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卫理报

陪伴机器人可以抚慰人心 林清妮:真人交往的经验比较宝贵

时事回应 @韵琴 (本报记者) 疫情当前,无法外出与朋友聚会,你会感到孤独寂寞吗?日本推出萌萌哒的陪伴机器人,抚慰你的孤独,排解你的寂寞。 近日消息,随着新冠疫情蔓延,主打情感疗愈功能的陪伴机器人在日本销量激增。人们都因防疫管控措施没法与亲友相聚,而陪伴机器人就给他们带去了安慰和陪伴。 然而,这种陪伴机器人是否真的可以达到陪伴的目的?或者说,陪伴机器人有朝一日会真的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吗? 走向更加孤独的境界 “陪伴机器人的开发本意,是帮助人们走出孤独,达到抚慰心灵的作用。但是,长久下去,很可能会把人推向更孤独的深渊。”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幸福与家庭辅导部干事林清妮在受询时说,一个人会感到孤独,很大部份原因是原生家庭的关系出了问题。“陪伴机器人在某个程度上,也许真的可以扮演陪伴的角色,却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目前看来,这些陪伴机器人的功能就如宠物般,给有需要的人们带来了及时的温暖,但无可否认的是,机器人比起宠物来说,功能可能更加全面。因为机器人可以与主人有对答、有互动,甚至在未来还有更多功能也不一定。 这样一来,人们可能就愈来愈不需要与真人交往,毕竟真人交往有太多的不确定,可能是一辈子的朋友,也可能会在若干年后反目成仇,形同陌路。于是,陪伴机器人的存在绝对有可能让一个人走向更加孤独的境界。“因为陪伴机器人只是让你看起来有人陪伴,却始终不是真正的陪伴。” 林干事说,机器人与真人不同,主人可以对它进行量身定制的设定,是一个百依百顺的“伴侣”,还可以随时地“开机”与“关机”,简直就是一个理想的“伴侣”。 因此,她认为,陪伴机器人推出的立意是很好,但还是适当使用就好,千万不可滥用。“真人交往虽说有许多不确定,但是,与人交往将更好地帮助人们成长。” 虽然市面有这种产品的推出,但她强调,尽可能的话,还是不要放弃与真人交往,纵然真人交往比较多不确定性,但却是难得且宝贵的人生经验。 新闻背景: 疫情期陪伴机器人销量激增 你看过电影《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吗?电影中有位长相又萌又憨的智能机器人大白,既暖心又能陪伴你,是不是一个最佳伴侣呢?你知道吗?现实中虽然暂时还没有大白,但有陪伴机器人的这一天,可能已经不远了。 早在多年前,各大人工智能开发商就开始推出各种智能机器人,以便可以为人们代劳各样事务;而陪伴型机器人则是这两年开始愈来愈多地被开发与推出市场的一种智能产品。…

是时候将一家人的心连系在一起了!

@王振秀(卫斯理华语堂)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在外地从事前线的工作,在这疫情间我特别担心她的安危;还有令人忧心的,是上中学儿子在这疫情间每天的生活作息日夜颠倒,机不离手。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切的担忧与无能为力憋在心里非常难受;我只能化这难受为力量,将这重担交给天上阿爸父来扛。因为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 我自一年多前就开始使用《每日为孩子穿戴神所赐全副军装》的祷告词为孩子们祷告。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我每一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们提名祷告,将他们一天的生活托付给天上的阿爸父来看顾指导;孩子们也以“阿门”做为回应,领受上帝的恩典。 直到去年十一月(也是我两个孩子生日的月份),有一天,我两老在客厅和儿子聊天讨论如何帮他庆生。不久后,我也收到女儿朋友的电话要求我们录下对“在外孤单”女儿的生日祝福话。我如当头棒喝,顿时从我脑海里浮现“家庭祭坛”。是时候,将我们一家人的心连系在一起了! 我便向“一家之主”和女儿提起家庭祭坛,他们举双手赞成,就连一向难搞的儿子也赞成了。女儿甚至还加入一个环节,就是个别说出一周感恩的事。 我们就这样,在2020年12月4日(星期天)晚上八时,透过Zoom 开始我们家的第一次家庭祭坛。当天, 我选了张鸿恩牧师在祷告群组所发的家庭祭坛材料来进行,主题为“全家事奉上帝”。首先以诗歌《这一生最美的祝福》为开始,然后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轮流诵读当晚的材料、分享感恩的事。感谢神,当天的家庭祭坛进行得十分顺利,每个成员都乐在其中;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非常温馨。最后,我也为每个家人提名祝福祷告。 愿我们的家庭祭坛的火永不止息,至于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华,阿们。

只怕万一

我思故我写 @晖(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语言是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一种语文及其所使用的词汇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精神面貌。 中文很有意思,今天想与大家谈谈“万一”这个词汇的意思与所蕴涵的丰富意义。很明显,“万一”是由“一万”演变而来的劝世语。其字面意思是一万次中的唯一一次。所谓提防万一,意味着小心防备,或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情况,即使其几率微乎其微。 曾几何时,诗巫这个小镇已经变成新冠疫情的重灾区。“万一”这个词汇在此时此地也可以大派上用场,尤其是规劝大众要做好防范措施。冠状病毒易于人传人,万不可掉以轻心。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一旦自己或家人染上新冠疾病,那可是噩梦的开始。在咱们四周已经有太多活生生的例子。 无可否认,经历一年多新冠疫情的折腾,许多人已犯上“防疫疲劳症”,或对日增的确诊与死亡案例已感到麻木。这是不可取的。 平心而论,要阻断传播链,人人有责;除了自律,还是自律,多多为自己与身边的人着想,不要因自己一时的疏忽大意,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德国的一位伟大哲学家黑格尔曾說: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至于你我,是否从肆虐整个地球村的新冠疫情学到任何的教训?

那遥远又靠近的国度

心乡处处 文:陈心洁(临床心理学博士) 在足不出户的年代,缅甸,是我在全球疫情爆发前背包旅行的最后一个国度。通常每去一个地方,我都会浓缩和沉淀旅人游记,只是很纳闷为何找不到去年从缅甸回来后留下的文字。也许回来后,马来西亚随即疫情爆发,让人陷入兵荒马乱的状态许久。直到一年后,因为缅甸近期发生的军事政变,才让人又重新审视这个国度。 去年这个时候,带着大妹,悄悄地登上这片土地。没想到缅甸这个国家南北距离还真大,当时看着亚航的廉价航线,去仰光很容易,但要去北边的城市就有点周折了。而北边,却有我惦念的雪山和故人。于是就让我那历史系毕业的大妹做攻略,而我忙到最后一刻才知道大概的行程。 只记得,习惯了接地气的玩法,当时走了很多路,脚丈量了几处地方。除了参观金碧辉煌的寺庙、白塔等,对于两个不拜拜的基督徒来说,我们只能浏览古建筑的美和去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印象中,当时缅甸的旅游业已受疫情影响,我们去的大市场已门可罗雀。 以往都是靠中国大陆的旅游团来采购玉石产品的仰光,当时就有点冷清。对这个城市最深的印象就是堵车,市区内的公交系统也是有点紊乱。我们两个挤上公交,加上听不懂缅文,常常有坐过站的尴尬。最后一天我们坐了绿皮小火车绕行仰光,在炎热无空调的车厢内,我们看到了郊外的贫困,体验了基层人民的生活方式。虽然大城市少不了贫富差距,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很随意,也很友善,我们到夜市路边摊混着当地人吃喝,也不感觉到有明显的排外情绪。   古都变得尘埃漫天 后来,坐了隔夜的大巴到北部Bagan这座古城,浸泡在百年的古庙群里,仿佛穿越到了唐朝的敦煌,让人眼花缭乱的石壁和黄土,骑着摩托到一座座的大庙打卡,小庙群根本来不及细看。舍不得花钱去坐热气球,就只好在民宿天台上看日出之际的热气球群升空和发呆。后来又坐了小巴到了曼德勒,除了市区中央安静的古城和护城河,其他的现代文明建筑,和钢骨水泥的发展,让这个曾经的王朝古都变得尘埃漫天。在逛“唐人街夜市”时发现这个夜市的规模不大,很多华人食物也已经和同地的口味同化了。印象中,缅甸当地的食物一般偏重口味和油腻,我们吃了许多不知名的配菜,菜单上都写着“curry”。 由于是佛教立基的国家,所以僧侣和素食也是随处可见。记得有一天,我们骑着小摩托到了郊外,为了寻找那闻名的“第一座桥”,结果谷歌导航把我们带到一条贫民窟之路,不小心看到了养鸭场,还有路边上来乞讨和化缘的妇女们,惊险地在沙土中骑了一段。缅甸之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时间继续往北走,看一看故人。   昂山素季再被扣押 绕了这一圈对缅甸的回忆,其实也是想说明这个国度很大,历史悠远,这个土地上住着淳朴的人民,他们和我们一样,汲汲营营地过着平凡的日子。贫困让许多老百姓没有太多选择,在温饱之间挣扎的是大多数。而这里的华裔也如大马的华人一般,多为经商,但是由于身份一直不被认同,移民到台湾的也有许多。 近代的缅甸华裔多在中国的国共内战或文革时期,从边疆逃难到缅甸生存。有的可以和云南边境的民族找到相同血缘,但大部分都是已经“缅化”,在服装和语言方面已经看不出特色。位处五个国家交界处,民族问题一直是缅甸独立后的问题,正如马来西亚被英殖民化之后,民族纠纷混夹着宗教的色彩。而罗兴亚难民的议题,让缅甸这几年一直在国际舆论的锋口浪尖之上,连曾经得到诺奖的民族女英雄昂山素季,也备受国际弹劾。不清楚缅甸国情的西方人,以为这个被缅人视为偶像的“昂山妈妈”有政治实权,可以呼风唤雨。但是,她却在两周前被军方软禁了! 为什么?这个也许就要从缅甸的军阀历史说起,而我也只是个门外汉,看了一些评论性文章,理解的或许也有偏颇。据说,英国人曾经在殖民时期,把缅甸这个国度合并到了印度的版图里,让其辉煌的历史受辱。为了争取独立,当时的昂山将军也作出相当大的努力,包括借助日本当时入侵东南亚的力量,来抵抗英军。 等到日本二战失败后,收回缅甸的昂山将军也要面对国内的一些不愿被统一的反对势力,造成他在上位不久后就被谋杀,缅甸从此成为军阀当权的国度。而其年幼的女儿昂山素季就漂流到了英国,落地生根。戏剧性的是,当她为了回到缅甸探视行将就木的母亲时,被当年父亲的旧部拥为领导,希望她能完成父亲的遗愿,让缅甸进行民主改革。于是,开启了和军阀成为抗衡的改革抗争之路,她也因此被软禁了几十年。这个沉默的女人,坚毅和执著写在她的额上,如果看过她的传记,无不为她的爱国情操而动容。连爱人去世都没法见上最后一面的她,早把自己的性命给了这个国家。一个“花木兰”式的人物,完成了她父亲未能完成的梦想,让缅甸独立并民主化。她的“非暴力不合作”姿势,也赢得了全国人民对她的爱戴。 2015年,在她带领下,民主党第一次赢得了大选。但是缅甸虽然表面上有了民主的选举制度,军方仍然握有实权,宪法里也写着军方可以随时宣布紧急状态,取代政府。而去年11月份的选举,军方拥护的巩发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落选了,却认为这是选举“舞弊”的结果,提出“重新计算”的倡议,但没被采纳。老羞成怒的军方就一不作二不休,把昂山妈妈和新任总统在新内阁开会的第一天,扣押了,宣布为时一年的“紧急状态”,轰动全球。 对和平互助的渴望 这样的激进手段,看起来“非常不合理”,但仔细回想,这不和美国前阵子国会的闹剧非常相似吗?简直就是同出一辙的政治手段,连一个强国的民主都保不住,更别说一个被军阀专政控制多年的国家了。再回头看看我们马来西亚的“民主”,几乎也是一个豆腐渣工程。以为自己的选票终于“换”了政府,却又被“后门”政府给趁疫情大乱之际,给“换”回来了。看来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换政府”手段,在疫情期间更为加剧上演,让人愤慨与无力。 为何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如此脆弱?为何专权势力在后殖民国家如此得心应手?而缅甸的专政和民主制度的张力,一不小心又将成为中美之间的博弈。幸得美国新总统拜登在近日已经和中国的习主席“打过招呼”了。在缅甸这件事情上,两个世界大佬如果没有共识,恐怕联合国也使不上力。…

全家一起来奉献

@翁新辉(开元堂建堂委员会主席) 今天想与大家分享新圣堂的建筑进展及我们的需要。 在经历了好几年的筹备及等待后,新圣堂终于在2019年7月11日由时任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主持破土礼,真的看到它“动”了。目前,第一阶段的建筑工程已完工,并已开始第二阶段的建筑。 新圣堂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欠缺的是什么呢?欠缺的是弟兄姐妹的参与、缺少经费,说得更白一点,缺的是钱!新圣堂预算将耗资RM5,200,200.00,目前,我们只有RM2,683,208.11。 因此,弟兄姐妹,我在这里吁请大家踊跃参与我们的建堂奉献。去年,我们所定的许多筹款计划无法进行;原想着今年透过义卖、出外筹款、洗车筹款等等的方式筹募经费,奈何新年伊始,一连串的行动管制令又困住了我们的脚步。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您,按着您的感动参与我们的建堂奉献。在我的家里,我除了自己奉献,也鼓励妻子及儿女参与建堂奉献。我跟太太说:“你尽量奉献,不必担心家用,你奉献了多少我再给你多少。”我也对孩子说:“新年收到很多红包,要把红包的十分之一拿出来参与建堂。” 弟兄姐妹,真盼望您的参与及奉献能继续鼓舞我们的士气;更盼望的是,我们开元家真的能在明年开元堂庆祝100周年之际,将这新圣堂献上予主,荣耀归神,阿们!

开元堂建堂 需您奉献支持

教会动态 报道:毛淑萍(开元堂建堂委员会文书) 开元堂自1922年就开创奠基于民丹这一片土地,现有圣堂建立于1967年,并于该年11月17日举行奉献典礼。至今开元堂历史近100年,圣堂建筑有54年。经历岁月的洗礼,四围板墙渐显陈旧。教堂内电缆常有短路现象,无数次停电造成电视机、冷气机、投影机、音响器材、电脑器材等损坏,同时,圣堂前后皆有漏水的现象。 近年来,本堂人数多有成长,于行动管制令前,本堂平均崇拜人数为370人,祷告会人数为120人。特别是每逢农历年初一、圣诞节及一些教区性联合聚会,只能容纳约300人的圣堂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我们须要在圣堂中间的走道增加椅子;开放亲子室、团契室;在圣堂外排椅子才能容纳所有的会众,但也造成诸多的不便,影响敬拜。 经2014年正月26日本堂执事会议决通过,在旧有圣堂旁建立一所新圣堂的计划。新圣堂的建筑也于2019年7月11日经时任会长池金代牧师主持破土礼,展开建筑工程。 2020年,本堂建堂委员会拟定一系列的筹款计划,包括义走、义卖会、除外筹款等等,因新冠肺炎肆虐而引起的行动管制令,致使本委员会预先决定的筹款计划都无法进行。虽然获得弟兄姐妹及本堂各个肢体的奉献、各政府单位的拨款,距离520万令吉的建堂经费,至今才筹到RM 2,683,208.11,尚缺 RM 2,516,791.89.(截至2021年正月31日)。 目前建堂工程持续进行着。2020年10月初,第二阶段的建筑工程已经开始了,进展顺利,并有望于今年的10月尾完成建筑工程。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的来源。因此,本堂希望得到本会各地弟兄姐妹的慷慨解囊,在经济上支持我们,并在祷告中纪念我们。 特别呼吁目前分散在海内外各地的开元家家人们积极相应母堂建堂的需要。线上奉献可转账至大众银行Kai Nguong Methodist Church – Build Fund,户头号码:3209005204, 并将收据拍给财政琇怡姐妹(0168973970)。任何询问,请联络本堂建堂委员会主席翁新辉弟兄(0198293072)、副主席兼副会友领袖陈邦近弟兄(0198773642),或会友领袖黄斐容姐妹(0168779869)。

美里感恩堂主日崇拜 朱全伟:属灵的大福

纸上讲坛 整理:韵琴 经文:以弗所书 你对于信仰上帝有什么样的期待?当你信了上帝之后,是否与你所的期待相符合呢?美里感恩堂朱全伟传道将通过解读《以弗所书》告诉你,信仰上帝的真正意义。 朱传道表示,他将从2021年2月21日起,通过《以弗所书》经卷讲道系列,在主日证道中一一分析与解读。 首先,朱传道从《以弗所书》的大纲开始谈起,其中包括了保罗的问安(一1-2)、信徒在基督里的地位(一3-三21)、信徒生活的见证(四-五17),以及信徒的行为与属灵的争战(五18-六24)。 2月21日的讲题为“属灵的大福”,所引用的经文为《以弗所书》第一章1-14节。 朱传道先提出了圣父的大福(一3-5),是一种拣选之福,因为上帝在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让我们这些被拣选的人可以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为爱我们,按着上帝的意旨所喜悦,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到了儿子的名分。” 接下来,他提到了圣子的大福(一6-10),即救赎之福,也就是借耶稣基督宝血得救赎。“耶稣基督用宝血把我们从罪中赎出来,让原本必须死亡(灭亡,非仅肉体的死亡)的我们,得以被赎回。” 同时,信了上帝的我们还可以得到赦免之福,无论过去有多大的罪,都被赦免。要知道,人原本是完全堕落和败坏的,但透过上帝赐下丰富的恩典,而被宣判无罪。“在卫斯理约翰提出的十大恩典,也提到了‘悔改之恩’(Convincing Grace)。” 得圣灵为印记之福 还有,同归于一的福分。朱传道说,圣子的工作就是希望将来无论何人在天上与祂同归于一。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也就是末日来临的时候,一同到新天新地,信徒全然地合一。 除此之外,朱传道亦提到了圣灵的大福(一11-14)。通过圣灵,我们可得基业之福,因为我们被拣选或成为后嗣,将来可以享用天上的产业。“因为我们是家中的一员,是上帝家里的人。” 再者,可得圣灵为印记之福。朱传道强调,当听见真道(得救的福音)、相信就会得圣灵为印记。“圣灵是得基业的凭据,更同证我们可得着基业。” 总结,属上帝的人可以领受圣父的大福,即被拣选成为圣洁,并得儿子的名分。另可得圣子的大福,即救赎及得赦免之福,同归于一之福。最后是圣灵的大福,即得基业之福,更得圣灵为印记之福。

失味的年,失味的盐

我思故我写 @丁华康 谁都无法预知,2021年的农历新年可以如此静谧(除了除夕夜轰天的烟花爆竹声),从除夕到年初六可以足不出户,感受时光缓慢的流失,感受岁月静好。 妈妈曾来电询问能否回乡,一家人共享一桌团圆饭;这可是千家万户为人父母者,每一年要圆的心愿。可是这一路上的障碍重重,没有通关的把握,为了避免被检举,或担心各种因素导致无法通关,今年的除夕团圆被无限期延后。妈妈语气里,难免透露了无奈和淡淡的忧伤。 新冠病毒从2019年11月冒现身影后,仅仅一年的时光就成了全球人恐慌的词汇;其传播的速度惊人,其杀伤力不容小觑。落笔之际,病毒已经大肆围城,十面埋伏,让诗巫今年的年味尽失。全马来西亚今年的年货市场一时也热不起来,家家户户严守新年防疫标准作业,为了阻断病毒感染链,大家都选择不拜年。 第一次感受没有团圆的新春佳节,第一次兄弟姐妹都困在外城外县回不了家乡,第一次新年不能上教会参加新春崇拜,第一次新年不能挨家逐户去拜年,第一次感受到新年也可以如此冷清萧瑟……,就在微微的春风里,静静的闲赋在家,让春天成了读书天,翻阅一本本的好书来填补新年的空缺。在红红灯笼处处张挂的氛围里,让自己放松和沉淀,为后疫情的岁月,寻思可行的计划,不让今年继续被偷走! 总是属主的人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马太福音五13)耶稣在分享这一段比喻时,同样对跟从祂的信徒,有了期许。盐和味之紧密关系,不可分离。盐之所以为盐,全在乎它的咸味,失去咸味的盐,是无用的废物。照样,基督徒之价值,在乎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发生的“咸味”,跟随主耶稣的信徒当活出美好的灵性,否则基督徒的价值就荡然无存了。 失味的年,让大家不能具体感受到新春的欢腾与团圆之喜;失味的盐,让大家不能充分的感受到信徒生命里洋溢的馨香。“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心里应当有盐,彼此和睦。”(马可福音九50)新的一年,信徒们应该活出“咸味”,在疫情的环境中活出信心,在哀伤中活出盼望,在失望中活出喜乐,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是属于主耶稣的人。 初次感受失味的年,大家心里肯定百般的滋味,但是若能守住健康,何尝不是最大的福。走笔至此,电台广播声捎来好消息,疫苗即将于2月下旬登马,这可是再见曙光的好消息。 新的一年,我们能否立定心志体贴主的心意,让盐活出该有的味道,以致大家皆能从基督徒身上体会基督的真善美?!

过新年,先梦想

我思故我写 @因心 甫踏入华人新年,却感觉已接近尾声,无他,都因为疫情! 疫情可以阻挡舞狮,可以阻止拜年,却无法拦阻你立下可使你翻然改进的新年梦想! 美国知名主持人奥普拉说过了,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人切忌活得混混噩噩,行尸走肉,基督徒尤是。因为生命本身是上帝所赐最好的礼物,经不起一定点的浪费。我们必须如保罗般,“竭力追求”,“忘記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腓三12-14)。 有人拒绝作梦,怕上帝不成就。这就像箴言里的懒惰人说街上有狮子,用诸般借口自己清空了热情及拼劲,放弃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旧约大卫王的其中一个梦想不是为上帝建造一座辉煌无比的圣殿吗?虽然被上帝拒绝了,但他风风火火地准备了设计图,建殿材料及匠人等,这份心意也得到了上帝的喜悦及祝福(代上廿二-廿七章、撒下七章)。 上帝要我们有梦想,而且以信心及勇气前进,至于成就与否,就交给上帝吧!若像华理克牧师般,能有生之年见证在第一次聚会(只有60左右出席者)中分享的两万人教会梦想最终落实,固然很好;不然,似大卫王或马礼逊宣教士般,为梦想尽力了,把棒子传承下去,也属佳话。 我今年的梦想是在知识上进深,成为一个更有深度及启发性的思想领导。为了实现梦想,我以“SMART” (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 Time-bound)的原则定下了以下目标:每个月读完至少一本书及写一篇文章;及,参加一个装备课程。我把目标写在显眼处,也在小组当中分享我的梦想,希望在互相提醒及鼓励下,避免重蹈覆辙——年头立flag,年尾打脸。 话说回来,根据统计,只有8%的人能在一年里能完成年头所定下的目标,大多数的人开始不到30天就已经抛之脑后。亲爱的您,属于哪一群人呢?!

卫理报之友赠品包装中 不日将安排陆续送出

年会报道 报道:韵琴 2020年卫理报之友赠品正在如火如荼包装中,将在不日之内分别派送到卫理报之友手中。 因着2020年新冠疫情严峻,各种始料不及的突发情况让所有计划好的事工都无法如期进行,卫理报之友的赠品也因而延迟送出。 随着2021年1月16日,诗巫再次进入行动管制期(MCO2.0),年会总部大厦必须暂停运作,全部同工必须居家办公,而整个包装工作亦被迫暂停。 时至2月15日,诗巫进入有条件式行动管制期(CMCO),年会总部大厦也已于2月16日恢复运作,赠品包装工作才得以继续。 基于赠品超过1200份,包装工作需要时间完成;再加上教会尚处于暂停多人聚会的时期,因此,有关赠品将在完成包装工作后,陆续安排送出。 2020年卫理报之友的赠品中,有5本赠书,分别是《馀晖》、《绿洲(下)》、《蒙恩蒙福的人生》、《阿尧面子说》与《藉我赐福》。除5本卫理报丛书外,另有小礼物赠予卫理报之友,订阅RM 120配套者将获得一份礼物,订阅RM 220配套者则可以获得2份礼物。

大斋期之自我灵性锻炼    

与主同行 @黄钦钗(诗巫爱民堂主理牧师) 大斋期也称“四旬期”和“预苦期”,它从“圣灰日”(Ash Wednesday)开始。大斋期(Lent)来自“lencten”这字,译为延长(lengthening),意指一段延长的日子。Lent原意有“春季”(Spring)或三月(March)之含义,因此,大斋期都在春天进行,为期40天,准备迎接复活节。 原来教会定每年春分后、月圆之后的第一个主日为“复活节”(Easter),而在“复活节”前40天称为“四旬期”,而每年春分均在3月20日附近 。 今年的春分是3月20日(为农历二月初八),因此春分后的月圆是今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即公历3月27日,故月圆后的主日(星期日)正好是4月4日,所以今年的4月4日既为基督宗教的“复活节”。 每年教会订出“复活节”之后,往前推6周(每周以6天计算,星期日不算) 再加4天,合计40天。第一天称为大斋首日,一定是星期三(复活节往前推六周还是星期日,再往前推四天必为星期三)。 今年的圣灰日(Ash Wednesday)是2月17日(农历初六) 。   春季大扫除 “Lent”的原意有春天(Spring)的意涵,正符合华人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精神;教会在大斋期间,鼓励信徒以欢欣地准备,积极地慕渴真理、更新生命、彼此和好以迎接主耶稣的复活。 早期教会,大斋期是新信徒学道班(Catechism)的学习阶段。他们必须以40天准备;他们要禁食、自我检视、安静反省,然后在复活节当天接受洗礼。至于已经受洗的信徒,此时是更新洗礼时在主耶稣前所立下的誓约,重新与主建立亲密关系。 第四世纪开始,教会为了纪念耶稣基督在旷野40天以上帝的话粉碎魔鬼试探,以及旧约圣经记载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摩西在西乃山上40日夜不吃不喝为领取上帝十诫圣训,还有先知以利亚徒步行走40天到上帝圣山取得拯救以色列百姓的信息;因此,就称40天为“四旬期”。 大斋期精神乃强调归向基督、悔改更新、做仁爱的工作、舍弃和禁食祷告。 传统教会在大斋期有严格的“禁食”规定:如一天只吃一餐,不吃荤食,不喝牛奶、茶或咖啡等等。有些很愿意尝试禁食操练的新教基督徒,也严格地禁食40天,只喝水或果汁。这种同时也为身体进行“春季大扫除”的操练,在现代讲究健康的人当中也很受欢迎。 但是,今天教会很难要求所有的信徒都选择如此严格的禁食操练。教会可以鼓励信徒,就自己目前生活的状况,来选择要“舍弃”的事物,当成大斋期操练的项目,比如:放弃追电视连戏剧或常看的电视节目,暂时停止某项游戏,减少上网和看手机时间,在饮食上节制等等。…

圣灰日(Ash Wednesday)灵性之操练

与主同行 那一年,在台湾,参加了天主教堂“圣灰日”礼拜,那是一个特别及无法遗忘的属灵经历。 圣堂的灯光昏暗,信徒们虔诚安静坐着默默祷告,神父带领读经与简短的分享,接着,就是领受圣灰仪式;成人与小孩,都以最严肃的态度走到圣台前,神父将祝圣过的灰烬,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画上一个十字架。 我带着沉重的步伐与心情走到台前,当神父将灰烬涂抹在我的额头,并宣布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顿时,我激动地流下眼泪。我被提醒自己只不过是尘土——我会有死亡的一天、我觉察自己的软弱、过犯以及破裂的关系等……我需要上帝的怜悯、恩典与救赎……。 生命是有限的 大斋期(Lent)是由“圣灰日”(Ash Wednesday)开始。圣灰日又称“大斋首日”(First Day of Lent),是基督教教会年历的大斋期之起始日。 根据传统教会惯例,把前一年的“棕树主日”所使用的棕榈叶烧成灰,祝圣之后,在圣灰日礼拜,在信徒额头上以这个灰烬画上一个十字架,以提醒上帝是用尘土造人,然后祂将灵吹进人的鼻孔,他们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纪二7)。 圣灰日讲述上帝的创造、人生命之短暂以及耶稣基督之救恩。 圣灰日礼拜涂灰仪式是邀请信徒思考人类真正的身份、生命的短暂与存在价值。人要谨记,我们只不过是上帝创造物其中之一,而我们与其他地球的生物是同等的,因此我们要操练尊重上帝所有的创造物。 圣经里,撒灰在自己头上、身上,是用来表达忏悔、忧伤、悲悼,也象征着人的生命脆弱、短暂与死亡。因此,“圣灰日”涂灰仪式是提醒信徒们思索自己存在的状况。 圣灰日也提醒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生命是不堪一击的,生命随时会面对死亡,因此,在上帝面前我们要谦卑、放下贪婪、舍弃自私。我们要认定在上帝面前自己只不过是人,是受造物,在这永恒的创造者面前不可充当神的角色。 这一天,我们可以在祷告中“向自己死”,再一次慎重地检视自己生命里需要忏悔与哀哭之事,并把它们陈列在上帝面前,等待祂的宽恕,等待祂赐予复活新生命。我们以忏悔开始,让“老我”死去,但不是停止在自己,而是要向着“追随基督”的路前进。 将心归向上帝 “灰”不仅仅代表死亡、悲伤与分离,也象征盼望、喜乐与应许。 圣灰日是呼吁人要忏悔与强调上帝救恩的计划。四十天大斋期是一个自我审查、反省和悔改的时间。大斋期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和时间,停下脚步,聆听上帝的声音:我们要悔改,我们要与上帝和好。 约珥先知催逼与邀请人真实的回到上帝面前,将心归向上帝(约珥书十二12-13)。因为上帝是有怜悯、恩典、慈爱的神,祂愿意接纳与医治心灵破碎的人,祂要把我们从罪恶死亡中拯救出来,祂要赐给我们生命一个崭新的开始。…

福杯满溢 (经文:诗篇廿三)

牧者耕心 讲员:林燕牧师 日期:2021年2月12日(农历元旦) 讲台:诗巫福源堂 在华人传统新年习俗里,新年都会走访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祝贺。然而,今年的新年很特别——“你不来我家拜年,就是对彼此最好的祝福。”感谢上帝,尽管疫情拦阻了我们实体的团聚,但祂给予人智慧,透过科技,发明了社交网络,使我们在大年初一能一起线上敬拜,还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家人朋友互道祝福。 回看过去一年,感谢上帝,我们没有被疫情的黑暗所吞没,疫情反而敲醒了基督徒重新反省生命的意义。无人知道疫情何时会趋缓,几时会结束,但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前进。在新的一年,让上帝继续成为我们生命的大牧者,让祂来带领我们的前路。 诗篇二十三篇是大卫王年老的时候写的,道出了他一生对上帝的信靠与经历。大卫一生非常成功,但他的道路并非平顺。他走过艰难的道路上,且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宣告——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这样的宣告意义非凡。   认定耶和华是你的牧者 他说耶和华是我的,这个“我的”很重要,说出了上帝是属于他个人的,是他所亲爱的、所归属的牧者。 我的大弟有两个儿子,当最小的儿子差不多两岁时,每每看到哥哥跑去妈妈身边抱妈妈的时候,他就会放下手中心爱的玩具车跑去妈妈身边,跟哥哥说:“妈咪是我的,我的!”然后想办法钻进妈妈的怀里。这种母子的关系很奥妙,弟弟虽然还未懂事,但他知道母亲在他生命里头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他是妈妈的孩子,妈妈生他、养育他、对他负责任。这种关系就像大卫所说的“我的”,不只是在头脑上的,乃是在生命和生活中都经历了与上帝“实在的关系”。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耶和华不单是大卫的牧者,也是我们的。这份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在我们信耶稣基督时说“我愿意相信耶稣成为我个人的救主”的那一刻,我们就与神有了关系,祂便是我们的牧者了。 “耶和华”的意思是永活的一位,是自有永有的,是“我是”。上帝常藉着祂的名字启示祂自己。以下有许多耶和华是谁: 耶和华以勒——供应/预备的神(创二十二14)。 耶和华罗菲——医治的神(出十五22-27)。 耶和华尼西——神是我的旌旗(出十七) 耶和华沙龙——赐平安的神(士六1-24) 耶和华希肯努——神是我们的义。(耶二十三1-6) 耶和华玛卡德虚——我是叫人成圣的耶和华(利二十7-8) 耶和华罗以——神是我的牧者(诗二十三1)…

孩子健康安全最重要 林贵麒:每天健步时为他祷告

春节倍思亲 采访整理:韵琴 “父母最终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就算无法回来过年,但现在科技发达,可以随时视频联络。”身为父亲的新福源堂会友林贵麒聊起在吉隆坡无法回乡过年的大儿子林子圣时如是表示。 “其实儿子一路来在外地生活也有一段日子了,常常都会和妈妈视频聊天,所以比起以前的我们,已经幸福多了,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好处。我的话就偶尔微信联络,和儿子互相分享美食照片。所以,没能回来过年也还好,毕竟健康安全最重要。再加上,目前疫情严重,回来的路布满感染的风险,视频报平安就好了。我也相信,若主许可,自然有相见重逢之日。” “当然,我也会在每天健步时为他祷告,毕竟他一个人在外地工作,万事都要小心为好。”挂念儿子的林弟兄选择以祷告化为对孩子的守护与祝福!

感恩过去可以回年的时刻 黄方振:通过视讯贺年

春节倍思亲 采访整理:韵琴 “2021年不能回家过年,除了无奈,我也特别回忆感恩过去可以回年的时刻。” 旅居沙巴亚庇多年的诗巫人黄方振,往年都会在华人新年时,带着太太与两个儿女回家过年;2021年却因疫情必须留在亚庇,让他感到十分无奈。而不能回家过年的情况,更让他为过去能够回家过年的每一分每一秒感恩。 在他看来,回家过年,是为在外地工作的自己和家人可以团聚,心灵洗涤,重新出发的一个重要仪式。但是今年,这个仪式必须要暂停了。 “既然不能回诗巫,又因为疫情的关系,就只能躲在亚庇的家里,和自己的小家庭一起守岁感恩,最多只能到亚庇人少的海边吹吹风,看看风景。” 至于拜年的话,他会透过zoom 或facebook,与远方的家人彼此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