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30期

交流站

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隊 50周年庆典活动陆续开跑 古晋男少年军50周年庆典展览将会在8月12日(六)于古晋Vivacity Megamall East Atrium盛大举行! 当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8时30分,现场除了有庆典展示、游戏、迷你摄影棚外,还有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队带来的各项精彩演出。 一项儿童填色比赛也在12日(六)早上10点到中午12点,同样在古晋Vivacity Megamall East Atrium进行!填色比赛将分两组进行:A组公开给7至9岁小朋友参加;B组公开给10至12岁的小朋友参加,报名费为RM5,截止日期为7月29日。欲知详情请联络欲知详情请联络沈志祥团长(0138048025/bb2kch@gmail.com),报名表格可电邮或传真至082-416717 。 8月19日(六)傍晚6点半,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队则将在KTS Garden举办“古晋男少年军第二分隊50周年庆典晚宴”。翌日(8月20日)早上10点半,将假古晋三一堂举行50周年感恩崇拜。 音契圣乐传播中心 8月办精彩音乐会 音契圣乐传播中心 将于8月12日及19日,晚上8时至9时30分,在吉隆坡崇文华小礼堂举行音乐会,呼吁群众踊跃出席。 该中心为了配合圣乐节,从6月至8月有一连串的活动,并为今年的圣乐节设下的题目为“在基督指望中 ——留下生命印记”,而这两场音乐会则是圣乐节的压轴活动。…

图说新闻:美里美安堂成团义卖会筹款

今年伊始,美里美安堂成团即开始为义卖会做准备(举行会议、售票、准备货物、寻找货物赞助者、筹款、宣传等)。5月14日,义卖会在主日崇拜后开始进行,弟兄姐妹都大力支持,所筹获款项为RM35,748.85(目标为RM25,000)。以上款项将分配予三个肢体以推动事工,包括:国语事工(40%)、筹建卫理希望之家(40%),购买新福音车(20%),愿将一切的荣耀都归于天父,愿上帝悦纳并赐福大家。(文/黄秋芳;摄影/范昌珠、刘本富)

同学情深 笛伴文河全家情繫伊班工作

2017年7月9日 ,几位1970年代的黄乃裳中学校友,特地从诗巫前往距离约85公里之遥的偏远如楼Ng Matop培训中心,出席当年同班同学笛伴牧师受差遣为宣教士的感恩礼拜,见证这美好的一刻。同学中不乏许多事业有成者,不过成为牧师及宣教士的,只有笛伴。如今,笛伴是接续父亲全所哲牧师当年在伊班人中间所开始的福音工作。 当天除了笛伴牧师,另一位全文河传道也在宣教士差遣感恩礼拜中,接受砂拉越伊班年议会会长史提越戴曼牧师(Rev Steward Damat)的按立、接纳与差遣。与此同时,戴曼牧师与台湾长老会中布中会议长田启荣牧师联合在一项宣教士协议书上签署,双方合作,为砂拉越中区的如楼地区长屋共同推展福音而努力。 乎南笛伴(全慈祥)是台湾前清华大学老师,退休后前往台湾神学院就读,并于2017年6月10日假南投丰丘教会,举行“笛伴封立牧师暨笛伴牧师与全文河长老授职差派国外教师”的感恩礼拜。在过去十年,全文河长老一直关心如楼培训中心的工作,他与太太陈秀娟年前自诗巫卫理神学院毕业。 这次前来还有台湾长老会中布中会的牧者及长老们组成的短宣队,前往如楼上游的长屋进行短宣。 乎南笛伴(汉名全慈祥)乃全所哲牧师的次子,多年前曾跟随宣教士的父亲在诗巫居留数年,并在黄乃裳中学接受初中二、三及部份时间高中一的课程。后来,他于上世纪80年代,随父母返回台湾,间中偶有返回砂拉越内陆参观和探望。 笛伴的父亲——全所哲牧师是台湾长老会原住民教会布农族的海外宣教士第一人,他与其他原住民宣教士在1970年代来到马来西亚砂拉越,并在曾是猎人头族的伊班人中宣教十年。后来,全氏虽然返台,仍然不断带领短宣队前来参与伊班的福音工作。与此同时,2006年,其女儿全慈信更以去世丈夫的保险金奉献以在Matop地区兴建培训中心。(孟礼)

诗巫区GB操步比赛 拉让小学敦化中学夺冠

2017年7月8日(六)下午2点,诗巫区基督女少年军假兴化公园雨盖篮球场举行“2007年校际操步比赛”。这是一项年度比赛,截至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此赛程设有三年挑战杯,参赛队伍若是连续三年夺冠就可以赢得挑战杯。 今年共有13队队伍参与比赛,7队来至小学,6队来自中学,分小学组与中学组进行。小学包括大群小学、拉让小学A队和B队、东山小学、光安小学、中心小学和卫理小学;而中学则是敦化中学、中兴中学、南兰中学、德圣中学、诗巫市镇政府中学和卫理中学。每一对队伍由13位女少年军军员组成。 马来西亚全国基督女少年军军长郑雅华受邀为比赛作开幕祷告。与会者包括基督女少年军砂区军长黄方容、诗巫区军长黄碧翎及筹备会主席黄翠玲军官。比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团队纪律精神,也希望促进各校女少年军之间的联系与感情,大家互相认识、学习和观摩。女少年军是教育部承认的学校制服团体,因此,学生参加比赛或活动都能累积课外活动学分。 最后,小学组冠军由拉让小学 A 队夺得,亚军同样是来自拉让小学的B队,殿军则由光安小学赢得。中学组的冠、亚与殿军分别由敦化中学、德圣中学及卫理中学获得。(林洁欣)

诗巫西教区联合敬牧会 池金代:当牧者不可爱时,你还爱他吗?

“你爱你的牧者吗?”,本会诗巫西教区一年一度联合敬牧会,本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在获邀训勉时向会友们提出了上述的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那如果你的牧者并不可爱,你还爱吗?”这是池牧师向会友发出的第二道问题,会众顿时有些犹豫且无法给出答案。 “爱是没有条件的,不是可爱时才爱,才尊重,而是在不可爱之时,就已经爱他且尊重他了,这才是基督徒真正的爱、高超的爱。” 池会长说,基督徒的爱应当是无条件的,因为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叫我们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他引用了圣经旧约中,大卫多次放过屡次追杀他的扫罗的故事,大卫不敢害扫罗是因为扫罗是上帝膏立的王。 今年度的诗巫西教区联合敬牧会于6月13日晚假诗巫旺喜楼酒家进行,筵开65席,让会友与牧者们能够共度一个欢乐的晚间时光。(韵琴)

Ulu Julau短宣有感:成为结实百倍的好树

从2012年开始参与Ulu Julau短宣事工至今,有说不尽的感恩。 今年六月,我再次参加短宣,并被安排在E组的陆路长屋。在去Rumah Anggie途中,才发现路程有极大的挑战:若车子的油门和刹车力不够强劲,车子分分钟就会从山坡滑下去;而且晚间驾驶,车灯一定要够亮,不然在大雾中就看不见方向。虽然路上有些状况,但感谢上帝的保守。 我们平安抵达Rh Anggie当晚,我负责主题信息“我要跟随耶稣”和分享见证。最后,播放耶稣受难的短片,圣灵瞬时感动人心。当我呼召时,有一位姐妹举手,说她还不认识主耶稣,但她要接受耶稣的救恩。我邀她坐下,跟她谈起福音,这位叫Anita的姐妹就接受主耶稣成为她个人救主,并满心欢喜地说,明天要把福音也带给她的母亲。因此,她就成为开路的先锋,带着我、国华传道、Helen Mit 神学生和Andy弟兄一同到Rh.Beranda探访她的母亲,Ani。 这是一间短宣队从没到过的长屋,何等感恩圣灵感动Ani姐妹接待我们。当天,我们跟Ani谈起福音,她深受感动,敞开自己的心接受主耶稣成为她生命的救主。当我们与她交谈时,才知道,原来这家族世世代代都出过巫师。Ani的前夫同一位儿子在一场意外中丧失了生命;她改嫁给目前的丈夫,原来也是一名巫师,且常受丈夫的虐待,身心灵都受到严重创伤。 当她接受耶稣的那一刻,灵魂苏醒,心灵得安慰,心中有平安。她立刻要求我们帮她除去家里的所有巫术祭品。因为,她要有个全新的生命和全新的开始,并与过去的邪恶权势斩除关系,从此归入基督的名下。 当天下午,Ani带我们到她的老家,把所有的巫术祭拜物品统统拿出来让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除去与带走。因为太多铁类的物件,我也从未除过这些巫术祭品,因此请国华传道回到Matop中心,把刘会先牧师带到现场,进行拆除和祷告仪式——斩除一切这个家庭过去的咒诅,脱离黑暗权势,归入基督的名下。我们也邀请了这个家庭参与星期四晚上的祷告会。当晚,Ani姐妹的女儿,Sylvia小妹妹也接受主耶稣成为个人救主。 为主付出一切都值得 其实,我们发现当地许多长屋居民都不知道Matop有一间崇拜中心。我个人建议短宣队在事工讨论后,队长可写下相关报告,作为当地居民信仰问题、挑战危机与未来展望的考察和记录,好让布道部、伊班教会有资料可寻,可以探讨、加强及改善。 我们也看见近年来,上帝不断在这事工上赐恩赐福,有不少年轻一代开始对宣教有感动,对灵魂的救恩有负担,有同一使命,同一看见。甚至有些短宣后回来的青年人,一回来就立刻计划着再次回到“工场”时,该如何进行青年和儿童事工。对此,布道部与教会应重视他们的计划书,予以建议,大力支持协助这些有志者。 这一次事奉,虽耗尽体力,但为主付出,一切都值得。尤其看见人的灵魂得医治,认识上帝,真心认罪悔改,灵里得释放;看见他们立刻有很大的转变,欢欢喜喜地把过去偶像都拆除,信靠唯一的真神,甚至将自己的一切(包括家庭和田地)都分别为圣归于耶和华时,心中的喜乐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心中对上帝伟大的爱亦是无限感恩。 但,我们不要只停留在“当时的喜乐”,要晓得他们将面对各样的属灵争战。我们也不要把种子撒在路旁,石头地上,或是荆棘里,因为唯有撒在好土里,才能结实百倍。因此,我们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后,不但要天天为他们提名祷告,更要与他们有联系,继续了解他们的状况,继续以上帝的话喂养他们,使他们属灵生命得以成长。盼望附近教会能考虑认领长屋,或可以帮助伊班教会解决传道人缺乏的问题。建造属灵圣殿需要长时间投入,而且非一人之力能完成,乃是众圣徒同心合一地建造。 我们是一群蒙上帝之恩的儿女,当把祂赐给我们的恩福与其他人共享。所以,把他们带到上帝的面前,做主的门徒。愿圣灵带领我们每一天的脚步,指教我们不成为白占地土的“坏树”,而是成为结实百倍的好树。(余爱玲)  

Ulu Julau短宣有感:多祷告多有能力

感谢上帝,让我上大学后繁忙课业之余,还能抽出时间参加这次的Ulu Julau短宣。和前几次不一样的是,这次我第一次被安排在行军祷告队。 我们在大热天下撑着雨伞走在大路边,为我们所看见的,还有各组的事工祷告。虽然很疲累,流了不少汗,晒黑了不少,也有一点危险(因为有车辆在我们身边快速地驶过);但经过这次的体验,我学习到就算是小事,也要谦卑祷告上帝,并要相信祂。 队长说了一句话:“我们(行军祷告队)再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越努力有信心地祷告,就代表其他队伍的事工正在上帝的带领中进行。”我想也是。虽然在祷告时曾忽然有个想法:“为什么连续几天为同一个事项祷告?”但这肯定是魔鬼的诡计,不能阻止我持续地祷告;因为我就如在儿童主日学所唱的诗歌说:“多祷告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没有祷告没有能力……”一切荣耀归于上帝!(李嘉雯)

Ulu Julau短宣有感:我曾对宣教视而不见

宣教曾是我视而不见,不敢尝试的服事;即使重生得救后,也对宣教没感动。但上帝很奇妙,藉着LIFE Camp时看的一部剧激励我:要去传福音。我跟上帝祷告,求祂给我宣教的心志。营会结束后,我就收到通知知道有Ulu Julau短宣。我就很开心地报了名,天天为短宣来祷告。不仅如此,我也在团契中毛遂自荐当宣教组组长。 因为我一直听说走水路很辛苦,也会遇到属灵争战,我为此祷告很久。一开始我很挣扎,但是当我从圣堂走到团契室时,只看到两个字:顺服。于是,我向上帝回应:我要顺服你的旨意。 短宣时,我们在Matop那里聚集敬拜上帝。我一眼望去都是伊班人,那些在我眼中是不可爱的人;还用我不熟悉的马来文诗歌敬拜。一开始我很抗拒,无法敬拜;但上帝突然改变我的心态。从上帝的眼光,我看到这群“不可爱的人”居然比我还要爱上帝,还要敬畏祂。于是,我谦卑自己,尝试跟他们交朋友,更渐渐爱上他们。 我们出发到第一间长屋——Rh Saba,因为走水路,所以是第一次搭这样的小船,一路风景真是太漂亮了。到了长屋,就看见一群孩子在玩耍,我鼓起勇气接近他们,他们也很乐意接待我,我们很快就打成一片。 那些小孩单纯可爱又听话,其中一还问我:“cikgu,nanti ada sekolah kah?”我回他说“有”,他马上开心欢呼地告诉他的朋友。我吓了一跳,原以为他们会拒绝我,结果他们是如此喜欢我们来教导他们。可是,相处的时间真的太短了,我能给他们什么?圣灵感动我:给他们福音。于是,我告诉他们要永永远远信靠耶稣,他们也单纯回应我“会的”。我当下很感动,因为他们愿意接受耶稣基督,跟随祂。 当我离开每一间长屋时,都会很不舍,想要陪那些孩子更久一些。我也发掘自己带孩子的恩赐,并跟上帝祷告,求祂赐我智慧教导他们。 圣灵在动工 当我去Rh Lipa,需要分享见证。我向上帝祷告,知道祂要我分享自己的宣教心志,我求他赐我智慧。分享时,我感受到圣灵在居民中间动工;之后Irene顾问分享见证并呼召时,有16人愿意信靠耶稣,感谢赞美主。 在这次短宣里,我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船,第一次接触伊班人,第一次吃我没吃过的食物,我也深深经历上帝的同在。整个旅程,我都迫切祷告,且经历了祷告的大能。我非常开心能跟C组配搭,上帝使用我们每一个人,各司其职。 虽然在呼召时,我流泪想要回应,但心里依旧抗拒。我不知道为什么,像是在逃避,又像是怕自己不清楚。这或许是这次短宣的一个遗憾,但我会继续祷告上帝,求祂仍旧对我说话,仍旧掌管我的一生,直至我清楚回应。(龚玖杰)

Ulu Julau短宣有感:我还是选择了顺服

虽不是第一次参加,但每次感触都不一样。这次被安排走水路,一开始开还蛮兴奋的,后来才想起自己不会游泳,也没坐过小船,惧怕油然而生。但,我还是选择了顺服。 船摇摇晃晃,一路逆流而上,水一直溅入船内;沿途风景虽一度让我沉浸在上帝美丽创造中,不过,我还是会不停幻想若掉进水里怎么办?怎么上来?谁来救我?虽已不住祷告了,但心中的害怕依然无法抹去,忧虑无法完全卸给上帝,就像把对祂的信心遗忘在某处。我才发现,自己对上帝的信心是如此不足。后来,Charles神学生的分享重重敲醒我。他说,上帝给我们两只手,就是要我们一只紧握着祂,另一只手放下过去的一切,全心全意倚靠祂。感谢上帝,祂有说不尽的恩典。 通过这次短宣,更清楚看见居民们是何等渴慕上帝的话,小孩们则期待我们陪他们一起玩。庄家有许多,只是收割的人在哪儿呢?盼望弟兄姐妹有机会真可以放下舒适的生活来参加Ulu Julau 短宣,因为他们需要我们。(Mary Yien)

Ulu Julau短宣有感:孩子就是我的天使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短宣,两次都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是担任讲员,到了目的地才知道筹备会没供应讲章,在一天内临时预备国语信息,深感上帝力量的供应。这次更是挑战,被安排做儿童营领队,需要带领短宣队员及安排筹备所有的事工。 在未开始之前,我心惊胆战,因为没有任何资料供应,也没有任何队员的名单,是在毫无头绪之下预备整个儿童营的节目次序。感恩的是,上帝预备了一位上届的儿童营老师,至少她可以帮我预备游戏,分担我一点事工。 这届营会主题是“保守你的心”,对常年教导儿童的我来说是一个蛮难的主题,因不知道要如何教导儿童保守他们的心。但感谢上帝,经过好几个星期的祷告预备,终于有概念设计教案。我跟神祷告说:“主啊,孩子真的很缺乏,不会教,唯有你会教,所以我全权交给你”,于是就编写了两天的教案。 第一天是教导孩子们不论遭遇什么困难,上帝都看我们为至宝,因祂爱我们,所以只要我们常亲近他,来主日学学习上帝的话,就可以保守我们的心。第二天,是强调遵行上帝的话就可以保守自己的心,透过十诫教导他们在世界上唯有主耶稣是真神,帮助他们记住上帝的话和教导,将来不论往哪里都能遵守祂的教训。 我深受感动,因为这班孩子真的把我所教导的都记住了;感谢主爱他们,感谢主的带领,感谢圣灵感动他们。我很爱这七十多位的孩子,因为福音的种子可以撒在他们心中,等上帝亲自按时间收割。 要学习放手 一直以来,我对孩子都很有负担,未来宣教对象也是孩子。在这次短宣中,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了。跟他们一起的时光是我最欢乐的时光,面对他们,我最能真正活出自己。他们对我来说就是天使,有孩子唱歌的地方就是我的天堂。我真心向上帝祷告,这班孩子会继续来主日学,继续爱上帝,跟随主耶稣。 此外,我也非常感恩有一组非常棒的团队,他们很有责任感,很有心地带孩子、照顾孩子;特别在分班的时候,老师们都特别棒,让我可以放心地安排其他服事。我从中学习到,一位好队长是会放手让组员自由地发挥的,激发他们的潜能,各按其职服事。 再者,在孩子身上我也学习放手,因为孩子在玩station games时,我看到我一组孩子的队长带领组员非常有次序,因我三番五次提醒他要负责任,他是队长,相信他是将我的话听进去了,让我很惊喜。故此,队长要学会放手,让队员或孩子自己学习,这是我最大的得着,所以这次短宣获益良多。(张楚楚)

Ulu Julau短宣有感:收获最大的第九次

Rh Angget是名符其实的长屋,将近30户人家。为了让报佳音队伍看起来声势浩大,我们决定整组人一起报佳音;但没想到在最后一分钟,屋长建议我们分成两队,以便可以提早结束。 我与来自印尼的神学生Stephenie一组,她建议我和她轮流为各Pintu祷告,但我婉拒了,因为“我不习惯用马来文祷告。”在此之前,我参加过多次Julau短宣,虽然自认马来文还“cukup makan”,但却从来不用马来文为居民祷告。 抵达第一个Pintu,还没唱诗、报佳音,主人家就主动趋前告诉我代祷事项,我赶紧把嘴巴一呶,手指指向Stephenie。虽然成功混了过去,但心裡却突然很愧疚,很多问题、想法突然涌向心头。 如此推卸,如何作主门徒?自己之前不是一直鼓励会友,是用心来祷告,不要在乎字句吗?难道少了习惯性的华文祷告用语,自己就不会祷告了? 于是,当我们来到第二个Pintu时,我主动告诉Stephenie,这一家就由我来,我们轮流祷告吧!感谢主,虽然经常词穷,虽然祷告会卡住,但总算是跨出了这一步。今后无论在哪裡,只要有人要求我用马来文祷告,我相信我一定不会再退缩。 献上许多个第一次 隔天,在Rh Lawas,一名原本被安排做见证分享的少年人突然说他不舒服,要求另一名姐妹代读他的见证。我知道他是因为紧张所以想临阵退缩,于是鼓励他,第一次难免会紧张;但要靠着圣灵的带领,勇敢去突破,这就是成长。 虽然我给他建议,如果他真的很紧张,可以选择在比较没那么多人的下一场Rh Bunsu(前Grinang)崇拜时才做见证分享。但当我们整组人围着他,为他祷告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并告诉我们,他可以在这场崇拜讲见证,不用更换到下一间长屋。 当我为他愿意突破自己而感恩时,心裡突然又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昨晚没有跨出第一步,今天又有何面目去鼓励少年人在事奉上跨出第一步? 接下来的服事,我看见整个E组,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少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把事奉中的许多个第一次都献给Julau短宣。就好像最后一天的灵修经文(可四35至41节)所记载,我们和主耶稣当时的门徒一样,虽然与主同行,但仍然有信心不足、感到恐惧、忧虑的时候;但上帝是大有能力的上帝,靠着祂所赐给我们的力量,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踏出了我们的第一步。 参加了九次Julau短宣,虽然每一次都有满满的收获,但我很肯定,截至目前为止,自己在第九次的收获最大,因为真的感觉到自己在许多方面的成长。这么说,是因为上帝有丰盛的恩典,所以我不妄自菲薄;而且我是指着主夸口,哈利路亚!(陈志平)

主让我看见 Ulu Julau 的福音需要

文/李国华(原住民事工小组副组长) 每一次走在长屋,听见无数脚步声朝向灭亡 路,主的心怎不难过? 每一次走在长屋,听见无数脚步声朝向灭亡 路,主的心怎不难过? 2003年11月,一队约10人的短宣队进入Ulu Julau内陆16座长屋,进行第一次六天五夜的短宣。大家看见工场广阔,工人稀少,就有队员提议希望再组短宣队,继续回来宣教。 第二年,短宣队回来了,共有12位队员,新旧参半。同年12月,另一队短宣队再次进入Ulu Julau。自此,每年6月和12月都有短宣队进入Ulu Julau而渐成为“传统”。 从2003 年11月,直到今年(2017年)6月,布道部原住民事工小组已差遣27次短宣队进入Ulu Julau;短宣事工也按当地需要而不断更新。 短宣内容包括成人聚会、儿童主日学、青少年营会、儿童营会、家庭聚会、祷告聚会、圣餐崇拜、医疗服务及栽培事工等。 目前名单中有43座长屋,座落在Ulu Kanowit(9座)与Ulu Entabai(11座)两条小河及陆路有23座。 从2014年开始,短宣队员都超过100位,2016年12月更高达195位。队员们生命经历冲击,并影响身边的人也亲身来体验。短宣事工也因为队员增加而扩张,从起初的1队发展至现在的15队。 进行了27次短宣,到底有什么成果呢?1. 有五位当地原住民进入诗巫神学院,三位已牧会,两位正在神学院接受装备中。2. 有多位队员在短宣中回应上帝的呼召,有的已在牧会,有的还在神学院受装备。3.有更多队员生命得激励,认真追求灵命长进,更加积极在教会服事上帝。4.今年,布道部差遣三位本地宣教士驻扎在Uu…

美安堂认领 Ulu Belaga本南长屋

一.Long Menapa短宣事工 此事工始于2009年。起初美安堂只认领Ulu Belaga的一间长屋,即Long Menapa(离美里约313公里)。当时,美安堂成立了一个内陆原住民事工小组,成员包括已故李思垦(顾问)、刘家麟(主席)、黄德扬(副主席)及各肢体的宣教组组长。短宣时间为两天一夜,每年进行3至4次短宣; 2016年改为一年五次短宣。 由于建造Murum水坝,本南人在2013年11月从原址迁移到Metalun。新地点距离美里约355公里,共有5座长屋,分别称为A、B、C、D、E座,合共42户。在新地点设有一座多种用途礼堂、一间宿舍、一间小学,并有电流和水供。由于新地点更加遥远,因此短宣时间延长至三天两夜。2017年,小组计划在那里有六次短宣。 2014年3月8日,在许纹豪牧师的祝福祷告下,多种用途礼堂屋顶装置十字架;次日,礼堂内亦挂上十字架,这礼堂就成了本南人的崇拜聚会所。 根据2016年统计,Long Menapa共有212人(101男、111女),其中116人已受洗。 服事范围包括主日证道和诗班献诗、探访、为有需要者祷告、教主日学、姐妹事工、成人聚会、主日聚餐、领袖交流、庆祝圣诞节、音乐课、医疗、清洁运动、基本维修等。 二.Long Luar短宣事工 美安堂于2016年8月13至15日开始在Long Luar(距离Long Menapa约3.5公里)进行短宣。那里基本设施与Long Menapa相似(没有小学),有六座长屋(分别为A、B、C、D、E、F座),多用途礼堂也已作为崇拜聚会所(2017年4月装置十字架)。Pastor Ladeq于2016年8月14日的主日崇拜开始在该处证道,出席人数有63位;儿童主日学则于2017年4月23日短宣时开始进行,人数有41位 Pastor Ladeq于2016年8月在两地的长屋成立各肢体小组,计有:堂会小组、姐妹事工小组、青少年事工小组、主日学小组等。领袖和组员共有52位。Pastor Ladeq亦在每一次短宣与领袖会面,给予训练、跟进事工。…

本南孩子增至25名 老越关怀中心需要同工

文/Pastor Pelipus Basar (Penyelia Lawas Care Centre, Lawas) 感谢上帝,老越关怀中心如往常一样安好,顺利地度过日常的生活。感恩,有多个教会团体甚至是非基督教团体探访我们,这代表他们非常关注本南孩子的未来,更愿意为他们带来改变。 从今年起,中心的孩子已经增加至25人(包括2名住在学校宿舍,周末时回到中心的孩子)。中心的同工方面仅有三位;在等待新同工加入同时,我们暂时聘请了Pastor Langub Pengiran 为半职员工,以便协助照顾孩子们的安全。 感谢主,中心两个孩子在2016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考得不错的成绩,其中Liliani更获得升上中六的机会。 这学期,孩子们在老越Lumut BEM教会参加崇拜聚会。在聚会中,孩子们学习担任不同的服事岗位,如领会、敬拜赞美、舞蹈与背诵圣经经句。第二个学期将会继续这样的训练,以便鼓励孩子参与事奉。 我们今年同样有进行退修会。然而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年的退修会地点从原本已选定的纳闽改到沙巴丹南(Tenom)。在当地,孩子们有了新的体验,即是乘坐火车及观光了几个有趣的地方。 认识耶稣对于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样个人的属灵生命方能成长;因此中心的少年学员被鼓励参与在沙巴实必丹举办的“Saya Murid Yesus(SMY)”课程,以便在基督里正确地加认识自己。另外,他们已经参加了在老越BEM教会开办的I-Apologia课程。…

原住民呼声 2.0:我爱我的邻舍

文/林晶萍牧师(原住民事工小组组长) 今天,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怎么样对待邻居呢?让我们从路加福音十25-37学习“我爱我的邻舍”。 从经文我们看到爱人的要求,这种爱是藉着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表达出来。“好撒玛利亚人的爱”是上帝喜悦的爱,也是每个人需要学习的爱。今天,当我们说“我们爱我们的邻舍”时,要以怎样的爱来爱他们呢? 一.行动的爱 从30至32节看到,路上的人一个个地躲开被强盗打个半死的同胞,甚至连祭司和利未人也一样。祭司和利未人是熟悉上帝律法的人,甚至担负着教导百姓律法的责任,所以他们肯定知道上帝的要求,但他们还是躲开了。我相信,这些人到百姓中间或圣殿和会堂,恐怕还是会大言不惭地讲述上帝对祂百姓爱人如己的要求(利十九18);但他们心里却没有一点爱,因他们躲避付出爱的机会。所以,爱如果没有行动就是虚假的。 真实的爱一定是带有行动的爱,没有行动的爱心是死的,对别人、对自己毫无功效。上帝的爱是行动的爱。在约翰福音三16节告诉我们“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难道不是上帝的行动吗? 祂不只供应我们的需要,更差遣祂的独生爱子为我们舍命流血,救赎我们脱离罪所带来的刑罚,这样的行动向所有人宣告上帝对我们的爱。所以,我们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果真的爱你的妻子/丈夫、儿女、家人、朋友、教会、邻舍的话,你是否愿意付上代价,采取真实行动活出你的爱呢? 接着,好撒玛利亚人所表现出的第二种爱是超越的爱。 二.超越的爱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是互不往来的,因为他们曾彼此为敌,互相攻击;甚至很多正统犹太人在那时根本不走撒玛利亚人的地方,宁肯绕道去耶路撒冷。然而,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虽不相来往,但唯一帮助那位被强盗打个半死的人,却是一个撒玛利亚人!我想起自己以前也不喜欢伊班人,认为他们不求上进,自己比他们高一等;但感谢上帝的磨练,让我突破自己,学习以超越的爱来爱他们。 对于基督徒来说,爱是种超越的力量,因上帝的爱已超越了罪的拦阻,让我们能够与上帝和好;上帝的爱也超越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隔断的墙,让两下合而为一。 当然,除了民族间的仇恨之外,人与人之间的拦阻很多时候是来自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某些事情看法的不同,甚至生活阶层的不同等等。但基督徒不能让这些成为传福音、见证上帝圣名的拦阻,也不能让它们破坏了圣徒之间的彼此相通。我们要靠上帝加添的力量,让我们超越自己的软弱,以基督的心为心,好让我们的生命可以祝福更多的人。 三.恒久的爱 当好撒玛利亚人去帮助受伤的弟兄时,他给他抹油倒酒,包裹伤口。经过这样的处理,相信那伤者的伤口已可稳定下来了;但撒玛利亚人没有就此离开,反而扶他上了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照顾他,甚至在离开时候,又交代店主继续照顾他,并留下钱财。 这样的爱是有始有终的、恒久的爱,是好撒玛利亚人所表现出的第三种爱。上帝的爱亦是如此,既然爱我们,就爱我们到底(约十三1),这是何等宝贵的应许! 很多时候,会听见有些弟兄姊妹说:“够了,我对他做的已经够了!”但,爱是不是可以做到某个地步就足够了呢?!如果上帝也对常常亏欠祂的我们说:“够了,我已经宽恕你够多了……”,那我们恐怕每一天都活在惧怕里了。 但感谢上帝,因祂的爱是恒久的。我们虽然不能凭着这应许而放纵自己,但却可以依靠这应许来寻找恒久的指望——上帝恒久地爱我们,包容接纳我们。 最后,撒玛利亚人所表现出的爱是纯洁的爱。 四.纯净的爱 从35节下半节经文中,我们明显看到好撒玛利亚人并没有向那伤者说什么,也没想过他伤好了后要还钱给他,报答他。反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交代店主要好好地照顾他。好撒玛利亚人所做的都是不求回报、不计算回报的行动;好撒玛利亚人只希望那个受伤的弟兄得到爱的好处。这告诉我们,撒玛利亚人的爱是纯净,没有私欲的;这爱是从上帝而来,因为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