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护人员最强后盾 诗巫三教区联合赠食品

with No Comments

报道:韵琴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给予诗巫医护人员强大支持,诗巫北教区、南教区与西教区三教区社会关怀执行会联合赠送饮用水与食物给诗巫医院。 同时,诗巫南教区社会关怀执行会主席曾秋香亦赠送五十套的血压计予诗巫医院,并由她亲自送至诗巫医院,同行的还有年会社会关怀部主席汪立昌及西教区执行会主席苏启友。 据悉,他们是在本月21日前往诗巫中央医院移交有关物品。

少年军砂北区委员会常年会议

with No Comments

年会报道 @ James TC Wong 译者:为文 少年军砂拉越北区委员会于2021年正月16日,透过Zoom平台进行2021年度常年会议。 少年军是一个国际性的基督教青少年组织。它是受教育部所承认的学校课外活动的制服团体。目前,全马共有9,200位队员以及132支分队。砂拉越少年军被分成三个区域:南砂(古晋以及斯里阿曼)、 中区(泗里街、民丹、诗巫及沐胶)与北砂(民都鲁、美里、比鲁如、林梦)。在这些区域一共有44支分队,约4,000名队员。 常年会议由主席王振传荣誉队长主持。同时出席的代表有委员会秘书Roseline Lee荣誉队长,财政David Wong Ing Kwong队长,以及北区扩展协调员James TC Wong 中尉。各分队代表是Capt. Brian Luk(林梦第一分队), Capt. Timothy Lanchang(美里第一分队), Capt. Patrick Tiong Ho Yie(美里第二分队), Capt. Lau Keiw Hieng(美里第三分队), Capt. Chia Soh Pei(美里第四分队), Capt. Law Sie Siek(美里第五分队), Capt. Tiong … Read More

我的心,等候神

with No Comments

牧者耕心 讲员:黄声明牧师 日期:2021年1月24日 讲台:古晋晋光堂 经文:诗篇62篇 讲题:我的心,等候神 整理:震凌 我的心, 在安静、思想、依靠中等候神   从去年到现在,虽然一直面对新冠病毒带来的生活困难与生命危胁(大马情势越来越严峻);但不要让生命困难困扰我们,反倒要宣告:我们的上帝是伟大的,祂是天天与我们同在的神!让我们学习活在上帝的恩典与救赎中,把一切放手交给祂,“别再向神讲你的困难有多大,当向困难讲你的神有多大”! 诗篇62篇记载了大卫被儿子追杀,逃命并躲在旷野中。当大卫生命被危胁时,他并没有胆怯,反而专心等候仰望上帝;因此,我们要学习信靠大卫所信靠的上帝。   安静中等候神 首先,我们的心,要在安静中等候神。 诗篇62篇说,要在安静中等候。的确,因为疫情,我们尽量减少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谈也保持距离,看似是比较“安静”了;但只是闭上嘴,就真的好好安静了吗?第1节说:“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我的救恩是从祂而来。” 我们都有等候的经验,在圣经中许多人要学习等候:上帝向挪亚启示要以洪水灭世,挪亚等了120年,洪水才来;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在上帝的应许中等候,等了25年,以撒才出现;约瑟等候上帝为他伸冤,等了13年才出狱;摩西等了40年,上帝才呼召他、使用他;上帝要让大卫作以色列王,却在撒母耳膏他整整22年后才登基;保罗要成为外邦使徒,蒙召后等了14年才到海外宣教。 这些蒙上帝重用的仆人,等的可不是一、两年,而是相当漫长的时间,但他们放手交给上帝。我们也希望快过,恢復日常生活,但在等候之际,我们发怨言了吗? 弟兄姐妹,我们继续等,不要发怨言,因为我们的救恩是从祂而来。等候神,不轻举妄动,要休息,要知道祂是上帝(诗篇四十六10)!这表示我们愿意安静下来,放手交给祂,让神成为神,让祂来工作,让祂来成就祂的救恩!当祂藉着众仆人完成的伟大事工时,就能让世人看见:我们的上帝有多伟大! “惟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第2节提醒我们:等候时要认识上帝的属性,因为这可坚固我们的心,让我们心安静下来认识上帝。因此,当我们安静时,不仅口不发怨言,不轻举妄动,也不忘记上帝的属性,这样我们就必不动摇,因祂坚固我们的心。 从第3及4节,我们可知人一生所经历的,常在逆境中。但是,大卫即使在危险、受冤屈之时,他还是如此宣告:专心等候上帝,相信祂的拯救!我们也如此宣告:不让环境困难限制了我,不说困难有多大,要说上帝有多大。 在第5节及6节,大卫看似重复了第1、2节,但其实他在第五节时加了个“当”──你当默默无声。这提醒我们,虽然疫情好像看不到尽头,虽然确诊人数天天增加,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但我们要更有信心、更坚强地倚靠上帝,更要把焦点专注在上帝的身上,因为“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诗六十二6)   思想中等候神 其次,在思想中等候神。 改革宗神学家加尔文说:“我们认识神,只因为祂愿意让人认识;人无法真认识祂,除非我们心谦卑,以敬虔与爱和祂建立关系。” 我们必须用心来认识上帝,要在思想中认识上帝。第七节提到,大卫知道自己的荣耀、拯救、力量、避难所都在乎上帝。所以,弟兄姐妹,要思考,意志心意要坚强,就必须对上帝要有亲身的体验;同时相信,在患难中上帝必给我们更好的学习。“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五3-4),这些都在在提醒我们:在逆境中,要思考上帝;因此,当某些事临到我们时,不是看困难有多大,而是要看上帝有多大。 其实,大卫思考上帝,不单只是思想,而是实际逃难的日子中思考,进而宣告:上帝是我的拯救,是我力量的磐石,是我的避难所。如今,我们要学习如何在艰难环境中有盼望,每天好好思想上帝要如何帮助我,如同大卫的宣告一般! 大卫在等候中,选择向上帝倾心吐意;所以,我们思想时不要把自己困在困境中,可以向上帝倾吐我们的挣扎。这裡的“心”,指的是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挣扎、我们的颓丧、我们的盼望、我们的拯救……交织在一起。当我们向上帝倾心吐意时,同时也是思想上帝的属性,思想我们与祂的关系,然后把真实感受向祂诉说,甚至可以用文字将它记载下来。 事实上,灵修原就不是单方面读上帝的话,同时也要在心里回应祂,用祷告、用文字诉说或记录下来──我们认识了上帝的宝贵,认识了上帝的伟大;并坚定相信:明天日子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上帝掌管明天。   倚靠中等候神 最后,我们要在依靠中等候神。 我们是何等渺小,何等短暂,何等脆弱;就像雅各书四章14节所说,生命原来是片云雾,被风一吹,就消散了。诗篇六十二9节也说,我们比空气还轻。不管是上流人、下流人,都一样微小与脆弱;就算有势力财宝也只是暂时的,不能成为永远的帮助与倚靠。连圣经都说:“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诗篇一百四十六4)。 不管是君王还是世人,都不能永远帮助我们,因为我们同样脆弱,同样渺小。当然,能看见自己的微小与脆弱,是件好事;但我们也不被环境蒙蔽,觉得危险太大,力量太小,以致看不到上帝。我们更不要同病相怜,反要倚靠上帝,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上帝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我们要倚靠上帝,让上帝的灵在我们身上显为大,帮助我们,引导我们。 大卫的心在等候时,他都听见:能力属乎神,慈爱属乎神。我们虽脆弱微小,但上帝还是爱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藉着耶稣基督将我们寻回。因此,我们要相信上帝的能力,相信祂的慈爱,体会祂的能力,体验祂的慈爱。 在诗篇62篇最后一节提到“报应”,正表明了我们最后都要向上帝交待。在困境中,外在虽给我们许多限制,但上帝让我们可以安静,可以思考,可以倚靠祂。而我们所做的,祂必然看见,也会回报我们。当然,若是我们做错事或倚靠钱财势力忘记神,上帝虽是慈爱,但祂也是公义的,会“报应”我们。 四面受敌,不被困住 疫情之中,许多人受影响,面对压力静不下来,甚至会把最亲近的人当出气筒出气。但弟兄姐妹,我们应该要向上帝倾心吐意,要跟困难与压力说:上帝有多大,要与他人一起面对,相信苦难中有神。再大的浪冲过来,我们都要放手交给上帝,要向风暴宣告说:我们的上帝是伟大的,我信靠这样的一位神!就像在艰难环境中长出来的小花,向我们证实了:生命是坚强的。我们不能控制困难有多大,但我们的生命却可以坚强起来,因我们的上帝是伟大的。 林后四7-10也告诉我们:四面受敌,不被困住。大卫保罗有此体验,你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们要相信:我们是宝贵的,是独一无二的。上帝甚为为我们,差遣祂独生爱子耶稣基督来到我们当中,成为你我生命的拯救、生命的磐石、生命的依靠。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承认我们的软弱与不足,上帝愿意让祂的独生爱子担当我们的软弱,承担我们一切的失败,担负我们一切的罪,甚至为我们死。正因耶稣的死,我们得了生命──不死的生命,永恆的生命,更坚强的生命。 … Read More

锡安堂少年主日 萧瑜瑾:“为主而作,为主而活”是生活态度

with No Comments

整理:卢韵琴(本报记者) “为主而作,为主而活”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耶稣基督。 1月24日是诗巫卫理锡安堂的少年主日,萧瑜瑾牧师以“为主而作,为主而活”为题,提醒会众为主而作,为主而活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荣耀上帝。 萧牧师说,2021年少年主日选择“为主而作,为主而活”为题,目的就是让少年人,不论是在事奉上,还是生活上都可以为主而作,以耶稣基督为中心,活出荣神益人的生活,成为众人的榜样。“然而,这个目的不只是鼓励少年人,却也提醒着所有的基督徒。” 活得对,活得正 要知道如何“为主而作,为主而活”,就应该先知道为何要“为主而作,为主而活”。“因为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萧牧师引用了歌罗西书一13-14来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知道信耶稣和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有什么关系吗?”萧瑜瑾牧师说,信耶稣不是要分隔“属灵”与“肉体”,乃是要将耶稣基督活现在这短暂肉体的生命之中,因为有耶稣,活得对,活得正,活出荣神益人的生命。 “可惜的是,现在有许多基督徒都活在分裂的生命中,他们只把信耶稣当作是生活的一部份。” 她说,信耶稣是一个进展成圣的生命。“就让我们与基督同死,即治死、弃绝、脱去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仇恨、愤怒、恶毒、毁谤、污秽言语、谎言……”,“也与基督同活,即穿上、更新,包括了知识更新、圣洁蒙爱、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饯恕、爱心、各样智慧……” “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他感谢父神。”(歌罗西书3:17)因此,基督徒无论作什么,全部的生活,包括顺境与逆境、快乐或忧苦,都要在主耶稣的名里。 同时,“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罗西书三23-24)萧牧师认为,从心里作,不但是要“存心诚实”地作,并且还要尽心尽心地作。 与主耶稣亲近 那要如何实际操作呢?萧牧师提出了两方面,即与主耶稣亲近,以及奉主耶稣的名。 萧牧师认为,读经祷告的行为,并不等同于你与主的关系亲自近,因为读经祷告是与主亲近的途径,你的心需要刻意安静、思想耶稣。“上帝要的不敬虔的知识与外在行为,上帝要的是真实遵行祂的话,与祂同行的实质关系。” 此外,你能为自己每天所做所说一切,都加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吗?奉主耶稣基督的名代着有“耶稣在我里面”的意识,无论是工作时、学习时和参加线上崇拜时都一样,你有做到“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吗? 萧牧师希望,“为主而作,为主而活”不会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基督徒的生活态度。

美国民主党执政的隐忧之一 阿我们(Awomen)和奉多神之名的祷告

with No Comments

时事回应 @方绍祯(诗巫卫理神学院神学生) 1月3日,美国第117屆国会正式召开,民主党密苏里州国会议员克里弗(Emanuel Cleaver)主持了启会祈祷。克里弗也是美国联合卫理公会受所按立的牧師,自2005年开始,他就受选成为民主党国会议员。在祷告中,他请求上帝赋予新一届国会有力量克服自私、偏见和意识形态,以及修补2020年的党派分歧。 克里弗的祷告很得体,但在结束时,他却“奉一神论之神、梵天,以及许多不同的信仰之神的名祷告。”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以“阿们和阿妇们(Amen and Awoman)” 结束了他的祷告(克里弗的祷告全文,请参考此链接:https://youtu.be/pqxWRuPQqdY)。 这13秒的祷告,不但在美国当地,也在全世界基督教界中引起激烈的批判。 在面对共和党排山倒海的批评后,克里弗在他的推特回应说,他是为了认可新一届国会中女性任职人数所创下的纪录。换句话说,他借“阿妇们”(Awoman)这个自创的词,来表扬女性在美国会中的成就。克里弗可能认为,Amen是个性别词(gendered word),其意义只包含男性。因此为了让他的祷告也成为女性的意愿,就自创了这个词。 克里弗之所以会自创这个字,并在国会启会祈祷中使用,有其背景原因。再次当选的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最近推出了新的议会常规,要求议员在众议院文件中使用更具包容性的语言。佩洛西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常规将改变代名词和家庭关系名词的使用,使之与性别无关。这次的修改,针对的是“女儿(daughter)”、“男人(man)”和“司法特派员(Ombudsman—因有man是组成这个字其中一节,因此不应该使用这个字,除非改为Ombudsperson)”等性别词,但没有提到“阿们”。因此,评论员们认为,克里弗已经过度诠释了这条新常规。 其实,除了过度诠释“阿们”和“阿妇们”,克里弗祷告文中的末句,也显示了他所信的,已从独一真神转向多神信仰。换句话说,他已不再相信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这是其二。 第三,基督徒的祷告,是奉耶稣的名,而不是独一神的名,更不是梵天,或其他神明的名。简单来说,民主党为了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已经逐渐模糊了耶和华是独一真神的真理。为了政权,打着民主、人权和自由的旗帜,他们把基督教信仰给“妥协”了。这不但美国人的悲哀,也是普世教会所面对的隐忧。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透过学习“阿们”的原文字义、圣经中的用法,归纳它的神学意义,来看看克里弗有否那个需要自创“阿妇们”这个字用在祷告中,来包含女性的意愿。 “阿们”的原文字义 “阿们”的原文是希伯来文אָמֵן,音译“amen”。基本上,无论是汉语、英语或希腊文圣经(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简称LXX)译本,对这个字的大部分的翻译是采用其音译:“阿们”,或Amen,而希腊文则是ἀμὴν。根据圣经希伯来文字典对其作出的定义,其意思是“真实地”(truly)或“愿这成就吧”(so be it);通常是在回应上文中的声明或陈述坚定认同的回应。对今日信徒来说,“阿们”也可以理解为“诚心所愿”,是对上帝表达信徒们祷告的坚定诚意。 那,从原文字义来看,“阿们”是否是个性别词呢?由于这个字源自希伯来文,本文将归纳旧约中对这个字的用法来看它的神学意义。 “阿们”在旧约中的用法 “阿们”在旧约中共出现了至少24次,首次出现在民数记五章22节:“‘并且这致咒诅的水入你的肠中,要叫你的肚腹发胀,大腿消瘦。’妇人要回答说:‘阿们,阿们。’”按上下文来看,那是“疑妻不贞之试验方法与条例”中,嫌疑妇人对祭司要求她起誓证明清白的回应。申命记廿七章15-26节,以及尼希米记五章13节中,每一节的经文都记载了以色列人对“犯罪的咒诅”的回应:“阿们” 。 从以上的经文来看,“阿们”在摩西律法上,似乎有“其誓”的隐意在内,是对律法陈述的坚定认同和回应,也有“愿这誓言成就”的意思在内。其他经文中的“阿们”,如尼希米记八章6节;诗篇四十一13、七十二19、八十九52等,则是会众回应对上帝之颂赞所作出的集体回应。简言之,在神学上,“阿们”这个词的用法,是对罪的咒诅和对上帝颂赞的诚心及坚定回应的用词。 此外,尼希米记第八章记载了以色列人在回归完成重建耶路撒冷城后的七月初一日,在水门前的广场,从早晨到夜晚,文士以斯拉向能明白的男女会众宣读律法书(参尼希米记八章2-3节)。当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上帝时,“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这里的“众民”,指的就是上文2-3节中,“能明白律法书的男女会众”。显然,“阿们”这个词在尼希米记中,是不分男女对神话语和颂赞的坚定以及积极回应。可见,“阿们”这个词,是男女通用的词,无性别之分。 简言之,“阿们”不是一个性别词。根据音译所拼出来的A-men这个字中的“men”纯粹是读音,与性别词无关。 克里弗和民主党的迷思 既然“阿们”并不是性别词,为何民主党却允许密苏里的国会代表克里弗牧师在启会祈祷中使用“阿妇们”来“平衡”非性别词“阿们”,以认可女性在国会中的历史性的成就呢?这就要从民主党的基本政纲开始谈。 基本上,正如其名,民主党的基本政纲是“民主”。对他们来说,每一个群体,无论人数多寡,都需要被尊重,以公平待之,并拒绝任何歧视性的政策。而他们其中一个执行方案,是正副总统候选人必须是男女配,或其中一个必须是有色人种(colored person)。这可以从他们历届正副总统候选人名单中看出端倪。 因此,当佩洛西推出了新的议会常规,要求议员在众议院文件中使用更具包容性的语言时,笔者相信,克里弗就乘这个机会,创造了“阿妇们”(Awoman)这个字,并即时应用在他的祷告中。表面上,他是为了认可女性在国会中的成就,实际上,笔者相信他是在为了在下一届民主党总统选举铺路,争取更多女性的支持。 根据本文在上文的分析,“阿们”这个词并非性别词。克里弗其实无需自创另一个字 “阿妇们”(Awoman)来表达他对国会中女性的历史性成就,但他还是做了。为了政治利益,他不但借“阿妇们”这个字,模糊了美国立国基础的基督教精神,他也在祷告中奉梵天和其他神明的名,而非耶稣基督的名。这使得他的祷告,不但不会被耶和华独一的真神所接纳,也显示出民主党的极端自由主义,正腐蚀着美国基督徒的纯正基督教信仰。 民主党执政对普世教会所造成的隐忧 无论世人认不认同,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之大,是无可否认的。这可从台湾同性婚姻(简称“同婚”,下同)合法化的过程得窥其影响力。 2015年6月26日,同婚在美国全國被合法化。虽然同婚合法化运动早于2012年开始,但在同年,即2015年,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开始探讨限制婚姻採一男一女之结合宪法上的权利。 2017年5月24日,台湾司法院宣布修宪保障同婚的权利,成亚洲首例。两年后的2月20日,台湾行政院根据释宪案及公投结果,规定年满18岁的同性伴侣可成立同婚关系。 2019年5月17日,同婚合法化被三读通过,并于同年5月24日生效,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27个承认同婚的国家。 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过程中的修宪起点,无独有偶,是在美国全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一个星期后。这纯粹是巧合?还是受了美国的影响?我们无法下定论,但若说毫无影响,却是自欺欺人。同性婚姻合法化,是自由主义思想下的产物;而极端自由主义高举个人主义,正在发展中国家侵蚀着新一代的年青人的思想,包括普世教会的信徒。 拜登(Joe Biden,美国第146任总统)政府于美国时间2021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美国再一次进入民主党执政时代。民主党所持的极端自由主义思想将会继续地模糊基督教教义,荼毒基督徒的思想。克里弗的国会启会祈祷中的“奉多神的名”和“阿妇们”概念,就是一个最佳例子。 克里弗身为一个受按立的联合卫理公会牧者,不但不能好好利用自己身为人民代表的机会,在以基督教精神立国的美国国会中持守耶和华是我们的独一真神(申五7),以及耶稣是我们与神建立关系的唯一桥梁(约十四6),还贬低了耶和华的独一神性,将祂的名和其他神明的名并列。 克里弗的祷告,正好彰显了民主党的政纲:先是好听的话,后以平等人权(性别平等和信仰自由)为旗帜,逐步将基督教从美国社会中,以民主党的极端自由主义取而代之。由于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普世教会将会无可避免的面对这个冲击。普世教会必须要预备好,面对“奉多神的名祷告”和“阿妇们”,或类似的所谓平权概念,入侵我们信徒的生活中。

疫情虽使人保持距离 线上圣诞庆典突破距离

with No Comments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标准作业程序下,人们不得群聚,2020年的圣诞节庆祝晚会也从实体转为线上,一时之间,各种线上圣诞节庆祝晚会扑面而来,天南地北,任君选择。 也因为这样,2020年的圣诞庆祝晚会在12月24日及25日百花齐放,弟兄姐妹可以选择参加其中之一,也可以全都参加。 往年的圣诞节,各个教会都循例在12月24日平安夜或是25日圣诞节进行庆祝晚会,与弟兄姐妹同欢共庆,更是一个广传福音的大好时机。如今,在无法群聚的情况下,圣诞庆祝晚会转战线上,一样地欢庆圣诞,圣诞好消息更是远扬。 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更是在12月24日及25日首办全国线上圣诞庆祝晚会——《圣诞平安满人间》,并首播马来西亚首部以疫情为题材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微电影《上帝唤醒了我》。(韵琴)

毕理学院开办2021年英文课程

with No Comments

卫理毕理学院将在2021年开办托福密集英文课程(TOEFL Express)和马来西亚大学英文测试预备课程(MUET 1),帮助SPM、STPM或UEC的中学毕业生加强英文的沟通能力,尤其是提升他们在英文的听写读讲方面的技巧。 对于正在等待SPM、UEC或STPM统考成绩的学生,可以把握机会,善用这几个月的时间报读这些英文课程,为未来升学和就业打好英文基础。 欲知详情,请拨电01155568806询问。(毕理学供稿) 以下是课程上课的日期:

伦乐布道处疫中庆圣诞 医院送礼祝福医务人员

with No Comments

堂会消息 文:黄筱臻 因疫情肆虐,伦乐布道处也如各大小教会一样不能“免幸”,之前所计划的事工都受到拦阻。 行动管制令期间,布道处主理詹丽妃牧师并没有忘记羊群,继续以电话关心弟兄姐妹,提醒大家参加线上崇拜及祷告会,不时转发祷告文及灵修篇。 布道处于9月开始恢复实体崇拜;证道信息都围绕在“末后世代,万物的结局近了”的主题。透过疫情藉此唤醒大家要警醒谨慎度日。 因守防疫措施,布道探访计划也暂时搁置,转而在崇拜后进行布道训练及练习。詹牧师看到弟兄姐妹在练习时的表现也甚表欣慰。 今年教会特别节日都不得以实体形式进行。但我们总算是赶上“最后一班列车”,在主耶稣的恩典里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圣诞节。 社会关怀工作小组在圣诞节前到伦乐政府医院派送礼物,藉着礼物分享,祝福所有医务人员及住院病人。圣诞节崇拜当天,詹牧师要弟兄姐妹谨记:我们敬拜的是独一无二的神,祂为我们的罪牺牲,受死复活,除祂以外,别无他神能拯救我们。在基督里,我们更是大有盼望,因祂必再来,接我们到祂为我们预备的永久家乡去。 今年最后一个主日,也是詹牧师在我们当中服事的最后一天;因委派调任的缘故,明年本布道处也将迎来新任牧者——林玫瑾牧师。会上,弟兄姐妹也献上礼物和祝福,感谢詹牧师在这一年来,以她百般的爱心和耐心牧养羊群。 我们祈望上帝的恩典继续临到伦乐,如春雨般浇灌在伦乐这片土地上。更求神让伦乐布道处的弟兄姐妹与新牧者有美好的配搭,更殷勤事奉,将上帝的福音传给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未得之民。

隔离日记之谁能将爱隔离

with No Comments

心乡处处 在疫情爆发锁国锁城的那三个月,73.2%的马来西亚国民承受中高水平的压力;而这当中基督徒群体的压力水平显著比其他信徒低。而参与宗教聚会频率越高的信徒,他们的压力越小。 2020年12月20日 隔离第13天,才有时间和闲情落笔沉淀一些心情,若不是当星洲编辑的学姐提醒,还真的是会为了应对眼前的忙碌而忘了这个“计划”。当决定要在12月从雪州飞回砂拉越老家时,就做足了被隔离14天的心理准备,在脑海中列了一个“to-do list”,想说在隔离期可以完成的工作清单。 我为此还主动联系了砂州的灾难回应单位,询问了各种细节,包括在诗巫哪个酒店隔离,隔离期间家人能不能送食物来,然后上网查了酒店是否有免费wifi、洗衣设备等等,出发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打包这14天要用的各种配备和干粮。 从来没有为了回一趟老家而如此“焦虑”过。每天都在心里打着算盘,要带什么才不会超过亚航限定的7公斤,又要给家人送礼,又要给自己隔离多一些舒适。这当中没有少给自己折腾了,还给身边朋友诉苦说担心酒店只有三星,又恐惧有“天敌”——蟑螂出没(因为看了一些八卦新闻),让大家都同情了我一把。走之前,同事还好心的给我送了半瓶红酒,想说可以在隔离酒店解愁。 今年三月疫情爆发后,作为“安全地带”的发起人,除了给高危群体提供线上心理支持,还亲自去隔离酒店当志愿者3周,听了各种隔离者(PUS)的苦情,这个过程曾让我对自己“发誓”说:绝对不要住在隔离中心,即使5星级酒店也不行! 所以曾经我很庆幸,在7月份和9月份回了一次砂州探亲时,都没遇上隔离政策的实施。都是前脚刚走,砂州门户就锁了。本就已经计划11月初回诗巫神学院授课,却因为砂州门户紧闭,只好忍痛改为线上授课,期待12月门户重开。只是,看到雪隆区疫情数字一直上升,觉得门户重开无望了。年假还剩20多天,却一直待在Subang的家里工作,直觉在西马就是去哪里度假都很危险。加上面子书一直提醒自己往年12月份到处飞的回忆,就萌起念头——反正成天待在家工作也已是半隔离的状态,与其“长痛不如短痛”,回到绿色的砂州熬过14天的酒店隔离…… 我们听到了吗? 理性上说服自己后,心里却还有一丝忐忑。毕竟没正式做过COVID检测,如果“不小心”入境时被测出来是“无症状的阳性”,那岂不是要到医院隔离?到时成了“千古罪人”,身边的人都会怪我。这个罪疚感的心理包袱,我能承受的了吗?! 这些“最糟糕”的情况,从认知治疗角度来看,其实也不现实。如果真的一直身带病毒,那早点测早治疗不是很好吗?与其不去面对,继续“祸害众生”,还不如趁着入境的免费检测赶紧了结这个“无形的包袱”。这时,大概可以理解到那些疫情爆发前期“不敢”去检测的民众心理,如果被“极端的”宗教感(我是好人,上帝会保护我)或道德感(如果是阳性的就代表平时没守法)挟制,就会为了回避“社会耻感”(stigma)进而回避检测。进一步推敲,如果这个包袱过重,那些在隔离中的抑郁患者,会否就此走上绝路? 2020年,那些从大医院里跳下的隔离患者,他们的心声,我们听到了吗? 今年4月到6月,携同学生团队做了一个线上调查,在疫情爆发锁国锁城的那三个月,73.2%的马来西亚国民承受中高水平的压力;而这当中基督徒群体的压力水平显著比其他信徒低。而参与宗教聚会频率越高的信徒,他们的压力越小。这个研究结果也让人客观地去探讨宗教对人心理的影响作用。虽然文章还没正式发表在国际期刊,但是在隔离的圣诞季节,也让人反思如何将“参与聚会”的正向作用,带入心理卫生保健的措施。 欣慰的是封城后,许多教会在第一时间把聚会转成“线上”,并鼓励“不停止聚会”的意义。隔离,但不隔心,中国古文化强调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也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可以隔空相爱相守。疫情可以把人分隔,但也可以让人更加靠近彼此的心灵,并探索灵性的归属。 13天前,当飞机落地诗巫时,在机场检测过后,突然被告知可以“居家隔离”(home quarantine),不用去酒店,惊喜地马上给家人群发了短信。原来老爸老妈早在候机室等着,准备了好吃的,想要递给我带去酒店,让人觉的真的是完美的“天意”啊!于是,就这样当了近两周的“宅女”,两次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原来做了“最坏的打算”,上帝却给了我“最好的安排”,谁能将上帝的爱与我们隔绝呢? @陈心洁(临床心理学博士)

伤健融合,教会准备好了吗?

with No Comments

伤健融合系列 教会是所有差异融合的群体,是体现互相尊重的地方。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未来四年的主题是“更新的教会”,盼望众教会都能在社会关怀上更新,延续会祖卫斯理约翰的怜悯之工的信念和精神,敏锐弱势群体的需要,实践“伤健融合“。 “伤健融合”(The physically handicapped and the able-bodied,简称PHAB)一词最早源于香港伤健协会,指的是伤残(Physically Handicapped)与健全(Able-Bodied)人士。所谓“伤健融合”,就是将伤残人士(身心障碍者)和健全人士结合为一,视彼此为尊贵,互为肢体,建立相通共融的关系。根据澳洲伤健共融专业顾问Deborah Fullwood,伤健融合的实践可分为四个面向:1 享有同等的机会 在马来西亚,残疾人士法案(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2008)在2008年通过。法律对残疾人士的定义包括在肢体、心理、智能或感官上有长久性的障碍,而在这些障碍的相互作用下,妨碍他们充分及有效的参与社会活动。所有大马的残疾人士都可以透过社会福利局申请OKU(Orang Kurang Upaya)卡。社会福利局(Department of Social Welfare)也将残疾人士分类,即: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语言障碍、学习障碍、心理障碍和多重障碍。 其实早在1990年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时候,国家已经开始对残疾人士特别关注。不仅立法维护他们的权益,帮助他们建立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明文规定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加强社会对他们关爱的文化。 除了立法以确保有登记的残疾人士可以受到保护,并照顾到他们的复建、发展和福利,我国也设立全国残疾人士理事会来策划他们的福利。2008年残疾人士法案旨在提供更好的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同时,也提供他们在医疗、教育、资讯及通讯科技、复建、就业机会等服务,并运动、休闲和文化生活的参与,也能享有同等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部门首先以身作则,推出公共领域实行聘请1%的残疾员工。2008年4月18日,马来西亚成为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UNCRPD)的签署国。UNCRPD的目的是要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士能充分与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促进对残疾人士固有尊严的尊重。 打造无障碍环境 尽管全球人对残疾人士的醒觉已经大大提升,他们仍然面对被排挤的现象,以至无法完全达到“融合社会”(social inclusion)的目标。从社会的生态学角度来看,要达到融合社会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看图一)。这包括他们自己(individual)、与他人的互动(interpersonal)、组织(organisational)、社区群体(community)和政治影响力(political)。每个肢体对他们是否能融合社会和被接纳,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在个人方面,他们需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价值,也有对社会的归属感,认同自己可以是社会的一份子。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和信任,以及别人对他们的友善态度。 在组织方面,也要营造接纳他们,以及赋予等同教育和训练机会的文化。在设计社区环境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他们的身心需要,这包括:交通、通讯、建筑物的构造等,让他们也能无障碍地使用各项服务。政治或执法单位也不容小觑。他们设立了法案,提高众人对他们需要的醒觉,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去调整给予残疾人士的福利和权益。 图一:社交融合的社会生态的模式 2 要实践伤健融合,除了打造无障碍环境外,心灵上的无障碍也必须同步实施。惟有社会大众改变态度,减少对身心障碍者的偏见和歧视,才能建构一个伤健融合的社会。 要让社会大众在态度上转变,必须推动伤、健人士共同参与社会生活,促进伤、健双向交流,才能让原本被隔阂的两个不同文化的群体融为一体,建立友谊,进而达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的整体。 肢体间的“共融” 身心障碍者不需要可怜或同情,他们需要的是慈爱的对待,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异类。此外,上帝在圣经中命令所有的基督徒要在基督身体中消除偏见,即在教堂或其他基督信仰的社体,应当向所有人敞开,邀请不同社会地位、背景、身心状况的人进入信仰群体中。为了使上帝的福音传广传,上帝也呼吁基督徒要“去”,离开自己现有的生活圈,走进人群中,把基督的福音传到地级。当基督徒走出去的时候,是要把那些“贫穷、残废的、瞎眼的和瘸腿的”带来享受上主所预备的宴席(路十四13-21)。 圣经中的教会观不是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肢体间的“共融”,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就强调了这一点(林前十二4-31)。他将教会比喻为身体,而里头的成员被比喻为肢体。既然我们都是身体中的一个肢体,那肢体之间就是相互羁绊的关系,快乐时是一同快乐,受苦时是一起受苦。因此,为了身体的整体健康,肢体之间必须彼此相顾,甚至要为不体面的肢体加上体面,且要避免分门别类的现象(林前十二25),即是伤健融合。 方舟团契创办人范尼雲(Jean Vanier)对于教会群体的反思可以作为现今基督徒在思考教会论时重要的资源: “群体不等于‘相同’。今天在我们的世界中存在一种危险,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变得一样,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失去了我们的独特性。人类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个人是如此的独特……这意味着我必须被视为独特的、宝贵的、重要的、有价值的。这就是群体的意义——每个人都被视为独特的,并且有其个别的恩赐。即使是最微小、最软弱的人,也有他的恩赐,而我们必须尊重这个恩赐。我们每个人和其他人都是非常不同的。但是我们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一个管弦乐团;我们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束美丽花朵。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习去爱每个人的差异,把这些差异看作的宝贝,而不是威胁。‘群体’意味着对差异的尊重和喜爱;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觉,这个共同的群体是团契相交的场所。” 范尼雲的这一段话具体描述出教会作为上帝招聚的群体应有的形象和功能,即视每个人为独特的存在,并对差异持着尊重和喜爱的态度。因此,教会是所有差异融合的群体,是体现互相尊重的地方。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未来四年的主题是“更新的教会”,盼望众教会都能在社会关怀上更新,延续会祖卫斯理约翰的怜悯之工的信念和精神,敏锐弱势群体的需要,实践“伤健融合“。 … Read More

1 71 72 73 74 75 76 77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