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后的感想:煎熬──飓风哈维劫后馀生
文/陈丽媛 四天日以继夜的雨声,河水暴涨淹没二岸,你的心忐忑不安,不知何时水会到你家…… 人们纷往安全区亲友家避难,公路部分淹水处,四线变一线,大排长龙,连原本十五分钟车程得开一个半小时。 雨过天晴,却多处停电,顶着酷暑,断炊加上冰箱食物腐烂,超市架上空空如也。灾后水库爆满,急须洩洪。逃过一劫的,再次目睹堤坝放水,一吋、一吋……又淹没你的房子。 水退后,回到面目全非的家,看到泡水做废的汽车,重建家园要到何时? (编按:作者乃住在美国德州休士顿的师母)
飓风后的感想:天灾虽骇人 人间却有爱
文/刘本恩(爱的门华人卫理教会牧师) 美国是个常有灾难的国家。当飓风哈维(Harvey)登陆德州休士顿一带地区的时候,在加州丶华圣顿州丶蒙大拿州丶俄勒冈州都有野火烈烧。 根据加州官方的报告,2017至今在加州已经有6,409野火发生,烧了该州 626,216 英亩地,当然有不少家园被烧毁了。但飓风哈维及艾玛(Irma)所带来的损害及破坏是巨大的。许多地区短短时间内下了36吋到55吋的雨,带来巨大的破坏。 面对着这天灾,人都有不同的反应。有人说飓风袭击德州是因为该州选特兰普为总统,所以带来上帝的惩罚。也有人说加州的山林野火是因为在那裡有太多人支持同性恋。在苦难中人都希望能找到答案。 激起人们的爱心 但我们知道苦难是一个奥秘,若上帝允许发生,必有祂的美意在其中。我住在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常有龙捲风,每次有龙捲风侵袭社区房屋毁损时,都激起人们的爱心来帮助受难者。 同样的,这次飓风哈维及艾玛也激发衆民的爱心。从总统丶历届总统丶公司和教会都发起捐款行动。甚至著名巨星也联手有电话筹款,一小时就筹到六千万美元。休士顿飓风后许多人都愿意做义工,甚至要排队。 是的,灾难带来悲伤痛苦,亲人朋友离世,家园破坏;但我们看到经歴灾难,人变得有爱心,更加成熟能为别人着想,甚至有的灾民说我们不会被击倒,反而会更加坚强。 不仅如此,我也祷告上帝,通过这灾难,使基督徒更加热心传福音,也使未信者能谦卑,愿意聆听福音并接受耶稣为救主。
时事回应:天灾频传的美国
文/王育新(美国加州恩福基督教会牧师) 四级飓风Harvey,在2017年8月25日,从德州中部海岸“登堂入室”,带来面积庞大的可怕损害,带走至少70条人命。这是自1970年8月3日三级飓风Celia入侵德州以来,也是自2005年五级飓风Wilma入侵美国 (东岸) 以来,最为可怖的飓风。 这次Harvey飓风所带来的损害,估计高达1800亿,比2005年Katrina飓风带来1600亿的损害还高出许多;特别是重创了美国第四大城市——休士顿(Houston)。 无独有偶,五级飓风Irma随后也跟着在东岸佛罗里达州(Florida)登陆。 五级飓风Irma史无前例地持续维持185哩高速久达37小时,且维持五级飓风等级达3.25天之久。五级飓风Irma可媲美龙捲风,但其影响范围却是宽达80哩之巨,远超过一般龙捲风,甚至超过极端龙捲风(龙捲风一般仅达直径80米,时速不超过110哩;最极端之大龙捲风直径也仅达到约2哩,但,时速则可达300哩。)。 美国佛罗里达州历经多日的惶恐“备战”,在相较之下,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先前在加勒比诸岛带走26条性命,原是高达五级之飓风Irma的“登门造访”。之不过,虽然Irma在登陆弗州时,已经转弱为四级飓风,且其威力也陆续地递减;但所带来庞大的损害还是避免不了,在强风暴雨的袭击下,近乎6百多万的居民失去电力供应,处处水患。 佛州北边的Georgia、South Carolina、North Carolina以及Alabama 等多洲,已经相继地宣布全州或州内多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迎战Irma的来袭。更为可怕的是,在这超级飓风Irma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飓风Josa(目前估计为三级)以及Katia正在酝酿成形,虎视眈眈地伺机给予“火上添油”。 野火连九月 正当多处水患不断,笔者所在的加州则是干渴莫名,到处发生火患。九月初,加州连续一个星期徘徊在摄氏38至42度之间的高温,真是“热情如火”,直叫人难以消受。今年进入夏天迄今,加州至少有20多处大野火蔓延(小的不计),且至少有四处已经被宣告进入紧急状态;套用一句成语,真可谓是“烽火连绵”。 到目前为止,加州被烧毁的面积,比2016年已经多出30%,并且几乎天天都有大小火患的警报。除了加州之外,尚有Oregon、Idaho、Utah和Arizona等州,也是面临火患不断。不止美国西部火患不绝,美国中部和东部也是多处发生大小不一的火患。当下的美国,不是处在“水火交融”的境界,而是处在“水深火热”的境地。 天灾频传,到底美国怎么了? 当初以基督教立国的美国,不是理当受祝福的吗? 也许,当“后来的世代”不认识他们祖宗所依靠立国的耶和华上帝,千方百计地把祂给赶出校园、轰出政府机关、踢出百姓生活等;转而大大抬举人权,否定神权,那赐给人类自由主权的耶和华上帝就默然地退出。这等同祂把祝福也给收回,任凭美国自主。 自主的美国佬,高兴不?骄傲不? 当然!可是,当灾害接二连三地发生时,平时趾高气昂的他们,不但不思悔改,没有想到是他们自己不要上帝,不要上帝的恩眷和赐福,却回过头来,责怪上帝,质疑上帝。…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林忠诲落实吾会成本地宗教组织 盼休士敦未来成立华人卫理公会 飓风中经历上帝的恩典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者:林忠诲、周茂青(吾会退休牧师、师母) 记录:卢韵琴 2017年8月杪,美国德州遭遇了50年以来最大“怪兽级”飓风哈维(Harvey),数十万民众被迫避难,前任会长兼退休牧师林忠诲与师母在灾难中经历上帝的恩典。 移民美国約28年的林忠诲牧师与师母周茂青,目前居住在美国石油心臟--德克萨斯州的休士敦(Houston),也就是此次飓风重创的州属;拥有超过250万人口的休士敦则有5个县都发生了水灾,数十万人受影响,机场也关闭了一个星期,整个休士敦都已经陷入瘫痪。 “水灾期间,好多学校都开放用以收留灾民,而且有中国人热心救好几百人,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古道热肠,并献出了伟大的爱心,希望从此可以让当地的美国人对中国人改观。” 如此严重的天灾,着实让牧师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上帝真的在掌权,也为了大马这个没有天灾的国家向上帝感恩,“美国不是人间天堂,世界上到处都是天灾人祸,末世已经到来……” 同时,此次的灾难更是让林牧师夫妇亲身经历了上帝的恩典。原本在天气预报中,哥帕斯基斯蒂(Corpus Christi)市是此次飓风登陆之处,这是德州的第八大城市,人口约有30万。一旦飓风在此处登陆,将会造成极大的社会损失,而且这里也是牧师儿子经营的餐馆所在地。当时他们一家人就很担心,然而牧师与师母嘱咐家人们为此事迫切祷告,最终飓风转移了方向,在另一个较小的城市(Rockport)登陆,当地的居民早已疏散,所造成的损失亦较小。 “这个见证我必须要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亲身经历,上帝如此恩待我们,我们也要为主作见证。”林师母强调说。 双双毕业于神学院 双双都毕业于诗巫卫理神学院的林忠诲夫妇,师母周茂青是1959年毕业,是第二届的神学毕业生,而林牧师则是在1960年毕业。两人于1961年8月结婚。婚后师母就跟随牧师游行牧会,7年后再随牧师到台湾受训。 “当年原本我在初中毕业时,是想当一名护士;但我的英文不好,读了一年就读不下去。后来因为从小就在教会长大,想要为主传福音,再加上听说周苏藤博士开办神学院,于是就决定进入神学院。那时我的父亲大力反对,但我的母亲支持我,还买了一台单车让我骑着上学。”林师母如是说。 林牧师则是在卫理中学高中毕业后,觉得教会牧师少而想要献身;再加上身为牧师的父亲鼓励,就和原本在胡椒园工作的郑仰高一同进入神学院。毕业后,他就被派往民丹莪牧会,分别在开元堂2年及明元堂5年。1967年,他只身前往台湾进入台南神学院进修道硕学位,而师母则在1968年才到台湾接受幼儿教育训练。 1969年6月,林牧师学成毕业回国,并被派往林梦牧会,而师母就成了当时林梦卫理幼稚园的第二任园长。 1977年,林牧师离开林梦,被派至民都鲁民恩堂牧会并担任教区长;刚好民恩堂要开办幼稚园,师母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民恩堂卫理幼稚园第一任园长。 写下新的篇章 1980年杪的年议会中,林忠诲牧师获选为砂华人年议会会长,并在担任会长期间,为卫理公会的发展写下了一个新的篇章。 其中,最值得一提且纪念的是,1988年5月24日的砂州州立法议会正式通过接纳教会修正法案。随着砂州宣教社团法令(Missionary Society…
砂华人年议会会长 池金代牧师十月份事奉一览
拜三/四卫理神学院授课 1日 尚仁堂90周年崇拜证道和晚宴 3日 国语事工研讨会(百周年) 6日 青少年部会议 民丹教区议会 7日 中区乐龄学习中心毕业/结业礼 毕理学院董事部会议 布道团去幸福堂 8日 诗巫西教区议会/天道堂证道 9日 加帛教区议会 10日 幸福家庭与辅导部 11日…
抓鼠有感:总比不做来得强
文/翁震凌 过去总以为,像我们这没有明显四季之分的赤道地区,一年常温,顶多只有旱季和雨季的差别。印象中,旱季多是在年中,雨季常是在年终。然而,最近却发现,年终未至,但有时却已霪雨霏霏,连日不开。有人说,这是全球暖化的影响。 “全球暖化”这词汇,即使我们了解得不多甚或极为肤浅,但总不陌生。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 事实上,过去我们或曾耳闻,或从报刊影视报导中知晓南北两极的冰层迅速融解;但这两地着实离我们有点远,纵使画面再惊悚骇人,都似乎有点不太真实。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然而,近几年来,我们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全球暖化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温度的上升及诡谲的气候变化。据悉,在2000年之后,全球各地的高温常打破记录,不断上升;我们不也亲身体验过那种酷热,晒得皮肤直发疼,热到中暑?! 但全球暖化,仅仅只是让我们觉得变热了而已吗? 事实上,专家指出,“全球暖化”可能是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他们认为,“全球暖化”会带来连锁性的效应,其中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恐面临淹没危机;部份动植物或面临绝种危机;气温上升也可能导致细菌滋生速度加快,传染病爆发机会更多;极端气候或让农作物欠收,粮食供应短缺,引致饥荒;还有随着海水温度升高,也可能是造成颱风、飓风强度与频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截稿日之前,美国就连遭两大飓风--哈维(HARVEY)和艾玛(IRMA)的狂袭,不仅有人命伤亡,许多人无家可归,美国受创惨重(据说又有新飓风将形成,再袭美国)。 虽然美国与我们有着地理上的距离,但我们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全球暖化所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会是个别国家或区域性的,乃是全球性的。许多天灾将在世界各地排山倒海而来,或许我们今天还未“直面”,但难免有一天,我们或都可能亲身“见证”这些灾难带来的可怕后果。 这一期的卫理报刊载了三篇与美国飓风相关的文章,不仅是提醒我们为这些灾区与灾民守望代祷,也警惕着我们有不可推诿的地球管家责任。无论是教会对大地环境的关注及表达立场(土地伦理与生态公义),还是个别基督徒在生活中学习爱护自然、节省能源…..即使效果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