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和均衡性的跨文化事工 涂恩友:爱异族如爱自己 第六届全砂国语事工研讨会主题讲员涂恩友牧师(博士)透过四讲诠释大会主题“多元化和均衡性的跨文化事工”。 第一讲:我的跨文化宣教体验(创世纪十二1-9) 1972年,涂牧师也在上帝的呼召之下,离开香港回沙巴牧养没有牧人的PCS教会。当时,他面对很大的挑战与抉择,必须接受宣教工场跨文化的挑战与适应,接纳与关怀的学习平台,时间和效能的观念,偏远山区和食物的适应等。 涂牧师表示,体验到当时华人教会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态。因为华人教会自1882年进入沙巴;而沙巴于1963年自英殖民地独立,前面的80年从未把原住民当作邻舍。狭隘的种族思维, 如同创世纪时的百姓建立巴别塔,与外族切割,违背上帝多元化的创造及各民族彼此相爱、守望相助的旨意。原住民在殖民地时代是被轻视和遗忘的一群;文化、教育、经济都未得到发展,甚至被剥削。而原住民对华人和华人教会亦存有负面看法。 其实,卫理公会外国宣教士William Shellabear早在1891年已有先知先觉之见。他看重马来文,用了十多年时间多方学习,又从事马来文翻译的工作,为的是方便向马来人传福音。他也呼吁教会放弃对马来文化的轻视态度,可惜他的同僚和其他宣教士对他的工作都不认同,只以华人和印度人为工作的对象。Shellabear呼吁:改变对马来人和原住民的态度,正视他们的文化对教会发展的价值,不要把焦点单单集中在有经济影响力的华裔和印度裔身上;他也要教会重视伊斯兰对马来文化的影响。殖民地时代的教会若有William Shellabear的视野和心胸,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教会历史或能改写。 涂牧师表示创办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的沙巴神学院面对困难,因教会在人力和财力上未有共识,而且国家政策难以相容。但上帝可以使反对的掌权者成为祂的仆人,如当日祂使用尼布甲尼撒王和亚述王成就祂的计划。 涂牧师也说,跨文化宣教是一条蒙福的道路,就像亚伯拉罕蒙召离开往前走,信靠顺服,择善固执;所以,他自己蒙福,家人和族群因他蒙福,万族万国都因他蒙福。跨文化宣教也一样,不但自己蒙福,也让整个基督教、族群和国家因此蒙福。 第二讲:上伯特利去——蒙召的起点(创世纪卅五1-8;四十八15-16) 主耶稣的大使命是“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必须成为每个基督徒的异像和使命。跨文化宣教是“去”——跨越种族和地域的藩篱。在传福音的事上,我们要牢记主的吩咐,去使万民作祂的门徒,教导主所吩咐的——最大的诫命——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上帝;其次是,爱人如己。耶稣说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廿二36-40) 。因此,有爱心的教会必定会传福音——不只口传,也以行动关爱,改变人的生命。大家都知道要去传福音, 但真正以行动和爱心去传的少之又少。涂牧师在第二讲中分享了这么少人愿意回应主大使命的原因,还有其先决条件。 雅各在伯特利第一次蒙上帝呼唤(创廿八18-22)。雅各曾蒙召,向上帝许愿跟随祂, 但很快地他就遗忘他与上帝所立的约。雅各大半生都是失败的人, 到一百岁才回到上帝的面前。他的为人、信仰生活就好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叫我们反省自己。雅各本是自私、诡诈和欺骗的小人,总为自己着想,一直要抓取利益和好处。雅各藉着毗努伊勒的经验,与天使摔跤,这提醒他要重新回到上帝面前。上帝对他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 雅各生命中极重要的关卡是他第二次在伯特利的经验。这是他当初离家流亡时,遇见上帝的地方(伯特利是“上帝的家”)。上帝吩咐雅各回家,雅各没有延迟。当他抵达伯特利时,他发现上帝已在那里等待他。而雅各的名字则要改为“以色列”,才能被上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