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

with No Comments

您与属灵书籍相遇时,是否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是否拨开灵性的迷思与疑雾?是否收获喂养灵命的粮食? 孙德生牧师曾说过:“想要在灵性和学识方面能够长进的人,总是离不开书籍……”欢迎您与我们分享“我与属灵书籍相遇时”! 字数:2000字以内 截止日期:2019年08月10日 来稿(己打字的文档)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 每期一句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旦也装作光明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稀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11:13-15)

灵修日程:“就是你吗?” 七月28日(日)

with No Comments

文/Victoria P. Creel(美国Alabama) 读经:马太福音十一章1-6节 经文:耶稣说:“凡不因我跌倒的有福了!”(太十一6) 在今天的经文里,我们看见施洗约翰因为传道而被囚。约翰在狱中听见耶稣的工作,就派两个门徒去问祂说:“将要来的那位就是祢吗?还是我们要等候另一位呢?”约翰的问题令我困惑,约翰不是在传扬耶稣,甚至为祂施洗吗?(参太三11-17)约翰是否期待耶稣到来救他? 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都像约翰,有时候也会感到困惑。即使我心里知道上帝是真实的,也是值得我们信靠的,但我偶然也会挣扎:“主,祢在这里吗?我正在经历这些难处,祢真的在看顾我吗?”我记得有一次我恳切祈祷,可是没有得着所寻求的答案,感到好像上帝已撇弃我。我忧愁而疑惑,我问:“主,为什么?”冷静下来后,感到就如上帝正在问我:“你仍爱我吗?你仍相信我吗?” 我记得耶稣如何回答约翰,祂说:“凡不因我跌倒的有福了!”我对这个回应身同感受。即使当我不明白为何仍迟迟未得到答案,或这答案跟我期望的不同,但我仍相信,上帝是信实的,祂爱我。 祷告:亲爱的主,当我们失望,求祢帮助我们仍然坚定信靠祢和爱祢。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 纵使我的祷告得不着回应,上帝仍是爱我的。 代祷:正等候祷告结果的人

征稿:《灵修日程》读者心得

with No Comments

如果在灵修路上,《灵修日程》(UPPER ROOM)是您的属灵良伴,陪您走过灵程的高山低谷;欢迎您藉着文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同得灵修的好处!  字数:700字以内   敬请将来稿(请以文档方式)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同时附上个人近照一张。

抓鼠有感:平安七月夜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多年前,有一首基督教诗歌《平安的七月夜》,在“鬼影幢幢”的农历七月(民间俗称“鬼月”)里成了一道平安之光,照亮驱散许多人心中的黑暗恐惧。 农历七月与中元节(七月15 日)对绝大多数的海内外华人而言,不仅民俗禁忌多,心中更是惶惶不安,深怕一个不小心得罪“好兄弟”(鬼);即使是受洗归入主耶稣名下的基督徒,有些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诸事“小心翼翼”(比如晚上少出门、不在七月办喜事等)。 儆醒倚靠主争战 无可否认,不少基督徒过于高举“鬼”的能力,深怕它们会伤人害人,觉得它们“鬼”力无边,就如许多影视中所呈映出的光明与黑暗的势均力敌:上帝与魔鬼是相互对抗的!然而,我们若读圣经就知晓,魔鬼与上帝从来就不是对等的,上帝是宇宙万有的创造主,而魔鬼不过就是悖逆神的受造物。 魔鬼最擅长做的就是说谎,用各样的谎言欺骗我们,迷惑我们,恐吓我们,辖制我们……但是,基督徒是属上帝的,我们是被主耶稣以重价买赎回来的,诚如歌罗西书一13节说:“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所以我们可以靠着耶稣基督得胜有余,不再惧怕!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轻视属灵争战的真实性,更不要随意低估仇敌,以致我们因狂妄自大而跌倒。因为保罗说:“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0-12)可见,我们还是要打起十二精神,儆醒倚靠主耶稣来“争战”! 这一期的《卫理报》很“简单”(篇章不多),除了“总编面对面”邀来黄敬胜牧师从信仰角度“谈鬼话禁忌”;仅有一篇分三部曲的见证──《瓦解谎言》(第二部作者身为一名知识份子,却出身于乩童世家,更谈及自己信主之后如何靠着上帝话语“视穿”魔鬼的谎言),让我们真实见证上帝是那又真又活且大有能力权柄的独一真神;以及另外一篇悼念良牧的文章,更提醒我们基督徒在世当为世上的光,且是不惧“黑暗”的光! 所以,欢迎弟兄姐妹阅读后,将它转赠未认识基督耶稣的朋友,让他们七月有平安!

交流站:婆罗洲文化节 卫理报助人“寻根问祖”

with No Comments

您知道您的祖乡在哪儿吗?福州?厦门?抑或是广东? 卫理报“寻根问祖——我的祖乡在哪儿?”活动告诉您,关于您祖乡的故事! 受卫理神学院之邀,卫理报在7月18日——诗巫婆罗洲文化节的头一天,在诗巫卫理神学院摊位进行“寻根问祖——我的祖乡在哪儿?”活动,用地图讲述祖乡的故事。 同时,在现场办小型书展,一一展出多种关于婆罗洲文化、美食、历史的书籍;购书者除了可以“婆罗洲文化节优惠价”购得好书外,亦获赠一份小礼物。 当晚,来”寻根问祖“的人次约两百人,其中不同籍贯,如:福州人、客家人、广东人、兴化人、福建人、潮州人、海南人等;不仅多数乐龄人对自身祖籍侃侃而谈,也有不少年轻人也深感兴趣,想要更多了解自己的祖乡。

图说新闻:毕理学院成ACCA 电脑考试中心(CBE)

with No Comments

供稿/毕理学院 卫理毕理学院获得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授权,成为“电脑考试中心”(Computer-based Examination,简称“CBE”)。 为了减少考试期间出现技术问题,卫理毕理学院提供了高速服务器和电脑等资讯工艺的援助,并向修读ACCA课程的学生提供有关考试的培训课程。为“CBE” 提供培训的丘杜年先生,也是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认证培训师,在毕理学院拥有超过25年的教学经验。 “CBE”是根据现今的工作环境,提供实用和现代化的学习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通过使用工具如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回答问题,学生可以学习更实用的会计技巧。

图说新闻:新福源堂GB半日游

with No Comments

七月6日,新福源堂女少年军展开半日游,报道集合祷告后,出发去第一个目的地――石山公园,共47人(包括军牧、军官及军员们)参与。 小军员在大军员与军官们帮助下爬上公园半山腰,尽情开口跳舞赞美上帝,玩团康游戏,享用早餐。我们也挑战自我——走吊桥。一开始,很多军员因害怕想临阵退缩,但在坚信有主耶稣的同在,并在军官及其他军员鼓励带领下,他们勇敢踏出信心的脚步,成功走完吊桥;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有成就感的笑容。 接下来出发前往真安堂卫理文物展览馆,这展览馆的前身是真安堂旧圣堂。目前,建造真安堂新圣堂的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家很荣幸能看到好多历史文物,也感谢负责人热情款待和讲解。 在半日游的尾声,我们途径餐厅享用美味午餐,就回到新福源堂。这一趟半日游让每个参与者都获益良多,除增进彼此的感情,还让我们大开眼界,学到新知识。(陈梅洁)

家事国事天下事:三代祖孙牧职 女牧者事奉不易

with No Comments

翻译/陈康胜 新按立为副牧的伊娃(EVA),步上母亲和外婆后尘,开始进入牧职。 美国卫理公会北德萨斯年议会有一些“多代”牧者家庭,但其中最为特出的是伊娃一家,三代都出现女牧者。 伊娃于今年(2019年)被按立为副牧,母亲维拉丽(Valerie)是长牧,外祖母维多利亚 (Victoria)则在年议会服事了40年之久,于2018年8月安息。 伊娃小时,外祖母维多利亚带她到牧会的教堂,她去开会,伊娃也会跟着。待伊娃稍为长大时,她的父母才上教会。 伊娃5岁时,母亲才回到教会,后来受召服事。维拉丽依旧记得母亲(维多利亚)进入神学院时的情景,也明白母亲作为女牧者所面对的困难。 维拉丽说:“我常常看她到碰壁,又常被拒绝,真是好生困难。” 维丽回应上帝呼召,也按立为长牧。她迈也遇到同样的阻力,但她感激母亲为她打开女牧者事奉之路。 伊娃在母亲牧养的教会很活跃,她同样也看见母亲在事奉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她说:“我看到母亲与外祖母挣扎。” 伊娃中学时想读圣经,却无从下手。她母亲教她如何自己操练灵性生活。在16岁时,伊娃在一次营会中感受上帝呼召,但却未清楚祂要召她作女传道人。 伊娃在学院求学时,开始思考牧会的呼召,及至她毕业到外地深造后,她进入波斯顿大学的神学院,预备日后按立副牧。 “我的呼召是有别于外祖母与母亲的”伊娃说。她想探讨环境研究和事奉的交叉点,看能否两者兼顾。 目前伊娃在她母校学院帮助年轻人辨识呼召,也作为其他人的督导。 (此为译文,一切以原稿为主;原新闻参https://ntcumc.org/news/keeping-up-the-family-tradition,照片亦取自该网)

提升设计成“音乐演奏厅”

with No Comments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总干事刘邦耀,对卫理年会大厦与卫国礼堂的历史做了简介: 1980年11月26日,楼高四层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大厦,简称“卫理年会大厦”,举行落成奉献典礼,由时任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会督方中南牧师主礼。此卫理年会大厦包括底楼作为餐厅,二至三楼为宿舍,四楼是礼堂。十年后,因使用空间不够,就策划扩建此年会大厦,欲兴建另一座两层楼的建筑物,底楼包括一间会议室,一间康乐室及一间管理员宿舍,二楼则充作礼堂。 1990年12月3日执行部决定扩建卫理年会大厦,积极兴建两层楼建筑物,期间获得本会会友热心捐献,包括底楼会议室由刘瑞源先生捐献,以纪念其父刘乃和先生;底楼康乐室由拿督陈联璋先生捐献,以纪念其母丁维珠女士,同时拿督陈联璋昆仲捐献二楼礼堂设施的费用,以纪念其父陈卫国先生,此礼堂因而命名为“卫国礼堂”。此“卫国礼堂”的全名是“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大厦卫国礼堂”,简称则是“卫理年会大厦卫国礼堂”(WEI KUO HALL,WISMA SCAC METHODIST)。 1992年10月26日,为此扩建楼暨包括卫国礼堂举行落成典礼,由时任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会督达顿牧师主持落成揭幕仪式,由时任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朱新进牧师主持奉献典礼。 由于此两层楼(包括卫国礼堂)建成至今已历25年,建筑物及其设施已显陈旧破损,虽也经过大小维修,但仍不足以使用。执行部即于2017年初决定重新设计并且进行较大型装修;特别是卫国礼堂不单是议会厅,也被提升为“音乐演奏厅”,以符合现时代的需求。 装修工程于2018年5月24日跟建筑商“恩典建筑有限公司“签约承建,期间复蒙拿督陈联璋先生捐献马币50万令吉,卫理毕理学院捐献的马币147,840令吉做为硬体装修及添购设备的部分费用,整个装修工程于2019年2月28日峻工。 2019年7月15日晚上7时15分举行“卫理年会大厦”(包括卫国礼堂)装修后的奉献典礼,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主持奉献典礼。同时,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诗班也特别安排在当晚,与受邀而来的台湾茹果弦乐团一起呈献“诗弦颂赞音乐会”,向上帝献上感恩与赞美,更将一切荣耀归给神。(礼长)

卫国礼堂装修奉献礼 池金代指教会是“扩音器”

with No Comments

使徒保罗虽然在帖撒罗尼迦教会只宣教和牧养了三个星期,但这间教会却在信心、盼望和爱心上做了众人的榜样。池金代牧师在卫国礼堂奉献礼上如此说:“他们的表现非常棒,从‘拜拜’的背景到敬拜又真又活的上帝。” 保罗说“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上帝的信心,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所以,不用我说什么话。”(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8节) 池牧师表示,保罗用一个字“传扬,传开”,显出这间教会的信心和爱心各方面就像扩音器那样,传到各方去。他指出,今天我们大家都像帖撒罗尼迦教会一样是“扩音器”;但是作为扩音器,今天我们走在路上“传扬”的是自己的“臭名”呢,还是上帝的圣名?! 在这片土地上,有几个机构是我们在社会中蛮出名的,像扩音器那样,如:卫理福儿院、毕理学院、卫理神学院、卫斯理堂和福儿院幼稚园。但是,在过去10余年来,有一座建筑物变得很出名——卫国礼堂。它整体名称本来叫“年会大厦”,但是卫国礼堂却像是喧宾夺主,成为了社会上很出名的建筑物,只要是有音乐会或什么活动在卫国礼堂办,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理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卫国”从何而来,都以为是“卫理的国家”,殊不知,这是为纪念拿督陈联璋的爸爸——陈卫国先生,这是最棒的名字。 “我们每一个建筑物,每一个机构,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像扩音器那样,社会上的人会认识我们,我们要把荣耀归给上帝,像帖撒罗尼迦的教会那样,把主的道,把自己的信心传扬开来,为上帝做扩音器。” 卫理年会大厦——“卫国礼堂”于7月15日举行装修后奉献礼,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主持。配合这项奉献礼,年会诗班也特别安排在当晚与被邀请的台湾茹果弦乐团一起呈献“诗弦颂赞音乐会”。

1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