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097期

交流站

古晋11月单亲家庭聚会 古晋11月单亲家庭聚会将安排在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主题:您吃对了吗? 讲员:Lily Ting姐妹 时间:下午2.30pm 地点:恩典中心活动室 诚邀单亲家庭踊跃出席参与,目的是在主里彼此扶持建立和成长。若有任何询问,请联系恩典中心082-258411. 牧师娘联谊会 日期:2016年11月21日(一) 时间:5pm-7pm(5pm聚会,6pm聚餐) 地点:福源堂第四楼的空中花园 诚心邀请师母们(无需带餐具)和PK们出席参与! 诗巫荣福堂庆55周年 卫理公会诗巫西教区四百甲荣福堂即将庆祝“55周年兼各团契周年”,该堂诚心邀请欢迎历届牧者、荣福家之会友、各堂会代表来参与庆典,共沐主恩! 主题:持守真理,薪火相传 讲员:苏慈安会长 日期: 2016年11月27日(日) 时间:上午9时正…

祷告不断电:认识和祝福马来西亚十三州

供稿/年会会友事工部 1.高歌颂主(10分钟 ,诗歌选择:敬拜、赞美、称颂) 2.赞美、认罪祷告(3分钟) 3.读经:耶利米书廿一7(5分钟) ~带领者读过一遍,然后会众读过一遍。接着,心中默读一遍。 ~默想/分享: 一个城得平安与否,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为那城祷告。2016年也快到尾声了,你还持守为国家、为国家的城市祷告吗?让我们继续、不放弃为国家祝福祷告,经历国家以及国家的城市得平安! 4.回应诗歌:(3分钟,诗歌选择:平安/为国家呼求) 5.为每一州宣告祝福:(40分钟) 带领方式: 第一张ppt:该州的名字、地图 第二张ppt:该州的代表性建筑物/文化/美食 第三张ppt:祝福祷文:“我们奉主耶稣的名为________求平安,为________祷告耶和华。因为________得平安,我们也随着得平安。阿门!” 6.结束祷告:(4分钟)

卫理报新书

《从仆人之信到儿子之信——论卫斯理约翰救恩观的晚期发展》 作者:陈发文 特价:RM8(原价RM12)   陈法文牧师的神学硕士论文,针对卫斯理约翰在晚期提出之仆人之信的神学概念。

一介书声:为主的道而激进

文/习牧斋 一介书声 文/习牧斋 书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 作者:斯托得(John Stott) 译者:黄淑惠 出版社:校园书房出版社 在福源堂庆祝设教110周年誌庆之时,送给教牧同工约翰●斯托得的新书《世界在等待的门徒》。我渇望这书已久,书展期间决定购买,但听说“有人会送,不要买先” 。等待真不好受,尤其等着阅读好书,要不是“送”这个字,我是先“大塊朵颐”了。 当我看完《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书,门徒本来就应该是“搅乱天下”的人!(徒十七6)门徒是烈火,是激进,是“奋兴”,是要在家庭、职场、城市、国家,启创区域,以“非常激进的方式”来更新社会,转化世界。这就是“这个世界在等待的‘Radical’门徒”;而不是乖乖牌,不只是信耶稣,得平安。 作者一开始“心疾肝痛”地阐明:人逃避成为激进的门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选择性的服事——选择委身于适合我们的服事,逃避需要付代价的服事。但是,正因为主耶稣是主,我们无权选择,无从挑剔,只得顺服祂在这当中的权柄。 英国著名福音派领袖约翰.斯托得牧師(John R.W. Stott,1921-2011)写了这最后一本著作(他以88高齡,仍堅持執筆写了本书;写完后,他说;我正式封笔不再写了,并在2011年8月1日安息主怀),可以这么说:人之将亡,其言也善! 这书是给那些自认为是“门徒”的你值得一看;是给那些要成为“主门徒”的你值得一看,是给那些想要落实卫理公会总议会总题:“更新转化国家”的你值得一看。 斯托得在本书的开始重新为“门徒”定义。门徒是一群拥有国度视野的基督徒。门徒是全心全意成为门徒。本书篇幅大多数是作者近年来在各地针对基督徒正面对物质主义、多元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自恋主义的潜移默化的侵蚀的讲演专题(门徒的八项特质):1.不随波逐流的委身;2.受苦心志上像基督;3.长大成熟却无深度;4.地,是属耶和华的,要照护管理;5.简朴自己,慷慨和穷人一起生活;6.在基督身份上记得你是谁的平衡;7.人是群体生存,人要彼此负责,负担,负载依赖;8.要进入生命的完全,唯一的方法就是死亡。 最后,我引用福源堂在本书封里的一段赠言:许多大型特会、聚会……不过是新鲜一下,却没有根本的改变或根本没有改变!教会充满听道的人和听听看看说说的人,门徒却稀少得可怜……或者说教会没有门徒,没有真门徒! 我愿在此书中,回应上帝透过作者向我的呼召:重新学习作“门徒”,建立“作门徒”的教会。 那,有没有包括你呢?

推出BB Love Box环保袋

此活动的礼物收集站共有3个,其中从10月30日开始至12月2日,上午10时至晚上8时于 古晋Viva City购物中心底楼(永升前面)及皇冠广场入口处设立柜台,而古晋中环广场一楼(GSM前面),则会在每个星期六及日,设柜台处理与接收礼物。 主办方今年推出BB Love Box环保袋,民众若有兴趣,只需捐献10令吉或以上,便可拥有限量版的环保袋,所筹获的钱将充作BB Love Box活动经费。 马来西亚男少年军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受到大马教育部所承认,成为学校的课外活动之一。男少年军也是马来西亚青年理事会以及马来西亚基督教协进会的附属会员。 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队也将在明年庆祝成立50週年纪念。分队是于1967年,在卫理公会三一堂的赞助下成立。从当年不到20名成员,到如今已经茁壮成长为拥有数百名成员的分队,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沈志祥)

BB Love Box募集5000份礼物

“2016 BB Love Box”社区关怀活动于11月5日正式开幕,透过向大众募集礼物,许有需要的族群一个充满喜悦与感恩的圣诞。今年收集礼物目标为5000份,邀您一起献出爱心礼物! 古晋南市市长拿督曾长青今午于Viva City购物中心出席活动时,大赞此活动是一项别具意义的爱心活动。主办方聚合大众的爱心,送上圣诞礼物,为有需要的族群带来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比任何东西都来得珍贵。 此活动由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队与卫理公会三一堂举办,Viva City购物中心、皇冠广场、古晋中环广场及Tea FM为协办单位;目的是在圣诞节,分派礼物予不同种族或宗教背景的受惠群。 放眼收集5000分 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队团长沈志祥致词时表示:“我们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来自古晋、斯里阿曼、木中、砂拉卓、老越、打必录的老人院、孤儿院、洗肾中心及其他福利组织中有需要的人。” 这已是第五年举办BB Love Box社区关怀活动,去年礼物目标是4000份,主办方筹得了4500份,反应十分热烈。今年放眼5000份的目标,希望能成功达到目标。另外,能通过这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甚至古晋以外的人。而且不只帮助贫穷者,同时也提升民众的醒觉,多关注及关怀有需要的一群。” “我们只募集可负担的礼品,而不是奢侈品。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献出关怀、分享与爱。”所需要的礼物类别:10公斤装白米1308包、2公斤装美禄760包、浴巾688条、文具1186个、书包1243个。 开幕礼上,主办方也进行了分队的新标志推展仪式,并让四个超级可爱的人偶亮相,让人眼前一亮!

幸福堂办护牙分享会

幸福堂办护牙分享会 关心弟兄姐妹回腔健康 关心口腔卫生,关心健康,诗巫幸运村幸福堂成团特于10月21日晚在圣堂举办护牙分享会,邀请刘蕙慈牙科医生担任讲员。 刘蕙慈医生毕业于皇家玛丽伦敦大学,借着蕙慈牙医分享,让我们更加了解如何预防和保护自己的牙齿。另外她还提醒主内弟兄姐妹们不但每天早晚都要刷牙,而且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口腔檢查。 当晚的聚会亦有天锡堂及恩道堂弟兄姐妹受邀来到一同参与。(韵琴)

古晋东教区青团代表大会

古晋东教区青团代表大会 卢爱玲:不是粉丝是门徒 古晋东教区青年团契于10月1日至3日在婆罗洲高原举行第三届代表大会,来自5个牧区共86位青年参与。这次大会主题为“我不是耶稣的粉丝”,由卢爱玲牧师主讲。 卢牧师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是耶稣的门徒还是粉丝呢?耶稣要祂的门徒,是信仰的实践者、行道者,因此成为耶稣的门徒必须付上代价: (一)跟随耶稣的动机必须单纯;(二)以耶稣所关心的事为优先;(三)百分百地顺服,不能三心两意。由粉丝变门徒,首先必须要委身,遵行主的话,以神居首位,撇下所有背起十字架跟随耶稣。 此外,林慈彬传道主讲大会专题“生命的解剖体“。林传道分五大方面分享:人生方向、人际关系、情世界观/价值观、金钱管理、时间管理。这也是现今时代的青年人所面对的挑战。特别在人际关系上,林传道提到健康的人常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想要有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去与人建立关系。 除了主题、专题外,大会也特别预备事工交流会的环节,让各牧区的弟兄姐妹一起讨论各团契的事工,及所面对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透过分享,我们彼此学习,一同带领更多青年人回到团契。 在营会的第二天有个特别的晚餐。透过“五饼二鱼”的简短戏剧,让我们感受当时耶稣喂饱五千人的神迹;之后营员们就一排排地坐在草地上,享用丰盛的晚餐。大会也以分组方式进行各项游戏、用餐及灵修时光;让参与的营员们能彼此认识,在主里联谊。 最后,大会在陈石兴教区长的主持下,顺利选出新一届职员会后,并举行职员就职礼。(陈贞憓、刘娌廷) 主席: (正)陈兆祥(晋光堂) (副)黄恩祯(晋圣堂) 文书 : (正)陈贞憓(晋光堂) (副)黄建鸿(晋光堂) 财政: 俞巧巧(信心堂) 查账: 潘湘湘(晋道堂)…

诗巫卫斯理堂乐龄团契康乐活动

诗巫卫斯理堂乐龄团契 忆童年康乐活动反应佳 诗巫卫斯理堂乐龄团契一行29人于11月7日早上7时30分从教堂出发,前往座落在栢迈花园的湖滨公园,进行“忆童年半日游”康乐活动。 卫斯理乐龄团契每年例行举办户外康乐活动,而今年则选择近在咫尺的栢迈湖滨公园,作为活动中心,获得契友与慕道友们的热烈反应。当天节目除了健身操、绕着湖滨步行、跑步外,还有别开生面的童玩,如弹射橡皮带、拾“胶籽”、击碰相思豆比赛及大家唱。卫斯理堂乐龄团契指导张碧全牧师颁奖给各优胜队伍。早前,一行人也在当地的一家餐饮店共享早餐。 教会是信徒属灵的家,而团契更是上帝赐福与地上众儿女的施恩管道之一。卫斯理堂乐龄团契举办是项活动的目的,无非是要促进契友之间更亲密的关系,及彼此提醒保持身、心、灵健康的重要性。蒙主的保守与眷顾,一行人一齐度过了一个欢愉的早上,尽兴而归。愿将一切的荣耀、颂赞都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忠为)

青少年中心走进校园

青少年中心走进校园 带领学生玩桌游 跳出传统,走向新型桌游,卫理青少年中心特别引进多款新桌游,并在10月份走进本地校园,通过介绍与带领游戏,让学生们除了电子游戏外,认识更有趣的桌上游戏。 桌游,是桌上游戏的简称,中国象棋、飞行棋、西洋棋、斗兽棋与围棋等等,都是一些传统类的桌上游戏,也更广为人熟悉。然而这些桌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欠缺了一些吸引力,远比不上电子游戏的新颖和新鲜。 为此,卫理青少年中心特别从香港、台湾、中国与欧美等国家引进超过70余款的桌游,其中多款更是赢得国际大奖的桌游;透过介绍与带领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重新认识新型桌游。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达,人们可以透过手机游戏跟世界各地的人一起玩游戏,却从而忽略了身边的朋友,玩家们都成天“宅”在家中或是网咖;久而久之,实际待人接物的能力已经愈来愈低,甚至是危及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然而,玩桌游不仅可以和朋友有直接的沟通,增进彼此的关系,在一起游玩时也不再做低头族。比起电子游戏,桌游更有益于左脑和右脑的开发,增加自身的空间感、数学计算、策略等等。 10月是我国小六学生和中三检定考试已经结束的时间,趁着这个学习空档时间,卫理青少年中心分别在卫理小学、敦化小学、中心小学以及敦化中学带领学生们玩桌游。 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卫理青少年中心已经成功地把其中一种桌游研发成真人版的游戏,取名为“麦子城”。这是一个类似百万富翁的游戏,以团队方式进行的商业策略游戏。目前经已有好几个团体和学校玩过,并且获得十分良好的反应。 为了提倡桌游活动,卫理青少年中心设有桌游开放时间予公众,即每个星期一的下午三时至五时,并备有专人免费带领与教导,欢迎公众前来玩桌游。(青少年中心供稿)

锡安堂建堂40周年感恩会

锡安堂建堂40周年感恩会 “40再展”需要圣灵工作 “教会要再发展,就需要依靠圣灵的工作,圣灵在工作也就是上帝亲自在工作。” 本会会长苏慈安牧师受邀担任诗巫拉让花园锡安堂植堂40周年感恩晚会时,以主题“40再展!”为题,提醒信徒关于圣灵工作的重要性。 苏会长从使徒行传二章来看圣灵的工作,从第1节至40节主要讲述着圣灵降临,41-47节则讲述了圣灵工作的结果,也是从这段经文中,苏牧师列出了6个重点与会众共勉之。 首先是学习圣经。苏牧师认为,教会要再发展,信徒应当从认识圣经的阶段进入活出圣经的阶段,养成智慧的人生观,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把圣经活出来。 再来即是从相信到相属,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教会中的人不但要互相信任,还要彼此相属,也就是归属感。 还有,信徒当心诚敬拜,从聚集的活动进阶至敬拜的生活,是每日生活的最高峰,把敬拜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同时,也要成为一个与人分享的教会,从自身拥有到愿意分享予他人,甘心乐意地服事。“服事是幸福的,被服事也是幸福的,但彼此服事最幸福,如果都能做到,得以改变社会。” 另外,信徒也要学作门徒,从加入教会到喜乐分享,让他人看见我们喜乐的见证。最后,要履行使命,把命令转化为使命,天天都有使命感。 乃为基督荣耀 感恩会当晚,除了述史之外,1976年青少年团契契友约70人也出席了感恩会,在他们当中有人早已移居外地,有些依然在锡安堂服事,更已经成为教会领袖,大家欢聚一堂,献唱一首由他们创作的诗歌,场面温馨非常。 另一方面,感恩会上亦有特别节目,即为曾经在锡安堂牧养过的张超英牧师与黄巧月牧师欢庆80岁生日,以感谢她们当年的牧养。 较早时,锡安堂主理牧师张宗忠亦促请信徒们从多个方面探讨,锡安堂应该如何再发展,并提出多个问题共勉,即“谁是我生命的主?”、“我所做的是主要我做的吗?”、“我是否爱神、爱人、爱己?”、“我致力于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吗?”、“我有刻意遵守主道吗?”、“我顺服主命吗?”。 张牧师强调了,不是Doing,乃是Being;不是Program,乃是Purpose;不是Method,乃是Mission;不是Mammon,乃是Master;不是Number,乃是Obedience;不是Church,乃是Christ;不是个人成就,乃是基督荣耀。(韵琴)

卫理公会道声剧团明年庆三十

卫理公会道声剧团明年庆三十 今年圣诞公演《迷失寻找》 回顾及感恩上帝一路来的带领和眷顾,卫理道声剧团将庆祝成立三十周年。 该团策划了系列的庆祝活动,包括:剧本创作比赛、公演舞台剧以及戏剧训练营。庆典的高峰将是三十周年庆典晚会。 2017年的全州性戏剧训练营,将定于3月18至23日假美里美安堂举行,吁请团员参与这难得的训练机会。 为慎重其事,年会道声剧团已决定将三十周年感恩晚会委托诗巫道声剧团承办,于明年7月16日在诗巫举行;届时该团将邀请全年会各教区团员、前团员、历届剧团领导前来参与盛典。 诗巫道声剧团为了配合三十周年庆典,也出公演《新天地》的舞台剧,并于明年7月举办一场关于“媒体与方向/戏剧的方向”公开讲座,由台湾资深导师洪善群主讲,邀请公众与道声团员参与。 戏剧传福音 该团于今年圣诞节期间公演圣诞剧《迷失寻找》,有意邀请演出的堂会或团体,可与该团接洽,安排时间。 道声剧团是延续福音工作的一个平台,宗旨在于以戏剧传福音。但愿庆典活动是剧团另一个30年事奉的开始,众人从此“好演戏,演好戏,戏演好”以彰显上帝的荣耀。 另一方面,诗巫道声剧团也举行了两年一度的会员大会;杨诗婷众望所归,当选为团长。 2017-2018年新届职员名单如下: 团长 杨诗婷 副团长 余响福 文书 黄恩慈 财政 熊文龙…

卫理道声特辑(3)

道声可学习创意节俭! 此次戏剧考察行程有以下的斩获: (一)道具制作上要按剧情需要而设计,简单但构思精心,亦不乏创意。从观察理解中归纳以下两点: 1. 精简性:因剧团演出地点常有更动,所以不宜太大型。道具的设计与制作尽量作到经济及携带轻易,换场与台务布置捷便为原则。 2. 多元性用途:同一个道具有多重用途,随剧情需要而变化设计与运用,即减少制作道具时间与成本,又不失创意构思。 (二)剧场的优势:有专业的剧场设备,不论是音效,灯光与管理都可以在戏剧演出的当下塑造出良好的观戏气氛,让观众能享受和欣赏艺术的感染力。 (三)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性:每个区域的感情文化各异,多元又丰富;若能结合艺术家的生活体验,编剧和创作,再加上导演与演员的生活历练和脱俗的手法表现,进而让观众有共鸣、赞赏和回应。这样的戏剧就不失为文化历史的思溯与发扬。 (四)剧团的专业性:见识到在台湾,不论是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及专业的科班根基;加上专业的心态与无限的表演欲,故任何的剧情与角色演绎的要求都成了他们份内需达到的任务。同时,因为专业竞争性强,只有突显各剧团的强项,不进则退。在这方面,卫理道声剧团要走很长的路才得以赶上。 (五)剧团的局限性:即便有许多专业戏剧人,他们仍有局限。特别在寸土是金的台北,空间、场地是最大的局限。昂贵的专业演员费,办公室、储藏室、排练场和剧场的租金等成了另一个局限, 就是剧团经济上的压力。一般剧团的经费都需要在精算下维持。因此,许多剧团搬离台北或到政府所提供的偏远场所来经营。由于空间有限和经费短缺,他们发挥创意,让布景和道具精简省下开支;并由可塑性最高的演员演技来弥补客观的不足之处。这创意节俭是我们剧团要学习的榜样。(杨必展,美里) 剧团需要专业与委身的演员 这次戏剧考察让我见识到戏剧的多样化,除了一些熟悉的戏剧表演形式外,还有踩街表演、偶戏(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手套偶、悬丝偶、杖头偶、执头偶、光影、物品剧场以及人偶同台等,演出型式多元。)和读剧(演员声声不息,声音激起情感,言语安身立命,声音和语言能筑起一个世界)。 从不同的剧中,我有不同的得着与学习。黑门山上的剧团的两部剧《黑社会神话》和《You Are Mine》都以简单的道具(砖和椅子)就能呈现出丰富的剧情,演员们的专业是我们要学习的。单单两扇门靠在两边可以成为后台,演员们就在其后换装,等待出场。 宜兰传艺中心的《孙悟空闹龙宫》与台北新剧团的《孙悟空闹龙宫》各有不同。前者以踩街方式表演,演员们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卖力的演出,与观众有许多的互动;后者属于个人表演秀,节奏紧凑。 阮剧团的《水中之屋》给我不同体验是,它以读剧会来呈现这一部剧,导演以三个不同的路线把这一部剧演绎出来,演员们以他们的声音起伏把故事朗读出来,以简单的道具(丝巾、帽子)来分演不同的角色。如果儿童剧团的《轻轻公主》则结合了各种表演和艺术元素,如:演员才艺、舞台美术设计、道具设计、灯光、音效、服装设计、戏剧化妆,多媒体的特效等来呈现这一部剧。 其实一部剧演的好是不受限于道具、剧场的大小、灯光、舞美、服装等;更重要的是演员的专业、认真与委身。没有演员的认真与委身,空有各种艺术元素,我们又如何能演好一部剧,把福音传出去呢?!(沈佩欣,古晋)…

卫理道声特辑(2)

业餘者也要认真表演 虽然我是戏剧本科班毕业,不过停留和脱节了一段时间,刀没磨就会钝;而这一趟考察台湾当地戏剧团的旅程,真的是满载而归。 台湾的舞台表演真的是多元化,一星期内拜访不同领域福音机构,欣赏不同剧场的演出,有成人剧、儿童剧、踩街表演、读剧、偶剧、史诗剧等等,再一次感受到舞台不同手法的魅力。本地的福音剧都局限于一般的话剧,或者是在剧情间中穿插歌曲和舞蹈,深深感受到表演上应该要突破传统,可以加入多媒体元素或者偶类,丰富舞台的表演。 教会常认为舞台剧是“花大钱”的布道工具,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程”。但我看到台湾有很多剧团(包括由福音机构和基督徒成立的),无论是小剧场或是大舞台的表演,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是专业人士,而且当中投入的人力和资金都不是小数目。他们如此重视戏剧文化,如此认真地使用戏剧,对我们有没有一点的提示呢? 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华丽的舞台,但是每一个演员却一定要是专业的演员,这让我很感慨。我们常常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以“服侍”名义表演,并不一定愿意付出时间排戏,甚至态度不认真。当中一位导演如此分享,一个演员不愿意顺服,他直接换掉演员,这一点在教会是做不到,因为我们会说大家都是“服侍”,不是专业的演员。因此,我很敬佩这位导演对选择演员的严谨。我深深体会,即使我们不是专业的舞台表演工作者,但是应该秉持一种认真表演的态度。 其中,让我最震撼的是,戏剧不只是单单在舞台上表演,它还具备一种治疗的功能。在探访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时,苏庆元导演说他使用戏剧进入特殊儿童领域,让特殊儿童透过戏剧走入人群,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戏剧天地可以如此广泛。还有九歌儿童剧团团长黄翠华老师,也应用戏剧进入特殊家庭,重建一个问题家庭。这都让我深深地感动。 末了,看见台湾对于戏剧表演是尊重和发扬的态度,真希望本地社会也看重戏剧这一块,能提供戏剧工作者一个就业机会,以至能培育更多戏剧工作者,往不同领域去发展。(余蕙妗,美里) 剧本要跟生活贴近! 很高兴这次能现场观赏台湾黑门山上的剧团演出两出福音戏剧,见识到专业演员的水准。他们还特地为了我们改掉戏里的一首歌曲(改唱《Rasa Sayang》)呢!这样的举动让我们觉得很亲切;虽然是台湾人的演出,但剧情却好像跟我们的生活背景很贴近。这让我学习到在写剧本时,必须要以观众的背景为考量,更要加进切身的当今时事来使观众认同剧情,剧情才不会太沉闷。所以,我希望当我写福音剧本时,内容能跟观众生活背景有关系,使观众有共鸣。 台湾九歌儿童剧团团长黄翠华老师所带领的讨论分享让我印象深刻。她提醒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岗位在哪里,及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而我还在寻找! 或许我们已习惯圣诞节来临时就要演出戏剧,而常忘了内容是否能带给观众生命的意义。希望以后道声剧团的戏剧都能使人感动,愿意接受福音。这条路虽不容易走,但我们有一个团队,就有力量走得更远。 这次考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让我见识到:戏剧可以用很多方法呈现(比如用偶、读和朗诵的方式);不同的呈现形式会吸引不同的观众,所以我们不要只局限在一种表演的形式。(刘利平,古晋) 偶戏体验操作“悬丝偶” 5月29日至6月4日,我参加了全砂卫理道声剧团主办的台湾戏剧考察团。台北六天的行程满满,非常丰富;走的路比平常走一年的路还多。 六部剧当中,我看到专业的演员、导演们,也看到导演、编剧以不一样的手法和题材呈现等等。黑门山上的剧团的《黑社会神话》与《You Are Mine》福音剧,让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到专业演员的专业演出。他们穿插着华语和闽南语的流利台词,生动、自然的表演,让我见识到什么叫“专业”。让我很惊讶的是,只需要两扇门就成了他们的后台;道具、演员换衣、藏身都在那两扇门后;一扇门要藏四、五位大人又不被发觉,如何办到呢?我故意坐在侧面,才看清原来演员在后台是一动也不动地站着。 另外,据导演颜美珍老师说,这两部剧每次演出都会穿插时下热门话题和针对观众的本土化歌曲和台词。如这次演出,演员知道我们是从马来西亚来的,就在剧里穿插Rasa Sayang这首民谣,让我有点惊喜和亲切。这两部戏,没有华丽的道具、布景,但演员的演技成为整部戏的灵魂,真是好看。…

卫理道声特辑(1)

卫理道声剧团二度台湾考察 谦卑学习拉近戏剧文化水平 这是卫理道声剧团第三次组团出国考察戏剧了。第一次在1992年,10人去台湾考察;第二次在2013年,11人去北京考察;而今年我们召集了12人再赴台湾进行6天的戏剧考察。 为什么又去台湾呢? 其实台湾与道声的成立与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30年前(1986年),“道声”就是接受来自台湾救世传播协会的洪善群导演和吴锜老师(还有菲律宾的上官贤丽博士)的培训之后,学员们同感一灵欲成立剧团,并于1987年经年会通过而成立的。后来,“道声”还多次邀请这些老师回来授课和担任戏剧评审等。 2009年,我们认识了一位从台湾来的戏剧老师,她就是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的廖杏娥博士。2010年,廖博士到古晋培训,“道声”与她约定了5年(2011年– 2015年)的戏剧培训计划。在她的牵线下,我们又认识了台湾的张凤仪老师、九歌儿童剧团团长黄翠华老师、谢謦鸿老师、沈湘馨老师、简孟轩老师,以及黑门山上的剧团团长颜美珍老师。在进入第二回5年(2016年 – 2010年)戏剧培训计划的当儿,也是“道声”成立30周年的其中一个项目。这次到台湾的考察有如回家探亲般,所得到的欢迎与接待都令我们受宠若惊! 为什么道声需要多次出国考察呢? 因为本地的戏剧文化浅薄,并缺乏资深专业的剧团可以向他们学习。道声剧团虽然成立快30年,但我们所接触的都只是教会圈内所演出的戏剧。为了开拓视野,拉近戏剧文化水平;为了跟得上时代,认识戏剧的多功能和多元性,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圈子里出来,到戏剧文化浓厚的北京和台北,谦卑地向当地的专业剧团、文艺中心和福音机构等学习。戏剧不像电影,不是单凭一片银幕就可以观赏和体会的;而是必须亲临现场,与演员互动,感受整个现场的律动和气氛。 在台北的6天里,我们参访了三个剧团(黑门山上的剧团、九歌儿童剧团和无独有偶剧团),三个福音机构(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救世传播协会和宇宙光),上了三堂戏剧课(表演身心灵充电工作坊——黄翠华老师、戏剧综论——王培洁老师和戏剧导演——苏庆元导演),与两位老师进行戏剧事工交流讨论(观赏宣教史诗朗诵歌剧和讨论——吴锜老师和彩虹爱家圣诞剧的制作和推广事工——赖今祈老师),观赏了六出性质不同的戏剧(黑门山上的剧团的《黑社会神话》、《YOU ARE MINE》;宜兰传统艺术中心的《闹龙宫》;台北戏棚的《闹龙宫》;牯嶺街小剧场的《水中屋》和新艺文中心的《轻轻公主》),还观光了宜兰利泽国际偶剧艺术村和许多台北的景点。整个考察行程疲累,但却有丰硕的收获。 (余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