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09期

张济仁再次获选董事主席 卫理毕理学院新董事部出炉

卫理毕理学院新董事部成员于1月14日进行的董事部会议中产生,张济仁再次获选为董事部主席,毕理学院新院长许钧凯亦已在1月1日正式上任。 以下为毕理学院2017-2020年董事部成员名单: 董事主席:张济仁 副主席:黄希光 秘书:张扬烈 财政:官佰永 董事:苏慈安牧师、史提越·戴曼牧师、郑新宇、杨中春、池金代牧师、张彬昌、黄良蓉、黄祥榜、杨锦华、宁刚·苏林牧师。 当天出席会议的还有名誉董事长许政璋、新任院长许钧凯、学术主任王桂芬和行政主任李美清。(韵琴)

毕理新院长许钧凯简介

卫理毕理学院新院长许钧凯正式上任,首要计划将调整毕理学院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许钧凯现年46岁,诗巫人,与妻子育有3名儿女,在毕理执教已有15年的时间,并主要负责学生事务。 以下为许钧凯的简历: (一)学历: · 1992-1996 美国田纳西州田纳西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商业管理学士课程 · 1994-1996 美国田纳西州田纳西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市场、金融与环境管理硕士课程 · 2014-预计2018年完成马来亚大学教学领导博士课程(PhD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二)工作经验:…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许钧凯:採双向教学 以毕理特色塑造全人教育 近千名学生 计划开办技术学院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者:许鈞凱(诗巫毕理学院院长) 记录:卢韵琴 新任院长许钧凯先生称,毕理学院将会调整教学方式,以一种双向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学生能够真的学到东西为目标,而不是单向地授课罢了。老师们在教学的同时,除了必须要因材施教外,还要了解所教的学生是否能够吸收。 他也提及学院会致力扩张境界,除了增加金融投资与电脑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也将计划开办技术学院。目前所预备开办的课程有土木技术工程、焊接工程、农业、老人照顾与电子技术工程。 因为我们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不能仅用一种专业就可以“走”天下,而是需要什么都要懂一点; 学生也要多方面地装备,才能应付社会的需求。 一个喝“红字牛奶”长大,17岁了还在“红水沟”游泳玩乐的小孩,在46岁那年荣升为诗巫高等学府——卫理毕理学院的院长;许钧凯自认自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小孩,读书成绩并不佳,更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 然而,他为什么会被选上成为掌管一间近千人的学院?又为什么对教育有这么大的兴趣?还有,就是他对毕理学院的未来又有什么样计划呢?今期的“总编面对面”通过总编辑黄孟礼的犀利挖掘,让大家一窥许院长的腹中大计……(问:黄孟礼;答:许钧凯) 问:年轻有为的许院长,可以让我们先了解你的基本资料吗? 答:我现年46岁,诗巫南山区人,与妻子育有3名儿女,在毕理执教已有15年的时间,今年是第16年。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师,从小家住南山港头,最喜欢的就是在“红水沟”(西端河)游泳。 小学就读于南山小学,中学是中兴中学的学生,后来应朋友之邀到沙巴亚庇崇正中学读A-LEVEL,之后就前往美国深造。 1992年至1996年期间,我在美国田纳西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攻读商业管理学士课程;并继续在美国的田纳西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攻读市场、金融与环境管理硕士课程。2014年起,正式攻读马来亚大学教学领导博士课程(PhD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预计2018年完成。…

为国家守望祷告

一●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二●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蒙恩见证征稿

还记得与主耶稣初次相遇的情景吗?还记得您决定接受耶稣成为个人救主的那一刻心悸与狂喜吗?盼望与我们分享您的蒙恩信主的见证,让读者一同见证福音的大能! 每期一句 “ 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裡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每一天由灵修开始 2017年3-4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要活出上帝的样式,每日就由灵修开始,让一日之计在于神!鼓励主内弟兄姐妹订购《灵修日程》以滋润心灵,靠主得力。 藉订送《灵修日程》 传送主耶稣的福音 除作个人订阅外,更可订送给亲人朋友,或在身边未必那么容易接触到福音的邻舍,祝福他人,共同履行主的大使命,期盼他们透过《灵修日程》得闻主的福音。  

捉鼠有感:高山低谷祂同行

文/翁震凌 2017年的农历新年刚过,“万象更新”的期盼之情或许还在心中回荡;然而,综观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环境等生态,仿佛让人丝毫生不出“明天会更好”的盼望,甚至还平添些不安与焦虑! 再看看身边的亲友们,要不是生活更艰难,健康亮红灯,经济陷危机,工作遇挑战,灵性困低潮……当然,我不乏听到这样的疑虑:为什么祷告这么久,环境似乎没有改变,反而更糟?为什么祷告之久,上帝都没有垂听应允我的祷告?为什么祷告之后不是更顺利,反而更艰难,更多拦阻?为什么祷告之后,事情演变得更复杂了,形势更为险峻…… 当然,我们对这些疑惑都有很“正统”(又官方)的答案;但是,许多时候我却说不出口,因为比起这些“正确”的答案,他们或更需要的是陪伴,是安慰,是扶持,是祷告! 让我们与上帝的心更贴近 我记得过去曾陪伴一位同学走过她人生的低谷。当时,她刚信主几年,就决定要回应上帝的圣召,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她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律硕士,前途一片光明;如今竟然要放弃高薪优渥的工作,去当一个低收入又看似没什么社会地位的传道人,家中未信主的父亲当然为此勃然大怒,矢言要与她断绝父女关系。 同学是个爱家孝顺的女孩,父母几乎是她生命的全部与支柱;如今,父亲将她逐出家门,断绝一切经济来源,甚至警告家中成员与亲戚不许与她往来。对她而言,就像失了根的浮萍,断了线的风筝,心灵常在痛苦与忧伤之中飘荡。 自我认识她开始,看着她生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巨浪扑身;看着她一次又一次在祷告中哭求,求上帝让她能脱离困境;看着她似乎祷告之后环境并没有更好,反而更糟更艰难;看着她挣扎低落却不放弃祷告;也看着她如今无论处在何等不公不义的境况中,学会倚靠神“笑看人生”…… 说实在的,连我这个旁观者有时都觉得上帝给她的功课太重,太沉;甚至发出疑问:神啊,为什么要这般苦待她呢? 然而,看着她日益茁壮的灵命,对于上帝弥坚的信心,我似乎渐渐明白:祷告,未必是让事情变得更美好;而是让我们与上帝的心更贴近,更坚信祂与我们同行! 无论是国际情势如何让人不安,国家政治、经济、民生如何令人失望灰心,环境如何让我们举步维艰,觉得无助乏力…..但上帝与我们同在,高山低谷,有祂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