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64期

护教小课程:第一课:科学不绝对对

文/余家振(民都鲁荣恩堂主理牧师) 无数的过去学术研究成果已经被新发现修正、取代或否定了。 反思:《事实的半衰期:为什么知识也会过期》的作者塞缪尔•阿贝斯曼(Samuel Arbesman)指出,现代社会中,“事实”在时刻改变中。有人就豪言,“你所知道的事实,一半可能都是错的”。事实是,在科学上,“所有的研究结论都等着被推翻。” 可惜的是,许多人却把科学当绝对真理,更把人生建立在酷似的泥石流上,将自己逼进了虚空的未来。圣经的真理原则历经数千年的生活实践与挑战,仍然在滋润着无数的生命,并指引着人生的方向,这再再印证了圣经诗篇第119篇第89节所说的:“耶和华啊,祢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 资料参考: 1.你所知道的事实,一半可能都是错的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11723/ 2.所有的研究结论都等着被推翻: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0/10-2.htm

有你相伴:追求卓越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前不久,在报章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从不同专家的论说来分析出精英与普通人的分别,原来这两种人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作息和习惯上看出来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当是真理来看,但其中几点却是值得反思。 文章提到精英们普遍有以下的生活特质:1.早起的习惯,他们利用早上最好的精神和时间处理事务,常常是事半功培;2.重要的事情会讲多几次,不会只交代一次就够了;3.好好利用休闲的日子,学习其他东西,开拓视野,以保持对事物的敏锐;4.凡事给予足够的预备和安排;5.做事情会更快更好;6.会注意自己的衣着仪容,是按场合不是按心情;7.会有看书逛书店的习惯。 如果我们把主耶稣放在这清单里察看比较,他肯定符合精英的类型。第一点主耶稣当之无愧,因他绝对有早起的习惯,经上记着说,“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马可福音一35、36)耶稣常清早起来时,是花时间祷告,更是退到旷野处祷告。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开,祂就越离开去安静祷告;他的事工越多就越花时间祷告。反观,我们是如何开始新一天的呢?当我们事工繁重时,我们会不会本末倒置,连祷告都说没有时间了? 再来看第二点,重要的事重复说,这也确实是耶稣的做法。祂宣讲天国近了,也是不断地重复。福音书里共有30处的地方是记载耶稣教导关于天国的道理,可算是重复又重复。至于其他的几点,在主耶稣身上可能不太适用。耶稣没有必要利用时间,开拓视野,祂是宇宙真神,已是全知全能。祂当然也不需要注意衣着仪容,祂本是大君王,尊贵威严集一身。 如果世上之子能够做得如此优秀,我们身为上帝的儿女,岂不更应该追求卓越,学习主耶稣的榜样,并为主做更美更好的事。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心“死”了一半的人  不停止为上帝“心跳” 官佰威屋漏偏逢连夜雨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官佰威(澳洲退休牧师) 整理:卢韵琴 意气风发之时,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末期;病情稳定之后,又爆发心脏病,幸抢救及时,但心脏功能仅剩30%;再查出肺部和淋巴腺有癌症复发的迹象,官佰威牧师自称是上帝手中的器皿,能够被使用多久就多久。 “这就叫屋漏偏逢连夜雨,但感恩的是,我今天还能继续为主做工,哈哈哈……”谈到自己的病情,官佰威牧师笑称自己是心“死”了一半的人,时至今日还能为主做工就足够了。 现年65岁的官佰威牧师,1953年出生、成长于诗巫新珠安地区;从小在新安堂参加崇拜。“其实我要感谢我的继祖父,因为他从中国带了我的父亲来到诗巫,也是因为他是基督徒,我们一家才会认识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首批电脑工程专才 祖籍中国福建省南平的官家祖父早逝,为了生活,祖母就带着3个孩子改嫁黄姓男子,也就是官牧师的继祖父。后来,官父在16岁时随继父从中国来到南洋诗巫讨生活,那是在1936年。之后,继祖父再返回中国福州为官父带来了妻子,也就是官牧师的母亲,是一位福州籍员外的庶女,出身良好,却因在家中不被人待见而自愿到南洋来。 官牧师陆续在光安小学、敦化中学(中三毕业)与卫理中学(中五毕业)完成了基本教育后,就在本地某洋行当了半年的货仓管理员;后来进入砂拉越电力局工作了8年8个月。因着电力局在1978年设立电脑部门,他成了诗巫首批接触电脑工程的专才。 随后,本地木材企业启德行开始引进电脑,于是聘请他在该公司负责电脑事务。2年半之后,他看见了电脑这一行业的发展大趋势,他毅然辞职而自己创业,从而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那是在1983年,我将我的全部积蓄都用来创业。当时一台NEC的电脑要大约5千令吉,于是我自己编写做账的电脑程序,再将程序与电脑售予本地的会计公司与企业,这种做法还真是让我赚到了钱。” 1985年,他与妻儿迁至民都鲁生活,1986年至1989年期间,他还只身一人前往西马怡保工作,但最终还是在1989年选择回到民都鲁与家人团聚。 决志献身让主用 “纵然在12、3岁时,在薛玉光牧师的呼召中,我已经确认自己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可是,1989年时的我,却整天流连在麻将馆打麻将,还会抽烟;虽然在民恩堂参加崇拜,但仍然是一个浪子。后来在以前新安堂青年团契契友周玉珍姐妹和民恩堂成年团契契友潘美芳姐妹的邀请下,我在1990年参加了成年团契。” “1991年的某天,我依然流连在麻将馆中打麻将;一位相熟的弟兄来到麻将馆分发一份民恩堂在5月1日进行的“一日退修会”传单。他遇到了我,就叫我要来参加退修会,于是我就去了。” 官牧师回忆说。 这是一个由陈家兴牧师担任讲员的退修会,在此次退修会中,官牧师深受感动。在他经商时,曾走歪了道,但陈家兴牧师让他重拾对基督信仰的热情。退修会结束后,他当下决定,从1991年5月1日起,不再抽烟,也不再打麻将。 另一方面,时任民恩堂成团信仰组组长的吴庆明牧师也常常鼓励他追求真理。后来,在1997年7月,他参加了一场在诗巫举行的宣教大会后,受圣灵感动放声大哭,哭完后就决志献身为主使用。那次宣教大会的讲员依然是陈家兴牧师。 “转”的忙碌生活 然而,他虽决志献身却因事缠身无法立刻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1998年,他慈爱的母亲去世,6个月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为国家守望祷告

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征稿:《灵修日程》读者心得

这是一份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灵修读物! 这是一份不分国家与种族、不分宗派的灵修读物! 这是一份用33种语文,分76种版本的灵修读物! 您是其中一位使用者吗? 如果在灵修路上,《灵修日程》(UPPER ROOM)是您的属灵良伴,陪您走过灵程的高山低谷;欢迎您藉着文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同得灵修的好处!   字数:700字以内   敬请将来稿(请以文档方式)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同时附上个人近照一张。谢谢! 每期一句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哥林多前书15:3-8)

抓鼠有感:不退流行的信仰!

文/翁震凌 清明节前,两位老朋友分别自新加坡与纽西兰返乡,难得相聚。闲聊中,二人不约而同谈起最近在诗巫很火红的“脏脏包”,想一饱口福。 其实不仅是美食,有时候某种商品、某首歌、某部剧、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某节目、某美景、某观念等等都会在瞬间成为万人追捧的“对象”;但过了一段时又归于沉寂!例子之多,不胜枚举。 由他们吧! 当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宣讲天国的福音,治病行神蹟,教训众人时;也有不少人“追着耶稣跑”,他们中不乏生病的人、心灵饥渴的人、带着不同需要与不同目的的人……。只是不知道这情景瞧在当时某些人眼中,是不是也只是流行一时的风潮而已? 基督升天后,使徒们被圣灵充满,放胆传讲上帝的道,不少人受洗信主,得救人数天天增加(以致满心忌恨的大祭司与撒都该人不仅捉拿使徒,更在公会受审时想下手杀了他们);当时很有名望的律法教师迦玛列却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从前有个丢大,自命不凡,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一被杀,跟从他的人尽都星散,一败涂地。这人之后,在户口登记的时候,又有一个加利利人犹大,拉拢人们来跟从他。后来他也丧命,跟从他的人也就烟消云散了。至于目前的事,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由他们吧!……”(徒五34-39,新译本) 迦玛列的原意是如果这是出于人意的,就必失败;如果是出于神的,他们杀了使徒,就是与神作对。但从这段话里也可以知道迦玛列言下之意是:人为的一时流行,过了一阵子就会“退流行”了吧!然而,事实是:耶稣基督的福音流传广传两千多年,不曾消散! 悲观中的乐观 虽然两千年来,我们看见世界各地教会兴衰交迭,消长起落--过去的福音重镇,如今或许成了福音荒场;过去的未得之民,如今成了基督门徒!尽管教会无法避免盛极而衰的局面,但始终都能在死灰中复燃! 因此,即使我对世界未来的走向是“悲观”的(走向末日的世界不会更好,只会更糟),但对基督教会前景却依旧是“乐观”的--这样的乐观不在于基督徒人数是否占全球比例的第一;不在于教会会否面对更少的挑战与威胁;不在于教会是否越来越完美,基督徒是否越来越有基督的样式 (虽然这些都是我们期待的)……而在于无论教会的景况如何,教会的主是永远掌权的主。因为“因为祂是永远长存的活神,祂的国永不败坏;祂的权柄永存无极!”(但六26) 总之,基督的信仰与教会,是永不退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