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必须先接受装备上帝呼召必定培训

with No Comment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确认自己蒙召成为宣教士后,就必须先接受装备,毕竟只有蒙召却没有装备,只会得不到成果。 宣教月特备线上讲座第二期于7月11日晚,通过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主题为“如何准备自己成为宣教士?”。 第二期讲座的讲员分别是年会宣教部主席刘世尧牧师、宣教部砂州主任陈璐玲牧师,还有远在日本宣教的陈思伶宣教士。 首先,刘世尧牧师引用马太福音四章19节:“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宣讲信息,从中解释了宣教士要先接受装备与训练的原因。 当中的“来”是主对我们的呼召,而“跟从我”指的就是装备,“得人如得鱼”就很明显是指成果。“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固然需要训练,士兵在上战场时更是要事先装备,有了宣教士的呼召却没有装备和训练,如何能够得到成果?” 为此,通过门徒三年半“跟从主”的装备,他总结了门徒们所接受的4个装备,分别是:真理知识的学习(太五1-2)、事奉工作的实习(太十1)、灵性品格的塑造(太十一29)、以及吃苦耐劳的生命(太八20)。 刘牧师强调,上帝并不需要什么具有特殊技能、出类拔萃之人,倘若上帝呼召你,就必定会培训你,然后才有成果,只要你是肯谦卑受教的人。 宣教士的十项装备 宣教部砂州主任陈璐玲牧师则在专题“如何准备自己成为宣教士?”中,列举了成为宣教士的十项装备。 “首先,你必须清楚重生得救与呼召,确认自己有永生;拥有坚定的宣教心志,刻苦耐劳,过简朴的生活;要有圣经知识与神学的装备,能够有系统性且全面地传讲福音;接受跨文化训练,让宣教士可以更有效地把福音传给福音对象;有服事上的装备,无论是教导课程、参与堂会布道队等等;最好有专业上的装备,可以带职宣教的方式进入宣教工场;也要有生活上的装备,外出宣教就代表着必须离开自己的生活舒适圈,有能力独立生活是必要的;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心、灵,健康的体魄与情绪,以及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更要有爱人灵魂的心,若平时就不会主动传福音,那换了地方也不会主动;最后,就是你的品格和态度。” 远在日本宣教的陈思伶宣教士是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宣教期的年会宣教士。曾在佤邦与印尼西加提任过宣教士的她分享了她从单身宣教士一路走来,在接受神学装备与在婚姻的选择上的故事。 如有意收看第二期讲座,亦可按入链接收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epyP5y7ac

宣教士必须先接受装备
上帝呼召必定培训

with No Comment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确认自己蒙召成为宣教士后,就必须先接受装备,毕竟只有蒙召却没有装备,只会得不到成果。 宣教月特备线上讲座第二期于7月11日晚,通过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主题为“如何准备自己成为宣教士?”。 第二期讲座的讲员分别是年会宣教部主席刘世尧牧师、宣教部砂州主任陈璐玲牧师,还有远在日本宣教的陈思伶宣教士。 首先,刘世尧牧师引用马太福音四章19节:“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宣讲信息,从中解释了宣教士要先接受装备与训练的原因。 当中的“来”是主对我们的呼召,而“跟从我”指的就是装备,“得人如得鱼”就很明显是指成果。“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固然需要训练,士兵在上战场时更是要事先装备,有了宣教士的呼召却没有装备和训练,如何能够得到成果?” 为此,通过门徒三年半“跟从主”的装备,他总结了门徒们所接受的4个装备,分别是:真理知识的学习(太五1-2)、事奉工作的实习(太十1)、灵性品格的塑造(太十一29)、以及吃苦耐劳的生命(太八20)。 刘牧师强调,上帝并不需要什么具有特殊技能、出类拔萃之人,倘若上帝呼召你,就必定会培训你,然后才有成果,只要你是肯谦卑受教的人。 宣教士的十项装备 宣教部砂州主任陈璐玲牧师则在专题“如何准备自己成为宣教士?”中,列举了成为宣教士的十项装备。 “首先,你必须清楚重生得救与呼召,确认自己有永生;拥有坚定的宣教心志,刻苦耐劳,过简朴的生活;要有圣经知识与神学的装备,能够有系统性且全面地传讲福音;接受跨文化训练,让宣教士可以更有效地把福音传给福音对象;有服事上的装备,无论是教导课程、参与堂会布道队等等;最好有专业上的装备,可以带职宣教的方式进入宣教工场;也要有生活上的装备,外出宣教就代表着必须离开自己的生活舒适圈,有能力独立生活是必要的;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心、灵,健康的体魄与情绪,以及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更要有爱人灵魂的心,若平时就不会主动传福音,那换了地方也不会主动;最后,就是你的品格和态度。” 远在日本宣教的陈思伶宣教士是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宣教期的年会宣教士。曾在佤邦与印尼西加提任过宣教士的她分享了她从单身宣教士一路走来,在接受神学装备与在婚姻的选择上的故事。 如有意收看第二期讲座,亦可按入链接收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epyP5y7ac

如何确定宣教呼召爱人灵魂渴望传福音

with No Comments

特别报导:宣教月线上讲座会 文:韵琴 配合七月宣教月,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宣教部特别从7月4日起,在整个七月的每个星期六晚上举办一场线上宣教讲座会,希望通过4场的线上讲座会,能够让弟兄姐妹认识宣教。 7月4日是第一场的线上宣教讲座会,信息分享邀请了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为讲员,年会宣教部干事王宝星牧师则分享了专题“如何确定宣教呼召”,更邀请了目前在英国宣教的阮文顺牧师分享他的宣教见证,主席则是林忠锦牧师。 呼召三声 池金代牧师引用了《以赛亚书》六章8-9节为信息经文,并把宣教呼召定义为“呼召三声”。 在他的解经中,首先,呼召是主的声音,我们需要从心里、眼里、耳中听见主的声音。其次,呼召是主的心声,三一真神的心声,即是差、肯与去。然后就是呼召要我的回声,即我在这里,请差遣我,纵然有困境但仍旧去。 王宝星牧师则以最基础的方法,教导弟兄姐妹如何确定宣教呼召,而不是空有满腔热血。 要确定宣教呼召,首先是要确定信靠耶稣得救,拥有重生得救的确据。“就好比一位推销员,倘若自己都没有使用所推销的产品,那又如何使人信服?” 接下来是爱人灵魂渴望传福音;圣经经文的“召唤”;个人经历呼召;牧者、宣教士、教会领袖、父母的认同;环境的预备和开路。 远在英国的阮文顺则分享了他在英国服事的宣教见证,并对他的服事简单扼要地做了介绍。 三位讲员分享之后,大会亦设有3个反思问题供弟兄姐妹思考: 1)你听到上帝对你的宣教呼召吗? 2)你如何回应上帝的呼召? 3)什么拦阻在你回应宣教呼召? 整个讲座会时间精简明了,争取在45分钟内完成,让人听起来不觉得冗长,有兴趣可以按链接前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_3M1Acq8lk

如何确定宣教呼召
爱人灵魂渴望传福音

with No Comments

特别报导:宣教月线上讲座会 文:韵琴 配合七月宣教月,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宣教部特别从7月4日起,在整个七月的每个星期六晚上举办一场线上宣教讲座会,希望通过4场的线上讲座会,能够让弟兄姐妹认识宣教。 7月4日是第一场的线上宣教讲座会,信息分享邀请了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为讲员,年会宣教部干事王宝星牧师则分享了专题“如何确定宣教呼召”,更邀请了目前在英国宣教的阮文顺牧师分享他的宣教见证,主席则是林忠锦牧师。 呼召三声 池金代牧师引用了《以赛亚书》六章8-9节为信息经文,并把宣教呼召定义为“呼召三声”。 在他的解经中,首先,呼召是主的声音,我们需要从心里、眼里、耳中听见主的声音。其次,呼召是主的心声,三一真神的心声,即是差、肯与去。然后就是呼召要我的回声,即我在这里,请差遣我,纵然有困境但仍旧去。 王宝星牧师则以最基础的方法,教导弟兄姐妹如何确定宣教呼召,而不是空有满腔热血。 要确定宣教呼召,首先是要确定信靠耶稣得救,拥有重生得救的确据。“就好比一位推销员,倘若自己都没有使用所推销的产品,那又如何使人信服?” 接下来是爱人灵魂渴望传福音;圣经经文的“召唤”;个人经历呼召;牧者、宣教士、教会领袖、父母的认同;环境的预备和开路。 远在英国的阮文顺则分享了他在英国服事的宣教见证,并对他的服事简单扼要地做了介绍。 三位讲员分享之后,大会亦设有3个反思问题供弟兄姐妹思考: 1)你听到上帝对你的宣教呼召吗? 2)你如何回应上帝的呼召? 3)什么拦阻在你回应宣教呼召? 整个讲座会时间精简明了,争取在45分钟内完成,让人听起来不觉得冗长,有兴趣可以按链接前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_3M1Acq8lk

怀念林忠铨本处传道

with No Comments

忆苑缅怀 文:夏长华(退休牧师) 8月22日下午,拜悉新加坡国际事工差会林厚彰主任来电告知,我们亲爱的林忠铨本处传道,已于一天前蒙主召归天。心为之一震,略作沉思,为他过往懿行,深深感谢,特提笔,略述一二,以对过往的一切表示感谢。 忠铨兄是位委身的同工。他在青年时代,活跃于教会团契。留学英国后返回砂拉越即积极参加教会事奉,他切实活出:事奉神是第一优先,把专业领域当作副业。所以他一直在教会非常活跃参与,他不但热心牧区事奉,协助牧者发展教会,之后,也参加年议会的领袖事奉。无论年议会的部员、年议会会友领袖、经济部主席、神学院董事长等等何样的岗位,他都全心投入;他不仅是教会的“柱子”,也是牧者的好帮手,他所参与的事奉都成了教会的祝福。 忠铨兄关心同工。我首次参加亚洲会督会议,他当时亦在埸,见到我即非常亲切地打招呼,而且多方指导,他的热心感人。有一年,在砂拉越诗巫举行“世界循道卫理华人宣教会议”,当时他是大会主席,我鉴于经费考量,订了次等酒店,没想到他竟然安排最好的酒店,他的爱心永铭于怀。后有机会每参加国际会议时,他总是热情关怀,好感谢他。 忠铨兄关心宣教。他曾是世界循道卫理会华人教会联会的宣教部主席,助柬埔寨卫理公会在当地发展时,购置一些产业。他也参加囯际事工差会,是东马区域理事会理事。有一年,他也受邀前来前来澳洲华人卫理公会主领巡回宣教培灵会,给此间教会极大激励。 忠铨兄热心发展神家。澳洲华人卫理公会是靠着上帝的恩典开始,在初期一切均不足;在他热心协助下,每次赴砂拉越为建堂需要筹款时,均蒙他与太太义不容辞地慷允大力支持,他们夫妻俩的爱心感人。此外,当他们夫妻到墨尔本访问时,均不忘联络,且安排与我及友人共同用餐,真是有心人。 如今,忠铨兄已离我们而去,他比我们先返天家,在人情上难免不舍。惟我们深知他只是先我们一步,祷愿我们仍在世的人,均能效法先贤的脚步,在世上跟随先贤的脚歩,热切盼望在天上喜相逢。阿们! 于澳洲墨尔本 2020年8月28日

哭过五次的男人

with No Comments

有你相伴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英语堂本处传道) 圣经里有一个人物,名叫约瑟。从小在家得宠,后来哥哥嫉妒他,找到机会,把他当奴隶卖掉。在异乡当奴隶的约瑟,虽然吃尽苦头,却蒙上帝的看顾,在人看来不能的事,他却一举成名,当了埃及的大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卖时17岁,当宰相时30岁,再看到卖他哥哥们时39岁,其中相隔了22年。 以前读创世记,读到约瑟的故事,只觉得这人生命际遇不可思议;但最近再读时,却注意到一些细节,特别是“哭”这个字,仿佛从纸上跳出来。单看圣经的记载,约瑟与哥哥的互动共哭了五次——有时是放声大哭,有时是找个地方哭,有时是伏在颈项上哭。已经是快40岁的一个大男人,哭得这么凄凉,可以想象那痛是多么的深。可不要误会,哭并不是什么懦弱的表现,也不是武器,反而是一个人健康情绪的流露。多次与哥哥们交锋,五次的哭,约瑟和哥哥们都修复了这个丑陋和破碎的关系。 十七岁时,被人硬生生地从自己温暖受尽呵护的家中抽出,在别人家当奴隶。害他的人,不是什么陌生人,竟是与他血脉相连的哥哥们。这种被最亲密的人出卖、背叛的苦毒,可以在一个人的心中发酵到极点,哪怕是100年都无法治愈,除非上帝的介入。上帝用40年磨练摩西,80岁时用他带以色列人出埃及。上帝用13 年磨练约瑟,使他可以被主使用,为大宰相;但还是要再等9年之后,才能与哥哥们相认。这些的时间,不是叫人淡忘过去的哀伤,更重要的是在艰难日子,学习紧紧靠着上帝,上帝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 上帝常借着外在的环境来炼净我们的内心,以致我们能合主所用。除非我们的心被上帝救赎,否则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比如:生意失败、心爱的亲人离世、婚姻触礁、考试不过、患病、与朋友分手、被出卖、被遗弃等等,我们的心就会生怨恨和苦毒,生命长出荆棘和蒺藜。22年的恩怨情仇,约瑟并没有让苦毒在他心里生根,因为他的心已被上帝救赎,生命反而结出美好的果子来。饶恕和修复,让上帝的荣耀彰显在整个世代。

临终关怀专题讲座
王荣义:成陪伴者前先照顾好自己

with No Comments

特别报导:临终关怀专题讲座 文/韵琴 临终关怀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者能够了解病人,而不是一种陪伴的技巧,更不是可怜病人,王荣义牧师提醒弟兄姐妹在成为陪伴者之前,先照顾好自己,再去照顾病人。 诗巫西教区基督徒社会关怀执行会主办“生命课题公开讲座会”于7月31日晚,以线上讲座的方式进行,并邀请台湾长老教会教育中心主任王荣义牧师担任讲员,王牧师亦是前台湾马偕纪念医院协谈中心主任。 照顾别人前先照顾自己 关于临终关怀,王荣义牧师首先谈到“得与失”。他认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不断地追求成长,努力争取资源。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得到”中,也有“失去”。只是,我们的社会却很少教导我们如何面对失去。“我们一直往前冲,好像我们的生命不会有结束的一天,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此。” 为此,他提醒弟兄姐妹们在照顾别人之前,请先照顾自己。“面对临终病人,我们若真的想关心,一定要先诚实面对自己。否则,我们的关心只是将自己对失落的感受投射到对方的身上。 王牧师列举了几个问题让大家问自己:“从小到大我最大的失落、遗憾是什么?小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什么?如果只剩一周可活,我会做什么?” “如果没有先照顾自己,一旦事情发生时,你会惊慌失措,因为你不懂该怎么做。” 王牧师说,我们很容易就说出如,“要勇敢”、“要放下”、“加油”、“不要难过”、“不要哭”、“要往好处想”、“上帝一定有祂的美意”、“苦难是化妆的祝福”等不着边际的话语,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试想一下,在你面对临终时,希望别人这样安慰你吗?” 给与全人的关怀 谈到病人灵性的照护,在他看来,临终关怀不能只照护病人的灵性。因为主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全人的关怀。 “要谈灵性照护之前,必须先了解人是什么?人是具有身、心、 灵之主体,并由这三种结构相互交织影响所组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顾到灵性层面,而忽视身心层面之照顾。在身体方面,人藉着五官与外界沟通,而生理状态与心理、灵性都会相互影响。 王牧师把灵性照护分为“魂”与“灵”两个心理层面。“魂”心理层面——透过情感、意志、道德、知能而觉知到自己,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社会心理层面。 “灵”是最深层的部份——人依此觉知到神圣的存在。“灵”使个人与神、与他人建立信任、相爱之关系。它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目的、生命的价值、爱、盼望、宽恕、美及真理,而这些至高的价值会趋使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朝向自我实现或天(神)人合一的目标。 临终病人在最后的病床岁月中,身体上常常饱受疾病及症状的折磨,逐渐丧失身体的活动力,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顾,致使病人深陷于生理及心灵上的痛苦。因此,在照顾临终病人时,应顾及病患之各个层面,帮助病人缓解身心上的痛苦,使病人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平静、安祥、有尊严的离开。 尊重病人之自主权 王荣义牧师将照顾临终病人分为身体平安,以及心理及灵性平安两个层面,并加以概述。 在身体平安层面,可分为4项。首先,照顾临终病人,就应该帮助病人将身体的痛苦减轻至最低。可藉由积极缓和性治疗,可控制疼痛、呼吸窘迫、食欲不良、失眠等症状,减轻至最低,使病人觉得舒适而维持原有生活品质。 还有,帮助病人身体完整、清洁整齐。适当修饰身体上缺陷、伤口保持干净无臭味、衣著清洁、全身清洁等,不但促使舒适感,也可维护病人仪容、去除病人羞耻及自卑感,愿意接受亲朋之探访。 同时,尊重病人之自主权。病人能自己动手的事,让他来完成;如从旁协助而让他能独立完成梳洗整齐或如厕事项。这些可以让他感到还能主宰自己,尚能活动自如,感到自己还有尊严和自重感,是激发病人有生存希望的来源。 最后,临终的过程不要太长。这意味着,当病人身体功能完全丧失,在断气的过程,不使用人为方法如升压剂、电击或心脏复苏术等拖延临终病人的濒死期,使他饱受拖延的折磨之苦。 创造信任的空间 在心理及灵性平安层面,王牧师引用了古伦神父在《道别、悲伤与安慰》一书中所说:“让临终者可以带着尊严面对死亡,让家属有准备面对悲伤,陪伴者首要任务,就是要聆听临终者的话语,特别是他们常使用的图像语言。对于临终者而言,与自己生命及周遭的人和好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安心的离世。” 王牧师说,我们不需要进行道德劝说,但可以创造信任的空间,让临终者愿意说出内心的期待与遗憾。陪伴临终者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有机会可以跟亲友道别,可以说出祝福的话,可以表达一生都很难说出口的情感;也让他的离世成为亲友的祝福,而不是只留下悲伤与遗憾。同样的,我们也应该让亲友对临终者说出内心的话,一声说不出口的感激,临终者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从他身上获得学习的。 “另一个可以做的,便是使临终病人减少面对死亡的恐惧,不要让他寂寞、害怕、孤独的死去。” 我们要让病人能接纳、面对死亡,即不要欺瞒病情,回避讨论死亡的议题,要协助临终者接受死亡的事实,他才不会再做无谓的搏斗,较能镇静且理性地做决定及交代后事。家人必须尽速地完成或被交办的事项,以示尊重,使病人能安心地朝向死亡。 再来就是达成病人的愿望、了却心愿。病人的希望随着生命历程而改变,当病人知道自己治不好,但是希望减轻疼痛或希望重新调整药物,希望家人来看他、希望吃某种食物、想做某些事,只要不会伤害到病人,应予成全。 “尤其是当病人能放下心爱的人、事、物如托孤、遗物分配、交代遗嘱及处理身后事等,这些都能如愿交代,能了却心愿时,病人将会觉得自己可以死得安心。另外过往未竟事宜的表达与被了解也很重要——抱着不被了解的遗憾而活,对临终病人而言是不安、不甘心及痛苦的。” 同时,病人需要爱的保证,感受家人支持及关爱。能与家人坦诚地倾诉痛苦,获得贴切的照顾,可消除被人遗弃之恐惧,安心地面对死亡。人活着最可怕的不是受苦,而是孤单的受苦,临终病人更怕孤单。“爱”是使临终病人感到生命有意义。除了人的爱,还需要体会上帝的爱,这是临终病人的宗教面最重要的需求。 生命没有白活 接下来,病人需要确认生命的意义。陪伴回忆当事人生命中快乐、成功、失败等事,陪伴者的专注聆听与整全接纳,可以让当事人体会人生的意义,并感受到生命没有白活。亲人具体的感恩也是很重要的支持。 然后,病人需要宽恕及被宽恕。对面临死亡的人来说,受伤或伤害别人的情结,若没有打开,是无法获得心灵的平安。对临终病人的照顾需密切注意这份灵性需要,否则病人带着怨恨离开也是很大之遗憾。 此外,病人的信仰交托亦是十分重要。宗教的核心要素,即是回答人生的终极意义的问题。透过诗歌、经文、祈祷陪伴交托可以给病人带来灵性的平安。 总之,当一个人逐渐衰弱时,会慢慢学习到死亡的不可避免,而这个历程是最寂寞和孤独的。对于一个临终的人,良好的陪伴照顾,以及对其人生价值之回顾与肯定,并真实感受到耶稣不变的爱,才能够死而无憾。 “就让我们重新体认自己的生命,用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预备来过日子,每一个生命在上帝的手中。”

临终关怀专题讲座王荣义:成陪伴者前先照顾好自己

with No Comments

特别报导:临终关怀专题讲座 文/韵琴 临终关怀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者能够了解病人,而不是一种陪伴的技巧,更不是可怜病人,王荣义牧师提醒弟兄姐妹在成为陪伴者之前,先照顾好自己,再去照顾病人。 诗巫西教区基督徒社会关怀执行会主办“生命课题公开讲座会”于7月31日晚,以线上讲座的方式进行,并邀请台湾长老教会教育中心主任王荣义牧师担任讲员,王牧师亦是前台湾马偕纪念医院协谈中心主任。 照顾别人前先照顾自己 关于临终关怀,王荣义牧师首先谈到“得与失”。他认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不断地追求成长,努力争取资源。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得到”中,也有“失去”。只是,我们的社会却很少教导我们如何面对失去。“我们一直往前冲,好像我们的生命不会有结束的一天,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此。” 为此,他提醒弟兄姐妹们在照顾别人之前,请先照顾自己。“面对临终病人,我们若真的想关心,一定要先诚实面对自己。否则,我们的关心只是将自己对失落的感受投射到对方的身上。 王牧师列举了几个问题让大家问自己:“从小到大我最大的失落、遗憾是什么?小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什么?如果只剩一周可活,我会做什么?” “如果没有先照顾自己,一旦事情发生时,你会惊慌失措,因为你不懂该怎么做。” 王牧师说,我们很容易就说出如,“要勇敢”、“要放下”、“加油”、“不要难过”、“不要哭”、“要往好处想”、“上帝一定有祂的美意”、“苦难是化妆的祝福”等不着边际的话语,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试想一下,在你面对临终时,希望别人这样安慰你吗?” 给与全人的关怀 谈到病人灵性的照护,在他看来,临终关怀不能只照护病人的灵性。因为主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全人的关怀。 “要谈灵性照护之前,必须先了解人是什么?人是具有身、心、 灵之主体,并由这三种结构相互交织影响所组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顾到灵性层面,而忽视身心层面之照顾。在身体方面,人藉着五官与外界沟通,而生理状态与心理、灵性都会相互影响。 王牧师把灵性照护分为“魂”与“灵”两个心理层面。“魂”心理层面——透过情感、意志、道德、知能而觉知到自己,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社会心理层面。 “灵”是最深层的部份——人依此觉知到神圣的存在。“灵”使个人与神、与他人建立信任、相爱之关系。它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目的、生命的价值、爱、盼望、宽恕、美及真理,而这些至高的价值会趋使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朝向自我实现或天(神)人合一的目标。 临终病人在最后的病床岁月中,身体上常常饱受疾病及症状的折磨,逐渐丧失身体的活动力,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顾,致使病人深陷于生理及心灵上的痛苦。因此,在照顾临终病人时,应顾及病患之各个层面,帮助病人缓解身心上的痛苦,使病人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平静、安祥、有尊严的离开。 尊重病人之自主权 王荣义牧师将照顾临终病人分为身体平安,以及心理及灵性平安两个层面,并加以概述。 在身体平安层面,可分为4项。首先,照顾临终病人,就应该帮助病人将身体的痛苦减轻至最低。可藉由积极缓和性治疗,可控制疼痛、呼吸窘迫、食欲不良、失眠等症状,减轻至最低,使病人觉得舒适而维持原有生活品质。 还有,帮助病人身体完整、清洁整齐。适当修饰身体上缺陷、伤口保持干净无臭味、衣著清洁、全身清洁等,不但促使舒适感,也可维护病人仪容、去除病人羞耻及自卑感,愿意接受亲朋之探访。 同时,尊重病人之自主权。病人能自己动手的事,让他来完成;如从旁协助而让他能独立完成梳洗整齐或如厕事项。这些可以让他感到还能主宰自己,尚能活动自如,感到自己还有尊严和自重感,是激发病人有生存希望的来源。 最后,临终的过程不要太长。这意味着,当病人身体功能完全丧失,在断气的过程,不使用人为方法如升压剂、电击或心脏复苏术等拖延临终病人的濒死期,使他饱受拖延的折磨之苦。 创造信任的空间 在心理及灵性平安层面,王牧师引用了古伦神父在《道别、悲伤与安慰》一书中所说:“让临终者可以带着尊严面对死亡,让家属有准备面对悲伤,陪伴者首要任务,就是要聆听临终者的话语,特别是他们常使用的图像语言。对于临终者而言,与自己生命及周遭的人和好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安心的离世。” 王牧师说,我们不需要进行道德劝说,但可以创造信任的空间,让临终者愿意说出内心的期待与遗憾。陪伴临终者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有机会可以跟亲友道别,可以说出祝福的话,可以表达一生都很难说出口的情感;也让他的离世成为亲友的祝福,而不是只留下悲伤与遗憾。同样的,我们也应该让亲友对临终者说出内心的话,一声说不出口的感激,临终者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从他身上获得学习的。 “另一个可以做的,便是使临终病人减少面对死亡的恐惧,不要让他寂寞、害怕、孤独的死去。” 我们要让病人能接纳、面对死亡,即不要欺瞒病情,回避讨论死亡的议题,要协助临终者接受死亡的事实,他才不会再做无谓的搏斗,较能镇静且理性地做决定及交代后事。家人必须尽速地完成或被交办的事项,以示尊重,使病人能安心地朝向死亡。 再来就是达成病人的愿望、了却心愿。病人的希望随着生命历程而改变,当病人知道自己治不好,但是希望减轻疼痛或希望重新调整药物,希望家人来看他、希望吃某种食物、想做某些事,只要不会伤害到病人,应予成全。 “尤其是当病人能放下心爱的人、事、物如托孤、遗物分配、交代遗嘱及处理身后事等,这些都能如愿交代,能了却心愿时,病人将会觉得自己可以死得安心。另外过往未竟事宜的表达与被了解也很重要——抱着不被了解的遗憾而活,对临终病人而言是不安、不甘心及痛苦的。” 同时,病人需要爱的保证,感受家人支持及关爱。能与家人坦诚地倾诉痛苦,获得贴切的照顾,可消除被人遗弃之恐惧,安心地面对死亡。人活着最可怕的不是受苦,而是孤单的受苦,临终病人更怕孤单。“爱”是使临终病人感到生命有意义。除了人的爱,还需要体会上帝的爱,这是临终病人的宗教面最重要的需求。 生命没有白活 接下来,病人需要确认生命的意义。陪伴回忆当事人生命中快乐、成功、失败等事,陪伴者的专注聆听与整全接纳,可以让当事人体会人生的意义,并感受到生命没有白活。亲人具体的感恩也是很重要的支持。 然后,病人需要宽恕及被宽恕。对面临死亡的人来说,受伤或伤害别人的情结,若没有打开,是无法获得心灵的平安。对临终病人的照顾需密切注意这份灵性需要,否则病人带着怨恨离开也是很大之遗憾。 此外,病人的信仰交托亦是十分重要。宗教的核心要素,即是回答人生的终极意义的问题。透过诗歌、经文、祈祷陪伴交托可以给病人带来灵性的平安。 总之,当一个人逐渐衰弱时,会慢慢学习到死亡的不可避免,而这个历程是最寂寞和孤独的。对于一个临终的人,良好的陪伴照顾,以及对其人生价值之回顾与肯定,并真实感受到耶稣不变的爱,才能够死而无憾。 “就让我们重新体认自己的生命,用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预备来过日子,每一个生命在上帝的手中。”

卫理报付费新管道
Sarawakpay
正式开通

with No Comments

卫理报有“Sarawakpay”了!大家可以用Sarawakpay付费了! 为广大读者提供付费方便,卫理报即日起增加无现金支付管道,读者受促善用此服务。 欲付款或奉献的读者仅需要使用自己的“Sarawakpay”支付钱包,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进行支付。 当然,为了方便处理后续事宜,支付者受促将付费记录截图,发送至WhatApps手机号:013-8346988,并加以注明姓名(如有堂会更佳)及所付款项之项目,以便对应所支付之款项,方便作业。 如无Sarawakpay支付钱包者,依然可使用银行转账,并在注明后,将收据发送至WhatApps手机号013-8346988,或是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同时,读者亦可亲临文字事业部办公室进行付费,多种付费管道,任君选择。 每期一句 “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彼前3:14-16) 2020年9-10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欢迎向本报订阅。

卫理报付费新管道Sarawakpay正式开通

with No Comments

卫理报有“Sarawakpay”了!大家可以用Sarawakpay付费了! 为广大读者提供付费方便,卫理报即日起增加无现金支付管道,读者受促善用此服务。 欲付款或奉献的读者仅需要使用自己的“Sarawakpay”支付钱包,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进行支付。 当然,为了方便处理后续事宜,支付者受促将付费记录截图,发送至WhatApps手机号:013-8346988,并加以注明姓名(如有堂会更佳)及所付款项之项目,以便对应所支付之款项,方便作业。 如无Sarawakpay支付钱包者,依然可使用银行转账,并在注明后,将收据发送至WhatApps手机号013-8346988,或是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同时,读者亦可亲临文字事业部办公室进行付费,多种付费管道,任君选择。 每期一句 “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彼前3:14-16) 2020年9-10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欢迎向本报订阅。

1 35 36 37 38 39 40 4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