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21期

2019年卫神通讯(六月):院长的话:死亡,别狂傲!

院长 邱和平牧师(博士,卫理神学院院长) 教会欢庆基督复活后,我们又进入一段思念亲恩的温馨五月。神学院在今年三月底送走了整整一百位短宣学校的同学,校园显得额外的清幽。神学生在学期接近尾声所要完成的课业和考试所带来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空气中似乎有一股说不出的紧迫。 忽然间,这宁静被Amelia突来的死讯冲破,犹如一石掉在平静的水面,展开了圈圈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五月十五日整个卫神社体送别陈成光同学的长女Amelia。我们亲身体验了面对死亡的无奈。整个社体深深的体会死亡毒钩所带来的忧伤和痛苦:丧失女儿的哀恸、不能止禁的泪水和情绪、内心的绞痛、思维中纠结的神学问题,凡此种种再再表明了死亡毒钩的权势。 在忧伤的祈祷和反思中,卫神社体却额外的体会上帝的作为。上帝让我们亲尝祂所赐胜过死亡的力量;整个神学院社体由此更加经历神的保守和所赐的平安(赛廿六3)、彼此确实相爱和付出,更加愿意在禁食和祷告中寻求神、也放下自己的意愿倾听顺服神、更珍惜亲情和友情、更深切的反思和坚定神对我们生命的召唤。 Amelia就好像一朵娇嫩绽放的花朵,遭遇疾病的侵袭;上帝在祂的主权中把这朵娇嫩又纯朴的小花移植,放在祂永恒的呵护中,不再衰残!我们的心灵固然在人情中哀恸,但我们却不失盼望!基督带来复活盼望的真理让我们可以同保罗一起向死亡宣告别狂傲,而且又欢呼夸胜:“死啊,你胜利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林前十五55、57)这也是神学教育在基督里终极向世人得胜的宣告和盼望!

献上馨香祭:本地宣教士代祷事项

Lawas Care Centre 江梅花 1. 为孩子们、老师们和厨师在假期里能与家人一起相聚 时光感恩代祷。 2. 为我的身心灵代祷。 Ulu Julau,Matop 林芳芳 1.主日学举办生日会和sukaneka,求主带领一切能够顺利进行。 2. 为Ulu Julau短宣能顺利进行代祷。 3. 祷告我能够来得及预备讲章(在泗里街证道)。 4. 求上帝赐我聪明智慧完成祂的工。…

我思故我写:等待

文/陈松娥(年会短期宣教士) 等待对我这个急性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功课。等人让我烦躁,心中的恼怒也不断加深,脸色自然就会显出不耐烦。孩子还没长大时,等孩子回来更是难受,心中出现许多的不安、忧虑,害怕他们会有意外、会被伤害、会被歹人拐走,最怕的是电话的铃声响起。这种阴影是因为我老二在念初中时遇到车祸,老师从医院联络上我时,在奔向医院的当儿,我脑子昏沉、手脚发抖,那血流满面的情景不断出现在我眼前,回忆起来,还是会让我提心吊胆。 在等待的日子中,孩子长大成人了,我的责任尽了。有些等待让你有盼望,如:等待媳妇、女儿生出孙子,那是喜乐的等待,盼望得见新生命的到来。等待果树结果、成熟,那是期待收获。我喜欢种花、菜与果树;刚种植时,我会祷告上帝说:“神啊,我栽种,祢让它长大、结果。”看到所种的渐长大,我会轻声地对它说:“快高长大!”当胡姬花开花时,我感谢上帝创造的美丽,当角豆、香蕉成熟了,可以被采时,我感谢上帝的供应。 从天堂跌进地狱 然而,来到英国,让我学习到一生中最痛苦的等待——等待事奉的机会。许多人有机会事奉主却推三推四,我如今要事奉却苦无机会,真是无奈!当脚踏上这块土地时,我是非常兴奋,因为可以在这里为主作工。没想到,到了剑桥,见过卫斯理堂的牧师,了解情况后,我从天堂跌进地狱,兴奋顿成深渊。原来这里已没人让我牧养了,之前的人都散了。 我开始埋怨宣教部为什么没有了解实况就让我来到这里,我也开始埋怨上帝——祢既是无所不知的上帝,为什么还让我来?在家乡,许多事等待着我去做:原住民事工、监狱事工、教导事工,探访等都让我的生活那么充实、喜乐;在这里,我每天躲在宿舍无所事事、自艾自怜、痛哭,可真是度日如年啊!家乡的亲戚朋友老是劝说:“耐心等候,上帝有祂的旨意,上帝必开路、上帝让你休息一阵……”可这些话我都听腻了、麻木了。 忍耐就是秘诀 只是,上帝藉着耶利米书、约伯记提醒我,我所受的煎熬与他们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想过离开、想过逃避,但我不认输的个性却让我站起来,面对现实。感谢主,卫斯理堂的牧师很好,弟兄姐妹也很好,他们的关心让我思念锡安家乐龄团契中的长辈。我开始参与教会的儿童事工——First friend——邀请父母带三岁以下的孩童来玩玩具、吃小吃、听故事、唱歌……藉此活动,让父母孩子知道耶稣是谁;也参与老人事工——Lunch club——煮午餐邀请老年人来享用,有开始祷告、聊天,让老人享受教会的温馨。我也为孩童补习、教华语,关心两位姐妹的灵命成长。 最喜乐的是,我可以教导一间华人教会宣道堂的青少年主日学。我的出现带给他们惊喜,因为他们说:这是他们祷告一年多的结果。我期待能进入一间大学,成立华人团契,期待有更多、更多的机会认识这里的华人,期待把福音传给更多人。我知道自己不能贪心,上帝给一个,我就用心栽培那一个。 圣经中有关耐心等待的功课有很多,我就提醒自己:多读这些经节(雅五8、11;罗十二12、八25;来十36;弗四2;路廿一19;可十三13;加五22-23)默想它,学习成为一个更有耐心等待的人,我相信耐心等待的结果是有福的。 亲爱的家乡弟兄姐妹们,或许这时候,你正在“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求主帮助我们,无论等待何事(主耶稣基督的再来、儿女长大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忍耐就是秘诀,信靠主更重要,愿我们彼此共勉,一起学习吧! 此外,也请大家在祷告中记念我,求上帝让我有更多事奉主的机会,不让我虚度这一年短宣时光。

有你相伴:我只用一杯水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节约用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从小时读书开始,课本都会提到我们要爱惜这地球,珍惜仅有剩下不多的资源;其实只要我们花一点心思,改变一下平常的用水习惯,也确实不是难事。 先从洗碗说起,大部分的我们都习惯把水龙头开着,让水稀里哗啦地流着,再一边用洗碗液或手工皂抹碗碟,一边冲。虽然这在感觉上好像比较清洁,但其实与抹好洗碗液再开水冲洗的碗没有两样,同样的干净。现在的水龙头,平均一分钟的流水量约六公升。如果我们一次洗碗平均用十分钟,就流失了六十公升的水,而可能真正需要来冲洗碗碟的时间只是五分钟。简单一算,如果平均一天只洗碗一次,一次流失三十公升,一个月就流失了九百公升的水,这可是惊人的数字。 再看看我们每天刷牙,又常是不自觉的一边刷,一边让水流走,总以为自己很快会漱口,所以要预备好水,就让水龙头开着。同样的道理,如果水龙头一分钟流出六公升的水,五分钟刷牙,就流走了三十公升的水,而真正需要漱口的水可能只是一杯,大概是二百五十毫升。 我们这里的电台最近常提醒民众要节约用水,一个颇有效的方法是找来歌手红人,每天播放节约用水的歌曲,其中一句话是“我只用一杯水”。朗朗上口的小段音乐,也确实好听。听了几次,发现我也不知不觉的把这句话记在心上,在刷牙时,我会想起这句话,“我只用一杯水”。 一向以来,我很少用漱口杯,习惯就是直接用手兜水再放进口里漱口;而这个过程中,水龙头的水是一直流动的。因为“只用一杯水”,现在尝试在漱口时,把水龙头关闭,待吐出一口水后,才再开,再漱口。如此这般,才三、四次的漱口牙齿就特别干净,因为每一个漱口的时间变得比较长。原来四口水就能结束的动作,根本用不着三十公升的水啊。 心念转换后,看见白白流的水竟然会痛心起来。

十诫伦理小课程3:基督徒不烧纸钱?

文/余家振(诗巫锡安堂主理牧师) 每逢清明节,传统的“义山”可谓烟雾蒙蒙,处处可见烧纸钱(冥纸)。 传统纸钱分为两种:一是用来祭拜神明;第二种用来祭拜祖先、鬼魂。亲人希望亡者在阴间可以过着美满的生活,便焚纸钱或其他纸扎祭品给他们;也有人认为,焚烧纸钱可以贿赂阴间的鬼神,减少死者在阴间所受的刑罚。如此,烧纸钱是有敬祖孝顺的精神,但是是否非烧纸钱不可呢?况且,考察中国历史,烧纸钱是魏晋以后的事情,我们不可以就说魏晋之前的人不敬祖孝顺。 其实,敬祖孝顺是对的,基督徒更被命令要敬祖孝顺。只是,对于基督徒,敬祖可以是死后的表达,但是孝顺一定要在生前,要是在世孝。 另外,圣经告诉我们,人死后不是在跟上帝同在的乐园,就是在跟上帝隔绝的阴间。物质界的东西也是不能通到阴间的。所以,烧纸钱除了制造空气污染,也只让商人得利。在阴间的祖先可能会说:如果我生前你那么努力给钱我用就好了! 可见,烧纸钱这行动其实是无效地敬祖孝顺;另外,如果基督徒参与烧纸钱,别人就会误解我们在祭拜祖先与鬼魂,那么我们就会绊倒别人,得罪了上帝了!

卫理大会闭幕 池金代:用十年考究全本圣经

“基督徒的本分就是要熟读圣经、查经及考究神的话,做见证及讲述。”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師呼吁基督徒要下定决心考究、遵行神的话,活在基督里,而不是活在活动中。 会长池金代牧師在闭幕礼上用“以斯拉”先知为例,提醒教友们要下定决心考究神的话,并且求主帮助我们,因为“以斯拉”的意思就是求教主帮助我们。 “所以,如果我们说,‘求以斯拉你’,意思是求主帮助你。事实上,我们也确实需要求主帮助我们,我们渴慕神的话,因此要天天查考圣经。” 池牧师也鼓励信众抄写圣经,而他本人在20多岁时学习抄写圣经。他说,读圣经要注意重复出现的话语,重复话语就是在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比如“阿们”,是求主帮助我们。 一年读一遍圣经 同时,他促请教友下决心做3 件事:考究(LEARN)、遵行(LIVE)、教训(LECTURE)。他说,在教导别人的过程中,人们会学到更多,本身也不得不遵行上帝的话。而一个人有没有遵行神的话,可以从他的讲话语气与态度中看出来。所以教训别人之余,自己先要考究与遵行。 有句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然而,根据邓英善牧师的方法,可用10年慢慢读完整本圣经。 池会长认为,每一年至少要读过/速读一遍圣经,这是基督徒的本分;用十年考究全本圣经,将来见主无遗憾。 “另一句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但我要说的是,查经十年功,见证十分钟。好好查经,融会贯通上帝的话语,你能在10分钟里讲完祂的话。福音的讯息在于你对圣经的融会贯通。上台讲道10分钟,也是可以的;因为你查经有10年功,讲道10分钟。” 他强调,如果我们用10年的时间好好查完神的话语,或许我们能在上帝的话语下好好扎根;在面对异端邪说丶其他宗教与不同神学论点的冲击时,就不会很紧张、不知所措。因为我们圣灵的宝剑(神的话语)随时可拿得出来,更不需要每次都向牧师求答案,你自己会明辨是非,会回到神的话。 与会最高龄95岁 “无论明天如何,今天依旧要做应当做的事,我们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标杆直跑。” 让池金代牧師感到很欣慰的是,本届大会有多位年龄低于12岁的幼童参加,而与会的长者,最高龄的是95岁。另外,还有几个家庭全家老小都一起来查考圣经。他衷心盼望,基督徒积极推动家庭门训,一起查考神的话。 闭幕礼也邀请古晋、泗里街、民丹莪、加帛、诗巫、民都鲁及美里10个教区代表分享参加大会的心得,圆满划下句点。(韵琴)

不后悔的大会

第一次参加“全砂华人卫理大会”,此次大会主题是“渴慕主言,天天查考”,而且必须在大会前做功课——查圣经。其实当我拿到“功课”时,非常后悔,因为平常工作和家庭生活已非常忙碌,最近自己又参加了 XEE课程,在同一时间需要默写和口试。 我真觉得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于是跟牧师说:“我可能只做填充题,别的题目有点‘难’(按时完成),因为需要时间思考。”牧师就说:“先做你能够做的!”感谢圣灵的帮助,当我在夜里做功课时,却越做越享受和乐趣,做到凌晨都还不想睡觉。 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大会,第一次听到邓牧师的讲解,感觉非常棒。我永远记得邓牧师说:“身为一个合格的基督徒,必须查完整本圣经。无论你是花多长的时间,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安然见主面。”他还开玩笑地说,如果没时间读圣经就去坐牢吧,到时肯定有时间读圣经;这句话,其实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因我们平常的借口都是说工作忙,家庭忙,学业忙,没时间……。 邓牧师也教导我们,如何抄写经文以致重新排版,透过这个方式,能更加明白和清楚上帝的话。我更恍然大悟,为什么讲员要求我们在大会前就要做好整本《腓立比书》考查;因为只有在明白圣经真理后,信仰和信心才能被建立,知道这位上帝是可信的。(江秀萍,福临堂)

查经培灵会(二) 传福音是基督徒的责任

邓英善牧师认为,传福音的重点不是恩赐,而是一种使命,纵然没有恩赐;但基督徒有传福音的责任,而现在教会存在的目的,就是传福音,基督徒是责无旁贷的。 卫理大会的第二天晚上是第二次的查经培灵晚会,邓英善牧师以“大使命:门徒训练”为题,强调传福音是耶稣给予基督徒的使命。 “其实,无所不能的上帝并不需要我们去传福音,不但要训练我们,还要做栽培的工作,多么地麻烦与浪费时间;但祂还是把这使命给了我们,只因祂拣选了我们。” 邓牧师鼓励教会当要“去”传福音,而不是坐着等人来,要去邀请他们来参加聚会。“大使命不仅仅是开布道会、派遣宣教士,或是在金钱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真正地去传福音。” “主耶稣要我们做大使命,定有足够的圣灵力量帮助我们。我们传了福音,尽了我们的责任,信与不信是上帝在作为,毋须庸人自扰。” 服事的需要被拣选 邓牧师说,大使命的核心是“去”(Going)、“施洗”(Baptizing)与“教训”(Teaching)。 在呼召门徒方面,耶稣在海边呼召了西门彼得与安得烈,而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祂。还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也是在听见耶稣的呼召后,就跟从了祂。“这是耶稣向门徒发出呼召,而被呼召者也立马作出了回应。” 而耶稣最终选了12位门徒,把传福音大使命交托予他们。“救恩是谁都可以有,但服事者,却是需要拣选的。”

查经培灵会(一) 为主作更大的事

邓英善牧师在6月3日晚间公开查经培灵会查考约十四1-15,提醒信徒要“为主作更大的事”。他表示,当耶稣要离开门徒时,祂特别关注两件事,门徒:爱祂比其他更深吗(约廿一,喂养主的羊)及对祂的信心(为主作更大的事)。 在约十四1-11主耶稣临别前的安慰中,祂让门徒不要忧愁(因为耶稣即将要离开他们)。其实,现今的基督徒也可能有各样忧愁,无人知晓,但主耶稣都知道;所以,我们要学会将难处交给祂,倚靠祂度过难关。邓牧师劝勉我们,不要把信心建立在肉眼可见的事上,要建基在上帝的话语;毕竟,我们都很可能会信心软弱,如同彼得一样。他特别指出,其实彼得是在上帝话语警告后且没有生命威胁的情况下否认主,可见人的信心是多么脆弱。那有什么解决方案呢?耶稣说:“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十四1下)。 主耶稣要他们信什么?祂要门徒信祂去是为们预备住处(地方),并且还要再来,这是祂的应许!邓牧师表示,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上帝的应许,就要在我们的敬拜、服事中反映出我们“所信的”──将福音传开。从圣经中,我们看见上帝其实赐下许多应许,但唯有我们熟悉祂的话语,我们才能倚靠祂的应许。更何况,我们对上帝的信心是要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中。 给我们足够的资源 当我们迈出信心的一步,愿意到上帝面前倚靠祂,在祂的话语上建立信心,相信祂的应许时,我们就会领受使命,好叫我们承担更大的工作。这也是12-15节中,主耶稣要求门徒的事。 12节中提到“要作更大的事”是指何事呢?邓牧师解释说,到基督徒信主得救后及见主之前,皆需承担“要作更大的事”的使命,那就是:传扬救恩的福音(传给更多人,传到更远的地方)。如果我们愿意承担“作更大的事”的责任,那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挑战就是:接受圣经的装备,因为基督徒对圣经的熟识度是传福音的至要关键。 另外,耶稣也说: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其实这一句话是紧扣着上文说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愿为主耶稣作更大的事(将福音广传),那祂就会给我们足够的资源(奉祂的名无论求什么,祂必成就)完成。 邓牧师在结束时,再次强调基督徒要:相信主的应许(主必要再来接我们);相信主的托付(做更大的事);相信主的能力(主必听祷告)。

渴慕主言 天天查考 从 《腓立比书》看保罗的喜乐与提醒

第12届全砂华人卫理大会查考的是《腓立比书》,来自美国的讲员邓英善牧师特别在大会前先派发查经功课予报名参加的会众,并且在大会期间安排时间让大家分享答案,随后再引导大家查考。 《腓立比书》是使徒保罗写予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于是,从头开始就是从保罗的问安和感恩开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罗认为教会最重要的是信徒,而不是牧者与执事。”接下来是保罗的祷告,在他的祷告中,可以得到一个成熟的属灵生命,是一个平衡的生命、有爱心、有知识,也是一个能分别是非的生命,还是一个结果子的生命。 同时,保罗为自己的遭遇感到喜乐,因为苦难叫福音兴旺,他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他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有出于爱心,知道保罗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有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他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他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保罗知道,苦难叫基督显为大,他愿为主而活,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谦卑顺服的生活 为此,邓牧师提醒会众们行为事人要与福音相称,齐心努力传福音,行在合一中,谦卑顺服的生活,并以基督、提摩太、以巴弗提为谦卑的榜样。 “基督降卑,道成肉身,祂与父神是平等的,因原为一体;但基督愿意顺服父神的旨意,虚己成为人。” 基督的虚己没有倒空或是放弃祂的神性,或任何只有神才有的属性,祂仍然是神。只是自愿暂时把道成肉身前的荣耀隐藏起来,自愿不运用祂神性里的能力,成为人以可以为人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祂是100%的神,同时也是100%的人。 “基督的谦卑虚己,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还有,若行事为人要与福音相称,就要活出谦卑顺服的生活。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他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做神无瑕疵的儿女,他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保罗在基督的日子,没空跑,没徒劳。保罗以他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他们众人一同喜乐。腓立比信徒也要照样喜乐,与保罗一同喜乐。 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保罗也称赞提摩太谦卑的榜样(腓二12-30),以及以巴弗提谦卑的榜样。保罗打发以巴弗提到腓立比去,他是保罗的兄弟,与保罗一同作工、当兵。他是腓立比教会所差,供给保罗需用的,他很想念腓立比信徒,他病了,几乎要死,但上帝怜恤他,免得保罗忧上加忧。 保罗打发以巴弗提到腓立比去,叫他们可以因见到他而喜乐。保罗呼吁腓立比信徒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腓立比信徒供给保罗的不及之处。 邓牧师指出,腓立比书第一课属灵功课,是要同心合意兴旺福音,成为一间传福音的教会,要深信上帝能完成祂所开始的善工,即使事奉受挫折,也不要灰心,因主能成全。一个成熟的属灵生命,是一个平衡的生命、有爱心、有知识,也是一个能分别是非的生命,还是一个结果子的生命。 基督徒真正的喜乐是看见福音传开,多人信主及基督在我们的生命里显为大。行事为人要与福音相称,努力传福音,要以基督的心为心,要学习基督谦卑的榜样,升高是由神而来。 在基督里的喜乐 腓立比书第二课着重在讲述在基督里的喜乐,认识与基督为敌的人与事,认识及得着基督、追求基督的赏赐,并靠主常常喜乐、靠主大大喜乐。 保罗在腓立比书三章1-6节告诉信徒们,要认识与基督为敌的人与事,就应当防备他人,并且不可靠肉体,更要认识与得着基督。 腓立比书三章7-12节则告诉信徒们,要以认识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更要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 另外,保罗也提醒信徒们当要追求基督的赏赐,等候祂降临(腓三13-16)。同时,要效法保罗(腓三17-19),还要等候基督从天上降临(腓三20-21)。“基督徒的身份是天上的国民,基督徒的盼望是主再来,教会被提,得荣耀身体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主也要叫万有归服祂。” 靠主丰盛凡事无缺…

你认识的耶稣是别人告诉你的吗? 耶稣在乎基督徒对祂的认识

“你是否清楚知道,你对上帝的认识,是建立在人家告诉你的,抑或是扎根在你自己的认知之上?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认识上帝,还是通过别人告诉你的?你读《圣经》是靠别人告诉你答案,还是自己找到答案呢?” 第12届全砂华人卫理大会讲员邓英善牧师在引导信息中,一开始便向会众们提出了上述几个问题,引导会众们认真思考,读经不能光阅读,而是要在读经中理解圣经,再加以考究。 教会是耶稣的 邓英善牧师以“主耶稣的教会计划”为题,提醒主耶稣对教会有一定的计划,对门徒也有要求,祂在乎基督徒对祂的认识,知道祂到底是谁? 马太福音十六章13-17节,耶稣问门徒,人说祂是谁?门徒中有各种答案,但唯有彼得对主的认识最正确与直接,因是父指示他的。 “马太福音十六18告诉我们,教会的建立是上帝的旨意。然而,今天的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把教会当作是我们自己的?教会是耶稣的,祂会负责的。” 邓牧师强调,教会是主耶稣的,主权在于主。主说,要把教会建造在磐石上,“磐石”的原文字根是Πέτρα(Petra,Rock磐石),意指主耶稣基督,是信徒对主的承认,不是指彼得(原文字根为Πέτρος,Petros,Stone石子)。 主需要有信心的人 另外,教会的增长是上帝的保证,任何势力迫害教会,都不能毁灭教会,“阴间的门”不能阻挡福音的迈进。 同时,教会的建立是神要人与祂同工。基督徒要传福音,人相信耶稣,他的罪得赦。若是基督徒不传福音,人没有信主,他仍然在罪恶捆绑中。 邓博士说,主耶稣成立教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受许多苦、被杀,第三日复活。但是,彼得却拉著祂,劝祂不可如此,耶稣斥责他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20-23) “彼得认识耶稣是神的儿子,却叫祂不要上十字架,这表明了彼得对主的认识不全面;他知道主是谁,却不体会主要作什么。我们也是一样,只知道表面,却没有深入理解。” 邓牧师表示,要发展主的事工,就要对耶稣有正确的、直接的与全面的认识,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 当然,主耶稣需要的是一个有信心(Faith)的人。F代表了忠心(Faithful)、A代表了有时间(Available)、I代表了主动且自觉(Initiative)、T代表了乐意受教(Teachable),以及H代表了对神有心(Heart for God)。

全砂华人卫理大会开幕 2500人齐聚一堂‘喝’神的话

特别报导:第12届全砂卫理大会 文/韵琴、震凌 摄影/礼长 第12届全砂华人卫理大会自6月3日起,一连3天在诗巫晶木大酒店盛大举行,逾2500名教友参与。本届大会主题是“渴慕主言、天天查考”,通过查考《腓立比书》丶快乐读经法及祷告研讨,提醒教友《圣经》乃上帝的宝贵圣言。同时,晚间亦设有公开的查经培灵会。大会的讲员是来自美国的邓英善牧师,并以华语为媒介语,唯备有英语与国语同步传译,供有需要者以接收器收听。 渴慕神的话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以掀开一本高4呎、宽6 呎丶厚1呎的特大模型圣经,宣布了卫理大会的正式开幕。他以“渴慕神的话”——“渴慕如水,渴慕如金丶渴慕如蜜”三要点勉励与会者要渴慕主话语如同水、金及蜜般看重及喜爱。池会长强调,主耶稣给我们的是生命活水,我们靠主而活,并且得着主的话。“我们都会有感觉口渴的时候,需要喝水解渴。我们要渴慕上帝的话,如同渴慕喝水一样。因此,要学习‘喝’神的话。”同时,我们要渴慕上帝的话如渴慕金子,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的话比许多精金更加宝贵。 上帝的话比蜜甘甜池牧师继称,上帝的话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还要甘甜。“上帝的话帮助我们获得喂养和滋润,当我们读祂的话语时,有否感到甜蜜?盼望我们不单喝下上帝的话,更使我们不再饥渴。”他更提醒,不只看重上帝的话,如同看重许多精金一样,而且更要尝到天恩的滋味,尝到祂的话是何等甜蜜。池会长希望,大家对圣经的喜爱有增无减,不只在卫理大会里查考圣经,更在以后的年日里查考圣经,养成殷勤读经的习惯。“不只每一年一定要阅读圣经至少一遍,甚至把整本圣经好好的丶一卷一卷的在我们有生之年查考过至少一遍。”

灵修日程:遇见上帝

Robert S. Boggs(美国South Carolina) 六月23日(日) 读经:以赛亚书六1-8节 经文:“我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祂的     衣裳下摆遮满圣殿。上有撒拉弗侍立,     各有六个翅膀。”(赛六1-2) 三十多年前,我在一所靠信心奉献来维持运作的人道服务机构工作。在一个严寒的晚上,我们保持中心开放,以便三位男士能到中心里面避寒,那天晚上所有人都难以安眠。 隔天早上我离开时,电话响起来,一道沙哑的声音请我们送食水过去,她家里的水管因晚上的低温而结了冰。我不情愿地拿起附近的两加仑食水,送到一所破旧的大房子去。在门口迎接我的是一位女士,她裹在毛毡和大衣里,令她看来比自身的体型大了一倍。我进到屋里,才知道她没有人探访已经一年多了。 她翻开圣经,向我讲述恩慈和服侍的经文。我的视线瞥见她肩头后面一幅耶稣的画像。我坐在那里,两个景象——那位女主人和主日学里的耶稣——融合为一。自此,当我想像上帝的呼召,就想到上述以赛亚的经文,这是无可比拟的。我明白到在这不可能的地方,上帝给我神圣的异象,跟我以前所经历过的截然不同。我感到上帝呼召我,是我永不会忘记的。 祷告: 父上帝,在透过服侍别人来服侍祢的时候, 教导我们要配得祢的信任。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每天我都可以向疲惫的世界传递上帝的爱与恩典。 代祷:小企业东主 2019年7-8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抓鼠有感:借题发挥

文/翁震凌 香港近日因为“送中条例”而全城沸腾,在6月9日激起近百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兼“反送中”;甚至于12日的聚集抗议中,造成警民冲突。大体而言,香港百姓主要还是担忧这项修正法案会破坏香港的法治与民主及“一国两制”的精神;但其背后所隐含的政治意图与隐忧实则错综复杂,也绝非一言两语(当然更非我这小女子)能分析得尽,说得清楚。只是,在关注这件国际大事之际,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则宣传,让我颇感意外。 话说,这是一个叫“香港怎么了”的影片(或一组图片),看似在一步步说明香港回归中国之后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转变”,及怎么会发展到今天百万民众上街头的示威举动;可越往后看我就越觉得“诡异”,因为蔡英文“出来”了,韩国瑜也“出来”了……然后,它的结语是:台湾人,请好好珍惜你们的选票,选一个勇敢抗中的总统,不要踏上香港后尘……诸如此类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在支持或说明香港“反送中”,而是支持“蔡英文”选总统的宣传呀! 对圣经的理解与掌握 说实在话,我看完后是真的打从心底佩服,却又相当无语。佩服的是这个“借题发挥”的功力实在高深呀——制作影片者(或宣传团队)乃是层层推进,让观赏者或读者无形中就随着他们的思绪思考并渐渐认同(其实第一次看完时,还没意识到这是另类的台湾政治宣传,直到反覆看了一两次,才瞧出端倪)。这样的宣传,不得不赞一句:着实高明!但令我无语的是,如今香港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此借机趁势宣传,个人总觉得有些不厚道,着实有些不喜(当然,这纯属私人感受,无关乎政治立场)。 在思索之余,也觉得有时候信仰不也是如此(我这也是在借题发挥呀),比如:有些人打出了某些信仰的“口号”,说得头头是道,但可能与真理有实质的差距;或有些自称是基督教,但其实却是与圣经真理及真统教义相违背的异端…… 这世上,似是而非的言论实在太多,基督徒实在需要慎思明辨;而慎思明辨的关键,也在于我们对圣经的理解与掌握的深浅。刚结束的“第12届全砂卫理大会”提醒我们当“渴慕主言,天天查考”,好叫我们能分辨这世代中的真理与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