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27期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王宝星:廿年来差派54位海外宣教士 2020差派100人尚差一半 宣教士要有爱人灵魂的心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者:王宝星牧师(年会宣教部干事) 记录:卢韵琴、吴欣怡 海外宣教是近30年来,才在本地兴起的一个教会名词,但是在百年前,如果没有美国差派海外宣教士,富雅各先生就不会来到砂拉越。富先生和其他宣教士若没有来到砂拉越,在这里的卫理信徒又会怎么样呢?感谢主的是,身为美国海外宣教士的富雅各来到了砂拉越,带领信徒开辟了一个“新天新地”。 “2020年差派一百位海外宣教士”是本年会宣教部在2000年定下的一个目标,如今已经2017年,那这个目标达到了吗?目前已经多少位海外宣教士?海外宣教士目前身在何方?在接下来的十年、廿年,宣教部又有什么计划呢? 原本一心外出宣教,在前线冲锋陷阵的王宝星牧师,最后却留守后方,这又是为什么呢?她心中那把宣教之火现在又是怎样的状态呢? 七月是年会所订的宣教月,为了让读者们能够对上述的种种问题,《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干事特地走访了宣教部干事王宝星牧师,向她了解本会海外宣教事工的发展,更从中挖掘一些她心中不为人知的故事……(问:黄孟礼干事;答:王宝星牧师) 问:牧师可以让读者先对你有一些认识吗? 答:我是出生在泗里街伯特利的福州人,母堂是当地的特恩堂。我有2个兄长与3位姐姐,我是家中的老么。二姐、三姐及两位姐夫都是传道人。大姐虽没有献身,但她的儿子与儿媳都是传道人,即李家财牧师与杨长师师母。 我是在1984年中进入新加坡神学院接受装备,这也是本会宣教部成立的同一年。1988年中毕业后,7月就回来砂拉越牧养教会,并于1993年被选为宣教部部员,1997年底接受委任担任宣教部兼职干事,于1998年正式上任。 问:对于宣教事工,你是什么时候有所接触?最初想去宣教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 答:在新加坡念神学时才第一次接触到宣教差传事工。当时我对非洲特别有负担,也受到薛玉光牧师的鼓励,想到西非利比里亚宣教。但是我的宣教启蒙老师胡问宪牧师建议先回乡牧养教会一年。后来利比里亚爆发内战,再也去不了,就继续牧养,但尽力在讲台上宣讲宣教的信息。 最初会选择利比里亚这个国家是因为听闻香港女宣教士在当地的学校可以用英文教圣经,可见福音的门是开的,当地人是欢迎宣教士的,如此的宣教契机怎能错过?然而,上帝的计划是我无法测度的。 问:那后来你又是怎么会当上宣教部的干事呢?心中的那把宣教之火又如何了呢? 答:也许是因为我在堂会努力教导宣教真理,所以在1993年被选为宣教部部员。1997年我组织和带领年会第一队海外短宣队去柬埔寨,并且成功鼓励张燕受差遣成为第一位驻扎海外的宣教士,所以大家认为我适合担任干事吧! 自从我成为了宣教部部员和干事,我就一直在后方做推动前线的工作,成为差遣者而不是被差遣者。但我去前线宣教之火并没有熄灭,于是便向牧职部申请一年短期宣教,并于2004年8月出发到东亚服事,2005年7月底回国。 我想,将来退休后,仍然会去短宣协助宣教士工作,和在工场教导训练当地信徒,哈哈哈…… 问:可以聊一聊宣教工作的近况吗? 答:20年来,宣教部已差遣过54位长期宣教士。目前在职的长期宣教士有38位,分布在11个不同的宣教工场,分别是缅甸、东南亚、东亚、西加、南非、英国、印度支那、泰国、日本、尼泊尔和柬埔寨。其中柬埔寨是最早的工场,而尼泊尔是最新的工场。 问:在这些宣教工场中有哪一个工场是最需要增加人手的呢?…

为国家守望祷告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每一天由灵修开始

2017 年7-8 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要活出上帝的样式,每日就由灵修开始,让一日之计在于神!鼓励主内弟兄姐妹订购《灵修日程》以滋润心灵,靠主得力。藉订送《灵修日程》传送主耶稣的福音 除作个人订阅外,更可订送给亲人朋友,或在身边未必那么容易接触到福音的邻舍,祝福他人,共同履行主的大使命,期盼他们透过《灵修日程》得闻主的福音。 每期一句 “我要使大山小冈变为荒场,使其上的花草都枯乾;我要使江河变为洲岛,使水池都乾涸。我要引瞎子行不认识的道,领他们走不知道的路;在他们面前使黑暗变为光明,使弯曲变为平直。这些事我都要行,并不离弃他们。”(以赛亚书 42:15-16)

抓鼠有感:将真光带入黑暗大陆!

文/翁震凌 泰山(Tarzan)是我小时候常看的卡通。即使长大了,这位“丛林之王”在林间恣意穿梭,摇来荡去,一声长啸能召唤群兽的英姿,仍然留在童年的回忆里。去年,看了一部真人版“泰山”(全名叫《泰山归来:险战丛林》),只是有别于过往的印象,这次的泰山却是已经离开非洲丛林,返回文明世界并生活十年之久的英国贵族。然而因缘际会,他再次回到非洲。或许是这样不一样的开始,感触十分不同,反倒更像看着一个从文明世界里走向相对落后的非洲丛林。很奇特的是,这位“泰山”让我想起了那位被称为“非洲之父”的宣教士兼探险家──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 第一次对这位伟大的非洲宣教士略有认识,是因为张文亮先生的一本著作《深入非洲三万里──李文斯敦传》。李文斯敦出生于苏格兰,在年轻时就成为基督徒,因为读到荷兰宣教士郭实腊(K.F.A.Gutzlaff)的《中国的呼声》,决定此生除了解救人的灵魂之外,没有第二个选择!后来,他进入医学院就读,取得医学证照。1840 年,李文斯敦起程前往南非。据悉,他是第一位深入非洲内陆的医生。不仅如此,他也成为终止非洲人被贩卖成奴隶的关键者。他深入内陆,按着走过的足迹,画出了非洲内陆地理环境,同时记录许多了当地动植物,留下宝贵的资料。但最为重要的是,他将福音带进了当时被称为“黑暗大陆”的非洲。 黑暗大陆得见真光 三十七之久,李文斯敦曾三次前往非洲,遇过各样的凶险,包括猛兽、食人族,艰难的环境,但是却没有退缩。1873年,李文斯敦染病,体力不支,有一晚,他跪在床边祷告,就以这样的姿势卸了地上一切的劳苦。当时的探险队员将李文斯敦的心脏取出,葬在其坦波斯的一棵树下,尸体后来被送回国,葬在西敏寺。 这将一生献于非洲的宣教士曾写道:“一时想成为宣教士的负担,并不保证一生都能行在这条路上。一时信仰的复兴,也不能保证以后能够走到底。能够走到底的人,是让耶稣基督的信仰成为他的生命与性格。” 他对于未来的宣教士们更是如此地训勉,“弟兄们,成为宣教士是一直往前,直接触到未听闻福音之人的地方。不用害怕,因为当你试着去传福音,你才会发现原来你是那么的勇敢。”李文斯敦不是“丛林之王”,但他却将“万王之王”带进非洲,让那“黑暗”的大陆,从此得见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