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珥书中思考灾难的意义

with No Comments

牧者耕心 讲员:冯佳伟牧师 日期:2021年1月24日 讲台:民都鲁恩光堂 经文:约珥书 讲题:耶和华的日子将来到 整理:可菁 先知约珥在《约珥书》里所记载的蝗灾及其对应,于今日我们的现状有极大的借鉴之处。故详究其故,盼上帝的话语继续坚固我们。 首先,《约珥书》所记载的蝗灾破坏之严重,与今日的疫情所带来的恐慌和担忧相似(可详细查看约珥书一章6-12节中所记载有关蝗灾所带来的破坏)。灾情当前,先知受感呼吁祭司带领全民办严肃会和禁食: “祭司啊,你们当腰束麻布痛哭;伺候祭坛的啊,你们要哀号;事奉我神的啊,你们要来披上麻布过夜,因为素祭和奠祭从你们神的殿中断绝了。你们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招聚长老和国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华——你们神的殿,向耶和华哀求。”(一14) 让世人晓得上主的公义 感谢圣灵奇妙的工作。感动先知约珥的圣灵,今日继续感动刘会明会督和会友事工部。在1月24日这一天紧急呼吁砂华人年议会的会友从早晨8点30分至晚间8点30分,一同以禁食和持续的祷告守望,好将我们的眼光从灾难中转向上帝,谦卑悔改,并求上帝赦免和怜悯我们的国家、家庭等。正如先知约珥所说:“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二13)。 这也是先知约珥呼吁设立严肃会和禁食的目的。因为严肃会一般只在赎罪日当天进行。这一天,大祭司要将以色列全家的罪都归在一只代罪羔羊上,好让他们的罪得以赦免。所以先知在蝗灾中要求举办严肃会,因为他知道这灾难是因罪而起(地因亚当受了咒诅,见创三17),而我们也要为自己所犯的罪受审判。因此上帝也让灾难成为祂的工具,让世人晓得上主的公义。在《约珥书》的第二章的预言诗中,先知再次以蝗灾为象征,描述了“耶和华的日子”时那更加可怕的蝗灾来审判这地,没有人能当得起。 “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谁能当得起呢?”(二12下) 末后“大灾难”的预演 因此《约珥书》在这里向我们启示了灾难的另一层意义,那就是现时的每一场灾难,都是那末后“大灾难”的预演。这包括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疫情也是一场预演。因为在末后“耶和华的日子”来到时,将要有比这更可怕的疫情出现,是没有人能当得起的。所以现在所面对的疫情,就是上主给我们的提醒,要我们赶快悔改求告耶和华的名,好让自己可以在”耶和华的日子”来到时得获拯救。 所以圣灵也在《约珥书》里也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因为赎罪日严肃会时,作为赦免必须献祭的代罪羊,上主已经为我们预备了。道成肉身的上帝,无罪的主耶稣却代替了世人所有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还清了我们所有的罪债,并且三日后复活了。 弟兄姐妹,你若信福音,这福音的大能和盼望,将使你在这疫情中得安慰的力量。因为在《约珥书》中,上主在灾难中应许祂要赐给你们合宜的秋雨(合宜的恩典)来帮助你。我们必要被圣灵浇灌,在这灾难中“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二28-29),我们要更深经历圣灵的同在和带领,我们必在这灾难中得救。 “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之名的人都必得救,因为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城,必有逃脱灾难的人,耶和华所呼召的人必幸存下来,正如耶和华所言。”( 二32,现代中文译本)

从基督教信仰谈代孕

with No Comments

阿尧面子说@刘世尧(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thomasngiu@yahoo.com,欢迎交流】 问:牧师,最近看到一则娱乐新闻,说中国一女星找人代孕。其实,近年来全球代孕事件越来越多,这也一直是个值得关注且颇具争议的伦理议题。可否请牧师从信仰角度来谈一谈代孕这件事? 即使从基督教信仰和神学角度来看,也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圣经含有多个代孕个案。例如:1.童贞女马利亚是上帝的“代孕母”,代孕生下主耶稣(马太福音一章、路加福音一章)。2.女仆夏甲成了亚伯兰妻子撒莱的“代孕母”,为亚伯兰夫妇生下第一个儿子,以实玛利(创世记十六章)。3.利亚和拉结各找侍婢悉帕和辟拉,作雅各的妾,为她们“代孕”,生子在她们膝下。结果拉结的婢女生了但和拿弗他利。利亚的女仆则生了迦得与亚设(创世记三十章)。以上的三个案例能否成为依据,来支持今天生殖科技所营造的代孕呢?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可以,但进一步深思时,会发现一些重要的不同之处。1.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生下道成肉身的耶稣,不涉及任何人的卵子和精子,更不牵涉 “他精”。2.夏甲“代孕”,是在成为亚伯兰的妾之后发生。今天的代孕母没有和委托夫妻有婚姻关系。再说,上帝其实并不喜悦亚伯兰纳妾生子的行动,此举也为亚伯兰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带来许多张力和问题。亚伯兰和撒莱是在小信的软弱中作了这件事。3.利亚和拉结也是把女仆给丈夫为妾之后,才有“代孕”发生。正如上面第2点说的,立妾生子并不是上帝所喜悦的途径。圣经有这类个案和叙述,并不代表圣经认可这种传统“代孕”作法。因此,以上三个圣经个案,不能直接支持今天生殖科技所开拓的代孕技术。其实,基督教信仰绝不反对生殖科技 (如:夫精人工授精,还有夫妻体外受精,通称试管婴儿的成就),创意和智慧都是人有造物主荣美形象的一部分。但是,生殖科技成就(雇用)代孕母一事实需三思。例如: 1.孩子的妈妈到底是谁?是遗传上的,还是怀孕的,或是养育孩子的那一位?孩子是属于谁的,在法律上,道德上,情感上?(参考美国1986年的Baby M代理孕母案例)。2.若代孕母在代孕过程患上某种疾病,导致孩子出状况有残缺,委托人是否会无私接纳收下,还是“退货”?3.长期来看,社会的价值观会被扭曲吗?孩子变商品,代孕生子变专业,生殖变商业化,精子有不同钱格,生产与婚姻的亲密关系没了? 生殖是婚姻之约中发生我想,基督教信仰的三个重要神学,能对时下的代孕母议题提供“脚前的灯”。1.创造论中的人类生殖神学:创世记显示,造物主赐人类三大恩惠,一是人拥有上帝的形象(如理智、意志、情感、仁爱、公义、良善);二是人有特权代理管治受造界;三是男人与女人可享受快乐的婚姻关系(这包含一男一女成为夫妻的圣约,以及在这约中可享受的亲蜜性爱,怀孕之福,与生儿育女之乐)。以上述第三个恩惠作视角,来看现代雇用代孕母生子一事,显然,它不符合造物主所设立的生殖轨道。上帝对人类生殖的旨意底线,是它在婚姻之约中发生,不涉及他人的精子、卵子、子宫。基督教伦理学家罗秉祥博士指出,“只要是在‘生儿育女在婚姻关系中进行’这个范围内,不牵涉婚姻以外的第三者,利用科学辅助人工受孕技术来克服夫妻的不孕,通常都是可以的。”(参:《黑白分明——基督教伦理纵横谈》,香港:宣道出版社,1994,109)2.受托神学:基督徒相信,“万物都从上帝而来,我们把从上帝而得的献给上帝”(代上廿九14)。儿女也是从上帝而来的礼物,父母受托教养他们,要把他们献给上帝作贵重的器皿,完成神圣的福音与文化使命。因此,我们婚后若有儿女,就任重道远,要负责培育他们给上帝使用,将来更要为此向上帝交账。若婚后没有儿女(甚至经过夫精人工授精或采用试管婴儿技术之后仍无孩子),我们就坦然相信,上帝另有托付,万事互相效力,不怨天尤人或忧伤心碎。这另有托付可以是上帝呼召我们投入的事奉和社会关怀工作,我们像天使传爱,使许多孤苦的人感受主耶稣的无私大爱。3.救赎论中的领养神学:圣经启示,自从始祖犯罪堕落之后,尊贵的人沦为“罪人”、“魔鬼的儿女”、悖逆之子、可怒之子(罗三23、五12;弗二1-3;约壹三8-10)。但上帝的独生子,主耶稣基督降世为人,舍己作万人的赎价(提前二1-6;约壹二1-)。因此,诚心悔罪信耶稣的人,就得上帝的宽恕,获“上帝儿女”的名分,能称呼上帝为“阿爸!父!”(弗一5;约一12;罗八14-17)。这儿女的名分,在新约圣经背景里,是在“领养”的概念下来理解的。所以,英文圣经将罗马书八15节的“儿子的心”,翻译成“the spirit of adoption”;意思就是,那不配的罪人,本乎恩(借耶稣基督的救赎和圣灵的引导),因着信,被“领养”成上帝的孩子。在新约圣经的时代,“领养”是一件尊荣的事,被“领养”的孩子与亲生儿子同为“后嗣”,承受产业(参:F. F. Bruce, Romans: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3, 165-66)。在这神圣“领养”神学的亮光下,基督徒(不育)夫妇今天也可以领养不幸的婴孩和孤儿,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基督化家庭生活,让他们尝到天父恩慈的滋味,不止今生有家,将来还有一个永恒的天家!在我牧会期间,有一对爱主的夫妻,婚后多年不育。经过认真祷告之后,他们决定以合法管道,透过一个教会组织的安排,领养一个儿子(欲知这管道,请参:http://www.prolifegroupkuching.org/app/sites/prolife/)。出人意外的是,领养这儿子不久之后,太太就怀孕了,后来生个一位女儿!哥妹俩感情很好,妹妹也从小知道哥哥是领养的。他们一家人在基督的爱里一起成长和事奉主,实在感恩!简言之,回到圣经的生殖、受托与领养神学,关乎代孕母的争议便有答案、安慰、出路。

圣灰日(Ash Wednesday)灵性之操练

with No Comments

与主同行@黄钦钗(诗巫爱民堂主理牧师) 那一年,在台湾,参加了天主教堂“圣灰日”礼拜,那是一个特别及无法遗忘的属灵经历。圣堂的灯光昏暗,信徒们虔诚安静坐着默默祷告,神父带领读经与简短的分享,接着,就是领受圣灰仪式;成人与小孩,都以最严肃的态度走到圣台前,神父将祝圣过的灰烬,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画上一个十字架。我带着沉重的步伐与心情走到台前,当神父将灰烬涂抹在我的额头,并宣布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顿时,我激动地流下眼泪。我被提醒自己只不过是尘土——我会有死亡的一天、我觉察自己的软弱、过犯以及破裂的关系等……我需要上帝的怜悯、恩典与救赎……。 生命是有限的大斋期(Lent)是由“圣灰日”(Ash Wednesday)开始。圣灰日又称“大斋首日”(First Day of Lent),是基督教教会年历的大斋期之起始日。根据传统教会惯例,把前一年的“棕树主日”所使用的棕榈叶烧成灰,祝圣之后,在圣灰日礼拜,在信徒额头上以这个灰烬画上一个十字架,以提醒上帝是用尘土造人,然后祂将灵吹进人的鼻孔,他们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纪二7)。圣灰日讲述上帝的创造、人生命之短暂以及耶稣基督之救恩。圣灰日礼拜涂灰仪式是邀请信徒思考人类真正的身份、生命的短暂与存在价值。人要谨记,我们只不过是上帝创造物其中之一,而我们与其他地球的生物是同等的,因此我们要操练尊重上帝所有的创造物。圣经里,撒灰在自己头上、身上,是用来表达忏悔、忧伤、悲悼,也象征着人的生命脆弱、短暂与死亡。因此,“圣灰日”涂灰仪式是提醒信徒们思索自己存在的状况。圣灰日也提醒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生命是不堪一击的,生命随时会面对死亡,因此,在上帝面前我们要谦卑、放下贪婪、舍弃自私。我们要认定在上帝面前自己只不过是人,是受造物,在这永恒的创造者面前不可充当神的角色。这一天,我们可以在祷告中“向自己死”,再一次慎重地检视自己生命里需要忏悔与哀哭之事,并把它们陈列在上帝面前,等待祂的宽恕,等待祂赐予复活新生命。我们以忏悔开始,让“老我”死去,但不是停止在自己,而是要向着“追随基督”的路前进。 将心归向上帝“灰”不仅仅代表死亡、悲伤与分离,也象征盼望、喜乐与应许。圣灰日是呼吁人要忏悔与强调上帝救恩的计划。四十天大斋期是一个自我审查、反省和悔改的时间。大斋期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和时间,停下脚步,聆听上帝的声音:我们要悔改,我们要与上帝和好。约珥先知催逼与邀请人真实的回到上帝面前,将心归向上帝(约珥书十二12-13)。因为上帝是有怜悯、恩典、慈爱的神,祂愿意接纳与医治心灵破碎的人,祂要把我们从罪恶死亡中拯救出来,祂要赐给我们生命一个崭新的开始。圣灰日涂灰仪式,也对信徒宣佈说:“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一15)。圣灰日是充满爱与欢乐的一天,因为仁慈与怜悯的上帝,赦免宽恕我们、洁淨我们。当我们悔改,承认我们的罪,上帝就释放我们,给我们自由与新生命开始;因此,这一天是喜乐与爱的日子,因为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和好了。在这时代,信徒需要遵守圣灰日吗?感谢上帝,卫理公会教会逐渐的重视“圣灰日”(圣灰礼拜三)并且也开始遵守及推动。我相信透过圣灰日礼拜,可以帮助信徒更清楚理解上帝的救赎与赦免,并增强他们在大斋期四十日藉着禁食的操练而与基督更亲密的信念。因此,圣灰日礼拜是值得教会大力推行和遵守,并积极鼓励信徒们参与。 (编按:2021年2月17日为圣灰日)

保持距离是最好的新年祝福

with No Comments

时事回应 @韵琴(本报记者) 因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的农历新年是个前所未有、“独特”的新年,因这是个不可互相拜访的农历新年。 往年新年,是亲戚朋友互相拜访贺年的时间,尤其有些外出讨生活的游子,更是一年才能回乡见一次面。然而随着疫情愈严峻,“必须保持社交距离”成了今年新年的主题。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时值农历新年。这个中国人最为重视且代表着团圆的节日,因疫情关系,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互访、群聚,当时也同样引起民众们的不满。但,他们坚持下来了。 更甚的是,为了阻断传染链,中国实施封城措施,除了疫情最严峻的武汉,各大城市都陆续封城。最终疫情受到控制,各城也解封了,人们生活开始慢慢恢复正常。虽有偶发疫情,但情况都受到了控制。 学习自我约束 2021年春节,这一回轮到马来西亚疫情严峻。华人农历新年在多元种族的大马,也是个大节日。“回家过年”是根深蒂固地存在华人脑海中。为顾及民情又想方设法要阻断传染链,大马政府制定了不少农历新年期间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只是SOP一经推出就引起不少反对声浪。 随后,砂拉越灾难管理委员会也宣布农历新年期间的标准作业程序(SOP),重点还是在于要保持距离、不可群聚。那些必须准备的体温计、记录到访人士基本资料,还有必须注册MySejahtera等手机APP的措施,都是为了万一。 当然,这SOP看起来是有点不近人情,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你我都不能保证不同住的亲属是不是带病毒者。继续保持距离是对我们都有益的方式。 与其对有关当局所公布的SOP不满,倒不如自我约束,并在安全范围里,为新年添点新意,比如:农历新年在家中穿新衣,吃虾饼配Acar,喝仙地(Shandy)配肉干,也是不错的过年方式。 加上现在科技发达,还可以视讯拜年,隔着网线互道平安与贺年。这样不但可避免自己“暴露”在病毒中,也可有效阻断传染链。可见,保持距离才是对亲友们最大的祝福。

“黏主”一切变NEW

with No Comments

生活俯拾 @王育新(美国恩福基督教会牧师) 2021牛年至,许多人对“弃旧”的殷盼,或许是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强烈感受;尤其时下迎新年之际,疫情却突发性恶化。这个年,到底要怎么过啊? “迎新”,总是一种期待、一种希望——期待疫情危害早日结束,希望生活重现生机。 说实在的,2020年还真是非常不平静的一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发生,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尤其是那一直纠缠,不肯离去的新冠病毒。这一场世纪性的病毒大流行,可以说,颠覆了全球、翻覆了整个世界。不晓得有多少的人,因而梦想破灭、理想粉碎、抱负夭折、希望落空、愿望幻灭。更有不少的人,从高高在上的云端,掉落在硬梆梆的地面上,有者甚至是直接掉进地底下。 回首2020年,世上除了有许多各界的知名人士逝世,当然还有无数的抗疫无名英雄──医生、护士等前线工作人员不幸染疫而去世。此外,截至目前(2021年2月1日)有超过223万因新冠病毒而离世的各阶级人士,及许许多多因其他天灾人祸而去世的人。 总归一句话,整体来讲,2020年无疑是一极为坎坷的一年;充满着苦难与创伤、动盪与不安。 依靠上帝的重要性 圣经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约十六33b)圣经里,从没有一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们信了主,就一定平安无事。上帝从未曾应许我们,凡信靠祂的,祂就会不让我们遇见苦难。反之,圣经告诉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 看看旧约里的亚伯拉罕、雅各、约瑟、摩西、大卫等,他们之中,有哪一个不是在苦难中信靠耶和华上帝?再看看新约里的司提反、使徒彼得、约翰、保罗等,他们之中,又有哪一个不是在苦难中一心相信救主基督,忠心传讲耶稣十字架的救恩? 既然苦难是生活中,可能或必然会发生的事,那么,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如何地面对? 一场世纪性的病毒大流行,带给世人无与伦比的苦难;也同时让世人清楚明白,人算不得什么,世人算不得什么,就连个肉眼也看不见的病毒,我们都束手无策。试问,人,还有什么可夸的? 相信,2020年的这一场新冠疫情的经历(迄今疫情犹在肆虐),着实让我们都学习了祷告的功课以及学习了仰望、依靠上帝的重要性。 靠主战胜环境 请记得主耶稣为相信祂的人的祷告——“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十七15) 感谢主,这是何等安慰啊!主耶稣知道我们在世上有苦难,祂为我们祷告。然而,祂并未求父叫我们离开世界,而是求上帝保守我们脱离那恶者。想想,“苦难的世界、恶者的侵袭、救主的代祷、天父的恩佑”,这样一场善恶之争、正邪之役。您是屈服于前者而败北呢?抑或是信靠后者而得胜? 在这年关之际,“弃旧迎新”,如本文开头所言,“想必是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如此强烈感受”。“弃旧”一般是期待弃掉个人所有不美好的过去,不论是个性、表现、经历等。当然,今时今日,是更希望能弃掉那可怖的疫情。之不过,“弃旧”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迎新”,不只是希望能迎来疫后的新生活,更是期许能迎来在基督里的更新生命,也即是,透过历经疫情的种种,学习了真心诚意地信靠主、敬拜主、奉献与主。您说呢? 祝福大家:靠主战胜环境,信主得胜自我;牛年不再彆扭,黏主一切变NEW!

就地过年之乐

with No Comments

我思故我写 @熊小莹(实兰沟布道处代理传道) 2021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尚未好转,华人农历新年瞬至,许多游子只能选择 “就地过年”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就地过年”,过去曾因为求学和就业的缘故,我在好几个地方体会了不同的农历新年的乐趣。 第一次“就地过年”是在西马读书的时候。当时才入学不久,为了节省交通费,父母决定让我到亲戚家过年。那年我在吉隆坡大舅舅家吃团圆饭。舅舅一家是搞餐饮业的,因此只有农历新年才能放长假,好好休息。在除夕,街上人少,炮竹烟花也没多少。大年初一,舅母的姐妹们来访,才发现文化上的差别——在东马是主人家发红包给客人,西马则是客人家发红包给主人家,主人家回赠一堆红柑。 第二次“就地过年”是在东亚的短宣工场。新年前,当地的朋友最喜欢赠送我们的新年食物——粽子。这是当地特有的圆糯米,加以肥猪肉和绿豆馅,用荷叶裹着。我在镇子认识的一个姐妹,邀我去她的乡下过年。他们在外打工的,一年就回一次家。每次过年回家都需要给家人准备礼物,从电器到给红包都有。年三十早上,我们启程,不久就抵达她的家乡小镇。小镇上可以看到许多小贩在路边摆摊,做最后的赚钱冲刺。朋友买了一幅对联,还有新的门神图纸贴在家门。还看到有位老人家在街上摆了张桌子和许多红彤彤的纸,给人当场写对联。朋友父母都很和蔼可亲。他们家虽然摆设简谱,却整齐有条理。当时是冬天,晚上我们就围在一起吃火锅。饭后朋友还跟家人亲戚一块儿打麻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半夜想上厕所,发现厕所就在猪圈旁。大年初一,朋友起了个大早,带着祭品带去村头祭拜。他们依然遵循传统,大年初一不动刀,就把隔夜菜加热了吃。 暂时的牺牲是值得的 在印尼宣教4年,有3年没回家过年。宣教士在宣教工场第一年因要适应新环境,所以必须“就地过年”。当时才踏入新宣教工场未足1个月。在忙着适应新生活的同时,还要准备在农历新年大年初一在教会证道。教会安排我用中文证道,然后再请一名华人执事做翻译。我也乘着机会征求执事许可,让我可以到他家去与他们共度除夕。我带了一些手信,到执事家做客。那是我第一次席地而坐吃团圆饭。感恩的是,我还带上自己的小小相机,给他们一家人拍了张全家福。大年初一,我又自己一个人骑着摩多上教会讲道。崇拜结束后,再尾随牧师的车子,与一群执事们一起去拜年。骑着摩多拜年是我多年的夙愿,因为以前总是听父母亲聊起他们年轻时骑摩多的拉风经历,自己也想体验一下。结果不曾想,我竟是在异乡体会到了。 后来有2次,因为正好出境到古晋办事的时间是年关前的2个星期,所以提前先跟家人吃了“团圆饭”,然后就选择留在印尼“就地过年”。新年前,收到很多学生家长赠送我们的年糕和一对柚子(“柚”谐音是“有”)。印尼的华裔传道同工们也会在新年时回家,与家人团圆。 第一年,我跟我的好姐妹丽娜传道提前先吃“团圆饭”。那年,我教她包饺子。大年初一,我在家休息阅读。大年初二就开始到主日学孩子家拜年。新年是最好的家访时刻,即使是最讨厌基督徒的人也不会拒绝主日学老师的来访。印尼开放庆祝华人农历新年的时间并不久,但依然处处可见当地华人辛勤地保护文化的举动。我到访的华人家庭,几乎在大年初一及初二,都会穿着红彤彤的衬衫或T-shirt 过新年。而且一些家庭喜欢把蒜头(“蒜”谐音是“算”)包裹得漂漂亮亮做摆设。同时每户人家都必备一对贴着红纸的柚子。 农历新年是华人的大日子,一个阖家团圆的时刻。今年因着疫情,有不少人需要 “就地过年”。无法与家人团聚虽有一点小遗憾,但这也算是为了家人健康与安全着想,所以这种暂时的牺牲还是值得的。 感谢上帝,今天我们能使用一日千里的高科技,好让我们能够在线上与家人见面,至少弥补了无法见面的遗憾。大家好好保重,照顾自己,我想这就是给家人最大的帮助和最大的安慰。相信暴风雨后仍有彩虹,待疫情过去,大家必会更加珍惜团聚的日子。

耶稣祢已得胜

with No Comments

抓鼠有感 文/翁震凌 才下笔写这篇稿时,正是除夕夜;虽然外头炮竹声响连天,而我却在《耶稣祢己得胜》(天韵合唱团)的无限循环中默默思想,静静笔耕。 想着,这一年多来因着新冠肺炎疫情之故,全世界被搅得天翻地覆,绝大多数的人,或求学或工作或经济或身/心健康……生活方方面面都大受影响。 想着,原本以为“守得挺好的”诗巫,却在一夕之间变色,疫情一发不可收拾,着实令人心惶惶。 想着,今年有多少游子滞留在异国他乡无法回家团圆,包括我那一年多未见、甚是想念的弟弟,心里总是挂虑着他只身在外,是否一切安好?!还有原本只能一年聚两三回、在外地/外国的知心好友,真不知道到底要到几时才能再相聚?! 想着,还有多少医护人员仍在前线,冒着染疫的风险,在病毒的“枪林弹雨”中尽忠职守,努力不懈?他们岂会不惧怕?他们的家人又何尝不担忧?! 想着,想着……总觉疫情阴霾驱之不散! 路上的车头灯 只是,回荡在耳边的诗歌却字字在在提醒我:这世上的苦难原就像海浪一样,不断拍打海岸;就算没有COVID-19,我们的生活中又何时少过苦难呢? 我很喜欢《耶稣祢已得胜》中的一段歌词:耶稣祢胜过了世界,胜过了死亡,胜过了黑暗的权势,坐在父右边! 记得陈韦安博士在他的着作《关于基督徒,我们说的其实是……》中谈到盼望时如此说:“基督徒的盼望只能在耶稣基督里。耶稣基督是我们盼望的源头。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世界。这是我们盼望的唯一泉源。因着我们对耶稣的盼望,我们能够在这盼望上勇敢面对世界。……面对黑暗、不明朗,基督徒仍然在生命的道理上向前行。这就是盼望。所谓‘前路茫茫’,其实只是短暂的彷徉。在这个时候,盼望为成为我们路上的车头灯,在毫无光明,前路黑暗,没有任何改变的日子,一路向前行。” 2月17日就是圣灰日,也是大斋期的开始;让我们在这四十天,不仅纪念基督耶稣为我们受难,也思想祂为我们复活,且因祂活着,我们能在盼望中仰望等候祂…… 每期一句 “因此,我们既然领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应该感恩,照着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祂; 因为我们的上帝是烈火。”(来十二28-29,新译本)

耶稣祢已得胜

with No Comments

抓鼠有感 文/翁震凌 才下笔写这篇稿时,正是除夕夜;虽然外头炮竹声响连天,而我却在《耶稣祢己得胜》(天韵合唱团)的无限循环中默默思想,静静笔耕。 想着,这一年多来因着新冠肺炎疫情之故,全世界被搅得天翻地覆,绝大多数的人,或求学或工作或经济或身/心健康……生活方方面面都大受影响。 想着,原本以为“守得挺好的”诗巫,却在一夕之间变色,疫情一发不可收拾,着实令人心惶惶。 想着,今年有多少游子滞留在异国他乡无法回家团圆,包括我那一年多未见、甚是想念的弟弟,心里总是挂虑着他只身在外,是否一切安好?!还有原本只能一年聚两三回、在外地/外国的知心好友,真不知道到底要到几时才能再相聚?! 想着,还有多少医护人员仍在前线,冒着染疫的风险,在病毒的“枪林弹雨”中尽忠职守,努力不懈?他们岂会不惧怕?他们的家人又何尝不担忧?! 想着,想着……总觉疫情阴霾驱之不散! 路上的车头灯 只是,回荡在耳边的诗歌却字字在在提醒我:这世上的苦难原就像海浪一样,不断拍打海岸;就算没有COVID-19,我们的生活中又何时少过苦难呢? 我很喜欢《耶稣祢已得胜》中的一段歌词:耶稣祢胜过了世界,胜过了死亡,胜过了黑暗的权势,坐在父右边! 记得陈韦安博士在他的着作《关于基督徒,我们说的其实是……》中谈到盼望时如此说:“基督徒的盼望只能在耶稣基督里。耶稣基督是我们盼望的源头。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世界。这是我们盼望的唯一泉源。因着我们对耶稣的盼望,我们能够在这盼望上勇敢面对世界。……面对黑暗、不明朗,基督徒仍然在生命的道理上向前行。这就是盼望。所谓‘前路茫茫’,其实只是短暂的彷徉。在这个时候,盼望为成为我们路上的车头灯,在毫无光明,前路黑暗,没有任何改变的日子,一路向前行。” 2月17日就是圣灰日,也是大斋期的开始;让我们在这四十天,不仅纪念基督耶稣为我们受难,也思想祂为我们复活,且因祂活着,我们能在盼望中仰望等候祂…… 每期一句 “因此,我们既然领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应该感恩,照着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祂; 因为我们的上帝是烈火。”(来十二28-29,新译本)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