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世尧牧师 问:牧师,圣经说“被召的多,选上的少”,这不就是加尔文“双重预定论”的最好证明了吗? 答:首先,由于这一句话是主耶稣所说的一个比喻的结语,我们需要了解这一句话的上文。 按马太福音的记载,上文是记述主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之后所作的事,包括:洁净圣殿(太廿一12-16),咒诅一棵不结果的无花果树(18-20节),回应了祭司长和民间长老有关权柄的问题(23-27节),说了两个儿子的比喻要指出犹太宗教领袖虚假的危险(28-32节),又说了葡萄园家主与园户的比喻要指出犹太宗教领袖拒绝神儿子的危险(33-46节)。这一系列的行动和教训都与当时的犹太教失去信仰的实质有关。他们虽然是上帝的选民,但他们的圣殿已不再发挥祷告与医治的功能,他们的生命没有好果子,他们拒绝上帝所差来的仆人和弥赛亚!不但如此,祭司长和文士对主耶稣的反感越来越深,他们恼怒(15-16节),甚至要捉拿耶稣(45-46节)。 因此,主耶稣接下来说了一个婚宴的比喻(太廿二1-14),责备犹太宗教领袖藐视上帝对他们的恩召。这个比喻的背景是国王为王子筹办隆重盛大的娶亲筵席。这婚筵可以长达七天! 通常,国王会很早就发出初步的邀约,以后再派仆人通知客人赴宴的时间。国王邀请的对象可包括有权势的地主与老百姓。一般上,大家都知道要穿礼服去参加婚筵,而且国王还会为宾客预备礼服呢!这样,穷人就不需要为自己没有好的衣着而自卑尴尬,而有钱人也不能因他们所拥有的漂亮礼服而骄傲自夸。在国王的筵席里,个个平等,同享隆恩!因此,拒绝婚宴与不穿礼服赴宴的人摆明是不把国王与王子放在眼里,甚至是羞辱国王。 救恩的筵席 主耶稣用这比喻清楚地指出五个真理: 一.神国度的救恩就像欢乐的筵席(参赛廿五6-9); 二.天国筵席的邀请是白白的恩典,这救恩的盛筵完全是上帝预备的; 三.受邀者要感恩与负责任地回应,不要拒绝而且当穿王所赐的礼服; 四.有一批人(犹太人)首先受邀,但后来不论善恶的(外邦人)都受邀赴宴; 五.拒赴王子婚宴的人是自取灭亡,惟感恩赴宴又穿上礼服者能留下享受婚宴。 所以,主耶稣在结语时说:“被召的多,选上的少。”“选上的少”这个结局之所以在比喻中出现,不是因为国王选很少人来参加筵席,而是因为受邀者拒绝国王的邀请,而且有者不照规矩出席,不穿王所赐的礼服,结果不能留在婚宴中。“穿礼服”的意义,从旧约传统来看,是指脱去污秽的衣服,脱离罪孽,披上上帝的拯救和公义,遵行祂的道,谨守祂的命令(诗一百三十二9, 16;赛六十一10;六十四6;亚三3-7;启十九8)。显然,天国救恩的邀请是白白的恩典,却不是没有标准的廉价恩典! 从以上查经的结论来看,我认为,这比喻并不支持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64)的“双重预定论”(double predestination)。因为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III.xxi.1, 5所提出的预定论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被创造成相同的处境,有些人被预定得永生,有些人则被预定得永远的咒诅。”但是,在这比喻里,被国王预定邀请的人,反而拒绝了祂的恩召!那一些没有被预定邀请的人,才是回应邀请,前来赴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