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39期

卫理报丛书:阿尧面子说1-4

作者:刘世尧 售价:RM12 出版时间:2014年-2017年 刘世尧牧师常在面子书上与信徒探讨有关信仰与生活上的种种问题。本部收集了这些“问题解答”,并自2014年开始出版系列书籍,名为《阿尧面子说》,迄今已出版到第四本。 盼这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解开心中的各样疑惑,豁然开朗!

阿尧面子说:基督徒能作微商吗?

文/刘世尧(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Q:牧师,现在人人都在作微商,基督徒能否作(微商)呢?微商要常常在微信里宣传产品,所用的字眼(比如某某产品很棒,加入这个公司可以让你赚大钱……),都是很世俗的。 我一直很困惑,到底基督徒可不可以赚大钱,或者用这样的宣传字眼。我一般的做法是会过滤了,才放在微信或面子书上。可,这些话会不会和信仰有抵触?我一直很困惑,也很谨慎。 A:“微商”(即使用微信为管道和平台做买卖)是近年来最流行的新型电商模式之一。有人说,它的销售轻巧方便(不需要房租和人力等成本)丶自由丶风险低,很适合想创业和兼职的人。 基督徒可否从事微商呢? 其实,圣经中记载了不少上帝所赐福和重用的商人,他们都在不同的时代和处境中成为出类拔萃的生意人,而且有份于上帝在救恩历史中的作为。例如,创世记指出,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时,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兰,在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和营商方式中,“金丶银丶牲畜极多”(创十三2)。路得记指出,在以色列人的士师时代,即约公元前十二世纪时,帮助寡妇拿俄米和路得的波阿斯是一个好心的大财主,他后来和路得结婚,成了大卫王的曾祖父(得二-四章)。列王纪和历代志指出,在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从上帝获得智慧丶富足和尊荣,他每年在庞大的贸易活动中得金子666他连得(约25吨),另外还有商人所进的金子,并且阿拉伯诸王与属国的省长,都带金银给他(王上三丶四丶九章;代上廿13-15;代下九13-31)。使徒行传记载,当保罗初到欧洲的马其顿布道时,最早信主的是一位经销紫色布匹的有钱女商人,名叫吕底亚,她后来还特别接待从监狱里出来的保罗和西拉,成为使徒事工的庇护人(徒十六14-15、40)。 七大原则“赚大钱” 由此可见,经商本身并不是“世俗”丶“肮脏”的;上帝拣选和使用各时代的生意人,有份于天国在地上的扩展。从圣经的创造和世界观来看(创一26;二7-8、15),在人间的各行各业,以及各种新兴的营商模式,只要持定以下原则,就都是上帝在普遍启示中的结果,以及祂要引导世界更有活力和兴盛的管道: 一.圣洁:不陷入贪婪丶不择手段丶金钱至上的偶像崇拜丶奢侈浪费的试探中(提前六10;太六24;雅四2-3)。 二.公义:买卖合法,价钱公道,不欺瞒,不贿赂,不剥削别人(诗十一7;八十二3;箴十2;十六8;出廿三8;传七7;多三8)。 三.有益:所卖的产品丶提供的服务与进行的贸易,能满足和造就个人身心灵及社会集体的需要,产生正面与正确的生活秩序和价值(林前十23-24;太五13-16)。 四.忠心: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在服事人丶服务社会丶建设国家经济之中事奉荣耀神(路十六10;十九15-19;西三23-24)。 五.环保:不恶化大地和环境的污染,甚至能促进拯救与绿化地球的目标,让受造界能初尝“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的滋味(创二15;罗八20-22)。 六.好怜悯:回馈社会,多行各样善事,在好事上富足(弥六8;赛一17;徒九36;加六10;弗四28;提前六18;来十三16)。 七.与神同行:忠于上帝对我们的职场呼召,在忙碌经商中不忘人生短暂,以及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所以要儆醒地认定职场就是“禾场”;“带职宣教”,借营商为主耶稣基督作美好的见证,叫生意伙伴与顾客能与我们同得福音的好处,进入上帝永恒的国度中(雅四13-15;路十二15-31;林前9:23)。 我认为,只要持定以上七大原则,营商中“赚大钱”,便是耶和华以勒的预备和供应!我相信,“赚大钱”成就哥林多后书九8-11所描述的祝福和使命:“上帝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祂施舍钱财,周济贫穷,祂的仁义存到永远。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上帝!” 当然,不管我们赚多少钱,我们都能够实践哥林多后书九8-11的教导。 微信群不要混在一起 至于你对宣传字眼的关怀,我赞同你的做法,即过滤了才用在你本身的微信或面子书上。我认为,只要不言过其实,用字浮夸,应该没问题。当然,你若能采用比较“基督化”与合乎圣经价值观的字眼,那是最好不过了。例如,“这生意使你富余,养家无忧,助人无虑!”基督徒应避免强调有钱后能让女人或同事膜拜我们的话。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作微商的基督徒要紧记主耶稣的话:“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可十二17)。故此,与销售有关的资讯当归给特别用来经商的微信群,而与教会有关的信息就归给用来联系主内弟兄姐妹的微信群,不要混在一起,不要混为一谈,免得造成误会丶纷争丶反感,还要重演耶稣“洁净圣殿”的举措(可十一15-17)。…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鄢礼宝要以音乐述说上帝作为 独生子喪生如第一乐章沒了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 受访者:鄢礼宝 记录:卢韵琴 高高兴兴地去接儿子回家,却眼见17岁的独生儿子在自己面前突然病发,无计可施,什么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转眼间没了气息。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么样? 经历了妻子流产后又成功怀孕,独子成功出生且长大,却又在17岁那年猝死,鄢礼宝夫妇痛不欲生,一度对上帝发怨言,怀疑上帝的公平公正。但上帝依然对他不离不弃,更通过圣灵感动他,让他的生命从此不一样。 在独生子鄢行宁逝世一周年后,身为音乐家的鄢礼宝再次回到诗巫——这个他从小长大的故乡,也是失去儿子的地方。他突然解开心结地决定不再为儿子的逝去而伤心,更计划用音乐述说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奇妙作为……(问:黄孟礼;答:鄢礼宝) 问:你是从小就在诗巫长大的诗巫人?现在在哪里生活呢? 答:我是道道地地的诗巫人,就读卫理小学、圣心中学,在中学毕业后就去了美国求学,那是在1987年。我当时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中央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Oklahoma)修读音乐系,主修弦乐;四年毕业后,再转至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曼卡托分校(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Mankato,简称MNSU)修读硕士班,主修作曲。 畢业后的1992年-1994年期间,我在诗巫恩艺音乐中心教导弦乐。1994年-2000年,我前往吉隆坡各大专院校教导音乐课,计有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农业大学、思达雅学院、史丹佛学院、英迪学院、HELP学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等。在这个时期,我通过教导音乐认识了许多修读音乐的人。 2000年,我再次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修读我的博士课程。那一年,我的儿子才1岁大。因为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我的奖学金被削减,只好转至修读音乐教育。2003年正式毕业,便留在美国德州工作至今,儿子也就在美国长大。 问:你在美国依然在教导音乐吗?多数教导多大的学生呢?都是些什么学生? 答:对,我是一名管弦乐指挥,平时也在一些学校担任音乐老师,刚开始时,所教导的学生大约是10岁至14岁之间的孩子,近4年来就教导14岁至18岁之间的孩子。 我的学生中有白人、黑人、亚裔,也有墨西哥人、菲律宾人和印度人。算一算,我在美国教了14年的音乐。 问:近几年来,怀安堂每年都会主办“梦之弦”音乐会,并且都是你担任指挥。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让你和怀安堂的管弦乐团连结起来呢?…

为国家守望祷告

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巧说故事工作坊 培训人说故事

卫理毕理学院将主办 “巧说故事工作坊”: 日期:2017年11月24日至25日(周五和周六) 地点:诗巫毕理学院 目的:为教学和宣教的事工培训说故事人 对象:家长、幼教工作者、中学老师、小学老师、 主日学老师、牧者、说故事人 培训员:陈仰芬老师 教学媒介语:华语 报名费:每人RM80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10月30日 欲询问详情或报名,请拨电毕理学院Ms. Alison Hii(084-322268)。 每期一句 “人子啊,虽有荆棘和蒺藜在你那里,你又住在蝎子中间,总不要怕他们,也不要怕他们的话;他们虽是悖逆之家,还不要怕他们的话,也不要因他们的脸色惊惶。他们或听,或不听,你只管将我的话告诉他们;他们是极其悖逆的。”(以西结书2:6-7)

抓鼠有感:中秋好团圆!

文/翁震凌 华人真是个吃的民族呀,就连华人的一些重大节日,也总与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新年吃年糕,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吃汤圆……除了证明“民以食为天”这话一点都不假之外,其实这类食品的出现,也算是某种节期的“预告”(只是有些食品如今是天天都能吃到,缺少了种期待)! 最近,正是因为一位满有爱心的师母送了亲手做的月饼给同工们品尝,才让我意识到:原来中秋就在不远处。 前几天,一位首次来访诗巫的台湾牧师,对我们如何过中秋份外感兴趣。同工告诉他,这儿的人过中秋会提灯笼,他颇讶异(因台湾人都在元宵时提才提灯笼);他接下来反问一句:你们知道台湾人过中秋会做什么吗? 我听时愣了一下,说来自己在台湾前后加起来也待过7年,怎么对“中秋特别活动”一点印象也没有呢? 紧接着谜底揭晓:烤肉! 人月两团圆 啊,没错,就是烤肉! 这是台湾非常流行的中秋活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烤肉。听说烤肉原先应只是赏月的余兴节目,特别是在露营办活动时才进行的。不知几时开始,连一些家庭也渐渐开始在自己家门口或阳台点起炉灶,不仅吃月饼、柚子,还烤起肉来,亲朋好友更是边赏月边聊天。 记得人在台湾时,长住在台北的叔叔婶婶每逢中秋,就会把我叫到他们家烤肉,还老嘱咐我要携朋带友。我也曾趁着这种“吃吃喝喝”的机会,和他们分享福音与见证,有时也会为他们送上“祝福的祷告”,盼望他们能有机会认识永生的上帝。 印象中,教会有时也会举办“中秋烤肉会”,除了弟兄姐妹联络情谊之外,当然更是把新朋友带来教会的好契机。毕竟,这样的聚会,多数人不会拒绝,也不会有太强的防备心。 虽然在本地,咱们中秋不烤肉,但是近年来教会也藉着这“良辰美景”办些活动,邀请许久未来教会或未曾来过教会的朋友们同欢共聚赏圆月。 无论是教会还是家庭,甚或是个人,不拘是上菜馆、烤肉还是自助餐……我们依旧要珍惜这提醒我们“团圆”的节日,不仅人月两团圆,更期待透过我们的分享与见证,让身边未信的亲友,也能与主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