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38期

交流站

巧说故事工作坊 培训人说故事 卫理毕理学院将主办 “巧说故事工作坊”: 日期:2017年11月24日至25日(周五和周六) 地点:诗巫毕理学院 目的:为教学和宣教的事工培训说故事人 对象:家长、幼教工作者、中学老师、小学老师、 主日学老师、牧者、说故事人 培训员:陈仰芬老师 教学媒介语:华语 报名费:每人RM80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10月30日 欲询问详情或报名,请拨电毕理学院Ms. Alison Hii(084-322268)。 访客 台湾校园出版社社长黄振华牧师(右2)来访,在卫理报干事黄孟礼(左1)与福音书局经理林柳芳(右3)陪同下,参观夜市。 狮城圣公会主教拜访诗巫交流 新加坡圣公会前任主教周贤正牧师与現任主教罗豫敬牧師8月访诗巫,并与年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及牧者同工们进行了一场交流会。…

宣恩堂30周年感恩晚宴 张宗忠:基督徒要讲求5C

“新加坡人讲5C,基督徒更要讲求5C”,诗巫北教区长张宗忠牧师在宣恩堂30周年感恩晚宴上列举了基督徒要注重的5个C。 他说,新加坡人的5C是现金(Cash)、信用卡(Credit Card)、公寓(Condominium)、事业(Carrier)和轿车(Car),但这是世俗的。 基督徒的5C则是要以基督(Christ)为重,也要为教会(Church)为活,更要高举基督,以基督为首位(Christian),谨记最大的诫命(Commandment)是爱上帝,并要使万民做主门徒(Commission)。(韵琴)

宣恩堂30周年感恩会 池金代:效法耶稣“三十而立”

卫理宣恩堂于8月19日进行30周年感恩会,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促请宣恩堂“三十而立”,当要“生养众多”。 宣恩堂30周年感恩崇拜的主题为“有祢有我”。池会长在分享信息时表示,圣经中有几个人物三十而立,包括耶稣(30岁开始传福音)、约瑟(当埃及宰相)和大卫(做王);因此,宣恩堂建堂30岁了,也要 “成家立业”、“生养众多”。 “有祢”中的祢指的是耶和华,称颂祂圣名,祂有一切恩惠。这个“祢”有尊贵的圣名,是圣洁,是与众不同,是分别为圣的。 池金代说,当大家想到上帝的圣名时,想到上帝是高高在上,不能够认识、触摸、看见与听见;上帝超越一切,是创造宇宙万物、是独一无二的真神。 “上帝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神,也是低低在下的神。耶稣成为人的样式,住在我们中间,充满了恩典与真理。耶稣来到世界,带来恩惠与慈爱,祂赦免人的罪,拯救我们脱离死亡,上帝白白赐予的恩惠,却是最宝贵的。” 祢恩丰富万人道 池牧师说,有祢(上帝)才有我。“我”要称颂神,要献上感恩。大家心里充满感恩不忘记上帝一切恩惠,口中就会不断歌頌,心里不断感恩贊美上帝。心中充满感恩,口中就会不断歌颂上帝;心中充满苦毒,就会从神的恩典中堕落,口中就会有很多怨言。 最后,池金代会长以“有祢有我、宣道堂及宣恩堂”字眼创作短诗“有主圣名需言宣,祢恩丰富万人道;有你主施恩需相宣,我口称颂心感恩”。宣道堂亦是宣恩堂的母堂。 “上帝透过宣道堂来祝福这地区,并在这里建立宣恩堂。透过宣道堂才有宣恩堂,因为有上帝的圣名和恩惠,也因着上帝施恩,大家就能称颂祂,并心里感恩。” 另一方面,宣恩堂第一任牧者王育新牧师亦远道从美国回到诗巫出席感恩会;除了向上帝感谢30年来的恩典,更向宣恩堂弟兄姐妹发出挑战,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展开购置宣恩堂一旁土地的计划。

欣歌合唱团“忆.难忘”音乐会 带你穿越到上世纪50年代

拉让区华人基督教圣乐促进会属下欣歌合唱团“忆.难忘”音乐会分别于8月21日及22日晚上在怀安堂举行,这场让人彷佛步入时光隧道,回到黑胶唱片时代的音乐会获得满堂喝采。 “忆.难忘”音乐会是一场高水准的歌舞剧音乐会,团员们歌声及表演之优自不在话下,音乐会的细节也都做得十分细腻。台上场景佈置、团员的服饰及道具全都是复古及韵味十足,让观众有一种穿越回到过去的错觉。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是音乐会的讲员,他表示歌曲在教会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并且扮演着教导、见证与不忘上帝真理的角色。 基督教原就是歌唱的宗教,卫理公会更是歌唱的宗派,甚至会祖卫斯理约翰的弟弟查理是一位多产的诗歌创作者,一生之中更是创作超过9千首诗歌,如众所周知的圣诞歌曲《新生王歌》,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其中的歌词更带有教导会众的意义。 同时,歌曲也是一种见证,像《奇异恩典》,就是一首作者透过歌曲告诉听歌的人,他所犯的罪,见证了罪人的不是,及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 最后,歌曲还会提醒我们不忘上帝的真理,不要忘却你我都是需要悔改的罪人。(韵琴)

诗巫南教区妇女会退修会 邱和平:七方面转化祷告生活

诗巫南教区退修会已于9月9日假新福源堂举行;属下九个牧区共有351名姐妹出席,其中205人参加灵修手册考试。 靠主在圣灵里祷告 卫理神学院院长邱和平牧师受邀主讲主题“祷告转化:更新转化的祷告生活”。邱牧师谓,祷告的学校是永远没有毕业的学校,我们的祷告生活应不断更新。他说,十大拦阻有效祷告的生活为:没有认罪、缺乏信心、不愿顺服、缺乏透明、不愿饶恕、错误动机、生命偶像、不去爱人、拒神主权和意志不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七方面能转化我们的祷告生活或转化世界: (一)坚信神垂听祷告 祷告本就是一个不自然的行动,因为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祷告须时常操练。当经历了祷告带来意想不到的平安、灵性复苏等,我们方能从不自然的行动成为内心涌流,从虚无的祷告到信心的祷告。 (二)落实真实的祷告 主耶稣教导祷告应在暗中、真诚及明确地落实。在暗中的祷告乃与上帝相遇之处;真诚的祷告用语含义为恭敬、信赖及个别;明确的包括敬拜赞美、愿意降服、适当恳请、认罪宽恕和感恩颂赞。 (三)丰满的祷告内容 要有聚焦于上帝的敬拜赞美、明确及真实的悔改认罪、感恩并祈求祂的帮助。 (四)未蒙应允的祷告 因祈求不当、祷告动机不正确且不得荣耀、应允的时间未到,自己是最大的困难或障碍。 (五)在忙中取静祷告 忙碌导致灵命死亡及忽略与上帝同行。基督徒生活应有默想、反省及安静的时刻,并要做记日誌、祷告和聆听神的声音。 (六)自己的成长祷告(从肤浅到深入、真诚) 为自己祷告,要从心疼一个人的角度来看,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承认自己需要上帝,求上帝光照与医治三种基本情绪:害怕、失落及愤怒。 (七)为家庭具体祷告 为家人祷告,首先要谦卑下来,不再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祷告;而是求上帝光照,让自己听懂对方内心的渴望,求上帝的爱来充满家人。祈祷是为了更深入了解自己和家人,建立家人与上帝的管道。 总结:依靠主耶稣,在圣灵里祷告。罗马书八26:“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 幸福是先处理好关系…

古晋美里乐龄契友相聚欢

古晋东教区晋光堂乐龄团契与美里教区乐龄团契的契友,于2017年8月30日晚上6时在晋光堂餐聚。出席者包括美里教区乐龄团契和学习中心60人,加晋光堂乐龄团契及古晋东教区职员,总共有120人欢聚一堂,热闹非常地进行团契。 7时正,在晋光堂大礼堂举行联谊晚会。古晋东教区乐龄团契主席黄家玲致词时表示,旅游、访问、联谊是人生梦想;特别是此次自美里到诗巫,经泗里街再到古晋的乐龄契友,盼能增广见闻,加添知识,让生命更加丰盛。美里教区乐龄团契主席郑家铨说明了彼此联谊的目的,并介绍60位团员,其中美里乐龄学习中心学员有44人。他为一路行程顺利感谢主,也感谢晋光堂的接待。 古晋东教区教区长刘向平牧师以诗篇四十六篇勉励会众,要以信心倚靠上帝的带领,过快乐的老年生活。晋光堂乐龄人也献唱诗歌《宝贵救恩》,美里乐龄学习中心主任也介绍学习中心短片,另外还有口琴、手风琴演奏、见证分享、大合唱等。(黄家玲)

年会前会友领袖 姚锡祺受封拿督

年会前任三届(2011年-2016年)会友领袖姚锡祺医生于2017年9月9日州元首华诞时,受册封拿督(PSBS)勋衔。 拿督姚1973年毕业于马大医学系,一直都在政府医务部服务,曾先后担任吉兰丹及砂拉越州医务司。他和夫人育有一男一女。儿子是一名自闭儿,有绘画及彩色天赋;也因此,拿督姚担任古晋自闭症协会会长多年。 受册封后,拿督姚感谢州政府及元首肯定其在自闭症协会的贡献,感激各界的爱载与支持,更将荣耀归于上帝。

马基协会文告:为受甘榜拿督克拉末火灾 影响者祷告

惊闻本日在吉隆坡甘榜拿督克拉末Pusat Tahfiz Darul Ittifaqiyah中心发生火灾,导致22名学生及2名舍监丧生,马基协会与全体大马人民一样,表示哀伤。 教会对罹难者的家属深表同情,也愿以祷告扶持他们。 我们请求当局确保学校和慈善中心都能严顾安全条例并定期举行火灾演习。 马基协会总秘书 Rev Dr Hermen Shastri 2017年9月14日

星心点灯:栽培宣教士

文/王宝星(牧师,年会宣教部干事) 宣教士是宣教的媒介,没有宣教士,福音难以传开。因此栽培宣教士是宣教事业的第一阶段事工。 栽培宣教士当从家庭和本地教会开始,并于年幼时就开始全人塑造和栽培为佳。但若小时不足,大后则要加倍努力补足。 一.从家庭开始栽培 家庭教育:父母敬虔的榜样,身体力行圣经原则,良好品格和人际关系,高尚价值观等熏陶孩子成为敬虔端正的人。 提供健康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和谐家庭或破碎家庭,导致自信或自卑,负责任或虎头蛇尾……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宣教士有否健康心理和健全的自我形象,将直接影响宣教的成败。 家庭基督教教育:宋尚节博士和卫斯理约翰都是牧师的孩子。宋尚节年级小小就跟着父亲上山晨祷,而卫斯理约翰自小得到母亲牧养和教导,两人信仰坚定,服事非凡。上帝早就吩咐做父母的:“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六6-7) 二.从教会开始栽培 教会在栽培宣教士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 教会基督教教育:我们教会有非常丰富的主日学、门徒训练和神学教育。有时候就怕基督徒脑子一热,以为有一股热血就可以去宣教。另外还有不同事奉训练,如:传福音训练、学习栽培初信者、带领小组、查经、团队配搭、服侍穷人、领导能力等。事实上,不学无才,怎么宣教? 有志宣教者个人也需要追求学识教育,装备自己:例如念大学专业、个人进修一些课程、在各样的学识技能上都略懂皮毛,也要在某方面精通(Know something in everything,know everything in something)。 还有,在灵性上多操练:读经、祷告、灵修、属灵经历、信心考验、接受辅导、发掘恩赐。 再加上宣教教育:实地短宣、修读课程、阅读宣教书籍、参加跨文化训练、操练适应能力、学习语言、宣教策略、开荒植堂、接受神学教育等。 从以上栽培的方式来看,栽培有非正规的个人培育,和正规专业的装备训练。由谁负责?由父母、牧师传道、宣教委员会、宣教士、有短宣经验和栽培恩赐的领袖、个人追求、小组彼此激励、灵程伙伴等。…

本地宣教士代祷事项

Kapit LighthouseKapit Lighthouse 蔡国贵和林莲钦夫妇 1. 感谢主带领我们顺利完成27-29/8/17的儿童圣经营及 29-31/8/17 Ulu Entaba的短宣。2. 为着22-24/9/17在Kapit Lighthouse Scripture Union 所举办的Children Bible Study Camp向主交托,求主带 领一切顺利,特别为着要参与的130位小孩祷告。为着 我们有体力和健康的身体参与祷告。 Lawas…

认识卫斯理:真信心和确据可以是有程度的

文/陈发文(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经过德国的探索,卫斯理看到称义、圣洁,甚至确据(有圣灵的印证,在心里深信自己已经是上帝的儿女)不但是即刻的,也都可以是有程度(degree)的。这牵涉到生命、灵魂的更新和成长,也是内在心意更新而变化,越来越渴慕上帝,并且委身遵行神的旨意。这让他对福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是在基督里追求“灵魂在公义和圣洁上的更新,即内心的信仰”。那就是单单信靠基督称义,同时重生;而信从基督称义之人有的,而且是大部分马上被赐予全备的确据;有的却被赐予不同程度的确据,并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被赐予全备的确据。早期的他乃是使用恩典途径追求圣洁,以有确据证明自己称义得救;而中期的他则是使用恩典途径追求在基督里的真信心以称义同时重生,进而再追求全备确据(如果在称义重生时还未被赐予)和圣洁。无论如何,圣洁始终都是他的主要关怀。一个有阶段和程度的得救旅程开始逐渐在他思想里成形。 信心有程度强弱之分 1738年九月,他回到英国,更有信心和热忱传讲他这一段时间所理解的福音:单单信靠基督称义重生以致得救和圣洁。只是其中跟英国莫拉维夫弟兄会不同的就是,他虽认为信心只有一种,但却有程度强弱之分。 10月9日,当他读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的见证集时,发现爱德华兹也提及人有可能有软弱的信心。虽是如此,他在面对人的质疑时,还是有疑惑。只是圣经的话语再次肯定他,让他相信虽然他信心软弱,未有全备的确据,但在基督里他已是一个称义重生和新造的人;上帝已经在他里面开始新的创造工作,并且会完成这工作。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疑虑就是恩典途径(The Means of Grace)的使用。有人,尤其是英国莫拉维夫弟兄会的人,认为应当放弃使用恩典途径,单单信靠基督等候上帝赐下信心;而他认为应当使用恩典途径来等候和预备领受上帝所要赐下信心。 因混乱而各走极端 11月12日,他开始更加详细研读圣公会的讲道集(Homilies)。身为圣公会牧师的他,早就读过这讲道集,但那时可能看不进,因为他当时的焦点是要达致圣洁来确信自己称义重生并得救。这时重读他却发现他目前在救恩、信心和善行的看法基本上跟里面所述的是一致的。因此他赶快摘录出版供人阅读,同时也回应那些反对他的人。 其实,他并不反对他们所说的即刻单单信靠基督而称义重生,以致得救和圣洁。因为这的确是上帝的工作之一。他反对的是,他们把这上帝即刻的工作绝对化,认为这是上帝工作的唯一方式;进而太过高举被动的真信心而否定了软弱的信心和恩典途径。他们说,若没全备的确据不是信心软弱而是没真信心,因而要静寂等候,不可使用恩典途径,一直到上帝把信心赐下,才是单单依靠基督。另一方面,他们说,有真信心就等于称义得救和完全圣洁,因而使不使用恩典途径都没关系。这被称为“寂静主义”(quietism)。不但如此,他们又因太过强调藉真信心即刻称义重生,以致得救和圣洁,并有全备的确据而拒绝使用恩典途径来遵行律法和追求圣洁。这是“反律法主义”(antinomian)。 更加使卫斯理担心的是,1739年9月开始他们四处论断那些没有全备确据的弟兄姐妹没有真信心,需要放弃使用恩典途径,寂静地等候上帝。还有,他们也影响了一些有全备确据的弟兄姐妹,认为自己已有真信心,而且在基督已经圣洁,因而不用再使用恩典途径继续追求。这造成会社里许多弟兄姐妹混乱而各走极端:没有全备确据的认定自己没真信心而放弃;以为有全备确据和真信心的则懈怠,以致灵命受到极大的亏损。 不但如此,会社中也因不同的意见而有了争论和攻击,甚至分党分派。在这样的情况中,他疲于奔命地到处关心;也按着圣经劝勉那些有全备确据的弟兄姐妹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圣洁了,这只是开始,要继续使用恩典途径来追求;而那些没有全备确据的弟兄姐妹则不要以为自己没信心,要继续使用恩典途径来让上帝完成祂的工作。 除此之外,他也多次私下找莫拉维夫弟兄会的领袖,主要是跟摩尔德(Philip H. Molther;原来自改革宗)对谈,表明他的反对和恳请他们不要搅扰弟兄姐妹的信心。但是,经过大概两年的努力,情况非但没有改变,反而严重到他认为这是不合圣经的“新福音”可以“完全毁灭了上帝的工作”和合乎圣经的“古道”。 继续使用恩典途径 可见信心到底是真假还是强弱之分,和是否要弃用使用恩典途径来达致信心这二而一的争论,已经到了不马上彻底解决,他就无法牧养下去的局面。…

使徒行传补遗:失落的亚洲教会史之六 成也蒙古,败亦蒙古 (主后1000年-1500年)

文/叶永盛(台北真理堂全职同工) 蒙古崛起与基督教 主后第一千年结束之际,亚洲教会在伊斯兰新月拱照下显得前途黯然,但其实伊斯兰的阿拔斯王朝也正在江河日下。因着宗派、政治和种族的斗争,这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裂成三个敌对的国家:统治西班牙南部及西北非的后倭玛亚王朝(逊尼派)、统治埃及及北非的法蒂玛王朝(什叶派)及保有西亚的阿拔斯王朝(逊尼派)。不过阿拔斯王朝的实权领袖却是什叶派的波斯人,原有的哈里发沦为宗教傀儡;后来土耳其佣兵赛尔柱人(Seljuks)取代波斯人继续控制阿拔斯的哈里发,甚至向西挑战东罗马帝国,以致引发了欧洲的十字军东征。 亚洲教会在这段伊斯兰世界动荡期中稍得喘息,而涅斯托留的宣教士再次往东宣教,引领了蒙古族的可烈部(Keraits)、畏吾儿部(Uyghur)、乃蛮部(Naimans)、摩杰部(Merkits)归主。同时十字军东征后天主教的方济会(Franciscans)及道明会(Dominicans)也开始进入亚洲,成为首批向亚洲布道的欧洲人。 其中蒙古克烈部成为日后亚洲基督教复兴的关键。因为克烈部的基督徒领袖王汗(Toghrul Wang-Khan)保护并与铁木真(后来的成吉思汗)结盟,尤其嫁给铁木真第四子拖雷(Tolui)的克烈部公主唆鲁乎帖尼(Sorkaktani-beki)更对基督教在亚洲有深远影响,她的几个儿子就是后来出任蒙古大汗的蒙哥(Mongke)、中国元朝皇帝的忽必烈(Kublai)及征服伊斯兰世界的旭烈兀(Hulegu)。 根据方济会教士柏朗嘉宾(John of Plano Carpini)记录——这位教士是因主后1236年-1241年,成吉思汗长孙拔都(Bati)入侵欧洲横扫俄罗斯和东欧后,被教宗差来向蒙古大汗(当时是成吉思汗次子窝阔台之子贵由)传福音的;但当时贵由(Kuyuk)身边已有许多景教徒(涅斯托留基督教派在中国的称呼),他们宣称大汗不久也将成为基督徒。而贵由虽建议派使节随柏朗嘉宾返欧但被他所拒,因他担心欧洲的纷乱会引起蒙古进一步侵略;而欧洲百姓的愚顽也可能让蒙古特使有杀身之祸而招来蒙古报复。 1253年,另一位教宗特使罗勃鲁(William of Rubruck)再东来时,蒙古大汗已是唆鲁乎帖尼的长子蒙哥了。根据罗勃鲁观察,当时蒙哥的王后库图泰、长子拜都、幼弟阿里不哥都可能是基督徒,但这些基督教却似乎掺杂萨满教色彩,各种占卜动作盛行;论到景教徒的操守,他不得不承认佛教僧侣比他们更庄重。最后,罗勃鲁无法说服蒙哥汗归主,即败兴而归。 基督教在西亚 接下来蒙哥、忽必烈向中国南宋用兵,而他们的弟弟旭烈兀则向伊斯兰帝国进军,一举推翻了阿拔斯王朝,逼近埃及。但这时却传来蒙哥汗在中国阵亡的消息,旭烈兀被迫东返,这却挽救了北非的伊斯兰世界。后来,旭烈兀拥戴忽必烈打败幼弟阿里不哥登基有功,获允在阿拔斯王朝故土上建立伊儿汗国(伊儿即蒙语“从属”的意思)。旭烈兀的王妃脱古斯也是景教徒,为了讨好王妃,他非常礼遇基督徒,恩待当时的涅斯托留主教长马克恪(Machicha II);而其子阿八哈(Abaka)更迎娶东罗马公主玛莉为妻,并遣使往罗马、阿拉贡及伦敦与西方各基督教盟友交好,以防周围的伊斯兰势力反扑。 涅斯托留教会在亚洲影响力最颠峰的时期,就是主后1281年拥立了蒙古族汪古部(Onguts)的马可(Markos)出任主教长,号称“雅巴拉哈三世”(Yaballaha III)。汪古部是蒙古族主要的几个基督教部族之一,而汪古部在蒙古帝国中不仅世袭封王,而且还享有同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的宠遇。而马可原籍中国山西,景教世家,后来在北京与畏吾儿基督徒旅行家拉班●扫马(Rabba Sauma)结识,并一同横跨八千公里往耶路撒冷朝圣,沿途游历了波斯境内的基督教遗迹,后来更与涅斯托留主教长屯哈一世(Denha I)会面。…

一介书声:教会受召出来属於神

文/蒋为良(美里生命堂) 书名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作者 :蔡丽贞 出版社 :校园书房 教会是主耶稣基督在世上设立的。斯托德牧师(John Stott)牧师对于“教会”的见解就是:教会是神圣的,受召出来属于神,并且要敬拜祂。早期的使徒们承受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背起十字架,付上生命代价传福音;换句话说,教会也是因着使徒们及早期门徒所流的血才能发展到今日。 蔡丽贞教授的这本《我信圣而公之教会》,将早期教会发展直到将近主后2000年的教会历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人知道教会发展的过程。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就是,基督徒实在是需要晓得教会的由来与发展。 大大为真道争辩 我们从《使徒行传》看见教会发展的蓝图,在主圣灵带领下,上帝將得救的人天天赐给他们(徒二47b)。一直到教会受到罗马政府压制,使徒们大部分殉道,仅剩使徒约翰被囚禁在拔摩岛,门徒们个个都被捉去受刑,许多人在刑罚下丧失生命。这让我想起主耶稣说:“若有人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4-25)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早期教父——奥古斯丁,还有罗马天主教的制度,以及信经(如: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迦克墩信经)的由来。我更加明白,原来信经是经过许多“考验”而产生的,为的是巩固信徒有正确的信仰认知,并抵挡异端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教会面对异端邪说的攻击、引诱时,就需要信经支撑以达到捍卫真理的护教效果。 这本书也帮助我认识到,早期教会所争议的信仰议题包括:“三一论”、“基督论”、“救恩论”等等。更看到教父们不顾性命危险,为了圣经真理,为了上帝,捍卫自己的信仰,他们的精神也大大感动我。想到如今异端不断增加,也常大大攻击教会,求主兴起教会能站稳立场,大大为真道争辩!(犹一3b) 回到圣经的教导 另外,直到马丁路德(其实他前面有开路先锋)时,挑战了当时教会的权势。当时教会(后来称为罗马天主教)售卖“赎罪卷”,另外“玛利亚崇拜”、“跪拜使徒像”等仪式又都大大抵触圣经的教导;还有腐败的神职人员,政教合一,欺压百姓等问题。感谢上帝,因为祂兴起有良心的基督徒抵抗当时已腐败的教会,并使用马丁路德翻译德文圣经并印刷,让除了神职人员以外的平信徒能够自己阅读。虽然在这个宗教改革运动下虽有一些残暴事情发生,也造成教会分裂;但至终,上帝的百姓还是回到圣经的教导。 直到这个世代,基督宗派虽然众多,但近几年,许多宗派不断提倡合一,致力达致主耶稣所说的:“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是的,这是展现“上帝就是爱”的最好机会;毕竟教会若只有分裂跟纷争,我们如何能继续为主的大使命而效力呢?

卫理报丛书推介:末日的启示

作者:池金代 初版:2011年11月 价格:RM22 创世记作为圣经的第一卷书,告诉我们万物、万国和以色列国的起源;启示录作为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则告诉我们万物、万国和以色列国的结局。  启示录更是整本圣经所有预言的高峰点,是旧约和新约预言的总结。  作者希望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明白上帝在末日的计划,并且走在上帝的路上,过着有意义的人生。

彩虹见证:唯一能救他的是上帝

文/池静仪(福源堂)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约翰福音十一40) 在2016年9月,我真的感受到上帝的允许,并把祂满满的恩典赐给我和我的家人。这些年来,我弟弟陆陆续续服食毒品,家无宁日。去年6月开始,他情况越来越严重,家人被他骗得团团转;加上外来的讨债使家人心中都失去平安,他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发。家人每天活在恐惧不安中。 到9月时,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在崩溃的边缘,我和家人被他的事情也弄到筋疲力尽。家人拿不定主意要如何处理,这一切重担自然而然落在我身上。其实,我也很害怕、很彷徨、很无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无时无刻地祷告寻求主的同在。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也是我唯一的帮助。 恐惧的日子有祂同在 我还记得那时候,要在教会主持一个4天3夜的营会;入营之际,我弟弟的状况也是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处理。我只有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入营。心想等营会结束了,再来处理弟弟的事情。入营的第一个晚上的深夜,他打了一通电话给我,我就整夜无法入眠,心里充满恐惧和不安。我一边闭着眼睛,一边不停地祷告直到天亮。 回想那恐惧的日子,真的感恩有上帝的同在。上帝是听我们祷告的主。祂给我智慧,让我懂得如何去处理这样的状况。我也深深相信,只有上帝能够拯救我弟弟。如果我把他送去政府戒毒所,我相信他出来之后还是会走回头路。唯一可以救他的是上帝,只有上帝的话语在他生命中扎根,他才可以永远脱离毒品。 破碎的家庭重拾欢乐 我逼不得已向牧师求救,请牧师帮我联络教会的戒毒中心——凯胜之家的负责人,看看如何帮助我弟弟。牧师给了我凯胜之家负责人的联络电话,我就向凯胜之家负责人寻求帮助。 感谢主,负责人安排了凯胜之家的同工来到我家,与我弟弟交谈之后,他们决定带他去戒毒所,可我弟弟却不肯跟他们去。他告诉我,他就算进去,也不一定会改变,可能还会变本加厉,吸(毒)得更厉害。 但我对上帝有满满的信心,我深深相信,耶稣可以改变我弟弟的下半生。我坚持要把他送进去。因为我相信上帝一定可以改变他,让他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因着我对上帝的信心,上帝让我弟弟因着福音而改变了。他不只接受耶稣为他个人救主,他也把毒戒掉,一切不好的习惯也改掉了。 我想起使徒行传十六章31节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因着我信耶稣,我家人也因此得救。信靠耶稣基督,让一个破碎的家庭重拾欢乐。我们不只要自己信,也要带领身边的人信。感谢主,祂的爱让我家不一样了,让家有了温暖,处处充满欢乐。上帝的拯救让我看见前面的曙光,一切荣耀归于天上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