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回响:将感动延续下去

with No Comments

文/李雪莉(民都鲁恩光堂) 这五天四夜营会真是如此深刻。其实,一开始并没多大感触,看到主题“Ekkelsia”就觉得应该都是传递关于“教会”的信息。原本来这青年大会之前,我火热的心早已没了,但也因为这个大会重新点燃了。 第一晚的讲题,我深深感受到上帝对我说话,祂点醒了我,告诉我:我是祂所拣选的,是祂所祝福的。在我最低谷时,祂让我来到这青年大会,就是要“亲口”对我说:我是祂所祝福的。 第二天信息分享,祂告诉我什么是“教会”——我们就是教会,要成为充满活力的信仰群体,要做世上的光和盐。在第二天的社区游踪,我们到尖沙咀了解了当地的文化,也透过聊天关怀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活动让我明白,现在青年人(包括我自己)都被活动困在教会里,也因这项活动让我更加觉得:我们真的要走出教会,用上帝的爱关怀有需要的人。 晚上的“文化之夜”也借机了解每个地区文化,大家其乐融融,就像家人团聚一起,深深体会上帝是如此奇妙! 祂藉大会点醒我 第三天下午,透过与上帝亲近的时光,我选择抄写圣经,并听见上帝对我说话。那句经节至今还深刻在我脑海里:“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上帝对我说,我要舍己,背起十架紧紧地跟从他!我是不配的人,但是上帝仍没放弃过我。祂藉着这次大会点醒了我:当我想放弃时上帝却是那么爱我,不曾丢弃我。 这五天四夜是一段奇妙旅程,不仅认识到来自各地不同的青年人,认识各自的国家、文化大家更像家人样一起学习、彼此分享,一同玩乐…… 参加“世青大会”让我看见了许多需要,每项活动与分享也都记忆满满!感谢香港弟兄姐妹如此用心筹划,让我们都收获满满!我不会忘记此次大会带给我的得着及感动;且要把这一份感动延续下去,成为一个走出去的“教会”!We Are “Ekklesia”!

心得回响:“无孔不入”地关怀

with No Comments

文/俞志联(诗巫新福源堂)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青年领袖大会,还以“28高龄”参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与会者年龄都在22岁以下,这深深触动我,因为香港青年人在青年初期就愿意委身,参会大会。那时,我心里无时无刻都想着:回到自己教会时,可以鼓励青年人不论年龄参与其中;也希望自己还可以参加来届在沙巴举办的青年领袖大会,同时鼓励更多青年报名参与。 其实,我在团契行政组讨论事工时,就知道这个由年会推广的领袖大会;当时一听,就觉得这大会是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区的大会,肯定有很多讲题和工作坊,也相信自己可以从中受益良多,认识各地青年人并与之交流事奉心得,了解他们牧养青年人的模式。基于种种原因,我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 按恩赐回应时代召命 大会将与会者分成28个小组,大部分的活动、节目、环节都以小组方式进行。还记得第一天晚上,我们就有小组时光了。我们一组比较特别,有两位来自香港地区的组长(其它小组都是一位),每个小组都会有一位牧者在其中。第一晚小组时光,组员们都略显羞涩,所幸在组长带领之下,大家还是按大会所提供的题目分享。大会预备的题目包括:与会者本身对信仰的重视、自身的性格及恩赐、如何运用自身恩赐,还有思想“教会是什么”及“教会在社区的影响”。这些课题都能帮助与会者在大会中慢慢理解且深深感受。 大会的主题是“Ekklesia”,也就是教会。主题讲员们简单明了地把主题信息传达给与会者:上帝拣选我们,祝福我们,叫我们的生命经历艰难破碎,装备并差遣我们,带领世界进入光明,生命得上帝的救赎与改变。最后,讲员也呼吁时代青年按恩赐回应时代召命,进入世界,建立教会——并不是建立四面瓦墙的建筑物,乃是活生生的教会,在我们生活中、职场中、家庭里活出耶稣基督。 真正深入地关心关怀 大会其中一个环节是走入社区,虽非常累人但很有意义。每个小组会被派到一个社区,让小组组员们接触社区里的居民,让大家活出教会的本质——走出教堂,进入社区,服务人群。大会还预备了些资金给我们,让我们去适当地祝福需要的人群。让我很意外的一点是香港的老人家和弱势群体都很抗拒我们的“祝福”,可能是他们的警惕心强,也有可能他们不想欠人恩情。这也让我们看到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真正深入地去关心关怀的。 大会也预备了许多工作坊给与会者。我参加了其中两项,一是职场宣教工作坊,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平衡家庭、职场与事奉的生命,并找到信徒职场生命的优先次序。导师也告诉我们如何在职场实践祷告布道。有个见证很鼓舞我,他们成功地带领一个工厂中(几乎每一个)未信员工归向主耶稣。 另一个是社会关怀工作坊,大会邀请香港社会关怀组干事来与我们分享,同样深深感触我。我得知了香港卫理宗教会是如何积极地参与社会关怀,包括:儿童与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复康服务、长者服务、社区服务以及服侍基层弱势社群等。他们的关怀真的是“无孔不入”,十分值得我们的教会学习。干事也邀请一位姐妹分享,她从小就陪着妈妈服务人群,现在也在关怀中心带领小朋友上主日学,帮他们补习。想到自己在她那年纪时还在玩乐呢,实在是自愧不如! 在基督里的异地友谊 大会第四天是主日,每个小组都被安排到香港循道卫理宗属下堂会崇拜。我们一组去了一间小型教会,会所是租借停车场的其中一个楼层。教会租借停车场办幼稚园,然后利用教学以外的时间积极进行各个小组聚会、团契及崇拜。崇拜人数虽不到百人,但彼此间关系十分密切融洽,教友也都彼此认识。崇拜后,教友们还各自预备食物饮料一起分享,大人小孩共进午餐,一起聊天,其乐融融;他们更是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从外地来的主内肢体。 这次大会让我建立起“在基督里的异地友谊”。透过大会、小组,认识了来自西马和香港组员。在短短几天,我们经历:彼此代祷,一同灵修,一起分享,因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我们甚至开了Whatsapp群组,好在离开大会后还能继续保持联系,分享主话、生活点滴。值得感恩的是,两位来自香港的组长都准备今年献身,攻读神学,组员们纷纷献上祝福,也为他们感到骄傲。虽然万分舍不得,但我相信还能相见! 继续散发基督的香气 至于这次大会的众多学习中,特别想分享两点:第一,我很喜欢大会或香港教会带领敬拜赞美的方式,不形式化,也没强行规定要带几首诗歌,有时甚至只有两首诗歌,反复地唱,有安静时光可以默想上帝透过诗歌带给我们的信息。第二,大会安排的灵修方式是我第一次接触的,如:默写经文、明阵、灵步,可以鼓励青年人以不同方式灵修,毕竟现代年轻人很常忽略灵修生活。 盼望阿爸天父继续使用我们的生命,成为更多人的祝福,继续散发基督的香气,让世人看见我们,就好像看见我们身上的耶稣一样。末了,以大会主题曲与大家共勉:“让我们为祢作盐作光,让我们成为祢的器皿,宣扬祢,彰显祢的荣耀,温暖关怀每一个角落”,阿们!

心得回响:为建立上帝国度努力

with No Comments

文/黄柯城(诗巫怀安堂) 感谢上帝的恩典,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一次的“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九届青年领袖大会”,让我在各个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与造就。 这次,讲员们的信息都不断地回到“教会”的本质、使命及我们身为“EKKLESIA”(教会)一分子应做出什么回应。讲员表示,身为“EKKLESIA”(教会)的我们是一群被呼召出来的群体,虽然散落在社会各处,但应是充满活力及宣扬上主美德的信仰群体。此外,这一群体应当彼此相爱、彼此扶持,以便我能成为世上的光和盐,在彰显基督的同时,愿意履行上帝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地上建立上帝的国度。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会最后一天,每个地区青年人一同诵读“循道卫理青年宣言”。透过这宣言再次提醒我,在进入世界前,我的生命里真有基督吗?我真的如同宣言当中所提的:愿意把生命献上,一生以卫斯理约翰为榜样,顺服追随基督吗? 透过这大会,我了解到自己是个需要认罪悔改重生得救的青年。我必须要委身作基督的门徒,积极参与教会事奉,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承担上帝赋予的使命,广传福音;在多元种族文化的社会里,无论何时何地都随走随传,以敬虔的心灵、改变世界的心志和怜悯的心肠,为主作见证。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参与青年领袖大会的青年,都要成为活生生的“EKKLESIA”,在我们所处的地区及生活中建立无墙的教会,一同为在地上建立上帝的国度而积极努力。

心得回响:透过我们亲尝上帝的爱

with No Comments

文/俞廷(美里生命堂) 5天4夜的营会画上了句点。说实话,其实不太记得大会节目的内容,也不记得活动的细节和意义;但大会主题“EKKLESIA”和大会讲员的信息分享一直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没有参加过这类大型的营会,也没有接触过各个国家、地区的弟兄姐妹。除了比较了解砂拉越基督教信仰情况及其事工走向,对于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也只停留在懵懂的状态。这次的营会,让我有机会走入香港,看见当地的需要,也让我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和服事的意义。 忘了最纯粹的爱 身处在高压的环境里,即使能力及智慧高人一等,是否就能体会人生的意义?身处在时刻比较的景况里,是否能力及智慧不及他人,就没有了美好的未来和待遇?看似光鲜的背后其实是满了无助和忧郁;看似成功的人生却少了永恒的盼望。冷漠的心,对身旁的人事物无感的行为或举止,是香港大多数人的写照。我思考着,这不也是我们的写照吗? 生活在舒适的圈子里,我们很常只单顾自己的事。忙碌的事奉生涯,让正在教会事奉的人们像只无头苍蝇般在教堂里转来又转去,忘记事工的目的,忘记喂养自己,造就他人。忙碌的生活,也让人们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同时关闭起自己的心房,只在乎利益关系,忘记了最纯粹的爱。我们看似没有香港人互相比较的心理,也没有飞快的步伐运作,但是某些层面,我们仍属相同。 大会前我总在思索着,要如何帮助我们团契职员们恢复火热的内心,认真看待自己的服事和拥有正确的态度。在积极做改变的当儿似乎没有果效,反而遭来了厌弃。我发现,身处在同个环境已久,我们心中那团烈火也已逐渐冷却,想要再次点燃,想要改变,是十分困难的。正当我决定放弃的时候,上帝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个营会。 这次的大会,强调“EKKLESIA”——教会(亦为“我们”)应该走入人群,成为社会里的光和盐。对于在教会长大的我,这类信息还真是“滚瓜烂熟”!步入青年期的我,开始特别明白成年后的我们要真做好光和盐的身份确实不容易。假若不谈进入社区做义工或其他类别的关怀事工,要如何平衡自己事业和事奉;如何平衡家庭和服事;更如何在自己每天身处的家里、职场里、教堂里荣耀上帝的名,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做好自身分内事 营会中关于我们的会祖——卫斯理约翰的教导,让我重新思考他的一生。我看见卫斯理约翰在信仰上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但他的婚姻家庭却没有。卫斯理约翰的不完美也让我明白,世上没有完美、完全的教会(我们),即没有完全的我。与其继续严格要求别人,不如把眼光放对,做好自身分内事,竭力每天追求圣洁,竭力继续奔走天路,讨主的喜悦,将所领受的给予别人,关怀他人,祝福生命;因为比起总苦口婆心地要求职员这样那样,这其实才是我在地上的使命。 这次大会,其中一个很特别的环节内容就是“街道探访”,主要是要求我们到指定香港地区接触当地居民,了解香港10年前和现在景况的差别。同时我们也分派到一些资金,可购买物品或食物分给居民。我们被差往尖沙咀一带,好不容易地才接触到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老爷爷看似许久都没和人接触交谈,刚开始是,他有点抗拒,但仍无法隐藏想和我们交流的肢体语言;而我们也耐心地慢慢让他卸下心房,和我们一同攀谈交流。临走前,我们想要买点饮料送给爷爷喝,但他却不断拒绝,认为受人恩惠不太妥当,而且受恩就需要回报,百般推辞下,我们也不强人所难,道谢祝福后便离开了。 我们街道探访的任务算半成功半失败地结束了。从这体验中,我体会人和人的心之间存在着透明的防护罩,保护着自己不受伤害。但我们因为打开了心房,领受了从天而来的爱和喜乐,所以也愿他人得到这样的福分。因为上帝的爱,我们有能力先敞开和主动,即使冷漠的心,也可以因着耐心和真心被融化;只要展露善意,关怀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愿意继续主动、给予,世人也可以透过我们亲尝上帝的爱。 这次营会真的带给我很多思想和生活上的冲击! 我知道了:时时仰望上帝的恩典,时时感恩就能平衡我在工作、家庭和事奉时的心情。我也明白好好规划和祈求智慧,就能使自己更有能力照料好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以致拥有健康的身心灵,美好的人际关系,以此荣耀主的名。我更晓得,走进社区关怀他人,参与教堂或团契所推动的关怀事工固然重要;但是做盐发光不能只停留于此,更应该活在每一天的生命中。

心得回响:看到“发光作盐”的美好

with No Comments

文/陈玫凤(诗巫新安堂) 今天,“教会”对我们而言是不是只是个“聚集”的地方?!在第一天开幕礼时就提到,“教会”是个不停的宣教运动,而不只是个名词。 这次,我空空地进入营会,带着“爆满”的收获;营会主题“Ekklesia”更让我体会什么是“教会”。 莫泽川牧师在培灵会中分享“时代青年,进入世界”时,提到青年人必须带有使命感。今天,身为青年的我们有使命感吗?现代青年人面对许多挑战、压力及焦虑,我们是否会因为生活及环境的种种,以致失去方向及使命感?今天,当我们要“走出来”(行动)时,别怕,主必赐恩典! 大会也准备一些特别工作坊,我参与了“生死教育”及“贫富差距”两个工作坊。在“生死教育”中,讲员透过活动带出生命无常,不知道“机会”和“命运”哪个会先来到;这让我更加真实地面对心中那份隐藏许久的恐惧。 在贫富课题中,讲员提到香港这个高消费国家中的贫富差距问题。我也认识了一个新词汇叫“在职贫穷”,就是有一些人虽然在工作,可他们仍然处在贫穷中。另外,最大的学习是真实地看到基督徒如何发光作盐。特别当讲员分享当地教会如何建立机构、探访、给予就业机会等等,让我看见香港教会真实地在需要的人群中发光作盐。 这次参与大会,恰巧遇上香港的“非常时刻”。但我同时也从香港青年弟兄姐妹身上看到他们爱惜、守护国家的那份热忱。这提醒我:无论我们的国家是何光景,她终究是我们的家;我们不该不闻不问,反倒要给予关心。在期间,香港教会在游行时也开放教堂给需要休息的人,再一次地让我看到“发光作盐”的美好。 最后,用营会最后一讲所说的:“让我们不是走进人群中,而是要活在人群中,并在当中成为‘道成肉身’的教会!”彼此共勉。

第九届世界循道卫理宗 华人教会联会青年领袖大会 我们是“Ekklesia”

with No Comments

2019年6月27日至7月1日,300多位来自各个地方的卫理青年领袖(包括来自砂拉越的15位青年领袖及2位牧者),聚集在香港参与“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联会第九届青年领袖大会”。“Ekklesia”(希腊文)是这次大会的主题,意为“教会”。 “我们认识会祖卫斯理约翰多少?我们今天传承他每个运动的精神了吗?教会在你心中的形象是什么?对你来说,教会是什么意思?教堂等于教会吗?没有教堂能有教会吗?身为青年人的我们,今天在教会里的角色是什么?今天我们不断忙碌于教会活动,带出发光作盐了吗?……” “‘发光作盐’四字对基督徒而言是如此熟悉,但我们真知道怎样发光,怎样作盐吗?” 这次大会让卫理青年真正地体会何为“发光作盐”。新加坡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分享到耶稣把自己等同与最小的弟兄,并要我们到需要及软弱的人中找上帝吧! 与上帝独处并不难 大会除了有丰富主题分享及特别的游戏时光,更准备系列不同工作坊,谈及不同课题,包括:工作观、生死教育、环保、贫富悬殊、多元宗教、基督徒营商、社交媒体、电影、体育事工、基督徒领袖与社会领导及年青人的社关参与。这系列工作坊帮助我们知道如何在社会中发光作盐。 大会也带领与会者更多认识卫斯理约翰的事迹与他的精神,好帮助卫理青年不只是有知识上的认识,更是能体会背后所隐含的精神,好叫我们不是“死守”规条或当初“例行公事”,乃要传承背后精神。 除此之外,香港教会更在这非常时期做了许多好榜样。除了基督徒在示威时候唱圣诗“Sing Helleluya to the Lord”,教会更不怕麻烦,不在意人异样的眼光地开放教堂,让有需要的人可以进来休息。更令人感动的是,教会平日也开放教堂祷告室,让人午休时可以祷告。 与会者不只增加知识,而是真真实实地体会“教会”的涵义,并走出去发光。大会有个环节,是将各个小组分派到不同地区,以访问居民、与路人聊天或给予帮助。所遇见之人都是“最小的弟兄”,而这些关怀的简单动作,为要在他们生命中发光。 另外,在个人与上帝亲近时间里,有2个小时不能与任何人谈话,单单与上帝独处的操练。灵修方法多样,包括抄写圣经、明阵、默观复活的耶稣、默想十二门徒及灵步等;每一次都是非常特别的灵修体验,同时发现原来与上帝独处并不难。 缺乏“走出去”的心志 最后一天早上的区域分享,砂拉越代表聚集一堂,分享各自的看见及需要。我们意识到砂拉越教会缺乏“走出去”的心志,常只是在教堂内活动,教会与社会之间仿佛有一道墙。因此: 今天,我们要走出教堂,进入社会; 今天,我们不是要走进人群中,而是活在人群中; 今天,我们对于行善,应当是从属灵中行出来,而不是例行公事。 所以,这是我们的宣言: 我们来自马来西亚砂拉越的循道卫理青年,认为在所属地区最需要的是蒙恩的青年走出教堂进入社会。我们相信我们的教会可帮助扶持贫困弱势的群体,作为教会当中的青年,我们愿意奉献时间、金钱、才干等,期望上主藉我们令所属地区达至服务社会、唯尽忠诚、待人接物、不存私心。 盼望砂拉越参与的代表能带着使命,建立“Ekklesia”!(陈玫凤)

征稿:《灵修日程》读者心得

with No Comments

如果《灵修日程》(UPPER ROOM)是您的属灵良伴,陪您走过灵程的高山低谷;欢迎您藉着文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同得灵修的好处!     字数:700字以内   敬请将来稿(请以文档方式)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同时附上个人近照一张。 每期一句 “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藉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恆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摩太前书4:13-16)

灵修日程:哪个空格? (九月22日(日))

with No Comments

文/Breyanna Parr(美国Texas) 读经: 加拉太书三章26至29节 经文: “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人人都有同一位主,祂也厚待求告他 的每一个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十12-13) 我从不曾认为别人的肤色代表什么,直至我到了三年级。我就读的班级要报名参加州考试,我们要填妥一张表格,上面问了一些普通的问题:姓名、地址与年龄,这些部分都易于回答,然而,接下来的问题令我困惑。我举起手,请老师帮我。我指着“种族(请选择)”那条问题。她说,我父亲怎样作答,我就照着他的答案去剔选。我仍然不肯定该怎样选答案,因为父亲总告诉我,他是美国人,即使他是半非裔、半西班牙裔美国人,而我母亲却是白人。 随着日子过去,我愈发留意到,大部分人都看我们一家为不正常。我感到好像不属于任何群体,然而,我的家庭教导我,上帝创造和珍惜我们每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应当彼此相爱,不管我们的外表如何。无论我们剔选的是哪个空格,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 祷告: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按祢独特的方式去创造每个人。引导我们彼此平等看待,都视为祢的儿女。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上帝的家庭包括各种肤色的人。 代祷:多种族家庭

抓鼠有感:属灵“黄金期”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某天灵修,读到材料中的一道问题:你是否有属灵“黄金期”?在什么时候? 是呀,什么时候是我的“属灵黄金期”呢?想来想去,始终还是觉得青年(特别大学)时期,因那时有很多机会,也有精神、余力与冲劲参与各项的大会与培训课程。 犹记得大学时,除了平日上课,几乎泰半时间不是在教会中,就是在去教会的路上。那时牧养我的是一间不吝于栽培我们这些“过客”(侨生)的教会,也知晓作为学生的软囊羞涩,总会给我们额外的津贴,或提供打工机会让我们赚取所需。 因此,那些年,趁着閒暇,我积极参加过不少大会——有研经培灵的,有敬拜讚美训练的,有关乎宣教的,有医治释放的,有布道的,还有青年领袖大会(包括2000年在台湾举办的第二届世青大会)等等。 参加这类大会确实可以开拓眼界,也能帮助自己避免成为窝在教会四面牆内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当我第一次参加台湾青宣(青年宣道大会)时,才真正认识什么叫“道成肉身”的宣教——听着不同宣教士述说着他们如何在创启地区为主摆上,惊心动魄之余更是激励人心。那也是我首次听到《无名的传道者》这首诗歌,在上千人合唱声中,深被那些默默耕耘的不知名传道人激动而点燃心中委身事奉的热火。 还有第一次参加韩国河用仁宣教士“万国敬拜与讚美”,首次意识到“敬拜讚美”不只是崇拜的唱唱诗,而是全人全心的敬拜与献上,在诗歌中与神相遇的神圣时刻,经历属灵的更新与合一。 还有那异常宝贵的研经培灵会,让我知道了原来圣经每节经文都是宝藏,是如此丰富深邃,而且能舒活人心。 当然,我们不能只是去大会“听”与“感受”,最终还是要在生活中活出上帝所赐予我们的领受——纵使我不在宣教禾场上,但上帝却奇妙地带领我进入文字禾场;纵使我是个连五线谱都不会看的司琴,但上帝引领我在不同教会的敬拜团里学习事奉;纵使我没有成为神学教育者,但研读圣经却成为生命活水涌动的关键…… 这一期,有多位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九届青年领袖大会”的青年人, 对他们来说或许不只是一场属灵激荡,也盼望能藉着他们的文字,让众人共得新异象,同蒙造就。更祈盼弟兄姐妹如若有机会参与大会,且当珍惜,给自己一个走出属灵窠臼的机会,让自己的属灵黄金期历久弥新!

交流站:推广文字圣工

with No Comments

本报总编黄孟礼与主编翁震凌于八月杪前往沐胶、民都魯及美里等堂会主持阅读分享会及文字主日。同时也安排两位读者——李炎城及刘孟祥现身说法,分享阅读心得。会后售书更获得弟兄姐妹热烈支持。盼望吾会会友皆能学像会祖约翰卫斯理成为一位喜欢阅读的人。

1 20 21 22 23 24 25 26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