的社会里,要如何定位。在当代流行文化里要实现信仰,有什么挑战?又可以如何回应? 日期:2018年4月17日(二) 时间:晚上7时 地点:诗巫福源堂圣堂 入场免费 公开讲座二: 自我主义文化 现代生活里,很多人习惯了一人开车,一人独居,一人作决定;也教导我们的孩子要学习独立自主,求人不如求己。面对人一生必经的生老病死,我们常常自己上医院,自己老去,自己躺在疗养院,甚至很多时候要自己一人面对死亡。 在这一切“自己来”的生命旅程理,自我,就是我们面对人生的最大本钱,也是我们参考生命与看世界的重要观点。 然而,这以自我为重的文化思想是从哪裡来的呢?对当今文化的影响又是什么?更对讲究关系的基督教信仰有怎样的冲击? 日期:2018年4月18日(三) 时间:晚上7时 地点:诗巫福源堂圣堂 入场免费

2017年回忆书写营回响:“双重身份”得医治

with No Comments

文/江祥瑞(民都鲁双恩堂) 人到中年总会想留下些个人记录或人生经历,让后代对前辈的“历史”有所认识和尊重。 在上课之前也曾想过为上一辈及家族史书写,但“有心动,没行动”(不知从何写起及推延,也是借口)。我也想过从部落格(Blog)中学习书写(因为我喜欢阅读旅游部落格),也和夫人分享过这事。 夫人有一次看到“卫理报书写营”的消息时就告诉我:“这不是你要的吗?”,当时我看简介说讲员是一位得过某某大奖的“大牌”作家,我自认中文不好,不知写得来吗? “你做过十多年的英文报记者,写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不懂的地方就用英文吧。”就这样,在夫人鼓励下,我报名了。 到营会时也没什么特别准备,心想反正听就好了。还记得开幕礼自我介绍时,要选个属于自己的标点符号(击中我的要害);我想,是时候“解读”自己,了解自己了。 将伤口一一洗清 最大的收获是上“伤痛疗愈的故事” 这堂课时,我觉得不管自己是伤害者还是被害者,这“双重身份”都得到医治。以前多次为自己的罪祷告,但总觉得没有一百巴仙经历医治,好像只是轻轻摸了伤口。但在这堂课中,我们要“重演”(写出)过去伤痛的经厉,把所有细节写得清清楚楚,然后为每一段往事祷告求主耶稣医治。这好像开刀,让主耶稣把我的把伤口一一清洗(得释放)。我也写了封信,宽恕害我的人,饶恕他们的罪,就好像主耶稣饶恕我们一样。在此深深体会,上帝在我还没有信主时,就已介入我的生命,阻止我制造更多、更大的伤害,当然也保护我被人伤害得更深。我想,如果不是主的介入,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在这营会中,我也学习到如何应用“深层的沟通”,就是讲述自己的经历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外,也学习用声音、味觉、画面及对话使文章“活”起来。同时明了“生命的转折点”就是一段故事,如果把各个“转折点”的故事连接起来,就是我的人生故事了。 这些对自己的写作和讲道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认为自己还要加强: (一)中文水平 (二)如何应用好的词句来活化文章 (三)更多阅读好文章和书籍 (四)更多写作 我会鼓励对写作有兴趣并立志服事上帝的基督徒来参加莫非老师的书写课程。

2017年回忆书写营回响:了解自己 与他人的挣扎

with No Comments

文/许少华(诗巫锡安堂) 还未来到“回忆书写营”之前,我的期待是:希望自己在记忆尚未模糊时,透过莫非老师的课程唤醒其深埋的记忆,并将记忆化成文字,写下上帝一路带领的恩典。 透过课程,莫非老师提醒我们不要轻看和无意识地走过自己的故事,要学习聆听我们的生命,犹如专心聆听上帝的声音;因为回顾是在观察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足迹,而我们的任务则是要去寻找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脚印。 借此,我希望透过课程整理自己的生命故事,因为莫非老师也提醒我们“如果你不去整理你的故事,你的故事就会回头来修理你。”这句话听似恐怖,但却很真实。若我们不去整理过往的阴影和伤痛,这些伤痛将会成为我们日后的绊脚石,深深地牵绊和影响着日后的我们。 莫非老师透过“童年故事”的课题,帮助我重新调整童年对上帝的看法。小时候的我很天真,别人说什么,我就傻傻跟着做什么,没有一丁点想法。记忆中,对于童年的我,上帝如同天堂的怀抱。 此外,莫非老师也帮助我们做“人生故事全览”,让我们尝试写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经历过什么?当时流行的是什么事件、什么明星……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追溯记忆。但追溯的同时,我们也要谨慎的是,记忆有可能背叛事实,毕竟事情过了许久,会有些许怀疑哪个才是真的版本。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莫非老师给的指示,一步步尽力还原记忆的事实,写出最真实的回忆录。 培养写日记习惯 上课最大的收获就是透过分享更了解朋友和伴侣内心深处的挣扎,更了解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其实都什么大起大落,因而反思:是我对遗忘了那些问题吗?还是因为有上帝在我心中,所以即使跌倒也没那么痛(因为恩典常在)?在逆境时学习想起感恩的事,在埋怨时学习想起“至少还拥有过什么”;总归来说都要有颗感恩的心,才能喜乐见证上帝。 透过这堂课,我学习在自己心情复杂时,透过文字把内心想法与心情写下:一来,心情得到宣泄,二来,可以更有效地整理自己的思绪,也可以磨练自己写作的文笔,更可以日后见证上帝的恩典(这让我不禁想培养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透过这次课程,挑起我对写作的兴趣;只是因为太久没动笔,所以感觉有些生疏。写作给予我的帮助是将自己内心感受毫无保留地透过文字表达。由于太久没写文章,用词稍嫌生疏,所以我需要多看些书或看些中国戏剧加强词汇,改进语法,磨利我的笔。 在营会中,我不仅学习技巧,更经历上帝:当我回想生命低潮时,原来上帝总是藉着弟兄姐妹带我走出伤痛。 在此,我鼓励对文字有负担,对写作有兴趣的基督徒,可以来莫非老师的课程。

微时代、微写作,写出巨大影响力 莫非四度来砂主持文字营

with No Comments

“这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也是微写作的天下!” 受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邀请而第四度来砂主持文字营的莫非,将在4月19日至22日于诗巫百周年纪念园主讲四天三夜的“2018东马微写作书写营”。 这个世代,无论活动宣传、营会标语、讲座题目、募款信、新闻稿、投影简报、讲道大纲,还是个人脸书、微信、简讯、博客、电邮等各类文案,每天文字扑天盖地袭捲人间。但并非每篇文字都有强大力量,可以引人注意、愿意阅读,为你按赞或推转,甚至在生活中引发行动。反因互相排挤效应,使许多毫无特色的文字瞬间就被淹没,不见天日。 这其中也有大量承载信仰的文字,因为严谨、生硬又重复,不但无法撼动灵魂,反而化为文字大海中的一堆堆泡沫,转眼消失。 我们要如何用文字以小博大掳获人心?如何靠笔尖力量触摸灵魂传递福音? 此次书写营将深入探讨微写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探讨微写作的特性、微写作修辞学、为谁而写、如何在网路文化中发挥影响力、如何成为网路宣教士等。 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书写营主讲者──莫非(本名陈惠琬),曾获马里兰州立大学会计学士学位、普渡大学电脑硕士学位,富乐神学院神学硕士学位,现定居洛杉矶。后蒙上帝呼召,专事文字事奉,并于2008年与苏文安牧师携手共创“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为神国栽培文字工人,推广文字异象。 其散文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散文奖”、“宗教文学奖”、“台湾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梁实秋文学奖”等。小说曾获大陆“冰心文学奖”,台湾“宗教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论坛报雅歌奖”等。 着作等身,有散文集《莫非爱可以如此》、《行至宽阔处》、《擦身而过》、《不小心,我捡到天堂》、《雪地裡的太阳花》;杂文集《爱得聪明,情深路长》、《非爱情书》、《红毯两端》;小说《在爱的边缘》、《6个女人的画像》、《残颜》、《传说中的玫瑰香味》、《爱在蓦然回首处》;另有文字事奉系列,如《在永世裡抛掷一个身影》、《创作,一种属灵的经历》等。 莫非曾受文字事业部邀请,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别担任“点燃写作火种文字营”、“点燃创意火种的悦读之旅”及“回忆书写营”之讲员。今年4月再度来砂,机会难得,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欲知书写营详情,请参封底。

1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