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苑缅怀:深深悼念许政求会计师

with No Comments

文/黄振淵 大年初四的傍晚,我正在客厅一边看央视春晚重播,一面滑动手机。突然甲必丹陈为芳从墨尔本传来讯息:“许政求今早去世”。虽然知道许政求先生已是86岁高龄,但是噩耗传来时,还是令我措手不及,在客厅愣了半天。 许政求先生于我亦师亦友,更多了一层浓厚的亲戚关系。 在中学时,我就耳闻许政求先生的大名了。当时砂拉越的会计专业由英国人创办的Turquand Young 执牛耳,规模大的公司如:Borneo Company、Jardine Metherson等等都是它的客户。 在当时的殖民地时代和大马建国初期,砂拉越华裔会计师最出名有三位,即周国聘、黄德平及许政求,他们可谓是砂拉越第一代本土会计师。随着时间流逝,在当时木材业有限公司如雨后春笋的崛起和鼎力支持下,再加上许政求先生本身努力、用心用功的专业经营,许政求会计楼在1974年和古晋的李锦新先生合伙后,很快就成为砂拉越第一大会计专业公司,一直到今天还有七百多位员工在这家公司上班。 我和许政求先生的缘分可追溯到1987年,当时我已是一名合格会计师。在刘恭勇推荐下,许先生面试我。大概他已看过我的履历表,因此只问:“你什么时候可以上班?”那时我虽然已结婚,但我说:“要问爸爸一下!”我的回答令他有点讶异。他又补了一句:“你知道吗,我们是很亲的表兄弟,我妈妈也姓黄,和你们姓黄的亲戚关系不超过5代……”。 在面试前,我父亲和大哥就已告诉我这亲戚关系。面试时他注意到我已28岁,说了一句“很年轻!”,我还反问他“50岁了吗?”他腼腆地回答:“超过太多、太多了!” 我就这样被聘到“许李会计公司”,从此也称他“政求表兄”。 会计领域的领头羊 1988年,我已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资历,可以申请马来西亚会计专业执照。许政求先生很高兴地作为我的推荐人,他的推荐书只有一句:“黄振渊先生拥有1965年公司法令规定的一切资格”。起初读这份推荐书时,心中有点忐忑不安:这一句话,份量够吗?但我还是顺利地取得会计专业执照。 俗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酒香不怕巷子深”,从此我替晚辈会计同仁写推荐信时也是这么一句:“某某人拥有公司法令规定的一切资格”。当我告诉许政求先生我已取得会计专业执照时,他非常高兴,马上加薪马币300令吉(1988年300令吉是很多的啊!)1989年,我被邀请成为“许李会计公司”的合伙人,时年30岁的我也是当时砂拉越大型会计公司最年轻的合伙人。 在和许政求先生共事二十几年中,他是一个令我最值得信赖,最令人放心的生意伙伴。我在1989年成为合伙人时,他说每个合伙人每月的顶薪为马币5000令吉。这措施对年轻合伙人比较合理,因为假如资深合伙人的工资没受限,那么盈利就会受到影响,对年轻的合伙人不公平。虽然我是最年轻的合伙人,但凡公司超过马币1万令吉的开销一定会询问我的看法。这样的行为是很多会计专业人士值得学习和仿效的。 许政求先生的专业态度万分谨慎,他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会计师不能‘大胆假设’而是一定要坚持‘小心求证’,没有证据就不能发出‘支持信证书’。”在所得税法律方面,许政求先生更是砂拉越会计领域专业的领头羊,他曾经代表不少企业成功地和所得税局达成双赢的协议。我的所得税专业知识在许政求先生的指导下得益不浅。 一路走好 许政求先生能享高寿86,我认为应该归功他热爱运动(如:打高尔夫球、打太极拳)。我记得他很喜欢喝美禄,这一大杯是十汤匙的美禄。我也尝试过这种喝法,结果喝了两天就喉咙痛了;他说:“你年轻火气盛,不可以这样喝!” 他的办公室常常摆满许多保健食品,如维他命之类的,也提醒我保健品的重要和好处,但最终却总说:“你这么年轻,不需要这些,等你60岁了再说。”时间流水潺潺,不知不觉我也走过了60个春秋了。 许政求夫妇俩都是非常虔诚的卫理公会信徒,全家同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曾经告诉我一个有关她母亲的故事。在日据时代,他大哥不知什么原因被日军逮捕了。在那个恐怖年代,投诉无门,老百姓被日军逮捕往往凶多吉少,全家愁云惨淡。他母亲却不放弃,每天不断祷告;几个月后,日本人突然释放了他的大哥,全家欢腾,更不断感谢天父俯听他们一家的祷告。我听了这故事,除了痛恨日本军阀的残暴,也受许家基督信仰之虔诚深深感动。 这五、六年来,诗巫许多老一辈大企业家相继去世。诗巫是因有这一批拼搏和奋斗精神的企业家(特别在木产业的推动下), 才有今天辉煌的经济成就。这一批老企业家绝大多数都是许政求先生的好友、同班同学和客户。如今许政求先生也安息主怀,这意味着“砂拉越会计专业”浓墨重彩的一课,也轻轻地被时间翻过了。 我对许政求先生的认识是:他为人诚实厚道,从不做假账,对后辈也大力提携,对基督信仰更是充满了信心。他幽默风趣,常常对自己的“牛山濯濯”自嘲,说摄影不需要镁光灯。其实自嘲是幽默最高的境界,他那铮亮的笑容也令人难以忘怀。 再道一声:政求表兄,安息主怀,一路走好!

宣教的脚:在景棟以基督的心为心

with No Comments

文/张灵春(沙巴思恩堂) 上帝掌管我们的生命,指引我们的道路,伴随我们同走所有的路,更帮助我们完成祂的使命。2015年3月14日至21日,我们短宣队员共13位(包括吴常健牧师),到泰北清莱及缅甸景棟传扬主的福音。 上帝的灵使队员们有信心、勇气和能力,为着主耶稣基督的使命,愿意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拨出时间为传扬十架的救恩。于是,靠着圣灵,我们勇于向前,踏出信心的脚步,去经历上帝信实的恩典与供应。 在宣教的脚步里,上帝也让我的生命再次经历到祂的同行。有机会跨越海外短宣布道,最大的盼望就是要使人认识主耶稣基督,接受祂为个人的救主,灵魂得到拯救,得与上帝建立美好的关系。 队员们从泰北清莱出发,经过七个多小时车程,风尘仆仆,总算平安抵达久闻的缅甸景棟服事地点,将上帝的爱与关怀带给景棟“袋鼠之家”。来到这地方,真实感受当地原住民的热情,他们即使面对我们这些陌生人,都以笑脸迎人,展露出最亲切的笑容。与当地民族沟通,唯有透过他们当中少数几位能讲华语的同学翻译,但仍能显出彼此在主里的关爱。 据了解,缅甸国家约有六千万人口,共有135个民族,大部分的缅甸人都信奉佛教。缅甸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65%的国民从事农耕工作;稻米更是当地的经济命脉,每户人家都仰赖种植稻米为生。 愿意放下自己 上帝让我们看见景棟的环境,奇妙地显示出祂的作为,在穹苍明显祂的存在、祂的能力、祂的慈爱和关顾。(诗十九1)上帝透过大自然,让我透过属灵眼睛看见上帝伟大创造而深深感恩。每位队员也各有不同经历神的经验,大家最享受的就是每日在主里的灵修及分享;有些队员分享时,感性流泪,触动人心。上帝又藉着圣经的启示,使我们生命的旅途上,更认识到祂的荣耀和自己的有限,更让我们了解到祂的圣洁和我们自己的污秽,更明白到祂的宽容和所得的救恩。 当我们真爱祂时,就会以感恩的心,放下自己的计划,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金钱等代价,为上帝为他人而活,因为如圣经所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五14) 在短宣过程中,队员们也经历到上帝的同在,学习在主里同心合一,顺服上帝的旨意。大家都以“基督的心为心”,愿意放下自己,学像主耶稣的榜样,以一颗怜悯的心,走入景棟的人群中,体会和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接纳他们的饮食习惯,尽情享用当地美味佳肴。 队员们在短宣中与主同行,彼此服事。在景棟服事的最后一天,临别秋波的时刻,大家彼此拥抱,心中依依不舍。无论以后会不会再来,但皆愿等待上帝的旨意。我自己最大的盼望则是,我相信我们能在天堂再见! 愿上帝的道继续在缅甸及泰国传扬,福音大大兴旺;使当地教会的人数天天加增,好将荣耀归于父神!

宣教学堂:我与大使命有约

with No Comments

文/程光全(年会宣教士) 张慕凯博士说:“你可以说没有负担做宣教士,但不能说没有负担宣教。” 宣教是上帝的心意,没有宣教,就没有教会的存在。曾经有209位宣教士来砂拉越在宗教、教育、经济、扶贫等做出贡献,而且长居本地,随乡入俗,委身福音事工,结出许多属灵果子。因此,砂拉越是拥有最多基督徒和教堂的地方。宣教士的信心和为人的果效是我们理当效法的。今天,我们更是理当饮水思源,延续来砂宣教士们可敬的宣教心志,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我没有负担宣教?”而且延续宣教使命是主耶稣给予我们的吩咐。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译:给他们施洗。归於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8-20) “权柄”是什么?这权柄乃是被世人羞辱、被钉十字架,从死里复活且得胜死亡的耶稣基督,从天父那里得到了永远管治全宇宙的权柄,包括天上和地下。“所以”从字义上那是叙述的连续(18节),而“去”是动词,要有行动的意思。“万民”就是群体的意思。我们要如何履行这个大使命? 1.去——到全世界,传扬人类可以与上帝和好的福音,把新的希望带到地极。(太廿八19上) 每一个蒙召得救的基督徒都应当积极参与跨文化福音工作。假如你的邻舍患上癌症,你有治病妙方,却拒绝将此良方告诉他,这是个罪行。比这更可恶的是,你将赦免之道,人生目的、平安与永生之道保密。我们拥有世上最好的消息,与人分享这消息是我们对别人最大的恩惠。 从2017年全球差传数据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5亿,而福音未得之民有21亿,占全球人口比例是28.4%。我在柬埔寨宣教的时候,一位弟兄要求我到他的家乡传福音。他说:“我的家乡没有教会,也没有基督徒,大家都是佛教徒或泛神论。”我决定赶快把福音传给他们。来到村庄,虽然没有如地方名所说有许多的钻石和蜜蜂,但这些未信的人在上帝眼中就是钻石和蜂蜜。 那次的短宣工作中接触了200多位儿童。他们第一次听到诗歌、圣经故事,和耶稣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不但如此,在妇女事工里有9位妇女愿意打开心门接受耶稣为救主。如果我们没有去传和跟进,这些未得之民仍然没有机会听到福音。 世界上仍然有21亿未得之民在等待着我们“去”向他们传福音。也许,当我在跟大家说这句话的一刻,又有不信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要积极回应主耶稣的宣教呼召,祂说:“要收的庄稼很多,作工的人少”(太九37)。这些庄稼正等待着人来收割,主说:“谁愿为我而去呢?”主耶稣对我们所发出的宣教呼召,我们听见了吗? “千万灵魂,日日沉沦,主心焦急,你在哪里?” 2.施洗——使信的人归入上帝的名下。(太廿八19下)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未得之民群体的估计数目有6,900。而“10/40之窗”是最多未得之民族群的国家,包括印度(2034)、中国(456)、巴基斯坦(435)、孟加拉(339)、尼泊尔(328)。这些群体不认识上帝,活在空虚、恐惧与不安里。他们需要真实的平安在他们心里,他们需要认识真正的救主。福音就是几千年以来最好的消息,是使人能够认识耶稣基督而得永生的福气;因着认识耶稣而受洗,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50年代,有5位美国宣教士欲向奥卡族传福音,但却被奥卡人杀害了!奥卡人杀害5人后,发现他们有枪,又看到自己的同伴无人受伤,才明白这5个人不是坏人。其实,这5位宣教士身上都有枪,他们遭到奥卡人攻击时可以拔枪自卫,然而他们没有这么做,只因为这些奥卡人还没有聆听福音的好消息。 因着这事,历史改变了!一些殉道宣教士的妻子和其他宣教士再次进入奥卡族,使福音得以传入了奥卡族,许多奥卡人离弃罪恶归向上帝,受洗归入神的名下,在基督里,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3.教训——要他们遵守主道,作主的门徒,至死忠心。(太廿八20上) 教訓他們遵守主的吩咐,也就是要栽培門徒跟隨主,以致愈來愈有主的樣式。實際上,這是每一個跟隨主的人的使命。在宣教工场,我做了许多栽培门徒的工作。对于一些刚信主的学生,我会安排一对一教导他们基本真理。我也带领学生一起查考上帝的话,从不同的书卷里一起去探讨信仰。 除此之外,安排学生一起参与栽培课程,透过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引导他们更加认识圣经真理。当然,也与“好男人机构”配搭训练学生成为好男人。当中有些学生被训练之后,也勇敢在职场或校园或家乡向自己朋友、同学、家人来传福音。 宋尚节博士说:“我们到天上去,不能带别的东西去,只能带许多的灵魂去,你是否能领人归天家?”我们都与大使命有约,我们就应当负起大使命责任。

想到写到:基督徒的责善之道

with No Comments

文/许世韬(退休校长) 在我们华人传统文化中,责善是朋友之道。明代教育家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这样说道:“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这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就是: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心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 凭良心说,每个人都会做错事,都会犯罪。罗马书三章23节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因此,每个人都是被责善的对象,每个人也都有责善的义务和责任。 不要当众揭发 一个朋友拥有一种特异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听讲时,闭上眼睛静听。不明就里的人,都以为他在睡觉。有一次他在牧师证道时,重施故技,闭目聆听,可是就被讲员“揭发”,当面指责,说他不尊重牧者。没想到他理直气壮地否认指责,并当面将讲员的讲词,一字不漏地重复一次,令讲员无地自容,连忙道歉。事后,这位牧者便更小心处理这种事,不敢贸然指责他人的短处,也更让他明白“责善”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一位学者谈到他自己在讲演生涯中,一次曾遇到居然有一名听众,不但没有注意听讲,更在打瞌睡,发出鼾声,影响他人。他一时非常气恼,正想下台去教训这个不尊重讲员的人;但他细看一下,发现那人原来是个有丰富学识且非常有地位的老前辈,他转念一想,这老前辈能出席自己的讲演会,算是给自己极大的面子呀,自己又何必大动肝火,当众揭发,令人难堪呢? 所以,我们对朋友的过失或罪犯,应该以爱心劝诫,不要当众揭发,令人难堪;更何况有时没搞清楚状况,其实还是自己的过失呢!当然,按常理来说,如果有人敢于指责我们过失,必定在学识和修养方面可成为我们的老师;因此,对这些人,我们更应该诚心接受并心存感激才对。 至于基督徒在推行责善事务时,应该根据圣经的教训,并且从爱心出发,以婉转表达的方式,客观的态度,让人可以真诚地感觉到基督的恩典与关怀,从而达到改过自新的目的,让他们更能为主做光做盐,荣神益人。

蒙召这条路:你可以走了

with No Comments

文/李金玲(神学生) 我于2003年复活节受洗归入基督。 在此之前(自1991年—2002年),我的姐姐曾向我传了10多年的福音,但是因为她自己也不清楚福音的真谛,尽管传了十几年,并没有把我“带进”她的信仰。我当时对她所信仰的只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事实上,上帝一直都在借着各样的人和事在向我启示祂自己。然而我这个骄傲悖逆、无知刚硬的人却始终不肯顺服,不肯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并且一再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信仰基督教的人都是老弱病残、无能的、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尤其是当我多次被姐姐逼着到教堂去做礼拜,看到在教堂里坐满了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却没有遇见我认为“体面的”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时候,更加“证实”了我当时对这个信仰的认识。 2001年圣诞节,我走进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教场街教堂,体会基督徒的节日,这是我第一次到教堂过圣诞节。那晚牧师的讲道没有打动我,因为我不明白也不懂圣经,所以听得很吃力,不明白牧师在讲什么?但是,唱诗班赞美的歌声感动了我。我仿佛置身于天堂,那些来自天籁的美声,天使一般的声音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唱诗班的弟兄姐妹穿着白色圣衣,站在圣台上好像圣洁的天使,在向上帝表达着他们的感恩、虔诚和敬畏之心。每一首诗歌都是那么委婉、温柔、深情。虽然我听不大清楚歌词,但每一首诗歌的旋律都在吸引着我,环绕着我,震撼着我,一次次地将我带入无比美好的境界,似乎我也已融入赞美的行列! 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的感受,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我要赞美,我也要加入唱诗班,用我的口、用我的声音、用我的心来赞美上帝!当晚圣诞崇拜结束时,我从教堂后面迎着蜂拥的人群挤到了圣台前,我要亲眼看一看诗班的弟兄姐妹都是什么样的人? 当我走近圣台时,有一个诗班的姐妹迎着我从队伍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书签,她蹲下来递给站在台下的我。我用双手接过来,看到书签上写着一句话:唯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顿时,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充满了我,也使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安稳。 你跟从我吗? 第二天,我被大学派去玉树州藏区教学点授课。在这期间经历了藏传佛教的法事,被他们的活佛摩顶,差一点就成为佛教徒。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一场属灵的征战,险些就被拉进拜偶像的队伍。但我从藏区回来后,觉得这次的经历不是偶然的,一定是上帝预备好了,要让我分辨所经历的一切并作出选择。幸运的是最终我选择了相信耶稣。 此后,由我的学生带领,我开始进入西宁市西川感恩堂教会,慢慢地接触基督教信仰。2003年复活节受洗后,我正式加入感恩堂唱诗班。2008年,上帝第一次对我呼召。牧师问我是否愿意去新加坡神学院读神学?当时正值我事业上的高峰期,无论是从年龄还是阅历来看,都是最旺盛的时期。我很享受在大学的工作,不想在高峰时放弃,而且学校也很需要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服务;加上有一些家庭的缠累,所以我放弃了那次机会。 如果那次走出来,我早就毕业了,也服侍了。不用现在这样大的年纪才读神学,很吃力,特别是体力和精力不足,记忆力也不好。这之后每一次去教会服事,都好像一个声音在呼唤:你跟从我吗?你来吗? 2009年第二次呼召,我依然不能放下自己,不能走出去。 2014年新年,上帝对我第三次呼召。那天我在教堂看到牧师,他又一次问我愿不愿意去读神学?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喜乐的感觉,没有考虑就说:“我愿意。”但是我担心自己年龄较大,不适合再读书。所以问牧师为什么不派年轻人去?牧师说:“问过了,没有人去,我们的年轻人放不下。”牧师又对我说:“你不要着急回答我,给你半年时间祷告,看上帝有什么带领。”第二天,另外一位牧师拿给我一张书签,上面写着“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的多吗?”(太六26) 最初我不敢贸然放弃当时的生活,一旦放弃,我就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只有全靠上帝了。在我祷告的日子里,内心越来越平静,生活和工作也十分顺利。快半年的时候,渐渐地在心里好像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可以走了。”一连好多天都有这样的声音。我因此做出决定,辞职读神学,把后半生作为活祭献给上帝。 本来我打算学礼拜与音乐专业,但是报名申请的时候却填了神学。就这样开始办理入学申请,期间也发生了许多“差错”,但感谢上帝的保守,终于在2015年7月12日来到卫理神学院受装备。

牧者耕心:谈管家(经文:林前四1-2;路161-3节)

with No Comments

文/朱新进(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 上帝造我们为着是要我们成为祂的管家,为祂管理祂所创造的一切。上帝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一28)。但是直到如今,我们到底对管家的意义认识有多少? 每当我们一谈到“管家”,常把管家与金钱或财务联想在一起,以为我们只不过是这些东西的管家。其实圣经所给我们的教导,不但要做钱财的管家,实际上我们个人的生活也是一个管家的生活。这包括以下几点: 一.我们是圣工的管家(林前四1-2节) 林前四章一至二节告诉我们,我们是上帝圣工的管家,这包括了我们作基督的执事,与作基督奥秘事的管家。这两种不同的职分都落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是基督的执事,同时我们也是基督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不同的是责任。执事的责任是服事和执勤,然而管家的责任是管理和经营。但是上帝对管家的要求是要有忠心。忠心是上帝对管家首要的要求。 何谓忠心? 忠心是接受上帝的托付,上帝怎样吩咐,我们就毫无疑问的遵照上帝所吩咐地去做。故此,如果我们要达到上帝的托付,最有效的的方法就是我们必须忠心执行上帝所要我们做的事。忠心并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谈谈而已,那是一种行动,也就是按上帝所交托的事,照祂的意思用心的去做,并且按时作好。因此忠心的人在祂的话语上不一口两舌,不口是心非。他不怕人对他不喜悦,他只怕他所作的事作的不好,得罪上帝。所以在他的一生,他只求荣耀上帝的名,不讨人的喜悦,只讨上帝的喜悦。 二.我们是品格的管家(提多书一7-9节) 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要有好的品格方能作上帝的管家。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好好的去管理自己,我们又怎会管理上帝的家? 因此如要成为上帝的管家,首先要晓得管理好自己,使自己有优良的品格,这样我们才能做上帝的管家。上帝要托给我们的福音,不单要藉着我们的口来传,更藉着我们的生命来传。口传不如身传,无声的见证胜过有声的见证。如果我们没有灵性的品格,我们就欠缺了见证。因此,我们有了灵性,我们还要注意品格的修养,好使我们的生活与信仰平衡。这样我们才能完完全全的见证主,荣耀主名。 当我们仔细读提多书第一章6至9节,便能看到圣徒保罗对管家的要求。保罗要提多在三方面都应该无可指责。在这黑暗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以怎样的人来教导我们的教会?我们不能以社会地位或金钱多寡来选择;我们乃要以圣经的教导,以具备做管家所该有品格来决定。就当以此原则去选择我们的领袖,我们便能办好我们的教会。我们不能不管对方在社会中的品格如何,同时我们也不再在乎对方的灵性,而只在乎对方有钱,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有响亮的名声,然后便把他拉进成为教会中的执事。如果我们真以此方法来挑选教会领袖,我们便无法把教会办好;相反的,我们如此做,只能让主的教会成为与世俗的社团无差别。 故此,使徒保罗对教会管家的要求是非常的高,他要求管家们无论在家中,在个人生活方面及真理上无可指责。因为惟有“无可指责的管家”才配得称为上帝的管家。所以如果我们都能慎重地看待上帝管家的职分,我们即能免除许多的争执及争权夺利的现象。随着,我们也无人胆敢利用事奉的便利,在教会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与地位。 三.我们是钱财的管家(路十六1-3节) 许多人都说:“钱财是祸首”。钱财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它是中立的,关键是人怎样用它。只要我们对钱财有清楚的认识,钱财可以成为我们的祝福。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去获得钱财或甘受其辖制作其奴仆,那么我们就会换来咒诅。 圣经中的加略人犹大只为了三十两的银子而将他的夫子耶稣出卖了;结果他却失去了本来可以得的上好福分。犹大的三十两银子所换来的却是咒诅,永远的灭亡,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 上帝创造万物,各按其职时成为美好,赐予人是要人享用而不是积存,不舍的使用。从主的“五饼二鱼”的神迹来看,若小孩不肯将他所有的东西拿来交在主耶稣的手中,他手中的东西仍然是五饼二鱼。但是一旦交在主的手之后,便能变化足够应付大群众的需要,而他自己本身不但没有因着奉献而失去他所有的,相反的,不仅别人得到饱食,他自己也得到饱食。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看他手中握有多少资产,乃是看他施出去的多少,乃在于他活的对人有没有帮助。一个人不管活得多长,如果他活的时候对人没帮助,那也等于白活,活得没有意义。 故此,我们当晓得钱财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但它不是我们惟一的东西。钱财可以买到生活中许多的东西,但是钱财买不到所有的东西。少量的财富可以使我们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孩子上进;如果我们有大量的财富,它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腐化,家庭破碎,子孙堕落。故此,我们需晓得做个好的管家。 当我们去研读路加福音书十六章1至3节,我们便会发觉主耶稣这一段经文里告诉我们关于钱财的几个要点: 1.钱财可以结交朋友,但是它没有永恒的价值。所以,我们不要一位钱财是万能的。岂不知我们没有带什么来到世上,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赚钱得正当,我们心平安;钱用得正当,我们的喜乐持续长久。 2.对于钱财的使用可以试出我们对上帝的关系。上帝创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赐予人是要人享用的,不是叫人积存不舍得用。享受的,是万物的主人,只知积存不舍的人去用,我们就成为万物的奴仆。 3.从我们对钱财的使用,可以断定我们是否配得去领受天上的财富。金钱推动我们进入神国的力量是不足的,但是它阻挡我们进入神国的力量却是有余。所以,金钱对于懂得使用的人是助力,对于只懂得握有它的人是压力。 4.对钱财的使用,可以试出我们有否接受上帝的主权。如果我们知道万物都是上帝造的,我们就会接受祂的主权,我们就会乐意分享祂无尽的宝库,在我们手中的就有一只乐意奉献的钥匙。 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里,我们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克服金钱的诱惑。如果我们要作一个钱财的好管家,我们真的需要主来教导我们如何善用我们各人的钱财。我们宁可贫穷时赞美主(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蒙福),也不要富有后忘记主(这样我们就有祸了)。我们没有带什么来到世上,也不能带什么去。我们只要有衣,有食,就当富足。 我们都是上帝的管家。忠心是我们今天服事主的起点,忠心也是我们接受上帝托付的条件。我们都当像使徒保罗所说的:“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祂以我们有忠心,派我服事祂”(提前一12)。诚愿我们在主里都作一个忠心的管家,荣神益人。

踏雪飞鸿:手机时代

with No Comments

文/龚紫阳(纽西兰华人卫理公会监理) 去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 (Pope Francis) 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进行每周例行公开接见信众活动时,如往常般聚集了许多信徒,当然也有些是慕名而来的,为了一睹教宗风采。也一如往常一样,会众在这种“明星效应”底下纷纷掏出自己的手机,拼命拍照留念,并上传社交媒体与友人分享。 看见此景,这次教宗竟公开地对弥撒中拿起手机拍照的信徒加以斥责,并指他们的注意力应集中于上帝。方济各在讲道中很严肃的说道:“当我在广场阳台或梵蒂冈大教堂主持弥撒时,我看见许多人举起手机。不只是信徒,也有一些司铎,甚至是主教,这令我非常难过……弥撒不是表演活动,所以记得,别使用手机!” 多么一句高风亮节的话:弥撒(敬拜)不是表演活动,所以记得,别使用手机! 话说回来,其实这并不是方济各教宗第一次针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而发出提醒。早在2014年,教宗就曾劝诫年轻的德国神职人员,要“停止浪费时间在网上聊天和玩手机。”去年二月,他也语重心长地呼吁时下青年人在家族聚餐时要懂得将手机放在一旁,并指出面对面沟通的失效将会为社会带来“可怕的后果”,甚至“引起战争。”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太过依赖智能手机过生活似乎变成了这世代人的通病。我不敢轻言这最终甚至会引起战争,但家庭聚餐中大人小孩明明身处在同一个时空中,却又都只把自己的焦点和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智能手机小小的银幕上,类似这种场面所引起一场又一场亲情之间的“冷战”,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实。诚如有句话曾如此感叹:“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的距离,而是我就在你身旁,但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网络世界对时下人们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弹指之间,几乎所有的资讯都随手可获,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分秒之间取得联系,几乎所有时间都可以被这小小的银幕所塞满。但为何在随手可获得资讯的这个时代,人们不见得待人处事则更有智慧?为何在随处可以保持通讯联系的光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距离的亲密度却显得更加遥远?为何在随时可以逃离现实的虚拟游戏世界中,人心似乎却显得越来越空虚和无助?科技给予了我们道不尽便利和娱乐,可我们真正从中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我们需要知道互联网、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件,这些都是上帝给我们这时代美好的礼物和恩惠,但要另一方面我们实在不得不小心判断该如何运用。我们不该让自己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依赖中,更不应让上帝赐给我们的孩子们成为“科技的奴隶”。水,故能载舟,亦能覆舟也。 这一次教宗的致辞中提到说“在弥撒中我们要‘举心向上’(lift up your hearts),而不是‘举起手机拍照’ (lift up your cell phones to take pictures) ”,我听了不禁莞尔,但实在也不得不承认,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番话!

彩虹见证:哀恸的人是有福的

with No Comments

文/张弼光(开元堂) 我出生于1950年,小时在民丹莪麻罗坡真元堂受洗,当时是王东昇牧师。我在四岁至七岁时上过主日学,过后家人搬迁至民丹莪市区,在开中小学就读。由于受到同学的影响,我不再上主日学了。 我于1971年结婚,婚后一个月,因为家中兄弟不和,我决定分家带着妻子自立更生。为了新家庭,我努力苦干,赚了不少钱。生活条件好了,生活也过得顺利,我就开始得意忘形了。每天晚上我上酒家去花天酒地,染上不良嗜好,天天喝酒,偶尔也会找舞女歌唱作乐,几乎忘了自己的太太是谁。 我自小受洗后离开教会二十多年,后来在两位朋友——雷贤钦和陈世平的邀请下去开元堂参加崇拜。1984年,我决心悔改,真诚接受耶稣做我个人的生命救主。真正信主后,我慢慢远离之前的恶习。我很感恩,虽然我曾经过着堕落的生活,但上帝依然爱我,接纳我这个罪人。 有刚强的生命 信主后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还发生了几件令我悲伤哀恸的事。2003年,我心脏病发作,感谢上帝透过苏宣光弟兄带领我去西马的心脏中心接受手术,治疗后回乡休养,家中又发生抢劫案,匪徒闯进我家,往住家的玻璃大门开枪,打破了玻璃门,而我太太的腿遭子弹擦伤。 我在想,为什么我信主后的生活比信主前更加凄惨?然而我知道,对主要有信心,我祈求主垂听我的祷告,求主保守看顾我们一家人平安喜乐地度过每一天,我愿意跟随主耶稣到底。 我思忖马太福音五4说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哀恸就是悲伤难过,一个人会陷入悲伤痛苦必定是遇到了不幸的事或灾祸等重大的打击;既是这样,为什么还说有福呢?因为主耶稣说“哀恸的人必得安慰”。 平安顺利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不一定有福,他们看似拥有美好的生活,但他们不一定有刚强的生命。太过顺利容易让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求长进,禁不起打击,不敢面对困难,而这怎能称为“有福”呢? 在现今社会里常见类似的事:有人突然暴发成富,沉迷于酒色宴乐之中,一旦挥霍完时,一定比未发财前更为痛苦,可见这并不一定是福。 身为基督徒,我们要因信过得胜的生活。当我们在逆境的时候,要知道那会增加我们的经验,让我们经历上帝的信实可靠,使我们对祂更加认识。上帝让我们知道所谓“有福”并非生活上一帆风顺,可能是满途荆棘,也可能遭遇患难;但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生命可以被塑造,被锻炼得更刚强,更有力量,更有把握靠主应对各样的难处。 我愿在有生之年,继续在教会忠心服事,为主做美好的见证。阿们。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不功利、应尊重,更全面关怀社会 林宝玲:诗巫街友中心放置冰箱储存剩饭菜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林宝玲(牧师、年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干事) 记录:卢韵琴 年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干事林宝玲牧师认为,基督徒可以通过社会关怀分享上帝的爱,向非信徒传达福音;但不应该怀有目的地去做社会关怀的工作,而是应该不求回报的。 “可惜的是,现在的教会都过于功利主义,看重关心的人是否信主,多于单纯地为关怀他人而做。” 林宝玲牧师2017年6月毕业于台南神学院的宗教与社会工作研究所。她于8月间接受年会委任为社会关怀部干事。 林牧师说,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是一个拥有健全组织的教会,在年会之下有10个教区,每个教区之下才是各个堂会;在社会关怀的工作上,年会设有社会关怀部,在社会关怀部下拥有教区执行会,在教区之下还有各堂会的社会关怀委员会。 也正因为如此,林牧师强调,在看见社区居民的需要后,可以先联络附近教会的社会关怀委员会,若他们没有足够资源,再进一步交由教区;当教区无力能助时,才交到年会,而不是越级直接找年会。 举个例子,一个水灾的发生,附近教会可以立刻提供物资、人力的帮助,若他们没有资源,还有教区做后盾;教区无能为力的话,还有年会在背后支持。 除了物资与人力之外,教会也要帮助灾黎找出可以提供帮助的资源,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多么贫穷、缺乏的人,他们都有可寻找的资源,可惜人们总是忘了这一点。所以,教会可以先帮助他们找出这些资源。” 考量需要对症下药 另一方面,教会要进行社会关怀的事工,要对社区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分析社区所需,考量他们的需要,从中对症下药。 “社会关怀的工作不应该只限于扶贫与救灾,而是要依照情况而定,先分析社区所需,后再对症下药。如此一来,才能够充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帮助更多的人。” 当然,这是需要长期地与社区居民有所接触,才能了解该社区的情况,并且针对所需定下工作目标。 她再举例,古晋民达华地区是一个中下阶层的社区,教会的社会关怀事工就可以从二手商品、学生补习中心著手。“先找到服事的机会,再找资源,在能力所及范围中。” 林牧师强调,年会除了拥有健全的行政组织,也有关怀社会的辅导中心、残障关怀中心、戒毒所等,这些机构是教会引以为骄的。“可惜的是,我们目前只能服事华人。” 另外还有监狱事工,她称赞诗巫的监狱事工做得很好,已经进行了30年之久的古晋监狱事工也有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负责古晋监狱事工的是联合教会,因此不能列为年会的事工。 正因为监狱事工的关系,她看见了“中途之家“的需要。在她的梦想中,就是教会可以为更生人(出狱者)提供一个中途之家。当他们能够自立时,并在灵性有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协助他们创业;然后在聘请员工时,同样聘请更生人工作,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 “目前这个梦想虽然仅仅是一个梦想,但感恩的是,已经有一些本地企业愿意为更生人提供一份工作。” 不要有施舍的心态 林宝玲牧师说,根据她的所学,会祖约翰•卫斯理注重的服事就是社会关怀,当年会祖进入矿工中服事,就是带着一种服务他们的心。还有,当年会祖为童工们办主日学学校,也是为了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读书识字。 “会祖除了把福音带给他们,也把希望带给他们,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盼望。”主耶稣就说过,祂来是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10) 同时,林牧师也强调,在帮助他人之时,我们也不要用施舍的心态来对待他们,要尊重他们,毕竟就算是一个要饭的人,也是有尊严的。 目前,通过年会街友事工领饭盒的人共有24位,每天他们都会到诗巫中央市场楼下的卫理街友中心的房间来领饭盒。为了进一步地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帮助,社会关怀将于3月开始,在该处设置一个冰箱,并呼吁民众把过剩的食物、面包糕点捐出,还有酒席的剩余菜肴也可以捐献,供贫穷人士拿取食用。这项工作也是鼓吹不要浪费食物活动。 “为此,本部希望明年年会可以委任一位传道人负责此事工,以便与领取食物的受惠者建立一定的关系。”如此,可以更全面的幇助街友及有需要者所面对的问题。 实习中多有学习 曾任柬埔寨宣教士,去年毕业于台南神学院的宗教与社会工作研究所的林宝玲牧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活力老化”,即是如何让老人们在乐龄时期可以活得更有活力。于是,她在学习期间常常到不同机构实习,也看到了很多当地对于社会关怀的工作。 “我只要看到这些东西是砂拉越没有的,我就要把它学回来,为砂拉越人提供服务。所以我在实习期间去了很多不同的机构,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方向,主要是因为全球人口老化的问题,而马来西亚也将在15年后成为老人国。”她表示,只要一个国家拥有20%的人口超过65岁,即可被划为“老人国”。 林牧师说,乐龄人可以被分成3个阶段的老人,即初乐(60岁至65岁)、中乐(66岁至70岁)与乐乐(71岁以上)。 “初乐阶段的老人其实还是很有能力的,已经退休的他们还可以做一些事。因此,我看见的是,有些机构组织了这些有能力的老人,用累积奖励的方式来吸引他们做义工。这个奖励制度是这样的,比方说他们在当义工期间累积了500个小时的义工时,那他们就可以换50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这些义工服务就包括了陪伴、家庭服务等等。” 还有临终关怀亦是她所关心的事工。她认为,人们普遍上都是比较注重病人的关怀,重视帮助病人如何走过最后的阶段;但其实照顾者心灵层面的关怀也是十分需要牧养的。 对于未来,她目前没有太多的计划,只求上帝能够让她成为开路人,为未来从事社会关怀工作的年轻人开拓更多的舞台。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每期一句 “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鑑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11-13)

1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