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常健(沙巴山打根华美园布道所主理牧师) 2009年,以描述从事入殓、替死者淨身工作的 “礼仪师”为主题的影片《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整部电影主要描述男主角是本木雅弘,饰演礼仪师小林大悟(下称为“大悟”),在他的乐团解散后,面对前途茫茫,于是选择回乡,并在寻找工作过程中误打误撞成为礼仪师。大悟起初厌恶这份工作,面对死者家属和朋友的谩骂,甚至影片发展到中场,他的妻子离他而去,但大悟仍然坚持继续礼仪师的工作,渐渐大悟领悟出人生道理,敬业乐业仍然撑下去,为不同阶层的死者化最完美的妆上路。 电影中几段葬礼仪式,每一段背后都诉说了一个故事。大悟第一份工作便要面对一个死在家中、身体开始腐烂的独居老妇人。故事一个接一个发展下去,剧情在最初段是很轻松,渐渐转至交待礼仪师的专业和戏中的人物之间关系。电影的中段至尾段并没刻意拍出灰暗及令人过份悲伤的丧礼情境。反之,每一个死者在礼仪师的专业打扮下都美丽地离去。而中段大悟的妻子——美香,无意中发现丈夫从事礼仪师这份职业,她感到无法接受,选择离开大悟。然而妻子的离去没有让大悟对工作起放弃之嫌;反而使他全情投入工作当中,并渐渐对礼仪师的工作有新的体会。最后,面对曾经痛恨的至亲离世,大悟放下恩怨,用自己的双手表达了最后的爱意。 整部电影交待了身为一个礼仪师的实际工作,就是为死者收尸、化妆、淨身、送行,为在生的人呈现死者最美或最能代表的一面。电影在这些情节上都描写得非常细致,把那种对死者的尊重,对生人送死者人生最后一程的的庄严拍出来。而礼仪师为每个死者淨身和化妆仪式的时间长而宁静,每个步骤都很讲究,从中不难看出日本人对死者那份尊重和维护尊严。礼仪师的专业更无声地赢取了剧中一些原本对这职业厌恶的人。 死亡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意思呢?死亡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一个人已经死了?从医学的角度,赵克辉医生指出了一些明确的诊断指标来判定一个人的死亡,如脑细胞死亡,身体再没有呼吸及脉搏。生命或死亡的意义不在乎它本身是一件外在客观的事件,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死亡。死亡引出一个存在性的意义,既是:人是什么?这些关乎人生问题更把人引向另一个同样根本甚至更根本的问题, 即“死亡是什么意思”。死亡又是否如影片中那位焚化炉老操作员所说般“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呢?本文将探讨范围集中于死亡和神学关系课题上,作为看完这部电影后的反省,同时也尝试从基督教神学角度理解死亡。 整部电影剧情将近尾声时,有很深刻的一幕:浴场妇人的离世。大悟为她化妆后送到火葬场,老操作员(每天会到浴场出浴的他)临别盖棺前说:“小心上路,后会有期!”令笔者深刻印象的是:隔着火化炉,这老操作员看着棺木,他跟浴场妇人儿子说: “死亡不是一个终结, 死亡只是一扇门,穿越了这扇门便会去到另一个境界。”何以他如此笃定将会与离世死者相见的一天?笔者认为死亡是一个复杂又神秘的课题。但又如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生和死似乎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人更应该以严肃态度去探讨这人生重要课题。死亡的本质多少是模煳的,死亡的特点是生者在生时未能完全清晰理解的本质,死去的人却又永远不能把死亡的点滴转告生者。死亡,似乎永远是一个迷。如Anderson指出,死者好比一盘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赛五十三12;伯三十16;撒下十四14),它将人一切在世活动终止(诗六5)。以色列民也没有积极寻找死亡的解释。相反以色列民重视生命,认为生命是人与上帝彼此之间关系的最佳表达。 值得留意是这老操作员提及死者将到另一个境界,反映他对死亡的看法——他认为死亡是人肉体生命在这世上的终结,灵魂却仍存活在另一个境界。换言之,对老操作者而言,死亡只是身体的死亡,而灵魂仍然存在。这种看法与希腊传统相似,苏格拉底曾指出生命和死亡是彼此对立,死亡不能对灵魂造成任何威胁,灵魂是不x的,并且死亡让人归回神。Bartholomew指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模式,称为“二元论”,死亡只能威胁到身体,而不是灵魂。 笔者认为身体与灵魂的本质是截然不同,但却是彼此互动。死亡是否只能威胁身体?正如屋与主人之间可以很紧密联系,当房子被毁,并不表示主人同样被毁。我们应该先要问身体与灵魂是什么关系?若灵魂本质上不同于身体的本质,是否可顺理成章推理灵魂也无法被摧毁呢? 从神学角度,生命的终止可理解为肉体的死亡或灵性的死亡,既自罪恶进入世界以来,人与神的关系被破坏(罗五12、17、18;林前十五22)。自亚当与上帝分离以来,死亡便进入人间。每一个人的原罪都源于亚当的犯罪(罗三23,五12),死亡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果(罗六23;来九27)。死亡对人生命的各方面带来直接的影响,始祖叛逆上帝带来全人类原罪(诗篇五十一篇),强调人类从生命开始的一刻就已经有罪。原罪也导致人类身体的死亡与疾病。所以罪的结局带来死亡,人属灵生命与上帝终止团契,不仅是指身体自然停止操作。 因此,死亡不仅是人生终结时的事,而是指人与生命之源的上帝关系隔离的一种生活。上帝是生命的源头,祂赐人和万有生命,当祂收回生命时,万物都归于无有(诗一百零四29)。 死亡对人是否是一个咒诅或刑罚?笔者认为死亡不是一个咒诅,虽然死亡确实对人造成威逼,它将人与自己、与他所属群体、与上帝隔离。而圣经指出死人的住处被描述是在“地下”(sheol,创四十二38;箴十五24;结二十六20),一个被遗忘之地(诗八十八12)。在“地下”(sheol)的人既不记念上帝,也不颂扬上帝(诗六5,三十9,一一五17),也不为上帝所顾念(诗八十八5、11;赛三十八18)。死者与上帝永远隔离,置身于神在历史中的活动之外。 换言之,“地下”(sheol)的权势佔领了凡与上帝隔离无关系的每一个个体。旧约时代末期,在以色列人中间已有一种盼望,上帝终会将人从“地下”(sheol)的魔爪中解救出来。可见死亡不仅是地域也是种权势,死亡的威力所涉及甚广。笔者认为自人类文化和物质生活的各方面均在其阴影笼罩之下(罗八15;来二15)。死亡统治一切不属上帝的人(罗八6)。任何不是连于基督的人都是活在死亡之中(约三16-18;约壹五12)。圣经指出惟有基督能够制服这死亡,最后使它俯首就范(林前十五26、27;启六8,二十13、14)。上帝赐下爱子耶稣基督,为人钉死十架上,藉耶稣一次的献上,人悔改转向上帝,因信耶稣就可以与上帝修复破裂的关系,拥有永远的生命(约壹五12)。 因此,笔者认为死亡不单不是上帝对人的咒诅,它某个程度上是上帝对人的心意(伯五26;创二十七2;四十六30;四十八21;五十24)。死亡反而终止人继续停留在自己的罪里。圣经指出上帝的能力凌驾死亡权势之上。当耶稣论及死亡时,祂没有掩饰死亡及其效应,但死亡却是向上帝国敞开。上帝是一切生命的源头(罗四17;提前六16)。唯有人将自己的生命连接在上帝的生命,才能真正的活着(约十五5)。基督的复活带来救恩(林前二2;十五1-4;罗一3;三21-26;四24-25)。耶稣是第一粒果子,祂是第一个睡了的人中甦醒的,确保属于祂的人都将复活。死亡对人不是咒诅,上帝只咒诅蛇罢了! 总而言之,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结果。从神学反省角度,罪的结局带来死亡,使人与上帝终止团契。因为死亡不仅是指身体自然停止操作,更是人与生命之源的上帝关系隔离的一种生活。若人要与上帝重新修复关系,上帝赐下爱子耶稣基督,为人钉身十架上,人需要悔改转向上帝,信耶稣就可以与上帝修复破裂的关系,并拥有永远的生命(约壹五12)。 因此,笔者认为当我们面对丧失亲友的哀丧者时,一方面我们应该认同和同理他们的悲伤与痛失。而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从死看生,严肃思考生与死的课题。探讨过程中帮助他们看见死亡因基督一次献上,祂已制服了,使死亡俯首就范(林前十五26-27)。死亡不能再威胁属于上帝的人,人与上帝的关系重新复和。 (编按:碍于篇幅,省略注脚,兹将参考书目与资料列下) 参考资料与书目 1.HELEN,<<浅评集>>,2011年10月22日;下载自http://helenlh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33738。 2.赵克辉,Pathology of Death Lecture Notes on Lesson6-5. 3.Ray S. Anderson, Theology, Death and Dying ( Oxford, Basi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