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时事动态

诗巫南教区妇女会退修会

教区动态 报道;吴钦云 姐妹们当有异象 诗巫南教区妇女会退修会已于9月11日在zoom云端进行,属下9个牧区约有300位姐妹出席。间中的一个环节是追思礼拜,追念安息主怀的10位姐妹。同时,因疫情肆虐,灵修手册统考“暂停一年”。 陈朝强牧师受邀主讲主题“从腓立比书再思姐妹们的使命”。陈牧师谓,腓立比书是一封从监狱来的热情洋溢的“情书”;信中没提到姐妹们的使命,但腓立比教会的成立却跟一位姐妹吕底亚脱离不了关系。姐妹们应该学习吕底亚的好榜样——在没有会堂之下却守敬虔之功、担负家庭使命引导全家信主、开放住家为聚会地点及接待主的仆人。 从吕底亚身上,牧师阐明姐妹们的使命: 一、合力兴旺福音,建立教会; 二、成为代祷勇士,为信徒们的爱心祷告; 三、接待为福音劳苦的同工,如吕底亚接待提摩太和以巴弗提; 四、成为和平的使者,如保罗劝2位姐妹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因此,姐妹们的使命就是兴旺教会,兴旺家庭。 郑仁娇师母受邀主讲專题“家庭使命的召喚”,讲员呼吁姐妹们当有异象,因有“异象就有使命”(No vision No mission)。箴言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设立家庭与婚姻制度,姐妹们的使命为: 一、创造的使命:丈夫的帮助者,需柔和谦卑; 二、福音的使命:支持者,当专心竭力肩负之。从救恩历史来看,主耶稣是女人的后裔,姐妹们是祂的同工。 三、家庭的使命:建立者,建立家人成为合神心意的门徒。因为“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箴言十四1) 郑师母表示,生命重于生活和恩赐、工人重于工作;家人的关系是事奉和宣教的根基,姐妹们要立志追求和乐的家庭生活,把信仰传承给家人,培育敬虔的后裔。

两约的家庭门训:从圣经看信仰的培育

家庭门训线上讲座父母与教会携手推动 由会友事工部主办,基督教教育部、崇拜与音乐部和幸福家庭与辅导部同协办的“家庭门训线上讲座”于8月27-28日透过Zoom及Youtube等平台进行,由池金代牧师与师母陈倩明传道主讲。 供稿:陈倩明 第一讲:两约的家庭门训 “在信仰路上,我不知道怎样教孩子才对?”、“我没有受过什么装备,怎会呢?”也许这是为人父母的一般心声,但原来上帝已经在旧约和新约的信仰培育中给了我们清楚的指引,让我们一起从圣经看信仰的培育。 上帝的心意从一开始就是要透过家庭赐福给万代,从亚当到挪亚,再到亚伯拉罕。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要赐福给他,而万国也要因他蒙福。“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十二1-3)在加拉太书也提到“这便叫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加拉太书三14) 从亚伯拉罕一人到以色列一国,上帝给予他们典章律法,让他们可以有法依循,懂得正确的敬畏上帝,荣神益人——要怎样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养育下一代等,都有清楚说明。从旧约的圣经书卷,我们可以归纳看到信仰传承是经由以下的四方面:1.透过节庆——以色列人的节期多与他们的民族历史有关,纪念上帝大能手的引导;2.象征/物件——通常是庆典中的象征,比如逾越节的羊羔、苦菜等或一年有几天住在帐棚里等,都在表明一些重要的教导;3.示玛(Shema)——以色列人的示玛是指申命记六4-9,是以色列大人小孩从小背诵的最重要祷文之一,更是他们的信仰告白;4.信约/信心团体——孩童信仰的成长不单在家里,更是与他的社区/信心团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此这般,年复一年,大人们在讲论着,孩童们在听着。以色列的孩童在节期中参与学习,他们学习历史,学习民族和他们的信仰,渐渐地,孩童们开始明白这些过去的事迹对他们的意义,他们开始认同自己与这个约的团体的关系,于是他们的信心增长,灵性渐趋成熟。 到了新约,儿童信仰的传承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有了一个新团体、新名字: Ecclesia。这是一个希腊文的字,意思是被召出来的一群人(the called out),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教会”。在新约,“家”的观念,不再单指一个民族,而是共同信耶稣的人;节期也不单是以色列人的节期,更是教会的节期。初期教会,信徒聚会就在信徒的家,既然在家中聚会,孩童是家中的一份子,他们自然也会在聚会中参与、学习和观察。 从新约中看信仰传承是经由:1.接纳/参与——孩童是家里的分子,他们在当中参与、观察和学习;2.生命成长的榜样(Mentoring)——在新约的书信中,看到生命传承的明显例子,比如:保罗和提摩太,或是提摩太和那些忠心能教导他人的人。“你在許多见证人面前听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导別人的人。 ”(提后二2) 教牧书信也特别注重教会领袖需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孩子也是听从主道的。(提前三4、12)3.教导上帝的话/福音――保罗书信提及父母是按照主的教训养育他们的孩子,孩童需要接受福音。(歌罗西三21;以弗所六44);4.信约/信心团体——同样的,儿童信仰的传承不能缺少在信心团体中的参与和学习。 总的来看,从旧约到新约,整本圣经给我们的家庭门训的基础理念就是父母(家)与教会(信心团体)共同携手。孩童需要在家中学习,也要在信心团体中参与学习,缺一不可,而父母更是信仰传承的主要人物。灵性成长是一个旅程,家庭门训也就是一个一家与上帝同行的旅程。 第二讲:“两命令”的家庭门训 圣经有两条非常重要的命令与家庭门训息息相关:第一是大诫命,第二是大使命。 从旧约的申命记(六章)到新约的马太福音(廿二章),都看到上帝给我们的大诫命。“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命记六4-9)大诫命首要是去认识神,相信祂是自己生命的独一真神,再信靠上帝去爱神和爱人。上帝给人的方法是要听上帝的话,尽心、尽性、尽意和尽力全然的爱,并抓紧各时机教导儿女。…

GB线上活动

基督女少年军幼级组线上日让小孩子到耶稣这里来 对于马来西亚基督女少年军而言,在一个保持社交距离的时代中顺从并操练耶稣所说的“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是需要开拓的一个新局面。幼级组是女少年军中最年轻的一环(包括了幼稚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团员),“我们如何在Zoom管理超过100个的幼级组团员?我们该策划什么活动?团员们会喜欢吗?能找到需要的助手吗?来得及预备吗……”这些想法常在筹备会的脑海出现。 2021年5月15日,幼级组线上日终于透过Zoom举办,超过200个来自全马不同军团的幼级组团员和军官参与。当一个个幼级组团员带着可爱和灿烂的笑容进入聚会,并高兴地彼此问候时,所有幕后的忧虑就在那一刻消失。虽然聚会进行时,筹备会需无时无刻紧盯着没有静音的麦克风,但线上聚会中能有如此乐于回应的团员,实在是带来满怀的喜悦。 聚会开始是由幼级组的Dolyn Wong(诗巫第7团团员)带领开始祷告。随着,几位中级组和高级组团员带领赞美时光。简短的破冰游戏后,赵莉婷团长(古晋第3团)分享关于扫罗如何“成为”保罗的圣经故事。配合幼级组线上日的主题(罗马书十二12),整个聚会强调三个重点:要固定祷告、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 分享圣经后,特别为幼级组创作的主题曲正式亮相。Amanda Sim准尉(诗巫第11团)带领与会者学习歌曲和动作。一些年幼的团员有母亲或姐姐在一旁引导她们学习动作;更有些团员要求重复播放歌曲。最后,聚会由幼级组的Estee Low(诗巫第7团团员)带领结束祷告。 我们的祷告是团员和军官不止享受聚会,而且更能透过不同方式经历上帝的慈爱和应许。(报道:Laura Dines中尉,古晋第11团) GB线上同步写祷文我们一起为国家祷告 为国家祷告者,永不言太年轻。约190位来自砂拉越及西马的基督女少年军高级组成员在2021年7月20日及22日所举办的“小领袖女少年军及属灵领袖线上训练会”中操练透过同步写祷文来为国家祷告: 亲爱的阿爸天父,孩子要赞美祢,因祢是值得孩子赞美的。主祢何等伟大,主祢创造世界万物,马来西亚也是属祢的。孩子很感恩因生长在马来西亚。孩子没有经历苦难,也没有灾难。马来西亚在别人的眼中是很和平、没有天灾的国家;但如今马来西亚却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疫情中。许多人民受疫情的影响失去了性命、健康、家人、工作、与别人的关系等等。我们的医护人员也被迫进行更多的工作,我们的领袖也承受更多的压力,孩子的学业也因为疫情的缘故被迫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即使我们在这种困难时刻,主祢依然赐我们平安,求祢继续帮助我们,让我们在祢里面继续寻求你。祷告奉靠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祈求,阿们!(Nicole Tiong,民丹莪第一团) 亲爱的天父,祢是慈悲的主,祢是怜悯人的主。主啊,求祢帮助我国的医疗能有足够能力面对疫情,也帮助我国领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更有效地面对疫情。求上帝帮助GB能在疫情当中,继续事奉祢、荣耀祢、敬拜祢。祷告乃是奉靠我主基督圣名所祈求的,阿们。(Felicia Lew,民都鲁第二团) 赐我们医治的父,感谢祢保守我们身边的人都不被感染,我们将我们的国家——马来西亚交在祢手中,求祢保护我们的医护人员,心中有平安,保守他们的健康。也求祢赐智慧给我们的政府,让他们可以有实际的措施让马来西亚的疫情变得不这么严重。也感谢祢让我们在疫情中仍能聚在一起。奉主耶稣名求,阿们。(Ling Wen Ying,泗里街第二团) 亲爱的天父,马来西亚现在疫情越来越严重。求主祢看顾我们,保守我们,让我们都可以遵守SOP,让疫情可以快点结束,恢复以往的生活。求主让政府有聪明智慧来管理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在疫情肆虐下,经济发展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不会让人民过着困难的生活。奉主耶稣名求的,阿们。(Daphne…

“好在有祢”线上布道会

东西马三地400余人参与 卫理乐龄团契“好在有祢”线上布道会顺利进行,共吸引了超过400位来自砂拉越、沙巴与西马的乐龄朋友参加。 这项线上布道会在7月31日晚上进行,除了以ZOOM视讯会议的方式,亦在YouTube频道上进行直播。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乐龄团契是该线上布道会的主办单位,并邀请砂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担任讲员。 刘会明牧师先把一个人的一生所有比喻做一位国王和他的4位妻子,即灵魂、家人和朋友、财产、地位和财富,以及身体。“我们一生可以拥有很多,但能够陪伴我们到最后的,只有灵魂。然而,我们时常为了享乐而忽略了灵魂的需要。” 他表示,在年龄愈来愈大的当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心里都会害怕老化,因为害怕失去自我控制,害怕必须依赖别人的帮助,害怕孤独与死亡。 大部分的老人都希望自己的钱够用,能行动自如或照顾自己,所以当他们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时,会觉得很难堪;虽然希望子女能照顾他们,却又担心造成对孩子们的负担。有些甚至会担心自己离世后会否下地狱,或者经不起死后的审判。“一旦长辈心里满满的害怕没有被解除,他们会渐变得愤怒或苦毒,甚至是陷入忧郁。” 解忧除患的百灵乐方 刘会督说,人们不但要面对老化的害怕,还要面对恐惧,但正确的信仰与心灵倚靠是解忧除患的百灵乐方。信仰基督的长辈若心里有恐惧,可以在祷告中将这些恐惧交托给上帝,即使健康不再,却依然有上帝内住心灵深处为依靠。 “即便在死亡的那一刻来临时,上帝的天使也会陪伴他跨越死亡的门槛,他并不是孤单一个人,因为在死亡的大门打开那一刻,他的灵魂就已经被上帝带回到祂身边。” 刘会明牧师借用曾经担任过新加坡神学院院长的麦希真牧师(1930-2021年)在晚年时说过的一句话“不求多方设计挽留生命,但求减少痛苦安返天家”与大家共勉,鼓励大家学像麦牧师般,如果上帝派的天使来了,就伸出手让天使把我们带回到上帝的身边,只求上帝减少痛苦,能够安返天家。 还有,很多长辈在慢性疾病的摧残中,心情会相当失落。但是,若可以帮助他们重建信仰与心灵生活,那在困难的生活中,就仍有活着的目标,并与上帝更亲近。 他强调,真实的信仰是积极的,信仰可以帮助大家重新获得生命的价值感和对未来的盼塑,也有机会重新数算自己生命如何对其他人産生影响。 “真正的信仰帮助我们面对现在,不管有什么难题,心中有什么担忧,生命中有什么恐惧,真实在耶稣基督里的信仰,是帮助我们更有勇气来面对现在与未来。” 耶稣曾经说过,“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刘牧师也知道,人都有各种烦恼,都是劳苦担重担的人,但耶稣基督告诉大家,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到耶稣基督面前,就可以得享平安与安慰,心里得到平静,人生得到安全。 在布道会结束后,主办当局亦邀请参加者填写事先准备好的回应表。

声声“对不起”唤不醒冰冷的尸体

时事回应 @林清妮(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幸福与家庭辅导部) 不久前,中国上海一名 14岁女生在留下千字的遗书后跳楼自杀,表示若有来生,但愿不再与父母相见,让人震惊。我也曾在“亲子天下”的网页中看到一篇刊载于2019年的文章,作者是个殡仪馆的接体员,他的文章里提到一名自杀的男子在留下“今生不再相欠,来生不要再见,给你们两个自私的王八蛋!”的遗言后,从高楼一跃而下。 这两起都是令人极其悲伤的家庭悲剧,我们仿佛也能听父母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对不起啊!对不起,孩子,你快起来!我们什么都顺你的意,只要你活着就好……”只是,一切都太迟了。孩子承担着来自父母“都是为你好”的期望,并将这“期望”视为是父母自私的表现,最终以死作为最后也最激烈的抗议。 身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各种“施压”,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我常在想,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待”究竟是为了自己面子呢,还是真的为了孩子好?!难道没有大学文凭,没有高薪工作对孩子就是“不好”?抑或是当别人问起我们的孩子时,因为他没读大学,只是个蓝领工人,就觉得没面子,难以启齿?! 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基督徒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引到上帝面前,让孩子从小认识创造并且爱祂的天父上帝;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就要把耶稣基督介绍给孩子认识,并引导孩子看见承认自己的罪,明白唯有耶稣基督是我们人生唯一的救赎,让孩子接受耶稣基督成为他个人生命的主宰;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就要求圣灵充满孩子的心,让孩子从心里敬畏神、爱神、爱人。父母千万不要做孩子的神,不要把自己当神了,要让上帝成为孩子的神!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父母要先活出敬畏上帝、顺从上帝的生活样榜样。 父母也要坦诚面对自己,反省内心:我们对孩子所作的一切是否以“荣耀神”为最重要的根基?我们是否高举上帝的荣耀,而非求自己的荣耀?!祈求圣灵保守属上帝的家庭,父母教养孩子都能尊主为大,以主为乐,从上帝的心意与真理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砂华年青特办线上讲座

疫苗接种线上讲座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鼓励接种疫苗以达群体免疫 选择接种疫苗是一种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的最佳方法;因此,为了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弟兄姐妹们受促踊跃参加接种疫苗计划。 除了一些不适合接种的重病患者和儿童之外,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为国民进行疫苗接种计划。 为让青年人能够更了解接种疫苗的利与弊,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青年团契特别于7月28日主办“接种疫苗?我好怕!”线上讲座,并邀请三位不同专业的讲员为大家解决疑惑。 陈存福:不会完全无事可做 第一位开讲的是UNIMAS医学系的精神医学讲师陈存福医生,他也是古晋圣淘沙医院的客座精神病医师,并在圣淘沙医院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援服务。 陈医生是根据弟兄姐妹事先提问的数个问题做出回答,并从中陈述接种疫苗的利与弊。 “如果担心副作用,你当然可以选择拒绝接种疫苗,这样就不用担心副作用;但是,你必须承担后续的风险,因为你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外出。” 对于一些人认为,疫情导致人们缺少社交,较容易郁闷,他认同却不完全赞同;因为人的确需要社交,但在这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社交并不受局限,很多社交软件所提供的平台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社交的目的,甚至可以远程遥控送礼物或食物给你的朋友。 “还有,在行管令期间,人们被禁止外出运动,但现在有一些手机App可以帮助我们在家里运动,更可以收拾房子,与家人互动,不会完全无事可做。” 陈医生也建议,要是真的无事可做,可做些有意义的事,如:成为义工,在遵守标准作业程序的情况下,帮助有关单位运送物资。、 副作用机率相对低 对于如何帮助他人缓解情绪上的压力,他首先提醒大家不要预设每个人都需要帮助,而是要先聆听他的需要,慢慢地回答;更不是听了就算了,是要有爱心的回应。在了解需要后,再对症下药地予以帮助,如果是需要心灵上的帮助,还可以提供心灵辅助的热线。 有关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尤其是对小孩子,陈医生提议弟兄姐妹们可以从世界卫生组织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做对比;其实,与染病率和致死率相比,接种带来的副作用发生机率是很低的。 他也坦诚,身为前线人员的他其实在面对疫情时,也会怕受感染,甚至是被家人所“怕”。“但唯有我们诚实面对恐惧,才会让我们更小心,更加严谨地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因此,只要不影响生活,它就是一种防护机制。” 针对“疫苗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说,陈医生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不真实的报道,在看到消息或信息时,先查看消息来源,还有日期和时间。“要知道谣言止于智者,所以,请拒绝假消息。” 陈医生强调,新冠肺炎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的面市;虽然一些中药材可能有功效,但目前未有更多的研究根据支持。 林常青:疫苗乃经层层实验…

美里教区乐龄团契线上乐龄營

教会动态 @黄启城(美里) 吸引海内外四百人参与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美里教区乐龄团契于8月21日以 Zoom 方式举办两年一度的乐龄營。这个别开生面的线上營会,参与者者除了美里教区六间堂会乐龄团契契友,还有年会乐龄团契指导刘慈瑜牧师、年会乐龄团契主席汤祖安弟兄、美里教区教区长严生聚牧师及各堂会牧者;甚至还吸引全砂各教区及沙巴、纽西兰等地乐龄契友参加,上线人数约有四百多人,虽然只能在云端相聚荣耀上帝,但也算是盛况空前。 这營会全程由教区长严生聚牧师兼团契指导刘慈瑜牧师暨筹备会主席刘恭谋本处传道主持,在祷告訓勉后正式开幕。 在美里教区团契主席郑家铨弟兄致欢迎词后,即进行教区团契职员就职典礼。 營会主题为“遵守主命,传承信仰”,特邀年会成初青少团契指导邱智祥牧师主讲。他以生活、信仰、工作三方面引证圣经,吁请乐龄人要:谨记上帝的话语;在人生旅途中,生活要圣洁;还要活出有主耶稣基督的生命;在信仰要遵守主道,把纯正的信仰代代相传。 由年会文字事业部干事兼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弟兄主讲专题“美以美的船歌”,巧妙地用“传”的谐音“船”指出:当年西方宣教士从远方坐船,花了漫长时间,把主的福音带到东方的中国;后来又由垦荒先驱黄乃裳传道,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由新加坡辗转带到砂拉越诗巫。从此牧者先辈在此地辛勤耕耘,主基督的福音在这里复兴,发扬光大。这宣教过程来去都得靠船,况且美以美宣教脚踪亦可编成一首可歌可泣的诗歌,岂不就是一首“美以美的船歌”?! 我们当中有些信主人信主几十年,也才认识这段宝贵的宣教历史,知道福音传给我们真是不易呀!营会还有其他节目如舞蹈、游戏,都让参与者在线上同喜乐同敬拜。营会也在林曼曦牧师祝福祷告后,圆满结束!

塔利班执掌阿富汗

家事国事天下事 整理:韵琴 为当地的基督徒举起祷告的手 2021年8月美军宣布撤出阿富汗后,塔利班迅速击溃政府军佔领绝大多数阿富汗领土,8月15日攻入喀布尔,总统加尼逃到国外,塔利班开始重新组建,全称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报道指出,早在2021年5月,美国已开始撤军动作,并在7月2日从驻阿富汗最大军事基地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撤离。随即,塔利班便迅速开始占领各城镇,在7天内就一口气攻陷了11座省会城市,并完全控制住了阿富汗的北、西、南方边界。直到8月15日,仅仅用了43天,塔利班士兵便已坐在了总统办公室桌前。 阿富汗战争的缘起与结果:美国和其盟友在2001年的911袭击事件后进驻阿富汗,由此引发的阿富汗战争成为美国最漫长的军事行动。2011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计划在2014年或之前终结持久自由行动,撤出阿富汗。 2020年2月29日,美国和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署《为阿富汗带来和平的协议》,其中提到美国和北约要从阿富汗撤出所有正规部队,塔利班承诺阻止基地组织在塔利班控制的地区活动,以及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之间会展开会谈。 特朗普政府同意在2020年7月前将美军人数从13,000人减少到8,600人;如果塔利班遵守承诺,则美军在2021年5月1日前全面撤出阿富汗。 拜登政府随后在2021年4月宣布,它将遵守撤军约定,预難難難计完成撤军日期为2021年9月11日,但美国在阿富汗会保留650名美军,以保卫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并与土耳其军队一起保卫喀布尔机场。美国总统拜登于2021年7月8日宣布,阿富汗战争将于2021年8月31日正式结束。 为阿富汗举起祷告的手 随着塔利班执掌政权,阿富汗基督徒将面临着极大的生死迫害,,当地基督徒领袖紧急呼吁全球基督徒为阿富汗的弟兄姐妹代祷,使他们在极艰难的环境中,能相信上帝掌权。“敞开之门”列出了为阿富汗祷告的五大要点,简摘录于此:1.为国内的一小群基督徒祷告,能在上帝的应许中找到力量、智慧和平安;2.为流离失所者祷告,预计有新一波的难民将涌入其他地区,求上帝在旅程中保护和供应他们;3.为妇女祷告;4.为病人祷告,该国新冠病例激增,祈祷医疗系统不会崩溃;5.祈祷阿富汗不会成为极端份子的避风港。

马来西亚线上禁食祷告会

教会动态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3小时不间断向上帝呼求 “主啊,医治我们的地!” 我国(马来西亚)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经济的大肆受损,还有政治的动荡不安,弟兄姐妹受促以合一的心,向上帝举起双手发出呼求。 由马来西亚基督教协进会(Council of Churches of Malaysia)与“合一祷告”(Prayer United)联合主办,“主啊,医治我们的地”禁食祷告会已于8月10日(星期二)上午9时至12时,在线上进行。 祷告会分别以6种语言进行,即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伊班语与韩语,并通过6个不同的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 “我若使天闭塞不下雨,或使蝗虫吃这地的出产,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这节来自历代志下七13-14的经文,是此次禁食祷告会的经文。 从为教会祷告开始 长达3小时的祷告会首先从为教会祷告开始,祈求马来西亚教会受膏抹蒙差遣,迎来教会复兴,教会领袖领导他们的教会走步复兴之路,藉着基督徒在圣洁和敬虔中生活,教会复兴将影响社区和社会,教会复兴为我们的国家和后代带来祝福。 接下来是为疫情祷告,祈求上帝给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施予医治的恩典,愿他们在基督里找到力量、医治、安慰和平安。同时也为他们的家人和亲人祷告,因他们为在医院里与病毒搏斗的亲人而日夜难眠,并为那些因新冠肺炎丧失家人和亲人而哀悼的人祷告;更为那些在生活中挣扎、失去工作或生意,陷入贫困、无助和绝望的人们祷告。 然后是为我国的妇女与儿童祷告,祈求上帝保护妇女,为女孩提供教育机会,并拒绝童婚。儿童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为童工、剥削儿童和儿童贩卖祈祷。同时,为我们社会中受压迫和边缘化的人祷告,为他们发声,为他们挺身而出。还有,为拥护并保护妇女和儿童权利的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祈祷。 再来就是为我国的原住民祷告,祈求上帝在原住民教会和Orang Asli社区中加力和兴起领袖,还有原住民基督徒的声音可得到尊重、承认和倾听。希望原住民教会的力量能够不断地壮大,改变社会和国家,在我们的土地上带来敬虔的影响和改变。同时,Orang Asli社区的发展和增长,尤其是在内陆和偏远地区,以及国家、联邦政府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帮助缓解沙巴及砂拉越的疫情。…

美安堂疫情中服事不停歇

教会动态 报道:黄秋芳 如多数堂会般,疫情期间美安堂透过线上进行崇拜、团契聚会、祷告会、各类讲座、主日学课程、灵修及召开会议之余,还透过不同及可行的方式继续服事会友,关心他们的需要。 由于许多领日薪的会友(特别是原住民会友)面对断炊之苦,因此有不少会友及社会人士奉献金钱和物资予本堂所设立的食物银行,尔后本堂负责人联同牧者将物资分发给有需要的会友。截至7月中,本堂已分发了3次的物资,每次约分发85份(每份约RM50)。 疫情当下,虽然不少人面对失业减薪,但会友仍然为杜当堂购买牧师屋及民丹莪开元堂建堂筹款,分别筹获RM71,250及RM34,635;本堂亦响应年会社会关怀部事工,奉献印度救灾RM10,000。 在关心新冠肺炎隔离中心方面,执事会响应BB Love Box的活动,赞助美里新冠肺炎隔离中心床褥PVC套105片(共值RM9030),让医院能够容纳更多病人;本堂也赞助50份日常用品给隔离中心的病人。 在知晓吾会会友郑小燕身在菲律宾马尼拉感染新冠肺炎的儿子蔡中山的治疗需要,本堂严生聚牧师及会友不仅关心她,为她与家人祷告,同时为蔡弟兄筹获马币一万令吉的医药费,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另外,虽然彼此间不能有实体探访,但属会委员会依旧进行线上探访,继续关心信心冷淡及久无参与聚会或崇拜的会友,让他们在疫情期间不孤单。 疫情当下,家人们能有更多时间相处,因此今年进行家庭祭坛的家庭共有70家(华语57家、国语13家),可以一起学习上帝的话语,更亲近主,同时彼此代祷,互相关心,增进亲子关系。 感谢上帝,在这非常时期,美安家还能透过不同事工,继续服事弟兄姐妹与有需要的人,实在是经历上帝的恩典够我们用,一切荣耀归于祂。

凯胜之家要宣导积极思想

特稿 采访:卢韵琴(本报记者) 陈朝强:吸毒者不是无可救药 除了帮助误入歧途的学员们重新塑造生命,凯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也扮演宣导的角色,不但要向大众灌输毒品危害社会的事实,更要让社会人士对前吸毒者改观。 “我们要让大众知道前吸毒者不是无可救药的,只要愿意给他们机会,曾经走错路的他们一样可以造福社会。” 为此,凯胜之家希望有机会可以做更多的外展工作,让社会大众改变对他们的观感。“如果能够形成一种社会运动,最终达到传扬福音的目的,把更多人带到上帝的面前,那就再好不过了。” 同样想好好生活 凯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监督陈朝强牧师在受访时说,凯胜之家的学员在经过了一年半的生命塑造课程后,他们的生命得到了重新塑造,灵性也得到了栽培。然而,顺利毕业的他们却陷入了“找不到工作,回不了家”的窘境。 “他们的确是曾误入歧途,但是经过了生命的重新塑造,他们立志悔改信主,却因曾经的错误而无法被社会,甚至是家人接纳,这种打击真的是很大。一些人还可能就会因而走上回头路,这就非常可惜。” 因此,他认为,凯胜之家也希望在宣导工作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不仅仅是塑造学员的生命。“生命塑造的工作,我们不能只做开头而没有持续,而且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与帮助。” 陈牧师说,按照这些年来的服事经验来看,社会大众对凯胜之家学员还是有一定的戒心,纵然是新冠疫情发生前,也鲜少有外人联络到访或接触。“其实我们很希望向大众传递一种想法,即我们和普通人一样,同样想好好生活,积极向上,只是我们曾经走错了路。” 开办饮食中心 为此,凯胜之家目前已经在思考与计划,为他们寻找出路,而开办饮食中心(咖啡店)是最近正在筹办的一个计划。“主要是因为学员们中有多位是烹饪能手,还有自家出产的农产品和食品,再加上饮食中心的成本不高,还可以轮班制,这是为他们准备的一个拥有固定收入的出路。” 同时,该饮食中心的开办可以让学员们依旧在教会的范围之内,方便关心学员的生活与灵性的持续栽培及巩固。 迄今,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1年多了,在这期间,陈朝强牧师感恩的是上帝的恩典够用,凯胜之家在经济方面的供应充足;除了每位学员每月500令吉的收费外,还有付出努力栽种的农产品均有收获。 以琳之家正起步 凯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是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基督徒社会关怀属下的福音戒毒中心,成立于2013年。目前,凯胜之家拥有73位学员,并且在疫情期间仍然收新学员。 “我们是在遵循所有SOP的情况下收取新学员,甚至是来自西马的学员。他们在进入凯胜之家前,都必须按照当局要求经过隔离,进入之后再继续隔离14天,确保不会造成感染源。” 另一方面,专为服事女吸毒者的以琳之家也在2020年成立,目前有3名学员,仍在起步当中。“以琳之家正在起步中,希望大家可以在祷告中记念,并且在实际上给予关心与支持。”

慢慢走向光明

彩虹见证 @姚瑞菁(诗巫卫斯理堂) 其实,我已好长一段时间没参加团契了;自我结婚至今有十几年了(大儿子都已16岁了),期间只参加主日崇拜而已,并让两个儿子上主日学。因为我白天既要上班, 晚上又得打理家务,照顾孩子,觉得已经够折磨了,所以提不起劲参加团契。 虽然卫斯理堂成年团契顾问陈秀冰曾邀我参加卫斯理堂成团,可我始终推辞了! 每次参加主日崇拜都会遇到秀冰顾问,她都会问我几时来参加团契啊,我要不是回避,就是会说几句话敷衍她(如:孩子还小啊、我没时间,或我很累之类的)。 如今,两个儿子渐渐长大了,以为能去团契, 结果又“蹦”出一个(年龄和老大相差“一轮”),生活就像打回原形——又要重新带起小宝宝了,真的不敢想象啊! 我跟自己说:我能胜任一切。于是,每天开始忙里忙外,不停奔波;可现实永远是残酷,人是经不起压力与考验。2019年年底, 我在公司上班时突然觉得不适,无法心静下来工作,坐立难安,精神紧绷,力不从心,寝食难安,非常焦虑!我去看了数回医生,也做了全身检查,诊断出是胃溃疡(因体弱、压力太大和饮食造成的)。医生说要懂得放松,多做运动,别把自己弄得太紧绷, 不然容易忧郁! 但说得容易, 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因这病一直困扰我,使我天天难以入眠,心跳不规律,不只影响上班与工作,也影响正常生活,使我难以释怀!之后,精神确确实实受到打击,渐渐地焦虑症绊着我了,真正地影响生活和工作了,使我不知所措! 赐我勇气克服一切困难 在我软弱无助时,正好面临新冠疫情与行动管制令(MCO),幸好有家人陪伴,老公和孩子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谅解和包容我!母亲也非常担心我,每天鼓励我,开导我,叫我天天唱诗歌、祷告及读圣经,让我的心灵有依靠,因为靠主凡事都能!家翁和家婆还特地从美里赶回来探望我,照顾我!家人们非常地关心我,怕我夸了,总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给我力量,何等感恩! 连上司和同事都非常体贴及扶持我,无论我在工作上面对任何问题,他们都会帮我,成为我精神上的后盾!还有牧师及师母们也非常关心我,每天在线上为我祷告!兄弟姐妹及亲戚们也无时无刻地安慰我, 让我不至天天担心受怕,精神有寄托!最后,我藉着上帝的话浇灌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多做运动,放松自己,并在药物的帮助下,一步一脚印地慢慢恢复健康。 今年(2021年)年初,振秀姐妹再次邀请我参加卫斯理堂成团,我答应了!我想,上帝的恩典真的是够我用,在我面临挫折时,祂让祂的话深烙在我心里,祂的双手总扶持着我,使我不至迷茫跌倒,且赐我勇气克服一切困难,走向光明!最后, 我以母亲常鼓励我地诗篇第廿三篇与弟兄姐妹共勉: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祢为我摆设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营商宣教重在传福音非为赚钱

宣教讲座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营商宣教”同样也是宣教士,与传统宣教士不同的是,营商宣教是带着外国投资基金及创造工作机会的商贸活动到未得之民国家;并在营运过程,将天国的价值观和圣经的原则贯穿在员工与顾客、银行及政府、商品的处理各层面,同时务求对该国的属灵、经济、社会,甚至生态环境带来更新与转化。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宣教部主办之线上宣教讲座“营商宣教”在7月10日晚上线,着重带参与者了解“营商宣教”。 传统的宣教士如果要进入一个敏感的国家或族群中,通常是以带职宣教的方式进入,即是透过非传教性的职业进入异文化的宣教工场,在工作当中和工余时间传扬福音,栽培门徒,建立教会。这类宣教士也称为“双职宣教士”。 长期接触固定人群 为了让与会者了解“营商宣教”,宣教部特别邀请正在印度支那从事营商宣教的罗伊宣教士解说。 在他看来,营商宣教并不是基督徒做生意,而是有目的性地进入异文化的未得之民中做生意,而这个目的就是找机会在该社区中建立教会。 当然,在进入这个社区前,就要小心选择一种适合该社区的商业,重点是向人们传福音,而不是为了赚钱。“我们的重点千万不可搞错,一切都是为了拓展上帝的国度而做,盈利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他也分享了他在经营时一些策略,首先就是要祷告,先和上帝有良好且亲密的沟通。接下来,就要定下目标人群,这需要根据当地文化、环境而定。然后是必须乐意献上自己,愿意为上帝付出,无论是在金钱还是时间上。 还有就是善用时间与目标人群建立关系,先培养感情,才能深入地交往,进而用生命影响生命,把福音传递给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确保可以重复地接触这些人,而不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短暂的接触是无法建立关系的。” 正因为这样,他认为在做创业选择时,就必须选择一种可以长期接触固定人群的一种行业,而且还要懂得变通,但这种变通是为了宣教的后续发展而变。 目前,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当地已经拥有了2个教会,并且正在蓬勃发展中,荣耀全归予上帝。 收集英文书籍 当晚的线上讲座也邀请移居德国的严正弟兄分享他从2019年至今的一些情况,并分享了他与教会弟兄如何合作,也已在柬埔寨开始“营商宣教”的事工。 另外,在日本京都的砂华人年议会宣教士杜阜运牧师亦受邀分享他与师母陈思伶宣教士正在筹办开设一个活动中心,做为在京都开始“营商宣教”的第一步。该活动中心被命名为“Tomo Learning Centre”,主要对象是小朋友。活动中心除了有英语补习班,还有英文图书馆、兴趣学习班,当然,不可缺乏的就是教导丰盛生命的教会。 该项营商宣教计划已经在2021年5月5日被通过,目前正在筹备当中,筹募资金和收集英文书籍是首要任务。

第七届卫斯理研讨会

普世教会消息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探讨卫理宗的宣教使命 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的“第七届卫斯理研讨会”于2021年7月14日至15日顺利圆满举行,吸引了来自美国、澳洲、纽西兰、台湾、香港、新加坡、沙巴、砂拉越、西马等地约250位参与者。 因着新冠肺炎疫情,此次由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神学委员会主办,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协办的研讨会以线上Zoom及Yuotube直播的方式进行,主题为“循道卫理宗的宣教:历史和神学的探讨”。 在这个主题下,共有7篇文章被发表,分别以8个卫理宗重量级人物与宣教士为主角,他们是:卫斯理约翰(John Wesley 1703-1791)、柯多马(Thomas Coke 1747-1814)、亚斯理(Francis Asbury 1745-1816)、苏慧廉(William E Soothill 1861-1835)、麦利和(Robert S Maclay 1824-1907)、阿尔汉(William F Oldham…

2021“砂拉越日”之祷

教会动态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各宗派同心合一献上祷告 7月22日是砂拉越政府官方所定的“砂拉越日”,砂拉越基督徒子民于“砂拉越日”前夕,同心合一为砂拉越祷告。 在新冠疫情的笼罩下,这项联合线上祷告会由超宗派的“祷告合一阵线”(Prayer United)主办,并于7月21日晚8时正,通过脸书(Facebook Page)与 YouTube频道公开直播。 这个超宗派线上祷告会的参与者有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罗马天主教、圣公会、全福音教会、婆罗洲福音教会、BEM和撒那教会与实宝611灵粮堂。 祷告会的主题为“同心合一”,呼吁砂州基督徒一同来为着砂拉越祷告,成为这个世代的守望者。为此,祷告会邀请了远在美国、爱尔兰、英国、澳洲、香港、中国、日本、柬埔寨等异国他乡的砂拉越子民以视频的方式,为砂拉越带来美好的祝愿。 当晚的祷告会也为砂拉越的3大课题进行领祷,分别是砂拉越的政治稳定、砂拉越的教育,以及砂拉越教会的更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