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40期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廖克民致力撰写大马教会历史 曼绒实兆远设垦场博物馆 教会发挥影响融入社会

采访:黄孟礼 受访:廖克民(曼绒甘文阁卫理宣道堂主理牧师、《思源报》总编辑) 整理:卢韵琴 教会不应该单单只是照顾到人们的精神层面,更应该发挥影响社区的力量,融入社会,进而转变社会。 曼绒甘文阁卫理宣道堂主理兼《思源报》总编辑廖克民牧师看重教会历史,进而收集历史,后再研究历史,更向世界展现历史,并希望能够做到文化历史的传承,以及培育从事历史相关研究的人才。 出生于1968年的廖克民牧师,土生土长的实兆远人。从小生长在一个非基督化家庭,1984年信主,并在1985年蒙上帝呼召,1992年回应呼召进入马来西亚神学院接受装备。1996年,神学道学学士(BD)毕业后,1997年开始在宣道堂服事。 “当我来到宣道堂这个老教会时,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就是我竟然找不到一份完整的宣道堂建堂史。那时我就在想,宣道堂不只是这里的第一间卫理公会教会,更在社区内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怎么可以没有历史的记载?”于是,他就开始着手寻找历史,通过仔细的调查,在1998年,他查到了宣道堂的建堂是在1903年9月9日,推翻了之前在1902年建堂的记录;又因为台湾的“双十节”给了他启发,遂决定把宣道堂的周年纪念定在了每一年的9月9日,更称之为“双九节”,更从1999年开始庆祝“双九节”。“我还开始了重挖垦场早期用的但被荒廢的水井的工作,还有出版教会刊物,并取名为《饮水思源》,就是要提醒弟兄姐妹当要注重历史,展现历史。” 1999年,该教会在他的主导下,开始了“双九节”的庆祝活动,并办了第一次的历史文物展,之后的每一年都继续庆祝“双九节”。 2001年3月,他组织了一个访问团,有机会来到诗巫参加福州垦场100周年庆典活动,在砂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干事黄孟礼的安排下入住了当时尚未拆除改建的富雅各客房,带他走了一趟砂拉越教会历史之旅,又带他参观了砂拉越文化协会,促使他在返回曼绒之后,也构思及成立了曼绒华人基督徒文化协会。 除此之外,在2002年,他将《饮水思源》会讯改名为《思源报》。同时,他也开始了林称美花园的兴建计划,随后他成功向政府申请拨款,并在2002年开始兴建工程,还办了第一届文化研讨会。2003年,曼绒的华人社团联合会要主办垦场100周年庆典,他主动要求加入工委会,不料却被选为工委会主席,从而让他结识了许多社团人士,为他日后的融入社区打下了基础。 “当年的百周年庆典十分成功,于是大会便决定以后每年都办庆典,但就由华团与教会轮流主导,双数年就由教会主导,华团配搭,单数年则反之。”廖牧师要强调的是,他积极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并不是为了展示教会的力量,反之,他要让大家看见教会在社区的服事。 设立历史文物博物馆 至于原垦场中心的牧师楼被改建为博物馆,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宣道堂是最适合的地点,因为牧师楼本身就是一栋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我自己在牧师楼住了6年半,对于这里,我很了解,也深知它的历史意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他办了第一次的历史文物展之后,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文物热,不但有人开始收集文物,更有人乐意将他们家中文物捐献给教会。“那些年,我们办了几次的文物展,但每次办都需要把这些文物搬来搬去,是项吃力又麻烦的工作,为了让这些文物有一个适合它们的‘家’,更可以展现文物身上的历史意义,博物馆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于是,在2002年8月,他搬了家,把牧师楼空了出来,让文物们入驻,开始了博物馆的文物编制工作,并开始接待客人。在此期间,其实廖牧师都在边工作边攻读教牧硕士课程。2003年10月,他在马来西亚神学院取得了他的教牧硕士学位。过后,他于2004年继续前往新加坡三一神学院进修东南亚神学研究院(SEAGST)神学硕士(MTH)学位,专研教会历史科目。 谈及牧师楼博物馆的重建工程,廖牧师更是口口声声地满满感恩,虽然重建工程在2009年就已经动土;然而,因为他的重建概念不被原先的绘测师所接受,使到重建工程一拖再拖,换了多位绘测师,从实兆远找到了吉隆坡,都没有绘测师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直到多年后,终于有位长居吉隆坡的诗巫人郑韻绘测师愿意画图,再由另一位绘测师做出最后的定案,后再由另一位绘测师提交政府申请,结合了三位绘测师的努力,终于,博物馆的重建计划于2017年开始动工。 为了不耽误工程,廖牧师在2016年6月左右,就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首先是工程监督小组,负责监督重建工程的各种事宜;再来是历史鉴定小组,负责的是历史文物和文献的整理;然后是由廖牧师领导的筹款小组,负责筹募重建工程款项。“因为我要负责筹款,所以整个2017年,基本上除了圣餐主日,我都在全马走透透地讲道与筹款,然后还有历史文物和文献的最后鉴定,那段时间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 成就马来西亚教会历史 在硬体与软体都准备好之后,他还有博物馆的参观流程和文物的排列需要定制;也正因为如此,他因着需要而结识了一班文化人,虽然他们是非信徒,但在此方面为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灵修日程:属灵近视 (十一月6日(三))

文/Narda Luz Vargas Guerrero(多明尼加共和国) 读经:撒母耳记上十六章1至13节 经文:“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几年前我开始有近视与散光,跟我有相同视力障碍的人会很清楚,要依赖配戴眼镜是多么恼人的事,没了眼镜,所有东西都会变得模煳,难以辨认。我能从远处看见某人,但却认不出那是谁,这令我感到沮丧与愁烦。 有时候我们带着属灵近视四处走动,这些视力障碍令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自义和偏见。我们会标签别人,因他们以往的过犯评断他们。然而,耶稣看见不同背景的人的人性,以慈爱和怜悯对待他们,也同样尊重税吏与妓女。因着耶稣对待别人的方式,祂得到他们真心的爱与信任。 我们是基督的跟从者,乃蒙召向所有人作见证,无论他们来自什么背景,我们都主动接触他们。在我们还未达致完美之时,基督就已定睛在我们身上,以爱与恩典救赎我们。 祷告: 亲爱的主,除去我们视力的障碍,帮助我们像祢一样,以爱与怜悯去看待别人。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上帝最看重的是我的内心代祷:视障人士 反省问题 ~请描述你患了“属灵近视”的一段时间。你的视野到了哪时候才看得更清楚?什么帮助了你? ~你难以去爱和尊重谁?那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为什么你难以这样做?你可以怎样以耶稣的爱和怜悯去看待这个人或这群人? ~你怎样向社区内的人显出更多爱心与怜悯?请讲出三个切实的方法,你在本周内会向身边的人显出更多爱心与怜悯。 每期一句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马太福音18:15-16)

抓鼠有感:为何没人提醒我?

文/翁震凌 前些天在收房子时,不小心被破旧铁钉给划了;一开始并不在意,可过一会儿,一条血丝浮现。因为并没有血流如注,就觉得应该无大碍,本不想理会。可家人知道我被生锈铁钉给“舔”了,劝我还是去打一支破伤风针,以防万一。 我一看时钟,已是四点四十五分了,心忖:这时间点,大部份医生都准备下班了吧,我得去找谁呢?后来,老妹提醒在离我家开车五分钟不到的店屋区,有位陈姓医师,干脆转过去看看是否还营业!原本觉得自己这样有点小题大作,可转念一想,明日要出门办要事,如果真的因此耽搁,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决定赶紧开车绕过去,所幸诊疗所营业到挺晚,医生二话不说帮我打了破伤风针,我在“迅速”的恍惚中拿了药离开诊所。 回家更衣时,一照镜子,不禁惊呼:“天呀,我竟然将衣服穿反了又反(内外前后都反,衣服吊牌在我颈项处)!”原来自己要抢在医生下班前赶到,一时心急,连服装仪容都没顾上,更没照镜子,就这样傻乎乎地出门了,不禁一阵懊恼。 我想,医生看到我这样“衣衫不整(齐)”,基于绅士风度不多说些什么让我凭添尴尬,倒可理解;不过,想到自己从进到诊所到后来取药时,至少遇到三、四位在服务柜台的小姐/女士,每个人都看了我好几眼,咋就没一个人提醒我呢(总该不会认为这是新式穿搭法吧)?! 将他挽回过来 其实,出糗还算事小,但我却不禁揣测起这种“看见却不说”(因那吊牌实在太明显了)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是怕我尴尬?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反正事不关己?! 或许,我们也扪心自问:平日/有时是否也对他人的过犯或罪恶视若无睹呢?觉得这是他个人的问题,是他自己要向上帝交帐,因此袖手旁观呢? 耶稣曾提出,当一个弟兄犯错时,其他主内肢体应该如何行的原则:“‘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太十八15-16) 日后,若看到有弟兄姐妹有意/无意地“行差踏错”,盼望圣灵帮助我们,不要只在背后议论或袖手旁观,而是要以爱心劝戒,将他/她挽回过来,我们就得回这位弟兄/姐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