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美会的分裂史(上)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22)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英国卫理宗的中译为“循道宗”,美国卫理宗的中译为“美以美会”,后称为“卫理公会”。不过中文译名到了1970年代则统称为“循道卫理宗联会”。本系列为配合敍事日期的方便,就按照年历而用不同译名,不过无论是循道宗、卫理宗或美以美会,都是指约翰卫斯理所创设的同一教会。 一个组织或机构由不同的人组成,难免会出现人事问题或危机。英国循道宗于1791年成立时,英文会名是:Wesleyan Methodist Church,很讽刺的是一个教派的诞生,也是分裂的开始。在前面的60余年,前后分出了4个循道的宗派:圣道会(Methodist New Connexion,1791)、循原会(Primitive Methodist Church,1811)、美道会(Bible Christians,1814)及偕我会(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1857),后来于1932年联合称为英国循道公会(The Methodist Church,UK)。 同样的,美国的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于1784年成立后,在1792年就分裂出一个最早的“共卫会”或称“共和卫理会”(Republic Methodist Church),那是因为奥基利(James O’Kelly)反对亚斯理在总义会行使委任的权柄不受限制,故另组织一个具有民主体制的“共和卫理会”。该会多集中在维珍尼亚州。1810年改称“基督徒会”(the Christian Church),后来分别与“公理会”(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和“公理基督徒会”(Congragational Christian Church)结合,称“美国基督徒会”(American Christian Church)。 1816年则因为肤色,美以美会分出来的“黑人美以美会”(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A.M.E.)及1820年的“非洲黑人美以美锡安会”(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Zion church—A.M.E. Zion),有关黑人教会容后在另外篇章加以说明。 不过,美以美会影响较大的两次分裂是美普会(1836年)与监理会(1846年)。他们后来也个别差派宣教士在福州与上海发展福音事工。 … Read More

疫情下的线上释经学

with No Comments

装备这条路 文:丘玮玉(美里义恩堂) 新冠肺炎病毒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改变:以前看到人戴口罩,会觉得奇怪,现在看到人没戴口罩,才觉得奇怪;以前动不动就与人握手,拍别人的肩膀,今天需要与人保持一米的距离;以前上课一大班人在一间有空调的课室里,茶点时间可彼此交流,如今要各自在自己的地方透过网际网路线上上课(至于线上上课到底是利是弊,因人而异)。 今年6月至10月,我参加了卫理神学院主办的线上释经学延伸课程,在两方面有所得着: 一.个人挑战 首先,线上上课让我必须操练更加节制和自律。由于课程没要求学生开着镜头上课,所以导师看不到学生在做什么。所以,学生可以在镜头后做任何事,甚至是睡觉,老师也不会知道。学生是否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专心上课,就看自己是否可以节制行为,有纪律地乖乖坐在电脑前。由于老师教课方法是在电脑前一边教一边打字,课程内容会马上透过共享视频出现在荧幕上,因此我需要专注地看着荧幕学习,自然地就较为节制和自律了。 其二,这课程有个特别的恩典,就是会录制上课的过程。如果我滥用这“恩典”,或可会成为我偷懒的借口。因此,我常常提醒自己,录制是为了让我可以再复习所学习的。 由于我知道凡自己所做的事,都逃不过上帝的眼睛。诗人说:“耶和华在祂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诗篇十一4)。上帝透过线上上课塑造我的品格。 二.灵命冲击 这门科目使用“十步释经法”查经,帮助我调整从前“大意的解经”心态,让我学习到从大处着眼,加强观察经文的能力,激发思考,对经文发出问题,再逐题找出答案,理出经文大纲,之后归纳总意,用自己的话写出主要的信息和原则,加上应用和身体力行。经过此训练,我可以掌握如何将一段的经文毫无遗漏地诠释出来,使经文更清晰明了!让我感到有一点自豪的是,即使没有参考其他释经工具,也能诠释经文。 此方法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应用部分。使徒雅各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书二2)信徒听了道要如何将真理行出来,是讲台信息重要的一环。从老师的教导中,我学习到应用的重要性,其目的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做出既有策略性和有目标的解决方案,我不禁豁然觉悟!我立志在接下来的短讲、团契分享、查经等服事中加强应用的部分,帮助弟兄姐妹把真理行出来。 这课程也要求学生写不同体裁的释经文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每次写作犹如在一面镜子前,看见自己的本像。我时常会因文章内容而反省自己的属灵生命。我就是自己文章的读者,上帝是作者!可见,上帝透过此课程不单要我懂得如何正确地查经,更希望我的灵命被提升,将我更新,再使我成为祂话语的出口。 我衷心感谢卫理神学院预备此线上课程,让我在个人品格受到挑战之下被塑造,也让我灵命受到冲击。谢谢刘宜汛牧师的用心教导,也借此机会给予线上教课的肯定(相信院方和老师在线上课程中同样面对挑战)。愿那叫万事互相效力的上帝,不单让我得益处,也让本会神学院、老师、同学们同得益处。 在疫情下共励之,感谢上帝!

你在哪里?

with No Comments

宣教学堂 文:翁新玉(年会宣教士) “千万同胞无依无靠,千万灾民四散流离,千万灵魂日夜沉沦。 主的心焦急,你在哪里? 工场广阔工人稀少,庄稼虽多工人懒惰。 救主痛心无人同情。 谁愿意去?你在哪里? 主,我愿意,我在这里。 或留或去或东或西,只凭主你口中一句。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 深夜时,我在听诗歌,突然这首诗歌浮在我脑海里,再次激励我,使我产生共鸣,更有信心踏上宣教之路。常常有人问我,你现在在哪里?我心里无比感恩,因为还有很多爱我,关心我的人在生活中围绕着我,让我感到世界的温暖和爱。 你在哪里,心就在那里,更是我们必须拥有的信念,这也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如太六21所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我们心系金钱物质,我们就会为它打拼。我们心系人们灭亡,我们才能更专一地生活,来服事上帝,成为上帝的器皿,祝福我们四周的人。我们成为主耶稣的门徒,更有责任知道并且告诉他人,逝世之后我们的将来会在哪里!这是一种使命,也是我们一生当负的责任。我们必须在短暂生命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当我们向这个世界传天国福音时,这世界就不再坐以待毙。世界通过广告主动并强有力地向我们“传扬”他们的“物质福音”;那我们就要更加积极传灵魂得救的福音,人才有机会认识天上永恒的财富――就是永生。 谁更忠心更殷勤 两军对垒,但有时我却感到双方并非势均力敌,而是属地的“物质福音”使者似乎比我们属天的福音使者更忠心、更殷勤,也更有力量。因为他们能把自己一切养生的都投进物质享受里,他们也做到了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在研究、讨论、分享积财的知识、经验、心得和体会。而我们基督徒却很少废寝忘食地学习圣经和谈论福音;或甚至,我们倒和他们一样热衷讨论和交流物质享受的事。 如果我们远远不如属地的“物质享受福音”使者对他们的“福音”那么专业、敬业,又有热心又有行动,那我们凭什么让他们相信我们连自己都不忠心、也不热心的属天的福音呢?见主面时,肯定让我们羞愧于主。 人活着需要赚取、使用钱财,这是正当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但是活着需要赚钱和活着为了赚钱不可同日而语,把赚钱当作人生的目的就不是上帝所喜悦的。我们眼睛所看的和我们嘴上所说的,就代表我们心里所充满的。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背后的原因应该是福音或者是为了荣耀上帝的。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上帝,以祂为乐,直到永远。 人真正看重什么,他的心就必在那里。反之亦然,我们的心在哪里,包括我们的时间在哪里、我们的思想在哪里、我们的话题在哪里、我们的兴奋和我们的喜乐忧愁在哪里,就证明我们的财宝在那里,显示我们更相信什么、更爱慕什么和更依靠什么。求主光照我们,让我们看到自己真实的光景,让我们看到自己对上帝的忠心和爱心有多少虚假的成分,也求主赐下忧伤痛悔的心使我们与主重新连合。

开启图书馆

with No Comments

生活俯拾 文:桃子 初来到乡下教会,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引起我最大兴趣的是教会仅有的一个未装满2层图书大架子的小型图书馆。由于曾经在教会当过一年的文字委员,加上自己爱阅读,所以兴起“振兴”教会图书馆的想法。 首先检查教会的图书,我发现图书馆的藏书少而且陈旧,书本约250本,有许多是2000年以前出版的书籍,最新的一套书籍的出版的年代也都已经是2008年,书本编号也欠缺系统。 图书馆需要重新整顿,才能提高教会的借阅风气,培养增进会友的灵性。我在少年时因为渴望深入认识什么是圣灵的恩赐,但牧师在这方面的讲道教导极少,所以教会图书馆的书本就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这成了我要去推动阅读的动力。 进行图书归类 整顿图书馆的第一部是重新编号,和把书籍资料简单的记录在电脑。然后是给每一本书“包扎”一层透明的包书纸,好让书本可以更耐翻阅,同时又可以保持整洁。与250本书奋战了几个月终于完成了编号和包书。接下来是整理出更多空间让图书有位置置放,然后积极向爱书的有人邀请他们捐书,同时也自掏腰包买书赠书。 皇天不负有心人,图书馆的书越来越多,2019年结束之际,图书馆的书籍已达到440本,其中有一套伊班文圣经故事(马来西亚圣经公会出版),及约80本的印尼文和马来文故事书籍。到了2020年,图书馆的藏书正向600本迈进,其中有一些本地国文版本的灵修书籍。我也开始将图书馆图书进行归类和分类放置,方便寻找相关书籍。 教会会友们看见日益增加的图书,好奇地问:“书买那么多,还有空间存放吗?”,“真的有人会去借书阅读吗?”在出版社和印刷业面临危机的今天,被智能手机霸占了思想和时间的今天,购置图书是否还是实际的? 说实话,今天要让人拿起一本书阅读,难,但是并非绝对!我依然带着对书的热爱,想尽办法让这个小小图书馆不断运作。 再多走一里路 我发现小孩爱看漫画,所以购买了二手关于探险系列的漫画和儿童时事教育漫画——《哥妹俩》。青少年将会进入恋爱、求职、婚姻等生命过程,所以我也增加了这类的书籍。为了鼓励开始培养阅读兴趣的群众,我还购置了“戴晨志系列”的励志短篇故事。想到面对信仰问题的初信者,为了他而增购关于信仰问答的书籍。自从教会增加许多书籍,阅读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2019年,教会一个70岁的姐妹,突破以往的极限,共阅读了17本书籍。 2020年开始,教会图书馆积极向会众推荐新图书。在一次与开店铺的朋友聊天中,被启发可以成为一个“流动图书馆”。因此,我决定每2个星期会从图书馆选十来本书,装进袋子,在店铺之间闲逛。然后向认识的老板和员工介绍图书,让他们借阅。其中,年轻的较有求知欲,或想要打发时间的,都会借阅书籍。一趟路程,所借出的书籍可以在8到10本之间。大家借阅的气氛也在慢慢改变。原来,不是不可能,而是肯不肯再多走一里路。 在推动大家阅读的同时,我也积极阅读许多书籍,为的是可以把更多好书介绍给大家。今年,70岁的老姐妹截至8月,已经阅读13本书籍。一个老眼昏花的老人,体力和集中力有限的同时,却仍然不停止对知识的追求,让我欣慰。或许有人会质疑,买那么多书有人看么?若有一个人愿意阅读,我已经觉得这图书馆办得值!

车子里的“迷之异味”

with No Comments

我思故我写 文:张鸿恩(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某个周六傍晚,我带着妻小外出购物后上车,隐隐约约感觉车子里有股的异味。 “谁放屁?” “不是我!” “我没有啊!” “既然不是我和妈妈,那就是弟弟放屁?”大儿子试图嫁祸给还不会说话的小儿子。 “不要诬赖弟弟啦!” “是不是有食物忘在车子里了?” “没有啊!” 我左右看了看,没看到什么可疑物品。 送妻小回家后,我到教会参加聚会。结束后回到车上,刚刚的异味在短短两个小时已开始“升级”!若以臭气强度分级1-5来衡量,那股异味已从原本的1级强度升到3级了。我不得不把车窗打开,一路开回家。到家之后,我检查了车内各个角落,甚至打开引擎盖,都没什么发现。 惨不忍睹的猪肉碎 隔天早上要出发去教会参加主日崇拜时,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车门。果不其然,扑鼻而来的臭味比前一晚更浓,可说臭气强度已有4级了。抵达教会,我把车子停好,把车窗全打开,让车子透透气。 崇拜结束后, 我和儿子一上车:“哇!爸爸的车子好臭!”我不得不承认,那已不能说是臭味,而是“尸味”了;臭气强度已从4级升为5级了!我当下“赶紧、马上、尽快”地以极速冲到附近的超级市场买空气清新剂,而且一买就买两罐看起来“特别强力”的清新剂。万万没想到,恶味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因为加上了香味后显得更加噁心数十倍,甚至爆表的程度! 晚上到教会教课后,我还沮丧得向会友“求救”。大家也帮忙在车内东找找,西找找,却还是没找到“迷之异味”的来源。这让我更纳闷了,只好计划隔天早上把车子送洗,希望能彻底解决问题。 隔天早上,太太听了我的困惑之后决定“拔刀相助”。她来到副驾驶座位,把车椅往后一移动,座位底下马上滚出了一包惨不忍睹的猪肉碎。 真相总算是大白了!原来是我两天前到菜市场买的一包猪肉碎不小心从塑料袋中掉出来,滚到座位底下了。这一包猪肉碎就这样默默地从周六早上躲到周一早上才被发现。 我从来没想过,一包猪肉碎只花两天的时间就把我的车子搞得像垃圾车一样臭! 罪不分大小 其实,我的生命何尝不是这样,若车子代表我的生命,那包猪肉碎就代表我生命中隐而未现的罪。 罪就是罪;罪不分大或小。 当我对罪不多加理会,视而不见,甚至将它扫入地毯下,久而久之,这隐藏的罪将进一步腐化,发出恶臭,甚至长满蛆虫。最后,我的生命就充满令人作呕的“尸臭味”。我永远无法想象,罪能在我的生命带来什么样的破坏。 可笑的是,有时我的处理方式不是去处理罪的根本问题,反而努力使用各种“空气清香剂”去掩盖它,不仅弄巧反拙,还变本加厉。就好像圣经里的大卫王诱奸了拔示巴,在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不果的情况下,又设计谋害了人家的丈夫乌利亚。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犯罪,最终仍逃不过上帝的责备和审判。难怪大卫王写了诗篇51这首忏悔诗来表明他的悔罪。他说:“求祢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神啊,求祢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倘若生命中有“异味”,别等到臭味强度爆表了才来采取主动;赶紧找出问题的根本并加以处理才是上策!

七个孩子的妈

with No Comments

我思故我写 文:王育新(美国恩福基督教会牧师) 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什么?! “七个孩子的妈”可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相夫教子、洗衣煮饭、打理家务;每天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上床?!这是传统女性的“天职”?!抑或是传统思维与习俗所赋予女性角色的固有认知及枷锁?! “七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需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尤其是大姐?!除了帮忙家务之外,还得帮忙爸妈看着弟妹,照顾弟妹;甚至还可能需要帮忙家计呢! 一名女性所带来的冲击 现年48岁的巴雷特出生于1972年的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属于老南部地区,是父母七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七个孩子的妈;其中两个孩子还是从海地(Haiti)收养的,有一个儿子还患有唐氏症。 这样的一个女性能有什么作为?认命吧!好好地呆在家里做蓬头垢面的黄脸婆吧!真是这样子吗?对许多女性而言,也许吧;但是对巴雷特来讲,却并不然! 巴雷特凭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认命的意念,及对上帝的信仰,自我鞭策,奋斗、坚持、求上进,早时已经走出了一片天。如今,更是百尺竿头,攀登上作为一名法学院毕业生的巅峰。 2020年10月26日,美国参议院以52票对48票赞成,批准了对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成为美国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 在此之前,巴雷特曾在天主教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法学院担任法学教授。2017年,巴雷特获得特朗普总统提名出任第七巡回上诉法官,在位于芝加哥的第七巡回法院工作。 如此一名普通女性,能有今天这个成就,实非命运使然。巴雷特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以及对自己的鞭策,付注于积极求进步的行动,是她能有今日成就的见证。 成就虽高为人卑微 在她私领域部份,因着她的友善亲和、热情好客、慷慨大方,备受认识她的人,包括她的同事、教会会友等的赞许与肯定。英国《卫报》曾引用南本德市(South Bend City)青年部主任的话说:“并不是每个受过像她那么么高水平教育的人都能这样待人接物,而她的确做到了。” 成功并非没有代价 巴雷特的一名友人曾向《南本德论坛报》(South Bend Tribune)透露,巴雷特习惯早起,通常在凌晨4点到5点之间起床。圣母大学教授保罗·卡罗扎(Paolo Carozza)表示,“这是真的,我在那之后不久便会在健身房看到她。”卡罗扎教授见证了巴雷特法官从学生走向大学教授,再走向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一路历程,所给她的评价是,“她是一个普通人,热情、善良。” 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什么?! 在现今生活水平提升、教育普及化、资讯遍及化等因素影响之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是今非昔比,普遍性地被提高,甚至在女权运动的鼓吹下,不只是达至与男性平起平坐的层次,更是大有凌驾于男性之上的趋势。不论如何,“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什么”这个问题,理当是由女性们自己来回应最为恰当。 巴雷特虔诚的信仰生活化及她的生活信仰化,诚然是诸位可敬的女性们在回应上述问题时,一个很值得参考的典范。 “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箴言六7-8) “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箴言廿二4)

我看《小孩不笨1》

with No Comments

萤光片语 文:陈朝强(退休牧师) 这是一部三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EM3班(成绩差)小孩交织而成的电影。(注1) 一.很有个性的文福 文福家庭平凡,自始至终都没看到他的爸爸出现;但从他妈妈口中可知,文福爸爸是个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爸爸的基因与性格对文福的影响很大。他本性有点吊儿郎当,对讲大道理的老师总是摆出一副不屑的模样。当老师说:“要努力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他很快就反问老师:“你教了20年的书,是否已经出人头地呢?”直到另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出现,才改变他的人生与学习的态度。 妈妈在饮食中心开炒煮摊维持家计。她除了一句“要努力读书,不然会给人看不起”之外,其他的如教导作业等,她完全无能为力。她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一方面可以看得到,管得到;一方面可以帮助摊位的工作。 文福除了帮助妈妈端食物、抹桌子、还要喂弟弟吃饭,是一个自小就因环境而塑造成的独立孩子。然而,爸爸的基因却使他义气天生,常常路见不平,挺身相助。而且不分贫富,只要他看不过眼的都出面维护;尤其是那个常常被人欺负的弱小同学国彬,和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特里(Terry)。因此,文福常常惹了一身麻烦,甚至被人标签引人犯错的坏孩子。父母没有出面维护他、教导他,一切的压力唯有他自己默默地承担。 这时,学校来了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她作家庭探访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课堂上耐心回答同学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尊重不同学生性格和志趣。这启发了文福积极学习的心,这正是现代父母要学习的榜样。文福本来不笨,他尽量用食摊空挡时间作功课。所以,他学业进步神速。虽然如此,他没有看低学习缓慢的国彬和特里,常常挡在他们的面前,面对那些欺负他们的同学。 二.喜欢画画的国彬 国彬出身在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亲是广告设计师,母亲是职业女性;父母都非常忙碌,但督促国彬作业的责任却落在母亲的身上。父亲常常缺席,只是有时当守护者,但当他自己工作不顺,妻子又生病时,他的怒气也发在国彬身上,让国彬感到非常惧怕、无助。国彬喜欢画画,常常全神投入画画中;然而,他母亲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涂鸦。当他的妈妈在他面前狠狠地撕掉他的画作时,他的心也随着碎片跌落一地。她母亲要的就是希望他拿到大学文凭。她说:“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一张文凭的”。这正是今日许多父母的心声。她望子成龙心切,拼命地督促孩子、教导他写作业。 国彬常常因屡教不会而被鞭打。他惧怕的心遮盖了学习的灵,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数学还是拿51分,达不到母亲90分的要求。他想象母亲失望和愤怒的神情,惧怕和无助产生轻生念头。若非警察抓捕不良少年撞倒了他,他早就从组屋飞身跃下了。家庭会伤人,父母一直将自己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一不小心,会造成家庭悲剧,遗憾终生! 国彬是个懂事的孩子,虽遭母亲的鞭打,但也知道母亲的苦心。当特里说,就让他妈妈患上血癌死去,不是更好吗?他狠狠地给特里一巴掌,因为孩子宁愿有一个凶妈妈,也不要没有妈妈,亲子之间的牵绊表露无遗! 当文福和特里被绑票了,他凭着记忆把歹徒的脸廓画出来,让警方破案救出人质。这让人看见,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天分,只要把它正确地发挥出来,照样可以“出人头地”。 果然,国彬拿到国际儿童绘画比赛第二名,美国还给他奖学金出国留学呢!因此,不要逼孩子只走父母要走的那一条路,要知道此路不通,必有他路可通! 三.爱哭的Terry Terry(特里)是在一个富裕家庭长大,从小都有佣人侍候,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甚至端一盘面、泡一杯咖啡、涂一片面包都不会,看起来真可怜。但这都是母亲为孩子安排一切的后果,还说:“This is for your own good!”这种爱叫孩子太沉重,完全辖制了孩子自我思考和自我发挥的空间。难怪特里的姐姐说她已经长大了,她要的是自由!可是,在父母的压制之下,孩子“偷偷的自由”变成放纵及寻找刺激的机会。于是,社会就多了一个不良少年! 特里其实蛮有公德心,看见有人乱丢香蕉皮,就提醒人家;那知,反而被臭骂一顿!他一脸无辜,正要哭的当儿,妈妈来了;他以为来了救星,那知妈妈除了赔不是,还把他教训一顿,说:“This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并严厉提醒他以后别管他人的事! 因此,当文福和国彬被指责推倒人时,他很想对训导主任说出真相,但最后却畏缩地说:“我什么都没有看到!”父母亲的教导不小心会把一个诚实的孩子,变成一个诡诈的人。 由于特里的懦弱、怕事,因此常常被人欺负,甚至在自家里也被人欺负。后来在文福的影响之下,他开始做回一个有尊严、有勇气的孩子。因此,在家里被人欺负时,他要讨回公道;当爸爸说他太小不能捐骨髓时,他跟爸爸妈妈说,以前他都听他们的,所以什么都不会;现在要让他自己做决定,捐骨髓救人! 这就是父母不能压抑孩子的思想,反而要引导孩子说出他们内心的话。这样不但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当特里知道国彬的爸爸要帮他的爸爸设计肉干广告时,他说他好喜欢这样的"帮来帮去",相亲相爱的人。由此可知,孩子不喜欢大人吵架或打架所造成的不安环境! 结语: 这是一部非常通俗的电影,但值得一看,它道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是,许多父母还是沿着传统的思想来教导,甚至逼迫孩子完成他们过去自己没有完成的梦!父母应该诱发孩子的天赋,并且培育他,使孩子全然爆发地学他喜欢学的,作他喜欢作的。而父母只要护航,让他不迷失人生方向,活出生命的价值!那时就距离“父母是儿女的荣耀,子孙是老人的冠冕”不远了! 注1:本文只著重家庭与亲子关系,至于新加坡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等一概不谈。

都是神圣的

with No Comments

星心点灯 文/王宝星(牧师/年会宣教部干事) 基督徒看牧者和宣教士是神圣的,这无可厚非,因为牧者和宣教士蒙召全职服事,就像利未人一样蒙拣选专职事奉上帝一样。但是基督徒不要以为非圣职人员就是俗人,做的是属世的事。其实基督徒一样是蒙上帝的引导,在各自岗位上工作生活,在那片天发光。 在此得到黄敬仪宣教士的同意,分享她阅读麦克.贝尔(Michael R. Bear)所写的《企业宣教》的心得如下: 作者重申了“蒙召”的定义,他挑战经常被二分化为“圣”与“俗”的职业、工作、生活及事奉的价值观,强调并非蒙召为传道人就是“圣”的高人一等,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就是“俗”的是属世的而在上帝的国度里没有价值。上帝拣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岗位做不同的事来完成祂所托付的使命。 上帝藉由商业活动提供了我们生活所需:因为有企业,所以才有工作机会;有了工作,才能养家糊口;同时也让我们与信仰和教会外的世界建立起关系。“商业”本中立,惟执行者若心术不正、手法不当,就成了贪婪狡诈的奸商;若经商坚守诚信原则,必能树立良好信誉。毕竟“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圣经的历史人物中,有从事畜牧业和修剪桑树的阿摩司,制造帐篷的保罗,为耶稣提供空坟的财主兼备议士的亚利马太约瑟,买卖紫色布的吕底亚等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不论是大事业或小生意,在神国的事工上都有份参与,并在福音广传的事工上提供了经济上的援助,还因有工作而能自供自给。 一个企业的营运、制度若能本着圣经的原则落实执行,如不诈欺、保护地球、不污染环境等等,便会成为业界的一股清流,让神的名得荣耀。而一个重视神国使命的企业,其经营必少不了祷告恳请圣灵的带领,秉持“为荣耀创造主”的理念来经营,为主作见证。 为宣教士提供平台 我会和教会弟兄姐妹分享一个以天国为目标的企业见证:有几位基督徒商人,他们在印度支那买了一片农地种咖啡,这样的企业投资活动不但提供当地人的就业机会,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将所得的盈利投入当地的宣教事工中。在这企业里本着天国企业的理念经营,把福音带入,也为宣教士提供了一个平台。 我还会鼓励教会的弟兄姐妹,除了继续在神学上装备自己外,也要按上帝给他们的呼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作光作盐,藉着他们的生命活见证,把福音传给他们所接触的专业或商业群体。 当今企业方发展即多元又国际化,如连锁店的经营(餐饮、家电、科技、医技、农业技术、安老院、学校等),不论国内或国外,他们接触的层面广、群体多,除了提供就业机会、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和关系外,还可藉由业务的拓展,为宣教事工提供一个平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创启国家,让福音在各源流中广传。 弟兄姐妹,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在光明的行业打拼,都是神圣的。大家在职场做好见证,为主而活,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在海外,欢迎加入宣教部的“鸽子队伍”,同心兴旺福音。除了以上介绍的《企业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s》,宣教部图书馆还有Jonathan Lewis所著 Working Your Way To The Nations也是有关带职宣教的好书,欢迎借阅。

人活着是为什么?

with No Comments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中学时,我心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那时候,我知道有一位上帝,我也冥冥之中知道是祂把我放在这个地球上,但这位上帝如同在天边老远、老远的地方,坐在祂的摇椅上;祂跟我没有关系,我也没听到祂跟我说,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后来,学校老师回答我:人活着是为了享受上帝和荣耀上帝。我听了,一直思想,似懂非懂,不太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如何让这句话在我身上产生果效。不过,许多年下来,老师的这句话还是受用不尽,越来越明白,也越来越能够活出来,甚至在十多年前,我建议在卫理神学院的篮球场的篮球板上面,一边写着“享受上帝”,另外一边写着“荣耀上帝”。打篮球也是可以享受和荣耀上帝的。 享受上帝(Enjoy God) 要享受上帝,首先要认识祂,通过在十字架上为你我的罪而死并且第三天复活的主耶稣,你就可以认识上帝,成为天父的儿女,与祂之间就有父子(女)的关系,开始了永恒的关系。在这个最亲密的关系里,你每时每刻与主同心同行,享受祂时时刻刻的同在和带领。 当我在中学寻找人生的目的时,我发现原来上帝早就已经藉着主耶稣来寻找我了,甚至已经为我而死和复活,我只要信靠主耶稣,我就得着了新生命、更丰盛的生命。哈利路亚!从此,读经、祷告、崇拜、团契、见证等成为了我享受上帝同在的管道。 经上说:”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份。“(传道书五18) 我们不只享受上帝所赐的好处,更像马利亚那样的享受上帝自己,她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路加福音一46-47) 不过,如果活在世界上单单是为了享受上帝,那去天堂会更享受吧。上帝还留我们在世界上,有祂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荣耀上帝。 荣耀上帝(Glorify God) 要荣耀上帝,就是要让别人从我们的身上看到上帝,让别人也能够认识上帝、信靠主耶稣,这样,他们也能够享受上帝和荣耀上帝。 主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五16) 所有正统的宗教都强调要有好行为,但是基督教信仰强调的好行为是在你得救之后才有能力表现出来的。好行为不能够使你得救,但是你信主得救之后,要有好行为。而最好的行为是藉着你的言行举止带领人信主耶稣。 没有信耶稣,活着没有意义,因为你的罪还在,你走向灭亡,没有永生,没有盼望。 没有传耶稣,活着也是没有意义,因为你虽然信了耶稣,你的生命却没有彰显耶稣的荣耀,别人看到你不会把荣耀归给上帝。 亲爱的弟兄姐妹朋友,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活着,是为了享受上帝,为了荣耀上帝。 怎样享受上帝?要信耶稣。怎样荣耀上帝?要传耶稣。 2020年十一月18日 写于卫理大厦总部会长办公室

破碎的人 (十一月29日(日) )

with No Comments

灵修日程文/Susan L. Stombaugh(美国Ohio) 读经:马太福音一章18-23经文:“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独一的儿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 将临期刚开始,我从阁楼取下一套基督降生模型来摆放,可是却发现许多塑像已经破烂了,我感到伤心。天使只有半只翅膀,牧羊人的一只手不见了,一个博士没有脚,驴子只有一只孤伶伶的耳朵,只有婴孩耶稣看来没什么损伤,完好无缺。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去年一月我把它们收好时还是好端端的。 起初我打算买一套新的基督降生模型,但我想到,或许上帝有话要对我说。尽管我们都是破碎的人,但上帝能透过我们完成伟大的工作。只要我们悔改认罪,祈求赦免,纵使我们是破碎的,上帝还是赐给我们新生命。耶稣降生的意义在于把新生命带入世界。 我想我仍会把残缺的一套基督降生模型摆放出来,提醒我上帝极大的爱。祂甚爱我们,以致耶稣降临,担负起这世界的破碎。这就是圣诞的意义! 祷告:亲爱的上帝,感谢祢极爱我们,以致差派耶稣来到这世界,使我们得着永生。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今日默想:虽然我是破碎的,但上帝仍爱我,祂能使用我完成伟大的事情。 代祷:感到自己了无价值的人 每期一句“她(马利亚)将要生一个儿子,你(约瑟)要给祂起名叫耶稣,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21-2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