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莫非:装备牧养文字工人 以网络书苑深耕时代作者 在时代里携手,于时间里传承, 推动文字事奉,创写新的世纪
一个喜欢宅在家里的女子,上帝却安排她必须到处去讲课、训练他人;自认没有宣教的恩赐,但上帝的恩典够用;纵然长年需要东西半球地飞来飞去讲课,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主任莫非(原名陈惠琬)感恩自己没有认床的问题,时差的问题也不严重。 “我不喜欢出门的,以前工作的时候我都会选择留在家里,就算是做广播节目的时候,我都只是在家里书房电话连线上网做广播,做完就可以下楼洗米做饭,整个活动范围就在家里。但上帝就是如此奇妙,让我必须走出家门,飞越半个地球到大中华地区讲课,甚至讲到马来西亚来了,哈哈哈……” 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以下简称“创文”)成立于2008年,原本只是为了收学费事宜而组织一个机构,并没有很多的异象;然而,在她被推选为主任之后,她的异象开始出来,并提出了“整个神国的文字状态在哪里?”的疑问。这个问题一提出,眼光就不只放在北美,毕竟大部份华人不在北美,然后她就“看”到了大中华地区。 因为本身来自台湾的关系,她决定先对东亚进行田野调查,并预算需要用3至5年的时间来调查。2009年是她第一次进入东亚。“因为我需要先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帮助他们来认识我,双边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原订5年的调查,却在第2、3年就开始了事工,只因有迫切的需要。 接下来,赶着回台探望父母之际,她受邀到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做灵修分享。她分享了创文的文字事奉异象后,宇宙光总干事林治平教授听了大受感动,并要求莫非老师也要在台湾开课。 “当时我从没想到台湾也有需要,但既然如此,那就做吧,而且就取名叫“点燃文字火种”文字营。2012年,我们就在台湾办了第一届的文字营。” 台湾第一届的“点燃文字火种”文字营,香港基督教文艺社的黎海华是参加者,从而让莫非在2013年把“点燃文字火种”文字营带到香港,再通过港台的文字营,继而在2015年把“点燃文字火种”文字营带到马来西亚砂拉越诗巫。今年已经是第4届的文字营,而《卫理报》总编黄孟礼就趁此机会专访莫非老师,谈一谈她在文字事奉道路上的故事。 生存的基本技能 莫非坦承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港台也有需要,因为两地应该是走在前面的才对;但好在她有一颗开放的心,纵然是有压力,但还是开始了。上帝就是如此奇妙带领,每个地方都不是她靠自己去开拓,而且一个接着一个地来,马来西亚也是,都是一步步地由上帝带领。 创文刚刚成立的时候,咨询顾问苏文峰牧师给她的方向是要“深耕长耕”,不要“散打”。“散打”的意思就是到处开课,课讲完了就结束了;而深耕长耕的意思,即先选择一些据点,然后再反复地回去,与当地的文字人建立关系。目前,她在东亚就已经在7个城市设立了据点。 正因为这样,莫非不会随便开始一个据点,因开了之后就要每年回去,这样一来,她每次出来的时间就会愈来愈长,常常一出来都是15天至45天,连续开了4、5个营会,以她喜欢宅在家里的个性来说,真有些不可思议。 “但我有一颗顺服的心,看见上帝的带领,我就开始不断地出来;所以我现在最享受的就是家居生活,拖地板就让我感觉回家了,哈哈哈……” 后来,她就规定自己在美国至少要停留5个礼拜,才能再出发,这是因为不止体力需要休息,精神上也需要充电。虽然如此,她一年在家的日子依然不会超过半年。 除了在家的时间少,而且每次出来都要住不同的地方、睡不同的床,少则十几张,多则20几张;但上帝给了她这个只喜欢宅在家里的人一个恩赐,就是她并不认床,这一点就让她能够在睡眠中得到很好的休息,要知道很多人都有失眠的问题。至于时差的问题,她觉得从美国到亚洲的时差问题要比回美国的时差问题来得严重,因此她需要提早到亚洲,可是返回美国的她,就可以很快恢复,她笑言可能是她的生理时钟比较适合美国吧。 同时,她也不觉得飞机转机是件很讨厌的事,只要有本书就好了。有书在手,就算是飞机延误也不要紧,因为对她来说,这是一段完整且密集让她看书的时间。“所以我很感谢主,虽然我的宣教恩赐很有限,但还是有一两项可以生存的基本技能。” “跟得先生”相伴左右 创办10年以来,创文办过许多营会,但确切人数难以计算;再加上2016年开始了网络书苑,人数更是难以估算。网络书苑的开办就是为了莫非将来“跑不动”时而准备的,当然还包括了其他的变数。 网络书苑成立的第一年,学生就有200多个,一年有三季的课程,刚开始放上网络的课程不多,全都是她的先生在制作。“我刚开始上课时候,他就抱着一个摄影机,连我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但他就是去把我所有的课程与讲座拍摄下来,然后买了软件,儿子教他怎么去剪辑与制作。后来技术成熟了,并且也向其他专业的影视人才讨教剪辑及器材的采购,影片也就愈做愈好了。” 莫非老师另一半的名字叫杜永浩,两人育有一双儿女,两孩子如今已经20余岁。杜老师在大学时就读社会系,拥有人文背景,可是去了美国以后为了生存而转行电脑业,也从事医院与医疗保险的工作。曾经有位神父告诉他,“姑苏城外寒山寺”如改成了“姑苏城外天主堂”,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必须要让信仰落实到文化层次的原因。而他在大学时期就领受了这个异象,但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一直到他认识了被呼召进入文字事奉的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