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59期

交流站:访客

新加坡囯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丁荷生(Kenneth Dean)、陈志明教授(Tan Chee-Beng,知名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与东南亚研究专家)、郑振满教授(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莉博士及学术界老顽童小何(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何莫邪是世界著名汉学家(Sinologist)、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Fellow),为多家中外大学客座教授,日前参观本会历史走廊及卫理神学院。

交流站:首届“喜出网外”断网营将于巫举行!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将于2018年6月20日至22日在诗巫卫理百周年纪念园举行“喜出网外”断网营。 有鉴于网瘾、手机瘾、电玩瘾、色情瘾等瘾癖已成为国家严重且又普遍的社会问题。本部特举行此营会,藉此教导营员清楚了解网络成瘾的害处与成因,并探讨戒瘾的方法。此外,营会还安排“九型人格学”自我认识课程,帮助营员认识自己性格上的特点、优点、缺点,也能看见自己的盲点。 为了帮助营员发掘新的兴趣和才艺,营会也每天安排兴趣小组,让学员们从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活动。兴趣小组包括:健身、漫画、制作手工皂、韩语会话、手工及烘培,学员们可任选其中三种;其他活动有桌游、韵律操、分组讨论等等。 营会讲员为赵晓音牧师和潘信允弟兄,灵修讲员为林慈彬传道。 赵晓音牧师目前担任约书亚泰山幸福教会牧师,基督教今日报特约作家。潘信允弟兄毕业于大叶大学工业工程与科技管理研究所,目前是台湾正道神学院基督教证书科学生。这两位讲员皆曾为电玩网瘾所困,但靠着信仰的力量及教会的协助,终于顺利挣脱綑绑,如今他们四处为神见证,协助无数网络成瘾破网而出。赵牧师甚至针对网瘾、手机瘾、电玩瘾、色情瘾着作畅销书《走出黑暗》。林慈彬传道毕业于卫理神学院道学硕士,目前担任诗巫北教区锡安堂助理。 此营会仅提供给基督徒的中学生参与。任何想参与营会的,都需获得家长同意。除此,参与者不可携带任何3C 产品,携带者将由大会保管。如有急事,父母或参与者可联系0111-052-5675。 3天2夜的营会认献全额原本为RM 360,如今大会推出优惠价,若在2018年4月1日前报名参加就可享有早鸟优惠价RM 180。若于2018年4月30日前报名参加,则可享有晚鸟优惠价RM 290。营会名额只限80位,先报名先得! “喜出网外”断网营的报名将于2018年4月30日截止,请务必在期限之前将报名表及认献款(或汇款单)传真至 084-345675 、微信资讯传播部或电邮至 icbsarawak@gmail.com。欢迎浏览《非礼勿视》网站 http://xox.org.my/news.php?id=N00000818下载报名表格及课程表。任何详情可致电084—347675向卫理公会年会资讯传播部洽询。

古晋十哩卫理幼儿园大团拜 各民族共庆新年

趁着年初八(2月23日),宣道堂牧师及十哩卫理幼儿园董事、老师、小朋友及家长们一起庆祝华人新年。该园举办大团拜为拉近与家长们的距离,同时促进彼此间关系,以致能与家长建立更好关系,促进各民族良好关系——让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一起庆祝华人新年。 有很多家长踊跃参加,增添不少的光彩,场面热闹;老师们也都身穿红衣服应景。大团拜有大合唱、舞蹈等节目,又分派红包给小朋友。最后,老师带着家长和小朋友们回到各自课室,园长也与牧师、董事们逐一向每一班拜年。家长们热情又慷慨地准备了各样新年美食来,同时培养孩子们分享的好品格。(古晋十哩卫理幼儿园供稿)

古晋东教区妇女新春同乐会 主里联谊何等善何等美

古晋东教区妇女会于2月24日下午二时至四时假晋圣堂举办“新春同乐会”,有145位来自不同牧区的姐妹聚集一堂,非常热闹! 在歌颂赞美、同心祷告后,古晋东教区长教区长刘向平牧师主持了“赞美操导师更新立约”仪式,意味着这班立约的姐妹愿意谦卑委身服事上帝,藉着赞美操来兴旺福音,引人归主。 刘牧师藉罗马书十二2分享“除旧迎新”的信息。上帝对我们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使徒保罗教导我们不要效法这世代,劝导我们要改变花费主义,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六21)。他说,信徒不要效仿这世界的恶,反要成为中流砥柱;不要让爱世界的心占据了爱上帝的心,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些皆会夺去我们爱上帝的心。(约翰壹书二15-17) 刘牧师劝勉信徒心意要转化,心思意念必须要更新。敬拜上帝和事奉神必须改变我们内在的人格,并顺服基督、圣灵而活,为上帝所用,行祂喜悦的事。这也是现今基督徒所面对的“心意之战”。 当天各牧区姐妹们呈献许多节目,如唱诗、舞蹈,赞美操等,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来表演,煞是精彩,东教区职员也以一首满有创意的《拜年》来向会众拜年。接下来有红包猜谜,并分发红包给80岁以上的老姐妹及小朋友。大家享受在主里一家团聚的喜乐,洋溢着欢乐气氛。大合照过后,彼此拜年,并享用丰富自助餐,享受主里联谊,是何等善、何等美的事。(李依娟)

年会布道部与BEM及生命河 续签谅解备忘录

同心拓展上帝国度,年会布道部再次与婆罗洲福音教会(BEM)及生命河音乐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继续双方之间的合作。 有关的签署仪式于2月28日举行,婆罗洲福音教会砂拉越会长拿督贾斯汀旺与多位教会领袖、生命河音乐团主席池美金与顾问苏祝惠等人一同出席签署与见证。 年会会长池金代牧师、总干事刘邦耀、布道部主席黄敬盛牧师是代表年会的签署人,众人在大家的见证下,签署了上述两份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了解,年会与婆罗洲福音教会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期3年,内容主要是针对Ulu Belaga长屋福音事工的合作,除了在教育方面的帮助,也包括定期派遣短宣队前往进行传福音的事工。 另外,年会与生命河音乐团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则为期4年,主要内容延续12年了的Pa’ Adang福音事工,而后发展至老越关怀中心事工的合作。 生命河音乐团是一个超宗派的教会团体,现任主席池美金姐妹为美里卫理公会怀恩堂的会友。(韵琴)

新办公室新动力 池金代:为主做更多的事

年会办公室搬迁至爱莲街富雅各宣教楼3楼,3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 会长池金代牧师于3月1日的启用礼上感谢福源堂的慷慨借出会议室供年会暂时做为办公室使用,并希望在新的地方将有新的刺激、新的动力,为主做更多的事。 耶稣说过,遵行神话语的人更为有福。因此,池会长认为,永远的福气是我们能够在主里成为一家人。 “每个人与家人的关系有一天都会终止,就算是夫妻的关系亦然,但在主里的关系却是永恒的。”为此,他希望同工们要相亲相爱,同心同行,互相监督,在爱里说诚实话。 年会办公室暂迁富雅各楼继续办公,待总部大厦工程竣工后,将再次搬迁。(韵琴)

年会总部办公室暂迁富雅各楼 3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总部同工忙搬迁,并于3月1日正式在富雅各宣教楼三楼继续办公。 因着年会总部大厦兴建工程展开在即,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总部各办公室同工早在今年1月已经开始进行搬迁工作,并在今明两天(27日及28日)进行最后的调适,以便能够在3月1日在新办公室继续工作。 年会总部同工的办公室,即会长室、宣教部、基督教教育部、教育部、产业管理部、崇拜与音乐部、布道部、会友事工部、青少年部、妇女会办公室、乐龄学习中心办公室及IT部,原本分别设在卫理福音大厦2楼、3楼,以及旁边店屋楼上。但是,年会已经通过在卫理福音大厦原址兴建6层总部大厦;为此,各部办公室将暂时迁至福源堂旁边的富雅各宣教楼,直至总部大厦竣工后再迁返。 由于富雅各楼地方有限,于是,青少年部迁至阿曼路青少年中心,妇女会办公室则迁至亚查路恩龄中心,原福音大厦底楼的福音书局则已迁至对面继续营业。 耸立在爱莲街超过60年的卫理福音大厦,将在不日进行拆除,年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与同工们今早特别合影留念。(韵琴)

家事国事天下事:砂4人申请脱离伊斯兰教 遭联邦法院驳回

整理/韵琴 联邦法院五司2月27日一致驳回,砂州4人要求脱离伊斯兰的上诉申请。法院裁决,砂州伊斯兰法庭有权审理脱离伊斯兰的案件。 第一申请人莎丽花诺拉菲查为巫裔,自愿要求脱离伊斯兰,改信基督教;第二申请人莫哈默沙菲兹(张朱丁注音)为比达友—华裔混血儿,原本信奉基督,但因要与巫裔结婚而改信伊斯兰。他在其妻子离世后,便信奉基督;第三申请人莎查丽加央族,原是基督徒,但为了婚姻而该信伊斯兰;两人后来离婚,她也恢复基督教的生活;第四申请人诺慕丝哈丽花(甄妮),马兰诺族,原是基督徒,但为了婚姻而该信伊斯兰。两人较后离婚,她也恢复基督教的生活。 4名申请者均由巴鲁比安律师代表。4人分別曾向高庭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宣判4人为基督徒;要求回教理事会或砂回教局发出脱离伊斯兰公函,让申请人能在法律上,不再信奉伊斯兰,同时也要求国民登记局除去4名申请人在其大马卡的回教徒记录,並改为基督徒。 联邦法院五司,包括上诉庭主席丹斯里祖基菲里阿末、马来亚大法官丹斯里阿莫玛诺、联邦法院法官丹斯里丹斯里哈山拉、联邦法院法官丹斯里哈山拉、丹斯里南利阿里、丹斯里陈国华在古晋高庭听取上诉人及答辩人陈词后。裁决砂拉越伊斯兰法庭有权审理脱教案件。 当砂拉越天主教的傅云生主教离开法庭时,遭人群拥挤,不过有穆斯林主动护送主教离开法庭。 当天傍晚,砂拉越联合教会(ACS)主席贾斯汀则称,联邦法院在裁决脱教案时,应当参考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和联邦宪法。尽管并不认同上述裁决,但他呼吁教会会员保持冷静,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恰当的言论。“作为基督教徒和守法的公民,我们必须遵从法庭和国家的规则。” 马来西亚佛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和道教协商理事会(MCCBCHST)主席莫汉则认为,联邦法院或伊斯兰法庭有必要确认穆斯林改教者的地位和权利。

忆苑缅怀:成了—— 参加许政求长辈追思礼拜有感

文/夏长华(牧师) 本月(2月)19日(年初四)傍晚,蒙如豪兄来电话告知主内政求长辈已于今晨因身体不适,被扶至卧床未几,即蒙主召归天,小仆惊悉此讣,旋即赴其府上,祷盼对其家人有所安慰。 次晨偕教区长林忠傧牧师伉俪再赴丧府慰问。 回想故政求兄曾是小仆邻居,他沉默寡言,忠心,尽责,勤奋好学,忠诚爱主,曾是教会及社会的重要领袖,为神家立下汗马之功。经参加其23日的追思礼拜后,迳沉思他一生懿行,有股力量摧逼小仆动笔,写下长辈对上帝尽忠所立下的傍样,略述一二如下: 长辈事主忠诚,他将主置于首位,每主日优先到教堂崇拜上帝,看重祂的事工;并教导成人主日学,带领查经班,推动乐龄团契,参加执事会及年议会层面的事奉,在各岗位上均全力以赴。他事奉主数十年如一日,决不言退,即使年逾古稀,在教会需要时,仍出任财政等要职。 爱主教会情深 在追思礼拜当天所唱的诗《奇异恩典》、《感谢神》,还有两位孙辈朗读《诗篇23篇》及其家人献唱老弟兄生前最爱唱的《神要开道路》均非常感人。陆牧师的信息“成了”,颇为中肯,深信必能鼓励众人定睛永恒。 政璋兄的述史,使我们看到故长辈从穷困之家,藉着坚韧的毅力,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并自修获得会计专业资格,公司由三人开始, 迄今已是一百多人的全砂最大会计公司。他的公司作帐查帐认真,赢得社会信赖,成为时代的光与盐;他感谢主的恩助,尽力参与主工,如此心态,令人敬佩。 长辈一生乐善好施。澳洲华人卫理公会建立不易,经济上常出现困难;每当我们在购堂及购买年会大楼,拜会长辈时,他总是二话不说,马上开出支票,乐意之极。他的仁风义举,爱主教会之情,永志不忘。 长辈在世成就了上帝的计划,诚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宣告——“成了”。长辈一生忠心为主,如今息了世上的劳苦,作工的果效随着他。深信他已在主耶稣的怀抱,享受天上的荣耀。祷盼我们亦能以上帝的事为念,忠心完成主耶稣所託之使命,好将来与长辈在天家喜相逢。 笔于澳洲墨尔本

忆苑缅怀:深深悼念许政求会计师

文/黄振淵 大年初四的傍晚,我正在客厅一边看央视春晚重播,一面滑动手机。突然甲必丹陈为芳从墨尔本传来讯息:“许政求今早去世”。虽然知道许政求先生已是86岁高龄,但是噩耗传来时,还是令我措手不及,在客厅愣了半天。 许政求先生于我亦师亦友,更多了一层浓厚的亲戚关系。 在中学时,我就耳闻许政求先生的大名了。当时砂拉越的会计专业由英国人创办的Turquand Young 执牛耳,规模大的公司如:Borneo Company、Jardine Metherson等等都是它的客户。 在当时的殖民地时代和大马建国初期,砂拉越华裔会计师最出名有三位,即周国聘、黄德平及许政求,他们可谓是砂拉越第一代本土会计师。随着时间流逝,在当时木材业有限公司如雨后春笋的崛起和鼎力支持下,再加上许政求先生本身努力、用心用功的专业经营,许政求会计楼在1974年和古晋的李锦新先生合伙后,很快就成为砂拉越第一大会计专业公司,一直到今天还有七百多位员工在这家公司上班。 我和许政求先生的缘分可追溯到1987年,当时我已是一名合格会计师。在刘恭勇推荐下,许先生面试我。大概他已看过我的履历表,因此只问:“你什么时候可以上班?”那时我虽然已结婚,但我说:“要问爸爸一下!”我的回答令他有点讶异。他又补了一句:“你知道吗,我们是很亲的表兄弟,我妈妈也姓黄,和你们姓黄的亲戚关系不超过5代……”。 在面试前,我父亲和大哥就已告诉我这亲戚关系。面试时他注意到我已28岁,说了一句“很年轻!”,我还反问他“50岁了吗?”他腼腆地回答:“超过太多、太多了!” 我就这样被聘到“许李会计公司”,从此也称他“政求表兄”。 会计领域的领头羊 1988年,我已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资历,可以申请马来西亚会计专业执照。许政求先生很高兴地作为我的推荐人,他的推荐书只有一句:“黄振渊先生拥有1965年公司法令规定的一切资格”。起初读这份推荐书时,心中有点忐忑不安:这一句话,份量够吗?但我还是顺利地取得会计专业执照。 俗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酒香不怕巷子深”,从此我替晚辈会计同仁写推荐信时也是这么一句:“某某人拥有公司法令规定的一切资格”。当我告诉许政求先生我已取得会计专业执照时,他非常高兴,马上加薪马币300令吉(1988年300令吉是很多的啊!)1989年,我被邀请成为“许李会计公司”的合伙人,时年30岁的我也是当时砂拉越大型会计公司最年轻的合伙人。 在和许政求先生共事二十几年中,他是一个令我最值得信赖,最令人放心的生意伙伴。我在1989年成为合伙人时,他说每个合伙人每月的顶薪为马币5000令吉。这措施对年轻合伙人比较合理,因为假如资深合伙人的工资没受限,那么盈利就会受到影响,对年轻的合伙人不公平。虽然我是最年轻的合伙人,但凡公司超过马币1万令吉的开销一定会询问我的看法。这样的行为是很多会计专业人士值得学习和仿效的。 许政求先生的专业态度万分谨慎,他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会计师不能‘大胆假设’而是一定要坚持‘小心求证’,没有证据就不能发出‘支持信证书’。”在所得税法律方面,许政求先生更是砂拉越会计领域专业的领头羊,他曾经代表不少企业成功地和所得税局达成双赢的协议。我的所得税专业知识在许政求先生的指导下得益不浅。 一路走好 许政求先生能享高寿86,我认为应该归功他热爱运动(如:打高尔夫球、打太极拳)。我记得他很喜欢喝美禄,这一大杯是十汤匙的美禄。我也尝试过这种喝法,结果喝了两天就喉咙痛了;他说:“你年轻火气盛,不可以这样喝!” 他的办公室常常摆满许多保健食品,如维他命之类的,也提醒我保健品的重要和好处,但最终却总说:“你这么年轻,不需要这些,等你60岁了再说。”时间流水潺潺,不知不觉我也走过了60个春秋了。…

宣教的脚:在景棟以基督的心为心

文/张灵春(沙巴思恩堂) 上帝掌管我们的生命,指引我们的道路,伴随我们同走所有的路,更帮助我们完成祂的使命。2015年3月14日至21日,我们短宣队员共13位(包括吴常健牧师),到泰北清莱及缅甸景棟传扬主的福音。 上帝的灵使队员们有信心、勇气和能力,为着主耶稣基督的使命,愿意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拨出时间为传扬十架的救恩。于是,靠着圣灵,我们勇于向前,踏出信心的脚步,去经历上帝信实的恩典与供应。 在宣教的脚步里,上帝也让我的生命再次经历到祂的同行。有机会跨越海外短宣布道,最大的盼望就是要使人认识主耶稣基督,接受祂为个人的救主,灵魂得到拯救,得与上帝建立美好的关系。 队员们从泰北清莱出发,经过七个多小时车程,风尘仆仆,总算平安抵达久闻的缅甸景棟服事地点,将上帝的爱与关怀带给景棟“袋鼠之家”。来到这地方,真实感受当地原住民的热情,他们即使面对我们这些陌生人,都以笑脸迎人,展露出最亲切的笑容。与当地民族沟通,唯有透过他们当中少数几位能讲华语的同学翻译,但仍能显出彼此在主里的关爱。 据了解,缅甸国家约有六千万人口,共有135个民族,大部分的缅甸人都信奉佛教。缅甸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65%的国民从事农耕工作;稻米更是当地的经济命脉,每户人家都仰赖种植稻米为生。 愿意放下自己 上帝让我们看见景棟的环境,奇妙地显示出祂的作为,在穹苍明显祂的存在、祂的能力、祂的慈爱和关顾。(诗十九1)上帝透过大自然,让我透过属灵眼睛看见上帝伟大创造而深深感恩。每位队员也各有不同经历神的经验,大家最享受的就是每日在主里的灵修及分享;有些队员分享时,感性流泪,触动人心。上帝又藉着圣经的启示,使我们生命的旅途上,更认识到祂的荣耀和自己的有限,更让我们了解到祂的圣洁和我们自己的污秽,更明白到祂的宽容和所得的救恩。 当我们真爱祂时,就会以感恩的心,放下自己的计划,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金钱等代价,为上帝为他人而活,因为如圣经所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五14) 在短宣过程中,队员们也经历到上帝的同在,学习在主里同心合一,顺服上帝的旨意。大家都以“基督的心为心”,愿意放下自己,学像主耶稣的榜样,以一颗怜悯的心,走入景棟的人群中,体会和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接纳他们的饮食习惯,尽情享用当地美味佳肴。 队员们在短宣中与主同行,彼此服事。在景棟服事的最后一天,临别秋波的时刻,大家彼此拥抱,心中依依不舍。无论以后会不会再来,但皆愿等待上帝的旨意。我自己最大的盼望则是,我相信我们能在天堂再见! 愿上帝的道继续在缅甸及泰国传扬,福音大大兴旺;使当地教会的人数天天加增,好将荣耀归于父神!

宣教学堂:我与大使命有约

文/程光全(年会宣教士) 张慕凯博士说:“你可以说没有负担做宣教士,但不能说没有负担宣教。” 宣教是上帝的心意,没有宣教,就没有教会的存在。曾经有209位宣教士来砂拉越在宗教、教育、经济、扶贫等做出贡献,而且长居本地,随乡入俗,委身福音事工,结出许多属灵果子。因此,砂拉越是拥有最多基督徒和教堂的地方。宣教士的信心和为人的果效是我们理当效法的。今天,我们更是理当饮水思源,延续来砂宣教士们可敬的宣教心志,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我没有负担宣教?”而且延续宣教使命是主耶稣给予我们的吩咐。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译:给他们施洗。归於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8-20) “权柄”是什么?这权柄乃是被世人羞辱、被钉十字架,从死里复活且得胜死亡的耶稣基督,从天父那里得到了永远管治全宇宙的权柄,包括天上和地下。“所以”从字义上那是叙述的连续(18节),而“去”是动词,要有行动的意思。“万民”就是群体的意思。我们要如何履行这个大使命? 1.去——到全世界,传扬人类可以与上帝和好的福音,把新的希望带到地极。(太廿八19上) 每一个蒙召得救的基督徒都应当积极参与跨文化福音工作。假如你的邻舍患上癌症,你有治病妙方,却拒绝将此良方告诉他,这是个罪行。比这更可恶的是,你将赦免之道,人生目的、平安与永生之道保密。我们拥有世上最好的消息,与人分享这消息是我们对别人最大的恩惠。 从2017年全球差传数据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5亿,而福音未得之民有21亿,占全球人口比例是28.4%。我在柬埔寨宣教的时候,一位弟兄要求我到他的家乡传福音。他说:“我的家乡没有教会,也没有基督徒,大家都是佛教徒或泛神论。”我决定赶快把福音传给他们。来到村庄,虽然没有如地方名所说有许多的钻石和蜜蜂,但这些未信的人在上帝眼中就是钻石和蜂蜜。 那次的短宣工作中接触了200多位儿童。他们第一次听到诗歌、圣经故事,和耶稣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不但如此,在妇女事工里有9位妇女愿意打开心门接受耶稣为救主。如果我们没有去传和跟进,这些未得之民仍然没有机会听到福音。 世界上仍然有21亿未得之民在等待着我们“去”向他们传福音。也许,当我在跟大家说这句话的一刻,又有不信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要积极回应主耶稣的宣教呼召,祂说:“要收的庄稼很多,作工的人少”(太九37)。这些庄稼正等待着人来收割,主说:“谁愿为我而去呢?”主耶稣对我们所发出的宣教呼召,我们听见了吗? “千万灵魂,日日沉沦,主心焦急,你在哪里?” 2.施洗——使信的人归入上帝的名下。(太廿八19下)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未得之民群体的估计数目有6,900。而“10/40之窗”是最多未得之民族群的国家,包括印度(2034)、中国(456)、巴基斯坦(435)、孟加拉(339)、尼泊尔(328)。这些群体不认识上帝,活在空虚、恐惧与不安里。他们需要真实的平安在他们心里,他们需要认识真正的救主。福音就是几千年以来最好的消息,是使人能够认识耶稣基督而得永生的福气;因着认识耶稣而受洗,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50年代,有5位美国宣教士欲向奥卡族传福音,但却被奥卡人杀害了!奥卡人杀害5人后,发现他们有枪,又看到自己的同伴无人受伤,才明白这5个人不是坏人。其实,这5位宣教士身上都有枪,他们遭到奥卡人攻击时可以拔枪自卫,然而他们没有这么做,只因为这些奥卡人还没有聆听福音的好消息。 因着这事,历史改变了!一些殉道宣教士的妻子和其他宣教士再次进入奥卡族,使福音得以传入了奥卡族,许多奥卡人离弃罪恶归向上帝,受洗归入神的名下,在基督里,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3.教训——要他们遵守主道,作主的门徒,至死忠心。(太廿八20上) 教訓他們遵守主的吩咐,也就是要栽培門徒跟隨主,以致愈來愈有主的樣式。實際上,這是每一個跟隨主的人的使命。在宣教工场,我做了许多栽培门徒的工作。对于一些刚信主的学生,我会安排一对一教导他们基本真理。我也带领学生一起查考上帝的话,从不同的书卷里一起去探讨信仰。 除此之外,安排学生一起参与栽培课程,透过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引导他们更加认识圣经真理。当然,也与“好男人机构”配搭训练学生成为好男人。当中有些学生被训练之后,也勇敢在职场或校园或家乡向自己朋友、同学、家人来传福音。 宋尚节博士说:“我们到天上去,不能带别的东西去,只能带许多的灵魂去,你是否能领人归天家?”我们都与大使命有约,我们就应当负起大使命责任。

想到写到:基督徒的责善之道

文/许世韬(退休校长) 在我们华人传统文化中,责善是朋友之道。明代教育家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这样说道:“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这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就是: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心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 凭良心说,每个人都会做错事,都会犯罪。罗马书三章23节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因此,每个人都是被责善的对象,每个人也都有责善的义务和责任。 不要当众揭发 一个朋友拥有一种特异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听讲时,闭上眼睛静听。不明就里的人,都以为他在睡觉。有一次他在牧师证道时,重施故技,闭目聆听,可是就被讲员“揭发”,当面指责,说他不尊重牧者。没想到他理直气壮地否认指责,并当面将讲员的讲词,一字不漏地重复一次,令讲员无地自容,连忙道歉。事后,这位牧者便更小心处理这种事,不敢贸然指责他人的短处,也更让他明白“责善”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一位学者谈到他自己在讲演生涯中,一次曾遇到居然有一名听众,不但没有注意听讲,更在打瞌睡,发出鼾声,影响他人。他一时非常气恼,正想下台去教训这个不尊重讲员的人;但他细看一下,发现那人原来是个有丰富学识且非常有地位的老前辈,他转念一想,这老前辈能出席自己的讲演会,算是给自己极大的面子呀,自己又何必大动肝火,当众揭发,令人难堪呢? 所以,我们对朋友的过失或罪犯,应该以爱心劝诫,不要当众揭发,令人难堪;更何况有时没搞清楚状况,其实还是自己的过失呢!当然,按常理来说,如果有人敢于指责我们过失,必定在学识和修养方面可成为我们的老师;因此,对这些人,我们更应该诚心接受并心存感激才对。 至于基督徒在推行责善事务时,应该根据圣经的教训,并且从爱心出发,以婉转表达的方式,客观的态度,让人可以真诚地感觉到基督的恩典与关怀,从而达到改过自新的目的,让他们更能为主做光做盐,荣神益人。

蒙召这条路:你可以走了

文/李金玲(神学生) 我于2003年复活节受洗归入基督。 在此之前(自1991年—2002年),我的姐姐曾向我传了10多年的福音,但是因为她自己也不清楚福音的真谛,尽管传了十几年,并没有把我“带进”她的信仰。我当时对她所信仰的只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事实上,上帝一直都在借着各样的人和事在向我启示祂自己。然而我这个骄傲悖逆、无知刚硬的人却始终不肯顺服,不肯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并且一再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信仰基督教的人都是老弱病残、无能的、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尤其是当我多次被姐姐逼着到教堂去做礼拜,看到在教堂里坐满了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却没有遇见我认为“体面的”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时候,更加“证实”了我当时对这个信仰的认识。 2001年圣诞节,我走进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教场街教堂,体会基督徒的节日,这是我第一次到教堂过圣诞节。那晚牧师的讲道没有打动我,因为我不明白也不懂圣经,所以听得很吃力,不明白牧师在讲什么?但是,唱诗班赞美的歌声感动了我。我仿佛置身于天堂,那些来自天籁的美声,天使一般的声音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唱诗班的弟兄姐妹穿着白色圣衣,站在圣台上好像圣洁的天使,在向上帝表达着他们的感恩、虔诚和敬畏之心。每一首诗歌都是那么委婉、温柔、深情。虽然我听不大清楚歌词,但每一首诗歌的旋律都在吸引着我,环绕着我,震撼着我,一次次地将我带入无比美好的境界,似乎我也已融入赞美的行列! 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的感受,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我要赞美,我也要加入唱诗班,用我的口、用我的声音、用我的心来赞美上帝!当晚圣诞崇拜结束时,我从教堂后面迎着蜂拥的人群挤到了圣台前,我要亲眼看一看诗班的弟兄姐妹都是什么样的人? 当我走近圣台时,有一个诗班的姐妹迎着我从队伍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书签,她蹲下来递给站在台下的我。我用双手接过来,看到书签上写着一句话:唯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顿时,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充满了我,也使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安稳。 你跟从我吗? 第二天,我被大学派去玉树州藏区教学点授课。在这期间经历了藏传佛教的法事,被他们的活佛摩顶,差一点就成为佛教徒。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一场属灵的征战,险些就被拉进拜偶像的队伍。但我从藏区回来后,觉得这次的经历不是偶然的,一定是上帝预备好了,要让我分辨所经历的一切并作出选择。幸运的是最终我选择了相信耶稣。 此后,由我的学生带领,我开始进入西宁市西川感恩堂教会,慢慢地接触基督教信仰。2003年复活节受洗后,我正式加入感恩堂唱诗班。2008年,上帝第一次对我呼召。牧师问我是否愿意去新加坡神学院读神学?当时正值我事业上的高峰期,无论是从年龄还是阅历来看,都是最旺盛的时期。我很享受在大学的工作,不想在高峰时放弃,而且学校也很需要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服务;加上有一些家庭的缠累,所以我放弃了那次机会。 如果那次走出来,我早就毕业了,也服侍了。不用现在这样大的年纪才读神学,很吃力,特别是体力和精力不足,记忆力也不好。这之后每一次去教会服事,都好像一个声音在呼唤:你跟从我吗?你来吗? 2009年第二次呼召,我依然不能放下自己,不能走出去。 2014年新年,上帝对我第三次呼召。那天我在教堂看到牧师,他又一次问我愿不愿意去读神学?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喜乐的感觉,没有考虑就说:“我愿意。”但是我担心自己年龄较大,不适合再读书。所以问牧师为什么不派年轻人去?牧师说:“问过了,没有人去,我们的年轻人放不下。”牧师又对我说:“你不要着急回答我,给你半年时间祷告,看上帝有什么带领。”第二天,另外一位牧师拿给我一张书签,上面写着“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的多吗?”(太六26) 最初我不敢贸然放弃当时的生活,一旦放弃,我就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只有全靠上帝了。在我祷告的日子里,内心越来越平静,生活和工作也十分顺利。快半年的时候,渐渐地在心里好像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可以走了。”一连好多天都有这样的声音。我因此做出决定,辞职读神学,把后半生作为活祭献给上帝。 本来我打算学礼拜与音乐专业,但是报名申请的时候却填了神学。就这样开始办理入学申请,期间也发生了许多“差错”,但感谢上帝的保守,终于在2015年7月12日来到卫理神学院受装备。

牧者耕心:谈管家(经文:林前四1-2;路161-3节)

文/朱新进(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 上帝造我们为着是要我们成为祂的管家,为祂管理祂所创造的一切。上帝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一28)。但是直到如今,我们到底对管家的意义认识有多少? 每当我们一谈到“管家”,常把管家与金钱或财务联想在一起,以为我们只不过是这些东西的管家。其实圣经所给我们的教导,不但要做钱财的管家,实际上我们个人的生活也是一个管家的生活。这包括以下几点: 一.我们是圣工的管家(林前四1-2节) 林前四章一至二节告诉我们,我们是上帝圣工的管家,这包括了我们作基督的执事,与作基督奥秘事的管家。这两种不同的职分都落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是基督的执事,同时我们也是基督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不同的是责任。执事的责任是服事和执勤,然而管家的责任是管理和经营。但是上帝对管家的要求是要有忠心。忠心是上帝对管家首要的要求。 何谓忠心? 忠心是接受上帝的托付,上帝怎样吩咐,我们就毫无疑问的遵照上帝所吩咐地去做。故此,如果我们要达到上帝的托付,最有效的的方法就是我们必须忠心执行上帝所要我们做的事。忠心并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谈谈而已,那是一种行动,也就是按上帝所交托的事,照祂的意思用心的去做,并且按时作好。因此忠心的人在祂的话语上不一口两舌,不口是心非。他不怕人对他不喜悦,他只怕他所作的事作的不好,得罪上帝。所以在他的一生,他只求荣耀上帝的名,不讨人的喜悦,只讨上帝的喜悦。 二.我们是品格的管家(提多书一7-9节) 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要有好的品格方能作上帝的管家。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好好的去管理自己,我们又怎会管理上帝的家? 因此如要成为上帝的管家,首先要晓得管理好自己,使自己有优良的品格,这样我们才能做上帝的管家。上帝要托给我们的福音,不单要藉着我们的口来传,更藉着我们的生命来传。口传不如身传,无声的见证胜过有声的见证。如果我们没有灵性的品格,我们就欠缺了见证。因此,我们有了灵性,我们还要注意品格的修养,好使我们的生活与信仰平衡。这样我们才能完完全全的见证主,荣耀主名。 当我们仔细读提多书第一章6至9节,便能看到圣徒保罗对管家的要求。保罗要提多在三方面都应该无可指责。在这黑暗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以怎样的人来教导我们的教会?我们不能以社会地位或金钱多寡来选择;我们乃要以圣经的教导,以具备做管家所该有品格来决定。就当以此原则去选择我们的领袖,我们便能办好我们的教会。我们不能不管对方在社会中的品格如何,同时我们也不再在乎对方的灵性,而只在乎对方有钱,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有响亮的名声,然后便把他拉进成为教会中的执事。如果我们真以此方法来挑选教会领袖,我们便无法把教会办好;相反的,我们如此做,只能让主的教会成为与世俗的社团无差别。 故此,使徒保罗对教会管家的要求是非常的高,他要求管家们无论在家中,在个人生活方面及真理上无可指责。因为惟有“无可指责的管家”才配得称为上帝的管家。所以如果我们都能慎重地看待上帝管家的职分,我们即能免除许多的争执及争权夺利的现象。随着,我们也无人胆敢利用事奉的便利,在教会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与地位。 三.我们是钱财的管家(路十六1-3节) 许多人都说:“钱财是祸首”。钱财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它是中立的,关键是人怎样用它。只要我们对钱财有清楚的认识,钱财可以成为我们的祝福。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去获得钱财或甘受其辖制作其奴仆,那么我们就会换来咒诅。 圣经中的加略人犹大只为了三十两的银子而将他的夫子耶稣出卖了;结果他却失去了本来可以得的上好福分。犹大的三十两银子所换来的却是咒诅,永远的灭亡,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 上帝创造万物,各按其职时成为美好,赐予人是要人享用而不是积存,不舍的使用。从主的“五饼二鱼”的神迹来看,若小孩不肯将他所有的东西拿来交在主耶稣的手中,他手中的东西仍然是五饼二鱼。但是一旦交在主的手之后,便能变化足够应付大群众的需要,而他自己本身不但没有因着奉献而失去他所有的,相反的,不仅别人得到饱食,他自己也得到饱食。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看他手中握有多少资产,乃是看他施出去的多少,乃在于他活的对人有没有帮助。一个人不管活得多长,如果他活的时候对人没帮助,那也等于白活,活得没有意义。 故此,我们当晓得钱财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但它不是我们惟一的东西。钱财可以买到生活中许多的东西,但是钱财买不到所有的东西。少量的财富可以使我们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孩子上进;如果我们有大量的财富,它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腐化,家庭破碎,子孙堕落。故此,我们需晓得做个好的管家。 当我们去研读路加福音书十六章1至3节,我们便会发觉主耶稣这一段经文里告诉我们关于钱财的几个要点: 1.钱财可以结交朋友,但是它没有永恒的价值。所以,我们不要一位钱财是万能的。岂不知我们没有带什么来到世上,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赚钱得正当,我们心平安;钱用得正当,我们的喜乐持续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