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82期

诗巫福州公会24对新人注册 刘伯举赠卫理报丛书

诗巫福州公会8月8日为24对新人举行集体注册结婚,在众人见证下,签下今生相随相伴的爱情契约。 无巧不成书,诗巫福州公会4年前曾在黄双安礼堂办过一场“214双新人节集体注册结婚典礼”,当时接获参与集体注册的新人同样是24对。 该会助理婚姻注册官郑作瑞勉励和祝福所有新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最重要是婚姻必须长长久久。新人们选择“八八”作为注册结婚日,除了想取个好意头,让这天成为一个有纪念性的日子。 诗巫福州公会永久名誉主席刘伯举是当天注册礼的主宾,他引用了创世记二章18至24节的经文,让新人们看见了上帝造男人和女人;女人是上帝男人的肋骨所造,是男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之后,他也带领新人们欢唱《爱的真谛》,提醒新人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谨记爱的真谛,并赠送卫理报丛书之《爱在春雨中》予每对新人。(韵琴)

至亲来访蛋茶加奶招待

谢康元本处传道指称,福州十邑屏南人古早的风俗,对年轻的客人来访时会请喝茶(加糖);若是亲友来访时,都会以蛋茶加糖招待。若是至亲来到,则是蛋茶加奶。 光华真安堂乐龄团契首办茶敍会,也邀请卫理报干事黄孟礼到现场泡茶,与28位契友“攀讲”(谈天)话茶道。大家一边喫征东饼,一边喫茶,不亦乐乎!

2018新书出炉欢迎选购

《儿童灵性的培育》 作者:陈倩明 售价:RM12 初版:2018年6月 简介: 基督徒父母除了养育孩子之外,还有一环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培养孩子的灵性成长,这可是孩子生命的根基和重要的源头。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提供一些研究结果和意见,让基督徒父母更有效和更贴切地培育孩子的灵性。 内容摘要: ……父母的生命和情绪需要得到帮助和调适,因为他们本身的灵命和自身的情绪会影响着培育儿童灵性的过程。其中一个帮助父母生命成长的方法也许是一个支援小组,而不一定是各种学习的课程。短期的课程只能给予一些知识和技巧,对于父母真正生命和情绪上的帮助可能不大,而且受访父母都表达他们非常忙碌,不能参与额外的课程或小组。 但如果是一个可以切实帮助到父母生命成长和情绪上需要,这样的小组是可行也是需要的…… 《贿赂与贪污》 作者:华勇 翻译:陈康胜 售价:RM12 初版:2018年7月 简介: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勇牧师的英文论文,探讨马来西亚背景中的基督徒道德思想,特别专注在贿赂和贪污的课题上,并以个案研究作出建议性的处理原则。 内容摘要: 我在这裡先说明积极贪污和消极接纳的分别。积极贪污涉及付出贿赂金,以不合法或不道德的方式得着一些好处。消极接纳是涉及付出贿赂,以便让合法的进程加快。所有基督徒都肯定前者应该受制止。这包括以下列例子: 1.接受任何形式的个人贿赂而为别人做不公义或是不合法的事; 2.献出任何形式的贿赂而不公平或是不合法地为自已取得一些事物.…

《造访天堂90分钟》诗巫电影布道会 耶稣基督是生命的转折点

由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举办的《造访天堂90分钟》(90 Minutes in Heaven)电影布道会已于2018年7月28日晚上7时15分假诗巫新安堂顺利进行,出席者多达972位。 在电影播完后,张鸿恩牧师受邀分享信息。他指出,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三部曲就是铺陈、危机以及解决问题。每部电影最精彩的不是以上三点,而是故事的转折点,将整部电影的危机翻转过来。张鸿恩说,男主角发生车祸意外死亡后,这是他人生最大的危机;90分钟后,男主角奇迹似的复活,这是他的第一个转折点。复活之后,他面对漫长的康复过程、家庭婚姻的危机、高昂的医疗费用,及生活受到考验。此时此刻,男主角变得意志消沉、自我封闭;这是他的第二个危机。张鸿恩说,男主角面临的第二次危机更贴近实际的生活写照,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危机。 张鸿恩续说,虽然主角没有经历奇迹般的康复,但耶稣基督已成为主角生命的危机转折点,以致于他能够靠着神的话语,再次拥有信心与盼望,重新站立起来。张鸿恩引用约翰福音三16:“神爱世人,甚至将衪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衪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因为上帝爱世人,祂将耶稣基督赐给我们,为世人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牺牲成为我们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使我们可以得救。张鸿恩说,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会面临危机,然而主耶稣基督已赐下最大的应许,那就是约翰福音十六33所说的:“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胜了世界。” 张鸿恩强调,信了耶稣后并不能保证人生不会有苦难或病痛。男主角虽是牧师,但上帝没有特别照顾牧师或基督徒,因为神要告诉世人,在人生当中,有危机是正常的。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不是在于逃避危机,而是如何靠着神面对生命中的危机。“人生就像一出戏,我们是演给世人和天使看,你觉得你演得如何?在人生的过程中,你有否经历从神而来的转折点?让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生命的主权,成为我们生命的导演!” 张鸿恩这么说。 分享结束后,张鸿恩发出呼召,邀请会众决志信主,之后带领决志与祝福祷告,为电影会划上美丽的休止符。当晚有20人决志信主。(陈施彤)

凯胜之家举行上梁崇拜 池金代:上梁要正,下梁也就正

池金代会长表示“上梁要正,下梁也就正。”他称,凯胜之家见证了生命的分享,在筹建过程看到许多人出錢出力,无非就是领受了上帝的爱又分享了上帝的爱,让许多戒毒者受到造益,荣神益人。 陈朝強牧师在主持凯胜之家上梁崇拜时指出:“今天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要在其中欢喜快乐。” 砂拉越卫理公会生命塑造中心凯胜之家于2017年7月20日行动工礼之后,于今天(2018年8月17日)举行上梁崇拜,並在梁上悬挂“归耶和华为圣”的红布条,以示这栋建築物永远属于上帝,要作成祂的工作,彰显祂的菜耀。 凯胜之家的弟兄们在崇拜中献唱了《主如明亮晨星》,感念如晨星般的主耶穌引领他们从黑暗进入光明。崇拜高潮就是悬挂上梁布条,会后则留影,且备有福州人传统的美食——粉干蛋招待客人及工人。(孟礼)

守望国家祷告事项

“以耶和华为上帝的,那国是有福的。祂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诗33:12) 简短祷告 “施恩赐福的耶和华上帝,帮助这块土地的居民都能认祢为他们的上帝,能以从祢领受各样的祝福!阿们。” 1.祷告上帝赐福我们的国家领袖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二1-2) ●州与国家领袖都立志作个诚信的人。 ●部长、国州议员和高官都富有爱民的心。 ●活出牺牲小我的精神尽忠职守。 2.祷告上帝帮助政府完成体制改革的任务。 “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行恶的惧怕。”(罗十三3) ●立法机构:国会上、下议院、选举委员会改革成功。 ●司法机构:司法委任委员会、法庭改革成功。 ●执法机构:反贪污委员会、警队、国家总稽查署等改革成功。 3.祷告上帝赐力联邦政府施行造福全民的政策。 “祂看见许多的人,就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6) ●经济拨款惠及各民族的需要。 ●教育方针发展多源流文化。 ●发展顾到各地方的需要。 4.祷告上帝促使政府决心建立开明进步的国家。 “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祂!”(诗卅三8)…

祷告不断电:2018年MPC祷告信笺 祝福这块土地

供稿/会友事工部 合神心意的领袖是要建立合神心意的教会,他也要负起建设邦国的责任。我们要建设的是个圣洁的社会。因为上帝是社会性的上帝;祂是圣父、圣子与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按着这样的形象创造的人,也因此是社会性的。祂要透过祂创造的社会性的子民,建立圣洁的社会。 卫斯理约翰的“圣洁神学”牵涉了上帝与祂创造的人、土地、和我们居住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他所强调的社会性的圣洁是他主要的见解之一。 那么,我们要如何协助建立圣洁的社会呢?从上帝对被掳的以色列百姓的吩咐,或者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些亮光。 一.确认你的居处是上帝所赐的国土。 1.你的居住地乃是上帝所赐 上帝对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说:“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巴比伦)… …”(耶廿九7) 上帝对被掳到巴比伦这座外邦人帝国首都的以色列人说,这乃是祂的作为。我们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国民,都不是被掳到这儿的亡国奴,那么我们现在居住的土地,无论是马来半岛、砂拉越还是沙巴,那岂不更是上帝赏赐给予我们的土地么?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祖宗迁居到这儿,那其实实在是上帝的作为。我们需要确认这一点。 既是上帝的作为,我们相信祂在我们身上有祂的美意,我们在这儿的生活之道祂也必有所指示。我们要作的是寻求祂。那会是什么呢? 2.祂要你在这儿好好的生活 “你们要盖造房屋……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娶妻生儿……生养众多。”(耶廿九5-6) 祂要我们盖房建立家室,长期居住下来,安心的生活。祂要我们用心工作,从事生产,贡献社会,自己也享受在当地的收成。 当我们认定是上帝把我们安置在这块土地上时,我们的心便会安定了下来,决不会轻易想移民他方,也会预备为这地作出贡献。 二.祂要你祝福这块土地 1.关怀邦国是你的天职 上帝说:“你们要为这诚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耶廿九7a) “平安”可以是指种族和谐、宗教和谐、经济繁荣、信仰言论自由和社会公义等等的祝福。 我们当清楚的是,这些祝福,乃是因为我们祷告祈求上帝,而由祂给予的,不是人或是地上的权势。祂乃是万福的源头,我们求地上的好处时,万勿与祂敌对。 “求”是我们祝福这块土地的根本行动。其他祝福社会的方式包括:大选时参与投票,平时的社会关怀行动,关心政经时事动态等;若是有上帝的呼召,也可以包括积极地参与政治,带领政党,组织政府。…

MPC通告:致祷告大会参与者

欢迎参加2018年全国祷告大会,我们期待你们光临诗巫。以下是大会为你们所作的安排: 1.诗巫机场接机 由许孝荣弟兄(Hii Howe Ing,手机:012-8878655)领导的交通组会按你们报名表格上注明的航班等候你们,并载送你们到晶木酒店(Kingwood Hotel)或邻近的酒店入住。 2.祷告大会酒店地址 若是驾车或坐车从外地来,请自行前往祷告会地点,即诗巫南兰路第4巷第12号的晶木酒店(电话:084-335888) 3.注册 来自外地者请于8月31日 (五)早上七点至九点之间,到晶木酒店底楼祷告大会注册处报到,领取名卡与手册。如果你已在酒店订房,请自行安排入住;若提早抵达,也请你到8月31日才前往注册。 4.大会开始与结束时间 祷告大会由8月31日(五)早上九点开始,至9月2日(日)早上八点半结束。 5.去飞机场的交通 大会在9月2日(日)及3日(一)提供由晶木酒店直往机场的免费交通服务。车辆由晶木酒店出发,时间表会提早报告并粘贴在六楼会场大门口对面。欲乘搭者需预先填写姓名及手机号码。出发前集合地点是晶木酒店大客厅。 6.配戴名卡 基于保安理由,请全程佩戴名卡,方准进入会场。若有遗失,请到六楼会场外边的行动室找刘华仙姐妹(014-899 6506)补发,每次补发名卡须付还RM10。 7.酒店泊车费 酒店住客可以免费在酒店停车场泊车,只需将泊车票拿往酒店柜台盖印证明是住客即可。其他与会者泊车费是每次进出为RM3。…

MPC消息:2018全国卫理祷告大会 831代祷勇士齐聚诗巫

第四届(2018)卫理祷告大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2日,假诗巫晶木酒店举行。此次报名参加的信徒约3千8百人之多。9月2日早上6时30分则移师诗巫城市广场,进行主日圣餐公开礼拜,欢迎弟兄姐妹出席参加。 讲员介绍 陈建中会督,现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会督,毕业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建筑设计组及中华福音神学院道学硕士。 维义●多马斯牧师(博士,Rev. Dr. Viv Thomas),圣公会牧师、讲员、作家、导师、心灵导师、退修会导师;并热爱于灵性塑造和发掘领导力的咨询顾问。维义●多马斯牧师同时担任 OM International 的国际主任。 现担任伦敦 St. Paul’s,Hammersmith 的荣誉教师-牧师。 他拥有加拿大 Regent College 的人力资源硕士学位和灵性神学硕士学位,并伦敦 King’s College…

每日嗎哪:灵修刊物《每日活水》 让我们饮于活水泉源

文/黄家源(牧师,会友事工部干事) 基督徒生活体验与教会观察告诉我们,灵修生活状况决定了一位信徒的灵性深度,也决定了他可以如何被上帝使用。在教会中比较活跃的基督徒,若是追究原因不难发现,他们一般上都是在灵修敬拜生活上比较稳定的主内肢体。 其实这并不稀奇。在主耶稣的门训四个阶段中,根据学者研究,祂在第二个阶段“你来跟从我”的十一个月训练中,主要的训练内容乃是灵修祷告等的工夫。 灵修方法有多种,功能各自不同,也按信徒能力及意愿可以有所不同:如阅读灵修作品、辅助读经、单单读经默想、归纳法读经等等。如果有人要我介绍一份良好的灵修材料,我会毫无犹疑地大力推介《每日活水》! 五年熟读圣经一遍 《每日活水》是从事门徒训练事工一级棒的韩国首尔的“爱的教会”(Sarang Church),为着训练门徒所出版的灵修材料;也有由台湾校园翻译并部分编辑而出版的中文材料(含繁体与简体两个版本)。他们的设计是五年将圣经熟读一遍(若是要速读,每天灵修文章的右上角也提供“麦琴读经法”,可一年读完一遍圣经)。 材料中每天列出五道题目是这份材料的特色,它是经过归纳式查经法研读后设计出来的题目,引导读者默想并抓出经文主题,并带出生活应用。 爱的教会在韩国只有一家,会友10万人,号称是“世界最大的长老会”,早上五点半的晨祷,也有二三千名会友齐聚祷告。该教会楼高21层,设有宣教中心,庭院中有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地图;2014年,在下有福受邀参与世界华福会假该教会举行的“华福门训宣教论坛”,深感震撼。 “爱的教会”全教会都在推动使用这份灵修材料,在一般小组聚会都安排灵修分享,门徒小组也规定组员天天使用。这些推动都是为着使弟兄姐妹透过主的话,认识圣经,遵行主道;加上其他的门训内容如个人布道、如何长时间的祷告等等。 四合一使用法 使用《每日活水》有四种方法(四合一):个人灵修、小组查经每周一次、家庭祭坛每周一次以及主日讲坛(配合读经进度来传讲信息),让会友对同一段经文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如果长期使用肯定对会友灵命、圣经基础、作主门徒都会有明显的帮助。 这份材料尤其适合各团契职员、主日学老师、少年军军官及执事们,还有有追求心志的各单位教会领袖使用。版面设计设有空间给我们书写,特设文章有深度分量。谨此郑重推介。 有兴趣的弟兄姐妹,可以向福音书局订购,每份约15令吉左右,一年12本。欢迎与书局包承昌经理接洽。

我思故我写:走向宣教时代的信仰

文/杨天道(北京传道人) 友人的辗转介绍,让我有机会初次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在如同世外桃源的诗巫小城,度过了难以忘怀的五天时间。我多年来深爱约翰卫斯理的神学和事奉,所以这次的诗巫之行可以称为“信仰寻根之旅”。匆匆几日的行程里,有幸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多位卫理公会牧者师长,并与卫理神学院的师生探讨“卫斯理神学与中国教会”,也在诗巫福源堂的宣教主日追溯卫斯理的宣教动力。更难得的是,最后一天由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亲自作为向导,带我寻访卫理公会的遗址胜迹和掌故往事。归去来兮,我犹在回顾思索这次旅行的见闻。我问自己也问上帝,在马来西亚华人教会中的复兴景象,能否同样在中国发生?一个世纪积累的属灵资产,又将如何能够反哺祖辈的家园? 百多年前的福建籍华人基督徒,远渡重洋披荆斩棘,将福音带到天南一隅的婆罗洲。如今生在信主的家庭、于教会中长大的年轻基督徒,可能不会觉得这代代相传的信仰是多么特殊的祝福。但在福音被冰封数十年后才渐渐解禁的中国大陆,一个有年轮的教会和有家谱的信仰,却是近乎奢侈和令人羡慕的属灵财富。作为第一代基督徒,我不止一次地遗憾自己没有更早认识主耶稣,直到读到大学才第一次遇见真正的基督徒。从诗巫回到北京后的第一个主日,在我应邀讲道的教会中,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姐妹上台分享自己信主的故事。她那并不复杂的信仰历程,却让我想到中国教会的过去和未来。 历史真理与眼前世界对接 郭婷年幼的时候亲生父母相继离家出走,她只得寄居在亲戚家艰难而坚强地长大。初中的时候,抚养她的姨妈信主得救。她偶尔也跟着参加聚会,但就是不能理解基督徒为何那么狂热。一同观看《耶稣传》电影时,她看着周围的人哭得涕泪滂沱,不禁怀疑自己的情感有先天的障碍。高中分班时,一位相熟的女生因为被分到另外的班级,哭着向她诉说如何难分难舍,她才开始相信世上有爱存在。她很少思考信仰,但为了让作文读起来不同凡响,偶尔会引用圣经的经文。 离开家乡去北京上大学后,她无意中在校园的咖啡厅里,看到一位年轻的外国人带领中国学生查经。性格内向的她,不可思议地主动上前搭讪,索取对方的电话号码。从此开启了信仰的历程,她接受了耶稣并且当天就向室友传福音。如今她已经是教会的同工,在上帝的家中找回了失落的爱。 这样的见证也许算不上传奇,但类似的故事,我经常在服事新世代基督徒的时候听到。相信在下一个主日,还会有如此经历的年轻人进入中国教会,改写他们的人生剧本。这些所谓的“千禧一代”,对福音并不是全然陌生。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少接触过基督教的文化,甚至身边不乏信主的亲友,但他们始终未能叩敲信仰之门。只有等他们遇到让自己感觉耳目一新的基督徒,才会怦然心动,将历史的真理与眼前的世界对接。 令我好奇和困惑的是,文化相同背景相近的本地基督徒,甚至骨肉之亲的信仰,未必能有效地影响人决志信主。而语言生疏经验肤浅的宣教士,却常常会莫名地吸引那些正在苦闷着孤独着的心灵。这究竟是距离产生的美感,还是福音的本质使然? 走出去的信仰 我想到怀揣异象与热情漂洋过海,奠定马来西亚华人教会历史的富雅各牧师。想到数不过来的有名无名的,缔造中国教会历史的外国宣教士。想到曾经带我寻访中国农村教会,并鼓励我奉献作传道人的韩国牧师。这些人都不是中国通也不是战略家,但他们为另一片土地作出了自己的抉择,并且含辛茹苦载履载艰,忠心地活出了奉献的人生。这样的摆上有难以想象的果效,它正是耶稣基督吸引每一代门徒的力量,也是信仰击中当代人心的秘密。约翰卫斯理曾说过,“给我一百个除了罪什么也不怕,除了上帝什么也不要的人,我便能震撼这个世界。”纯粹朴素的信仰,让人可以作出勇敢的决定;看似牺牲的选择,却能像耶稣一样奇妙地改变他人。 中国教会正在酝酿宣教的计划,马来西亚华人教会已经走在前面。这末世的收割路阻且长,但我们都曾被来自远方的神的仆人感动,在他们的故事里拥有了我们的历史。如今我们温习历史和怀想先辈时,更可以期待未来的世代因这代人的信和爱而改变。我难以忘怀富雅各纪念公园中心的独特雕塑,一滴血浸透了整片土地。继承历史的教会也需要创造历史,走出去的信仰才能生根结果。不论我们的教会已经百年风霜,还是初见规模,都有责任也有能力延续历史的复兴。让我们期待宣教的明天,也选择自己的摆上。

时事回应:土团进军砂拉越

文/晖(退休公务员) 马来西亚土著团结党,其国语名称为“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简称土团党(PPBM)挥军东渡砂拉越已成定局,如今是如箭在弦,只欠东风,待时机成熟,将由总部代表进行推介礼。 从种种迹象显示,目前土团党正积极在砂拉越招兵买马,甚至要收编华裔为附属党员(Associate members),以壮大其力量与声势,并竟其霸业。尽管附属党员不享有投票权,或竞选党内职位的资格,到底是否有人问津,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目前从西马引进的行动党、公正党、伊斯兰党,及诚信党,在砂拉越都有立足之地,看来砂民欲阻止土团党于门外已招架乏力。一挨土团党在砂拉越各地筹备设立区部的工作就绪,土团高层即名正言顺的宣布,土团党按砂民的要求,入驻砂拉越以证明其正当性。 目前,犀鸟乡子民对土团党进军这一片堪称是“马来西亚硕果仅存的政治净土”有两极化的看法。砂拉越本土派认为沙巴的例子前车可鉴,土团党是一个种族政党,其挥军来砂是有政治隐议程,无非是要让砂拉越本土政党销声匿迹,使砂民归顺西马政治,从而使“砂拉越人的砂拉越运动”无疾而终。另一派,即亲希盟派系则认为有竞争才有进步,砂拉越的善治(Good Governance)也并非无懈可击,土团党才是土保党的竞争对手。 希望联盟入主布城已届满百日,其选前信誓旦旦“拥抱希望、重建家园”的理念正在逐步进入验收的阶段,人民已不在沉迷于竞选时的甜言蜜语状态中,因为生活总得回归现实。无可讳言,土团党进军砂拉越有其政治考量,无非是要扩大其政治版图和影响力;而砂民更加担心的是,土团党此举是否会加剧砂拉越的种族、宗教政治,并破坏本土既有的和谐种族、宗教关系。 此时此刻土团党东渡砂拉越是怀抱雄心壮志,或野心勃勃见仁见智,而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不过时间将说明一切。然而,政治观察家认为,希盟作为联邦执政联盟务必言而有信、励精图治,公平对待砂拉越、给于充足拨款发展本地基本设施与地方经济、归还大马协议下砂拉越自主权、兑现廿巴仙石油、天然气开采税,才不致在来届大选中被砂拉越选民所唾弃。

牧者耕心:在上帝手中的一位小孩 (经文:士师记六1至24四节)

文/朱新进(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 上帝是非常奇妙的,因为祂行事与祂的子民行事是完全不同的。每当上帝选召人为祂工作,祂更是奇妙,因为祂不看人的外表(但是人喜欢看外表),上帝所看重的乃是人的内在表现。换言之,祂选择为祂所用人的条件,不是根据人的外表而是人内在的真诚。 在圣经里凡被上帝所使用的人都是平凡的;可是一旦平凡的人乐意将自己安放在上帝的手中,他们就能成为不平凡。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条件,可他们一旦“在上帝的手中”,却能为上帝成就许多不平常的事。所以,有些曾被上帝使用过的人或许仍然不被人所知,因为他们只是些极其平凡的人。 撒母耳上第十六章7节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的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那么,每当选举时,我们是否还是看人的外貌以及外表所附有的条件来选人?但我们要切记:一个人的内在表现重过他外表的表现,一个人内在的真诚远比一个人在外表看的见的表现重要的多。所以,上帝选人时乃是看他的内在表现。 由于上帝拒绝了扫罗继续为以色列的王,所以祂要另立一位新王。但祂当时所选的却是一位小孩,要立他为王。不免有人会问:“这一位被上帝看上为王的大卫,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条件?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当撒母耳要立一位新王时,上帝对他说:“我即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 大卫是上帝自己选定的,由此可见选人为上帝工作乃是上帝自己的拣选;是上帝采取了主动的表现,然后上帝才感动人与祂配合,作出积极的回应。2016年对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说,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选举年;在总议会属下的六个年议会皆需在年底前召开年会时,各自选出一个会长,执行年议会的事宜;然而,总议会也当于九月期间召开总议会时,选出一位会督执行总议会的事宜。 当主仆那时在马来西亚期间,有些牧者与会友关心选举的事,不免会问:“到底谁比较合适担任年议会会长?谁比较适宜担任会督?”主仆认为选择人为上帝使用,该是上帝自己的事,我们只能配合祂的心意。凡上帝所拣选的人必定是合祂的心意,而且凡祂所选的人,必也乐意凡事遵行祂的旨意。故此,在选举前我们不应有人牵涉当中,诸如预先的宣传、拉票与暗中安排等。因此,选举事宜所当作的是求上帝安排合祂心意的人来担任,而不是按人的心意选出我们心目中的领袖。 虽然当时上帝要撒母耳立大卫为王,但是大卫却仍然留在田园里,他并没有即使被呼召去见撒母耳。大卫没有打仗或行政的经验,在人的眼里,他根本没有条件可以被选中作以色列人的王;但是上帝的灵却指示撒母耳要立大卫为王,因为上帝选人不看外表,只看人内在的真诚。 大卫具有上帝要求的条件。结果,大卫果然也不负上帝所托,成为一位最有眼光而又有影响力的领袖。那么,当我们被委托为上帝拣选教会属灵领袖之时,我们是否也当像上帝所作的那样?上帝只看人内在的表现,祂选人不看外表。难道我们被要求选人时,我们是否需看对方有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在教会内有否担任什么高职,在行政方面有没有多年的经验及在语言方面是否会讲多种语言等? 这些所提到的,都不是上帝所考虑要选人为祂工作的条件。祂所要的乃是被选的人要合祂的心意,同时被选上的人也凡事乐意遵行上帝的旨意。他该有眼光而又有影响力,这影响力乃来自于他内在力量的表现,而不是外表的精彩表现。 一.上帝对大卫的观察 上帝的眼目是雪亮的,人无法逃避上帝的眼目。所以,祂在选人时并不是盲目地随便抓一个人来作领袖。祂的眼目乃是时时刻刻观察祂的子民,祂看到大卫对祂有追求的心意。大卫犹如使徒行传十三章23至24节所说的:“‘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从这人的后裔中,上帝已经照着所应许的,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稣。” 身为上帝的儿女都当如大卫对上帝有追求的心意,对上帝有完全的交托。上帝要使用的人就是那些肯向上帝完全交托的人,乐意被圣灵使用;如在职场上,他们不是要讨人喜悦,而是讨上帝喜悦。他们忠心的工作是要扩张上帝的国度,而不是要建立自己个人的小王国。如果事奉者能够对上帝越交托,越能讨上帝喜悦,上帝也越能恩膏事奉的人,同时越能使用他们,为祂成就大事。 上帝拣选平凡的人,但是祂也先洁净他们,并加添力量给他们,使他们成为不平凡的人,为上帝成就不平凡的事。从经文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以色列人是上帝所拣选的子民。上帝透过两位伟大的领袖——摩西与约书亚,将他们带领到应许之地。可是,这两位领袖死后,他们便与当地的人同流合污,慢慢遗忘他们的身份,并与外邦人来往,与当地的人作朋友,成为他们的人。结果,他们最终受到上帝最严厉的刑罚,上帝要使他们屈膝向祂求救。 以色列人的行为提醒我们,当记住我们是上帝用重价赎回来的,理当圣洁。可是,我们往往经过一段漫长时间后,慢慢放下戒备,不再继续持守身份,结果我们与不信的人没有什么区别。记得在十九世纪时,从中国福州来诗巫开垦的福州基督徒多是虔诚的。他们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仍然持守安息日。他们对上帝的信仰虽然单纯的,但他们对上帝却是相信与坚定。当时基督徒家长都乐意将儿女带到上帝的面前,成为上帝的子民;那时父母为子女留下的产业,乃是他们的信仰。 笔者最感欣慰的是,父母所留下给我的产业乃是他们的信仰。这信仰竟然成为我踏上一生事奉的途径,这信仰也成为我建立婚姻的基础,更是为来生的盼望。可是我也发现,经过先辈多年耕耘之后,不少基督徒都已兴旺,都过着富有而又安宁的生活。结果,不少福州基督徒便慢慢松懈,不再继续持守他们的身份。虽然大多卫理信徒都于星期天上教堂作礼拜,但在周间都无法过着基督徒的生活,对上帝也不是那么信靠与坚定。但我们要记住,我们都是上帝用重价赎回的,理应圣洁,要不然,有一天我们要受上帝的刑罚。 二.以色列人忘记上帝 到底什么使以色列人忘记上帝? 由于以色列人住在上帝为他们预备的应许之地,不但得到上帝的眷顾,上帝的祝福也不断临到他们。当他们辛苦与贫穷时,他们全心全意依靠上帝;可是一旦平安无事时,就开始慢慢远离上帝,松懈不再继续持守上帝选民的身份。他们的兴旺,使他们忘记上帝。他们忘了富裕是上帝的祝福。这就是上帝为何常引领他们经历苦难。…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手机是上帝吗?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手机响了,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你可能是拿起来,看看是谁打来的,然后立刻聆听——你对手机唯命是从! 如果我问你:“手机是你的上帝吗?”你当然会立刻否认:“手机?怎么可能是上帝啊?!” 请容许我说说看,为什么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上帝”? 从小孩到老年人,人人一机在手(也有人是二三机一手),机不离手。从早上醒过来,起来一定先向它“朝拜”,然后如影随形地一整天跟着它,一直到晚上睡觉把它安放在床边或床上,保护自己一夜好梦。 当然,有了智能手机就有很多方便,可以与亲友随时联系,时时刻刻都可以分享当下的心情、情况、看法等等。也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来玩游戏,读圣经,写日记,记事件,查字典,看天气,寻资料,找地方等等。总之,手机已经几乎成为了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了!一机在手,呼风唤雨,威风八面。 不经意之间,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完全依赖和仰望的“上帝”;真是“除它以外,别无爱慕”了。 不听电话有时 因为手机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当手机一响的时候,大家只好“唯命是从”了。难怪会议正在进行时,或者聚会正在举行中,一些人立刻离席接电话。 为什么一定要接电话呢?我想不通,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 如果你是值勤的医生,情有可原;但世界上紧急的事情不是太多, 可以迟一点,等茶点时,或休息时,再回电吗?为什么一定要立刻接电话呢?这样做,其实是对会议不尊重,对其他人不尊重。 一般在教会崇拜里,大家都蛮守规矩,都很尊重崇拜,敬畏上帝,把手机关掉或调到静音;但是,为什么在会议中或其他聚会里一定要接听电话呢? 传道书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三1-2、7) 容许我应用这段话语说: 听电话有时,不听电话有时! 大家在崇拜中已经养成不听电话的习惯;因此,现在也恳请大家在其他场合里,如会议当中或聚会的时候,甚至与人面对面谈话时,也都养成不听手机电话的习惯,因为手机不是我们的上帝。 2018年8月12日 写于诗巫年会会长屋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陈华新:文字是 有生命力的 文字是有使命感的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陈华新(古晋马当堂主理牧师) 自小喜爱阅读的陈华新,从小学对《南洋儿童》、《儿童乐园》,及到中学是所读的《当代文艺》、《读者文摘》都爱不释手。中学信主后,教会图书馆中的繁露小说,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的许牧世及何晓东翻译的基督教小说,都是他阅读的“启蒙者”,同时也启发了他写作的兴趣。 高中时,他寄宿于学校,开始接触金庸古龙、琼瑶倪匡;还有学校图书馆中的许多西方名著,也薰陶培养着他阅读和藏书的爱好。那时的他经常流连在许多教会图书馆里,乐而忘返。 那陈华新又是怎么对文字创作产生兴趣呢? 他说:“阅读与写作常是相辅相成,在阅读时把那些华词美藻抄袭在册薄,再加上自己梦中世界的故事,就成为自己的文艺创作,也就开始经常投稿。还记得当时的《大众报》、《砂拉越晚报》、《道青》、《卫理报》、《北马晨光》、《南钟报》,特别是《学报》(学生周报),越写越读,愈读愈写。日前,我把四十年前的创作找来看看,可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纵然荒唐了点;但那是写作的布局,才有今天的‘书写习牧’。回想起来,我还得要谢谢那些年常常骂我‘回家啰!我要锁门了’的人。” 后天的兴趣培养 问起他如何培养阅读兴趣,他说阅读确实有天赐的睿智。不过,他以为还要有后天的兴趣培养和师长们的鼓励。小时候,王继曾牧师常常鼓励他,也在锡安函授高级课程中欣赏他的文章。在神学院时,薛玉光老师特别购买书本给他读(如今我也学他,送书给同路人)。现在再从头回忆,有几本西方名著(《简爱》、《基督山伯爵》)和唐佑之牧师早期著作,更是深深影响他写作的兴趣和坚持。 对于“如何鼓励人”这问题,他还是说;“阅读需要自己培养兴趣,没有人是一蹴而就。” 陈华新表示,在献身前,他喜欢写爱情人生(也可能那还是爱做梦的青春年龄)。那时候的稿费,确实太鼓励他了;毕竟当时五块钱的稿费,可以做好多事啊!自神学毕业出来,他在一教会牧养,那段期间他自写自编自资自印。想想那四年来的坚持,都因兴趣和恩赐献主使然。迄今,他仍然喜欢文学书籍(其实,应该是什么书都喜欢)。 “讲到创作,骗自己罢了,那是卖花赞花香呵!有一件事情我得说一说,当年《诗华日报》和《马来西亚日报》的年刊的征文比赛,可真是我的‘创作’。所以,若说参加比赛作品得奖算是‘创作’,那这‘创作’确实是我格子世界的成长和成就。而我,最钟意自己的《三十六计布道法》一册。 路不转人转 他对于电子网络之下的阅读及出版事业及印刷媒体还有没有明天,也有个人的见解。他认为,近十年来(确实只不过十余来年),文字载体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电子外星字代替了平面文字。当人手一机,且一按即有,图文并茂,许多出版服务业都变成夕阳工业,坚挺强持。许多文字创作者也转型,从微写作再出发。 所谓“路不转人转”,保罗也说在什么人当中就做什么人,为要得着这些人。网络世界也可以成为书写的平台。不过他并不喜欢在网络世界阅读,这是认识我的人都知道的,更不鼓励大家只用网络或电子圣经阅读。 印刷媒体有没有明天不是最重要,就好象我们看到所分出的福音单张被丢了,但还是会继续去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使命!当马利亚把真哪哒香膏抹在耶稣的脚上,众门徒都默认是“枉费”,什么是枉费?就是浪费!若认为为主摆上是浪费,那就算拿一杯水给主,对犹大来说也许也是浪费的。世人可能认为文字服事是某种“浪费”,从经济利润考量也认为要停止印刷;但若把文字布道从这“得人”的工作中挪了,我们岂能说自己是爱主的人?! “即使手机与电脑的普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我想我从莫非老师席前学习的是:基督徒文字工作者本来就是因时制宜,必须有文化使命感 ——进入世界服事人的一群。不是你有没有兴趣,而是要克意制造兴趣,培养文字宣教的使命。”陈华新继续说:“身为基督徒,我常说:当我们购买一本基督教书籍,就是延续基督教文字的寿命;当我们购买一份基督教杂志,就是支持文字工作者继续地征途的甘心。 什么书都阅读 有人说:若要做短命工作,就去办报;有人说若要基督教停止工作,就先停止文字工作。 其实,每个基督徒都是文字的工作者,因为上帝是文字工作者,上帝继续用文字工作。上帝藉着有人写书,有人出书;上帝藉着有人买书,有人看书……。你是哪一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