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33期

交流站

沙登基督教卫理公会大专团契迎新 沙登卫理公会大专团契(Serdang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今年的主题为“关怀分享,追求真理”,鼓励弟兄姐妹彼此扶持鼓励,追求上帝的真理!在此特别欢迎在沙登区(UPM、IUKL、UNITEN、U.PERDANA)深造的弟兄姐妹出席我们的团契聚会,在主爱中联谊、团契。我们团契聚会时间为每周六7:30pm;主日崇拜时间则是每周日8:00am。 为迎接、认识、关心及给予大专新生各样帮助,让他们尽早适应大学生活;该团契将于9至10月份举办“ 迎新月 ”。欢迎来自西马各州、沙巴及砂拉越的大专生参与。 该团契也在8月底至9月初,为沙巴及砂拉越的新生提供接机服务,若有需要,可联络梁呈维弟兄(016-236 6856)。如需住宿,亦可以安排新生借宿沙登卫理公会。 另外,9月22日至24日将在Dusun Eco Resort, Bukit Tinggi, Pahang举办迎新,主题为“ALIVE ! 挑战生命力极限!”。此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新生们可以尽早地适应新环境,融入团契生活,建立归属感;同时更新我们的生命,拉近我们跟上帝,还有跟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 有任何疑问皆可联络: 主理牧师:简永裕牧师(03–89452031)…

消息:2017年全砂卫理献身者营会

活动:全砂卫理献身者营会 日期:2017年8月31日至9月2日 地点:诗巫卫理公会百周年纪念园 对象:15岁或以上的献身者 截止日期: 8月20日 营捐:RM175(仅包括由福源堂至营地往返交通、营会期间伙食及住宿。) 预知更多详情或索取报名表,请联系年会办公室或年会青团宣教组:黄柯城(014-959-4372)或谢丽萍(0111-052-1033)。

古晋晋道堂家庭营 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

两年一度的晋道堂家庭营已于6月26日及27日在帝宫大酒店圆满举行,有超过300名教会弟兄姐妹参与在其中。 今年主题为“合神心意的家庭”,因此,晋道家的弟兄姐妹们(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父母亲携儿女们)一同出席,在活动当中彼此了解,彼此代祷,进一步拉近家人们之间的关系。 上届营会在斯里阿曼举行,而今年趁着开斋节假期,大家欢聚在古晋,并邀请吾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前来主持开幕。虽是家庭营,池牧师也不忘单身的弟兄姐妹,以“单身乐”的鼓励单身弟兄姐妹,并强调单身是恩赐。 主办单位也安排六个工作坊,适合各个年龄层,人人都可有所得着和收获。工作坊主题包括:创业守业(主讲人是刘利强弟兄);老得漂亮(主讲人是池金代会长);理财有道(主讲人是林泉源医生);美容仪态(主讲人是黄凤清本处传道);心灵感冒(主讲人是陈存福医生);人际关系(主讲人是洪佩文女士)。主办单位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小豆芽故事屋”特别环节,让大人们参加工作坊同时,儿童们也可玩得不亦乐乎。 下午时段是闯关游戏,主办单位将所有参与者分成12组,每组将近30人,透过不同的游戏彼此认识,也带来许多的欢笑声。 家人彼此按手祷告 当天晚上也是营会的重头戏,邀请陈朝强牧师分享主题信息“合神心意的家庭”;儿童则另有有儿童园地,少年人有“真的恋爱了?”环节。 陈朝强牧师说道,每个家庭都不完美,不论是哪一个家庭都是处于“Under Construction”状态,就连圣经当中也没有找到一个合神心意的家庭;因此,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是我们基督徒在基督里的目标。 陈朝强牧师以挪亚的家庭给我们一个属灵的榜样,即:行为完全(有圣洁的目标)、与神同行(有光明的人生)、被称为义(有属神的生命)。另外,他也以保罗在罗马书六1-10提醒我们,即与耶稣同钉、同死、同埋和同活。 在生活实践方面,惟有听从、信从、顺从和遵从主,我们才能更享受家庭温暖、更强化家人委身,以及更明白神的心意。 包章琴本处传道在讲道后也带领晚祷会,家人之间彼此按手祷告是一个很温馨的时刻,将我们所爱的家人,以及爱我们的家人带到上帝面前,祈求主的保守和带领。 将最美好的献上 隔天一早有晨祷会,将早晨最美好的时光分别为圣,来到主的坛前敬拜赞美祂,李小富牧师也分享主的话语。 之后,卢爱玲牧师带领弟兄姐妹进行“晋道一家亲”的体验游戏,透过各种活动增进亲子间和组员们之间的默契,以爱和行动鼓励弟兄姐妹。 家营会来到尾声,即是“欢乐今朝”环节。每个小组呈献一支跳舞或戏剧。虽然仅有一个小时多的准备时间,但弟兄姐妹们真的是多才多艺,写出“创意” 十足的剧本,还搬出道具,又载歌载舞。值得一提的是,弟兄姐妹彼此配搭的心,将最美好的献上。 营会结束前,陈石兴牧师主持闭幕礼,为两年一度,两天一夜的晋道家家庭营画上句号,盼弟兄姐妹们回到各自家中和社会继续为主发光。 感谢上帝的祝福,我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属灵的家;弟兄姐妹们带着满满感动、欢笑和喜乐,平安散会。(文/叶秀珊;影/黄勤顺)

风下乡音:沙巴卫理公会西教区乐龄团契 神恩满溢走过10周年

沙巴卫理公会西教区乐龄团契于2017年6月23日欢庆成立10週年,要感谢上帝过去数不尽的恩赐,以及丰盛的预备,及持续的带领。 学习挪亚成为全义人 沙巴临时年议会会长许光福牧师在会上,勉励乐龄会友多多学习挪亚的榜样,在这时代中成为“与神同行,成为完全的义人”。他说,挪亚在圣经中被称为“完全的义人”,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心和敬畏;在他所身处的邪恶世代,仍能坚守对神的敬畏,不与周遭的罪人同流合污,选择走“义路”。 挪亚和他的儿子、媳妇一家八口,齐心遵行上帝的命令,在家庭中有信仰的传承。挪亚也有一颗忍耐等候的信心,他遵行上帝的旨意建造方舟建了120年;之后上帝降下洪水,挪亚一家人又在方舟里待了一年多。即使洪水退了之后,挪亚仍然等候上帝的指示,在一切事上都倚靠及顺服上帝。 “我们看到挪亚对上帝的信心和敬拜,成为众人的祝福。盼望这时代乐龄会友们,能以挪亚为榜样,让我们的生命能持续成长,并成为他人的祝福。” 重视乐龄教育 沙巴临时年议会西教区教区长林厚武牧师勉励时表示,卫理公会正面对高龄人士逐年增加的趋势,教会应给予重视,为高龄者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为推动高龄教育工作,教会要拟定相关实施计划,编列高龄教育相关预算,结合相关教育资源、民间团体,甚至政府机关,共同推动乐龄教育工作。 他说,西教区乐龄团契走过10週年,虽然曾经风雨飘摇,生活起伏不定,环境人物变迁,但上帝总是不离不弃、信实慈爱,祂的恩典浩大奇特,祂的慈爱无穷无尽。希望上帝成为会友们的异象,因乐龄长辈的需求,开创乐龄学习中心,提供乐龄人士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丰富乐龄人生。 “借助西教区乐龄团契,上帝将乐龄长辈连接在一起,大家在主里团契交通、灵里敬拜服侍、爱中守望相助。大家身体力行、心灵相通、相亲相爱。愿感谢、颂赞、荣耀、尊贵归于上帝,平安、喜乐归于乐龄长辈。” 多做上帝的工 西教区乐龄团契主席林蓉芳姐妹在庆典上表示,回忆过去日子,处处见证神恩及圣灵引导;也要感谢大家同心合作,让乐龄团契所有弟兄姐妹,都能不断成长。透过乐龄团契,大家积极在退休生活中发展自己的潜能、才干,多做上帝的工。 她说,10年来大家不怕困难,同心事奉,所做的不只是教会后辈的榜样,更是经验的累积。乐龄人士必须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因为年龄不是问题;乐龄人士不应负面的思想,更要有坚定积极的思维。 “展望未来,我们也必须持续要求进步,见证生命的美好,这样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乐龄人士也应成为祷告守望者,看到上帝在我们身上的作为,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能看到上帝信仰的传承。团契在教会中经历上帝的恩慈,事奉才能有长久的果效。” 10週年庆当天,也有来自砂拉越卫理公会乐龄团契约30名会友,在张超英牧师及张宗忠牧师带领下,前来一同参与沙巴卫理公会西教区乐龄团契的10週年感恩庆典。晚会上,各堂会弟兄姐妹们也呈献精彩节目,为10週年感恩庆典划下完美句点。(谢广仁)

消息:沙巴卫理翠华园主恩堂迎新

诚邀各位入读沙巴大学的大专生们加入主恩堂(Kingfisher Methodist Church)。SMTM(Sabah Methodist Tertiary Ministry)是沙巴卫理公会大专事 工的简称,隶属于沙巴卫理公会主恩堂。SMTM 大专小组是一个 属灵的小家庭, 欢迎各位新生加入我们, 与我们一同分享生命的经历和 喜乐。 主日崇拜:8:00am 祷告会:每周二7:15pm 大专小组:每周六 7:15pm 晨祷:周六 6:30 am-7.30am 地点:Kampung…

家事国事天下事:砂拉越狂犬病肆虐 民众受促为宠物注射疫苗

整理/吴欣怡 炎炎7月天,砂拉越爆发狂犬病疫情,3星期内就造成4名儿童,1名成人死亡;直至25日,狂犬病疫区增至22个。 来自西连的6岁女童莫妮卡和4岁男童杰逊是在7月1日被诊出身患狂犬病,送往砂中央医院后,在7月4日因脑死宣告不治。他们在5月被家犬咬伤,并在6月中旬出现高烧不退、出现幻觉、怕水及躁郁等症状。 之后,7岁女童艾丽莎在6月28日送往医院后,在挣扎15天后(7月13日)拔管。同时,再次出现7个狂犬病的疫区。 5岁女童弗罗伦霞则在7月3日发烧,左手腕疼痛,11日时确证为狂犬病患,于17日抢救无效。 最后,52岁的丁鼎阿纳蓝邦于7月23日逝世,死因与“潜在肺结核的狂犬症”有关。他是在7月11日出现四肢乏力、麻痹、背部疼痛及意识不清的症状,乃此次首宗成人感染病例。 不要随便放任宠物外出 在狂犬病爆发初期,砂州当局随即展开相关措施与行动,除了运送更多狂犬病疫苗到砂州外,卫生部、兽医局及砂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成员也前往西连视察情况。动物传染病专家则为民众灌输狂犬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步骤。当局指这波狂犬病毒来自与西连省比邻的印度尼西亚。 此外,砂州救灾委员会已在新生村和古晋之间设疫情禁区,避免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只有机会进入古晋。兽医局曾促请西连一带的民众携带他们的狗只到指定的地方,接受免费的疫苗注射。截至8月1日,已共有2万3995只动物注射过疫苗,其中有1万6335只狗、7595只猫和45只其它宠物,且暂无出现新的狂犬病案例。 有鉴于该5名患者的症状,民众受促谨慎小心,如若不小心被狗咬伤,应立刻以清水、肥皂、优碘、清洁剂清洗伤口长达15分钟,并前往诊所或医院注射疫苗。 若有饲养宠物者,不要随便放任宠物外出。为避免搅乱人心,杜绝传播或接受一切未经核实的网上消息;也不要对动物实施暴虐行径。 有民众怀疑在捕捉行动展开时,是否直接替狗只注射毒药;因此砂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申明,捕捉人员应当转换捕捉动物的模式,以更人道的方式来取代安乐死。

古晋办关怀同性恋者辅导员培训进阶课程 成立首个支持小组

同性恋课题已然成为社会的重大课题,教会不应仍对此问题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反之,教会应本着基督之爱协助和陪伴这些性挣扎者走出“埃及”,挣脱綑绑。王永信牧师曾说,同性恋者是一群未得之民,他们极需上帝的救赎宏恩。 为此,由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主办,古晋东西教区社会关怀执行会协办的“第三届关怀同性恋者辅导员培训进阶课程”于7月22至23日假古晋卫理大厦举行。至于,初阶课程则于2017年5月20至21日顺利举办;总共有18位学员顺利完成本届所有培训课程。 参与的学员来自诗巫、民都鲁、美里、泗里街及古晋的牧者、教会领袖、青少年工作者、顾问及弟兄姐妹。培训课程的讲员仍旧是罗碧玲牧师及柯瑞莲姐妹。罗牧师曾是同性恋及性上瘾者,回转后从事协助性破碎者工作,并给予性教育方面的辅导。目前,罗牧师是“基督里得自由”的执行董事;柯瑞莲姐妹也曾是同性恋者,现为“基督里得自由”同工。“基督里得自由”是个以服侍面对性别困扰的群体为主旨的基督教机构。 此次营会之后,也成功地于古晋教区成立一个支持小组以帮助与陪伴正在同性倾向挣扎中的朋友。自2014年开始至今,砂华人年议会已成功培训散布在全砂各地共109位关怀陪伴同性恋者的牧者和弟兄姊妹。 欲知更多本事工之详情,敬请联络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084-347675/0111-0525675。(施彤) 学员心得分享 2012年,我在吉隆坡福音堂认识了罗牧师,也有幸听到她的分享。很感恩这次来参加课程。虽带着不一样的动机,但上完课后,我对同性恋者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林慈燕,民都鲁恩光堂) 我原是陪我的朋友参加的,可经过培训后,我受益良多。我认为,不能等事情发生时才来“急救”,就可能来不及了。 我看了一部新加坡影片,令我感到非常震撼,深深觉得,如果我们不站出来,就会被其他势力给吞没。虽然看起来我们力量不够大,但只要不断努力尝试与祷告就会有希望。 所以,当我听到培训课程将不再举办时,顿时感到紧张;我真心希望培训课程还能继续举办,让更多同性恋者可以得到帮助。(郑瑞仙,古晋晋道堂) 同性恋这个课题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让我联想到女儿因癌症去世,那时候不了解为何小孩会患上癌症,就如同我们不知道为何会有同性恋一样。但,不知道并不代表没发生或不会发生——同性恋者就在我们的身边。 最近我有很大的感触,也十分惊讶,因曾想邀请罗牧师前来团契分享同性恋课题时,其他契友却没有同样的看见;他们认为同性恋的事不会在团契中发生,也不需要加以讨论。 所以,我希望透过这些课程可以让大家认识并正视这一群需要我们关注的人。教会不应该把同性恋的问题藏起来,不当一回事。当这些同性恋者有需要时,教会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行动帮助他们,以致他们离开教会。事实上,他们同样也是一群需要被关注的羊群。 我同意牧师所说的,每个人都是牧者,我们都需要照顾身边的羊,包括我们的家人。我希望透过这样的培训可以让更多人可以关注这课题,了解同性恋者的需要,帮助他们。(黄国平,古晋晋光堂) 1990年,我第一次在菲律宾接触到同性恋者,也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同性恋者是非常温柔的、没有杀伤力而且拥有极高的艺术天分,我们还时常一起谈天说地。我原本所持有的观念让我觉得他们是一群很奇怪的人。虽然我在菲律宾待了5年多,常常与他们接触也不再排斥他们,但是心里还是存有隔阂,会把他们定为“罪人”。 当初我在台湾研读社会工作时,关怀同性恋者也是社工的其中事工之一。我们也邀请天主教的修女来帮助我们更了解同性恋者,这让我渐渐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他们。我所认识的教授都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这个议题,并以包容和接纳的方式来为他们发声。台湾神学院也开放地谈论如何保护他们和用什么方式来爱他们。 当我上了这个课程后,我才了解到他们的生命是可以被改变的,是罗牧师和瑞莲姐妹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我很感谢有这样的福音管道,可以让同性恋重新回到教会,回到上帝的家中。我当时很激动有这样的课程,也尽量安排时间参加这次的培训课程。感谢主,让我能够来到这里。我也感谢罗牧师和瑞莲姐妹的生命见证激励了我和在场的弟兄姐妹。愿我们每天都经历耶稣基督的爱,向主悔改我们所犯的过错,重新回到神的面前。(黄钦钗,锡安堂助理牧师) 我与大家分享这2天课程所领受的。我在绿洲青少年中心服事时,常告诉其他同工,我们就是站在最前线,会看到更多事件发生。 我们不能说教会没有这种醒觉,而是我们需要把呼声带回教会,告诉教会领袖这个世代有这样的需要。 这个课程结束后,我在心里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第一就是回到中心去与其他同工分享我所学到的,也与陈敏姐妹一起讨论如何在中心成立支持小组。…

有你相伴:另类天使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你有见过天使吗?我指的是那些我们在各类画作中看到的,身穿白衣,有一双白色羽毛的翅膀,帅帅的脸孔,还顶着一头金色的头发。他们会在危难时突然出现,帮助我们,救我们的命。如果他们不是以这类“天使”的形象出现,就可能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出现,当急难过去时,他们也无法寻获。 圣经有很多地方提及天使。“天使Angel”一词是从希腊文的“aggelos”而来,意思是“使者”或“传递者”。天使是个灵体,并没有像人类般有肉身的身体,他们对人类主要的任务是引导、拯救、帮忙、保护等。“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 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来一14) 圣经中记载天使的事迹,有时他们是以成年男人的容貌出现,如创世纪十八章,三位天使以人的形象向亚伯拉罕显现。但天使有时却以他们光荣洁白的形象显现,通常以这样的形象拜访人的时候,人们的回应是害怕和俯伏。圣经中有的例子如天使向马利亚显现的记载,或天使向那在空坟墓里寻找耶稣的妇女显现等。无论如何,天使有时以他原来光明的面貌示人,有时也会隐藏,不被人类洞悉。 只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会遇上这些真正的天使,反而是生命中有好心人的帮助,他们就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天使”。前不久,朋友的店在夜半被小偷试图光顾,小偷用工具把玻璃门击破,但因为声音太大,被楼上的住户听到,于是住客半夜跑下来查看,也就把小偷吓走了。朋友为此事十分感激楼上的住户,他们虽是外劳,平常没有什么来往,想不到他们竟是另类天使,化了妆的祝福。

彩虹见证:上帝将我从混乱中拉出!

文/亚光(西马) 这是真实发生在我生命里的故事。 我叫亚光。一个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名字。和名字一样,我是一个不起眼的人。但在上帝特殊救恩的计划里,我却是被祂特别拯救回来的。 不为人知的阴影 我从小缺乏父母的疼爱,但却拥有一个很疼爱我的婆婆。因为缺乏父亲的疼爱和父亲的形象榜样,自小,我的自我性别形象是混淆的。越是长大,也越来越女性化。旁人爱笑我是娘娘腔,又拿我这性格开玩笑和当儿戏,没有人知道我内心有多痛苦与挣扎。 犹记得8、9岁时,我和父母一起去看戏。父母专心看戏,我因为一时贪玩离开本来的座位,跑到一个独立的位子上。突然,一个陌生人出现,他逼迫我做一些猥琐的动作,也对我作出性骚扰。试问一个小孩,发生了这种可怕的事情,他的生理和心理要如何去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小小无知的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应,也不懂要和谁讲这事。就这样,我在这种不为人知的阴影下逐渐长大。 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际,我正式踏入了同性恋的圈子。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同性恋生涯。很快的,我找到了一班与志同道合朋友,我们一起四处去寻找一夜情的同性恋者。当然,除了一夜之情,我在其中也经历了几次的交往情感经历。在这些复杂的同性情感交往里,我以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但事实上却带给了自己很大的伤害。与此同时,我也伤害了别人以及那些真正关心爱我的人。 1989年12月,偶然机会里,朋友带我出席一个基督教的布道会。夜生活里惯被欺压的经历,以及出于“寻找力量保护自己”的功利动机,虽然不甚明白救恩的意义,但我毫不犹疑地决志和接受洗礼。 不能满足空虚的心灵 日子照样过,我的夜生活照样精彩。但奇怪的是,它却不能满足我空虚的心灵。同性恋的关系逐渐不再能吸引、满足我,我开始进一步地把自己装扮成女人的模样,企图吸引那些同志圈以外的男人,尤其是那些有正常家庭模式的男人。当时的我自己觉得,这样的转变,我既可以满足自己,也可以赚钱,总比在同志圈子里好,横竖有个真正的男人陪伴在旁过日子。 整整十年,我以女子装扮过活,这样的生活,其实很痛苦……要做女人,我需花钱买化妆品、吃荷尔蒙药、打针等;夜生活里,我曾被人打、被人抢劫,甚至给人抓上车带到无人之地遭到强暴,然后把我丢弃在黑暗的角落,我被迫落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理的窘境里。 后来,为了绑住男人的心,我去找降头师下降头替我挽留住男人爱我的心。我也玩过“油鬼仔”,藉此希望鬼仔可以帮我赚钱。但奇怪的是,那些降头师、鬼仔都无法帮助我。我遇见了一位妇女,她跟我说,她的朋友饲养一些鬼仔,主人要什么,鬼仔就给什么;即使把它们叫出来一起玩乐也可以。我要求妇女带我去见她的师傅友人,因为我也想养一个鬼仔来替我办事。 最终,那妇女带我去见那师傅。她知道我是位已受洗的基督徒,在向师傅说明我的需要时,她没有隐瞒我是基督徒的身份。甫听毕妇女的话语,那师傅劈头向我丢出一句:“你的神很大!”我在妇女友人身旁听得莫名其妙,遂反问那师傅:“什么神很大啊?”师傅回答说:“你是拜耶稣的,你的耶稣是大神,鬼仔是小鬼,它帮不到你,只会害你。”我的心顿时七上八下,也怀疑他说的到底是否是真的。因为不相信那师傅所言,我跑去泰国庙问泰国师傅,泰国师傅也是这样说,“你的耶稣很大,小鬼不能帮你。” 改变过程是持续性的 2004年的某个晚上,大约8、9点,我在夜总会如常化妆准备接客。不知怎的,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从眼眶里流出,脑海则清晰浮现一个画面:一辆青色的福音车,慢慢地从青色变成白色……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月,心中仿佛有股力量在那里强烈地工作、鞭策。最后,我决定收拾所有的行李,叫了一辆计程车返回自己的家乡。我心里知道,这是主耶稣对我的召唤。回到家乡,我第一件事就是到理发院剪掉长及腰部的头发,不再穿着女性的衣装,然后重回教会。 感谢上帝!我现在在自己的教会服事,同时也得到弟兄姐妹的接纳、扶持与鼓励。更感谢祂,让我在一间基督教教育机构里事奉祂。我在那里学习服事之余,也学习到科技时代操作电脑的技术。上帝爱我的心超过我能想象的! 在神学教育机构里,常有师长、牧者为我的软弱祷告,也有固定的灵修、祷告与读经时间,使我渐渐地改变过去的一些混淆想法与恶习,祂让我尝到无条件的爱。更奇妙的是,祂恢复了我与父亲的关系,让我们父子和睦相处。 我知道,改变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这一条信仰的道路是往前的,或许前面的路上我会软弱,也会面对很多的困难;但我深信,只要不断地仰望、倚靠上帝,祂会一直在我身边帮助和扶持我。 上帝是我活着的唯一盼望,现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耶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二章20节)。未来的日子,我愿把自己的生命摆上,让上帝使用,荣神益人(罗马书十二章1-2节)。 (编按:此文曾刊于2017年7月23日星洲日报副刊生命树)

欢迎参加9月东马回忆书写营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故事,有些已被诉说,有些仍锁在内心深处。人所不知的是,生命故事内含巨大能量,回顾、审视、并书写,不但可以回答重要问题:我是谁?从哪来?为何在此?并可帮助我们知道今后要如何活。个人故事书写,已被哲学家、教育学者、心理学家和神学家肯定,可以帮助人找到生命的主轴意义。然后藉着诉说,又与他人在深层产生连结,建立社群。 属灵回忆书写,更可连结上帝爲我们设计的生命蓝图,进而找到自己在上帝故事里的角色。因而书写生命回忆,也是灵命塑造的重要过程。风过留声,雁过留痕,透过文字不让人生虚度,反成为恩典的传承。(营会详情见封底)

回忆书写营回响:重织生命锦缎

文/刘小临(美国) 谁喜欢回忆?必定是那些幸福满足的人。伤痛的过往,疤好不容易干了,谁愿再去触碰? 回忆什么呢?总是那些美好的事情,可以成片成片地织成锦缎,做成彩衣,美滋滋地晒出来。可那些曾经的沮丧、怨恨、泪水,却永远是一粒粒碎石,怎么也串不成珠链,无颜展露,碰一下都会疼。 未经整理的回忆,像是混在一起的一堆堆丑石与美玉,美的也看不清楚,丑的却让人越来越沉重,想丢丢不掉,想找找不出,走到哪里都全背着,久了,连其中的美玉都变得暗淡。 可人生的宝贝不就藏在这回忆的行囊里吗? 在创文的新课“回忆书写营“上,莫非老师像个私人导游,带着我走入属于我的私密时空。曲径通幽,一路上,许多收藏已蒙上了交织盘绕的蛛网,一扇扇心门打开时,我从熟悉的过往中发现了许多我从未知道的秘密。 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记忆宝库里,莫非老师亲自带我打扫一个个房间,等景物渐渐清晰了,那些未说的话、未做的事、未了的心情,就一一显现出来。曾经那样步履蹒跚走过的没有路的路,这一整理,就看到了一条有意义的轨迹。每一次跌倒,每一场哭泣,每一个庆贺,每一次牵手,都是为了塑造今天这个特别的我。 这么宝贵的经历,怎能仅仅尘封在自己小小的藏宝盒里呢?生命与生命在深渊当中向彼此发出的呼喊、回响,可以奏出人间最美妙的乐章。 一直有一个律 透过这次的回忆书写营,莫非老师牵着我的手再走一遍来时之路。在老师营造的安全空间里,我向自己打开心门,倾倒、宣洩、清洁,最终将心底最深处的伤痛医治痊癒。原来,在我看来无序、随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一直有一个律在主导着。透过这次课上系统、深度的梳理,我终于明白那个一直辖制我的律里的症结是什么。 确定了症结,就要走入下一步:饶恕。以前我尝试了好多次饶恕的操练,但每次触碰到最伤心之处,都还是不能释然。课上,莫非老师真诚地带我们讨论了到底何为饶恕。原来,饶恕并不代表和伤害我们的人谈和,也不代表姑息、认同对方的错误和伤害,更不代表和伤害我们的人日后打交道可以掉以轻心。饶恕的目的,是为了停止沉溺在受害人的情结里,然后深深埋葬受害人的生活心态。这真的是让我释然!从前,我无法与伤害我的人谈和,也常在对方的强势面前姑息、躲避对方,我以为那是我无法做到爱人如己,所以常常自责。但这下,我明白了当有的界限,我只需要免对方的债,同时让自己从受害人的角色里被释放出来。终于,那块堵在我心口的最后一块石头被挪开了! 回忆书写,是为自己得医治、生命得成长;而我相信,以这样生命敞开的态度重新编织出的生命锦缎,一定也会让更多人羡慕向往。这样,曾走过的崎岖路,岂不有了更多意义吗? 实在是感恩,在回忆书写营中受教。盼望我即将开始的回忆书写,可以让我更好地向着前面的标杆直跑。(取自创文网站http://www.gcwmi.org/2015campfed/liusl2.php)

星心点灯:FAITH

文/王宝星(牧师,年会宣教部干事) 当任干事的初期,我认为宣教士必须是很精明、能干、卓越、敬虔的精英。不然,他们怎么能够在异文化的异族当中掌握新语言,有技巧的传福音,有效的栽培门徒建立教会,披荆斩棘地在信仰、道德、和生活各方面影响一方的人? 后来,我自己上了工场,参加一个大差会的团队,发现大差会的一些宣教士表现实在也是差强人意。加上看见未得之民甚多,宣教士稀少,需要宣教大军到工场,未得之民才有可能听见福音。于是,我改变了想法,放宽了招募宣教士的条件。我想,只要申请者有心传福音,能救人灵魂,他们其他方面的弱点就由宣教部担待多一点,包容多一点。 但差遣海外宣教士进入20周年,与54长期宣教士和约80位短期宣教士配搭了以后,实际经历证明,多数不适合的就是不适合,不能胜任就是不能胜任。到工场之后会大改变与大长进的不多,反而原本积极的,后来还忘了初心的也有。 宣教士不是有心和愿意去就行,他们需要一些特殊生命素质和客观条件才能成为有效的宣教工人。就是因为这样,宣教学者认为不适合留在工场的宣教士留下的话是浪费资源,甚至成为工场的祸害。所以该撤离的宣教士撤离工场是健康的。 不能有人就收 但是话说回来,不能够适应跨文化的宣教生涯和不能胜任宣教工作,不是说他们一无是处。他们仍然可以事奉神,可以有一番作为,但不是在宣教士的岗位上。他们可能在别的领域会服侍得很好,但不是在宣教领域。就如画家和作家互换工作是很糟糕的;或工程师和医生互换岗位会出事的一样。每个人必须回到自己能胜任的岗位上。 当然,如果申请者认为真是上帝呼召他,我们不能否决上帝的主权,但他必须自找支持。宣教部有要求和宣教策略,不能有人就收。宣教部实施提升宣教士素质的开始,于2018年不再保送达不到基本学位(BTH)的宣教科学生。面试申请者时在宣教心志,委身吃苦,人际关系,思想成熟,宣教策略,奉献生命上会更加严格。 全体宣教士退修会的讲员,资深的宣教士,法兰克博士肯定了我们的要求是正确的。他说他要求宣教士申请者具备“FAITH”五个条件。 F-Faith(信心):对上帝有坚定信心,才能面对宣教工场各样的艰难和挑战。 A-Accomplishment(成就):在某些事上有很好表现。例如下棋、运动、球类、演讲、经商等。表示他有目标,能够专注和自律等。一事无成,没有任何强项,懒懒散散过日子的人不可能做好宣教工作。 I-Intellect(聪明):耶稣曾说要灵巧像蛇,在跨文化的民族与环境中领人归主,缺少聪明和灵巧很难有作为。 T-Training(训练):教师、律师、工程师和医护人员都要经过几年的训练。宣教也是很专的工作,考知识、策略、灵性、品格、人际等,不训练自然不可行。 H-Heart(心):只为打工赚钱以雇工心态的宣教士不会有成效。唯有满心热诚,爱惜失丧的人的宣教士才会积极的关系人的需要,积极接触人,大胆传扬福音。 具体地求进步 耶稣在马太福音书第廿五章说,主人按三位不同恩赐的仆人发资金。三位分别拿五千、两千和一千。拿五千和两千的仆人利用资金赚了多一倍的钱,耶稣称赞他们都是忠心良善的仆人。拿一千的没有作为,被耶稣责备是懒惰和恶的仆人。虽然赚五千和两千的是都忠心的,但是在宣教工作上,需要更多有五千恩赐的工人。如果你自认没有五千的恩赐,却蒙召去宣教,那你至少要谦卑改进,在不足的地方具体地追求进步。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会使用努力的人。 宣教部差遣海外宣教士进入第三个十年,奔着2020年差遣100位宣教士的目标而去;我个人舍蓝海战术,取精英策略。因为精英策略成本低,效果高,伤亡少。反之,如果蓝海战术用的是很多没有果效的宣教士,人多成本高,效果却很低,是下策,不可取。

使徒行传补遗:新月高照下的十字架 失落的亚洲教会史之五(主后650—1000年)

文/叶永盛(台北真理堂全职同工) 伊斯兰的崛起 阿拉伯半岛目前是全球最少基督徒的地方之一,但在伊斯兰教兴起前,这里却有为数不少的阿拉伯基督徒——别忘了使徒保罗信主后并未马上到耶路撒冷见其他使徒,反而往阿拉伯的纳巴泰人(Nabataeans)去,大概与当地的基督徒同住,面对灵性的重整(加一15-17)呢! 早期阿拉伯半岛本是一个游牧民族盘据的蛮荒之地,但随着吹往印度洋的季风路线被发现后,罗马人积极想要控制这地;而其世仇波斯人自然也伸手横加拦阻,但罗马人将同信基督教的衣索匹亚拉进来对抗波斯,于是三大帝国的交战使此地纷扰不已。后来衣索匹亚人建立的基督教王国盛极一时,并向麦加的克尔白寺(Kaaba)──即今日穆斯林前往朝圣的卡巴天房,但当时里面除了有名的黑石以外,还充斥着三百六十尊偶像,是个异教崇拜的重镇――进军,攻打曾亵渎教堂的阿拉伯人,这年史称“大象之年”(主后570年,因当时的基督教国王阿布哈(Abraha)是骑着白象出征麦加的)。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基督徒军队被麦加的异教徒击败,而领军的异教徒酋长穆塔聂(Muttalib)就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的祖父,这个家族持有麦加异教朝圣的贸易所有权(即提供朝圣者食物及饮水的权利)。 无论如何,伊斯兰教兴起前夕,阿拉伯的宣教工作有一个弱点:就是所有基督教控制的地域皆由外国势力掌控,使教会群体始终保留外国色彩,甚至未将圣经翻译成阿拉伯文。不过旷野中某些基督徒群体超越部落思想的紧密生活,给阿拉伯人留下深刻印象,极可能成为后来伊斯兰教群体(umma)的模范。 穆罕默德虽出身麦加望族,但因其遗腹子的身分并无继承权,算是家道中落;但在其25岁时与一名比他年长15岁的富孀结缡,生活渐渐改善,并开始冥想及体验神秘经验。40岁时自称蒙主呼召做使者,传扬一神教义,这引起了异教亲族的不满,而于主后622年被逐出麦加。不过他后来在麦地那重整旗鼓,并与同属一神教的犹太人及基督徒结盟,主后630年挥军征服麦加成功,奠定了伊斯兰帝国的根基。 这时穆罕默德与所谓“信奉天经的人”(即犹太人和基督徒)歧见越来越深,他否定三位一体和基督神性的教义,并指责犹太人和基督徒篡改圣经。为什么穆罕默德对一神教的好感没使他成为基督徒,反产生分歧呢?其中有几个原因:一、圣经未翻成阿拉伯文,使之无法认识圣经的全貌;二、基督徒内部阵营的对立,使之认为这无助于团结阿拉伯民族;三、基督教与罗马、衣索匹亚这些外国政治势力牵扯太深,有碍阿拉伯民族认同。但最关键的自然是他自诩为终极先知,比犹太人和基督徒拥有更完备的真理。 四大哈里发时代(主后632-661年) “哈里发”就是先知的继承者。所谓“四大哈里发”是指阿布峇卡(Abu Bakar)、奥玛(Omar)、欧斯曼(Osman)及阿里(Ali),前两者是穆罕默德的岳父,后两者是他的女婿。这时罗马及波斯帝国因长期对战已疲弱不已,伊斯兰帝国势如破足进犯两大帝国,将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而迫使波斯末代皇帝客死中亚而亡国。伊斯兰帝国称霸整个阿拉伯半岛,并继续往亚、非大陆扩张。 哈里发政权统治下的阿拉伯人被令改信伊斯兰,否则死路一条,但有一些阿拉伯基督徒以自己同时做阿拉伯人及基督徒自豪而不愿就范;这方面曾有所折衷,就是他们要付双倍的穆斯林贫穷税(Muslim poor tax),并答应不替自己的子女施洗。 但对非阿拉伯人而言,哈里发则仿效波斯政权将他们集中在宗教隔离区内,不得从军也不得过度参与政治。但犹太人及基督徒的处境又比异教徒或祆教再好一些,医生、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建筑师或政府秘书等高贵职业通常仍由犹太人及基督徒受任。讽刺的是,这些亚洲基督徒普遍上对伊斯兰政权是颇欢迎的:因为对波斯故土下的基督徒而言,是波斯祆教政权转换为同属一神教的伊斯兰政权;而对原属罗马故土的基督徒而言,伊斯兰政权其实比之前基督教的罗马政权对他们更仁慈——至少没有重税、暴虐的地主及无止境的战争。 四大哈里发之后 主后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Mu'awiya)夺得哈里发职分,随后钦点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创建了伊斯兰教史上第一个世袭政权倭马亚王朝(Umayyad dynasty),定都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特色是伊斯兰教变得世俗化,统治者在战争、法律和政治上的注意力似乎比宗教更多,所以对基督徒相当容忍,其中一位基督徒曼殊尔˙伊本˙塞奇(Mansur ibn-Sarjun)更被任命为政府中第二高位的财务大臣,而他的孙子即是集行政官、修道士、神学家和护教者于一身之大马士革的约翰(John of Damascus)!…

踏雪飞鸿:你要往哪儿去啊?

龚紫阳(纽西兰华人卫理公会宣教议会监理) 那位被称为是廿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其生平事迹总是令人津津乐道。 话说在一个风光明媚的日子,爱因斯坦独自从普林斯顿(Princeton)乘搭火车外出,途中一位年轻的检票员走进了他所在的车厢,沿途检票。来到了爱因斯坦面前时,竟发现他面色有些难堪。君不见我们的这位大科学家,慌忙地这里摸摸自己上衣的口袋,那里翻翻夹着一堆零钱纸条的裤袋,后来更索性把皮箱也摊开来东挖西找。忙了好一阵子,就是找不着他的火车票。 看着额头微微发汗的爱因斯坦,检票员不禁莞尔,安慰着他说,“先生,我知道你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而且也久已风闻你诚信和正直的为人。因此我很肯定你确实已经买了票,所以就算遗失了也无所谓。其实能有你在我们的列车上就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啊!” 说完只见爱因斯坦带着被谅解的感激用力点点头,检票员也继续去检验其他乘客的车票据。当他检验完毕就要步入下一个车厢之际,回过头来却惊讶发现爱因斯坦还在手忙脚乱地趴在地上寻找他的票根。 “爱因斯坦先生,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深知你的为人,也相信你已经购票了,绝对不会为了这一张遗失的车票为难你,”检票员急忙把爱因斯坦搀扶起来,“我们真的是不会介意,你就好好的坐着前往你的目的地吧!” “年轻人,” 爱因斯坦面带愁容回答道,“我当然没有忘记自己是谁,我也更加认识自己的为人;只是我实在记不起我现在要去什么地方啊!若是没有找到车票我怎知道要在哪个车站下车?” 认清后再上路 来到基督城不自觉已满一年了。最近在讲台信息里都跟弟兄姐妹传讲有关我们教会异象和使命的信息。此异象,非指奇异的现象,而是我们教会前面要走的方向,我们事工的重点,或者我们盼望在近五年、十年可以达到的目标。我相信异象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没有异象,我们则会如同无头苍蝇一样乱飞;没有使命,我们则在黯然中沦落为只为了存在而存在的一个存在。 作基督徒,我们当然应该把自己前面的路降服在主的圣手中,并甘心放下渔网,放下自己来跟随主的引导和带领。 但主耶稣不是也从另一个角度来告诉我们:“你们当中到底有谁想盖一座楼,不先坐下来计算费用,看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呢?”(路十四28)建一栋楼是这样,建立教会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不知道自己前面的大方向,毫无计划的走一步是一步,这很容易陷入一种“宿命论”(Fatalism)的信仰里头,然后美其名“信靠顺服”。难怪圣经直截了当的指出说:“没有异象,民就灭亡!”(箴廿九18) 我们教会可以拥有很多的资源,我们个人也可能拥有许多的恩赐才干。可倘若我们没有选择性和优先秩序性地每样都要做,则容易陷入囫囵吞枣的窘境,把枣整个咽下去,却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实为可惜。这就好比再抽象的艺术作品也有一个主题啊,虽然有时“无题”可以是它的抽象主题。 所以我说,倒不如我们好好沉淀一下,偶尔停顿下自己忙碌错乱的步伐,问问自己:“你要往哪儿去啊?”认清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后再上路也不迟。刀,之所以能够切割,不就是因为其专注而锋利?(A knife cuts because it has…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陈心洁:正视儿童少年 被性侵问题日趋严重 约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疾病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者:陈心洁(临床心理学博士) 记录:卢韵琴 “他从大山里走出来” 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有个主持人叫“小毕”的称号;诗巫则有位心理学博士,却是离开城市、离开家,从象牙塔出来,走入中国的大山中服务人群,帮助那些贫困山村的失学孩子。 “我也只是能够帮多少就是多少,因为我把自己当作是志愿者!”临床心理学博士陈心洁承认个人力量是不足的,需要更多的资源协助她工作。 身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原本她可以高枕无忧地在开业或教书,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但她却选择离开舒适圈(Comfort Zone),组织“赤足志愿服务组"前往一些需要用脚走路才能到的地方提供援助,这似乎与她的专业不是很挂钩,那她又是如何看自己的呢? 《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趁着陈博士回诗巫休息的日子,特别邀她来个面对面,掏心畅言……(问:黄孟礼;答:陈心洁(临床心理学博士)) 问:可以先让读者们了解一下你的学历吗? 答:我毕业于诗巫公教中学,之后前往台湾升学,就读台湾中正大学心理学系。大学毕业后,我在台湾嘉义基督教医院服务了1年,深觉得自己不足,于是便前往美国芝加哥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修读心理学硕士学位。然后再进入福乐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修读博士学位,前后5年的时间,而且还修读神学课程,考获道学硕士的文凭。 问:当年为什么要去念心理学?是兴趣吗? 答:其实我在高中时期就已经对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就对心理学有许多的幻想,还有就是对人性的好奇,只要是看见心理测验我都会去做一做,然后就立志要念心理学。 问:临床心理学和心理辅导、精神病医生是如何区分的? 答:临床心理学医生与精神科医生分别最大的地方,就是临床心理医生只是诊断而不配药;精神科医生则是可以为病人配以药物辅助;心理辅导的话,就是以心理辅导为主。 三分一的人有心理疾病 问:对现代人普遍上都有心理疾病的说法,以你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是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