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家乡趴趴走 (十):约翰卫斯理访问过的主护城
德国是马丁路德的家乡,是路德宗的朝圣之地;但没想到,在德国竟然也可以看到卫斯理约翰的銅象,听到他拜访摩拉维亚教会的故事。 2018年,在要去德国前阅读了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刘幸枝老师撰写的两本书,一是《发现路德:16篇寻访改教足迹之旅》,带在路上成为实地参考指南书兼笔记本;另一是《主护城传奇——钦岑多夫伯爵与十八世纪摩拉维亚复兴史》,那是卫斯理约翰于1738年自美国回来后专城去德国主护城 (Herrnhut)拜会了摩拉维亚的钦岑多夫伯爵士。这也是为什么在“马丁路德路线”的途中,在下順便去了一趟“主护城”,以了解摩拉维亚教会的发展概況。 我们从柏林出发,经过德累斯登市到Lobau车站,然后再坐巴士前往主护城,在Zinzendorf Platz站下车。Zinzendorf正是摩拉维亚派在主护城的带领人——钦岑多夫伯爵的名字。 来自波希米亚的信仰团体 “摩拉维亚教会” (Moravian Church),起源于14世纪末波希米亚 (今捷克);到了18世纪时称为“合一弟兄会” (Unity of the Brethen),主要就是由钦岑多夫所带领出来的信仰团体。 1722年,以地下状态在摩拉维亚生存了100多年的波希米亚弟兄会的一个小团体,来到了德国虔信派贵族钦岑多夫在德国东部的土地,并得到同意得以在那里定居。这是一个距离Berthelsdorf三公里处的地方,他们建立了一个村庄,取名为“主护城” (Herrnhut)。 “主护城“位于今日德国东境与捷克及波兰交界处,是钦岑多夫取的名字,因为他感受到“这城是在上帝的保护之下,並且所有位在城中的居民也將成为上帝国度的守望者,他们晝夜祷告,必不靜默。”主护城最初只是个“主护村” (就算是今日,人口也不会超过6千,只能称得上是“镇”)!后来有路德会丶浸信会和其他宗派来避难的基督徒。一开始,他们有过争执分裂;但在1727年8月13日,主护城的居民们在祷告之后经历一次“五旬节经历”的改变,被圣灵浇灌,学习彼此相爱。 100年不间断守望祷告 主护城的摩拉维亚教会迅速成长,并成为18世纪基督徒复兴运动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