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28期

爱你的邻舍:Calon Ke Syurga,我们不一样! 盼更多人成为同工

文/朱全伟(神学生、布道部青年小组CKS团队顾问) 很多人问我们:“你們是谁?为什么你们会开始CKS(Calon Ke Syurga)这个事工?” 我们是一群来自砂拉越不同地方的青年人,团队名字是“我们不一样”(Calon Ke Syurga,简称“CKS”,若想了解更多,可连接网页:https://www.facebook.com/cks.womenbuyiyang/posts/1379508738850405?__tn__=K-R)! 2017年12月,一群青年人在Ulu Julau短宣时被分配到青少年营会;意外的,这一群青少年却因为这一次营会而深深爱上了服侍伊班青少年。记得营会结束的那一晚,当时营长问同工说:“这么好的一个营会,那么有影响力的节目,如果只用这样一次就没了,不是很可惜吗?”于是,营长大胆建议:我们原班人马是否能再到别地方进行同样的营会?大家异口同声说:“I’m ready to serve!” 梦,就这样开始!我们还未向年会布道部开口,很奇妙的,布道部干事刘会先牧师就先找上营长说,他看到团队办的营会给Ulu Julau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力,心里有一个感动,希望能在别的地方再办这样的营会。事就这样成了! 祷告最重要 于是,营长开始物色下一个可以办营会的地点,并订于2018年8月18-20日在加帛举行,征求团队同意后,这个团队性事工就如此开始了。至今,CKS已经办过三次以上的营会,营会都维持一个重要原则:祷告。营会开始的前几个月,我们就陆陆续续为营会祷告了;营会期间,每天四次聚集代祷,每天晚上每位义工分享并做感恩祷告。 CKS的事工不会停止!接下来,我们还会去到不同地方办营会。深盼身边关注我们的朋友,可以成为代祷勇士,作我们的后盾,在祷告中纪念支持我们,甚至加入团队服事! CKS八月所筹备的营会(14/8-16/8,怀安堂),我们需要许多义工来帮忙。若你对服侍伊班青少年有负担或兴趣,愿意学习,欢迎加入义工团队(可扫描QR Code)。盼有更多人成为同工,一起作主工,使万民成为门徒! 另外,随着I化日益严重,若你对砂拉越最大群体——原住民同胞的福音事工有负担,想要传福音给他们却没有热情,或不晓得怎么做;CKS…

爱你的邻舍:原住民事工知多少 呼召更多本地宣教士 参与原住民福音工作

文/李国华(原住民事工小组组长) 事工简介: 自从宣教部在1997年把本地宣教事工的棒子交给布道部,布道部就成立了“原住民事工小组”(MSIP)和后来独立出来的“国语事工小组”。原住民事工小组专负责乡区原住民福音工作,国语事工小组专负责城市原住民福音工作。MSIP前后与伊班年议会(SIAC)及BEM(当时的SIB)签了MOU;三方面联手合作出击,积极地在乡区推行原住民福音工作。 事工发展: 自从MSIP与SIAC及BEM签了MOU之后,就开始与BEM在北砂区的Pa Adang合作进行本南人的事工。几年后基于Bakun水坝计划,MSIP就派短宣队进入Ulu Belaga本南人地区进行考察。因着事工的发展和需要,布道部差派了几位宣教士在那里驻扎,全时间做本南人的福音工作;只可惜,这个事工只维持了几年就停了。 后来在Lawas设立Lawas Care Centre。这是一个用来栽培本南青少年得知识和灵命塑造的场所,白天载送这些本南学生去学校上学,下午是陪读时间,晚上有灵修。这些工作都是由全时间的院长、主任和宣教士负责。目前,尚有十多位本南孩子在这中心接受装备。 另一方面,MSIP也在砂州中区内陆几个乡镇包括:泗里街、民丹、诗巫和沐胶等与SIAC配搭。同时,MSIP积极地在这些地区的华人堂会传递原住民福音工作的异象。感谢主!一些华人堂会就开始派短宣队进入长屋,渐渐的也领养长屋,牧养原住民,他们会固定安排到长屋举行聚会。 2003年12月,MSIP派出第一支12人的短宣考察队伍前往Ulu Julau考察14间伊班长屋。接下来,短宣队每年都有两次回去跟进宣教。直到如今,每一次大约有100–200位队员去Ulu Julau短宣。目前拜访的长屋从起初的14间增加到51间,队伍从起初的1队扩展到18队。进行的事工从起初仅有长屋的成人聚会和主日学,到今天有圣餐崇拜、青年营会、儿童营会、医疗服务、行军祷告队、布道队、社会服务队、少年军队。 2016年,MSIP开始使用Ulu Julau的平台,向弟兄姐妹传递Ulu Song福音事工的异象。感谢主!在2017年3月,MSIP与SIAC合作差派了第一支短宣队进入Ulu Song的13间长屋考察短宣。接着,MSIP每年至少一次派短宣队继续到Ulu Song牧养那里的居民。虽然只进行3次短宣,居民们向我们发出的呼声越来越急迫。特别是最近一次(在2019年3月时),居民在我们离开他们长屋的时候就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呢?下回你们再来时,可否在我们家过夜敬拜呢? 在这同时期,MSIP…

忆苑缅怀:我们永远想念您!

供稿/ Tg.Lobang M.Y.F. 我们为林道顺牧师和家人感谢上帝。 谢谢您爱我们这群首次远离家乡,从砂拉越不同地区来到美里丹绒罗邦(Tanjong Lobang)读书的契友/学生。虽然我们那时年轻尚未成熟,但您身为牧者,却接纳我们进入教会。 您当年每周不辞劳苦地来到学院的卫理青年团契指导我们。除了主日崇拜和MYF聚会,您还关心我们的学业,花时间探望我们,关怀我们的属灵生活。您甚至邀请我们到您家/牧师屋吃饭和交流。 我们非常感谢您为团契中的契友所付出的一切。您是一位忠诚的牧师,是我们伟大上帝的仆人。您现在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同在,享受着上帝永恒的同在。 我们会非常想念您,难以忘记那段美好的回忆。愿上帝安慰您的家人,也愿上帝的名因您在世上的生命而得尊荣。 永远爱您和想念您的 Tg.Lobang M.Y.F.(18-7-2019) (编按:林道顺牧师于2019年7月16日在古晋中央医院安息主怀,一群1970年代在美里丹绒罗邦学院【既今日美里丹绒罗邦海畔的敦武让学院】卫理青年团契,曾经接受过他牧养的中六学生写了这封怀念他的信笺。)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福音船开扩其国度视野 单身也能“生养众多” 林曼曦常常祷告经历神恩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林曼曦(美里义恩堂主理牧师) 整理:卢韵琴 身为土生土长的泗里街人,林曼曦牧师来自一个信奉民间信仰的家庭,父亲是中医师,母亲是家庭主妇。虽然信奉民间信仰,但父亲的思想开明,允许她和大姐林靖(年会宣教士)参加一个由卫理怀仁堂少年团契主办的少年生活营,让她们看见基督徒生命的不一样,也比较有爱心。 随后,一位当年在泗里街少有的女大学生邀请姐妹俩到怀仁堂参加聚会,也让原本持反对的母亲改变想法,觉得女儿不会因此而学坏。 犹记得,在父亲去世后的另一个少年营中,卢凌强牧师是传讲信息的讲员。当时她听见卢牧师讲述了耶稣基督爱世人,甚至为了洗净世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突然,她的脑海中浮现了她在小时候曾经咒诅母亲的事;当下,她看见了自己的罪,不但得罪了上帝,也得罪了母亲。 “要知道当年的我还是个14岁左右的普通少女,在我的思想中,我既不偷又不抢,怎么会犯罪?但是,上帝让我看见了我的罪,让从小就与母亲感情不佳的我,从那一刻起,得知了自己的罪。于是,在当下我接受了耶稣担任我的个人救主。” 她也坦承,在此之前,虽然她已经受了洗礼,但并未真正地重生得救。“当我真正重生得救之后,我感觉到心中有股活水涌现,对母亲的爱意满溢;也因为这样,自此之后,我与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母亲也忽然有了改变,竟然会带着弟弟妹妹去教会参加主日崇拜,真是让我开心得不得了。” 在教会从早忙到晚 纵然她与大姐对圣经的理解并不多,但她与大姐都有带领全家信主的愿望;因此,当年的两个十多岁小丫头,就这样在家里开起了家庭聚会,买了点心与零食,吸引年纪较小的4个弟弟和妹妹来参加。“虽然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传讲福音,但前几年我的幼妹玫瑾(年会牧师)才告诉我,她就是因为这个聚会而信主,让我很惊讶,哈哈哈……” 就读中五时,她听说萧招和牧师在美里的教会火热事迹,就心生羡慕,更想到美里去看看。想不到,上帝听见了她的呼求,让她在中学毕业后,就有机会到美里去;只是不想,她到美里时,萧牧师却已经离开美里了。 那是在1984年,她的SPM成绩不理想,母亲本想让她继续升学,正在修读中六的姐姐则要出来社会工作;但她自觉成绩不佳,还是出来工作较好,就自愿放弃升学机会,出来社会讨生活。 1984年年尾,她来到美里在某药剂行工作,主日就在美安堂参加主日崇拜。工作勤奋的她备受老板疼爱,不只花钱让她去学开客货车,还付学费让她学会计,是老板的好帮手。“在我学开客货车时,还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至今感谢主的事。因为我是一个学习缓慢的人,开车技术并不好,加上考车又紧张,就在考车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被考官当场劈头大骂,我只能默默开始向上帝祷告说,如果我能够成功考到驾照,我就在美安堂担任福音车司机,载送会友到教会。” 上帝真的应允了她,让她成功地考取了驾照,然后她就在美安堂开始担任福音车司机,兼任主日学老师。每个星期天都从早上忙到晚上9点才能回家,甚至是比牧师还忙,但她甘之若饴,忙得是不亦乐乎。 由于老板对她的疼爱,让她觉得自己可以长久在此工作,但是老板的经营理念与她不合,于是她就这样离开工作了4年的公司。接下来,她进入了一间会计行工作,虽然她有经验,但因为学历太低,基本上没有升职的机会;但她的上司在她工作一年之后,就破格升她的职,并给她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 求上帝应允三件事 1990年,她在美里工作了6年时间,又被选中担任年会青团的职员,她就心想是时候回家了(公司的总行在诗巫)。于是她就向上帝祷告,求上帝应允她三件事。首先,她必须找到在诗巫的住处,其次就是她所服事的福音车有人接手,最后就是她一旦转职回到诗巫,就必须减薪20%的事。 “上帝真的是非常奇妙,我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住处。我朋友突然来电告诉我‘女生宿舍’有房间可以住;然后就是教会中有位弟兄突然告诉我说可以代替我开福音车,又解决了我的第二个问题。接下来,就是薪资的问题了。” 那时,她还找过上司谈关于在她转职至诗巫后,可否保持同样薪资的事,只是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她只能自我安慰说,上帝既然能够带以色列人出埃及,提供吗哪给他们,那么她就算是减薪,也一样可以靠着上帝养活她。殊不知,上帝的恩典真的够用,她在诗巫工作了一个月之后,领工资时竟然发现没有减薪。在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当时公司正打算给员工加薪,而她就被刚刚好地“加”了薪。 过了一段时间,她所使用的眼镜老旧了,身边的人都叫她应该换副眼镜,但她每个月的薪资都已经分配得刚刚好,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于是她又向上帝祷告,祈求在最近一次的加薪幅度可以高至100块钱,这在当年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上帝的大能显现了。“一天,老板叫我进办公室,说是公司亏待我,给我加薪100块。你说上帝奇妙不奇妙?”…

征稿

您与属灵书籍相遇时,是否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是否拨开灵性的迷思与疑雾?是否收获喂养灵命的粮食? 孙德生牧师曾说过:“想要在灵性和学识方面能够长进的人,总是离不开书籍……”欢迎您与我们分享“我与属灵书籍相遇时”! 字数:2000字以内 截止日期:2019年08月15日 来稿(己打字的文档)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 每期一句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旦也装作光明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稀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11:13-15)

灵修日程:恒常的友伴 八月11日(日)

文/Beth DeLong(美国Hawaii) 读经:诗篇七十三篇23至28节 经文:“要亲近上帝,上帝就必亲近你们。” (雅四8) 不久前,我的一位幼稚园学生跟我一起独处,他突然问我:“为何我要相信上帝?”我回答说:“其实你不一定要相信上帝,但我肯定会相信祂,我无法想像生命中没有上帝会怎样。”我们简短地讨论了上帝所做的一些事,然后才转到其他话题。 学生的问题令我想到为何我会相信上帝。我无法想像我的生命缺少了跟创造主上帝稳固的关系,就像我告诉学生的。上帝是我恒常的友伴,祂是我的救主和最好的朋友,我能跟祂倾诉任何事情。每天在早晨的安静时间里,我会饮咖啡,并与上帝独处,告诉祂我心里在想什么,并寻求指引。 在一天之中,我会向上帝呼求:“主,帮助我!”“主,求求祢!”“主,祢认为怎样?”最近我就寝前会认罪,说:“主,对不起。”我知道上帝爱我,祂垂听和回应我的祷告,又赦免我,我为此得安慰。 祷告:上帝,感谢祢在我们生命中恒常的同在。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我们在任何 时候都需要祢。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上帝亲近我,我也要亲近上帝。 代祷:幼稚园老师

抓鼠有感:不褪色的友情

文/翁震凌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近日与老朋友聊起,觉得随着年岁渐增,似乎越来越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倒不是说完全与人零交际或不再认识新朋友,而是越发难以向人(特别是刚认识的新朋友)全然敞开心房,坦诚心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倒多了许多顾虑与谨慎(对方能有多大的“心胸”容让我倾吐各种酸甜苦辣,还能不批判不论断地真实接纳我?)! 年轻时曾天真地以为,好友知己就该是日日相亲相爱,不吵不闹,让友情维持在“美好状态”,天天“花好月圆”;长大后,却发现那些与你有过大大小小争执之后,依然可以彼此接纳,相互包容,彼此理解的朋友更加难能可贵,友情更不易褪色。 以铁磨铁,越磨越利 其实,生命中有两、三个“能吵架又和好”的真朋友,是件值得感恩的事。大学时,我与一个同乡同系的女生当了三年室友,好的时候似胶如漆,有冲突时冷战互不搭理,可没过几天又和好如初(如今想来,都不太记得当年到底是为了什么闹别扭)。虽然这些年各有各忙,平日也不常联系,但你却总能知道,需要的时候,她会在你身边。 还有一位高中老同学,我俩个性中有不少共通点,但偶尔“碰撞”起来也是火花四溅。只是,这几年我们都在磨合中彼此了解,学习共处,熟悉接纳对方的“地雷区”,成了无话不谈的“网友”(因她人在国外工作),更成为生活上彼此扶持陪伴的真朋友。 另有一位,是读神学院时认识的台湾同学。我的真实脾气一向不好,只是过去一惯抱持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算了”心态,倒也不易与人发生冲突(顶多沉默不语);但这位同学总是能挑起我的敏感神经。认识三年,我们经常不分场合地“大声沟通”,各抒己见;最夸张的一次是两人在大街上就“沟通”起来(我们没吵架,真的只是“大声沟通”),让路过的人频频回头。可就是她,让我知道原来在真朋友面前可以作真实的自己! 生命中当然不乏其他至交挚友,正如圣经说:以铁磨铁,越磨越利,朋友当面琢磨,也是如此。(箴廿七17)无论正面反面的“琢磨”,在愿意以心交心彼此珍惜的友情中,都是生命的一大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