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学堂:得人如得鱼(马太福音4:18-22)

with No Comments

文/刘世龙(年会宣教士) “更新我的灵,使我贴近你的心,看见异像,听见你的声音……”,这是我每一次想放弃宣教传福音时,常常哼的诗歌;歌词提醒我耶稣当初的呼召,及自己要紧紧跟随耶稣。 马太福音四18-22说,“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德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渔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呼召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以上经文中的事情发生在加利利海边。加利利海不大,其实是加利利湖,是捕鱼的好地方,因为那里渔产丰富。西门彼得和安德烈是伯赛大人,以捕鱼为生。二人早已经听闻耶稣,也曾见过耶稣(约一35-42)。当耶稣呼召他们时,他们正在捕鱼;可是他们立刻放下网,跟从了耶稣。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在船上补网,当主耶稣呼召他们时,他们也立刻放下网,别了父亲,就跟随主耶稣。耶稣呼召四个门徒的事情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立刻行动 西门彼得、安德烈、雅各和约翰听到主耶稣的呼召,立刻跟从主耶稣。“立刻”是马上的意思,也就是马上行动。从短短的五节里,“立刻”这个字眼出现了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主耶稣呼召门徒时,门徒所作的回应。“立刻”也只出现在马太福音,其它福音书没有。弟兄姐妹,当主耶稣呼召你,要你传福音时,你会怎么做?你会立刻回应主的呼召吗? 今天当我们说传福音的时候,通常只想到身边所认识的华人。我们对其他国家和其他种族抱着“非我族类,与我无关”的心态。弟兄姐妹,你关注其他还没有听到福音的族群吗?约翰福音三16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经文中的世人是指所有族群,上帝希望所有族群都得到救恩的盼望。 看见需要,听见呼声,我们要立刻行动。接着要怎么做呢? 第二:放下、跟随 四18至20节,西门彼得和安德烈及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听见主耶稣呼召,他们愿意放下工作,立刻来跟从耶稣;他们不但认识耶稣,也知道耶稣是救主,是弥赛亚。他们顺服,放下自己所有来跟从主耶稣。他们放下工作、事业和家人。这些都是生活中最重要,但他们愿意放下,因他们知道跟从主耶稣比一切属地上的都更加有意义。 主耶稣呼召身为渔夫的西门、安德烈、雅各和约翰,没有看他们的身份是卑贱或高贵,贫穷或富足。同样的,主耶稣呼召我们时,也没有看学历和身份,主耶稣要的是顺服的心。 印尼山口洋的宣教工场是由一对退休老师夫妇开始的。他们虽然已经退休,当主耶稣呼召他们时,他们愿意放下自己的一切,踏上了宣教路。因为他们的献上,山口洋的kopisan才有布道站。也许你我的工作环境不同,相同的是我们要顺服主的呼召,让主使用。创世记十二章记载亚伯拉罕听见神的呼召,要他离开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要叫别人因他得福,亚伯拉罕没有拒绝,他顺服的去。 2008年四月份,有一天晚上,我上池金代牧师的解经课。池牧师讲解主耶稣呼召门徒,门徒顺服跟随主的时候,是完全的跟随,为主耶稣传扬福音。当天晚上,牧师还叫我们唱一首诗歌,歌名叫作《得人如得鱼》一样。歌词讲到四位门徒放下鱼网跟从耶稣,做一个得人如得鱼的门徒,诗歌深深激励我献上自己。 那一年五月,我第一次一个人离乡背井到佤邦短宣。当时特别害怕,因为听了太多关于佤邦贫穷落后的消息。后来到印尼西加长宣四年,也会因着困难及人事问题想要放弃回来;但是一想起这首诗歌的内容,就告诉自己要学像主耶稣的门徒,完全顺服,完全摆上,紧紧跟从主耶稣,传福音,做一个得人如得鱼的门徒。

八月份本地宣教士代祷事项

with No Comments

Kapit Light House 蔡国贵和林莲钦 感谢主的带领,我们能平安来到Kapit继续事奉祂;求主赐我们信心、聪明智慧,知道如何面对一切。 请为着我们和宣道堂将于29 – 31/8/17前往Ulu Entabai短宣的路程祷告,也求主带领一切筹备的工作。 为着Light house 27 – 29/8/17举办Children Bible Camp筹备工作及参与者向上帝祷告。 Lawas Care Centre 江梅花 为参与会考的孩子们代祷:Suffine(UPSR)、Jossica(PT3)、Yoas & Robina(SPM) 为中心主任夫妇、我和uncle的身、心、灵、健康代祷。 为我的家人灵魂得救代祷。 Julau – Matop 林芳芳 求上帝保守我有健康的身体,继续坚定服侍。 求主带领我所进行的栽培课程,让参加者灵命不断成长,并有传福音的心志。 近日有多宗丧事,求主安慰逝者的家属和亲人。

回忆书写营回响:自己的故事呼之欲出待下笔

with No Comments

文/谯进(北美) 最初看到今年(2015年)文字营莫非老师的课程“回忆书写”的时候,心里想这个题目离我有点远。虽然不算年轻人了,但觉得自己活到现在,生活平淡,缺风少浪,没有什么好回忆的。上学出国,结婚成家,生儿养女,有这样经历的人随便都能从人群中找出一堆,就算回忆出来大概自己会觉得无趣,别人也觉得无聊。但是鉴于前两届的文字营都收获颇丰,这次想来应该也不会空手而归。就算自己生活缺乏精彩的瞬间,也应该可以听到老师和同学生命的经历,也能受益,就还是决定参加。 的确,莫非老师授课的方式并不只有写作机巧上的传授,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剖析。就像她自己说的,当学生还在这边观望的时候,她先用自己的写作成为“恶水上的大桥”,以至于别人可以踏着她的经历往前、超越。所以一课四天下来,听到不少老师个人经历的故事。有童年稚嫩的记忆,有青春苦涩的恋曲,有家人复杂敏感的牵绊,也有从红毯两端走出来的爱情。其实回忆书写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愿意打开自己,不管是欢笑还是眼泪,都要敢于去省视自己的生命。这对很多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先把自己生命打开,让我们可以藉着她自己写作的经历,学习在写作中面对自己。 这样的结果就是,四天的课程不但内容扎实精彩,我自己的生命也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对我来说,这不只是一次关于写作的训练,而是一次关于认识自己生命的属灵经历。 用自己的故事对我说话 “未经省视的一生,不值得活”,用这句话作为开场,老师开始带我们走上一次整理生命,认识自我的行程。这第一步就打碎我对生活固有的漠然观感。生命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每个人都走这么一回。有时候,自己身在其中觉得就那么回事,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不都这样往前走着吗。但是停下来仔细想想,自己脚下这条路却是独一无二,再没有另外一个人会走过。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但是对别人来说那却是从未到过的另一个世界。这么简单却又深刻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在课堂上停下来想,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一天才能发现。 但是,回忆书写的目的不只是拾起生命中撒落的点点滴滴,选出几个灿烂些的片段给人去看。最主要是在拾起之后,将那些大小不一,或光明或暗淡,或圆润或锋利的碎片重新拼凑成一幅自己生命的图画。而这幅图画,在能够给别人看之前,它首先应该是给我们自己的。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随机无序的乱码,都是神书写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里的信息是先要传递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必须将这个故事从自己柴米油盐,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中,小心而精致地整理出来,长久而专注地凝视,看清楚神在我们生命中行过的痕迹,留下的手笔。几天下来,越发觉得其实一直神用我自己的故事对我说话。上课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技巧、祷告、与挣扎,一点点把自己觉得无聊的生活串成神精心编织的那个故事。对我来说,虽然这个凝视生命的过程才刚刚开始,但是裏面的信息已经开始浮现。 整理生命故事要从哪里开始?从记忆中最遥远的童年开始。课堂上,跟着老师给出的线索开始回忆那些模糊懵懂的图像,记忆的水流开始慢慢流淌。童年家里那张凌乱的书桌,那台轰轰作响老电扇,那把破开好多口子的籐椅,一样样的细节开始慢慢浮现。看似残缺的图像,却隐藏了一个人最早对于人生的观察,对于世界的认识,甚至隐藏着影响我们一生的秘密。 接下来老师用生命季节表帮助我们站在人生全景的高度去看自己生命的故事。虽然每个人都是这样一年又一年地长大,但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重要事件左右了我们人生的走向。老师让我们去发掘,去思考在这些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什么样事件人物决定了我们的选择,这其中只是偶然,还是可以看见神牵引带领的手?这是一个从未经历过的视角,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看上去有点陌生。虽然自己是成年以后才信主,但是当生命轨迹高低起伏如此清晰的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神的手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我。只有经过生命的整理,自己才能够发现这个隐藏在平凡之下的不凡。 整理生命就不能不面对生命中的伤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些都是些不愿意触碰的伤痕。伤痕不处理并不表示它就不再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只不是过外伤转成内伤,我们把它掩盖起来了,但是生命要突破就必须清除伤痛的负面影响。老师教我们如何用写作来为自己的生命“除魅”。于是出现了一般文字营课堂上罕见的一幕,很多同学在眼泪中书写。 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个相当危险,也是相当难受的过程,但是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样的写作是“为了揭露我们生命中曾经拒绝相信神的角落”。过程虽然艰难,却也同时让神的恩典和饶恕重新复苏我们生命中因伤痛而僵死的那一部分。经历这样身心灵都全然投入的写作,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有一种劫后新生的感觉。 其实,回忆书写不只是回顾来路,更多的是为了面前那条延伸到永恆的路。最后一天,老师带领我们从自己目前的生命故事中寻找一个模式,寻找从神而来,你愿意投入生命为之而活的意义和主题。只有当我们找到自己生命的主题,才能写出自己所希望的故事结局。因为,这个主题将我们个人的故事和神那个跨越时空的大故事连接起来,让短暂的生命在永恆中继续。四天的课程,就结束在前瞻的盼望中,那时觉得自己故事呼之欲出,只待下笔。 欢迎参加9月东马回忆书写营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故事,有些已被诉说,有些仍锁在内心深处。人所不知的是,生命故事内含巨大能量,回顾、审视、并书写,不但可以回答重要问题:我是谁?从哪来?为何在此?并可帮助我们知道今后要如何活。个人故事书写,已被哲学家、教育学者、心理学家和神学家肯定,可以帮助人找到生命的主轴意义。然后藉着诉说,又与他人在深层产生连结,建立社群。 属灵回忆书写,更可连结上帝爲我们设计的生命蓝图,进而找到自己在上帝故事里的角色。因而书写生命回忆,也是灵命塑造的重要过程。风过留声,雁过留痕,透过文字不让人生虚度,反成为恩典的传承。(营会详情见封底)

新书介绍:写给信徒的一番话

with No Comments

作者:朱新进 售价:RM25 书号:978-967-452-031-1 初版:2017年5月 收集砂拉越华人卫理公会前会长朱新进牧师的讲道稿及一些反思篇,盼朱老一生事奉所留下的雪泥鸿爪,能给后人对当年的事奉路径有所了解及从中得到造益。

一介书生:职场生命可以更丰盛

with No Comments

文/吴伟康(民都鲁民恩堂) 书名:30个经历神回复的祷告(职场经济篇) 作者:加略山出版社 发行:加略山出版社 这本书是我在逛台北校园书坊时买下的。 本书收罗了上班族常遇到的30个难题和挑战,并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职场启示、人际关系、薪水荷包、专业才能和工作压力。内容提醒我们作为基督徒,特别是打工一族,在这个经济状况很不好的时候,如何透过他人过去的经验,帮助我们认识工作上所需注意的事项、细节,和如何在工作岗位上为主来得人。 这书让我更发现自己工作的某些细节,没有慎重考量的部分,特别是面对工作压力,同僚之间的沟通以及钱财管理方面。 每个个案经历分享后,都会有一篇祷告文,教导我们如何就该课题向上帝祷告和交托。不管我们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公司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需要顺服和谦卑,就算是螺丝钉也好,我们也都有各自重要的角色要扮演。 当基督徒愿意在工作上委身的时候,工作有好见证的话,我们无形中就是上帝的宣教士,在职场上抓紧机会为祂发光。当我们的生命能发挥影响力时,就肯定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多更正面的影响;可能在你的部门,或者你的工作小组,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企业文化和风气,在公司或职场营造合神心意的氛围。 我们可以带来改变 事实上,职场生活占了我们大部分清醒的时间,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和发展。一般的打工仔每天生活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最主要的大概就是上班和睡觉;加上平时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每一天基本上就那样度过,然后结束。基督徒的话,再多就是将一部分时间分配给教会。 多少人的梦想、目标,可能就在这样规律的打工生活当中埋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火光逐渐暗淡。许多人或许就会这样庸庸碌碌地过了一生,但基督徒必须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要相信,上帝把我们安排在现在的岗位上,一定有祂的旨意。 不论我们是打工的还是当老板,我们都需要向上帝屈膝,因为唯有祂必为我们引路!当我们将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带到上帝面前,细心等待祂的回应;我深信,祂必在我们的职场上引领我们进入更丰盛的生命! 我们真的需要凡事靠着耶稣,包括我们的工作,好让我们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清醒!既然我们每天都需工作八小时,甚或更多,那就求上帝帮助我们把握这段时间,不止为自己的生计忙碌,更能从属灵的角度来打算,同时让我们的职场生命可以活得更丰盛。在职场上,我们可以带来改变! 新书介绍 作者:朱新进 售价:RM25 书号:978-967-452-031-1 初版:2017年5月 收集砂拉越华人卫理公会前会长朱新进牧师的讲道稿及一些反思篇,盼朱老一生事奉所留下的雪泥鸿爪,能给后人对当年的事奉路径有所了解及从中得到造益。

我思故我写:走出旷野

with No Comments

文/马越(法国) 一本让我失眠的书。 旷野,是个怎样的地方? 荒凉、原始、匮乏;广大、神秘、丰富…… 恒古以来,旷野就以独有的复杂面貌,存在于文明社会之外。它承载孕育生命,也挑战历练生命。既吝啬于其所有,也给进入它的人极其特别的体验。 《走入旷野》(Into the Wild),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旷野里的故事。 这是一本让我看了以后失眠的书。 我这样的反应并不孤单。在亚马逊网站有关这本书的近3000条评论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字眼:缭绕于心、难忘、印象强烈、难以抗拒、让人欲罢不能、感动、痛心…… 我明白这些感受。同这些读者一样,我也被书中的故事所触动。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虽然时过境迁,所发生的一切,却仍让人难以释怀。 1991年,刚刚以优异成绩从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毕业不久的23岁美国青年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MacCandless)抛弃了所有的个人物品,将银行账户里剩下的25000美元捐给一个慈善机构,和他的家庭切断了联系,更改了自己的姓名,从此开始一个人的徒步流浪之旅。1992年4月,他只身进入阿拉斯加的蛮荒林野,4个月之后,在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里,他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被几个当地的狩猎者发现。 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故事,作者 Jon Krakauer在故事的开头就告诉了我们这个年轻人的悲剧结局。可是,这又是一个充满了疑问的故事。在这个年轻人的生命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要脱离家庭和社会,独自走向旷野?他的选择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生命经历?他所做的种种决定,又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和判断?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很多读者被这个故事所打动,被这个年轻人的身世、行动、选择和精神世界所吸引。和一般的美国流浪汉(homeless)不同,克里斯托弗并不属于社会的边缘群体。他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曾经为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工作,后来自己创业,经营一家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咨询开发公司。克里斯托弗本人颖慧敏感,热爱阅读和运动,曾是高中田径队的队长,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生活看似一帆风顺,前景光明。可是,正如书中所述,他的内心有着很多愤怒和纠结。他和妹妹都是父亲婚外情的产物。他的父母忙于事业,关系紧张,虽然让孩子们衣食无忧,却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我不认为家庭的因素是让克里斯托弗后来选择过流浪生活的唯一原因。但是,他的确反感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一心想要寻求超越物质之外让心灵获得满足的途径。成年以后,他开始把这种寻找付诸于行动。虽然家境富有,他却拒绝父亲要买给他的新车,情愿开破车与流浪汉为伍。他也不认可父母为他安排的走向哈佛法学院之路,读完大学只是他对父母的一个交代。在完成了这项“愚蠢的任务”以后,他选择放弃一切,在流浪的生活中寻找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成为了一名背包客的克里斯托弗划独木舟从大峡谷南下墨西哥湾,徒步穿越沙漠和林莽,风餐露宿,偶而在农场或者餐馆打工赚钱,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他在路上遇到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和照顾,曾经短暂地与人同住,却始终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他向往摆脱传统的生活方式,经历精神的革命(Spiritual revolution)。而这种革命,要在不断探险的历程中,在对“新的地平线”的不断发现中获得。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来到阿拉斯加荒无人烟的原野,在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中,以打猎和采食野果的方式维持生命。在丛林中生活了3个多月后,他决定走出旷野。可是阿拉斯加冰峰春融的雪水让河水大量增加,湍急的水流阻挡了他的归路。食物的缺乏和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可能误食一种有毒的浆果造成对身体的损伤,使得克里斯托弗虚弱不堪,体力耗尽。在进入旷野113天后,在缺乏食物补给和基本治疗的情况下,克里斯托弗孤身一人病饿而死。去世的时候,身高167公分的他,体重只剩下30 公斤。 看着书中模糊的照片,我无法形容我的感受。克里斯托弗比我早几年出生,算是我的同代人。他走入旷野的年龄,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初涉社会的年纪。虽然他的身世经历与众不同,可是,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对社会体制与人性弱点的失望,对按部就班生活的厌恶……这些感受并不只属于他。很多年轻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住过一个克里斯托弗的影子。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这样生活下去,似乎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克里斯托弗却不一样。也许他比别人更自信,或者比别人更天真。他显然不满足于现实所能供给给他的既有生活模式,而要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同的路。和他所尊崇的作家梭罗、托尔斯泰和杰克伦敦一样,克里斯托弗相信大自然和野外生活所能赋予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坚信人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挑战自我,磨练自己,在极限生存中寻找生命的力量价值和意义所在。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以至走向旷野的时候,他连一张地图都没有带。除了身上的衣服、相机、猎枪、子弹和一小袋米之外,他只带了一本有关当地野生植物的书,以便寻找可以充饥的根茎和野果。这种孤注一掷的举动,让他成为自己理想的终极践行者,却也导致他在遭遇困境时求助无门,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我到底是谁? 在这本书的读者中,克里斯托弗得到相当两极化的评价。有人对他顶礼膜拜,将他视为反社会的英雄、理想主义者的榜样、坚定不移的寻梦者、勇气十足的现代梭罗。也有的人,特别是有着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阿拉斯加人,则将他视为愚蠢狂傲,不知天高地厚,不尊重大自然规律的毛头小子。喜欢他的人说他勇敢无畏,用自己的生命活出了最真实的自我。讨厌他的人说他对家人铁石心肠,对社会理解片面,对自己的能力估计错误,甚至可能有精神上的问题,最终才落得如此下场…… 是的,他可能是这一切,可是这一切并不能合并成一个完整的他。因为克里斯托弗并不是一些标签的组合,也不仅是一些抽象理念的代表。对我而言,他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是一个有血有肉,像你我一样既尊贵又有限的人。 我理解这些两极化的评价。对这个故事,我也有我的解读。在我心目中,克里斯托弗所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因为各种原因,克里斯托弗不愿按部就班地扮演一个既定的社会角色。他渴望通过流浪和出走超越社会环境和文化对自我价值的界定,发现个体存在的真实意义。一言以代之,他所想要做的,应该是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刻在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的那句名言中所说的:“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古老而重要的哲学命题。人出生来到这世界,既渴望与外界与别人融合连接,得到接纳和爱,又惧怕失去自我的独特之处,成为众人中面目模糊无关紧要的一员。盲目从众让人失去自我,一味坚持自我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现代社会和流行文化无比强大的同质化功能,让每个个体都面对着坚持自我与适应社会之间的矛盾。聪慧敏感如克里斯托弗,亦无法逃避这样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焦虑。他厌恶体制化的生活,反感社会上的拜金之风和名利之争。既然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他的选择是脱离社会,远离人群,到最自然最纯净的旷野里,从劳动、思考和阅读中体会自我的存在感,寻找个体生存的意义。在我看来,这种寻找“我到底是谁”的渴望,才是他一切选择和行动背后的核心动力。 “只有可以分享的快乐才是……” 在阿拉斯加旷野生存的日子里,克里斯托弗需要在极端原始和艰苦的环境中独自求生。当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成为问题,为存活下来而做的种种努力和挣扎一定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心力。在这段时间里,他曾有过怎样的想法,多少的念头,我们已无从得知,只能从他留下的记录中寻找一些线索和端倪。他写下自己在旷野中的发现:一辆可以栖身的废弃公车,可以充饥的松鼠豪猪和野鹅……他也写下自己的挫败:好不容易打到的驼鹿因为处理不当而腐臭无法食用,发现被河流阻住归路时的孤单惧怕,最后日子里的饥饿与虚弱……孤独困苦甚至残酷无情的旷野生活考验着他,他把这些都写在了日记之中。 从他执着孤绝乃至付出生命代价的践行中,他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也许,他找到了。在进入旷野之前,他曾经写信给一位在流浪途中结交的友人。信中写道: “如果你认为快乐只能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那你错了。上帝已经将快乐放在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里,快乐是我们可能体验到的任何事情。我们只需要有勇气从惯常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投入到非常态的生活当中” 而在他的遗物中,有一本被他带入丛林的《日瓦格医生》。在其中一段文字的空隙间,他写下一句感想:“只有可以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 书中那段触动他的文字,原文是这样的: “原来,只有不带一丝涟漪地融入和我们周围人一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并且,没被分享的快乐不是快乐……"他也被托尔斯泰在《幸福家庭》(Family … Read More

新书介绍:有故事的人

with No Comments

作者:年会宣教士 售价:RM16 初版:2017年7月 现代人很看重联系网络。今天吃什么、买什么、去了哪里都拍照发朋友圈,深怕别人不知道他的生活。现代人也很直接把心情公布全世界,没头没脑在面书上写个“气”字,或“今天太开心了!”就希望别人理解他。我们可以更有深度地去认识一个人,就是阅读他的人生经历。 《有故事的人》是宣教士们的生命见证,也是讲上帝的作为。值得你一读来认识宣教士和我们的上帝(王宝星,年会宣教部干事)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你在偷上帝的钱吗?

with No Comments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今年年初,在此向大家报告了我会机构员工偷取一大笔的公款。有些人听见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时,竟然回应说:“哇,教会有这么多的钱给人偷啊?”今年年初,在此向大家报告了我会机构员工偷取一大笔的公款。有些人听见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时,竟然回应说:“哇,教会有这么多的钱给人偷啊?”其实这个偷上帝钱的案件应该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更多偷钱的事件,容许我慢慢道来,所以请让我再来谈谈教会里偷钱的事情吧。 抢劫十分之一? 以色列人早就有偷取上帝的钱!你看上帝怎么对他们说:“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玛拉基书三8-9)以色列人不只偷取上帝的钱,更是“夺取”(抢劫)上帝的钱而不自知;他们没有把应当纳上的十分之一和当献上的供物给上帝,换来的是诅咒。今天我们是否也在偷取上帝的钱而不自知呢?十分之一的原则不是从玛拉基书才开始,而是从创世记就开始了。你看亚伯拉罕,他就懂得这个原则:“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创世记十四20下)如果我们没有做十分之一的奉献,我们岂不也是在偷上帝的钱吗? 偷四项捐? 除了个人偷取十分之一,是不是也有堂会在偷取四项捐的钱呢?“四项捐”就是所有堂会每年必须呈交给年会总部的奉献捐款,包括元旦捐、复活捐、感恩捐和会友捐。 堂会怎样偷取四项捐呢? 这种的偷取就是把应当交上的全数却私自留下几份,给自己堂会使用。比如说,看到元旦捐的目标已经达到五千令吉,但在元旦崇拜里却收到了一万令吉,所以有人就动了贪念,私自留下五千给自己的堂会。这样的做法很像初期教会的亚拿尼亚夫妇,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同心试探主的灵,他们就前后死掉!(请详读使徒行传五1-11)。 各位弟兄姐妹,初期教会统筹统办,同心奉献所有,为要帮助有需要的人。今天我们的教会也有了美好的统筹统办传统,就是每一间堂会借着四项捐和其他的奉献(如宣教款、布道款等)给年会分配给有需要的堂会和地区发展福音的事工,比如支持神学院的经费,发展校园的福音,支持布道处的成立,投入社会的关怀,推广海外的宣教和本地的布道,训练传道人,培育工人等等。这样的统筹统办也让每一间无论大小的堂会都不会缺乏传道人,而且每一个传道人无论在市镇的大堂会,还是乡下的小堂会,都得到同样的待遇和福利。因为先贤先圣给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留下了这个美好的统筹统办传统,其他地区的年议会或教会羡慕我们的教会,甚至邀请我会牧者同工去他们那儿传讲统筹统办的信息,也鼓励他们的教会统筹统办。也因为我会有统筹统办,所以我们能够同心协力的派出了五十多位的宣教士,支持一百七十多位的牧者,以及许多的员工,大家各尽其职,传扬福音,建立教会,直到地极。这样美好的传统,我们要积极地保守它的延续,我们决不容许任何个人或堂会为了私心或贪心而摧毁这么美好的制度。我们感谢主,大部分的堂会积极保守这个统筹统办的传统和制度,以至于年会年年有余,可以进一步思考和策划如何使用这些钱款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偷奉献袋里的钱? 教会中除了有人夺取十分之一的钱款,有人偷取四项捐的钱款,也有人偷取奉献袋里的钱款!有机会的话,我们再来谈谈第三项的偷盗吧。十诫里的第八条说:“不可偷盗。”(出埃及记廿15) 2017年8月3日于年会会长办公室

郑琴渊重踩童年的脚迹 从石屎林回到童年林

with No Comments

面对一条新高速路,把记忆中童年乡区老家的那条白花河后山分隔成一半;再看到一甲子前的老厝,只剩一堆水泥石墩;在工人砍除杂草后,露出两道残余的学校灰墙……郑琴渊感概万千,更让她激动非常。不过,她依然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出生的根源。 虽然郑琴渊长年居住在香港,不过她的根却在婆罗洲岛上一个连地图都没有标记的白花河后山。她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受教育,再从这里离乡背井,从天然森林进入“石屎林”(香港人称水泥或三合土为石屎)。 找到了老厝及学校位置,她依稀记得当年的邻居是谁,家住在何方。居家旁边的小学叫华民小学,是她父亲郑家田捐出一块土地而创办的,时为1950年。后来,这所学校与其他坡中的两所学校:华扬小学(创于1916年,后称“大同一校”)、化育小学(1936年,后称“大同二校”)合并成为“大同小学”,华名小学则称为三校。由于目前的大同小学以化育为前身,所以至今在教育部的注册里是仍是SJK(C)Tai Tung No.2(大同小学二校)。 郑琴渊表示,当年从家里到小学念书都以脚踏车代步,得踩上半个多钟头才会抵达。若从家里沿着超群路前往诗巫市区,到渡轮处则要花一个小时以上的行程。回首往事,郑姐妹表示,除了感恩,仍是感恩。(孟礼)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诗巫西岸森林中弱女子 任香港水泥林议员33载 学习通过选民责骂,聆听选民的意见

with No Comments

常听见长辈们说,“今日不知明日事”,原意是指长辈们已经无法估计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其中的变化是诚然巨大的。一位从小在诗巫白花河后山成长的小女孩,在念完高中后,从没想过要出国深造的她却因机缘巧合前往香港深造;甚至最后竟然被推选为妇女代表,更成功当上了香港区议会的议员,至今33年。 在社区服务之余,她不忘充实自己,考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哲学博士、文学硕士与教育博士,共5个学位。平日除了忙碌于社区服务,也在教会热心事奉,儿女更是个个事业有成。如今的她已届七十高龄,区议员的任期还有2年才满期。 来自诗巫西岸的白花河郑琴渊(原名郑庆蓉),回首过去,发现上帝在她身上的恩典特别多,上帝在其人生计划是永远无法测度的。日前郑姐妹回乡探亲,接受《卫理报》面对面访谈,与总编辑黄孟礼掏心畅谈。(问:黄孟礼总编辑;答:郑琴渊) 问:首先,先让读者们了解一下你成长历程,你是在诗巫出生吗? 答:对,我是1946出生在诗巫百花河后山的第二代闽清裔人,家中有3位姐姐和一位哥哥,还有一个小妹。但我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无法照顾,就只能把3个月大的妹妹送给别人。 小学时期我读华民小学,大同三校,后在大同二校读书。初中就读于中正中学,1962年,毕业后就进入中华中学读高中。1965年毕业后,我在如楼天主教中学当了一年的舍监,1967年,我去了香港。 问:天主教中学?你的家庭是信奉天主教吗? 答:其实我的父亲是信奉道教的,虽然家乡附近的教堂有传道会来探访,但一家人依然信奉民间信仰。后来哥哥结婚,嫂嫂是一名天主教徒。我则是在15岁的时候,由天主教的谭泽荣神父为我施洗,正式归入主的名下。 问:可以谈一谈你的信仰道路吗? 答:上帝真的很奇妙。记得那年我14岁,我面对因家中经济情况的不允许,随时可能辍学而烦恼,天天都闷闷不乐。那时的我需要凌晨2时就起床去橡胶园割胶,割完2依甲多的橡胶之后,才可以回家换衣服搭摩托船去对面江的中正中学上学。 当时,有位就读乙班的女同学王美英,不知为何地发现了我的不开心,就对我处处表示关心。说起来真是奇妙,当时王同学就读乙班,而我是在甲班读书,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交际;可是,就是她竟然来关心我的情况。 王同学对我的关爱让我突然发觉,这个世界原来还有人会关心我,让我感到非常安慰。于是,她给了我一本圣母经,教我读经祷告,之后还带我到诗巫市区给谭神父施洗,并赐圣名“Anna”。那一年是1962年,我15岁,就读中正中学初中二年级。 后来要到市区上高中,我搬到了乌也路表哥家居住,于是每个星期都去天主教堂参加弥撒。 有书可读,不顾一切 问:那后来你是怎么会去香港读书的呢? 答:1965年,当我高中毕业后,我以为出国升学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所以我就去如楼中学当起了老师兼舍监。那是一间天主教中学,我需要先从百花河坐船沿水路到泗里街再坐巴士到如楼,学生约有50人,男女各有一半,全是伊班人,教学媒介语是英语。老师只有3位,就是校长、主任和我,哈哈哈……而我是教数学的,还身兼舍监一职,每个月都有一次的休假。 当年,我的个子很小,每每需要踩上椅子才能拿到一些东西;一次学生顽皮,把我的椅子偷偷拿走了,而我不知道就摔了下来。后来校长问我是怎么摔的,我明知是学生做的,但我没把他们供出来,从此之后,他们就对我敬爱有加,再也没有类似的事发生了。 直至一年后的某一天,天主教的神父问我愿不愿意到香港读书?原来是天主教圣母军开办了训练课程,他们来信招生。我一听有书可读,就不顾一切地马上答应了。于是在1967年,我去了香港。 问:当时学的是什么课程?什么学校呢? 答:那是在香港蒲飞路的公教进行社,开办的课程有很多,有托儿所管理课程、图书馆管理课程、陶器制作课程等等,而我所学的就是托儿所管理课程。但我学了3个月就不学了,因为我学了也没有用;因为当时那个年代,鲜少有人会把孩子托放在托儿所,通常都是自己照顾。 于是我在学了3个月之后,决定放弃这个课程的学习;但该处的其他课程并没有适合我的。最后,我只好结束了我在该处的学习,转而到外面的商科学院学会计。 问:你就这样留在了香港吗?后来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答:我当时决定放弃之后,天主教教会的领袖告诉我,如果我要继续留在香港,就必须找到一个学校,然后还要设法赚取我的生活费与学费,因为天主教无法再资助我。于是,他们帮我在香港找到了一个学校,还协助我在纺织厂找到了一份与会计相关的工作。我就这样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读书的半工半读生活。 两年多后,我的LCC会计考到了中级证书,也转到了新公司工作。之后,就与我先生结婚组织家庭,1970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问: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回来过吗?没有想过要回国生活吗? 答:没有,完全没有。在最初的两年有回来过,但后来结婚生子后,有了孩子出远门就比较难了。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每年都回来走走,看看家人和旧友。 问:你在香港一直都有保持上教会的习惯吗? 答:老实说,没有,因为夫家不是信徒;而我在1972年开始经商,便开始与教会渐行渐远,直至忘了教会,再也没有上教会了。 问:后来又是怎么样重返教会呢? 答:因为上帝爱我,不曾放弃我。还记得那年我经商失败,又因股票而亏了一半身家,天天都为了钱而焦头烂额,身体也出了问题。某天,我的家婆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我回归家庭,那些失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再为了这些事而烦恼,家人绝不会责怪于你。 听到这些话,我有如当头棒喝。后来发现,原来家婆在别人的带领下已经在循道卫理公会香港堂接受了洗礼,成为了基督徒;而当年为她施洗的就是李炳光牧师。 于是,在1980年我结束了我的事业,举家从九龙半岛搬到香港岛,开始了新生活,也重返天主教会,家婆则是一直在循道卫理公会崇拜。直至2008年,我觉得卫理公会的事工较为适合我服事,于是便转至香港堂继续参与服事工作。 无心插柳,成为议员 问:那你选区议员的故事又怎么样的呢?你是一介女流,又没有从政经验,为什么会被推选为议员呢? 答:哈哈哈,参选区议员真是无心插柳。因为我当时结束了公司,又搬到新环境,每天送孩子去上学后,我就闲空了;可又不想无所事事,就加入了浸信会社区服务中心当义工。后来就组织了妇女团体和处理大厦管理事宜,想不到就这样,就被民政局看中,邀请我加入区议会的分区委员会。然后在香港进行第二届民选区议员的那一年,刚好民政局有意推选一名妇女代表,于是我就雀屏中选了;然后就这样被选民选中,成为湾仔区议员。 问:迄今,你一共做了多少年? 答:我是在1985年开始进入区议会,区议会选举期不定,有3年选一次,也有4年选一次,年份分别是1988、1991、1994、1997、1999、2003、2008、2011、2015,其中1997-1999年是香港回归过渡时期,没有进行选举,其他年份都是经过民选,才中选为区议员。 我在2015年再次中选,任期至2019年。认真地算一算,这一任是第11任,前后33年了。其中一届还代表区议会进入了市政局,那是在1992年。 问:在区议会这么多年,你主要关心的议题有哪些? 答:妇女权益、大厦管理、老人福利、环保、少数民族权益等等。这里指的少数民族是在港土生土长的尼泊尔人、巴基斯坦人与印度人,他们有些都已经是第三代或是第四代了;湾仔区的18万人口中,11%是上述的少数民族,是香港18区中最多的一个区。 … Read More

1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