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缅怀与释怀 邱和平:忘记也需要好好处理

with No Comments

基督徒总是记得使徒保罗说过“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于是,总是努力向前追求,但往往却没有好好处理背后的记忆,导致不愉快的经历一直都存在记忆中,影响身心健康。 要知道如果没有缅怀,就不能释怀;如果不能释怀,就不会缅怀了。为此,邱和平牧师认为,合适的释怀带来有意义的缅怀,有意义的缅怀则带来盼望的动力。 “缅怀与释怀”是第18届全砂乐龄大会的专题讲座,诗巫卫理神学院院长邱和平牧师特别从圣经与心理学角度出发,讲述了缅怀与释怀之意义与动力,还有记忆的remember(记得)和re-member(重构)。 邱牧师说,人脑的功能惊人,尚未出生的胎儿已经具极为完善的情绪分辨能力和记忆,而缅怀(纪念,想念)与释怀(放弃,割舍)都与记忆有关,并且是相互作用,两面一体的。“缺乏健康整全的记忆就削弱缅怀的意义,缺乏更新重构的记忆也削弱释怀的能力。而合适的释怀带来有意义的缅怀,有意义的缅怀则带来盼望的动力。” 记忆是“过滤器” 在记忆方面,邱牧师认为,圣经吩咐我们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林后四16,罗十二1),这才能让人真正缅怀和释怀。 当然,记忆也是影响或主导人之心意转化的重要“过滤器”,让我们重新检视过去储藏在记忆中的(尤其是痛苦、苦涩的),重新在新的“透视”和“过滤”过程中去转化更新,就会有崭新的理解,带来释怀!而在释怀的割舍放弃中,使人带来真正有意义和动力的缅怀。 “我们需要在基督受难的神圣的记忆中更新我们的记忆(尤其是受伤痛苦的记忆),使缅怀和释怀成为神圣的行动。” 邱牧师强调,基督徒受难的记忆是宽恕之路,在公义的亮光中有转化性的恩典。基督受难记忆教导我们,恩慈待人是没有条件的(约壹三16-18);要求公义的正当性,公义与恩典并存,寻求饶恕(太六14-15);与上帝契合踏上成圣旅程,通往爱的群体拥抱仇敌(太廿二34-40,约壹四19)。 对于缅怀与释怀,邱和平牧师提出实际行动7步骤: 卸下往事:承认过犯且彻底的宽恕 顺服生活:明白神所立定行为准则 心灵释放:远离使你与神分离的事 彻底康复:委身漫长成长的新旅程 领受神恩:领受神慈爱恩典和能力 防范陷阱:避开消极盗取生命诡计 立足真道:永不放弃与神密契关系。

2019—2020年年会乐龄团契职员会名单:

with No Comments

主席 汤祖安 副主席 刘恭谋 文书 倪可菁 副文书 周政光 财政 黄忠涵 查账 刘长举 信仰组(正) 俞庆洲 (副) 吴恒丰 宣教组(正) 许世强 (副) 许仕豪 见证组(正) 黄孟禄 (副) 黄家玲 公民组(正) 刘贤敏 (副) 刘良举 团契组(正) 刘利东 (副) 张彬昌

丰盛年华:发旺如棕的生命 魏义发:乐龄人要造就他人

with No Comments

魏义发牧师认为人的生命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的不同,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当要愈老愈觉得上帝的爱天天都在增加;并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丰盛生命的意义,再从领受上帝的恩典角度来探讨生命的成长。 “丰盛年华:发旺如棕的生命”是魏牧师的第二讲,主要提醒乐龄人应当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与他人有所不同,并要说造就的话。 确定自己是义人 首先,他认为乐龄人先要确定自己是个义人(罗三25-26),因蒙受上帝的恩典而称义,要坚定做祂儿女的身份;并靠着丰盛的恩典成长,脱离从情欲来的败坏,进一步地发挥作上帝儿女的性情。 再来就是要“发旺如棕树,生长如香柏树”。魏牧师说,基督徒的生命当要如同棕树与香柏树般,深入地下生根,也要不断向上成长;不仅能外强中坚地抵制火患,还要经得起干旱和严寒作沙漠绿洲的标记。 同时,在与上帝同在的环境中成长。当我们处在“分别为圣”的环境,享受祂的恩典到终年,年老仍然充满着活力,结出丰盛的生命果实,见证上帝是正直而可靠的。 改放手时就要放手 魏牧师认为,年老是一个人生命结出果子的最佳时刻,孩子离开父母是件好事,就是离开原有的价值观;而父母则要放手,在孩子经济独立、有思想能力时就要放手,不要再插手儿女的生活。 “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照顾孙子孙女们;偶尔陪他们玩就行了,一周聚集一次,聊聊近况,为儿孙祝福祷告就好。” 魏牧师说,虽然人生短暂,但我们的一生的历程,乃是充满着上帝的恩典和怜悯。我们若能客观地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做检讨,就能在身体还未消失或失去功能时,体会上帝是正直可靠的帮助,让主的名得到荣耀。 因此,我们应积极地确定自己因蒙恩而称义,进而领受“发旺如棕,成长如香柏树”的生命;并在与上帝同在的环境中成长,使我们在年老时仍可结出丰盛生命果实的见证。

丰盛生活的资源 魏义发:老伴、老本、老朋友

with No Comments

“一个人的生命是否丰盛,取决于你是否拥有丰盛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用金钱来衡量。”新加坡绿洲家庭生活教育中心创办人魏义发牧师对于“丰盛年华”如此定义。 在他看来,乐龄人丰盛生活的资源就是老伴、老本和老朋友,缺一不可。 魏义发牧师是第18届全砂乐龄大会的主题“丰盛年华”的讲员,在第一讲中,他以“丰盛年华:丰盛生活的资源”为题,讲述了他的看见。 魏牧师说,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曾提醒该国国人老伴、老本和老友的重要性;可见,乐龄人不可缺少老伴、老本和老友。 “当然,有一些老夫老妻也曾为了老本和交错朋友而离婚,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管理老本和误交损友所致。因此,有了老伴、老本和老朋友也需要好好地经营与管理,并不是胡乱为之。” “你为你的黄金年华的生活曾做些怎样的安排?”魏牧师向参加者提出了这个问题。现代人因忙于自己的生活需要而忽略了父母,因此,魏牧师认为,乐龄人们应尽量预备照顾自己以减少孩子的负担。 为夫为妻没有退休 他认为,积极丰盛夫妻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方式来维持,如:参加夫妻丰盛营调整夫妻关系,从而重整丈夫与妻子的定位和功能,更多了解配偶的气质作为搭配基础,遵行相爱如同主爱我们的命令,还要以敬畏基督的心保持沟通的程序。最后就是要尽量保持健康的夫妻性爱生活。“老年夫妻的性生活不是一定要实际的,却是最起码的抚摸与碰触。” 很多夫妻在年轻时忙生活、忙孩子,老了开始有闲时了,摩擦也就愈来愈多;夫妻关系更需要经营,要知道,为人夫、为人妻是没有退休的工作。“儿孙看到祖父母的婚姻和谐,就不会恐婚;拥有正常婚姻的家庭,儿女、孙子的婚姻就不会不正常。” 魏牧师说,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婚姻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原生家庭先有问题。“我们不要急着反对同性恋,而是要先找出原因,因为同性恋者并不是天生的。那些‘生出’同性恋者的家庭通常都是不正常的,促使孩子对性别认知模糊,进而产生了同性恋倾向。” 知足的心管理钱财 在老本方面,魏牧师要乐龄人以敬虔加上知足的心管理钱财。 首先,要数算夫妻之间共有的老本总额,然后从基本的需要做个合理的预算,不要做任何赚取高利润的投资;但仍然把十分之一的入息归给上帝,千万不要让金钱伤害了和谐的气氛,可以先做好遗嘱而不要急于分配财产。 在老朋友方面,魏牧师强调要对待邻近的朋友犹如弟兄姐妹,并积极地维持亲朋戚友的关系。乐龄人可以通过参与教会乐龄义工团队的事奉,也可以成立乐龄家庭守望与分享小组,更可以组织户外和锻炼身体的活动。 “我们虽然进入退休年华,多数都已经完成了为了生存和养育儿女而努力工作的生活;但是若主愿意,我们还有好多年日,让我们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过这个阶段的生活和往日的生活完全不同:我们对自己的老伴、老本和老友,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调整,使我们能活得丰盛而自在。”

池金代:不作“三等”作“一等”

with No Comments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劝请乐龄人要当就当“一等”老人,而不是“三等”老人,从“等吃、等睡、等死”的老人,晋升为“一个等候上帝”的老人。 池牧师受邀在第18届全砂乐龄大会于10月12日进行开幕礼上训勉时,以93岁再次官拜首相的马哈迪医生为例,幽默地表示我国退休年龄可提高至95岁;因此,乐龄人并不是“三等”老人。 “摩西活到了120岁,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但是,如今有许多人未到老迈年纪,就已自称眼睛老花,精神衰败。要知道,唯有自己认老的人,才是真正地老。” 池牧师自爆已经61岁的他,依然打篮球,因为他不认老;并强调如果我们天天运动,天天操练,天天有好精神,就不会老,更不要认老。 摩西另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摩西等候上帝,求上帝给他智慧,因为智慧都是从上帝而来。有了智慧,才能有丰盛的年华,而丰盛所指的,是能够自然流露的生命。

特别报导:第18届全砂乐龄大会:第18届全砂乐龄大会兼代表大会 1100人“越老越精彩”

with No Comments

文/韵琴 第18届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全砂乐龄大会兼代表大会于10月12日至13日在诗巫晶木大酒店召开,参与的乐龄人超过1100位,除了来自全砂各地外,还有沙巴、汶莱与印尼等地。 这项两年一度的大会在12日下午进行开幕礼,讲员为年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开幕礼前,上午则先进行年会乐龄团契代表大会,并在会议中选就2019-2020年新届职员。 该大会主题为“丰盛年华”,并邀请新加坡绿洲家庭生活教育中心创办人魏义发牧师担任主题讲员。另有专题讲座“缅怀与释怀”,讲员为诗巫卫理神学院院长邱和平牧师。 同时,大会亦设有4个趣味工作坊,即“冲击人生终点站”、“安养规划”、“越老越精彩”和“老有玩法”,供与会者参与学习。 为期两天的全砂乐龄大会闭幕暨就职典礼于13日上午进行,江昌龙牧师受邀为闭幕礼训勉,随即由年会乐龄团契指导刘慈瑜牧师主持2019-2020年新届职员宣誓就职。 2018年亦是年会乐龄团契成立20周年的年份,因此,年会乐龄团契亦于13日傍晚6时举办20周年感恩庆典暨缤纷松年之夜联欢晚会。

面面俱圆:癞蛤蟆,天鹅肉?

with No Comments

文/陈康胜(诗巫万民堂) 在后院里割草的时候,隐约看见一只小动物在墙边跳动。我停下割草机,往前瞧个仔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我轻轻地抓住它,放在掌心上,望着它;它也望着我,一动不动。我想,这就是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 我开始纳闷,这癞蛤蟆既没牙齿,又没有足够的力气,更没有攻击性,怎么会想吃天鹅肉?平常它不是只吃蚊子之类的昆虫吗?我上网去查癞蛤蟆的资料,果然它只吃藻类和蚊子等小昆虫;说它想吃天鹅肉,都是因为《水浒传》和《红楼梦》作者在他们作品中如此写的。 用今天的网络术语来说,这两本书作者发表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假新闻,而读者们也不假思索地疯传至今,给癞蛤蟆套上了不白之冤,让人一看到癞蛤蟆,就说它作非分之想,想吃天鹅肉。癞蛤蟆对此宗讥笑的反应(或者说没反应),出乎意料地让我“体验”到圣经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说的“爱的真谛”。 首先,它“不计算人的恶”。人们讥笑了它们几十代,至今仍然没有放过它,但它却没有过任何抗议,没有控诉施耐庵和曹雪芹这些作者,它只是“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上无声”(赛五十三7)。它够自信,人们的讥笑伤不了它,它仍然跳来跳去安分过自己的生活;比起我们一听见别人说我们些什么,就动怒喊叫诽谤来说,癞蛤蟆确实沉稳得多。 癞蛤蟆生来“不自夸,不张狂”,它不像同类——青蛙——那样,个子小小却鸣叫到整个村落都听得到。它也不会像文士和法利赛人那样,“喜爱筵席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有喜爱人在街市上向他们问安,称呼他拉比。”(太廿三6~7) 癞蛤蟆“不喜欢不义”,不会像老鼠、蟑螂一样,出现在什么地方,就立刻引起那里的人,尤其是姐妹,大声尖叫,一团杂乱。它“只喜欢真理”,真理就是顺从造物主的创造,在院子里吃蚊子昆虫,替人们减害,不想吃天鹅肉。 这么好的癞蛤蟆,下次看到时,能别再笑它想吃天鹅肉了吗?!

宣教的脚:过程胜于成果!

with No Comments

文/林瑜嫦(民都鲁恩光堂) 我出生在基督化家庭中,却未曾参加过任何短宣。婚后孩子一个一个出世,尤其是一出生就有病的老二和老幺只相差15个月,当时真的觉得自己很累,甚至自我封闭。短宣对我是遥远不能实现的“恶”梦,也是我生活字典里找不到的词汇。 2010年,我从“沉睡中醒悟过来”。2011年,我开始接受各种装备和事奉,同时开始思索短宣问题,但还是觉得再慢一点,即使短宣也是本地短宣。有一天,我的良人回来告诉我说:“牧师要我们一起去东亚短宣!”我很犹豫三个孩子安顿、短宣费用等问题。可没想到,还没答应,我们夫妇两人名字就已出现在祷告会短宣代祷事项中了。后来才知道短宣队是要坐火车到工场,可我先生健康不容许他坐火车,原想退出短宣队,但最后我们决定坐飞机(自负额外费用)。事就这样成了! 我们这队短宣队有八人,大家一开始都有些“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因不知那里的实际状况如何,但上帝保守我们,让一切出门手续都顺利。当时间越靠近,问题也更多,尤其是三个孩子的安顿,简直是一波三折,感恩的是上帝都帮我们一一解决。至于学校方面,虽是假期,但身为公务员,出门也是必须申请准证,蒙上帝眷顾,一切都顺利。 短宣只剩十余天 11月9日,是学校分派新学年借贷,也是老师们非常忙碌头痛的一天,因为得记录学生们要借贷的课本,绝对不能有错误。我从中午12点忙到傍晚5点,终于忙完了,刚好最后两节是空节,就踏着愉快轻松的脚步从三层楼课室出来。下楼梯时不知怎么会踩空,痛得我立马坐下,无法站立;同事扶我下楼到办公室去,又用“安美露”喷涂痛处,但毫无效力。我知道事态严重,不能自己开车回去,只好致电叫先生载我回家。 寻了中医,为我治疗时,痛得难以忍受;医师怀疑是骨裂,叫我去医院照X光片。我又赶紧去了私立医院检查,找过x光片后,医生说没有骨裂,但脚却越重越大,越来越痛,痛到连脚都不能下地。医生怀疑我是筋拉伤,甚至筋断了;若是如此,就要修养三个月。我听到“三个月!啊,短宣只剩十余天,怎么办呢?!” 接下来的日子非常难过,脚真的很疼,治疗过程也非常痛。教会牧者在祷告会中为我祷告,医生和身边的人都叫我放弃短宣。但我还是不放弃,因为觉得上帝既然安排这机会,祂必保守我平安地去,平安地回。我认为这是魔鬼撒旦的作为,因此更不能屈服。所以,我还是决定去短宣,也祷告求上帝医治我,让我的脚完全痊愈。虽然上帝没有完全医治,但祂让我脚有好一些,至少可以一拐一拐地走。结果,我就跛着脚去短宣,也跛着脚回来;而且我们之前改坐飞机,已经减少走路的路程,这实在是上帝的恩典与奇妙的安排。 未曾听过福音的 短宣一路上,队友更是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不但很照顾我,出入也顾念我的脚伤;尤其是庭琼姐,像妈妈一样照顾我,陪伴我,令我很感动。那里当时已迈入冬天,对我们这些“热带人”来说,这样的天气,真的非常寒冷。也因着第一次家庭聚会时,被“冷风吻上”,我严重伤风;不但把自己和团队带来的药吃完,而且在当地到处找药吃,结果还是没减缓。看着队员们吃着美味的冰淇凌,只有看的份儿,实在羡慕呀!所幸,最后还是吃了陈祖义牧师带来的伤风药,才很快痊愈,否则我真不知要怎样在寒冷的天气中继续服事。 那一趟短宣,我很感谢主有机会接触中学生、学院生、大学生和其他人。我们有机会和他们谈起耶稣,其中有很多人是未曾听过福音的,也不知道耶稣是谁,圣诞节是干什么的。即使有听过的,也只把耶稣当做西方神话故事,甚至觉得圣诞节是吃苹果,开“派对”,有圣诞老人陪伴的日子。其他宗教信仰其实在他们心中扎了非常深的根;而宣教士能做的,就是帮助贫穷学生,支援他们的生活费,并把福音传给他们。 我们有机会参与他们的家庭聚会(都在晚上),陈牧师教导他们“亲密之旅”课程,他们也都很积极回应,珍惜每一次聚会时光,排除万难出席。可见他们是何等渴慕上帝的话,反观我们,教会有很多装备课程,但不是每位会友都会珍惜,求上帝怜悯啊! 最后一天,我们也藉着“欢乐圣诞”聚会,将主耶稣降生的好消息带给青少年,同时教导青少年人正确的“两性关系”知识。毕竟时间有限,我们很快就向他们道别,结束东亚短宣行程。 这次短宣中,我觉得上帝要我学习的功课是:过程胜于成果。我的脚真如医生所说的,三个月后才慢慢痊愈;但感谢主,让我能坚持参加短宣,也不后悔参加短宣。

有你相伴:马大的三句话

with No Comments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教会常有一句话说,不要做马大要做马利亚,意思是说不要像马大为许多事思虑烦扰,忽略亲近主,倒要像马利亚一样,选择上好的福份,愿意来到主耶稣面前聆听他的教诲。(路加十38-42) 这厨房风波事件发生不久之后,马大和马利亚这对姐妹的兄弟拉撒路病了,而且是病危。虽然耶稣早知道拉撒路病了,但耶稣还是选择慢一点到他们家,因为他知道这事的发生是为了叫上帝的儿子因此得荣耀。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得很快,拉撒路最终病死了,耶稣还未来得及到他们家。拉撒路死了也埋葬了,而且四天之久。亲人的离世对这对姐妹有很大的打击。但耶稣的出现,事情却峰回路转,已埋葬的拉撒路,回应耶稣的一个大声呼唤,就从死里复活,走出坟墓,回到爱他的家人身边。 这过程的记载,除了主角拉撒路之外,马大与耶稣之间的对话,也是绝对不能忽略的,让我们看到马大信心的宣称是既合宜又崇高的。关乎这事,约翰十一章记载马大对主耶稣说的三句话。第一句,“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 (约翰十一21)第二句,“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约翰十一24)第三句,“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约翰十一27)马大相信耶稣是无所不能的;马大相信死人在末日会复活;马大相信耶稣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马大的宣称,在当时并不广布,所以她对耶稣的认识,绝对不是盲目追随,是她心中真诚的呐喊。 不要以为马大只会烧饭做菜和发脾气,她的信心和对主耶稣的认识是当时少有的,连很多耶稣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的不能与她相比。马大的三句话尽显她在悲伤中不至被击倒,反而更牢靠那“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的主耶稣。这样的马大,我们都要学啊!

时事回应:新马来西亚若即还远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第十四届马来西亚普选,促成自大马建国以来第一次的政党轮替,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成功取代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入主布城组成新一届的政府。 无可否认,新政权崛起使国人雀跃万分,无不对希盟所领导的新政府怀着美好的憧憬,乐观地期待在希盟政府的领导下,大马的建国事业能步入正确的轨道,帮助催生新马来西亚,从而使我国成为一个伟大,且受世人尊重的国家。斯次,大马迎来改朝换代被众人喻为“国家独立2.0”,彰显国人对前朝政府的施政感到极度的失望,且对摆脱其枷锁感到兴奋不已。 如今希盟组政已届满5个月,早已过了所谓“蜜月期”,新政府的治国本事与能力,以及选前向国人所许下的承诺是否认真兑现,其诚信度正被摊在阳光下接受民众的检验。 马来西亚在前朝政府的治理下,种族、宗教政治加剧,贪污滥权盛行,国家债台高筑,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重挫了百姓的幸福感、满足感与获得感。希盟作为在野党联盟,目睹民间疾苦,并提出“拥抱希望、重建家园”的竞选口号,得到人民的拥戴和大力支持,成功破解了国阵不倒的神话,完成了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敦马哈迪以93岁高龄第二度任相,说明马来西亚在建国事业面对窘境,不得不重用这位前朝老臣为国家谋求出路。国阵或其前身的联盟统治大马逾半个世纪,老马处相位长达廿二年,大马在哪里出了差错,相信老人家心知肚明。正因如此,由老马所领导的希盟在选前信誓旦旦,要落实国家体制改革,许马来西亚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引起国人的共鸣,以致希盟在激烈的选战中奏凯。 解铃还须系铃人,马来西亚制度的崩溃,老马得负起一定的责任。马哈迪蒙上天眷顾,享有第二次机会为国家计谋献策;至于老人家是否有能耐力挽狂澜,就看他的造化。然,可以肯定,老马的成败将决定他的历史定位。 漫长迂回的道路 摆在希盟政府眼前,当务之急有三:1.落实国家体制改革;2.拯救国家经济;3.重建马来西亚国族。以上是希盟政府所面对的重大挑战,何尝不是时代赋予当今政府的天职;况且只许成功,不容失败。不然,选民的殷殷期待将化为泡影,国家的前景也将黯淡无光。 持情而论,希盟政府针对改革体制与反贪倡廉的决心可圈可点,在短期内采纳了令人振奋的措施,包括:首相不兼任财长;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必须申报财产(有必要扩大到彼等的家属);选贤与能担任政府与官联企业的要职;尊重新闻自由兑现大选承诺废除《2018年反假新闻法》(尽管受到国阵上议员的阻挠而功亏一篑)……凡此种种皆受到民众的赞赏。 就选区划分方面,如果选委会能按“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原则重新划分更多民族混合区,无疑对消弭种族、宗教政治,及促进公平选举、种族和谐将有莫大的帮助。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是希盟选前的承诺,希盟是否言而有信,时间是最好的证人。东马——砂、沙两州的人民——引颈企盼联邦政府通过修宪,归还两州的自主权,包括:增加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税。看来,就国家的体制改革,希盟政府还有一段漫长迂回的道路要走。 一视同仁地对待 前朝政府被国际社会嘲讽为“盗贼统治”,不但使国家声誉受损;更令大马子民难堪的是,国人被迫背负逾一兆的债务,严重削弱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可以预见,在颇长的一段时间,举国上下必须勒紧腰带,并准备做出个人的牺牲,才有望使国家脱困。全民正拭目以待,希盟政府如何帮助提高国家的生产力、开发新的产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减低失业率,为国家增进税收,开源节流帮助减轻国家的债务,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尤为令国人局促不安的是,某些政治人物仍然选择老调重谈,以为“种族议程”是万灵丹,可以屡试不爽;殊不知,今天的国家情况,已不可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同日而语。事实上,如今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包括:银行业、矿产业、运输、交通、服务业、种植业、政府工程、公共服务等领域,都由土著主导,操纵在政府机构、官联或土著企业的手中。我国七十万名技工流落异乡,是什么原因造成,也值得有关方面深入探讨。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政者必须教育百姓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诚实做人,而不是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尽管民众对希盟政府宣布暂停或取消大型计划,包括:隆新高铁、东海岸铁路、马六甲与沙巴油气输送管,以减轻国家债务表示理解,却对首相重提国产车3.0,及马、新弯桥计划不以为然,因为它根本无助于拯救国家经济。 在国家所面对诸多的挑战中,国族的建构是关键的一环。大马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由不同种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人民所组成,理应不分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和接纳。虽然各族人民具有不同的过去,但却拥有共同的现在和未来,必须建立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 人人生而平等,在大马的日光之下,所有的子民必须获得一视同仁地对待。“己所欲施与人”,人类所享有的最大特权是,舍弃自己应享有的权利,为他人有尊严的生活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对世人的极大考验,当然马来西亚人也不例外。 “新马来西亚”是全体马来西亚人民与希盟政府的愿景,此路若即还远,但愿众人锲而不舍,从而在南天开辟一片人间的乐土。

1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