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重述福音 pg.19-21
《罗马书》重述福音 线上讲座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信徒应实践“因信称义”的真理 由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友事工部与卫理福音书局联合主办之《每日活水》新约圣经线上讲座于8月1日顺利进行,主题为“罗马书──讲述福音一次”。 讲座邀请了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苏慈安牧师担任主讲,苏牧师是主修新约的哲学博士,并于2002年荣获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21世纪神学和宗教荣誉文凭成就奖。 此线上讲座的主办目的,在于帮助弟兄姐妹更进一步地对《罗马书》有初步的理解,并在配合《每日活水》的使用下学习更多。 重述一次福音苏牧师先从《罗马书》的处境谈起,从中先看罗马教会内部的冲突。“那时,罗马教会内部的冲突是关乎食物、守节日和喝酒等等课题。而且这种冲突不是不同派别或家庭教会之间的问题,而是教会中信心刚强(外邦信徒)和信心软弱(犹太信徒)两种信徒之间的冲突。” 他透露,其实保罗书写《罗马书》是另有目的,即呼吁罗马信徒参与他要到西班牙的宣教。这一点可以在十五章14节至十六章23节中看出来,这一段经文是整本书的高峰,也是整卷书的结语,清楚表明保罗的心意。 于是,为了解决罗马信徒之间的冲突,并鼓励和劝勉他们参与宣教,保罗就向他们把“因信称义”的福音再讲述一次。“要注意的是,这是再对罗马教会的信徒重述一次福音,并不是向非信徒传福音,而用福音来说服他们,并化解他们之间的冲突。” 保罗采取了古代希腊修辞辩证学的方式,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把“因信称义”的福音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明了清楚知道领受福音之后,他们该负的使命是什么,而不是为了教会内部的冲突消耗了他们的精力。 修辞辩证学(rhetorical argument)是保罗在重述福音时所使用的一种独特方式,苏牧师亦特别在讲座上做了一番的解释,修辞辩证学分为6个步骤,即开端、绪论、叙述目的、论证、结语与后记。 世人都犯了罪在开端部份,保罗在罗马书一开始就阐明自己是基督特选的福音使者,也因为他与罗马信徒未曾见过面,便特别长地介绍自己,和他所信所传的福音,还有写信给罗马教会、问安与祝福。在绪论部份,基本上就是一段的颂赞,而保罗就在颂赞中坚定弟兄姐妹们的信心——用重述“因信称义”的福音,使信徒的信心得以刚强。 在叙述目的方面,保罗要罗马信徒与他一同参与西班牙的宣教,并通过向罗马信徒再一次讲解福音,激起他们对宣教的热心,把福音活出来,而不是把精力放在食物、饮酒、守节日等事上。 接下来,保罗提出了四方面的论证,来劝勉和说服罗马信徒,说明上帝“因信称义”福音是给他们两组的人,无论是外邦信徒,还是犹太信徒,大家所信的福音都是一样的。 保罗提出的第一个论证,首先是论述世人都犯了罪,来提醒外邦人和犹太人,他们过去也都是罪人,同样是蒙上帝的恩典,藉着他们的信,得以称义。“称义”在《罗马书》中的意思,就是蒙悦纳,成为上帝的儿女。 针对外邦人所犯的罪,保罗提出了“不虔”与“不义”两大罪状。“不虔”是指人对神的态度,即明知有神,却不把祂是当作神来荣耀/感谢/理会祂。“不义”则是指人对人的态度,即他们行污秽的事,羞耻的事和不合理的事。 “保罗也告诉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得到上帝惩罚,上帝必按他们各人所行的事,按律法,照良心,照福音,公平的审判他们。” 针对犹太人所犯的罪,保罗认为,虽然犹太人相信有神,有律法/神的圣言,明白神的旨意,但他们却明知故犯。犹太人拥有律法和知识,其实可作别人的响导、光、师傅和教师,但他们却以这些地位和资格自居,知而不行。 “犹太人认为他们可以藉割礼成为神的儿女,但保罗却指出真正被神算为受割礼的人是那些遵行律法/诫命的人,而犹太人却偏偏违背神的律法/诫命。犹太人犯罪的结果就是亵渎上帝的名。” 总而言之,外邦人犯了罪,而犹太人虽有许多优胜之处,也不例外都犯了罪。因此,保罗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 保罗藉着这样重述外邦人和犹太人过去所犯的罪,提醒他们都陷在罪中,都需要上帝的拯救。接着,保罗就开始重述他们现在是如何得到上帝拯救的义。 无论是外邦人或犹太人,上帝拯救的义是藉着信耶稣基督而得到的。这一切都是基于上帝的恩典,信实和容忍。“因此,罪人能称义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个真理早在摩西律法中就说明了。那就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例子。他称义不是靠行为、割礼和律法,乃是本着信和神的恩典。” 成圣的方法保罗继续提出了第二个论证,即成圣的方法。保罗认为,一个因信称义的人可以享受今生和来生的福乐,他得与上帝和好,进到上帝的面前,能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并在患难中有喜乐,将来也必免去上帝的忿怒。 “因此,因信称义的人必须记得,基督的恩典是永远超过亚当的罪恶。他也确定自己已经(过去)有称义的恩典,现在有新生命,得释放,将来得永生和赏赐。‘因信称义’只不过是新生活的开始。进而须要过一个圣洁的生活。” 保罗指出,“成圣”就是“向罪当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成圣的方法就是藉着洗礼和与基督联合。因此,一个追求成圣的人不容罪在他肉身上作王,乃将自己身体献给神作义的器皿。但是,成圣的过程是艰难的。因为信徒心中常有“大我”、“真我”、“罪我”的争战;唯有靠着主耶稣基督和圣灵才能得胜。 如此看来,一个因信称义的人不但要靠基督和圣灵成圣,而且还要继续靠基督和圣灵去得胜罪恶和死亡,作上帝的儿女,持有盼望,将来自己必得荣耀,万物也必得救赎,这样才有保证不会与上帝的爱隔绝。 不能与上帝的爱隔绝第三论证方面,保罗认为不能与上帝的爱隔绝,但这种爱的保证也使过去曾叛逆并被上帝弃绝的以色列人在将来的时候蒙神悦纳,全家要得救。于是,外邦人也因以色列人的背弃,而得到上帝的救恩。因此,也不可自傲,乃要紧紧信靠耶稣。 来到第四论证,保罗开始要求信徒实践“因信称义”的真理,无论是信心刚强,还是软弱的。在个人方面,要将自己的身体、心意和意愿,全然献给上帝。同时,作出理所当然,圣洁和上帝所喜悦的事奉或敬拜。 对教会生活,信徒应该发挥圣灵所赐的恩赐,使教会合一,建立教会,并且彼此要切实相爱。 在社会方面,信徒要实行爱的真理,包括给人祝福、同理、爱仇敌、追求和睦和以善胜恶。 对国家方面,信徒要作好国家的公民,见证“权柄”是从上帝而来的。因此,执政掌权者应该要作上帝的佣人,而信徒也因此要顺服他们。信徒也应当作天国的子民,警醒等候主的再来。 对教会内部方面,由于罗马教会面对内在“为食物、节期和喝酒争论”的问题,保罗知道他们陷入“彼此论断”的困境,就劝勉他们,不要论断别人,会绊倒信心软弱的信徒,乃要效法基督,接纳对方。 成为福音伙伴随着保罗如此重述“因信称义”的真理和实践此真理的意义,保罗做出了结语,乃是邀请罗马信徒成为他的福音伙伴,与他一同向西班牙去宣教。“换句话说,保罗要罗马弟兄姐妹清楚知道他们‘因信称义’后所应该负起的使命,那就是宣教。” 保罗回顾过去在外邦人中的宣教事工,他已经尽力了。他也称赞罗马教会是善良的,有充足的知识,有良好的基础作宣教的事工。因此,他向他们表明他的宣教方向,且叫教会为他代祷,快快办完周济的事,就可启程往罗马去,然后要罗马教会成为他宣教的基地,差派同工与他同去西部作宣教的事工。 在后记中,保罗最后的问安显出,作为一个传“因信称义”福音使者所拥有的情怀,他关切信徒的奉献和需要,警告信徒躲避那些传异端者,不要被引诱,却要拥有广大的心胸把上帝的义传遍天下。苏牧师认为,其实《罗马书》也带出了现代信息。首先,重新教导会友有关因信称义的真理。我们都是罪人,亏欠了上帝的荣耀,但在基督里,我们被上帝悦纳,算为义人。既然我们是蒙上帝怜悯、爱和接纳的人,我们就应该尽量过成圣的生活,不应该为小事而阻碍宣教的事工。 同时,保罗教导我们,在基督里既已与神和好,也应该与人和睦。换句话说,我们有了义的生命,也应该活出义的生活。对上帝,我们要献上自己;对己,要看得合乎中道;对教会,要按所得的恩赐来事奉;对人,要有美好的行为见证;对政府,应该要顺服和奉公守法;对末世,大家要相爱并存有盼望;对团体生活,不要论断,但要合一。 接下来,当我们与神和好,与人相睦时,我们信心得坚固。最后,我们就要参与宣教——就是大家同心将上帝的义的真理传扬开来,让上帝的义彰显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