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 她有战胜死亡的平安

with No Comments

陈梅香(诗巫西教区妇女会) 我的家婆――许修芳会母虽年幼受洗,但信仰根基不稳,不清楚救恩,仍未重生得救,心里没有从耶稣那儿来的平安。 家婆心里有许多迷信与不安,事事都得问“神”。一条蛇、一只鸟飞进屋里,就想找算命师来看看是福是祸。另外,家婆也为儿女算命换名,以为儿女求吉兆以及光明未来。家婆虽迷信,但家婆是一位柔和谦卑的贤妻良母。她从不大声怒骂儿女与孙,一直都是逆来顺受,满心舍己的爱,为丈夫儿孙默默付出,深受儿孙们的爱戴与尊重。家婆是上帝给这个家的祝福。 家里的基督徒都热切盼望家婆能重生得救,清楚救恩,脱离迷信的捆绑,依靠主耶稣得享真正平安。当人与家婆分享福音时,要和她确认信仰时,家婆都“嗯嗯啊啊”地以温柔回应,实际家婆心里到底清不清楚救恩我们都不得而知。 直到去年家婆频频入院,家婆意识到人生苦短,每天哀怨老了无用。家婆在痛苦中想起了耶稣。她开始明白人生苦短的原因在于人有罪,罪的工价乃是死,在绝望中耶稣是唯一救主,惟有耶稣能解决罪的问题,使神与人和好。凡信赖耶稣的就有得救并上天堂的确据。 在病痛中,家婆常要求家人唱诗并带领她祷告。在一首首诗歌与祷告后,可以清楚看到家婆的脸上露出平安。这时我们知道,家婆心里有耶稣,亦有从耶稣而来战胜死亡恐惧的平安。 去年的十二月,家婆在极度不舒服的时候,一位牧师来探访。家婆就要求牧师为她祷告,求主把自己接回天家,脱离人生的痛苦。 从这里可以看到家婆已经清楚救恩,她心里有耶稣,她离世之时,就能上天堂,与天父相聚,在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眼泪。这种战胜死亡的平安,惟有那些真正相信接受耶稣的人才能拥有。 12 月31 日,家婆再度病危入院。家人们天天与她一起唱诗祷告神。这时家婆已经软弱无力回复,连睁开眼睛的力气也没有了。但当家人告诉家婆:“阿嬤,不要怕,耶稣与您一起,人生有苦难,耶稣给您平安……”,家婆就用余剩的、最微小的力气说声“嗯”来回应。 “阿嬤,笑一个,阿嬤笑起来是最可爱的了”,家婆就动一下,身旁的人看到这一幕都为之感动。我们见证到耶稣所赐的平安是胜过人生苦难,甚至是死亡。 入院两个礼拜后,家婆安息主怀。家婆心里有耶稣,在离世的那一刻,是何等安详。家婆这活生生的见证给家里的硬土松了土。家婆离世的两天后,家公也决志信了主。愿荣耀归主,平安归给主所喜悦的人。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下)

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 温馨又感恩的节日

with No Comments

孝亲节是带给人一种既温馨又感恩的节日,子女们都在这节期献上一份孝心,感谢父母带给他们有今天的成就。 在这孝亲节的月份,真的很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世上来,从小抚养我们长大成人。孝亲节让我们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的劳苦不是一两天的事,甚至是五十、六十年漫长的岁月,让我们回想起他们的辛苦、耐心、坚持和爱心。 对儿女来说,最感恩的自然是父母还健在,让我们还能有以孝心来孝顺他们。当然,孝顺不是以金钱来衡量;因为钱不是万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与父母有美好的沟通,相处的时光,陪他们谈谈天,相信也是他们最喜悦的时光。 记得圣经上的教导——十诫的第五条诫命是“当孝敬父母,使你们在地上得以享福”。感谢天父赐我们在地上有父母来管教我们,使我们长大成人;更有这节期来思考回顾父母从过去到如今走过的日子——有时欢乐,有时辛酸,有时痛苦。然而,感谢主一直眷顾着父母都能一一撑过去。 这也让我回想起他们不惜一切的付出,尽量让自己子女有美好的生活。他们所付出的是无人能取代的,也提醒作子女的我们,要付出时间和爱心回应他们曾为我们牺牲的。如果父母已逝,我们同样也可以在心中记念他们,让他们永活在我们心中。(张雪玲,民都鲁教区妇女会)

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 孝亲思亲

with No Comments

戴承芬(古晋西教区妇女会)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是很真实的。感谢主,我有两个好妈妈,一个是我的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家婆。但她们在同一年(2011 年)都回天家去了。 每逢过年过节,她们的影子自然而然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很多回忆没有因时间飞逝而褪色,她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好像昨天的事。 在我9 岁时,父亲就因心脏病发离开了。那时母亲才33 岁,一个年轻寡妇带着6 个孩子,在当时的境况来说,要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事啊!母亲因生活上许多无奈而不得不让儿女们一个个离开她身边,甚至还得把最小的女儿送给了别人家。母亲曾对我说,那时她的心就像一片片被撕裂了般的痛。 我是大女儿,母女之间较有机会谈心里话,许多酸甜苦辣的回忆都存留在我的脑海里。想起我结婚后的那一年,就离开了家乡。最难忘的就是母亲看着我们的船离岸时那种依依不舍的神情。我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却能在教会识字班里学会读经写字。每次收到她的来信,都是千叮咛,万吩咐,教我要做个好媳妇,不可忘了读经祷告。她更常寄来一大堆亲手抄写的圣经经文来鼓励我。母亲一生爱主爱儿女,她是我的好榜样,也是我的骄傲! 比亲生女儿更好 我的家婆更是我的另一个慈母。她待我比亲生女儿更好。刚嫁到她家门时,我长得好瘦,她恨不得把最好的给我吃。无论轻重家务事都自己抢着要做,好让我下班后好好休息。我的三个儿女也都是她细心一手带大。在她年老卧病在床时,还在担心我会因照顾她而太劳累了,常拍拍我的手说,辛苦了。 我们同住在一屋檐下四十多年,虽然她已离开五年了,但每次看到她喜爱的花,所种的草药,喜欢吃的菜,眼泪仍然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还常会想起她爱提醒我说:“快睡吧,明天要上班呢!”我独一无二的家婆,活在我心里, 我好想念她呀! 在这感恩的节日里,一起回头看看,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享受爸爸的关爱、疼惜。当我们为父母亲写下“爸爸妈妈,您们永远在我心里,我好想念您们”这句话时,真是要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人,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行动,不一定要等到以后;把握现在,要知道机会一过,只有留下感叹、惋惜、思念,永远怀念中。

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 2016 年年妇属下各机构事工计划报告

with No Comments

托儿所: 潘杏香 1. 托儿所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7:00am-5:30pm; 学校假期 7:15am-5:30pm; 星期六7:15am-1:00pm。 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 张锦美姐妹 2017-2018 年SCAC MW 职员 2016 年年妇属下各机构事工计划报告 2. 托儿所老师:11 位 3. 托儿孩童人数:80 位 5. 学校假日期间,小朋友的假日活动,例如:自制点心、手工,栽种葱类及豆类,主题性活动:“天气”、“沉与浮”等。 6. 提供实习地点给予毕理学院学生。 家政训练所: 林履琴 1. 开学日期:1/3课程:灵修、缝纫、事工、礼仪、烹饪、插花、电脑。2016 年全科或单科,每人一律收费RM40.00。 2.11-15/1 新年食品班,杂费RM35.00 3.18/6 教师节。 4.5-16/12 学生假期家政班,杂费RM85.00。 5.13/8(2p-4pm) 营养讲座会,讲员:Laureen Ong … Read More

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 2016 年妇女会事工报告

with No Comments

执行组:陈梅钦、杨真珠 1. 主题:宣扬圣经圣洁、更新转化国家 2. 第41 届年妇代表大会:28-30/11/2015,选举2017-2018 年SCAC MW 职员 3. 10/9 退修会在各教区举行,并有灵修手册统考。 4. 第二届姐妹领袖训练会: 主题:多姿多彩的姐妹 日期:18-20/3 地点:古晋Regency Hotel 讲员:张锦美姐妹 出席人数:245 位 5. 第十一届妇女总议会在诗巫Kingwood Hotel 举行,日期:12-14/8。23 位参加,其中7 位为正式代表, 6.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Methodist Women Umiting Church Women 13th World Assembly … Read More

年会妇女会孝亲节特辑:基督徒要 “娱亲”

with No Comments

陈梅钦(年会妇女会主席) 欣逢孝亲佳节,年会妇女会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们身体健壮,正如你们的灵魂兴盛一样。 人生小语说,“世界上最不可少的都是简单的事。全家的食物、健康、温暖、舒适,都操在母亲手里,要是母亲坚持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每个礼拜只做五天的工,超时工作都要付钱,那个光景犹如世界末日的到来。母亲所以重要,因为年幼的孩子不能有她,孩子的心灵世界就是母亲。”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中国人对待父母是“尊亲”;而圣经则是强调“娱亲”——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言廿三25),并且更重视人要趁父母健在的时候赶紧把住机会,使父母欢喜,快乐!为人子女要让父母拥有天天都在过孝亲节的快乐。至于怎样庆祝,吃不吃蛋糕、戴不戴康乃馨,都只是旁枝末节的小事了! 年会妇女会多年来传承母亲节转为“双亲节”,影响了教会、家庭、社会、公会、国家,到处都开始庆祝这有意义的节期。为了是不断地提醒上帝爱世人所颁布十诫,让我们爱神也要爱人。爱人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就是“当孝敬父母”,这是神所吩咐的命令,应当遵守并遵行。若是尽了人的本份孝敬父母,上帝将使你在世的日子得以长久,得享福份。 普颂527《孝亲歌》提示我们: 1. 人生世上谁无双亲?父母俱存是福份,想念父母教养苦心,我生何敢负亲恩? 2. 倘若父母未信福音,我当劝导尽诚心,恳求圣灵默感指引,务使合家服事神。 3. 不幸父母已经去世,当遵遗训善述继,更要敬神尽心尽意,死后待逢永福地。副歌:父亲母亲当孝敬,上帝诫命当遵行,孝敬父母遵诫命,成全神旨乐天伦。 这首诗歌警戒我们:1. 父母在世时要孝顺;2. 要把福音传给父母;3. 父母先回天家待相逢。请记得: 1. 全家信主得救,才有指望在天家相聚。 2. 庆祝孝亲节是为了纪念感恩,使父母在地上先享有天堂之乐。 3. 遵行天父的旨意,因为父母亲是天父在地上的代表。 4. 孝亲节是教会的节期,受托于年妇妇女会推动的事工之一。 5. 凡事美的事都要传承。 孝亲节属于妇女会的事工之一,每年把所收到奉献三分之一呈上年妇,其余三分之二就留给各牧区举办敬老会等活动费用。相信60 多年来如此行应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正如使徒保罗在腓四8-9:“凡是真实地,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你们都要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到,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我深信妇女会负责这节日乃是服事,不是享受而已。耶稣说:“人子来,并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就是在孝亲节主日呈献节目也是理所当然的,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敬意献上感恩,让坐在宝座上的羔羊享受卑微人的敬拜,蒙主悦纳。 趁着孝亲节报告年妇属下的事工,让大家认识妇女会与其他团契不同。妇女会的事工是要结出果子:布道、医务、教育、文字、儿童、青年、家庭生活、乡村工作、经济公平、国际友谊、禁烟酒、世界和平。每月一次常会,其余的日子就是服事人、领人归主、栽培事工、研读灵修手册、查经班、布道探访、关怀事工等。若是姐妹要参与其他团契,就是陪另一半多走一里路。 愿上帝赐福全砂牧师、师母、传道、顾问,姐妹一直以来帮助妇女会的工作。谢谢你们,有你们真棒。愿神竖立你们手所作的工,你们手所作的工,愿神竖立。

首届卫理文艺奖(书籍组)佳作

with No Comments

得奖者:许玉华( 美里美安堂 ) 作品:我想我写 得奖感言: 感谢有机会参加首届“卫理文艺奖”书籍组比赛。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尝试。曾希望退休后能把多年来所写的文章,装订成属于自己的私人书籍,收藏在家中图书馆,作为后代子孙的纪念品。 没想到此心愿因着卫理报而提前实现。参加比赛原没带着获奖的希望,因知道写作高手如云。当被通知获奖时感到意外惊喜,感谢评审老师们的青睐,给我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也感谢天父的恩典满满让我数之不尽。 当我第一眼见到你时,我真的不敢相信你就是陪伴我生活了两百多个日子的小生命。刚刚出世的你长得胖嘟嘟的,与抱你来给我看的那位胖嘟嘟的护士很相似。虽然我是在迷迷糊糊的状况中很匆忙的见上你一面,但 我知道你是我的儿子,过后我就很放心的睡着了。 我和你的父亲为着你的来临感谢上帝,因为祂终于将你赐给了我们。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会过得更加辛苦与劳累,吃无定时睡不成眠,我和你父亲都不以你为苦差。反倒觉得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愉快,更有目标了 。 渐渐地你学会反身、学爬、学坐、学走路。记得才四个月大的你,前面下方的两颗门牙一起长了出来,别人都说你太快长牙齿了,但我心里却是很高兴的,因为这表示你长得比别人快嘛。 五个月大的你就开始牙牙儿语,当你第一声叫妈妈的时侯,虽然发音不很准确,但却使我欣喜万分,心中感到无限欢喜和骄傲。你在儿时学习的过程还算不错,没有带给我太多的麻烦。比起你的弟妹们,你可算是最乖的一个。 到了你入学年龄,你对学校一点也不感到害怕。记得第一天送你去上学,才到学校你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赶我们回家,这也许与你从小就喜欢上主日学有关,你早已习惯了团体的生活,为着你美好的学习精神而感谢父上帝……(本文节选自期中一篇〈我爱看着你长大〉 评审讲评: 收集了约30 多年的作品,看作者对周边生活的热爱,平凡的生活点滴都成为她笔下的精彩的故事,虽然平凡,但不失温馨。(杨姿英) 文笔流畅,在岁月中数算主恩。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太多基督徒惯用的术语字眼,非基督徒怕没耐心看完,可以小幅修正。(陈韵琳)

首届卫理文艺奖(书籍组)三奖

with No Comments

得奖者:黄其彬(泗里街合一堂) 作品:苦难中经历神 得奖感言: 在我生命中算是不如意事多,面对苦难经历神的同在,感恩。祈望借着见证篇幅,能带给阅读者生命得着亮光。 苦难中经历神,所谓“人的尽头,神的开始”谈何容易。人走到人生谷底,苦痛的极渊能忍受苦难,丝毫未减对神的信靠,这就是信息。 祈望在我身上所发生的事端,能见证苦难中可以经历天父的同在。以前只是风闻有祂,如今亲眼见到祂。天父的恩典在我的软弱上显得完全。神恩典够用。 这次参加书籍组能得奖,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愿荣耀主名,阿们。 人说屋漏偏逢连夜雨,真是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我家门。 我中风刚治愈回来不到一个月,小儿子黄杰就给烟花轰飞了鼻梁,裂了嘴唇,崩了整排门牙,也瞎了左眼。 那是过了元宵节后的一个傍晚。天空有些阴暗。六点钟吃晚饭的时间到了,我们的小儿子黄杰没有出现共用晚餐。我们以为他只是跟朋友出去玩,外面还有一些燃放烟花的声音,我们也不以为意。 其实那时他在跟朋友们一起燃放烟花。他们不知从哪里来的烟花,改装了放在口径3 寸左右2 尺高的铁管里发射。最后有一发的烟花点燃了好一会儿都没发射出来,他以为是引线熄了,就趋前往铁管里察看。岂料就在那一刹那间,管中的烟花冲天而起,射中了他的脸,撕开下巴、砸断整排门牙、轰飞鼻梁、还伤了左眼。黄杰顿时昏倒在地,朋友们也吓得作鸟兽散回家里。 晚饭时间过了个把钟头,我们都用完晚餐了,黄杰还没回来。我们到屋外查看,看见车子、电单车、脚踏车都还在,这孩子肯定不是去很远。我拖着虚弱的身子和太太慢慢到屋外的厂房和空地寻找,一边呼唤他的名字。 后来凭着他微弱的回应终于在场中一个阴暗的角落找到了他。他当时已经醒过来,双手抱着头部蹲在那儿。我看见他受了伤,我自己也刚病愈还虚弱,便叫了一位伊班工友来抱他回屋。那伊班工友的太太听说东家的小公子受伤,也过来探望。她一看见黄杰满脸血肉模糊,竟然双脚一软昏倒在地上……(本文节选自第二章) 评审讲评: 遭遇的苦难过了八年,终于提笔以成熟的分析回顾发生的事故,信徒对生活的分析与价值观从作者的叙述文字里可以随处体会到,文笔流畅,交代故事简单清楚。(杨姿英) 无法复製的生命经历,血泪之作,看了必会被挣扎过来的泪水与欢乐所感动。(陈韵琳)

首届卫理文艺奖(书籍组)二奖

with No Comments

得奖者:李慧莺(诗巫圣道堂) 作品:幸福专卖店 得奖感言: 《幸福专卖店》是一本以眼泪写成的书。那段不见阳光的岁月,我置身于黑夜里,期待黎明的到来。日子过去,神却让我看见黑夜的价值。 谢谢神给了我这个机会,使我能与读者分享文字。谢谢神赐予我在文学上的肯定。我深知自己只是个器皿,但愿神透过我的指尖敲打出安慰祝福,透过我的笔尖再写下平安喜乐。但愿神兴起更多的笔兵,为福音继续耕耘、收割! “万物的结局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敬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四章7-8 节) 三十出头的少妇被送进急诊室。翻开病历卡:大肠癌,并没有注明分期。肚腹因内积水而肿胀得像一粒圆球,瘦得象皮包骨的她,躺在病床上喘着气,需要用很多的力气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被送进病房后,就被宣告病情已到了末期。带着四个孩子,听见这突如其来噩讯的为夫者,再也不顾礼仪,跪在地上抱头大哭。那是何等令人心酸的一个场面。 病患也曾去过其他专科诊所几次,但是并未被告知病情和预诊,身为外行人的丈夫都以为情况还很乐观,所以才能在急诊室表现得如此淡定。这真让人纳闷,诊所的医者究竟忙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以至不能空出时间来与病人或其亲属对话? 你可知道要用上多少的时间才能让亲属或病人本身真正接受病情和死亡?你真的天真地以为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在病床旁,区区那几分钟的告知与宣告吗? 爱的背面从来都不是仇恨,而是冷漠。 但愿我们面对病人时都能多一些爱,少一些冷漠。至少,我们自己也是靠着爱,才能走到这里。 当你觉得最近的自己有太多的冷漠,太少的爱心,幸福六号店欢迎你。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选自《幸福专卖店》的其中一篇〈回首冷漠〉 评审讲评: 作者有说不完的故事,除了因工作接触面广,也因为观察细腻入微,写出了许多动人或伤感的真实故事;文笔通畅,叙事清晰,并具备写作者需要的感情丰富与真诚。(杨姿英) 用开店的概念讨论幸福的真正含意,商店是做生意的,却用商店概念谈心灵价值,谈的毫不说教,创意十足,太优了。(陈韵琳)

首届卫理文艺奖(书籍组)首奖

with No Comments

得奖者:陈朝强(诗巫新福源堂) 作品:不必活得太辛苦 得奖感言: 耶稣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十三12,廿五29)。我文字的根基很差,但我没有把它埋在土里不用,反而尽我所能的去用它。虽然写的不好,但已经跟文字立了“婚约”。所以,每一次写完要刊登时,犹如丑媳妇要见公婆一样,有点忸怩,又有点忐忑不安! 如今,这些文字竟然如丑小鸭化为天鹅一样,在天空飞舞长鸣。有谁想到会有今日这般蜕变?唯一能说的是:主是陶匠,我是泥土,只要顺服,在祂手中都可以成为神奇!走过人生69 个岁月,从来没有过第一。这一次,竟然拿到第一!伫立在十字架前,我无话可说!(全文将于5 月15 日第1073 期《卫理报》刊登) 内容: 记得六十年代,潘秀琼唱了一首《情人的眼泪》而红透半边天。当时我的她正在远方读书,我们的“前程”如何,犹如月朦胧鸟朦胧,尚在虚无飘渺中,因此难免触歌伤情,一颗颗眼泪掉下来。但自从信主之后,这些抒情歌曲就难牵动我的心怀;我开始学习面对现实,挑战困难,但流泪仍然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当了传道人之后,常常为着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及不同遭遇的人举行盖棺礼拜时,看到那些哭泣的脸,就不自觉地视线也模煳了。 也可能眼泪是真情流露,把人的假面具溶化掉,并且冲倒人与人之间无形的城牆。就如中国的孟姜女哭倒长城,就发挥了眼泪的威力,当然这是民间小说,不足作为历史根据。但姐妹们的确也用眼泪哭倒了情人、丈夫心中牆,甚至把铁石心肠化为绕指柔,乖乖地拜倒石榴裙下。原来“哭”字就是一个人的上面,加上两粒大眼睛,掉下一滴泪。 可是,现代人很少哭,因为怕哭起来很难看,尤其是化妆渗了泪水更是面目全非,另外是怕难为情,堂堂的男子汉怎能在庭广众前轻弹眼泪?所以很多人要脸不要哭,硬硬把眼泪往肚里吞,难怪长久压抑的情感造成了许多“不眠不休”的半疯子! 还有一种人是心已麻木,不管周围发生什么事都无动于衷,更不用说掉眼泪了。 真可惜,上帝创造了眼泪,而人竟硬心不使它流出来。反而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听见了马大和马利亚,哭诉她们的的弟兄拉撒路死了的时候,祂哭了。这一哭,犹太人就说:“你看祂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约十一36)因此,哭是真情流露,是爱的关切,能抒发自己,也能安慰别人。 耶稣虽然明知祂要使拉撒路复活,但祂没有说:“你们不要哭了,我还给你们一个活生生的拉撒路!”祂愿意与哀恸的人一同哀恸,祂──落泪了。 我们是否也愿意以眼泪,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爱、接纳、饶恕和关怀?同时流着悔罪的眼泪,俯伏在天父面前告诉祂:“阿爸父,我回来了,请饶恕我!”(选自《不必活得太辛苦》的其中一篇〈眼泪〉) 评审讲评: 如作者自己在自序中说的:“ 当周围的人与环境突变的时候,怎样能以平常心去面对,并且不扰乱情绪,也不影响人生的目标,活出一个有阳光的人生。 ” 写作的重点在于分享生活的价值观,能够引人朝向光明的路径。本书作者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以坚定的信心,关怀身旁亲友的爱心,记录了许多真实的见闻,提供给读者参考的价值。(杨姿英) 生活当中信手拈来,生动活泼,不愠不火款款道来,绝对能让非基督徒也有共鸣,是预工的上乘之作。(陈韵琳)

1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