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平台:捐款少了,谁负责?

with No Comments

文/ 萧招和(退休牧师) 读到第1055 期《卫理报》(2016.1.3.)“新年心愿”专栏中,黄巧月牧师提起一件“为上帝做了新事”,谈及小弟在福源堂牧会时,倡导年会会友捐由年捐改为按月奉献。 会友捐当时称“传道捐”,作法是如此:每年年初由属长带簿子向会友逐家先劝捐认捐,年中属长再逐家去收捐。如此花口舌出力才收到“传道捐”,现在竟然要叫人每月自动带来教会捐献,怎么有可能?捐款减少你能负责吗?有人认为我在“造反”,混乱年会经济系统,因此受了诸多指责。 其实小弟未到福源堂牧会前,曽任会友事工部干事,早在1973 年第二期“会友之声”就发表了篇对教会经济处理的一些意见与建议,未受大家讨论支持,反是批评多多,认为属长不拿簿子逐家去会友劝捐“会友捐”,叫会友每月自动带来教会奉献,数目必定减少。捐款少了,谁负责?众人认为让会友实行月奉献并自动带来教会是不可能的事。 直到1977 年,小弟被调到福源堂牧会,与同工及一些青团职员提起这事,小弟认定会友必须学习每月自动奉献,年会经济才能健全成长。然而,执事会担心会友捐数目减少而不赞成;只是许可我们牧者同工与青团职员自由参加。 那时王継曾牧师、黄巧月牧师、青团主席刘邦耀弟兄及同工大力支持。起初有三十多人参加,半年后,奉献成绩极佳,于是执事会通过可以“每月奉献”;只是不勉强大家,要年捐的方式则照旧年捐。后来,参加月奉献的人越多,捐款增多,效果极好。于是推动全年会各堂实行。感谢上帝,如今大家都对此奉献方式非常习惯。哪知当年建议者得要受人误会攻击指责,才能换来今天的佳果。 还记得自己也曽推动倡导一些改革性的事工,但多不受支持,反倒多受责;比如:倡议圣诞节、复活节奉献袋不要在节期前一个星期由属长逐家去分发给会友,只要把奉献袋夹在当天秩序单内即可;圣诞节报佳音队唱诗后,不要拿罐子就向主人收献金,叫他们有奉献就带到教堂,那样奉献更蒙主悦纳。但总有人説,这样做,收到的献金少了谁负责?几项建议都碰壁,受批评;但小弟不灰心,好些建议,不试试怎能突破呢? 小弟靠主恩典,继续劝解,与人分享;感谢主,后来发现果效都非常好。我想,要推动革新一件事不容易,必须付代价;然而靠主恩典,祂加力量且赐福引领,就必能成就美事新事!今,兹把1973 年刊在“会友之声”年刊第二期的文稿与大家分享: 对教会经济处理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举凡一种制度,常是有其利也有其弊。何况一种制度已实施了廿多年以上,当然有修改之必要。“统筹统发 ”制度,在我砂拉越教会已经实行了廿多年,这种制度有许多好处,然也有弊病。利弊相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教会许多人咸认为其利多弊少。当然亦有许多人认为此制度己不适合时代,应当另想更好之办法以取代“统筹统发”。然而我们若尚未拟出另一种办法更胜过“统筹统发”,就要解除“统筹统发”制度,恐怕对教会是于事无益,却败事有余。 今日我们教会正面对各方面的挑战,经济问题,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此我们必须要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则:有人没有经济,还可以有教会,有经济没有人则不成教会;教会的目标是有人,不是有钱。 举例说:一个地方有一百人,惟会友捐一年只有一千元;另一地区只有十人,但一年奉献却有五千元。我们该更重视那有一百人之地方,而非重视那五千元之会友捐。“统筹统发”,就是能照顾这种情形。“统筹统发”有其保留的价值,不过需要修改一些办法那是细则问题,望教会当局即从事策划之,愿神引领。 笔者在此冒昧地对于“统筹统发制”中谨提呈一点,建议如下:推行月份奉献取代年捐办法。理由:我们每位信徒应该认识,我们是每天每月领受神的恩典,每月支领薪金;每月按力量奉献向神感恩,支持教会事工是理所当然的。 好处:(1)养成每月奉献感恩的习惯,当以神的事工为念。因为“我们的财宝在哪里,我们的心也在那里”;(2)容易实行十分之一奉献;(3)爱主更多。(4)得主赐福更多。 办法:(1)由经济部或个别堂会发动实行月份奉献之办法。 (2)若由经济部发动除发函通知各堂会外,最好是在年议会时向全体开会会员说明实行月份奉献之力法,以后再转达各堂会会友尽量学习实行月份奉献。 (3)初实行时期,最好请一位外来有能力旳奋兴家,或几位本地牧师到各堂会讲“神爱人,人爱神”之道,也阐明“十一奉献”之道;并且各堂会牧师主日也以“神爱人,人爱神”总题讲道,一连数主日或半年以上。 (4)经济部印统一奉献信封,发给各堂会,每位会友一年分十二信封。一次发出或每月发出一个均可。再者,尽可能把奉献信封放在礼拜堂易见之处,俾让人可以方便拿取使用。 (5)奉献信封除月份奉献 ,可另印一行是晚特别感恩奉献,会友可以随时感恩奉献。 (6)可订每月第一主日把月份奉献放入信封带来圣堂,主日崇拜时投入奉献袋。在第一主日不便者可于任何主日带来奉献。礼拜后点算即收据,为方便于统计起见,须预备一本底簿登记。 (7)不愿意或有困难实行月份奉献之会友切勿勉强,照旧年捐可也。 奉献之事绝不是勉强,要紧的是各人都深深领受神的恩典,深信神的应许,各人照神所赐的恩典甘心乐意奉献。不看别人,不问别人奉献多少,只问自己,我在奉献上是否尽力而为!神对我们每位信徒说:“以此试试我,是否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 可惜我们对上帝的话怀疑,不信也不试,不愿实行十分一奉献。多少时候,我们在奉献之事情上,“羞辱”了上帝的名!须知奉献绝不是损失,乃是撒种。“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林后九6)上帝既应许十一奉献必得倾福,祂叫我们试试看。难道上帝的活,上帝的应许果真都不值得我们一试?我们对祂实在太小信了,我们小信到这种程度,怎么能在非基督徒中见证神的大能呢?愿我们深思,求上帝赦免我们过去的亏欠,愿祂带领我们教会前面的道路。

蜜语甜言:你,站起来!

with No Comments

文/郑仁娇(新福源堂本处传道) 圣经中记载以西结(犹太先知)看见耶和华上帝荣耀的形象,第一个反应就是俯伏在地敬拜,又听见说话的声音。(以西结书一28)也就是说,以西结身在异国被掳(公元前597,以西结与其他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人中,看见神的异象,他俯伏在地,心里还在震惊着。当上帝对他说话的时候,灵就进入他里面,使他站起来,他便听见那位对他说话的声音。(以西结书二1-2)上帝欲降大任于他,犹如皇上有召命,他必须站起来接旨似地。对以西结而言,得以站立接此重任,非靠己能。因着耶和华的灵进入他里面,使他站起来 。 耶和华说:“人子啊,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这句话深深触动我的心弦。你站起来!多少时候,我们站不起来。就像一个小孩跌倒伤心地哭着趴在地上,妈妈对他说“你站起来”,妈妈有话要对你说,但他总是不愿意起来。他不肯受安慰,也不愿意受教。跌倒时爬起来,震惊中站起来,阿爸天父用无比的忍耐,扶着你继续前行,祂有更大的使命与任务要交托给你。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没办法站起来,尤其是面对逆境或苦难之时。2010 年,我的大儿子失去第三个孩子,他才出世半小时,哭了三声就离开世界。我们两老当时也是感到十分哀伤,获悉时,在办公室当场哭泣。我的儿媳妇好一阵子陷在无限的悲伤中,无法面对;甚至患上忧郁症,需要服药治疗一段时期,身体非常虚弱,无法站起来,更不用说走出去,完全无法靠自己。但慈爱的天父缓缓地牵着她站起来。是的,是祂,使我们站起来! 当以西结站起来,他便听见那位(耶和华上帝)对他说话的声音。祂说什么呢?祂对先知以西结说:1. 人子啊,你要站起来2. 人子啊,我差你。两次提及“我差你”,差去哪里?(3-7 节)往悖逆的国民以色列人那里去,他们是悖逆我的,他们和他们的列祖违背我,直到今日。上帝如何形容祂的子民?面无羞耻,心里刚硬。他们是悖逆之家(至少七次)。多么令耶和华心痛啊! 你(以西结)要对他们(以色列人)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然而,他们会有什么回应呢?可能听,也可能不听。但上帝明说他们是悖逆之家,他们是极其悖逆的。(7 节) 以西结的责任是传达上帝的话,不管以色列人有何回应。换句话说,尽本分说当说的,作当作的。听或不听,以色列人必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了先知;所以,以西结只管将上帝的话告诉他们。上帝三次对以西结提起:人子啊,不要怕。说明传上帝的话必然面对挑战,困难重重,但是不要怕。 “人子啊,要听我对你所说的话”,这话上帝讲了四次。(8 节)“不要悖逆像那悖逆之家。你(以西结)要开口吃我所赐给你的。”可见,不但要听还要有行动。只是,吃什么呢? 9-10 节说:“我(以西结)观看,见有一只手向我伸出所写的有哀号,叹息,悲痛的话。” 从这段圣经,我有三方面的心得:一.异象与使命息息相关:蒙召前必看见异象。当以西结听上帝的命令站起来,便是他担负使命的开始。正如圣经中其他人物,如:摩西在旷野中看见火烧荆棘、以赛亚看见耶和华的荣光(上帝还对以赛亚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去呢?)、耶利米看见杏树枝以及烧开的锅。 这些犹太人先知都看见伟大上帝的荣耀,也看见自己的卑微与不配。中国(基督教)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的第五代子孙戴继宗,于前不久在美里庆祝该会创办150 周年纪念的差传年会中说了这么一句话:“God never call the qualifies,but qualifies the call”。 上帝从不呼召那些自认有资格的。祂呼召我们,必然塑造我们成为祂手中合用的器皿。一旦被召,便不违背天上来的异象,坚持到底。近年来,我们夫妻俩参与凯胜之家福音戒毒事工便是如此,深感因主呼召,应主使命。 二.依靠上帝的灵才能站起来:灵里刚强,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上帝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九4)正如新约里记载的彼得及使徒们,在马可楼等候祷告;直到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就勇敢为主做见证,视死如归。那时起,就有许多门徒为主殉道。去年六月,曾有一段日子,外子做了心导管,显示情况比较复杂,可能需要动手术。当下,就感觉心灵十分脆弱;一想到要再去非洲,更是有心无力。于是决定,待2 年任务完了,就电邮给负责的事工主任,预备辞职。直到外子全部检查完成,也经过内外科医生会诊后,觉得不至于要动绕道手术;而负责非洲宣教工作的林主任希望我们继续留任,就拿短期病假休息。 那时,我们每天晨祷,上帝的话语不断鼓励我们;靠着上帝,心灵又刚强起来。今年还预备带着南非当地神学生前去其他国家开拓华人事工。虽然林主任说,可以不必去非洲;但是我们学效保罗,不以性命为念。我们还得了一句话,让我们不再害怕——若上帝要我活下去,我就死不了;若是上帝要接我回天家,谁也救不了。或死或活,都是主的人,就如保罗说的:“或生或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这是蒙召者的心志与信念。 三. 确定是主的差遣:我(耶和华)差你(以西结)去,虽有荆棘和蒺藜在你那里,你又住在蝎子中间;这话提醒我们说,无论多艰难,仍继续前行。我们要深知庄稼的主差遣我们去收割,祂是何等迫切;唯有我们体会祂的心意,才能继续下去。 去年,我们到埃塞俄比亚时,在亚迪斯菜市场发单张,一位华人欢喜地接过单张;然而在旁的一个打工的黑人却发难,当场把单张丢在地上,还凶巴巴地漫骂。我默默捡起单张,静静地离开,心里祷告求主赦免,因那人尚未认识真神。 犹记得,我们曾在尼日利亚拉格斯的一个商城,与廿多层店铺经商的华人接触,有的爱理不理,有的不接单张,也有把单张随便乱丢。我当时心里焦急啊;但主说,听或不听,你只管将我的话告诉他们。总不要怕他们,也不要怕他们的话;也不要因他们的脸色惊惶。 我们需要重新确定那位呼召我们的主,差遣我们的主对我们所说的;然后听祂的话,为主而做。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肯靠主站起来,在这末后时代完成主的大使命。

报导:逾百民众参与交流会

with No Comments

一年一度的农历华人新年到了,舞狮贺年可谓是农历华人新年的一大活动,然而对于基督徒来说,是否可以邀请舞狮或参与其中呢?诗巫卫理神学院“时代课题交流会――基督徒可以参与或邀请舞狮团吗?”吸引了众多主内弟兄姐妹参与。 此交流会于1 月28 日晚,在卫国礼堂进行,纵然现场在交流会开始前就意外停电,礼堂仅剩微弱灯光,并没有冷气供应,但逾百出席者却没有一人离席。 当晚交流会的讲员为黄敬胜牧师,他从舞狮的起源、目的及教会的立场谈起,认为华人基督徒应该赋予舞狮新的意义。 在30 分钟的讲解后,正式进入交流时间,多位出席者提出意见与疑问。 同时,针对“舞狮可以被赋予新的意义”一说,来自天道堂的林德理会伯建议,在舞狮表演未开始前,可先进行一项开始礼拜,而音乐方面可使用教会诗歌,将舞狮的表演基督化。对此,黄敬胜牧师表示,这未必不是一个好建议,但是否采用,则需要经过从长计议。 交流会于晚上9 时30 分左右正式结束,而电流亦在9 时左右恢复供应。(韵琴)

信仰与文化:教会庆典和舞狮

with No Comments

文/ 黄敬胜(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对于部分华人基督徒而言,基督教信仰和华人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认知体系;因此,教会庆典和华人舞狮也就引发信仰和文化不能交集的问题。 舞狮的起源 舞狮的起源众说纷纭,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一是民间故事,如古代出现年兽,以假狮吓退;唐明皇梦见狮子,或说乾隆皇帝梦见五色圣兽,有说佛山武师制服狮子,或沧州有狼群为患,突然天降雄狮将之消灭等。 其二是历史传说;如东汉时西域大月氏进贡金毛狮子于汉章帝;或说源于北魏胡人舞木刻狮头,或说南朝宋文帝大将宗慤以假面狮舞大破林邑(现越南中部)大象阵;或说始于唐代,还以诗人白居易的诗为证:“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西凉伎》)。 有关舞狮记载,最早见于《汉书• 乐志》,三国时魏国孟康解释,“象人”是扮演鱼虾、师(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 “狮”最早写作“师”,音译自印度——伊朗语族。中国不产狮子。最早進入中国的狮子,是产自南亞和西亞的亞洲狮,而不是非洲狮。今天印地语称之为“sinha”、旁遮普语称之为“Śēra”、波斯语称之为“shir”。 其三是佛教仪式,有说佛教以狮子为“四足尊”,“狮子座”是佛祖的坐席,借此比喻佛法威猛,可降妖伏魔。又把佛祖普度众生称为狮子游戏。但完颜绍元认为这是望文生义的误会,因为印度或佛教都没有舞狮的传承。 以上三说,应以第二类说法为研究切入点。当汉代的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各国之后,不只文化和经济交流,宗教和物质也会在不经意中交汇,狮子就在这机缘巧合下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如果说古代中国没有狮子,那狮子的形象,舞狮的技艺必然是后来官方和民间所创造的意象。 舞狮的目的 对于舞狮这个未有定论的文化表现,任何的揣测都可以是美好的看法、意见或权威。肖海明从舞狮的起源解释,舞狮其实是一种面具文化,以及有驱邪逐疫的特征;同时也认为舞狮是传入中国的西域狮子崇拜和中国古代驱鬼酬神,消灾避邪的傩舞相互结合影响的产物。 如果从“上行下效”的角度观之,我们可以确认,中国狮子的形象是一个贡品或舶来品;舞狮就只会是当时上层社会附加的娱乐,严格来说应该是马戏团里戏狮或驯狮的动作。所以这原本“作为宮廷內娱乐用的舞蹈,而后流传于民间,藉以增进情感交流,锻炼身体。而在清代前的舞狮是以舞蹈方式为主,到了清代渐渐与武术结合,这是寓教于乐的方法。” 基于这种上行下效的效应,基层百姓自然也群加模仿,以至成为普及的风俗活动。 教会的立场 如果舞狮与佛教仪式有关,教会可以进行吗?如果舞狮与驱邪逐疫有关,教会可以参与吗?如果舞狮与民间文化有关,教会如何处理呢?问题是不能确定舞狮到底与什么事项有所关联。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舞狮团,在既定的观念中就是属于庙会文化和民间信仰的活动,是属于非基督教的文化认知,若是参与或举办就是犯了基督教的信仰禁忌。不妨试问自己,在《普天颂赞》中是不是有佛号?你我今天的中文用语是否有佛教和道教的用语(如:想入非非,三生有幸,当头棒喝等)? 如果以“别的宗教用过的事项,基督徒就不可用”的逻辑作为推论,那么非基督徒所生产的食物,基督徒就不可食用。非基督徒说过的话和用过的字,基督徒就不可再说再用。如此一来,基督徒是不是将上帝的“圣”给狭隘化了?基督徒活在天父世界里,可用的资源是否越来越少? 现场基督徒必须确信上帝是宇宙万有的上帝,圣俗都属于祂,因为只有在祂里面可以看见“分别为圣”的圣化过程;同时作为基督徒不能一直让文化沦陷在没意义的价值观中,必须要负起救赎文化的使命。 的确,“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但作为基督徒不是作个圣经教条式的基督徒,也不是作个西方神学体系的基督徒,而是要以本身的处境来思考属于本身的神学,在真道中寻求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 就如克拉夫(Charles H. Kraft)的论点:“神在文化之上,也透过文化”(God-above-butthrough-Culture),作为基督徒也就应该开放心怀,面对不同文化,认识各类传统,以期开创一个新的处境文化和信仰。 在教会庆典或华人节庆中,舞狮是可以赋予新的意义,就如你我在基督里都是新造的人一样。

抓鼠有感:走钢索的人

with No Comments

大斋期(或称“预苦期”,Lent)对我来说是另类的“属灵督促”,更多提醒我在灵修时循序渐进地沉淀、反思、自省、预备心…….。因此,若把这“预备期”抽走的话,就会觉得受难节(甚或复活节)像是无预警地“空降”在我生活中,蓦然又突兀!那感觉如同刚要好好坐下看部电影,影片却极速快转;然后荧幕上出现“The End”两个大字,徒留措手不及的愕然! 正多亏这预备期的时间不算短,从“圣灰星期三”(或称“蒙灰日”)开始到复活节(不计主日的话),前后共有四十天。所以,教会牧长时而会鼓励我们藉着禁食、克已或禁戒事物、施舍等不同途径,重新检视自己生命的方方面面;仿佛年终清理冰箱般,让上帝动手挖出已腐朽、过期、发霉…… 的阴暗与罪,清除、洁淨与更新。 当然,“认罪蒙赦除罪”能令我们更加手洁心清,脱离卑贱,成为圣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我们更像基督,跟随基督,效法基督,成为合乎主用的器皿。 但,近日我也在自省:这样的灵修操练会不会也落入“节期性”呢?禁食之后是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呢?那些禁戒的事物,是不是在复活节之后也跟着“复活”了呢?是在不是在一轮的“清洁更新”之后,又开始故态复萌了呢? 前不久,我看到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走钢索的人》的部份片段。这部电影讲述着一位深爱走钢索的法国钢丝表演专家菲利浦● 佩蒂(Philippe Petit),如何一步步完成他的梦想:在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美国世贸双子星--两座大楼之间行走钢丝。 为了完成梦想,佩蒂特别去找马戏团的钢索特技表演者爸爸卢迪(Papa Rudy),向他请益;同时也利用这机会偷偷地在马戏团裡练习高空走钢丝。有一回,当他的脚离开那钢索终端的站台只有两三步时,他突然脚下一踬,突然就从钢索上摔了下来。幸好身手矫健的他,急忙用双手抓住了钢丝,用脚勾住站架,再抓着旁边的绳梯才安全落地。在一旁默默观看的爸爸卢迪对说了一句话:“大部份走钢索的人都死在最后的三步,他们以为他们已经到达了。 他们得到的是傲慢和死亡!” 期盼我们无论是哪一类的属灵操练,都不是节期性的,而是持续性的,直到我们真正踩在那终点的站台上!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