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公开讲座 (免费入场)
基督教护教学与自由性爱观对话(关启文教授主讲) 如何牧养同性恋者(罗碧玲牧师主讲) 日期:2018年6月25日(星期一) 时间:7.00pm-9.00pm 地点:吉隆坡福音堂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onference (SCAC)
基督教护教学与自由性爱观对话(关启文教授主讲) 如何牧养同性恋者(罗碧玲牧师主讲) 日期:2018年6月25日(星期一) 时间:7.00pm-9.00pm 地点:吉隆坡福音堂
面对自由主义洪流的冲击,风起云涌的平权运动最为人关注。当人权观倾向个人主义,当道德伦理逐渐滑落,你怎么看全球化趋势中的家庭与基督教伦理?你如何看待多元性文化、同性恋和性革命运动? 现今正是你我深思基督教伦理的好时机。回应同运为的是公义和共善,本课程从圣经、伦理和神学的角度探讨基督徒对人权、家庭和同性恋的看法及如何理性地回应同志运动。 主办:马来西亚基督徒写作团契 讲员:关启文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教授及系主任) 费用:RM280(4茶点、2午餐、讲义及附赠《挛直是非——与欧阳文风理性谈同性恋》)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5月21日(报名以缴清报名费为准、恕不退费。)
古晋十哩卫理幼稚园于3月19日为大型户外游戏组合(大型积木)举行启用仪式;特邀古晋教育局官员何伟立先生任主宾。 这套大型户外游戏组合(大型积木)由中国南京引进,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该幼稚园特别选择小康轩的大型户外游戏组合,让孩子们在户外创造开放、自主,又能发挥协作精神的游戏空间。 小康轩大型户外组合属多元化户外游戏类型,采用的木料安全无毒,耐晒耐用;并可按幼儿想法任意操作、改变与组合,在游戏中更能促进孩子主动探索与自主学习。 为让老师有效掌握使用这套新颖的户外游戏组合,幼稚园也在19日、20日特邀南京康轩蔡大燕及刘晶晶讲师进行两天的大型户外游戏实战训练与研讨会。同时也邀请其他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一起参与。(王春颖)
卫理神学院在迈向第14个年头依然积极主办社区篮球赛,透过傍晚篮球时光,神学院院生与牧者们更容易接触附近社区居民与球友,从中联系福儿院喜爱篮球的少年人、毕理学院学院生、卫理神学院就读的神学生、短宣学校学生。 今年,迈入第14届的卫神社区篮球赛依然热闹,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球赛终于落幕。卢臻长牧师在4月3日傍晚决赛后进行的闭幕颁奖典礼上提到,感谢所有参赛者的参与,因着大家的努力使社区杯篮球赛能精彩进行,也赞赏众人在球艺、球技、情绪、风度、量度及品格上的成长!卢牧师更提到希望来年篮球赛能继续如此热闹,而下半年依旧进行三人制篮球赛。 改变生命非朝夕之事,领人归主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达成。卢牧师认为傍晚的篮球时光是一种福音篮球事工,篮球能在成年人心中播下福音种子。这些年,也有部分成年球友参加附近教会崇拜和团契生活,因此得到接触信仰和听道的机会。“这一个月来的社区杯篮球赛,我看到球员们对篮球的热爱;如果他们用这种精神去爱上帝,我相信可以改变世界”,卢牧师如是指出。 2018第14届社区杯篮球赛前四名优胜队伍将获得数目不一的几板鸡蛋,由卫理神学院所赞助;此次篮球赛冠军由良善队夺得,亚军为信实队,季军是仁爱队,殿军由毕理学院取得。(江先同)
从1993年到2018年,奥克兰鸿恩堂经过25年艰苦奋斗,终于迎来这欢喜庆贺的时刻。借纽西兰华人卫理公会临时年议会成立之际,奥克兰鸿恩堂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3月11日(主日),鸿恩堂举行25周年感恩礼拜,特别邀请创会牧者萧招和牧师传讲主日信息,并主讲多场布道培灵会。 3月16-18日,鸿恩堂牧者与同工们同心合一,缜密组织,热情接待,积极付出,用万分的爱心确保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为25周年庆献上一份大礼。本会在次表示深切的谢意! 3月18日,鸿恩堂在喜运来酒楼举行二十五周年感恩宴,述说上帝的恩典。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均受邀出席,加上鸿恩堂本堂会友约有两百多人参加。宴会期间鸿恩堂各团契小组还呈献了精彩节目助兴。(何明道)
感谢上帝的奇妙带领,纽西兰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第十五届宣教议会暨第一次临时年议会于2018年3月16日至18日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奥克兰举行,由奥克兰鸿恩堂积极参与承办这次会议。各堂会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正式代表为25人。 会议有幸邀请到许多重要嘉宾莅临现场,献上祝福与勉励。他们分别是纽西兰宣教议会顾问萧招和牧师伉俪、澳洲华人卫理公会年议会会督官佰全牧师伉俪、澳洲华人卫理公会会友领袖陈守仁弟兄与世界华人循道卫理联合会总干事邱仁发牧师。 本届会议于16日(五)晚七点正在诗班的带领下正式开幕。开幕礼由本会创会牧师萧招和牧师为我们勉励,之后也有澳洲官会督为我们主持圣餐礼。在开幕礼中,我们正式宣佈升格为“纽西兰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临时年议会”,当晚与会人数近百人。 周六上午的会议中,我们经选举产生第一任会长,由龚紫阳牧师(博士)获选出任;并由杨景逸医生担会友领袖。会议选举产生本届临时年议会各部委领袖和负责人。会议讨论通过了各部委与堂会2017年度工作报告与展望,也特别讨论有关本地布道植堂与海外宣教植堂的事工。会议中我们也全体通过接纳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来编辑与撰写,并合乎本会处境的《法规》。 在周日的闭幕礼拜中,澳洲官佰全会督给予证道勉励之余,也为我们主持会长就职礼,并按立两位新同工,分别是王受宽牧师(按立为本会长牧)与何明道牧师(按立为本会副牧)。 本会特别感谢澳洲华人年议会过去多年来的扶持与从旁协助,并多番多次主动分享他们的资源。本届会议于18日(星期日)中午12点在崇拜中由本会会长正式宣布圆满闭幕。
古晋十哩卫理幼稚园于3月28日晚上首次举办“最后晚餐”,乃为教育孩子学习耶稣谦卑服侍及孝顺父母,促进亲子关系,也为将福音广传。此活动得到父母热烈支持,共有277位参与者。 当晚除了观看与耶稣及福音相关的影片,学效耶稣为门徒洗脚,最难得的是孩子为父母洗脚的环节。当孩子们帮爸妈洗脚时,家长们脸上都笑得心满意足,他们都是第一次体验孩子为他们洗脚,觉得格外有意义。 虽然有些孩子觉得为父母洗脚很累,却可借机教育他们,父母同样为他们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让他们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能铭记在心,做个孝顺父母蒙上帝喜悦的好孩子。(王春颖)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爱心冰箱”已经正式启用,欢迎民众捐赠食物填满“爱心冰箱”,帮助街友及贫寒家庭获得温饱。 目前,该“爱心冰箱”设在诗巫中央市场街友服务中心,并于3月26日进行了奉献启用礼。 基督徒社会关怀部的此举是为遵守圣经教导,爱上帝就是照顾贫穷的人,遵守上帝的律法就要“爱邻舍如同爱自己”;并提倡爱惜食物,不随便浪费资源,也让无家可归、生活陷困的人们得到饱足。 同时,此举也为基督徒和社会大众提供了回馈社会的机会和平台,甘心施予,显示他们的爱心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中央市场的街友服务中心将在每天下午4时30分开放,欢迎民众在下午5时至晚间6时30分时将所捐赠的食物送至,并有专人做记录,让街友透过“爱心冰箱”获取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吾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自10年前开始,每天的晚餐时间都有专人风雨无阻地派送盒饭给街友及有需要者,为他们提供一餐的温饱。(韵琴)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诗巫南教区受难日联合崇拜于3月30日受难节当天下午3时,假诗巫室内体育馆举行,逾3800人出席崇拜。 虽然崇拜在下午3时开始,但大会早在下午1时至2时在现场设苦路14站,以模拟耶稣在受难时所受之苦,让会众体验及反思耶稣受苦受难带来的属灵意义。 在苦路14站中,其中7站为“有感体验”,即鞭打、扛十字架、用针刺手、铁钉钉手、抱重物等,另外7站则以默想主的受难。 每站安排不同堂会牧者以双语解说,带领会众一起进入耶稣受审直到背十字架到刑场的足迹。 大会的讲员为刘世尧牧师,他以“鞭伤与医治”为主题信息分享时说,为我们钉在十字架的主耶稣基督要医治我们的忧患痛苦,使我们痊愈、坚强丶绽放;祂要医治我们的过犯罪孽,使我们重生、成圣、得胜。 6方面的医治与释放 刘牧师引了以赛亚书五十三4-5,说明耶稣基督所受的7方面痛苦,即:一.担当我们的忧患;二.背负我们的痛苦;三.为我们受责罚;四.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五.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六.受刑罚;七.受鞭伤。 刘世尧说,主耶稣承受十字架上的痛苦,是要医治我们肉身与心灵的忧患与痛苦。耶稣要医治我们肉身的忧患与痛苦;但关键问题是上帝会不会在基督里,在你和我的今生医治每个肉身的忧患和痛苦?这个问题,圣经给予了清楚的答案。 首先是完全的医治,完全的健康是在死后上天堂进乐园,以及末日新天新地出现时才成就。 “今生的医治,从病痛中痊愈的奇迹,是你与我可以奉耶稣基督的名斥责病痛退去离开。当然包括看医生,医生也是上帝医治恩赐的管道。如果医治没有如我们想像渴望的应验,我们也要相信主的恩典够用,信靠顺服主的带领,祂的能力在我们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世尧牧师说,心灵的忧患痛苦可能来自犯罪犯错的结果、不正确的价值观、破碎家庭、挫折失败、自卑、压力、别人的伤害等。如果忧伤是与罪恶有关系,并带来很深的内疚、控告或捆绑,主耶稣要走向你丶要饶恕释放你。 归纳新约经文,他说,主耶稣带来从罪孽中的医治与释放至少有6大点,即:主耶稣赦免罪孽罪咎、除去罪刑永死、破除罪恶捆绑、改变罪恶行为、洁净罪性私欲、转化罪恶世界。 “这个医治从个人生命开始,带来个人重生、脱胎换骨。从个人医治延伸到家庭丶婚姻的医治;从家庭的医治再到社会、公共领域甚至国家政治的医治,让怜悯公正取代贪污滥权,让和平相爱取代仇恨极端,让喜乐富足取代忧郁贫穷。” 刘世尧牧师强调,主耶稣基督是一个怎样的君王?我们不但要从祂的荣耀来认识杝,也需要认识祂为全人类和堕落的世界所受的痛苦,透过祂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来认识耶稣,来评价,甚至信靠、跟随、效仿祂。(韵琴)
文/刘世德 一位牧者问:“你们参加受难节崇拜是否感到纠结?到底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应该思想耶稣的无辜受难而严肃、哀伤和悲痛吗?可是,我们明明知道耶稣已经复活得胜罪恶和死亡的黑暗权势,为什么还要感到伤痛呢?平常我们来参加崇拜,看到教会的弟兄姐妹总是面带笑容,热情寒暄,但是这一天牧师传道可能会要求不要嬉皮笑脸,要表现庄严肃穆,甚至在崇拜礼仪设计上取消结束崇拜时牧者祝福会众的环节,要求会众直接安静的离开会场。如果一位非信徒来参加我们受难节的聚会,他/她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平常看起来喜乐、平静和有盼望的基督徒会有这样的聚会,全部穿得黑黑的,没什么笑容?每年这一天好像都是诵读一些受难节的相关经文,唱一些耶稣受难的歌曲,看一些耶稣受难的影片(血腥和扎心),参加多年的会众会不会变得麻木无感?到底还可以做什么?” 这位牧者问了一系列很好的问题。他以加拉太书二20为主题信息,提醒我们在受难节要谨记保罗的肺腑之言:“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抬头挺胸地离开 到底复活的主耶稣会希望我们用办丧礼的方式来纪念他的受难吗? 今年参加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受难节崇拜。所有人一样穿黑黑,一样有那些熟悉的受难节影片,但是经文、信息和气氛不太一样。得了流行性感冒还没好的牧师仿佛圣灵充满,不见病容,带着助唱、乐团和诗班,充满感情地说与唱:“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不要让耶稣白白牺牲、伤心。要警醒,荣耀神……”我不只感到了主耶稣的沉痛,也被祂的爱和怜悯所触摸和激励。 其中一首感动我的诗歌《你钉痕的手》里面说:“你钉痕的手,抚慰我伤口。要亲自医治我的痛。我顿时忘掉自己一点点的痛。主,请教导我,不要那么在乎痛。让我也能够被骂不还口,让我时常看到你钉痕的手,知道我的痛永远不及你的痛……”台上一位姐妹一边唱一边擦拭着不禁流下的眼泪;相信不少人的伤痛得到医治。结束祷告中,牧师祝愿我们为主发光做盐,荣神益人。我相信大多数的人跟我一样,不是低头离开,而是抬头挺胸地离开。 总结来说,今年的受难节崇拜带给我“许多感恩和感动,不少警戒和鼓励,一些兴奋……”我想:这会是一个非信徒也能有感触和感动的聚会;重点是,是一个主耶稣会喜悦的受难节崇拜。 我们卫理公会的聚会,很擅长帮助我们知道我们距离完美有多远;不过弟兄姐妹也需要,或许更需要知道:恩典在,我们离完美不远!
本团契诚心欢迎单身者参加哈巴谷团契举办的2018生活营,详情如下: 主题: 爱生活 讲员:梁嘉恩牧师 专题:单身,但不孤单 讲员:卢美莺姐妹(注册辅导师) 时间: 2018年6月15至17日 地点: BORNEO TRIBAL VILLAGE & 古晋卫理大夏 报名费:RM160.00(15/05/2018前,恕不退回); RM170.00(15/05/2018后,恕不退回) (报名费不包括外坡交通) 付款方式:请联络负责人 (报名表连同报名费一次交齐) 集合地点:12:30pm,MCDONALD’S(MJC)…
文/Ircha Martinez(波多黎各) 4月15日(日) 上帝的美善 读经:诗篇 廿七篇一至十四节 经文:我深信在活人之地必得见耶和华的恩惠。(诗廿七13) 二○一三年丈夫心脏病发,心脏功能只剩下三成,并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他熬过了这一关,也克服了身体上其他毛病,真是奇迹。自那次之后,诗篇廿七篇十三节就成为了我最喜爱的经文之一。 二○一六年初,丈夫的健康因为肾脏并发症而恶化。在那段艰难的日子丈夫极为痛苦,可是,我们仍然看见上帝的美善。之后丈夫过世,我实在难以明白死亡也是上帝的美善。在那段日子,虽然我们——丈夫的朋友和家人——实在不明白,但上帝仍是信实的。我们领受上帝是美善的,这让我们有恩典去看见上帝对信心与盼望这些应许的丰盛,就是在永生里没有疾病、疼痛与痛苦的应许。 祷告:赐盼望的上帝,感谢祢以祢的力量、慈爱和美善围绕我们,即使我们在忧伤的时候。我们与诗人一样,仍确信必看见祢的美善。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任何处境中都有上帝的美善。 代祷:心脏病发后康复中的人 (此文取自2018年3-4月份《灵修日程》页85) 一年6期才RM12 鼓励主内弟兄姐妹订购《灵修日程》以滋润心灵,靠主得力;也可订送《灵修日程》予非信徒及慕道友,传递主耶稣的福音,或赠予信心冷淡信徒,使他们重拾对耶稣的信心。 2018年5-6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一年6期RM12(若需邮寄,国内邮费为RM6,国外另计)。欢迎拨电084-333021/333028或电邮scaccmm@gmail.com向本报询问订阅。
2月20日至25日是卫神一年一度的宣教醒觉周。全体讲师、神学生以及短宣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今年的主题为“本土宣教的呼声”。本院邀请来自美里美安堂的叶莲花牧师在两天的培训中,与全体师生分享广宁客家人福音事工的挑战。 除此之外,卫神学生会之布道组也特别给予短宣生和新生一些布道训练,帮助他们能更有效地与人分享福音。从2月22日开始,全体师生按各自家庭小组的安排,前往砂拉越不同的地方进行短宣;与当地的教会一起配搭作布道、传福音的事工。本院特此感谢各教会积极的配搭以及热情的接待,愿上帝赐福您们! 邱和平牧师家庭小组 加帛教区招福堂及福临堂 在这四天三夜的短宣,感恩上帝让我们有机会来到招福堂和福临堂,让我们看见很多未得之民的灵魂,我们也将收割的工作交给上帝。我们感念广宁客的福音事工的迫切,求圣灵继续在那里完成奇妙的救赎工程。我们需要建立更多向广宁客传福音的平台,尤其赞赏他们对祖宗的尊敬。 赖婷婷讲师家庭小组 加帛教区逸恩堂 感谢主,因祂有说不尽的恩典!短宣过程中,上帝除了一直保守我们平安,祂也不忘为我们开路。加拿逸基督徒的比例不多,多数福建人/客家人都是拜祖宗的背景。奇妙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都很愿意听福音。更令人赞叹的是,甚至有主人家在我们还没打招呼之前,只是微笑一下,就邀请我们进入他的家里聊天。 您能够想象陌生人在你门外对你微笑,你就开门让他进来,然后对他们完全没有戒备心吗?我想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和带领,很难想象这些事会这么顺利。进到屋主家里,我们很顺利地将福音完整地分享,对我们来说,福音种子就是要散播出去。愿一切荣耀颂赞归于父子圣灵,阿们! 卢臻长牧师家庭小组 加帛教区侨恩堂 我们被派到人烟稀少的芦仙进行短宣。伙食部及侨恩堂的会友们让我们吃住不愁。进行住家布道时虽然常遭拒绝,但大家反而更积极布道。感谢主,布道会“缤纷之夜”有大约七十人出席。当晚的节目都很顺利进行,观众的反应也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马来语翻译。我们也前往懿光堂献唱诗歌。感谢主,教堂虽简陋,人数也少,但教会的事工始终没有停止。我们感恩在上帝的带领下让这次短宣顺利地完成。 刘世尧牧师家庭小组 诗巫南教区天恩堂 感谢天父的带领与保守,天恩堂的短宣之旅顺利圆满。在这一次的短宣,我们所参与的事奉有行军祷告、大群小学布道会、幼儿园布道会、逐家布道(华语和国语事工)、国语事工布道会,带领团契聚会如成团(见证分享)、青团(见证分享)、以及少团(布道会)。 除此之外,我们也负责带领的祷告会(国语与华语)并参与天恩堂的崇拜(国语及华语)。牧师也在短宣的服事中担任布道会及崇拜的讲员。在布道服事中,我们总共接触了22家以及医院探访 ,决志16人,确认信仰13人。 许丽咏牧师家庭小组 泗里街教区辟恩堂/沙厘布道处 我们感恩,上帝保守我们有平安的路程并且给我们服事上帝的机会。我们也感谢主在混乱中的看顾,更保守我们没被蝎子伤害。感恩上帝赐给我们有勇气传讲福音,感恩能够学习新布道法,也教导人传福音的技巧。…
作者:刘世尧 售价:RM12 初版:2016年3月 收集了23篇刘世尧牧师在面子书上与信徒探讨信仰与生活的问题。愿它帮助您解开心中的疑惑。 有意购买者请洽本报办公室。
文/刘世尧(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耶稣曾对一位外邦妇人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耶稣将外邦人形容成“狗”不是不敬吗?在今天这么看重各种族应互相尊重的时代,这样的经文要怎么解释和应用呢? 由于这个案记载在马太福音第十五章,我们需要从马太福音的大前提开始谈起。 马太福音是主耶稣的门徒之一,马太的著作,他是作罗马帝国税吏的犹太人。他所写的这本福音书,其中一个特色就是,以耶稣的家谱作为开始。当时,犹太人的家谱是由犹太公会和圣殿保存的。因此,在耶路撒泠的圣殿于公元七十年被罗马军毁烧之前,耶稣作为犹太后裔和大卫王后人的身份仍可被查证。很特别的是,耶稣的家谱里竟出现四位女性的名字:她玛(太一3),喇合(一5上),路得(一5下),和乌利亚的妻子,即拔示巴(一6)。她玛是雅各的第四个儿子,犹大的大媳妇,乃迦南女子(创卅八章);喇合是一个住在耶利哥城的妓女,也是迦南人(书二1);路得是士师时代,拿俄米的第二媳妇,乃摩押女子(得一章);拔示巴则是赫人乌利亚的妻子,乃犹太人,后来被大卫以恶计娶来为妻,生了所罗门(撒下十一章)。单从这四位女子在耶稣的家谱中被刻意提起来看,就可知道马太福音绝不轻视女性,包括外邦女子。马太相信,上帝不只要把救恩赐给她们,更在救赎计划成全的过程中,早就重用她们,算她们在内! 以上述的大前提来看马太福音十五21-28的个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马太绝对没有把耶稣描绘成一位民族主义者的意思,否则在第一章的家谱中,他早就不提那些迦南女子的名字了。但为何十五21-28会记载,主耶稣似乎对这位从加利利西北部而来,求祂帮忙赶鬼的迦南妇女,说了两句听起来充满民族主义味道的话呢?“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24节)、“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26节) 圣经学者提出好几种解释。有者认为,主耶稣讲“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是表达祂的救赎计划有先后次序,即先让犹太人认识祂就是基督,之后再透过犹太基督徒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另有人指出,主耶稣的两句话是要一方面试验迦南妇女的信心,另一方面藉这机会教导门徒们信心的重要性。也有学者按希腊原文的亮光解释说,主耶稣虽用“狗”来比喻那位妇女和她的女儿,但这个字kunarion其实是指“小狗”或“家犬”,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宠物(当时的确有希腊人养狗当宠物),是个亲切的字,而不是犹太人一般用的“恶狗”那个字。这表达主耶稣实在关心和顾念这妇女及她女儿的需要。 我认为,主耶稣说这两句话,其实是要反映当时一般犹太人,甚至那些正在跟随祂的门徒们,对“大卫的子孙”基督的期待,以及对外邦人的态度。当时,犹太人多认为,耶和华所差来的弥赛亚或基督,即“大卫的子孙”(九27;十二23;十五22;廿二42),“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的!这就是为何门徒会对主耶稣说::“这(外邦迦南)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十五23)还有,犹太人也认为“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他们视外邦人为狗,认为他们无份于上帝的救恩。 耶稣知道犹太人心中这些根深柢固的弥赛亚观和民族主义心态。因此,祂刻意在实际的个案中,即一位迦南女子来呼喊求助时,当着大家的面,把一般犹太人的弥赛亚观和民族主义心态用两句话表达出来:“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当这两句话被说出时,一方面,它成了对迦南妇女信心的考验,另一方面,它成了犹太门徒再思自己的弥赛亚观和民族主义心态的契机。耶稣要一石二鸟。 令人意外的是,这迦南妇人竟说了充满信心的话:“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十五27-28)主耶稣当着犹太门徒的面,称赞和回应了这妇人的信心,叫鬼即刻离开她的女儿(参考可七28-30)。对马太福福音的读者来说,这外邦妇人的信心,不能不令他们想起,在第一章就提到的耶稣家谱中三位蒙恩的迦南女子,在第二章提到的从东方长途跋涉以信心跟着东方之星来拜见基督的几位愽士,以及在第八章提到的迦百农百夫长如何因信心经历主耶稣医治他仆人的瘫痪病。 因此,马太福音由始至终都没有藐视外邦人,主耶稣更没有对外邦人不敬。万邦都在祂的思念中(太八11“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丶以撒丶雅各一同坐席”),万民都在祂的心中(廿八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祂降世的目的就是要把世人从罪恶中救出来(一21)。 在这注重各种族应互相敬重的时代,马太福音十五21-28的个案深具意义和启发性,至少有两点: 一,主耶稣基督对犹太人和外邦迦南妇女一视同仁,不存偏见。在祂的眼中和心中,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是“祂的百姓”(太一21);祂要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廿四14)。早在公元前八世纪,旧约先知以赛亚就说了,耶和华要基督“作众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 (赛四十二6;四十九6)!难怪使徒保罗会说:“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丶希腊人丶自主的丶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三27-28)其实,创世记一26已经宣告,人人在创造主的眼中都是同样尊贵的;因每一个人,或男或女,都是真神按祂荣耀丶慈爱丶智慧丶公义的形象造的。 在这伟大的真理亮光和主耶稣的榜样之下,目前,马来西亚的基督徒岂不是要挺身而出,公开表示和支持中庸,拒绝种族与宗教极端主义吗?我们岂不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和睦共处,促进社会的友爱和稳定吗?我们岂不是要把握眼前的时机,为各民族在国内能享平等(包括宗教信仰上的自由),而仗义执言,据理力争吗?我们岂不是以智慧与和平的方式,对抗任何国内有欠公平和仁义,且违反联邦宪法及精神的事情丶运动和法令吗? 二,主耶稣基督领门徒走出自己的圈子,与多数群体和其他群体接触相交。当时,主耶稣带祂的学生们离开加利利西北岸的革尼撒勒平原,到异教徒之地推罗丶西顿的境内去(太十四34;十五21)。这个地区会勾起犹太人许多回忆,其中有很不是滋味的,例如,西顿曾是邪恶的皇后耶洗别的家乡(王上十六31),也有比较正面的回忆,例如,曾经有一位妇人透过先知以利亚经历上帝的供应和医治之恩(王下十七8-24)。显然,主耶稣正领门徒们跨越民族丶文化丶沟通的藩篱和障碍,与当时代的非犹太群体接触,把“充充满满的恩典和真理”也带到外邦人当中,去祝福他们(参约一14)! 今天,亚洲有大约44亿人口,但每一百个人当中只有五个是基督徒;马来西亚有三千多万人口,每一百个人当中有九个是基督徒。因此,在亚洲和马来西亚,基督徒都属少数团体(minority group)。主耶稣留下的榜样是,基督徒要在各国里勇敢跨越民族丶文化丶沟通,甚至过去伤痛回忆的藩篱,与所住之地的邻舍,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又诚恳地建立,或重建,友好关系。基督徒和教会当透过好品格和热心为善的表现,以及参与社区建设与讨论国家事务的使命感,叫身边的其他公民感受到基督徒发光作盐的贤能(太五16)。 此外,基督徒也当预备为义受苦,不怕人的威吓,也不惊慌畏缩,在各种形式的逼迫和压迫来到时,存刚强丶仁爱丶谨守的心,同心祷告,齐心站稳,捍卫自己和其他群体的权益,对抗霸权和黑暗,促进国家的和谐丶稳定和成长(彼前三13-17;提前二1-2;提后一7)。基督徒要兴起,靠上帝的恩典,在各界力求卓越的表现和贡献,以致能从各方面(如教育丶经济财富上)祝福身边的多数和少数团体,叫他们看见基督福音的好处,体验上帝国度的降临。 感谢主耶稣基督智慧丶仁爱丶公义丶勇敢的榜样,基督徒要跟着祂走,深信十架后必有复活,困难和逼迫必不能消灭我们的见证。十八世纪英国的布道家和社会改革家约翰卫斯理(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