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细语:日本人的多元宗教观:无宗教、神道、佛教

with No Comments

文/曾明桦(生在南洋,根在北洋,居在东洋,学向西洋) 2016年底,一部电影《沉默》——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远藤周作同名小说——被美国电影学会列入“年度十大电影”之一,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沉默》描述17世纪德川幕府时代,禁止传教士来日传教的历史,甚多神职人员受迫害而被驱逐出境;同时信徒被迫宣告弃教,有些被流放海外,甚至也有不少流血丧命。当时,这些迫害导致出现了很多“隐藏基督徒”(日文:隠れ吉利支丹Kakure-kirishitan),他们为了谨守信仰,几代人每日生活在恐慌之中,超过200年残酷的岁月。今天,日本常被称为“福音的硬土”、“传教士的坟地”,相信一方面纯粹是因当地人心刚硬,另一方面多少与当年禁教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今天,日本宣教越来越受海外宣教组织关注,但由于无法全面地掌握日本人的宗教观,常常事半功倍。据一位长期在日本宣教的内地会(OMF)宣教士而言,一个新人宣教士一般需要平均七年的时间,学好当地语言、文化和礼仪,才能有效地把福音传到日本人的心坎里。无论这说法是否成立,总的来说,向日本人传福音与其他群体相比一定不简单。今天的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宗教?神道(Shinto)、佛教对日本人而言又有着何种意义呢? 口中无宗教,宗教仪式多 当日本人被问到自己的宗教时,绝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是无宗教。据路透通讯(Reuters)于201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日本人口,约7200万人都自称是无宗教。另外,据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4年12月的宗教统计调查报告指出,神道信徒人数达全国人口(1.27亿人)的48.5%(92,168,614人);而佛教信徒达45.8%(87,126,192人)。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宗教的概念非常模糊与矛盾,认为自己是无宗教的同时,还参加神道或佛教的各种宗教仪式。 每年正月初,一般日本人都会到神社或寺院去参拜,祈求一年顺利,在日语中称之为“初诣(Hatsumode)”。另外,每年11月15日(七五三节),家长都会带着龄满三岁(男女孩)、五岁(男孩)、七岁(女孩)的孩子们到神社参拜,感谢神灵保佑,并祈求儿童健康成长。结婚典礼,大家都喜欢选择到华丽的教堂去举行,并雇上天主教神父,或基督教牧师透过基督教的方式来进行婚礼。葬礼一般都以佛教的形式办理,为死去的故人超度,祈愿早日成佛。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为日本的盂兰盆节(O-bon),大家都趁此假期尽可能回乡到祖坟前上香,祭拜祖先。 日本人的宗教观念看似就像“大杂烩”,非常多元化。他们虽然口里说自己是无宗教主义者,但那绝不代表他们都是无神论者。他们参拜神社为了求今生,信奉佛教为了求来世。又有些人喜欢基督教婚礼,或许那只是现代年轻伴侣对西洋的浪漫,或时髦的一种追求而已,根本谈不上是他们的信仰。他们一生接触极其多的宗教仪式,却从不把那些当作是信仰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认为那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身为日本人又称“大和(Yamato)民族”的自己有责任继承那些文化习俗。 心中多神论,神佛成一家 自古以来,日本神话有所谓“八百万神灵”之说,影响深远至今。神道教延续了多神参拜,以大自然、自然现象、神话之神、民俗之神、外来之神,甚至英雄豪杰之灵魂都视为神祇。另外,汉传佛教于6世纪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后,渐渐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当时,《日本书记》(用明天皇纪)中记载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一句,可追溯到日本民族从那时起就以神道为民族信仰的根源,同时也促成佛教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到了鎌仓时代(1192-1333年)初期,一位僧侣,名亲鸾(Shinran)迎娶贵族玉日(Tamahi)为妻,不禁肉食。后来,他以“平生业成”与“妻带肉食”的教义自行开创了净土真宗,如今便成为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其教义更是根深蒂固的成为主流。这一段“僧贵之姻缘”不单单改变了本土佛家思想,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佛教与僧侣的社会地位,与一贯“尊神道”的贵族拉近亲属关系,成为一家。今天,日本寺院住持之职的传承仍保留着以父传子的世袭制度,且与神道教的关系良好,常见一同参进的仪式。 檀家制度之由来,隐藏信徒之坎坷 江户幕府为了禁止当时被视为“邪教”的基督教活动,于1612年发布禁教令,打压传教士与信徒。为了逮捕所有隐藏基督徒,幕府采取各种手段,如下令使所有基督徒每年都要践踏基督教圣像以示弃教,被称为“踏絵(Fumi-e)”。 另外,幕府也把庶民按五人一组分开,彼此监督,互相控诉,欲把所有隐藏的基督徒一网打尽,这手段被称作“五人组(Gonin-gumi)”。当年,好几代隐藏基督徒就在这样不见天日的禁教令下,躲躲藏藏度过了两百余年。当时,为了免受逼迫确实有不少信徒选择弃教,应幕府的命令写下“寺请证文”,主动向寺院证明自己不是基督徒的身分。这就是幕府透过寺院管辖人民的“檀家制度”之由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 今天,虽然日本不再视基督教为邪教,自家宗门所属寺院或许也不重要了,但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已被破碎,宗教带来的阴影似乎深深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了。每个宗教都离不开“教义(Doctrine)”、“礼仪(Ceremony)”及“组织(Institution)”这三项范围。 今天要把福音传给日本人,也未必不可能。在教义上,他们听了福音也能理解“自己是个罪人,无法自救,唯有耶稣是唯一救主”等教义。或许他们也能像接受基督教结婚仪式一样,接受“洗礼、礼拜、奉献、圣餐”等礼仪。但是要让一个日本人完全归入一个组织,成为组织中的一分子,就需要上帝亲自动工了。从一个多元信仰的多数群体,走进一个唯独基督的小群体,对一个日本人来说心里仍有许多不安甚至抵触。但是,若我们愿意多了解他们,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相信上帝必定会亲自感动他们,进入真理。 参考书目: http://jp.reuters.com/article/tk0577133-religion-world-idJPTYE8BI02P2012121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9%E9%BB%98_(%E5%B0%8F%E8%AA%AA)

宣教的脚:来自日本华人的呼声

with No Comments

文/林美芝 2014年6月24日至7月2日,我们一行八人踏入日本展开短宣之旅。这次日本短宣之旅的目的有二:进行培训课程(成人三福XEE、敬拜音乐课程)及举办福音茶会“爱的主打歌”。 这次我们借用了JCC(日本华人基督徒中心)的场地,于25日至28日进行培训,共有14位学员,5位队长和一位导师陪同。学员们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白天工作,晚上还来上课,回家还得背大纲,没有一句怨言;而且他们还希望我们可以定期去给他们培训,加强他们传福音的工作。 25日至27日的敬拜音乐课程训练则主要是针对所有在敬拜团、诗班服事的同工,藉以提升教会的敬拜。透过学习圣经中对于敬拜赞美的教导、配合并给予实际的操练,提供弟兄姐妹在音乐事奉上的基本训练,更进一步的培养他们个人进深的敬拜生活和带来灵命的更新。共有15位来自不同教会、国籍的弟兄姐妹参与此课程,也都给予积极的回应,同声表示这课程让他们重新调整对敬拜的观念及有效具体地带领敬拜。学员们的认真态度让我们非常感动,当中有一些学员住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车程来回需两个小时;但他们还是不辞辛劳的来学习,真是看见他们为主愿意摆上的心志,何等宝贝! 上帝的爱流露在中间 在28日及29日,我们举办了“爱的主打歌”福音茶会,主要在两个教会进行:东京新宿Salom教会与东京川越教会。在东京新宿Salom教会时,约有50人出席茶会,从会前的茶点接待交流,随后的诗歌分享,感人的见证分享,诗歌手语呈献等,都希望能触碰参与者的心。 感谢主,茶会中有好些非信徒,我们也藉此机会让XEE的学员出队实习;在队长和导师的带领下,做实习见证传福音。当天陪谈人数约15人,其中决志的有7人,考虑中的有2人,拒绝的有4人,还有2人已是基督徒,只是想更多了解与奠定基督信仰。我们聚会原定晚上六点至八点,可是有好多渴慕的弟兄姐妹愿意留下来接受XEE的陪谈,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 在川越教会的福音茶会约有42人出席,以同性质的聚会方式进行。这是一间有台湾长老教会背景的教会,当中有好些是定居日本的台湾人、马来西亚留学生,中国内地和一些当地的日本人。当地的弟兄姐妹也协助翻译,好让当地日本人也可以理解福音的内容。虽然语言不同,但我们看见上帝的爱流露在我们中间,没有语言障碍,没有国籍障碍。XEE也陪谈了4位新朋友,他们虽都还在考虑中,但希望当地教会能继续跟进,好让他们尽快回到父神的怀抱。 为日本华人得救祷告 感谢赞美上帝,祂的恩典丰丰富富,让我们顺利完成这次培训和福音茶会。看见许多人愿意接受主耶稣为他们的救主,心中欢喜快乐。当地的弟兄姐妹也非常热情接待,每天往返路程的指引,介绍日本的人土风情及日本人的文化背景,还在我们离开当日亲自送行真是让我们感动万分。愿耶和华赐福保守他们在日本这块土地的播种和耕耘的工作,让上帝的国度在日本可以被拓展。 目前,在日本华人人口约80-100万人,其中集中在东京的大约有20万人,华人基督徒的比例约8%~10%,在东京仅约一万六千华人基督徒。可是在东京的华人教会只有约21间,远远不足应付现有的华人基督徒需要。在日本很需要开拓更多的教会,需要更多的工人;求上帝差遣合用的工人,并继续为在日本华人的得救祷告。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从伊班长屋生活中学习 荒川纯太郎以民宿 活出隐密式基督生活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者:荒川纯太郎(海外来砂拉越宣教士) 日本因为受本土的神道教与佛教的深远的影响,许多宗教仪式或活动已经与日本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虽然已有450年历史的基督教,在该国仍然不成气候,信主人数仍少于全国人口的1%。 曾在砂拉越宣教四年的荒川纯太郎牧师(Rev. Arakawa Juntaro)指出,教会似乎仍然在日本找不到接触点,基督徒与日本社会有隔离,不易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圈子里。过去十多年来,他设立一个有机生态园,透过农事、自然界的体验与人群接触。这个被称为“共生庵”的民宿,他与太太是有意构思建立一个没有十字架的教会模式,活出“隐密"式的基督徒生活,怎样向来这里的日本人在三天两夜生活体验中带出福音的信息。 2015年12月8-9日,本报总编黄孟礼联同资深新闻从业员林礼长及留学日本的曾明桦,特别到距离日本广岛约一个钟头的《共生庵》与荒川纯太郎牧师面对面,了解对方在砂拉越宣教情况及近况。 荒川牧师曾于1978年10月至1982年2月任砂拉越伊班年议会的宣教士。目前他把自己的家开放为民宿就是从伊班人长屋里得到灵感的。他认为长屋环境就是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并且靠农耕及森林过活的。   ●入乡随俗取名Apai Domoo 荒川纯太郎于1942年6月16日出生于日本的大坂与神户中间的西宫市兵库县(Hyogoken, Nishinomiya)。1967年他在关西学院大学的神学部毕业考获道硕学位,然后就被差派往卫理公会背景的大坂教会牧会。日本政府于二战后,把所有基督教各宗派合并成为“联合教团”。 1970年,他又被派往大坂东梅田教会、关西教会成立有社会关怀中心等事工。当时有来自夏威夷的日本藤吉牧师(Ronald Fujiyoshi)来分享时,表示教会不要只关心自己教内的事工,应该扩展视野,并组织短宣队,包括前往砂拉越参观伊班的事工。短宣队伍约有16人,有了长屋的体验,在回程前夕,伊班卫理公会牧者表示:“在这里有来自东南亚不同国家的宣教士,可是却没有日本宣教士;非常希望日本那里能有宣教士到这里来帮忙。”尤其,伊班年会前会长Jerry Rabu牧师称,日本的产品很多都已“征服”了马来西亚各地区,但却没人派来作宣教的工作。当时荒川牧师听了甚为激动,对长屋工作有了负担。1978年10月荒川响应呼召,成为宣教士,携眷到东马的砂拉越伊班年议会宣教,一直到1982年期满。他的太太荒川奈津江(Natsue Arakawa)很支持这项海外跨文化的宣教计划。当时他们有两位孩子,一男(Domoo)一女(Michi)。 荒川夫妇来到诗巫就在Jerry Rabu的师母处学伊班话六个月,之后就自己学习,他们是住在卫理神学院的宿舍,并在凤鸣路的伊班中心三年。期间,他则与台湾宣教士及医疗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去长屋访问与聚会。荒川到过巴旺亚山、实兰沟、加拿逸及民都鲁等地的长屋;其太太则在砂华卫理妇女会属下的家政训练班教导插花等活动。当时他们的儿子念小学四年级,女的念一年级;最初两个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不过后来有了朋友,就也不成问题了。 为了入乡随俗的“本地化”,荒川按照伊班人的习俗取了“以父亲的名字放前面,大儿子名字放后面”的伊班名字——Apai Domoo。这名字的来源是取自罗马书六章8节:“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祂同活。”;因此这名字的意思就是天父同在(Domoo,有“同在”的意思),来提醒自己“基督与我同在,而我是与基督同生死,同复活的人”。 荒川氏回忆起在砂拉越的四年日子,表示还十分怀念,尤其喜欢砂拉越的气候、多元民族、多元食物、多元文化,而且大家彼此尊重,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好地方。他称卫理公会也分华语、伊班语、淡米尔语及英语不同年会;这在日本是不会有这种经历的。他很欣赏这种“国际化”生活共存的模式。因为日本是单一民族一种语言,少数民族不被重视;在多元方面,日本是狭窄的。 纯太郎称伊班教会基本上比较贫穷,甚至有些牧者出现兼职的情况。因此,华伊教会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他对于自己在砂拉越事奉四年,不敢说有什么贡献,反而有点挫败感,那就是在伊班话的学习方面,虽然在沟通方面及讲道方面都可以应付的来,但有些话题,包括开玩笑的话还是不太懂。   ●宣教带动加帛的发展 荒川牧师曾到过加帛,他认为这个小镇的发展是随着教会宣教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个小镇从幼稚园到高中及各种学校到学生宿舍、医院等建筑物,甚至农业、医疗事工都是由教会带来的。 他称,过去有来自10个国家的超过200位宣教士来到砂拉越宣教,也曾经有一段时间,有70、80位的宣教士在加帛小镇中服侍。不过,随着政府政策的改变,有许多欧美宣教士都必须离开,也导致宣教事工的衰退。 他也观察到,砂拉越伊班卫理公会所面对的两大课题就是:教会中的牧者与信徒的信仰培训及教会经济自立。 1980年代初,砂伊班年会约有50位牧者,要面对宽阔地区信徒的需要;又加上宣教士的离开,更加重了牧者的服侍量。同时交通不方便和资金补贴不足,加重了牧者的服侍辛苦,同时也导致许多信徒因牧者不足而在信仰栽培也显得不足。 另外,荒川也发现都市化的现象导致许多伊班人都往城市发展;不过因教育水准的不足致使许多伊班人都面对工作上的歧视及极不公平的对待,更使伊班男女在都市面对各样困境与问题。 不过,伊班人自古以来就与自然共存,也因此衍生出一套与自然共存的智慧;虽然在经济上伊班人是属于贫乏的,可是在他们与大自然共存的生活却是丰盛有余。 荒川的时期(1974年期间),加帛基督医院被政府收购,随而拨出一笔62万令吉的经费给东马区域理事会(华伊联合年会)。这笔款项就为伊班卫理公会开始了“以传道为主,农业指导为辅”的计划——ARDPRO(农村开发计划)及CHEMPRO(保健教育推进计划)和KRT(家政指导计划)。这些都以农业指导、健康管理及饮食生活提升作为目标。 另外方面,都市化的关系也导致一些伊班人生活与信仰分离的情况出现;更让许多伊班年轻人在都市中讨生活时,却离开了教会。 ●伊班教会两大挑战 当询及有关为何在伊班的宣教只服侍一期(四年)就回去日本,荒川牧师指出,他发觉到一些长屋居民对于亚洲如日本等地宣教士的到来,是代替“前者”(欧美宣教士),并且会带来很多经济上的支助。不过,事实上,他的宣教款是由日本东梅田教会和大正区传道处成立了“荒川宣教基金会”来支持,多由个别教会及个人所奉献,勉强应付他的一家人开销,根本不可能在经济上支援当地教会。因此,他认为伊班教会应该要学习独立,不能依赖外来支援了。 砂拉越是个资源丰富的州属,也因此让砂拉越成为供应日本资源的重要地点之一,更带动砂拉越与日本两方的关系良好。虽然荒川一家人回去日本,不过,他们仍然不断安排短宣队前来长屋,协助提供各种教导及社区服务。 荒川牧师曾于1982年及1990年出版两本书——《亚洲的地下水──砂拉越的自然和人》及《亚洲的种子》。 在《亚洲的地下水》一书中,荒川牧师提及自己在伊班人当中服侍及生活的情况,包括学习伊班语与自然共存的智慧等。最后,他认为伊班教会的状况是满足于现状,不愿意前进;更在经济上期望外国教会的资助。虽然教会中的青年牧者和领袖曾想过要教会自立,不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他们不愿意。因此,他强烈期望伊班教会能成为自立的教会。 荒川牧师也提及曾接待了一位日本政府派来砂拉越作文化研究的教授,让他反思:他在伊班人当中,是否在他们文化中改变了什么呢?或在他们当中,伊班文化是否也深深地影响自己了呢?虽然他觉得自己从宣教初期到现在都没什么改变,可外人们却觉得他改变了许多。

蒙恩见证征稿

with No Comments

还记得与主耶稣初次相遇的情景吗?还记得您决定接受耶稣成为个人救主的那一刻心悸与狂喜吗?盼望与我们分享您的蒙恩信主的见证,让读者一同见证福音的大能! 每期一句 “但愿赐平安的上帝,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復活的上帝,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祂的旨意;又藉着耶稣基督在你们心裡行祂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来13:20-21)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砂华人年议会会长 池金代牧师 四月份事奉一览

with No Comments

•参与布道团逐家布道 •在英国华人循道卫理教会春令会证道 •在卫理神学院授课 •福儿院历史展示厅感恩会 •在圣道堂证道 •参与恩爱夫妇营祷告 •在救主堂查经培灵会证道 •在马当堂证道 •主持玛丽哈堂落成典礼并证道 •出席牧师娘团契会议 •写启示录查经释义 •参加年会妇女会会议 •在道仁布道处/道安堂证道 •主持和参与年会各部会议 •在再恩堂成团主讲专题 •在再恩堂福音主日证道

抓鼠有感:日本的福州情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 日本有福州人移民一般可以追溯至14世纪(冲绳岛)、16世纪(长崎)及18世纪(神户与横滨)。卫理宗(前称“美以美会”)则于1873年由福州宣教士麦利和牧师(Mr & Mrs Robert S. Maclay)夫妇在横滨设教开始。这位在福州近25年,参与翻译榕语新约圣经及福州话字典的美国宣教士,在日本前后约十年,建了礼拜堂、学校(至今仍存的还有东京的青山学院)等。 1879年,麦利和的妻子卡罗琳在横滨的一次礼拜仪式中弹风琴时,突发脑溢血而去世。她埋葬在横滨的一个公墓。1881年,麦利和回国期间,还在福州的仓山创办了“鹤龄英华书院”。1883年,他前往朝鲜会见了高宗王,蒙允以教育及医疗前来服侍,开启了韩国的福音工作。 麦利和于1824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富兰克林县的康科德,与前来砂拉越卫理公会第一位宣教士富雅各牧师是同一个县的人。麦利和在福州除了参与翻译工作,也建立了两座教堂——真神堂与天安堂;之后,为第一位福州人陈安施洗。他也深入福州郊外,为卫理公会在福州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咱们可以想像这位操着流利福州话的教士,到了日本又讲着日本话;因为他的工作,1978年日本有宣教士荒川纯太郎一家人来砂拉越向原住民传福音。近年,本会宣教部也已差派日本进行宣教。“红毛话”(英语)、福州话、日本话、伊班话,原来都是天国的语言,都在述说上帝奇妙的作为! 编注:日本新教约40个教派,于1941年联合成为教团(除圣公会以外)。

交流站

with No Comments

古晋玛丽哈堂举行 落成奉献典礼 古晋玛丽哈堂将举行落成奉献典礼,邀请该堂历任牧者、各堂会牧者及会友领袖、当地社会领袖、奉献捐材料的弟兄姐妹、社会人士等出席! 日期:2017年4月16日 时间:下午3点正 地点:古晋玛丽哈堂 主礼:池金代牧师(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联络对象:陈华新牧师(016-8886330), 张清介会友领袖(016-8936483) 锡安函授网站课程 重新启动 锡安函授网站课程(www.sarawakmethodist.org/zionbcs)已重新启动,欢迎弟兄姐妹上网了解使用,自我装备。 大城堡卫理公会青团 欢迎青年人主内团契 大城堡卫理公会青年团契欢迎青年人同心来敬拜,亦在主内彼此团契;特别是到IMU (Interna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和 APU(Asia Pacific University)求学的大专生或是来此地工作的职青,让我们能在这大城市中学习懂得爱。 主题:大城晓爱 地点:大城堡基督教卫理公会(72, Jalan Radin Anun 1, Sri Petaling, 57000, Kuala Lumpur) 聚会时间: 星期五晚上8时30分(职青);星期五晚上8时(大专) 联络人: Huan En(职青,016-9579916); Joyce(大专,013-8118223) 主日崇拜: 8am(第一堂);10am(第二堂) … Read More

家事国事天下事:砂州体坛怪杰曾华模安息主怀

with No Comments

曾华模,生于1947年5月10日,于2017年3月4日安息主怀,在世享寿70岁(积闰75岁),生前为怀安堂会友。6日早上于丧居举行盖棺及出殡追思礼拜后,安葬于诗巫乌也路十哩卫理公会思恩园墓园。 被举为“体坛怪杰”的他,曾是本地的体坛名将。他出生于诗巫下游,父亲曾国纪亦是排坛好手,子承父志,其与两位兄弟华楷、华彬先后曾多次获选为全国最佳球员,甚至代表马来西亚为国出征,对我国排坛亦贡献良多。除了排球技艺清湛,其亦是篮球与羽球健将。 怀安堂在创堂初期,曾华模已在该堂崇拜协助,多年来亦热心参与事奉。

家事国事天下事:本固鲁林文绍安息主怀

with No Comments

林文绍,1923年出生于诗巫下坡,祖籍中国福建省古田县高洋村,为前诗巫福州垦场华人区长林炳传的公子。曾毕业于诗巫光华中学,与夫人刘云莪历任育才、维新、竞南小学教员、训育主任、校长等职务,前后在教育界服务34年。1979年退休,平日喜音乐诗歌,也擅长文字写作。曾参加诗潮吟社,时有佳作发表,蜚声文坛,是位博学多少,深孚众望的华人领袖。 林氏也曾任砂拉越州政府委任为华人本固鲁。在教会方面也是历任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友传道,经常受邀讲经布道。在参与社团活动方面,除了长任诗巫乐龄中心主席,曾任卫理中小学董事、诗巫福州公会执委、砂罗越古田公会副主席、林氏公会副主席及多个卫理公会属下的堂会主席顾问董事等职位。 林氏于2017年3月4日蒙主召归,安息主怀,享年94岁(积闰100岁)。林氏与元配育有三男二女,光温、光柔、光良、光慈与光怀。继配陈淑德则在年老时期陪伴在侧。丧居于3月5日在丧居举行盖棺后,移至诗巫爱莲街福源堂举行出殡追思礼拜,之后扶柩发引还山,安葬于诗巫新珠山美以美墓园。

1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