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10 年中国美以美会成立

美以美的故事(33)

@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总1985 期《卫理报》提及麦利和牧师是美以美会的第二批宣教士,比第一批宣教士晚了半年(于1848 年2 月5 日)抵步福州时,当时的他是位年仅24 岁的年轻小伙子。

与大部份早期来华宣教士一样,麦利和所用的布道方式,即:建立街头小据点(礼拜堂)、街头分发福音单张及书刊等。刚来的时候,他与喜谷在闽江中州岛南边对岸的南台(现称“仓前山”)的天安山上租了一片土地,建了房子;后来,他又在城内洋头一带租了店作为布道所。尽管付出大量努力,但麦利和的传道工作似乎没有什么果效与进展。

在美以美会来华宣教的最初十年里,前后共派约16 位宣教士;其中3 位因水土不适在任职期间去世;有的则因健康问题离开宣教工场。1853 年间,还曾因人手短缺的窘境,福州美以美会的宣教工作一度陷入停顿的状态。

1854 年1 月16 日到1855 年6 月18 日之间,福州地区只剩下麦利和与其家人。他孤身一人坚持布道工作、上街赠书、开办主日学、独力维持著美以美会在整个东亚唯一立足点的工作。

1855 年因太平军起义,英国领事处获准以永租权的形式购置地产,解决了美以美会的地产问题。这一年,该教会派来了宣教士万为(Wenworth)、基顺(Gibson)、保灵(Baldwin)等人来加入阵容。

这一年,麦利和在洋头口的布道所被火灾焚毁,他在茶亭附近的空地修建一座正式教堂,命名为“真神堂”,于1856 年8 月3日落成。这是美以美会在东亚所设的第一所教堂。同年,麦利和等人为了满足在福州的西方人的需要,又在南台外国人社区兴建另一所教堂。1856 年10 月18 日及12 月18日,该教堂的中文堂及英文堂先后建成,堂名为“天安堂”。

真神堂
天安堂

在华美以美会终于成立

1857 年7 月14 日,美以美会宣教士来福州已近10 年,也是麦利和建了两所教堂的半年后,终于有第一位福州人受洗归信。原籍长乐且从商的陈安(永高),成为美以美会第一位华人信徒。此后,许彦士、许播美、叶英官等人也加入美以美会,成了第一批福州美以美会会众。

有人领洗,有人加入教会,教会算是正式成立了,美国差会就决定取英文名称(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每个词的首字母M.E.M.,以福州话拼音译为“美以美会”(Mee Ee Mee)。据华雅各(H.W.Worley)的记录,这不只取其谐音“美以美”,也取其意:美以美(Good,yet good),这里的yet 有“但、依然”的意思,“好了还要再好”的含意。

“美以美会”的会名,前后共用了84 年,一直沿用至1941 年,才改名“卫理公会”的。因此,当黄乃裳于1901 年率领三批1,118 名福州移民前往婆罗洲诗巫设教及设垦场时,所用的会名仍旧是“美以美会”。因此,至今诗巫年老的一辈还会懂得“美美教”或“美教”的名称(不过,年轻人可能就不知所云了)。目前在诗巫仍有一块“美以美会墓园”,依旧是沿用这名称 。

1939 年5 月10 日,美国的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合并

那么,中国几时把“美以美会”改换教会名为“卫理公会”呢?

这要从美国讲起。从1784 年正式成立美国美以美会以来,因为理念、种族、奴隸等问题而分裂出来16 个以上的与循道宗相关的大小宗派。1939 年5 月10 日,美国的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South)和美普会(The Methodist Protestant Church),这三大主流派联合称为“卫理公会”(The Methodist Church)。

据1941 年10 月福州年议会出版的《卫理》会刊,余淑心以主编身分报导中央议会述要一文中提及:“1939 年美国卫理公会合并组成后,华人开始谋求新中文会名,曾经有提出用‘尊道公会’、‘乐道公会’、‘卫斯理会’、‘美理公会’、‘崇道公会’、‘美道公会’。名字上另一讨论为‘道’与‘理’ 。”

1941 年3 月底,在上海慕尔堂(即今“沐恩堂”)召开中华卫理公会第一届中央议会,与会者118 人(美以美会96 名、监理会16 名、美普会6名)。 经过两次会议的讨论,最后以“美理公会”及“卫理公会”两个名字付诸表决。最后以70 票并符合三分之二法定票数通过“卫理公会”一名。

向福州西部内陆发展

1858 年6 月,随著《天津条约》的签署,宣教士们获得了可以向内陆活动的权利。

麦利和乡区布道的第一站是福州城西面12英里的桃庄(to-Chang)、牛坑(Ngn-Kang)两地。1859年3月13日及8月21日,麦利和为桃庄12名成年人作了洗礼,开启向西部乡村拓展的工作。

麦利和在福州的二十五年任期当中,仅两次返回美国述职(渡假)。第一次是1859年秋,夫妻两人回到阔别12年的纽约。此次旅行对麦氏夫妻实是伤心之旅,因为两名孩子在航行途中去世,他们把这两个孩子的遗骨葬在故乡。15个月的述职,他们经常受邀到各地教会分享,这一年,麦利和的母校狄金森学院颁发予他神学博士的荣衔。同时,麦也完成了约四百页著作“Life Among the Chinese”一书,是研究中国人思想、文化、宗教等的宝贵资料。在一次的演说他提及中国的需要,薛承恩(Nathan Sites)与会时听到麦氏的分享,深有感动欲前往中国宣教。

1861年6月1日,麦利和一家与薛承恩夫妇乘坐Kathy快速帆船号自纽约启程,并于9月19日抵步福州。

麦利和回到福州后比以前更加忙碌,除了一般会务,参与教育、圣经翻译、辞典编排、赞美诗等的出版,甚至负责财务工作。

1862年,麦利和进入古田县城。1863年,在福州城内东街设布道站。1864年,美以美会也到了福清、闽清等地建立布道站。1866年,薛承恩在闽清为黄乃裳等人主持洗礼,这一年成立福建地区的美以美年会。

编撰福州话英华辞典

自从1848年4月来到福州,麦氏就知道要让民众明白基督信仰一定要使用中国人的语言。通常宣教士來到的几天后,就要学习福州话开始新生活。当时麦氏手头上既没有一本可以参照的书,也没有理解英语的中国人,更没有理解福州话的外国人。一般上宣教士要用上两、三年时光才能掌握当地语言;不过,麦氏却在第二年(1849年1月)就能用福州话与郊区的乡民自由交谈。麦氏为了后人可以学习使用福州话,就于1870年同公理会宣教士摩嘉立(Caleb C. Baldwin)合作编撰了《福州方言词典》(The Alphabet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Foochow Dialect,1870)和《榕腔初学撮要》(Manual of the Foochow Dialect,1871)。前者的书扉页上,印著关于中国文字起源的话语:“上古结绳而治,圣人易之以书契”。千百余页的“大部头”在福州印刷出版。1870年,终于进入出版阶段,为了这工作他们花费了21年的时间。由于印刷场的设备不足,因此光印刷工作就花了三年零八个月。印刷的监督、校正等都是麦氏自己担任,完全是“爱与牺牲”的工作,因为书籍出版毫无分文收益,唯独相信这是蒙主使用的事奉。这项出版工作能对百万中国人的救恩和福音工作有帮助,所以麦氏是带著自豪、欢欢喜喜地服事。

第一批宣教士中的怀德(Moses Clark White)医生到达时已翻译了马太福音,但并不完整。麦氏对此加以修订后,接著翻译了其他福音书及《使徒行传》、《保罗书信》等。在更多的宣教士如基顺(Gibson)等加入,宣教士们成立了委员会,于1866年完成《新约圣经》的翻译。此外,麦氏也完成《美以美会纲例》、《教理问答》及单张类的翻译,均在福州美华书局出版。

福建省内最大势力差会

1866年,美以美会已成为福建省内势力最大的一个基督新教差会。这一年,黄乃裳与其叔伯们在闽清领洗,成为当地最早的基督徒。

1867年,麦利和踏出了福州地区,到达福州南面的兴化、莆田、永春等莆仙地区。莆仙地区的布道行动原由林振珍于1865年开始,信徒多集中在南日岛。那一年9月,麦利和与薛承恩一同前往南日岛视察。

1868年,麦利和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决定把夫人与孩子送回国,自己留在福州过“单身生活”。这一年5月间,麦利和与刘海兰牧师(H.H.Lowry)一道在福清、莆田、仙游等地布道。此后,美以美会在莆田、仙游地区“势力”大增。

1869年11月间,美国总议会派金斯理会督(Bishop Calvin Kinsley)前来中国视察兼主持福州年议会。麦利和改任真神堂教区长老司,同时负责福州地区的教会学校和美华印书局的工作。在这次年议会上,大会接纳北京、九江两地事工自行独立,不再属于福州管理。麦利和继续担任福建地区的教区长,兼领真神堂牧职,管辖下属的三个“连环”(牧区),即:福州的真神堂、天安堂以及南平的福音堂。

1870年,麦利和与武林吉一起前往闽北地区视察各地教务,还特别去宋理学家朱熹出生地尤溪参观。

麦利和在福州23年(1848-1872年),为福州美以美会打下了一个稳固的基础。1871年12月10月,他返回美国述职,不过他当时不晓得,同时也离开了福州的工场,转向下一个工场:日本。


  1. Lacy引用了美以美会传教士H.W.Worley的说法。参Walter N. Lacy,A Hundred Years of ChinaMethodism,Nashville: Abingdon-Cokebury,p.55. accessed June 10, 2021. 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mdp.39015010300583&view=1up&seq=59&q1=Methodist%20Episcopal%20Mission。
  2. 2 余淑心,〈本届中央议会述要〉,《卫理》复刊第5-6期,福州年议会,1941年10月。另见Lo R.Y.,“A Suggested New Chinese Name for the Methodist Church”, China Christian Advocate 27,No.9,1940:10.Lo R.Y.为罗运炎牧师,是美以美会全国书报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