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书写营之回响:更谨慎自己的文笔

with No Comments

來上課前,我希望可以透过书写回忆来重整我的生命。从一些辅导课程中我知道,过去的回忆会影响我的现在的生活,但从书写的角度来探讨却是蛮新鲜的,我也希望可以有新的亮光。 上了這堂課,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上这类课程,就能与文学家面对面。老师说话像散文般优美,言简意赅,真心令我折服。这堂课让我领悟文字与文学,真是两回事。好的基督教文学来自大量的阅读,不断地书写,并且建立在祷告上,这是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 在写作方面,这堂课让我更有方向也更有目标。我知道要坦诚开放才能感动人心。课堂所学也颠覆了我之前以为贴上几节圣经经文就是基督教文章的见解。这堂课帮助我更谨慎自己的文笔,若要写,就要写的好,用心写。 我也希望自己能重拾阅读的习惯,好好增加自己的内涵,不要让手机霸占了我太多的时间。 在书写伤痛疗愈的故事时,我经历上帝的安慰,在老师提供的问题引导下,我从“加害者”的角度去思考整个事件,发觉痛减轻了,担子可以放下了。我的回忆是我的经历,我有绝对的版权,上帝让我透过书写再经验,再理解,重新改写它给我的冲击。为此,我深深感恩。 我会鼓励有故事者,愿意与人坦诚分享者,习惯书写者来上这类的课程。(倪曉珊,民都鲁恩光堂)

回忆书写营之回响:化了妆的祝福

with No Comments

带着期待的心参加2017东马回忆书写营,可是在进入“伤痛疗愈的故事”的课程时,我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众人面前哭个不停。因为回忆让我痛,想起了童年所受的伤害和委屈。 母亲在我三岁时去世,从小就寄人篱下,被舅父舅母抚养长大。舅父对我的爱是我能够体会,感受得到,也是我毕生难忘的。他待我如同自己的女儿,我也看他如同自己的爸爸。年幼时,我会坐在他的双腿撒娇享受那一份的爱。爸爸重婚后,舅父拒绝了他的要求,坚持要让我念完中五,可以独立了才回家,因为他担心我会被后母欺负。 舅母从来没有虐待我,却会在言语上伤害我。我感受不到她的爱,也从来不敢靠近她。被她骂时,我会生气、哭泣,却不会反抗也不会投诉;因为我知道这个家不属于我,我没有权利要求。舅父并不知道这件事,因为舅母不会在他面骂我。 就在伤心难过的这一刻,我看到了课本的一段话:“所有故事的回顾,都要透过属灵的观点。”平静后,我改用了方式,尝试从属灵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童年。结果才发现到,原来上帝把“这个家不属于我及我没有权利要求的意念”放在我心里。这意念帮助了我,让我能够尊重舅母,对她没有怀恨之心。除此之外,上帝也让我看到了最宝贵的一面,是祂保守了我没被舅母影响,反而学会了谨慎自己的言语,让我在往后的日子可以与人和睦共处,没有人际关系的问题。 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终于看到了上帝一直都在看顾我。童年的伤害原来是个化了妆的祝福。也深深的体会到在主里,的确是“万事都互相効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感谢主!甚愿我一生都能听主声音,明白主意,顺从带领,忠于所托,完成主命。(林丽珠,吉隆坡宣恩堂)

回忆书写营之回响:错过就太可惜了!

with No Comments

来上课前,纯粹是想学习中文写作的一些技巧。 可上了这堂课,最大收获却是透过回忆更加清楚认识自己,也发现上帝在生命中的作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可以认清方向,并以坚定的信心靠主勇敢走下去。另一大收获是莫非老师和营员们的分享让我发现生命需要热忱,只有心中为主燃烧的那把火,才具有影响别人的生命力。 对自己写作方面的帮助就是让我看见文学的美,还有自己的不足,应更加勤奋学习并应用莫非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技巧来写作。 自己最需要加強的则是灵命。所有为上帝而写的文章需要与上帝有亲密的连系才会有打动世界的亮光。愿我能专心仰望上帝,深深被主的道吸引。 营会中经历上帝的一刻是当我在回忆伤痛的时候。我发觉上帝的恩手都在这些痛苦的回忆里。仿佛上帝一直都在看顾着我,而每次的痛苦更促使我向上帝呼求,更深刻的体会祂的大爱,更清楚地认识这位爱我的天父。不久眼泪便停了,一股暖流入心中,所有的伤痛都已得安慰,所有的伤疤都被抚平。 我会鼓励全部人来上课,任何人错过莫非老师的课都太可惜了。(林保鋆,诗巫卫斯理堂)

回忆书写营:文字之旅:祂领我入文字的 世外桃源

with No Comments

文/朱传文(吡叻三一堂牧师) “好书如明灯,照亮你一生。” 这是我在少年时写的一句话。那是参加一个出版社的标语竞赛,我得到第二名,获赠约10本书籍。虽然只是一句话,只得第二名,但是它给我很大的鼓励。 读中四时,华文老师在我的文字路上打了一针强心剂。他选出我的一篇作文(题目和内容都忘记了),然后告诉其他同学:“某某人的写的这篇文章非常棒,把它传下去,每个人都应当阅读、参考。”老师把我的作文当作模范文章,并且贴在布告栏上。那一篇73分的作文,似乎显示出我有写作的才华。 在大学时,我开始写日记。当时写日记是为了处理内在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这一写,就写了几本,也磨尖了我的文笔。也在大学时期,我参与《文桥》的阅读心得活动。在一年内,我大概写了12篇心得寄给文桥,虽然每一篇仅仅200字左右,却是很好的书写操练。 以上的几项活动或事件,推动我越来越靠近文字,直到后来参与文字事奉和写作。 参与文字事奉 投稿给《思源报》,是我参与文字事奉的里程碑。7年前,当时的主编邀请我加入《三人行》专栏,因为其中一位作者退出。三个人轮流写,三个月才写一次,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就答应了。后来,主编说要开设一个新专栏——《透视曼绒》,介绍曼绒区的景点和美食。我非常喜欢这任务,便开始每个月投稿。《思源报》是一份免费刊物,所以没有稿费,但是文章能够被选中刊登,就是作者最大的回酬。 6年前主编要卸下其职位,任总编辑,我就被推荐成为该报主编。战战兢兢地接过这棒子,却丰丰富富领受上帝的恩典。主编,意味着每个月都须要写一篇主编的话,充满挑战。 写文章最怕的是遇到“难产”——写不出文章,每个月尾是我最感压力的时刻,因为是交稿的期限,助理编辑会在截止前殷勤地催稿。文章无头绪,是我在写作上面对的最大压力。 有好几次助理编辑来催稿,她说:“其他的稿件都有,也校对、排版了,封面也设计好,只剩下你的文章!”她开门见山地问:“牧师,你的文章可以寄来了吗?”我总是回答:“还没有,为我祷告。” 障碍与恩典 我曾经很想跟总编辑说,如果真的写不出来,那么哪一期可以不用主编的话吗?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它推动我比平时更恳切的祷告。感谢上主,在紧急关头,上帝有时透过圣经的经文,有时透过报章,有时网页,有时个人对周围人事物的观察,提供我写作的灵感和内容。这6年主编的话都没有中断过,每一篇都是上帝大能的双手托着。每一篇都看到祂的信实和恩典。 其实在我写作历程中,心中还有一只狰狞的猛兽需要对付。这只怪兽常在我下笔的时候,在我的思想中播下坏种子,这种子名为:“你写不成的!” 这只猛兽几乎吞噬了我写作的意念与动力,但是在上帝大能的救恩头盔罩护下,免受那恶者的吞噬。并靠着圣灵的宝剑—神的话语,揭穿怪兽的谎言。上帝的话语告诉我:“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四13) 我的文字之旅好像经过死阴幽谷,却在险境中抓住上帝,祂带我进入另一片文字的世外桃源。神的话如明灯,驱走一切在我的文字旅程中的黑暗势力。 感谢创作的主,陪伴和呵护我——一个写作的幼苗。

回忆书写营之回响:划出新的一页

with No Comments

今年,我刚到西马年会上班不久,执行编辑邀请我参与此次的回忆书写营。为了提升职业素质、写作能力,以及寻找写作灵感,我就此前来。除了提升个人的文笔,亦希望与东马年议会的同工们交流,促进两地年会的关系。 我透过此营会,学到如何在过去的经历中找出“要点”,将其写出来。莫非老师教导我如何从各方面切入故事的重心、要点,进行书写。例如,在“童年故事”的部分,可从最初的记忆、家庭秘密、属灵探问……多方面的角度进行书写。这并不只助于我写出能深读、细致,以及引人反思自己/他人的故事,也助于我为文章“取材”。日后,我必翻回笔记本,继续学习。 文章的铺陈向来是我写作的最大缺点。写一篇稿子,我需三思并整理其内容,方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和具条理。关于“文学式”的写法,我还在努力地阅读具文学性的书籍,进行文学读物和属灵书籍交替式的阅读,“抓”语感来书写。 在营会里与影响我至深的二位好友重逢,一起参加营会,让我发现这是来自上帝的恩典——为过去做总结,为将来献上祝福,划出新的一页。 配合每年不同主题的写作营,除了鼓励符合主题资格的学员,我希望学员们对自身的救恩有一定的确认,以更融入莫老师的教导里。(黄珍琳,西马南钟助編)

回忆书写营:文字之旅:我与文字结缘过程

with No Comments

文/何继东(卫理神学院神学生) 我是一名学生,所以,我会从我的学生时代来分享我的故事。 中学时代 我读书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预习过。一般上,我都是在上课之后复习老师教的知识。但是,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提前预习了历史课。这课是讲清朝的历史,满族八旗制度在明朝末年的生机。那一次的预习,让我在课堂上如鱼得水,快速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在课堂上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那时候,为了应付初中毕业考试的作文,一定要读一些书,才能有作文的写作素材。我也明白提高写作水平是要长期积累的,身边的书又不多,所以就尽可能读那些能读到的书,也包括各种杂志。 记得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杂志上读过一篇某位著名影星刚刚成名后的报道,那篇文章描述她智、体、灵、群都很好。我也信以为真。等长大了,慢慢娱乐圈的报道看多了,才知道娱乐圈会“包装人”,或者娱乐圈能改变人。无论怎样,我还是在课外书上得到和一些可以用在作文中的词汇。 因此,可以说我在中学时候的阅读都是围绕着怎样能在考试中的作文题上拿高分。初中的语文(中文)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开始学文言文的时候,我就很感兴趣。觉得文言文简练。 到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为了预备中考,老师经常会找到一些学生的满分作文给我们分享,我记得有一位男同学,他的字阳刚中带着秀气,很美很美。还记得他的作文讲的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观后感。他根据当时的剧情,在作文中进行大气的反思,我好羡慕,羡慕他字写的好,羡慕他的文章有高度的反思,这是我没有的。我也想成为一个写作有文采的人,这就激发了我阅读的热情。 其实早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的作文跟那些书读很多的同学的作文(优秀作文)有差距;我知道提高作文需要多读书——读破万卷书。还有,我那个年代,中考(初中考高中)有10分的题是对对联,我也很喜欢。记得有一题,下联是:花开万里春,要学生对上联,我很快就对出:冬至千秋雪。在班级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鼓励激发我阅读的激情,我要和文字建立更深的关系。只是那时身边可以读的书还是少。 到高中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了,3年内就要面对高中毕业考试。这将决定我能不能考取大学。我的班主任还是中文老师,她学的还是古代文学。这位老师也鼓励我,她对我说:“可能你自己不知道,我看你的作文,还是很大气的。”她的意思是说,从我的作文中,看到我有雄心。老师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我和文字有了更深的关系。 到高中时,能接触的书就多了起来。那时,班级流行读一种期刊叫《读者》,只要看到同学读,我就借来看,一篇文章都不落下。当我和班主任老师谈到要提高我的作文水平的时候,她就把她在读的散文借给我看。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借给我一本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书,我很喜欢读林清玄的书,他描写的意境很美。后来(大约十年后)才知道,他是佛教徒。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原来他的书有佛教灵修的意境。 大学时代 到了大学,我才算如鱼得水。我读的是中国北方一所综合性大学,那里的图书馆有40万册书。恰巧那时大学里很崇拜李开复,李开复劝勉大学生说:“读大学时,至少要有50本书是一定要读的。”我记不得他推荐的书,但是,我在大学时,确实很喜欢去图书馆,我喜欢在图书馆里浏览书名,找到有兴趣的书并借来读。 我读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书(书里讲到同性恋的形成),也读哲学的书,找易经的注释书来读,经济学的也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中国有个很出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宋鸿兵,他写的那本《货币战争》让我对世界经济的动态更感兴趣。另外,我也找清朝的历史书来读,对地理感兴趣,所以就在图书馆找到中国各个朝代的地图集。那时候,我发现汉族怎么一点一点地扩张领土。原来秦朝的时候,地图上没有现在江苏省的连云港市(可能是地壳变迁的结果)。 还有就是图书馆报刊区,有一些很有见地的期刊杂志,我很喜欢读。我有一位室友,追着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买,他买了浏览着看,他看完了之后,我就仔细地看。那时,就发现原来有这样一群人做实事,关心自然的变化,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还跟一个学弟学习了几天毛笔字,他送给我一本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帖,因为听说多看名家的字帖,也可以提高书法水平。 神学时代 我毕业后,工作了六年,这六年除了圣经和几本灵修书籍外,就很少读书了。好像跟文字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不过,2015年我来卫理神学院读神学,又开始了我和文字全新的关系。以前读书没有太明确的目的,就是喜欢读,那就去读书。到了神学院不一样了,我不再像打空气的拳击手,我读书的时候要考虑书里的信息是不是符合圣经的观点,和我的信仰是不是违背。 我和文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以前我是把自己放在书中,漫无目的的读。但是现在,我知道要学习做一个文字的把关者或者说反思批判者,用信仰的尺来量我所读的文章。当然,我在神学院读的大部分书是要预备做功课的。我在神学院经常读的是《亚洲周刊》、《星洲日报》,这些帮助我了解世界的变化。我读《卫理报》、偶尔也读《道风基督教评论》。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尽力抽时间读一些爱读的灵修方面的书(毕德生、卢云)。在神学院,离不开写作,我们要写反思,整理神学思想等。我知道我这一生都离不开写作了,因为我至少要写我的讲章。“创作是属天的属灵的经历”这句话给我激励和指引,我的创作来自于上帝的感动。

回忆书写营之回响:区区的五饼二鱼

with No Comments

回顾在我人生当中,心里有个模式不断地重复着。从决志信主,学习布道,参与诗班,带领赞美,我想这些是上帝在装备我。 最近這三年参与莫非老师的课程,从阅读到书写,在文字上也得着装备。接下来带着期待的心情,迎接上帝在我身上的计划。祈求上帝悦纳我手所献——那区区的五饼二鱼!(池信虔,诗巫锡安堂)

回忆书写营:文字之旅:我与文字的爱怨情仇

with No Comments

文/郑丽莹(民都鲁实比遥堂) 自小学到中学,我非常讨厌父亲,因为他管教太严了。我与其他家庭成员对话都用福州话,跟父亲说话却偏偏得用华语。看电视只能偷偷看,因为父亲只允许我看华语片,而且一定要有中文字幕(书籍、戏剧都是如此)。父亲特别喜欢武侠,受他的影响,我也很喜欢看武侠剧或古装戏,也因此会特别留意古人的对话、成语、诗词等等。 因父亲的缘故,我跟华语结成了“冤家”,没法轻易解开(也带着阴影和恐惧)。没想到,来到教会,听的、说的、看的都是中文,心下实在有点厌烦,甚至不想去教会了。为了不让我离开教会,母亲暗中帮我报读红本门徒课程。这件事让我更加反感,还跟她大吵一架。母亲只是对我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箴言一7),其他什么也没说,那时我也不明白她说的那句话。 过了一年,红本门徒课程又招学员了。导师说了一句一针见血的话(感觉是对我说的):“如果不知道如何写华文,画的也行,甚至用其他语文都好,总之只要你明白,愿意分享就行了。”好吧,就尝试吧,结果一读,就陆续参加了五年门徒红本课程:第一年当学员,第二年当助教,接下来的三年当导师;也因此成为教会的执事之一,继而被执事会主席点名,帮忙记录会议内容。一帮就当了两届的执事兼文书。 不轻看文字的魅力 从没受过学校正规华文教育的我,却没想到在家里和教会中竟有接收“特别华文教育” 的机会。小时候对华文的阴影与死结,如今却因服事离不开文字,反倒解开小时候的心结。每次回想起来,很庆幸当初有父亲严厉的管教,正如箴言所说:“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箴三11-15) 箴言三5-6 说:“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感恩的是在文字路上(特别事奉岗位),有牧者们及执事们挑剔、严格的提拔和教导,所以能不断进步。当然,服事至今有时候会冷淡、埋怨,在写作是甚至会词穷、没灵感;但上帝总会藉着身边的人给予提点和安慰,有时或只是微不足道的人事物,就足以点燃快熄灭的火苗。 我不轻看文字的魅力,因常从中得着力量和医治;不忽视文字的威力,相信它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思维。在文字的世界里没有限制,只有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尝试,突破,再操练,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回忆书写营:文字之旅:拉近我与文字的心

with No Comments

文/余养希(吉隆坡宣恩堂) 小时侯非常羡慕学校里品行兼优的同学,他们都是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宠儿,备受关注和栽培。那些能文又能武的同学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处处赢得师长和学生的喝彩,因为他们都能为学校和父母带来荣誉。我羡慕的眼光里有一份难以掩饰的自卑感,我是如此的平凡,这一生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吗? 有一天华文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位女作家冰心,她传奇的一生和她后来文学成就都与小时候阅读有关。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阅读可以成就一个人。不久后,华文老师在课堂向我们介绍她喜欢的作者三毛。三毛和她先生荷西爱情的故事深深吸引我去读完三毛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沙哈拉的故事》。有了第一本,就有第二本的《三毛流浪记》,再来《哭泣的骆驼》等等著作。除了三毛的作品,我也开始阅读不同读物,各类文学作品和神学作品。我发现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成功的。他们下笔如有神,能将无法虚化的背景,难忘的往事,化为灵感在小说故事中延续;故事的成功感动,则在阅读以后持续生命间相互的影响。 好多年后,文字的初始形象就慢慢在我心中萌发了。我也想要以真诚、直白的笔触,写出感动人心的篇章。有一年的某一天,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向报章投稿去,期待自己的作品即使没有被选中,退稿也期待有编辑的回应。过了一段时日,就收到报章寄来的三块钱作为投稿鼓勵费。那天以后,我就没有再投稿了。我只单纯作个读者,走过我的青少年时光。 生命的翻转 说来有点妙,我本以为这一生就这样做个爱读书者,哪知生命的翻转就因为我是主日学老师这个身份。身为老师,我面临最直接冲击的挑战就是如何传递和教导圣经真理。圣经里有上帝的信息——上帝有话说,我却不知怎么说。 在教导过程中,我的信息欠缺主线,到了中段已经东拼西凑,尾段更是草草收场。我意识到单有阅读是不够的,更需要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除此之外还要能写。那么,究竟该如何加强学习力,写作能力和培养思考力呢?我可以在哪里受装备呢? 2015年的“点燃写作火种”文字营让我看到盼望,上帝要传讲祂话语的人,也要做个文字工作者。我在此文字营透过老师的眼光认识什么是文学、文化、文字事奉的呼召,加深我对神学反省与服事实践的结合。它也拉近了我与文字的心,以致我愿意为文字多出一分力,哪怕只是微小的个体力量。 隔年(2016年) ,我又报读阅读营――“点燃创意火种的悦读之旅”。这一届结束后,就在我怀疑自已能力的时候,被老师点名了。老师只有那么一句话:“养希,你可以写”,仿佛在告诉我,老师在那边点名的时候,你亦必在其中。受到老师肯定的鼓励,感动之心至今依然存在。 修建好习惯堡垒 那一年我响应老师的呼吁,为自己许一个阅读的一生。为着这个许愿,我开始孜孜不倦地培养阅读习惯。对我来说,对阅读的坚持是一场持续的战斗,我们只有意志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习惯的堡垒”,而我仍然在努力修建“好习惯的堡垒”。 阅读留给我一个观感,就是如何让上帝的心意烙印在我生命中,化为我的主观经历,用文字积极地回应祂。然而,写作谈何容易。我最大的阻力乃在于我让许多事情占据了时间,因而没有时间去写。 常听人们这么说:写作需要灵感和天赋。这两样我先天不足,后天又在写作的技巧失调,让我在写作起步就寸步难行。再来就是对人性的掌握和对世界的解读显得力不从心。我要放弃吗? 我想起老师的话,文字在乎不再是文字而是事奉——事奉背后的动机。才华非第一重要,是我们的忠心度和稳定度。我们要相信上帝主权的拣选,不停操练本分,祂会赐下恩赐使我们尽忠。 所以我今天来了,试图在文字这块土地选择合适的位置!

回忆书写营之回响:生命中恩典的出口

with No Comments

我有过去,我有回忆,所以,我来了。 藉着莫非老师所编辑的课程,帮助我整理出一条生命的主线,借此使我能整理我的过去;透过这样的整理,让我有能力望向未来。 还记得营会的开幕礼所分享的,我觉得自己是“省略号”,因为我想来这里,把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被省略或是忽略掉的点滴,把他们找出来并书写记录,尤其是上帝的恩典作为。 所以,我真的感谢主,祂给我的是超过我所求所想的,因为祂不仅让我梳理了自己的过去,也让我看见祂的手是怎么样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各样恩典的痕迹。尤其是那些,被我有意或无意忽略,甚至埋藏起来的点滴,上帝却打开我的心眼,要我看见这些点滴,也是祂放在我生命中恩典的出口。 从去年的阅读(营)到今年的回忆书写(营),透过文字,能使人向内累积更深的底蕴,也能使人向外释放得医治。无论其中是苦是乐,是喜是悲,是艰难或平顺,这一切都是经历上帝自己的过程。 感谢主,今天在营会中所经历和学习到的,都丰富了我的人生,我会记得这都是上帝的恩典作为。而今后在文字的道路上,我也会继续前行……。(王燕婷,卫理神学院学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