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写:冥纸烧不烧?

with No Comments

文/刘珍晶(美里义恩堂) 清明节时,基督徒可以烧冥纸吗?的确,这是一个华人基督徒在清明时节最为挣扎的一个问题。若是家中还有兄弟姐妹还未信主,这问题可能更为棘手。 自从我们姐妹几个信主之后,就不再在清明节时烧冥纸了,只是献上鲜花。当然,这样举动被我还未信主的哥哥看在眼里,难免会觉得我们几个姐妹不孝顺,竟然让过世的父母在阴间受苦。他也曾尝试“说服”我们几个姐妹继续烧冥纸,甚至说先父先慈常托梦给他,说他们在阴间很苦,“没钱用”。哥哥做完这些梦后,都非常心痛,而且彷徨;他就希望我们“行行好”,多烧一点冥纸给已去世的父母。 虽然过程中,我们与哥哥的关系闹得很僵,但为了信仰的缘故,我们依然不妥协。同时,我们也开导他,告诉他,不烧冥纸的是我们几位姐妹;所以如果要想我们求,理应是托梦我们,向我们求,怎么会向有烧冥纸的人托梦呢?! 过后,我们姐妹就向哥哥传福音,也常为他祷告。多年以后,哥哥终于愿意接受主耶稣成为他个人的救主。如今,他也和我们一样,在清明节时献上鲜花。对于哥哥的改变,我们只能归荣耀给行奇事听祷告的主;因为祂使我们坚持,不仅能为祂作美好见证,也有智慧回应,并为未信的家人祷告。

清明特稿:清明节的迷思

with No Comments

文/黄敬胜(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一般华人,包括基督徒对于清明节的认知,大多是来自故老相传,模仿延续或人云亦云。作为一个民间传统节日,难道清明只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换言之,清明节带给华人许多迷思。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的106天,通常是在四月五日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各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农业社会以此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载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春耕春种,一年的劳作从此开始忙碌。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耕谚语。自古至今,有清明植树的习俗,因为清明时节,树苗成长率高。因此也叫“植树节”。 由于此时正是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有人说这也是始于唐代踏青节的习俗活动。同时也有一系列体育活动,包括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等。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举行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愁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由此观之,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因为其包含许多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 有说清明节与始于周代的三月三日“上巳节”(即农历三月)有关。由于季节交换,阴气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欲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沐浴、修整,以除灾去邪消病,古俗称为“祓禊”。同时春天也是野外踏青嬉戏,而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春游踏青活动,这习俗文化后来融汇在清明节,成为合家欢乐,交友团聚的日子。 有认为清明节与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有关。关于寒食节起源,据说是晋文公悼念与他生死与共,且后来不愿受禄而死于绵山的介之推;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后来成为祭拜祖先的日子。之后寒食与清明二合为一,寒食就成为清明节中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的习俗。 清明祭扫坟茔,基本上是与丧葬礼俗有关。在古代,祭祖活动往往在春季时在郊外进行。 公元732年唐玄宗制诏:“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彻馔讫,泣辞,食余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可见当时政府是允许老百姓在寒食节时祭祀先人,并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后来由于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习俗与清明节融合,才成为扫墓和郊游的日子。 贵人伦重亲情 华人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祖,以时思之,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扫墓祭祖其实是一种仪式,却包含华人重视亲情、敬重祖先的情感表达和内涵;反映华人豁达的生死观,将生和死等量齐观,因为生死乃是自然的表现。因此华人重视逝去的先人。 然而对基督徒而言,不参与祭拜仪式,就等于数典忘祖、背弃祖先,不孝不义吗?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即是说祭祖就如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我若不亲自参与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基本上孔子是强调参加祭祀者,应当在內心有虔诚的情感。换言之,祭祖是个人道德性的表现,而不是宗教性的本质和情感。 因此祭祖是纪念祖先的内心表达,而不是功利性的祈求祖先保佑和护庇。所谓祭祖,实际上乃是“记祖“和”敬祖”。因为“记祖”和“敬祖”在于内心实际的表达,祭祖在于外在物质的形式。就如宋代欧阳修在《泷冈阡表》所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其意乃是人死之后,给他丰盛的供祭,他却无法享受,徒然浪费财物;与其如此,倒不如在生前给他简单的奉养,使他享受人生乐趣。 同时在此过程中不只纪念祖先的佳言懿行,回顾祖先对子孙的期望;同时也是反省祖先的所行所为,以作为下一代言行的借鉴和提醒。 歌罗西书二20-22:“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 说明基督徒是在基督里面死了的活人,为何要被人间无来由的传统、习俗、禁忌和死物所操纵和支配?如果你跳脱不了习俗禁戒或世俗价值,证明你还在恐惧控制之下。因为世界的习俗、禁忌、迷信、吩咐、教导和规定,远比神的 话来得有影响力。 清明节的意义 对基督徒而言,清明节的意义如下: 1.珍惜时间:从农耕时节中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机会,方能得到丰厚收成。 2.慎终追远:具有延续和再生的意义。在纪念祖先的同时,也达到敦亲睦族的目的。扫墓既能体现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也维持家族成员团聚和凝聚亲情。对后代是一种情感的培育,从中教导后代珍惜生命和行孝、对生老病死有所认知、学习承担家庭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必须乐观和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死。 3.人文价值:在华人的“圆文化”中,清明节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从扫墓和郊游的习俗中,除了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联系之外,也享受自然界所的美好时光。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最重要不可有私心贪心 谢启铨:除恒心爱心耐心外

with No Comments

33年服务四千多丧家 呼吁女生加入服务队 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虽说身死之后就是回天家,但身后事总是要办理的。那么一个基督徒的身后事又应该如何办理?是遵循传统祖例,还是要以圣经的教导为先? 砂拉越卫理公会治丧服务组(現称“诗巫区治丧服务组”,简称“服务组”),是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属下的一个独特单位,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就是协助丧家,以基督教的方式办理死者的身后事。他们拥有健全的团队,有纪律、有系统地,从采购所需用品的咨询,到邀请牧者主持礼拜,再从入殓到上山,均可以全部包办,在无形中减少了丧家许多的麻烦。该团队在砂州各地可谓是享有美誉,是本会最前线的一支精兵队伍。 在2017年,治丧服务组已经成立了33周年,期间经历了6任主席,所服务的丧家超过四千两百多家。那么,在198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先贤前辈们决定成立治丧服务组呢?这些年来,治丧服务组组员的年龄都已经偏大,但他们依然对治丧服务组的事工乐此不疲,他们又是为什么愿意如此奉献自身的时间呢?如今的治丧服务组是否有年轻组员,组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加入? 诗巫卫理治丧服务组主席谢启铨是現任的主席,一般俗称他是“棺材头”。在清明节前夕,《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邀请他来一场面对面,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事奉情況。(问:黄孟礼;答:谢启铨) 问:首先让我们的读者对你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好吗? 答:我出生于1957年1月5日,诗巫沙濂人,是卫理公会福临堂的会友,与妻子育有5男3女,其中一子一女分别因病与交通意外夭折。诗巫服务组前任主席黄仕山是我的姐夫,他不断邀请;但我因要照顾患上罕见血癌的儿子,只能不断婉拒。直至儿子在16岁那年回天家后,才在2000年9月加入服务组。 之后,我一直在服务组服事,并与姐夫配搭无间。那一年姐夫被选为诗巫服务组主席,而我是副主席;后来姐夫因健康问题,就由我暂代主席之职。随后再中选为主席,今年已经是我第二次中选为主席了。 问: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诗巫开始成立服务组呢? 答:在本会还沒有成立服务组之前,诗巫地区协助丧家办理丧事的是一些社会上特定的人,他们也是以团队方式进行。时至今日,这门行业依然存在。 当时,我们一班好友就去参加一位好友的岳母的丧礼,当场见识到那个团队的一些让人看不下去的行径。当我们回到教会时就与牧师谈起,随后就开始有了成立服务组的念头。然后再有一个导火线事件的引起,让我们觉得应该要马上成立,不能再拖延了。 问:看不下的行径?那是什么呢?导火线事件又是什么情况呢? 答:福州人有个传统习俗叫做“吃花生”,其实是传自中国的一个习俗,就是当你家有长辈去世时,一些乡亲们都会担着花生来你家,帮你办理丧事。然后家中身为女婿的后辈,还有孙女婿和外孙女婿等,就要给他们一些回礼。但久而久之,在诗巫就变成了这种行业的团队向丧家的女婿收取礼金的一种习惯,我们把它称为“吃花生”,而礼金也就成了“花生钱”。 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天是出殡上山的日子,当我们一行人随着“棺材车”(柩路)抵达墓园时,他们就开始向丧家5个女婿中最富有的女婿先讨取了“花生钱”。富有的女婿就给了300令吉,当时有一个惯例,就是一旦第一个女婿给了300令吉,接下来的女婿就不能少于这个款额。于是,他们就继续向其他几位女婿收取“花生钱”。 我们的朋友当时只是一位码头工友,收入微薄,原本只准备了50令吉充作“花生钱”,一时之间怎么可能拿得出300令吉。但那班人就是不愿意把棺材抬上山,非得收了“花生钱”才办事,就算是朋友两夫妻当场跪下哭着求他们,依然不为所动。人在现场的我们一行5人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每人拿出50令吉凑足300令吉交了,事情才得以解决。 回去之后,我们就开始萌生了成立服务组的念头,就与牧师和会长有了初步的商量。谁知,在我们还只是有概念却还没有著手去办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们觉得此事非行不可,而且是非常急迫的。 那是在我姐夫黄仕山的父亲的追思礼拜上,当时负责办理丧事的团队人员是非基督徒。还记得牧师在证道时,说了一句“信主的人得救上天堂,没有信主的人沉沦下地獄……”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当场闹了起来要对牧师动武泄愤。幸好我们都在场,才好言相劝地制止了他们。 问:那服务组是在什么时候成立?第一家服务的丧家又是谁呢? 答:服务组成立的那一天就是开始为第一家服务的那一天,即是1984年8月4日,服务的是服务组前任主席张经杭弟兄的母亲。 问:当时的主席是谁?诗巫服务组成立至今,一共有多少位主席? 答:当时因为刚成立,还没有一个很健全的组织,就推选了刘贤惠弟兄担任负责人。以后他移民加拿大,就推选陈兴光弟兄为主席;然后是张经杭弟兄、张清拉弟兄、黄仕山和我。 问:服务组的成立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目的就是扫除一切不符合圣经教导的丧葬礼陋习,如在棺材先垫一层冥纸、烧香供祭、喂已逝父母吃饭、出殡路上抛冥纸等等;当然也不再有“吃花生”的情况发生。 《圣经》十诫告诉我们,当孝敬父母。当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我们就要好好孝顺,而不是在他们死后,再来进行这些表面形式的仪式。 同时,基督教丧礼是拒绝烧冥纸的,更不会在出殡的路上抛冥纸;所以一旦他们违反这些规定,服务组就会终止服事,牧师也有权利拒绝主持葬礼。因为服务组做为基督教卫理公会属下的服务单位,必须根据《圣经》的教导来做事。 在多年前,天主教的治丧服务组就曾经发生过,所服事的丧家在圣殿进行追思礼拜时抛冥纸的事件。从此之后,凡是非天主教教友的丧家,均不得进入圣殿内进行追思礼拜。 当然,如果在葬礼结束后,服务组的组员已经离开了,丧家再做些什么,就不是我们能够阻止的了。 问:除了你姐夫的一直邀请与鼓励,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你加入服务组的呢? 答:其实我在沙濂家乡曾參与料理丧事,要知道当年的交通不便,同坡的乡亲家里有丧事,就不方便请人来办理。所以一旦有丧事,乡亲们都会去帮忙,所以我对这一类事情并不陌生,也有一定的经验。 问:服务组成立至今33年了,所服务的丧家有多少家呢?目前诗巫服务组的组员有多少位? 答:根据统计数字,我们所服务的丧家应该超过4000多起了,从当年的1年几十家到2016年的200多家,数字是有增无减。 目前,仍然十分活跃的组员约有66人,可以同时分3组进行工作,每组是14个人。组员年龄介于30岁至80余岁之间,其中超过70岁的组员有10余人,50岁至65岁年龄段的最多,约有20余人,30余岁至40余岁也大约占3分之一的人。 问:3组人员的话,那是不是轮流服事呢? 答:差不多是这样,但是一旦遇到一天之内有3家需要服事时,我们就有需要3组同时出队。曾经有一次是一天4家,那其中一组要连着服事第二场。 问:这些年来我看见服务组在服事时都是身穿整齐的制服,还打领带,这些是不是在近年来才有的呢? 答:为了让人家看见我们的服事态度,服务组一开始便拥有整齐的制服,也就是上白下深,是统一的制服。在经过多年的演变后,从原本的T恤到现在的白衬衫加黑领带,都是一整套的。这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出去是服事,必须是整齐示人,基督徒就要有基督徒的样式,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 白衬衫上的名牌是服务组特别找人缝制的,组员只需要带着自己的白衬衫交给裁缝师即可,领带则是由服务组统一发放的。 问:服务组是否依旧开放召收组员呢? 答:服务组随时都在召收组员,只要有心服事的弟兄都可以参加,但先决条件是必须经过牧师和教区长的推荐,确认是否卫理公会的会友,还有平时的品性;而且要甘心乐意奉献,如果是为了赚取外快还是想有利可图,就别来了。 在服务组服事除了需要有恒心、爱心和耐心外,最重要的是万万不可以有私心和贪心。 … Read More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一●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二●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每一天由灵修开始

with No Comments

2017年3-4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要活出上帝的样式,每日就由灵修开始,让一日之计在于神!鼓励主内弟兄姐妹订购《灵修日程》以滋润心灵,靠主得力。 藉订送《灵修日程》 传送主耶稣的福音 除作个人订阅外,更可订送给亲人朋友,或在身边未必那么容易接触到福音的邻舍,祝福他人,共同履行主的大使命,期盼他们透过《灵修日程》得闻主的福音。 每期一句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書2:8-10)

抓鼠有感:变装的“赎罪券”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今年(2017年),是纪念马丁路德改教500周年(诗巫卫理神学院也于7月22日举办“路德改教运动五百周年研讨会,详见封底)。1517年10月的某一天,路德在德国威登堡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的问题,就此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帷幕。 什么是“赎罪券”?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是给人补赎的机会与方式之一,可以减免自己或亲人的罪罚或在“炼狱”的时间。 为何会有这样的理论依据呢? 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相信教会持有“功德库”,这“功德库”储存着耶稣基督无限的善功及历世历代圣徒们的多余善功;而这些“功德”被委托给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教皇。这些“功德”可以从“功德库”支取出来,“转让”给信徒,让他们抵减因犯罪所应得的刑罚。换句话说,买了“赎罪券”等于是领取别人的功德! 这“赎罪券”原用于十字军东征时征筹军饷,只是后来渐渐成了“有心人士”的敛财工具。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theology/95theses.html)中就提及当时教廷为推销“赎罪券”,竟如此说:“当钱柜中的银币叮当作响,炼狱中的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 不是出于自己 其实“赎罪券”衍生各种问题,包括:穷人可能为减免自己的罪罚或让死去的亲友能早点 “出炼狱”,而耗尽家产购买赎罪券,生活越发艰困;至于有经济能力的,就会以购买“赎罪券”来“抵消”自己的罪罚(这样会不会产生:只要我有钱,就可以不停地犯罪,然后再用“赎罪券”来减免?!),甚至以此取代“真心的悔改”与“善行”。 虽然如今基督教会不再售卖“赎罪券”;然而我也在反思:会不会有变装的“赎罪券”,或是我们偶尔也有这种“赎罪”心理: 因为我做了不讨神喜悦的事,所以我要多多事奉,补赎一下! 因为我犯了罪,所以我要多多奉献,补赎一下! 因为我得罪人得罪神,所以我要多多行善,补赎一下…… 事奉、奉献、行善原是好的,也是上帝所喜悦的,但这些却不能“补赎”,减免罪罚;要蒙赦罪,只能以忧伤的灵与真诚悔改的心,来到上帝面前祈求赦免与洁淨。 但愿“赎罪券”这历史事件能提醒我们谨记: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的事奉、奉献、行善……),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事奉、奉献、行善……),免得有人自夸。

交流站

with No Comments

卫理公会青少年活动中心招募义工 MY Centre卫理公会青少年活动中心义工招募活动进行中,欢迎有心志服事社区的人士加入义工的行列。 MY Centre的成立的目的是透过场地及活动服务青少年。因此,近年中心须经常进入学校及社团办活动及营会,故需要有心志服事社区的人士加入义工行列: 日期 活动 3月18-20日 中区中学生生命沖击营 3月24-26日 麦子体验营+说明会 3月24-26日 沙灘巧固球赛 4月7日 UCTS学生团契桌游介绍 4月8日 中兴中学半日营 29日-5月1日 卫理中学学生团契少年营 5月16-17日 KL Taylor大学生活营 5月20日  东山小学小六激励营 5月26-27日 青春无悔(公开) 凡18岁或以上、无不良嗜好、热心助人的成年人皆可申请。有意者可在面子书:Myc Sibu下载义工申请表或前往中心填写。 另外,5月26-27日中心将举办公开的“青春无悔课程”。此课程是灌输青少年正确的爱情观及婚姻观,婚前不发生性行为,婚后不发生婚外情,让青少年可以过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同时,MY Centre亦欢迎青少年参与该中心所提供的每周定期活动,兹将活动尽列如下: 每逢周一下午3-5pm 桌游基地(公开、免费) 每逢周一晚上6-8pm男子巧固球队练习(公开) 每逢周三晚上7-9:30pm女子巧固球队练习(公开) 每逢周六早上9-12pm少年籃球队练习(公开) 每逢周六早上9-11am桌游基地(公开、免费) 还有,MY Centre每逢周一至六(假日除外)8am-9:30pm固定开放,场地有羽球场、籃球场、乒乓、健身房、乐器室、舞蹈室、KTV。 欲知更多的详情或预订场地,请在办公时间致电084-311311/311313询问。 第九届世华圣乐领袖密集课程 … Read More

卫理报新书推荐

with No Comments

作者:陈洁雪 售价:RM20 初版:2015年12月 书号:978-967-452-004-5 记录了陈氏和江氏两个家族一百年来的记史。当年的鸦片战争、下南洋、二次大战、殖民时期、砂共动乱,都是两个家族所经历的艰辛岁月。

家事国事天下事:砂州各区办烛光祷告会 古晋民都鲁数百人守望代求

with No Comments

整理/韵琴 民都鲁区“为Raymond Koh牧师祷告”烛光祷告会于3月11日晚7时30分,在卫理民恩堂举行,约有600人到场支持并进行祷告。 祷告会开始时,砂联合教会民都鲁分会主席Pastor Joseph Raja带领了开始祷告,之后由叶荣珠牧师及杨夜玲牧师以国语及华语带领大家进入祷告。 现场虽有大约600人,但大家都非常合作,也保持非常静默肃穆在神的面前祷告。中途大约8点突然有雨滴落下,部分会友只是走到雨盖或圣堂走廊避雨,没人回家。 15分钟后,雨停了,在民都鲁教区长张碧全牧师以华、巫双语祝祷后,祷告会准时在8时30分结束。 另一方面,古晋区亦在3月12日晚7时30分假古晋中央广场进行同一烛光祷告会。由于当晚下雨的关系,人潮并不多,约有300余人撑伞支持,为失踪已久的许景城牧师祷告。 较早前,泗里街教会也于3月9日晚,假新怀仁堂多种用途中心进行,约有100余人到场支持。

“2017年多元宗教论坛会” 各宗教代表谈“信仰与公义”

with No Comments

由诗巫回教资料中心(Islamic Information Centre)主办,并邀请诗巫各大宗教代表出席的“2017年多元宗教论坛会”于2月17日在诗巫回教大厦进行。 2017年多元宗教论坛会的主题为“信仰与公义”,主办单位分别邀请了基督教、回教、佛教与兴都教的代表发言,以了解各宗教对“信仰与公义”的诠释。 出席者除了各宗教的代表之外,各政府机关亦受邀派出代表人员出席。 代表基督教的是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的黄敬盛牧师,并通过圣经的解释,告诉出席者们“耶稣是公义与爱的化身”。 佛教、回教与兴都教的代表亦分别发表了他们的解释与意见,让在场者对他教有一些了解。 归纳来说,任何一个宗教的教义都有其好的一面,然而,仅仅是听取而不遵行,亦是枉然。(韵琴)

1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