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33期

交流站:2019年灵修笔记写作研习会报名表

主题: 2019年灵修笔记写作研习会“提升写作力──从培养灵修习惯开始” 主办单位: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 课程介绍: 建立每天写灵修笔记的习惯,训练蒐集材料的习惯,明白与圣灵同行的意义,藉写作培育门徒,藉写作与大使命联结。 讲员: 李鸿志牧师(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毕业,曾在木栅浸信会牧会,现为文字牧师,著有《五年圣经灵修之第一年》、《五年读完一遍圣经中英笔记》等十余本书。) 日期: 2019年11月9日(六) 时间: 8:30am-11:30am;2:00pm-5:00pm 地点: 诗巫卫理神学院礼堂 研习会奉献:RM50(含课堂材料《五年读完圣经一遍(中英笔记)》一本) 目标人数: 100人(额满为止) 姓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道堂义走完成目标奉献 建设教育楼造就更多人

卫理公会诗巫圣道堂于8月31日进行义走,参与人数约300人,共分成两组(2km和5km)以完成义走任务。 此次义走目的是为了建设教育楼兼牧师屋,目标奉献为RM150,000。感谢上帝,完成目标奉献。 目前圣道堂崇拜人数有1千人左右,并有9个不同年龄阶层的团契,其中包括:乐龄、妇女会、成团、初成、青团、少团、儿团、主日学、男少年军、女少年军等。 面对这么多团体及会友,这些年来本堂建筑物不敷使用,急需更多空间。感谢上帝和弟兄姐妹的同心,还有政府批准,计划多年的教育楼兼牧师楼预估今年将动土建设,以造就更多人。愿上帝赐福所有关心本堂事工者。(圣道堂资讯传播委员会供稿)

我思故我写:属灵的迷思

文/王育新(美国恩福基督教会牧师) “属灵” ,在谬误的认知下,往往成为不少基督徒梦想追求的虚幻头衔;同时,也成为不少基督徒心头的一块大石。前者,固然在信了主之后放下了世上的虚荣,可是,在信仰的道路上,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却陷入了追求灵里想要成为“属灵人”的虚荣陷阱。至于后者,则因着自己一直都未能成为一个众人眼里的“属灵人”而心生自卑感和罪疚感;且随着信主的年日加增,心里头的自卑感和罪疚感也就越发加重。 “要做一个属灵的基督徒。”这是在教会里经常都会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完全正确,一个真心悔罪改过的人,在成为基督徒之后,理当要追求成为一名“属灵”的基督徒;可是,要怎样才算是一名“属灵”的基督徒呢?兴许,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对“属灵”定义的普遍迷思,或可让我们从反面稍微窥探到何谓“属灵”的端倪。 ◎迷思一:讲方言、见异象、做异梦、唱灵歌、跳灵舞、听到上帝对他说话——举凡重视并传讲这些信息的,就是“属灵”的牧师、传道;举凡注重、高举且追求这些的,就被称为“属灵”的基督徒。持平而论,能有前述的灵里经历,如若属实,而且能帮助自己在属灵生命上成长,那未尝不是一件美事。之不过,如若将之拿来向其他牧者和基督徒夸口、炫耀,那就真个不“属灵”了。因不知“谦卑”二字如何写;针对前述的种种,可以斩钉截铁地说,那种所谓的“属灵”是毫无圣经依据,只是有心人的错误迷思。 ◎迷思二:热心事奉、热心聚会、热心奉献、热心作见证、热心传福音、热心宣教等——凡是热心于教会福音事工和活动的牧师、传道以及基督徒就是“属灵人”。想当然,每一个牧者或基督徒理当要热心于教会的福音事工和活动;众多当中,肯定有不少是真正真心热心于主的托付。只不过,“热心”并不等同“属灵”啊!有者热心只是个性使然;有者热心是因为责任所在;有者热心只是出于好表现;有者纯粹是跟风的热心等,不一而足。可见,若谓“热心”即是“属灵”,那是一种无知的迷思。 ◎迷思三:每天用一大段时间灵修、读经、祷告;言语中常提到上帝、主、圣灵;开口、闭口都是“赞美主”、“哈利路亚”、“感谢主”、“阿们”;做什么都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恩典——哇!好“属灵”啊!当然,能有那些表现,未尝不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之不过,有一句话说的好“表象并不一定是真相”。试问,在其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23a)

一介书声:等侯上帝

文/王凯贞(民都鲁双恩堂) 书籍:傻傻蒙福一家人 作者:连加恩、高丽婷 出版社:校园书房 作者凭着极大的信心带着一家大小前往一个未曾去过的地方工作。当他遇到许多困难时,他只做一件事:祷告。透过祷告,作者专心仰望上帝并安静等候上帝的应许来到。在这本书中,作者所遇到的经历是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面对的大小问题。上帝要我们学习单纯的顺服及全然的委身,虽然这做起来不容易,但若总是相信上帝的带领,这一切都会按着上帝的心意而成就。 我们常常总是为了世上的事、其他人、物质等而活,殊不知上帝更希望我们单单为祂而活,塑造我们的生命并使用我们成为更多人的帮助。当我们愿意顺服在上帝的带领下时,上帝会引领我们从迷糊中走出清楚的未来。我们的生命更因此清清楚楚地见证上帝带领的恩典,成为一个最美好的见证。 圣经中记载“爱是永不止息”,这话的意思是,无论我们遭遇什么环境,这个“爱”永远能让我们在患难中找到新的契机,反败为胜。所以要凭着信心,无论我们身处天涯海角,都相信有上帝的恩典随行。 人生在世,遇到大小风浪是在所难免的,但一连串的冒险会换来一连串的磨练,继而成为我们倚靠上帝的更大信心。所有的患难到最后都会得到上帝加倍的祝福。虽然经历困苦挫折,但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生命的宝藏。感谢上帝,精心为我们策划生活中的每一项大小事务;感谢上帝,祂清楚知道我们能胜任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因为这些挑战都是上帝按着我们的能力所加给我们的,祂相信我们绝对可以办得到。让我们放心大声宣告说:“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我凡事都能做。”

时事回应:国庆日的迷思

文/晖(退休公务员) 509曾被喻为马来西亚的“第二次独立日”,或“马来西亚2.0”,人们原以为国家经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政权轮替后,国家的建设将会逐渐步上正轨,新政府将提出建国的新论述,包括正确认识国家历史、国庆日,从而加强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并唤醒人民的爱国意识。 今年是希盟掌政以来第二度庆祝国庆日,从种种迹象显示当权者仍然选择萧规曹随,无意就历届政府对历史的扭曲作出纠正,并为国庆日正名,使东马两邦人民深感失望,并进一步加深了彼等的失落感。 爱国是举国本分 何谓“国庆日”?国庆日意味着国家创建或获得独立的纪念日。国庆日原本是国人同欢共庆的大好日子,因为国庆日意味着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国庆日理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再明确不过,不该有任何的争议。马来西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于1963年9月16日正式成立,为何国庆日却落在8月31日,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 我翻开字典查考“国家”一词的解释,其定义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由固定的土地和人民组成,有一个进行管理的组织的共同实体。”这是对国家实体(National Entity)的定义。另有一解释:“指一个国家所领有的整个区域。”这是局限于国家地理的定义。当官方声称,2019年国庆日是庆祝马来西亚建国62周年,那简直与历史事实格格不入,因为62年前,无论是从国家实体或地理定义,马来西亚联合邦这个国家根本并不存在。 今年国庆日的主题为“Sayangi Malaysiaku,Malaysia Bersih”,其中文翻译为“爱我国家,廉洁大马”。是的,爱国是举国上下的本分,而廉洁大马是不可或缺的操守——尊重大马建国历史、承认公民的宪赋权益,不分种族、宗教、地域,建立一个真正公平、正义、合理、友爱、团结、和谐、繁荣、进步、文明的国度。惟有不忘建国初衷,正视国家历史,摒弃极端种族、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才能迈开步伐,迎向光明的未来,为咱们的子孙建立一个地上的乐园。

马来西亚基督教联合会媒体文告:2019年8月28日 2019年国庆日&马来西亚日 团结促进和平与繁荣

供稿/马来西亚基督教联合会 当马来西亚人民在庆祝马来亚在1957年独立62周年纪念及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56周年纪念之际,让我们感谢上帝这些年以来带领我们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的国家经历了发展,也走过了一些艰辛的挑战。 我国政府已经公布了一个新的共同繁荣的马来西亚愿景。如果要实现这愿景使所有马来西亚人受益,包括原住民、贫穷人士和被边缘化的群体,我们就必须把焦点放在大事上,而非在小事上劳心。马来西亚的国债高达1兆马币,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持续的贸易战,及英国脱欧后将导致欧洲的不确定因素,像马来西亚这样一个贸易国是不能在妨碍国家恢复和增长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身为一个拥有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国家,我们不容许那些威胁我们和平、和谐与合一的人士所分裂。 在公众还未受煽动、破坏和平及公共秩序的行为之前,我们的领袖必须起来,坚定和勇敢地带领大家一起努力协调,铲除种族和宗教的极端主义、仇恨和分裂的言论。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警察、和所有当权者都不应逃避维护国家和平的责任。正如我们的内政部长所言:“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不同种族和宗教的多元国家。所有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都应该尊重和庆祝这个多元性的国家。” 第14届全国大选之后,那满溢的热情和希望,在短短的15个月内,已经被失望、沮丧、不信任、不满及危及种族和宗教的紧张局势所取代,破坏了能带领国家前进的团结。 值得赞赏的是,因着渴望能实质地把国家治理好,政府开始建立国家政策和结构,如:廉正、问责制、透明度、三权分立和法治。但若要实现改革议程和新马来西亚梦,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快速完成。 随着国会把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这800万年轻人需要有智慧和知识,才能在下届大选中负责任的投下手中的一票。若要在全球的舞台上竞争,进入数码经济时代,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一席之地,我们需要有远见的政策,迅速、客观、勇敢地实施教育体制的改革。 即便我们的新政府是希望联盟组成,我们仍然要继续仰望那赐予盼望的神: • 一个真正转型的国家,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相互肯定; • 以谦卑和给予恩典的态度进行真正的对话,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 • 为实现我们的愿景,让所有马来西亚人能互相拥抱,不分彼此。 让我们继续恳求全能的上帝, 赐国家元首、各州苏丹、各州元首、首相和内阁部长们、各州务大臣和各首席部长及行政议员和所有的国州议员有智慧、能力、勇气和健康。 愿他们以坚定不移的诚信及不屈不挠的决心为全体马来西亚人民谋求共同的利益。 爱我们的马来西亚:干净的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基督教联合会 主席:…

心得回响:“道成肉身”活在人群

文/罗新贺(民都鲁恩光堂) 香港五天四夜听起来不怎么有吸引力,一个密密麻麻的城市加上高消费的地方。但是明白自己在此大会能与世界各地青年领袖交流,近距离接触香港教会文化让我满心期待。 在这大会,深深地感受到香港青年基督徒领袖在各方面比我们砂拉越成熟稳重。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时事如政治、社会问题都有一定的关心和了解;我也认识了教会里年轻的社工。令人震惊的是,香港卫理公会被冠上“反政府”的名号,只因他们愿意公开地方让参与集会的人休息补水。 与不同国家的人一同分享上帝的话语、彼此扶持是何等奇妙。很感恩能参加这个大会,大会筹备会很用心地预备节目,如:晨祷的设计,会前小组分享题目和每日省查;因为身为领袖就应该有纪律,渴慕与上主亲近。 个人“与神同行”的环节,让我学习原来每天与主亲近可以如同约会一般激情甜蜜。明阵、抄写圣经、默观、默想和灵步等,都可以设计成每次与主约会的时光,让与上主亲近不再像例行公事一般沉闷。 实际改善生活品质 为了成为世上的光和盐,社区关怀是少不了的行动。在第二天,我们实际地走到社区游行,真实地看到贫富悬殊的香港——看到许多老人捡纸皮,做修建马路工人、清洁工人等。在高昂消费的生活中想尽办法讨生活的他们,我们能如何实际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品质,又如何把福音传给他们呢?我反思自己在所生活的社区中,又能如何回应社会的需要呢?求上主帮助我。 这个大会除了满满的学习和领受,还有遗憾。大会安排了十个与时事课题相关的工作坊来讨论学习(只恨我们鼓励太少人一起来参与学习)。我可以说这次是不枉此行,求上主帮助我,好好整理这次大量的学习和资讯,并分享给教区,鼓励年轻人,更渴望服事上帝,亲近祂。 跟砂拉越相比,香港教堂或称不上什么富丽堂皇,但她反而能常常在教会四面墙外活动,积极进行怜悯之工。我们是否让外人觉得上帝只在有形的教会里,而让人无法认知祂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呢? “Ekklesia”,愿我们的教会能“道成肉身”活在人群中!

心得回响:上帝与我何等亲近

文/谢丽萍(诗巫新福源堂) 这次营会的主题“ekklesia” 给我很大的提醒,虽然我们每一个人来不分国家,有不同身份,但我们都为耶稣所选立,都是属基督的身体。在第一晚的信息分享中,牧师以圣餐的四个(再熟悉不过)步骤告诉我:我是谁! 第一:拿起——我是蒙上帝所拣选的,所以我是尊贵重要的; 第二:祝福——我是受上帝祝福的,所以上帝一定与我同在; 第三:掰开——我是被上帝所破碎的,经历生命的艰难和破碎,并愿意让生命破碎,好叫我的生命得以成长而最后成为一分礼物。 第四:最后上帝把我差遣至世界进入社会。 营会第二天下午,每个组别分别到香港不同地区多方认识了解,在这个“outing”中,我发现当地情景与诗巫景况差不多,例如:香港有赛马会,诗巫有toto万字店,人们都想要搏一搏,把希望寄托在这未知的“运气”上;香港有摩门教教会,诗巫也有,而且摩门教信徒很殷勤地进入社区宣教,但基督徒积极走入社区传福音给居民的似乎少之又少;香港有许多老人穷人等弱势群体,诗巫也有许多街友和贫穷家庭……透过这样的外出接触,也启发我们应该走出教堂(建筑物),走进社会关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把耶稣带给他们。 火热的心能持续燃烧 另外,在营会第三天下午的时段,大会提供不同的灵修方式,要我们学习安静、聆听。我很久都没有这么安静地与上帝说话了。当天下午,我安静自己,向上帝认罪感恩,并把重担忧虑全都告诉祂时,发现其实上帝与我何等亲近。我坐在宽敞运动场仰望天空,望见鹰在空中飞翔,《如鹰展翅上腾》这首诗歌歌词就不断浮现在我脑海中。我想,这是上帝透过一只鹰提醒我! 透过这营会还有许多得着,真的很感恩。祈求上帝帮助我,这火热的心能持续不断燃烧,殷勤做主工;同时祈求祷告有更多青年进入世界,建立教会。 让我们成为“Ekklesia”——活在人群中的教会,道成肉身的教会!

心得回响:勇敢关怀非信徒

文/张凯雯(诗巫新福源堂) 能参加第九届青年领袖大会真的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也是第一次来香港。回想刚下飞机时,就有非常热情的香港青年来接待我们。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大会,一起学习主的话。 第二天,我们以小组方式到“黄大仙”(香港一个地区)关心当地人民。大部分老年人分享他们赌博是因为精神上没寄托,想从钱财上得到满足。这让我意识,我们还需要再加强社会关怀,因有很多人对上帝的认识不够,也有很多人因“个人需要”而离开了主。 上帝透过一些活动提醒我要放下自己,背起十字架跟从祂,要勇敢尝试关怀一些未信主或信心软弱的人回到教会,回到上主面前,一起得着上帝的赏赐。我也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灵修的方式。工作坊讲员分享在职场见证,让我学习如何在商场和职场活出基督的样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讲员们到一位姐妹工作岗位祝福,为他们祷告,而且他们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如:禁食祷告等等。 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及勇敢实践的一件事。我为此次能参与大会,十分庆幸和感恩,真的获益匪浅。

心得回响:参与服事祝福别人

文/李德顺(美里生命堂) 感恩,有机会参加这大会。我没到过香港,也是第一次参加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参与者的营会;能走出“家门”,了解当地需要和文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在繁忙大城市,看见港民步伐匆匆,长期处在压力中,我在想:他们是否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盼望?同样,我也反思自己的生命和服事。 这次大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社区探访。我们一组被分为三小组,去与当地的一到两位长者聊天。我与老婆婆聊天,得知他们那地区有很多吸毒者,多是年轻人,有的曾被送往戒毒中心,但一旦戒毒后出来,还是会走“回头路”。 我们探访的社区以老人居多,有的一人独居,孩子在别处工作;也有和家人同住,一家五口挤在小小公寓里;有些老人会被孩子送到老人院,因没有多余时间照顾。许多成年人一直处在高压的环境里,有时因工作忙碌而忽略家人,有时也因工作忙碌而轻忽了自己的健康。 比起他们,或许我们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或有比较多的自由时间可安排;可惜的是,我们同样没太珍惜自己和身边人相处的机会,也没珍惜在教会中服事的机会。我们应有更火热的心关怀与爱身边的人,并好好参与服事,祝福别人。 经过五天四夜的大会,我体悟到基督徒青年人若能活出“卫斯理约翰精神”,走入人群给予关怀和帮助,我想必能更有效地将福音广传,拓张天国的事工。盼望透过这次大会的学习,我能把这份精神带入美里教区及各牧区中,让青团契友在接下来的事奉及事工推动中,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策划与推动。若能把这份精神传承,透过实际关怀行动,我想能引领那些迷羊再次回到上帝的面前。

心得回响:让信仰生活充电

文/许能建(诗巫新福源堂)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青大会,有机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认识不同敬拜赞美方式、不同文化、不一样的崇拜方式,多样式灵修方式及各式各样学习的方式。 小组分享环节让我有很多得着,组员们都很积极分享,可以从他们分享中有不一样的理解与建议。组员之间互相包容、彼此联谊让我很快能融入小组。透过“社区游踪”,走入人群,进入社会了解社区景况。我们接触了一些年长者,发现他们都有赌博的习惯,主要是因为觉得生活中没寄托,于是把赌博当成娱乐,当然也抱着“以小博大”的心态。除了长者,我们也接触从海外到当地工作的外籍人士,他表示找不到合适的教会。我觉得应该多多帮助这些群众,好让他们在教会中找到精神寄托和归属感,更找到生命的主。 以信仰角度经营事业 “与神同行”的环节,让我可以在繁忙的时空里安静自己的身心灵。透过抄写经文,使我经历上帝与我同在,可以与祂亲近。我也从而认识到与祂亲近的方式可以如此多变化。第一次参与香港崇拜,感觉非常不一样,也受到当地教会弟兄姐妹的热情招待。参与大会的工作坊,令我认识到如何以信仰角度经营事业,同时了解要怎么样在信仰、事奉、工作和生活间取得平衡点。 我也看见香港青年人们的信仰与灵命坚固,能直率表达想法和意见。在最后一天的宣告环节,让我看到香港青年与我们的青年心态的差异——当我们在选人上台宣告时,第一反应就是想推给别人;但当地青年人都会很积极地发表与争取上台的机会。 透过参与这大会,我看见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大会也让我的信仰生活充电,收获满满。

心得回响:爱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

文/黄秀励(泗里街辟恩堂) 感谢主,此次有机会代表砂年青参与由香港卫理公会举办的“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九届青年领袖大会”。这次大会主题为“教会”,看似简单却让我获益良多。什么是“教会”呢?“教会”应该要做什么呢? “一”家人 参与营会的我们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家庭背景,但却因为耶稣基督,在主里合一。特别是在第二天晚上的“文化之夜”,虽然参与者都在各自呈现地区性文化节目,但所有人乐在其中,彼此交流,同心赞美主,在主里联系。我想这就是:因为基督,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言”语 人在异地,“言语“始终是我最大的障碍,而香港通用语是我不懂的广东话。但上帝告诉我:爱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还记得营会第二天下午的社区活动中,我和组员关心一个很冷漠的老人家,不管组员与他说什么话题,他都不理不睬。不过,当我送上一个蛋挞时,他却接受了,最后还一直向我们说“谢谢”。这不仅让我反思:今天我们一直说要传福音、要关心身边的人,但我们是否真正知道对方所缺的是什么? “难”处 香港的人民是举世闻名的冷酷和不爱笑的,但我们是否真能体会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呢?他们的“难处”或需要又到底是什么呢? 在营会最后一天的闭幕礼上,李炳光牧师提醒我们:不只要走入社群,还要活在社群中。愿我学习有更多地忍耐与爱心,关心身边的人,活在我的社群中,了解知道对方的需要和难处,祝福更多的人得着福音。 “尽”心、尽性、尽力 在第一天开幕礼上,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林崇智牧师引用圣餐的”四个动作“(拿起:上帝拣选你;祝福:上帝祝福我;掰开:接受生命的破碎,让上帝来塑造;分给:上帝差遣我们到世界不同角落,服侍主的羊群),告诉我们谁是“教会”。而今天,身为基督的我们,就是领受上帝恩典的“教会”。我们虽然有着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工作、不一的生活,但我们却有着一样的使命,就是:尽心、尽性、尽力“教会”身边的人做对的事,透过关心和我们的言语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得着这恩典。 最后的最后,引用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郭汉成牧师,也是大会主题信息的讲员的一段话为结束:我们就是世上的盐和光,生命中照亮神的光,成为上帝百般祝福的“教会”。(参太五13-16)。

心得回响:一生以卫斯理约翰为榜样

文/黄敬状(诗巫怀安堂) 感谢上帝,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一次的“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九届青年领袖大会”,令我在各方面增添知识,是一次很美好的经历。 大会多位讲员的讲道都十分发人深省,带给我许多启发。首先,我了解到我们循道卫理青年是一群需要认罪悔改重生得救的青年;循道卫理青年也要学习愿意把生命献上,一生以卫斯理约翰为榜样,顺服追随基督。在基督的团契里,彼此立约,互相督促与扶持,藉着祷告、读经、追求长进,共走天路。大会的信息再次提醒我们循道卫理青年,要委身作基督的门徒,积极参与教会的事奉,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承担使命,广传福音。在多元种族文化的社会里,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随走随传,以敬虔的心灵、改变世界的心志和怜悯的心肠,为主作见证。 在大会当中,我们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循道卫理青年,加深我对各地区卫理教会的认识与认同;同时让本宗华人青年领袖在大会中彼此交流,互相学习,进而建立合一的教会。大会再次强调主题“EKKLESIA”——教会——不只是一座建筑物或一个宗教组织,也不单是一群在礼拜天聚集的会众,更不是牧职人员。“教会”(EKKLESIA)就是被呼召出来的群体,需要带着上帝的话语和天国的使命,散落在社会各处,活出基督福音,将上帝的国度带到地上。 透过此次青年领袖大会,我们再次一同反思教会的本质和使命,让本宗青年信徒得到生命造就,同心在地上建立上帝的国度。上帝拣选我,祂也祝福我,叫我的生命经历艰难破碎,装备我接受差遣进入困苦的世界,成为上帝将我分给世界的一份充满爱的礼物,带领世界离开黑暗,进入光明,生命得着上帝的救赎和改变。我们要成为活生生的“EKKLESIA”,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立无墙的教会,在职场中、在家庭里活出主耶稣基督。

心得回响:故事仍在继续…..

文/林敏仪(民都鲁恩光堂) 香港炎热的天气依稀还温存在我的记忆里,那五天四夜的营会同样让我如此深刻。一开始觉得自己对“Ekkelsia”这主题没多大感触,总觉得大概又是在传递一些关于教会合一或让我们更委身在教会之类的信息。哪知道,这竟是一趟经历上帝奇妙恩典的旅程。 其中让我经历更多的是香港弟兄姐妹设计的活动,真心觉得他们很用心预备这次大会,因每个活动环节都非常有意思且让人反思。每天早上迎接我们的是一封《天父的信》的小卡片,提醒我们:上帝对我们的爱。每天早上灵修篇提醒我:上帝顾念着我正在烦恼的事物。 大会第二天进行一项非常特别的活动,就是有约半天时间分组到香港各个地去了解该地文化,去将“教会”实践出来。我们小组一起协商购买当地居民所需物品,带到社区分享,并透过聊天关怀他们。因为我的广东话不好,所以大部分都交由我组员去交谈,看着组员们和一群陌生人交谈时,我仿佛看见“教会”真实的模样。这活动让我真实明白,现在青年人(包括自己)都被活动困在教堂这建筑物之中了,真的“教会”(也就是我们)是要走出去的!我们应用我们的生命,用上帝的爱吸引他人的生命,而不是靠那些花俏吸引人的节目。 来跟从我 大会第三天下午,阳光正猛时,正是我生命经历上帝的时刻。大会透过不同活动让我们与上帝相处,我首先选择到大自然中思想上帝向祂祷告。在大自然中,我跟上帝哭诉着自己面对的困难,忏悔着我亏欠祂的事,做了很多祷告……感觉自己很久没有这样跟上帝独处了。 尔后,我便到大礼堂抄写经节,由于抄写的次数真的很多,到现在都还清楚记得,那是马太福音十六章24-25节,讲述着舍己跟随耶稣的经文。在抄写过程中还是不太了解上帝要透过这段经文跟我说什么,又想着大会准备那么多方式亲近上帝,不体验一下有些可惜;于是停下手上的笔,用剩下不多时间去了另一站。 那是一间课室,裡面有12使徒的代表图案和12张椅子摆在这些图案面前;因为12张椅子都坐满了人,我就先在一旁领取关于12使徒的资料。刚拿好就看见有人从位子上离开,我也赶紧坐下去。看着图案的三个钱袋及地下写着“马太”的名字,我没想太多就打开资料寻找马太的那一篇文章。看到文章后,我很是震惊,因为第一段话就是“来跟从我”!这段过程能这么详细地叙述,是因为这经历实在太深刻了。 当晚跟小组们分享时,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我觉得自己是那么不好,那么不配,像我这样一个糟糕的人,怎么就配得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回应我的祷告,拯救我。上帝的爱真的远超过我所想像的,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份爱。就在那一天,逃跑已久的我被上帝重新“捡回来”,再次放在祂的手中。 参加完世青大会,我有许多看见,也有许多得着,奇妙恩典的旅程有述说不完的经历(包括最后一晚的呼召),但我绝对不会忘记大会带给我的感动和使命——成为一个走出去的教会! 但,我想就在此打住,故事仍在继续……We are “Ekklesia”!

心得回响:再次反思 教会的本质及使命

文/余俐璟(古晋晋福堂) 原以为这次没机会参加了!感恩,虽然今年已过了青团年龄,但因上帝的恩典、职员会的“怜悯”,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次大会;也正因如此,我特别珍惜,特别有回忆。 本次大会在天气非常炎热的香港中華基督教會烏溪沙青年新村举行,共335位来自香港、台湾、澳洲、新加坡、西马、沙巴及砂拉越的牧者及青年参与。 大会主题为“EKKLESIA”,就是“教会”的意思。教会不只是一座建筑物或一个宗教组织,更不单只是一群人在主日聚集的地方。“教会”(EKKLESIA)是一个被呼召出来的群体,他们带着上帝的话语及天国的使命散落在社会各处,活出基督福音,将上帝的国度带到地上;我们就是教会。大会让我们透过这次循道卫理青年领袖大会,再一次一同反思教会的本质及使命。 在困境中找到一线希望 让我印象较深刻的就是“社区游踪”环节。每一个小组被安排到香港不同社区进行观察,并了解该区的香港基层生活、赌博问题及多元宗教的情况,并分发小礼物给路人。我们一组被安排到葵芳,我们就在该地步行到后期圣徒教会外参观,经过一个香港赛马会投注站,之后来到一个社区小公园,在那里我们安静片刻,并按“社区游踪”中我们的所见所闻,写出代祷事项。 在这环节,我个人感受是:香港人的生活实在太繁忙,每个人脸上似乎很少看到笑容;另一方面我看到,虽然香港人面对环境的种种压力,却仍然会花钱到投注站赌博,或许这已成为香港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又或者他们希望在困境中找到一线希望。 给我更多的异象 来到大会的最后一天,每一个区域被安排进行一项讨论,就是如何在各个区域中落实这次的主题 “EKKLESIA”。经过我们一行人的讨论,做出了以下的宣言: “我们是来自马来西亚砂拉越的循道卫理青年,认为在所属地区最需要的是蒙恩的青年走出教堂进入社会。我们相信我们的教会可帮助扶持贫困弱势的群体,作为教会当中的青年,我们愿意奉献时间、金钱、才干等,期望上主藉我们令所属地区达至服务社会、唯尽忠诚、待人接物、不存私心。” 在青年团契的“岁月”中,我有机会参与三次“循道卫理青年领袖大会”(2012年在马六甲、2017年在新加坡、2019年在香港),这或许也是我最后一次参与的“循道卫理青年领袖大会”。每一次参与这样的大会,都会让我有新的思维,让我在服事的道路上有更多的看见与领受。在大会中接触来自不同地方的弟兄姐妹,对我来说是一个难而可贵的聚会。透过这样的大会,更让我从当中的灵修、敬拜、信息分享、联谊及交流中有许许多多的领受与学习,也让我可以更加认识我们所信靠的神,并继续装备自己,为主所用。 祈愿上帝在这次的大会之后,可以给我更多的异象,让这次的主题“EKKLESIA”可以透过我的教会,落实并融入在我们的社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