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39期

交流站:

天锡堂1126庆90周年 9月掀开活动序幕 诗巫后埔港天锡堂订于11月26日(星期日)上午9时15分进行90周年感恩礼拜,历任牧者与弟兄姐妹均受邀参与其盛。 一个以执事会为主干的筹备委员会正在积极进行筹备工作,主席为林宗健,副主席为博祖贵,并于9月3日进行了一项简单又隆重的庆祝活动推展礼。 系列庆祝活动则已于9月初开始,活动包括了篮球邀请赛(4/9-11/9)、骨科、眼科讲座与义诊(8/10)、诗歌比赛(28/10)、填色比赛(4/11)、乒乓邀请赛(4/11-5/11)、90周年感恩晚会(25/11)及90周年感恩礼拜与午宴(26/11)。 诗巫卫理神学院时代课题交流会 主办: 卫斯理研究中心主办: 卫斯理研究中心主题: 我可以參加我的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 別之朋友的婚礼吗?--基督教对 L.G.B.T.Q.的回应(LGBTQ指lesbian、 gay、bisexual、transgender、queer)讲员: 邱和平牧师(卫理神学院院长、教牧辅导和 旧约导论讲师,美国芝加哥加略特福音神学 院哲学愽士)日期: 2017年10月12日(四)时间: 8:30-9:30 p.m.地点: 诗巫卫国礼堂…

新书上架:扶犁路上续集

书名:扶犁路上续集 作者:陈泽崇 售价:RM30 本书乃继2003年出版之《扶犁路上》续集,收集了陈泽崇牧师在各地各类型事工中的讲章、演词及事奉记事。陈牧一生牧养的精华尽在此书中,愿他的作品在你我的灵程路上,激励和挑旺我们对上帝的爱,使我们的心灵得滋润,快跑跟随上帝。

卫理福儿院幼稚园阅读故事分享会 33孩子上台分享勇气可嘉

除了鼓励孩子多多阅读之外,亦训练孩子胆量、口才、说话技巧及风度,卫理福儿院幼稚园连续6年举办阅读故事分享会,共有33位幼一及幼二的小朋友参与。 卫理福儿院幼儿园董事长黄惠清在8月18日假卫斯理堂进行的分享会中致词时说,透过说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这也对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讲故事比赛上,如果无法训练自身胆量,那么无论故事内容有多精彩,上台演讲也无法表现;因此幼儿们可以透过讲故事比赛来训练胆量,以提升自己。 33位小朋友都非常勇敢地站上台,纵然有一些小朋友表现不是最佳的,但是他们的勇气已经赢得了满堂喝彩。另一个温馨的场面,即是有一位父亲还特别制作了道具,为儿子的分享助威。(韵琴)

民都鲁民恩堂喜庆连连 民青五十老契友重聚 幼园创办人出席40週庆

民都鲁卫理民恩堂这一个月来有好几个庆典,其中一个是民恩堂青团50周年,然后是民恩堂少团40周年,接着是卫理幼稚园40周年。 民青50周年于8月19-20日举行晚宴与感恩礼拜,主题为“飞跃五十、使命传承”,难得的是1980年代的三十多位老契友也趁机从各地回来重温旧梦。讲到实际的传承例子,黄家宝弟兄分享最真实,表示其家族至今五代都有子女奉献给上帝为传道人。 恩典四十,优教英才 民恩堂卫理幼稚园则于9月13日举行创办40周年,主题为“恩典四十,优教英才”。特别邀请美国返回的林忠诲牧师为主宾,其师母周茂青曾任第一任园长;林牧也是前砂卫理公会华人年会的会长。 目前该园以刘会鹏为首的筹备会已经产生。民卫理幼稚园创于1976年,由林光美出任董事长,目前则由周道献担任。历届园长包括周茂青、黄惠如、詹淑月、吴秋香、蔡美玉、毛丽华、黄小娟。(孟礼)

泗里街教区妇女会退修会 江锦顺:才徳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

泗里街教区妇女会退修会于9月9日进行,共有167位来自各牧区堂会的姐妹参加,其中6位来自还未有妇女会的木中布道处。 泗里街教区教区长江锦顺牧师主讲“活出影响力”,并以箴言卅一10-31节勉励,才徳的女子是有能力的女子,能对家庭带来极大且正面的影响力,把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丈夫最好的支持者;丈夫则应该欣赏她,因为才徳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 詹庆将医生也主讲“了解心理病症”,他举例说明一些医学知识,让姐妹对此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透过这些的信息,让姐妹们身心灵都得饱足,并在主的爱中喜乐地相聚联谊。(蒋华娇)

古晋东西教区教育执行会办课程 英文语音学让老师学以致用

59 位来自古晋东、西教区的七间幼稚园的老师有福了,因他们得以免费参加9月9日(六)早上在三一堂团契室的“英文语音学”课程。 这课程是由古晋东、西教区之教育执行会联办的,并邀请到四位来自古晋省教育厅的语音学专员来授课。由于英语读音比较复杂,有许多规则;字母虽只有26个,但却可拼出44音节,所以掌握语言学才能准确拼读发音。 举办这“英文语音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与果效,以奠好学生的语音基础。讲员们也告诉赴会的老师说,在技巧方面则有Onset & Rime及Body Coda。 在训练会中也把老师分组,每组都须预备一种教导语音的方法,而老师们也非常有创意地展现了才华。 教育执行会希望老师们回到各自幼稚园时能学以致用,造福学生。(蔡建清)

“儿童性教育工作坊” 训练导师关注儿童性教育

除了关心儿童的灵命需求,也关心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基督教教育部特别主办“儿童性教育工作坊”,在训练相关导师之余,更唤醒教会弟兄姐妹对此方面的醒觉。 工作坊于8月11日-12日假新安堂副堂进行,讲员是来自西马的何李颖璇师母。何师母在教会服侍辅导事工三十年,积极推动性教育十多年。曾接触无数有关性与婚姻辅助的个案,她透过圣经的原则及丰富的经验,帮助了很多面临婚姻问题或性困扰的家庭。何师母也经常受邀于不同的教会及学校,推广合符基督教的婚姻观及性教育。 此工作坊的内容丰富,包括了性与我——自我探索、何谓性?、我们的状况与共识、何谓正确性教育、如何回应小孩的性问题与性教育的十大原则,并且有现场辅导示范。 如何保护自己 何师母亦教导了如何根据年龄灌输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即0至3岁,可教导上帝是生命的起源,可以指出身体各部位给予正确名称,并培养他们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4至6岁时,可以从人是生命的延续,且要反映上帝的形象(我从哪里来?)讲起,告诉孩子上帝造男造女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性别认知,还有角色的认同,即男女外在VS内在的生理/心理状况,并且如何保护自己。 7至9岁的孩子则可以教导他们生命的成长——受孕过程,性器官的功能认知,以及何谓身体的私隐部及如何保护自己。 10至12岁的孩子则是可以认识青春期,对婚前性行为说“不”!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尊重别人、友侪认同、接纳自我,认识何谓性侵犯,了解对性关系上的承诺与义务等。 性教育的十大原则 同时,在工作坊中,何师母列举了性教育的十大原则: 1.性教育是品格的塑造 2.父母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者 3.最初的信息最具影响力 4.捉住可以教导的时刻 5.精确而详尽的信息最有效 6.正面的信息比负面信息更有效 7.需装备抵挡破坏性的道德信息 8.重复是不可或缺的 9.亲密而正面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10.我们的神可以饶恕、医治(韵琴)

砂女少年军50周年军官退休营 刘会明:在黑暗中成为明亮的光

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50周年军官退休营于8月31至9月2日在诗巫YMCA度假营举行,主题为“为主发光”,经文取自路加福音五13-16。当天讲员为砂拉越区基督女少年军军牧刘会明牧师。 在第一天主题分享中,刘牧师提醒我们光的特征和重要性。通常,当人们面对贪污腐败、肮脏政治、不妥善的经济管理、司法制度,教育制度时,我们的直接反应多是埋怨、愤怒、反抗,甚至不理会,最后甚至可能出现网络霸凌及散播谣言等的负面反抗行为。 但,这些行为不但影响一位基督徒的名声,无法活出耶稣基督的样式,更是不荣耀上帝。所以,在黑暗中,我们要成为世界之光,就如经上所记:“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路五15-16) 此外,刘牧师也强调光所要带出的信息。光是纯洁、圣洁的,他引用圣经中多处经文来讲述光,如:弗五8-9,指出我们的行为举止一定会反映信仰。作为光明的子女,我们在道德上要无可指责,向身边的人反映出上帝的美善。 光照亮黑暗,它会放大一个人在这时代的异象和知识。我们身为基督徒,就是基督真光的“传递者”,透过我们的生命,使真光照耀在人前,指引人到上帝那里。(约十二35) 光能除去一切的黑暗,因我们是光明之子,不属黑夜。(帖前五5) 光揭开真理以及新世界;我们应当引更多的未信徒前来归向主。(约十四6、十二36) 光指引方向,它带我们走向真理,正确的道路。耶稣基督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是信靠祂的人,不住在黑暗里。(约十二46) 光驱走黑暗,但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的生命被上帝光照,深怕心里的光会把生命的黑暗面暴露出来,不愿意改变。刘牧师希望每位基督徒在神面前可以坦然无惧,并且渴慕顺服上帝,行事端正。(约三19-20) 光停止一切的纷争。你的光是明亮地照在人前,还是被怨言纷争遮盖了?我们的生命应该要有效地见证上帝的道。 光辨别是与非。光使我们不像瞎子一样走路,跌进罪恶深渊里;祂照亮我们的前路,除去我们的污秽,使我们不致在罪中跌倒。(约八12) 光警告以及保护我们。保罗劝勉我们应脱离罪恶的时代,为主发光。(罗十三12) 为身边的人带来亮光 第二讲主题,经文则取自使徒行传九36-43,重点人物是多加(又称为“大比大”,就是羚羊的意思)。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受到人民的爱戴。多加在她身处的社区中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 刘牧师藉着多加勉励我们应好好利用上帝给我们的恩赐,荣耀主名。多加常看到别人的需要,也很好地应用了上帝给她的恩赐帮助别人;她努力行善,不需任何回报。多加在黑暗中成为人们“明亮的光”,不管大事小事,她都勇敢走出去,不惧任何危险,帮助有需要的人。 当天早上,刘牧师还以泰坦尼号(TITANIC)附近的三艘船作为服事的例子。在泰坦尼号撞上冰山后沉没时,附近有三艘船,其中一艘船叫SAMSON,它离泰坦尼号非常近。当它看到泰坦尼克号所发出的求助讯号时,因害怕被牵连选择了逃避。另一艘离泰坦尼号也很近的渔船叫加利福尼亚人号(SS CALIFORNIAN),因为从事非法的捕鱼工作,害怕被发现,所以也选择了离开不给于施救。然而,离泰坦尼号最远的卡帕西亚号邮轮(RMS CARPATHIA),当它看到求救讯号时,船长就先跪下祷告,说:“主啊,我可以做什么?”;最后他选择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奋不顾身地去拯救生命。 我们的属灵状况是否也是如此,常常认为自己不行,有很多顾虑,选择逃避,没有好好地亲近上帝;这又怎么能为主发光呢?我们在服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只要凭着信心,愿意顺服,把最好的献上,荣耀主名,就一定可以为身边的人带来亮光。 朋友们,你发出来的光有多亮呢?是否可以影响身边的人?让我们在未来的服事道路上继续努力为主发光吧!(萧妏娟)

砂基督女少年军会员达5129人 刘会明:要比前辈走得更远更多

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军牧刘会明牧师指出,每个新时代的人都要比上一代的人走得更远或更多,并不断自我更新,且为主成就大事。 他在出席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50周年于9月2日假诗巫旺喜楼进行的感恩晚宴时表示,在庆祝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50周年之非常时刻,他要跟众人分享三件事,即:在每次周年感恩会或是周年纪念会都要感恩,再来是不断自我更新及为主成就大事。 年轻一代接过领导棒子 “我们要感谢上帝让女少年军的发展至今50年,也感谢上帝在过去50年让许多人在事奉当中为女少年军付出与贡献。此外,我们也要感谢年轻一代肯接过领导的棒子。我们年轻一代的群体比起年长来得多,显现出我们组织健康的成长。” “然而,当我们说每个新时代的人比过去时代的更优越之际,意指我们要不断自我更新,以便能与接触的人更为有关联。在我们面前有很多新的科技与工具,如果依然遵照过去50年前的事奉方式,此举不但没有效率,且可能让彼等变得不受欢迎,而且早就被淘汰了。” “面对很多不断出产的新产品,人的内心并不满足,且不断去追求新推出的新潮流或电子产品。但我们要常常自我提醒,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当我们内心更新、心中有主的旨意与有主的存在时,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他指出,圣经提及人们不要複制这个世界的行为或习俗,反之要改变思考模式,进而转型成为新生的人。 “在50年前没有女少年军的总部,也没有那么多军官及属会;但我们依然继续朝前发展。如今新生代有多方面的资源及知识,所以可以有更高及更有效的表现,为主做更多成就。” 他强调,处在今天拥有有太多科技与工具的时代,基督徒要不断学习,切勿满足于现状或自满,反之不断发挥上帝赋予他们的潜能。 会员人数5129位 另一方面,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主席黄方容亦在感恩晚宴中透露,砂州第1个女少年军团于1967年在古晋创立,过后发展至砂各地如民丹莪、泗里街与诗巫。如今在砂已拥有44个军团,会员人数达5129位。 “我们于2013年于诗巫新珠安购买总部办公楼,该办公楼也有全职员工提供服务。” 配合50週年庆典,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也颁发礼物予316人服务年间超过5年的军官,即服务5年至9年有130人、10年至14年有100人、15至19年有59人、20年至24年有18人、25年至29年有4人、30年至34年有1人、35年至39年有1人,而40年至44年有3人。

未来50年继续事奉

全砂女少年军50周年退休营会让我醒悟,要时刻敏感于那道光,就是照我内心的上帝之光,使我活在世上时,能为主发光发热,为主做美好见证;单叫人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因在祂里面,我们得享丰盛的慈爱、平安与恩典。 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4-16)。的确,唯有用这光照亮别人,用尽全力活出上帝的爱,才能引人归向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得着更丰盛的生命。 一眨眼,全砂女少年军迎来50周年庆,但我在女少年军事工仅仅事奉十分之一的年数。愿上帝的光照亮及指引我,未来的50年能在女少年军中继续事奉;“因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一百十九105),以致迎来全砂女少年军的一百周年。(吴克兴)

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50周年感恩礼拜 王怀德:成为持久建造的仆人

“众人当成为持久建造,不被动摇,为主工作的人。”砂拉越基督女少年军50周年感恩礼拜9月2日下午在怀安堂举行,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会督王怀德牧师在感恩礼拜中发出上述呼吁。 约800名来自全砂的女少年军成员及军官参与。配合50周年庆,砂州女少年军在8月31日至9月2日也于基督教青年会度假村举办主题为“为主发光”全砂军官退修营。 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会督王怀德牧师是以“持久的建造”为当天信息主题,因哥林多前书三14,保罗说“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 他说,每一个人都要持久的建造,不过我们要如何建造?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人与上帝动机的区别,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有很多角色及责任必须要完成。 会督称,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一切都是上帝在掌权,知道祂总是给我们最好的,耶稣基督也是唯一的根基。 他也强调,要建造到最后必须通过6项测试,即做小事的考验、动机检查、荒野测试、可信度检查、罪的敏感度测试及主权测试。 成员人数全马最多 目前,砂拉越女少年军的成员人数是全马最多的,基督女少年军在女少年与教会及学校之间搭建紧密的桥梁,并在塑造坚定信仰及良好品行的女少军做出努力。 会督说,年轻人问题令人担忧,近来发生的霸凌事件中,受害者及施暴者都是年轻人。因此青少年的工作有必要做好,引导他们走向正道。 他也指出,教会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做出贡献,培育出许多举足轻重的国家领袖。 据了解,全马目前有82支分队,共有9384名女少年军成员;而单单在砂州就有44支分队,成员有五千多名。砂州第一团的基督女少年军是于1967年在古晋圣公会成立,如今女少年军遍佈全砂各地,包括民丹莪、泗里街、古晋、斯里阿曼、诗巫、民都鲁、美里、马鲁帝、老越及林梦。(韵琴)

宣教的脚:将“儿童的希望”带进Long Malim

文/丘玮玉(美里义恩堂) 我在今年(2017年)接受装备成为儿童三福(KEE)合格导师。儿童三福是专注于建立儿童信仰基础,建立孩子的信心,并且装备他们分享福音。 在完成儿童三福的训练之后,我决定将“儿童的希望”带入内陆——我心系所爱的Long Malim本南弟兄姐妹当中。由于近年来“I 化”势力影响着我们在内陆布道的事工,因有许多的内陆居民(包括孩童)接触异教思想而改变信仰。这样的冲击让我更迫切地希望将儿童三福带入本南族群中,好使本南弟兄姐妹能使用这个“传福音工具”,帮助当地儿童建立基督教信仰,并有系统地传福音。 Long Malim是位于Ulu Tegulang,Belaga,也是美里义恩堂领养的本南人长屋,一共有60户人家,居民约260人,当中有80人是孩童。 义恩堂这几年在Long Malim 的服事范围主要是教导他们圣经知识,信息分享和逐家布道。然而,我们缺乏给予他们传福音的训练,同时也没有一个具体培育他们成为主的门徒的训练模式或课程。 装备本南人成儿童福音使者 我在与短宣队队长商讨后,决定开始使用“儿童三福课程”来训练当地能掌握基本本南语言,且有相当知识水平的本南弟兄姐妹;目的是要装备他们成为儿童福音使者,负起针对向儿童传福音的使命。 按照儿童三福的课程,我们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意思是我们需要进入Long Malim 三次进行训练,才能完成整套的儿童三福训练。而这一次是第一阶段的训练。按照训练格式,一个队长带两个队员。因此,带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开始在出发前一个月为物色学员来祷告。我们很努力地向上帝求六位学员,也祈求我们所预备的课程完善,并能在三天内完成当场实习训练(OJT,on the job training)。 9月2日,我们一共有17位弟兄姐妹按恩赐分配进入我们熟悉的Long…

忆苑缅怀:木桂兰农业教士 范雷敦安息主怀

文/黄孟礼 范雷敦,于1927年10月在中国北京出生,于1958年至1972年转来诗巫木桂兰农场从事农业教士共14年。他因膀胱癌及肾脏失去功能,于2017年9月2日在美国安息主怀,享年90岁。其追思礼拜则于10月8日上午11时30分假纽约州的Marion联合卫理公会举行。 1960年代,诗巫西岸的乡区人民对于一个叫范雷敦(或译为范礼敦,Leighton Wiant)的美籍农业教士,很是熟悉。范氏出生于北京,因为父亲范天祥牧师(Rev. Dr. Bliss M.and Mildred A.Wiant)是燕京大学知名的音乐教授,也曾写过一首“一轮明月,数点寒星……”的圣诞名曲——《神子已生伯利恒》。范天祥牧师把他取名为“雷敦”(Leighton)是为纪念孩子的谊父——曾任美国驻中国的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同时也曾是燕京大学的校长。 范雷敦是四兄弟中排名第二,与他的太太Dorothy Dean Wiant育有三个子女--Rebecca McGinnis(nie Wiant)、Daniel Wiant、Matthew Wiant,另外共有8名孙子与一名曾孙。 范雷敦曾就读燕京大学,并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俄亥俄卫斯理大学及Cornell大学考获农业及乡区社会学等学位。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上海弟兄服务单位参与非军事的工作。后来,他前往菲律宾任教并担任高中的校长。 土地岂可用以种植经济作物…

爱,给特别的你:走近特殊儿 用心“征服”世界

文/黄方涵(卫理神学院神学生) “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是却可以用心看到全世界。”牵着元的手走向餐厅,元的妈妈温柔地在元的耳边说道。 在接触元之前,我从来没有一对一陪伴过盲人参加活动;而四天三夜的台湾特儿营(特殊儿童亲子福音营)给我机会深入参与一位盲人的生命,让我有幸进入他的世界,感受其异于常人的生命力和感人肺腑的精彩人生。 元是个盲孩子,因为早产的关系导致视网膜发育不全。在元眼里,所有人、事、物皆是黑色,在他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七彩缤纷和五颜六色,也无法像一般人可以用肉眼欣赏上帝所创造的美丽世界。虽然元无法用肉眼来认识这个世界,但在他成长过程中培养出了独一无二的特殊能力帮助他认识世界——“心眼”。 在营会中,我牵着元的手进行所有的活动,用触觉代替视觉,带领他用身体来感受世界的转动;同时,我也将我眼所见的一切化成语言来帮助他更具体地认识所身处的环境。在与他相处的过程,让我体会到原本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他而言是大工程;原本对我是轻易可以完成的小事,但对他而言却是极大的成就。记得在玩大地游戏时,我带着他玩水枪和水球,这两样东西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当他触碰到水枪和水球时,脸上露出满足和兴奋的笑容,且玩得很尽兴。 自由奔放地跑步 记得在营会的第一天,元的妈妈就提醒元说,不能自己随便跑,要跟着哥哥,因为他看不见,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决定尝试带领他跑步。当我带着他在草地上跑步时,他毫无畏惧地放手往前跑,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像一只老鹰在空中自由自在的翺翔。看着他奔跑的脚步和幸福的笑容,让我体会到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而且都可以带来感动。我想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自由奔放地跑步,元轻快的脚步和奔放的身躯,承载着努力不懈的生命历程,以及对我全然的信任;内心湧出澎湃激动的情绪,无止境的感动流窜在整片草地上。 第三天晚上,营会中有一个活动,叫做“天堂路”,是要让特殊孩子们体验在天堂的感觉。在这个活动中,我告诉元,“我们信耶稣将来就会上天堂;在天堂里,你不需要再拿拐杖行走,那时你可以看得见,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奔跑。在天堂里,有你,有爸爸和妈妈,还有我以及在这里的其他朋友,我们可以一起享受跟天父上帝在一起。” 说着说着,我就哭了,因为想到那些画面,就觉得好美,好感动。而且,有耶稣在我们生命里,现在就可以经历天堂的幸福和喜乐。元在最后一天,因为在营会中感受到耶稣的爱和大家的关爱,决定跟着我祷告接受耶稣。虽然他无法用肉眼看这个世界,也没办法像大部分基督徒一样,可以用肉眼见证上帝的创造和作为;但他有一颗明亮的“心眼”,为他打开一扇通往天堂的窗户,让他获得来自上帝最美的礼物。 从元身上,印证了圣经的话:“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弗一18) 他让我用“心眼”看世界 也许在大家眼中,我是元的“眼睛”,带着元认识这个世界;但其实上帝要透过元,带领我用“心眼”来看世界。与元相遇使我生命变得丰富精彩,教导我用心感受世界的美,细心观察上帝所创造的每个角落,并以感恩的心度日。 虽然元表达能力不好,无法清楚将心中的情感用语言清楚地说出来,但他却从所听过的歌曲中,选出这么一段歌词送给我:“有一种情感永远放置在心底,有一种思念到老也会回头去找,勇气使我讲出这句话,感谢过去有你相陪。”这句歌词虽然短,但充分表达了元对我的感恩,和四天三夜的互动所建立的关系,深深触动我心。 离开台湾当天,元和他妈妈从云林直奔桃园机场为我送行。营会中我送他“In Jesus Name I Pray”手环,亲自戴在他手上,并提醒他要常常祷告。在机场的时候,他将我给他的手环反过来亲自戴在我手上,代表着他内心的感动、感恩、不舍和祝福;并要我把这份一言难尽的祝福带回马来西亚。 上帝用特殊孩子的祝福和无声的语言,为我四年在台湾的生活画上了删节号…… 半年后的一天,PosLaju的车开到我家门前,递给了我一个包裹,上面的寄件地址是台湾格式的。打开一看,看到一张布满点点的F4纸,原来是元使用盲文点字来给我写信。于是,我用手感受盲文点字的震撼,用眼看着底下由元的母亲翻译的文字,享受这份来自远方的思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