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44期

交流站

《巴赫 B 小调弥撒曲》12月东马巡演 恰逢宗教改革500周年庆之际,(诗巫)基拿尼雅圣乐社、民都鲁圣乐促进会及卫理公会美里教区崇拜与音乐执行会携手举办“第二届东马圣乐节”之“经典圣乐巡回音乐会”,以巡回演出世界三大弥撒曲之一的《巴赫B小调弥撒曲》。 音乐会将由艺术总监李忠民牧师领衔指挥;演出阵容由130余位来自东马(诗巫、民都鲁、美里、古晋和亚庇)、吉隆坡、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地的海内外基督徒独唱家、合唱团及管弦乐团组成,以呈献为时二小时的经典圣乐作品。 为了帮助听众可深入了解作品,筹备会安排分别在上述三地举办“作品赏析会”,由来自吉隆坡的大马著名音乐家鲍以灵老师前来主讲。 地区 【作品赏析会】–主讲:鲍以灵 性质:公开、免费 【经典圣乐巡回音乐会】 性质:凭券入场、谢绝六岁以下儿童 诗巫 询问: 012 886 8630 11月27日(星期一) 圣道堂 12月4日(星期一) 福源堂…

诗巫卫理托儿所恳亲会 沟通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根基

诗巫卫理托儿所于10月21日早上举办2017年恳亲会,有逾百位家长孩子出席。该托儿所董事长潘杏香姐妹特致欢迎词,感谢各方的出席支持。 陈倩明本处传道也藉此机会,与父母分享“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她指出,养育孩子如建造房子,而沟通是最重要的根基。因此,父母需学习聆听与表达(倾听的两大要素)。许多父母惯用打骂方式与孩子“沟通”,因为这是“纠正”孩子错误最快与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她鼓励父母,对待年幼的孩子,可学习雅一19中所说的: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陈传道提出了几方面,帮助父母知道如何聆听自己的孩子,其中包括:放下身段;放下手边的事;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不打岔;不论断;用对方的角度来看事情;不要逼命追问,给他时间,等待心情平伏了再沟通;要反映式的回应。她也表示,在对孩子表达要求时,必须清楚、直接、果断。 “当孩子有情绪时,必须让他/她练习说出情绪的词汇(比如我很生气,我很难过),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更能帮助他们愿意敞开心与父母谈话。”陈传道盼望每位父母都可以成为快乐的父母。 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呈现唱游,让父母们乐在心头。 卫理托儿所目前约60位婴儿与孩童,也成为一些双薪父母在上班时的“好帮手”,让孩子有可靠的托儿所可以托管与照顾。若想要更多了解拖儿所的详情,可拨电084-316362洽询。(震凌)

广东芭垦区的 卫理公会港门天恩堂

天恩堂位于诗巫南兰律上游拉让江畔,原为广东芭垦区之一。1938年春,劝士陈必慎先生为大群小学校长,即受委他兼理布道职任两年。至1940年,卢义瑞先生为大群小学校长,但因人才短缺,乏人兼理。越年,日人南进,而不断工作,逐莫之顾;四年沦陷期间,群羊失牧。 至盟军反攻后(1946年),陈元望牧师在大群小学教书兼任传道;继后,年会每年都派传道、牧师前来牧养本堂。 1955年,魏维增先生来港门做义务传道至1962年;因他努力传道,会友人数增加,也开始主日学事工。 1963年,年会派神学生黄巧月和谢楣光在上半年来本布道处实习;下半年派张超英、周玉钦、刘孟芳来本布道处实习。她们都热心事主,同年成立青年团契。 1964年,刘信镛牧师接任,同时还带着他儿女刘德生和刘丽芳帮助主日学和青年团契的工作。在这之前,本布道处都是借用大群小学礼堂举行主日礼拜。 1968年,开始筹建第一所礼拜堂;1969年12月13日举行落成礼拜。圣堂阔20尺,深40尺,分为两层。楼上为礼拜堂,楼下做主日学及青年聚会之用。 1972年,年会委派蒋元祥和陈祥琳牧养,带领会友推动妇女会、青年团契及主日学等工作。 1974年,年会委派刘启义牧师来牧会。 1979年,年会委派陈雪钦牧师来接任。 1980年6月创办幼儿园。 1981年,因教堂地址被政府列入工业区,因此教会代表跟发展官磋商后,决定以一片最靠近大路旁约一依甲土地和天恩堂旧址交换,是年开始筹备建堂工作。 1984年7月开始由王育新传道代理。 1986年,年会委派张超英牧师为主理,设立建堂筹备会并积极筹备,建堂筹备会主席是郑炳源。 1987年,王育新传道又旧地重任代理传道;是年12月6日举行建堂动土礼,请方中南会督主礼。主日崇拜也从下午该为上午举行。 1988年3月开始新教堂建筑,1989年11月16日下午2点举行落成感恩礼拜,请邓尼士达顿会督主礼。新教堂为两层楼,楼上为圣堂,可容纳500人聚会用。此外还有祷告室、妈妈室,全部建筑费用共耗43万马币。 1990年12月16日成立成年团契。 1991年,由谢世兴牧师接任代理。 1993年,刘宝仁传道接任代理传道。 1994年,蒋元祥牧师被委派来本堂牧养。 1997年10月26日开始成立女少年军。…

诗巫天恩堂立堂80周年 数算信望爱,常存信望爱

“作为一间有80年悠久历史的教会,算是本地教会中的老前辈。这间教会是南兰律上段的一盏明灯,这里除了有住宅区、工业区、学校之外,也是通往中区的必经之站;我深盼上帝大能的子民,能在这多元社区、多元民族之地广传福音。除了这社区之外,教会的会友也各自能在不同职场、家庭中高举明光,将光照亮,成为有见证的基督徒。”诗巫省长暨年会会友领袖许赞麒弟兄,在诗巫港门天恩堂立堂80周年纪念礼拜上如是表达。 天恩堂立堂至今80年,并于10月22日早上举行纪念礼拜,出席者逾8百人。在该堂主理叶绍斌牧师、诗巫南教区教区长江昌龙牧师、吾会前会长苏慈安牧师的带领下,全体牧者、历届牧者与领袖执事们特别进行了一段简单又颇具意义的“点燃感恩烛”仪式。 当天,苏慈安牧师先以“天父施恩恩典永在,恩主赐福福祉长存,八福真道道理不朽,十架救恩恩情万代”为贺语,也为天恩堂有五代同堂的会友而感恩。他继引用希伯来书十19-25,勉励会众“计算主恩,勇往直前”。苏牧师指出,当时信徒面对逼迫,信仰受挑战,在异地生活也遭冲击;故希伯来作书的作者对这些二代基督徒提出警告:不要疏忽救恩、不要不信、勿故意犯罪、不要不顺服神等。为此,苏牧师藉此段经文中鼓励信徒,要:有信而不退后,有望而不摇动,有爱而不疏离。 “我们既然相信耶稣为救主,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惧怕与后退呢?希伯来书告诉我们,信主之后,我们还要信祂是大祭司──祂能使我们有诚实的心和坚定的信心来亲近上帝!”苏牧师如此表示,提醒我们“有信而不退后”。 他亦指出,在希伯来书中曾13次提到“更美”:耶稣比天使更尊贵,耶稣比摩西更荣耀,更美的指望,更美的约,更美的职任,更美的帐幕,更美的家乡,更美的复活等等;这让我们能坚定不移地持守我们所宣认的盼望。 另外,我们不只是不停止聚会,更要关心他人,激发爱心,彼此行善,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走得更远,让教会发展得更好。因此,要计算主恩,勇往直前,信徒必须数算信望爱,存着信望爱。 百人堂会诗班也在纪念神拜中呈现《感恩歌》及《与祢同走过》,以歌声表达内心对上帝的满满感恩。 感恩午宴也在当天中午于晶木酒店进行,席开百桌。筹备会主席郑祥义于致词中向各方表达谢意之余;更感谢上帝,即使天恩堂80年来亦曾经历风雨,但祂仍赐够用的恩典与怜悯。多个肢体分别以乐器演奏、唱游、赞美操、舞蹈等节目,与来宾同庆同乐。(震凌)  

离别35年对原住民情感犹深 陈荣福率桃园联兴阿美教会砂沙短宣

在曾于砂拉越伊班人中任宣教士的台湾宣教士陈荣福牧师安排下,由桃园联兴基督长老会牧者曾梦霞及周成辉牧师带领的26人短宣队前,于10月6日-16日来沙巴及砂拉越进行短宣工作。该队行程包括前往沙巴及砂拉越各市镇的原住民教会,呈现“生命之歌”见证;同时在民都鲁期间举办平信徒领袖训练会。 在诗巫期间,他们也访问了吾会的富雅各纪念公园及光华卫理文物展览馆。 陈荣福牧师夫妇于1968年至1980年期间,在砂拉越伊干江及民都鲁一带的伊班长屋事奉。当时他与其他7位宣教士受台湾焚棘海外宣道会派遣,来到砂拉越从事伊班民族的福音工作,其中的全所哲牧师曾在如楼服侍伊班人多年。 当时的宣教士名单如下:第一批1968年吴明义牧师、陈荣福牧师、高清玄牧师、林金元牧师及第二批1970年全所哲牧师、张天成牧师、李学盛牧师、曾传火牧师。(孟礼)

传承信仰的生命精神 黄孟礼指诗巫与实兆远 两地福州垦场的潜在危机

本报总编黄孟礼指称,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曾是执出版业牛耳的佼佼者。 然而,原名“卫理出版社”的MPH(创于1890年,翌年出版《马来西亚会报》),这个金字招牌的出版社及书局仅风光了38年(1928年)就卖掉了。目前的MPH已非往昔的MPH,与卫理公会已无关系矣! “目前,新马卫理公会各年议会都个别出版会刊或机关报,如新加坡的华丶英年议会分别出版中英版“卫理报”(英文为Methodist Message,中文现称卫讯);马来西亚有六个年议会也都个别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版会刊,其中以马来西亚总会的Pelita(马来西亚之光)丶马来西亚华人年议会的《南钟》及曼绒教区的《思源报》丶砂拉越的《卫理报》为定期刊物。” 黄氏是于10月21日,受邀在西马实兆远曼绒教区属下的《思源报》十五周年所主办的文宣讲座会时上,如是指出。他说,目前在东南亚的卫理公会不只没了自己的印刷厂,连书局也仅剩下砂拉越诗巫福音书局一家。这是他在“讲题一:福州垦场的初期与现在的文宣工作”以四份现存的卫理期刊情况发表演说。 教会社区的互动良好 在“讲题二:福州垦场的研究文献,了解福州人的信仰状况”中,黄氏指出在所收集的两地(历年来)超过近三百种书籍、论文、专文、特刊等文字与文献中,都发现基督教(尤其在移民方面扮要角的卫理公会)在垦场的影响力,并对此给予肯定及高度评价。 简言之,两方垦场有今天的成就,教会有着不能忽视的贡献。对于一般海外华人移民社区,均常以庙宇(民间信仰)为中心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唯独这(诗巫与实兆远)两个垦场给人的印象则有所不同,均以教堂与学堂(信仰与教育)为社区中心。 身为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干事的黄孟礼称,实兆远福州垦场于2003年开始举行“双九节”的庆典后,每年都在9月9日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如:研讨会、林称美路开幕、牧师楼创立实兆远垦场博物馆、踩街游行等;教会社区的互动良好,并创办曼绒华人基督教文化协会,出版《思源报》及不少著作。另外,廖克民牧师积极推动历史文化事工,目的乃是使实兆远社区的历史得以保留。在社区关怀方面,教会也设立了曼绒新希望关怀机构,透过此机构关怀实兆远社区的民生问题,并给予援助。 黄氏在总结中提出两地隐忧,如早期文献中提及两地垦场找不到庙寺,但近年来已出现许多変化,包括实兆远那些本来属闽南人的民间信仰及风俗,近来在福州人圈子也渐流行(如华人新年初八拜天公的习俗)。同时,一些网站在介绍实兆远景点时,排首的竟是位于福清洋村巴锡班尖海边的品仙祠大伯公庙及观音堂。 无独有偶,曾被视为“基督徒社区”(Christian Colony)或“卫理镇”(Methodist Town),并形容是基督徒与教堂最为密集的一个东南亚市镇——的诗巫,近年来在各项旅游宣传中,也以人文宗教旅游为号召,并同样以东南最大庙寺之一——玉龙山天恩寺为“招牌”。 大马福州人信徒 2010年,马来西亚全国人口调查,全马福州人有341,342人,砂拉越州福州人有209,901人。若1901年,砂拉越福州人为111,8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基督教信仰者(约700余人);到2011年,砂拉越有22万福州人来计的话,照理有15万基督徒。 可目前,单单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会有11万名会众,若扣除其他方言群,福州会众应该有8万余名;即使再加上其他或参加天主教及其他基督宗派的福州信徒,似乎也已保不住当初“三分之二”的基督徒人数。以卫理公会而言,卫理人口已失落了;不过,在180牧者之中,福州人仍占77%。 西马曼绒教区,如果从最初393名移民皆是基督徒来估算的话;2015年福州人若以5万人计,那么基督徒为5,609名,仅占了10%。若以2016年第41届西马华人年会录的总数统计,已故及目前全部牧职人员共有299名,福州裔占67人,比例为22%左右。 曼绒华协出刊又出书 黄孟礼也在10月23日,受邀于三条路的三一堂主日崇拜中分享传承的使命。他鼓励乐龄人士应关注福州精神及生命的传承,以便确保下一代得着生命的道,走在上帝要他们所行的人生道路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曼绒华人基督徒文化协会及《思源报》15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于2017年10月21日至23日在实兆远卫理公会宣道堂进行,其中包括:儿童填色比赛、思源书展及文宣讲座。在思源书展方面,有多家书局及出版社(包括卫理报)也参展。…

美里教区乐龄团契喜迎双庆 陈祖义:正本不可錯

卫理公会美里教区乐龄团契举办两年一度的乐龄营会;又逢学习中心结业礼(第二階段第一届及第一階段第三屆毕业礼),两项庆典二合为一。此次有来自教区五间堂会的乐龄契友250多人,于9月28、29日一连两天假美安堂顺利举行。 在乐龄营会第一天开幕礼上,教区乐龄团契主席郑家铨致欢迎词。年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也勉励乐龄人,要活像西面,作个又公义又虔诚的乐龄人生。年会团契指导兼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在主题以箴言“怀抱智慧,使你尊荣”来激励乐龄人。北区美里乐龄学中心全体学员组成的诗班在开幕礼上呈现两首串烧诗歌,出席者人人拍掌叫好。 白发蒼蒼的老学生 第二天是学习中心结业暨毕业礼,出席观礼者除了全体学员,有些连儿子、媳妇、孙儿、孙女们也怀着喜悦的心出席参与;还有牧者、导师以及各堂会乐龄契友,大家欢聚一堂,场面极其温馨感人。 毕业礼上,学习中心主任林辉明介绍中心概况后,就由年会乐龄团契主席兼学习中心董事长刘恭谋弟兄致词。刘弟兄表示,人生的路途有输有赢,如果输了上半场,就要把握住下半场,信靠耶稣,多作主工,拥抱主道,乐在其中。年会乐龄学习中心总主任也在训勉中説到,乐龄人要透过装备荣耀主,还要学习服侍人,殷勤学习,作个合神心意的乐龄人。 在颁发毕业证书时,这群老态龙鈡,白发蒼蒼的老学生上台领受证书时,拍照留念;有些儿孙献上鲜花,拥抱在一起,这场面特别温馨可爱,也令这班老学生,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狀的感触。 所呈献的节目中,除了毕业生的见证分享,还有学员们的乐器演奏、赞美操及各班级的大合唱、学员活动短片介绍等。最后,林主任特别呼吁乐龄人都来参与学习,过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乐龄人生。 人生难得糊塗好 下午是乐龄营专题时间,谈“人际关系”,讲员为池德成牧师。他以精辟的眼光,诙谐的言辞分析现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他也相信乐龄人集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当能凡事享通。 他还以一首打油诗来勉励乐龄人:“不要看得太清楚,不要听得太清楚,随便一点一定好,改变自己心情好,糊塗一点会更好,人生难得糊塗好。”这意思就是提醒乐龄人,凡事要看淡一点,跟人家计较少一点,只要尊主为大就好了。 在难题解答环节里,大多数是一些家庭与夫妻关系的问题;这些疑难杂症,恐怕连包青天都难断,他却巧妙地都化解了,令听者如沐春风,皆大欢喜。 最后,美里教区教区长陈祖义牧师在闭幕礼上的勉励语是:正本不可錯。他比喻乐龄人,就好像是各类合约书的正本。如果正本有錯,那么印出来的副本,当然都是错的了。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忠告乐龄人要儆醒,凡是要以身作则,帶领子子孙孙都信耶稣。闭幕礼诗班则是由林光堂乐龄团契负责。 晚餐后是联谊晚会,参予的五个堂会乐龄契友,都有充份的凖备,呈献节目,又唱又跳,都有高水準的演出,悦人耳目。还有学习中心学员的乐器演奏,也深受好评。乐龄营会最后在江邦基牧师祝福祷告后,比预定时间提早结束了。大家虽感到不夠尽兴,难免有些惋惜,但只能依依不捨地说:两年后再见了!(黄启城)

卫神毕业感恩午宴 当把一切交托上帝

神学装备告一段落,又即将进入服事与牧养的工作,神学毕业生们受促要简单生活;但要慷慨去爱,也要按真理来说话,还要忠心服事,更要把一切都交托上帝。 沙巴临时年议会会长许光福牧师在诗巫卫理神学院于10月28日中午假佰乐门酒店举行的毕业感恩午宴上,如此提醒即将进入服事的神学毕业生们。 他说,生活总是充满着大小不一的复杂事,如果能够以简约的心态去生活,想必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事物,而他本身也正在学习当中。 同时,我们能够与别人分享且是最大的礼物就是爱,但有时候牧者和教会领袖都会觉得爱人是很难的。因此,他提议当我们觉得爱人好难的时候,祷告求主赐给我们比对方多一点的爱,这就够了。 另外,许牧师也要牧者按真理说话,因诚信正直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还有,牧者要忠心服事,而忠心服事的最佳诠释就是好好地预备讲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把一切都交托给上帝,这就是信心。(韵琴)

卫理神学院2017毕业礼 池金代:当牧者要当得潇洒

为上帝培育仆人,共34名神学生在诗巫卫理神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上顺利领取毕业证书,除了5位现任牧者毕业于教牧硕士学位之外,卫理神学院再次成功为神的国度培育了29位“牧羊人”。 该29位新任牧羊人分别是延伸神学教育课程的8位(基督教研究证书科3位和基督教研究文凭科5位)、礼拜与音乐系则有2位毕业(延伸证书课程1位及礼拜与音乐文学士1位)、毕业于神学系则有19位,即是神学证书2位(宣教科1位)、神学文凭5位、神学学士3位(宣教科1位)、道学学士3位与道学硕士6位(宣教科2位)。 讲福音是有必要的 吾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以“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为题,提醒新“牧羊人”们不要忘记十字架是我们信仰的中心,要做出决定、下定决心地高举十字架;更要不分心、集中焦点地传扬十字架的大爱。 “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2章2节)是当天的证道经文。池牧师也提醒毕业生要学像保罗,以保罗为目标。 他强调,保罗在传讲福音的信息时,不但可以使人得救,也可以使他们成圣,更可以让基督得荣耀;因为保罗不只是讲道,也讲他的生命。 “要引人信主,就一定要讲主耶稣的大爱,更不只是布道时讲,在每周讲台信息中也要讲;因为每个星期天都可能有新人,所以讲福音是有必要的。” 同时,池牧师也鼓励传道人要潇洒一点,尤其是在牧养教会时遇见唱反调的人,接受每一次的委任与派司,无论是去哪里牧养。 “其实不愿意低头的人,总是因骄傲自满,要做到‘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的境界;要知道,耶稣基督也没有任何错误,但祂为罪人担下了所有的罪。” 他重申,牧者是代表耶稣基督成为教会的领袖,为此,不只是嘴巴要传讲福音,所有的惧怕与软弱都要靠着圣灵的能力去克服,靠主得胜。 诗巫卫理神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也是该神学院复办学士学位之后的第19届毕业典礼于10月28日假爱莲街福源堂进行,众多弟兄姐妹与神学生的家人们见证这场神圣又有意义的仪式。(韵琴)

有你相伴:等不及的遗憾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女孩与男孩相恋五年,随着岁月渐渐增长,她渴望与男友谈论婚嫁。但每次开口谈这事,男友都有很多的借口,认为还有时间,还可以打拼多几年再说。女孩内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甚至盘踞了她的整个心思意念;她觉得她不能再等,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再无止境地拖下去。 一日,如常工作忙碌的男孩,约女孩在他们惯常的巴士站附近相见,还说有一份很特别的礼物要送给她。女孩心中高兴莫名,猜想一定是她梦寐以求的婚戒。离开办公室之前,女孩涂上口红,抚平头发,兴奋地往巴士站等待。男孩早已在那里,满面春风的站着。 男孩走到女孩面前,把一个平常装午餐的纸袋塞到她面前;女孩先是一愣,再看看袋子里面原来是一个普通不过的熊公仔。女孩再没有看下去,她一心以为是婚戒的盼望一下子像气球的被扎破,内心悲愤当儿,随手把熊公仔丢去路中心。 男孩对女孩突然而来的反应吓坏了,情急之下,没有看清楚,就冲到马路中心,想把熊公仔捡回来,却不幸被一辆来不及煞车的载货车撞上。 在医院紧急病房一周,最终男孩还是重伤不治,离开人世。家人朋友伤心难过,女孩更是觉得十分愧疚。一个无眠的夜晚,女孩紧紧抱住那熊公仔,却隐隐摸到里面原来是有个扬声器,按下去,熊公仔发出清脆的声音,“Will you marry me?” 女孩的心碎了。 我祈愿这不是真人真事,但无论如何,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如果女孩的心不是如此被自己的思想盘踞,如果她能看多一眼那公仔,如果她能压它一下,如果她……遗憾也许不会发生。 人生有很多期待,更多的是喜欢用自己的时间表去定下的期待。“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言十六9)固然,我们要有计划,但不要忘记要把计划全交托给拥有绝对主权的上帝。深信上帝的指引绝对不误事,也不误时。

我思故我写:从门外到门内

文/黄敬胜(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十一月一日,入狱第十二天。 的确,住院如入狱。齐天大圣被压在五指山的困境如何,我的压迫感就有多郁闷。 于是我只能唱《囚鸟》,唱《征服》,唱《奈何》,唱《回家》,唱《张三的歌》……。 终于知道走路是一件奢侈的奢求;也是一件极度的极品。 今天为止,总共丢了两张机票,也预备放弃下周另一次高飞的机会;九场聚会九篇道,使我对负责的教会和团契满是深深的愧疚和重重的歉意。 在病榻独坐省思时,或许我真的不够爱自己,总以为有些牺牲是值得的;其实不然。 阿爸父啊,是我走得太快吗?是我没有在旅途上等候你吗?是我没有把你放在计划里吗? 如今这一切如云似雾的消散,就如你举手投足的潇洒。我轻轻吟唱《祂》(He),我知道天父的应许,引导和安慰永远大过一切。 清晨透窗的阳光,仿佛是上帝无声的恩典:我还是爱你依旧。脑海浮现梁弘志的《跟我说爱我》,似乎听到基督教诗歌的旋律和意涵:从门外到门内是一段不羁的旅程,但心跳的节奏却是我和父神唯一的交流。(编按:黄敬胜牧师10月20日前往新加坡途中,不良于行。检查后发现神经线发炎,留医古晋。11月2日出院,目前在家休养。)

我思故我写:我不是单身狗!

文/Jelly Fish 最近,同学之间总是流行着一个新的形容词(至少对我来说是个“新词”)——称单身者为“单身狗”。 刚开始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有股不满的情绪涌上心头,因为用“狗”这个字来称呼人时,多少有贬义调侃的意味。一系列的深入了解因此开始: “单身狗”一词的来源有几个说法:1.一部著名戏剧讲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前,大圣对紫霞的爱恨情仇无法满足,看着紫霞的表情被夕阳武士形容成一条狗;2.曾经有人在情人节问:“情人节到了,你还是一个人吗?”被怒回复:“我不是一个人难不成是一条狗吗?”;3.“单身狗”的英文说法是“Damn Single”,正好是“单身狗”的谐音,翻译起来成为“该死的单身”,可谓“神译”。 无论来源为何,“单身狗”一词已经成了时下网络用词。“单身狗”用来称呼人有嘲讽和侮辱的意味,但用来自称则有反面效果。“狗”除了贬义用途,其实也代表着呆萌,可怜又可爱的形象。家里的狗通常特别黏主人,主人一出门就在家咬东西、嚎叫或等待,展现出一种寂寞感,渴望被爱的感觉。“单身狗”正引用了狗的这种种习性,孤身一人极度渴慕爱情的感觉。如此看来,单身狗在自我调侃之中其实带有某种心酸的意思。 尽管如此,相比一个嘲讽、苦情的概念,单身狗有时更像一种自我保护的幽默。它是一个自我划定的圈子,让所有单身狗能够找到群体认同的安全感,导致秀恩爱的行为反而成为一种行为不正确了。随着这种概念的延伸,许多标语随着而出,如:1.“狗吃巧克力会死” (巧克力属于情人之间的常见礼品);2.“单身狗也是狗,秀恩爱属于虐狗行为” (显出单身人士看见秀恩爱情节的心酸)等。 如此看来,“单身狗”的用词有褒有贬。大体上来看,“单身狗”一词表达更多的是负面情绪,表达单身人士内心的极度渴慕、心酸、无奈,似乎长久单身就是一种错。笔者认为更应该正面看待现有的情感状态。有种现像是这样的:单身的人想脱单,有伴的人羡慕单身的自由。与其互相羡慕,何不享受现有状态,为着现有的自由而感恩? 单身其实是好的 哥林多前书第七章25-28、32-35节(新汉语译本圣经)这么记载: “论到处女的问题,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然蒙主怜悯,成了可靠的人,就提出自己的意见。考虑到目前的困难,我认为这建议很好,就是说‘人维持现状倒是好的’。你和女子有婚约吗?就不要解除。你和女子没有婚约吗?就不要寻求妻室。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可是,这些人要遭受肉体上的苦难,我宁愿你们免却这苦难……我愿意你们毫无挂虑。没有娶妻的人挂念主的事,想怎样讨主的喜欢;但娶了妻的人挂念世上的事,想怎样讨妻子的喜欢,于是分心了。没有结婚的女子和处女挂念主的事,好让身体和心灵都成为圣洁;但已经出嫁的女子挂念世上的事,想怎样讨丈夫的喜欢。我说这番话,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好处,不是要限制你们,而是要让你们做合宜的事,对主专一忠诚。” 保罗这一段教导,明显说明单身其实是好的,甚至是一种恩赐(林前七7)。既然单身就不用特意寻求伴侣,除非欲火攻心(林前七9)。事实上,对于爱主热心服侍上帝的人来说,单身的好处可重要了,可以全心服侍神。 单身期间,我们更应当与上帝培养更亲密的关系,明白祂在我们身上的心意,让祂塑造我们,尽心爱神爱人,培养属神的情操与品德。在适当的时候,神自会把合适的对象引到单身者面前。 因此,相较单身人士的“特有称呼”,笔者更喜欢使用这用词——“钻石王老五”或“单身贵族”;既显出单身的高贵本质,同时也更没有心酸的感觉,而是等着更合适的人来“索宝”。 参考资料: 〈单身为何被称为单身狗?而不是单身猫?〉,《每日头条》,https://kknews.cc/pet/2kko6e.html(2017年3月17日存取)。 〈长知识:“单身狗”的英文是什么?〉,《Sina…

登山宝训系列:温和智处,承受天国(太五5)

文/林忠诚(圣光堂/进安堂传道) 你听过“千依百顺妻子俱乐部”吗?这个“俱乐部”在2011年,由一群马来西亚穆斯林成立。这个俱乐部强调的其中一点是“一切问题都是妻子的错”!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妻子没有尽责,没有好好满足丈夫的需要而导致。所以,这个俱乐部坚持妻子要很“温柔”,要完全顺从丈夫,尤其(最强调)在性方面,一定要千依百顺地取悦丈夫。 弟兄姐妹,这样的“温柔”,这样的“千依百顺”,好不好呢? 我虽然不是女的,但也觉得这并不太好。因为这样笨笨、傻傻地“千依百顺”,对妻子很不公平。而且,这样根本是更加纵容丈夫,给丈夫更多“机会”去外遇,还会助长打老婆、吃、喝、嫖、赌的种种问题。 那么,圣经所说的“温柔”是不是这样的“千依百顺俱乐部”呢?绝对不是。圣经说的“温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从太五5来学习: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5节) “温柔”乃教导我们要:1)温和智处,这样便可以;2)承受天国。 一.温和智处(太五5上): 1.温柔的人温和、智慧地处理事情 这里提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温柔”是怎样的?我将它定义为“温和智处”;意思说,“温柔”的人是一个“温和、智慧地处理事情”的人。 首先要了解,“温柔”的人是有智慧的。如何有智慧?卫斯理约翰说过:“但谁是温柔的人?他并非天真无邪、不为罪恶烦恼、不知辨别善恶,而不为任何事悲伤的人;他也并非以冷漠保护自己免于生活打击、……并非因着毫无感受而不怨恨任何事。” 基督徒的温柔也并非意味对上帝毫无热心…… 所以,要知道“温柔”的人并不是因为笨笨、傻傻,所以千依百顺的人。不是!“温柔”的人是有“智慧”的,是聪明人!他知道真理、有感情、会分辨善恶、对上帝热心。 但是,虽然如此,他不会仗着自己很聪明就随意、暴力地行事;他会好好善用他的聪明,来“温和、智慧地处理事情”。也就是说,他不会因为自己很有知识,很厉害,就认为自己可以随意地生气、骂人、侮辱人。他是一个不会“意气用事”的人。 2.耶稣是温柔的人 耶稣就是一位“温柔”的人。当耶稣“洁净圣殿”(太二十一12-13)的时候,祂看见人在殿里做买卖,故意抬高价钱来骗人的钱。耶稣看了,非常生气。然而,有些解经家认为,耶稣虽然生气,却没有冲动,没有“意气用事”。因为耶稣在此,只不过是“推倒……桌子和……凳子”而已。 换作我们,我们或许会把这些人的银钱丢进河里!把他们的鸽子的笼子打开,把鸽子放走……但是,耶稣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耶稣晓得,这样做会导致他们亏本,导致他们不能做生意,甚至很可能影响他们的生计,难以继续生活。耶稣晓得,没有必要做的如此“赶尽杀绝”。是的,耶稣的“生气”的确表现出,生气中仍然有“温柔”。 3.生气中要温柔 弟兄姐妹,你是不是“温柔”的人?有没有生气中仍然有“温柔”?有没有常常“意气用事”?有没有因为“错不在我”,就以“三寸不烂之舌”和“拳头”来处理事情呢?…

时事回应:大马处于建国十字路口

文/晖(退休公务员) 1965年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修正案,即所谓355法令修正案,再次被纳入复会的国会会议议程,令非穆斯林社会感到错愕,担心一旦获得国会的通过,将动摇了立国的根基,并且颠覆了宪赋的世俗国地位。 这项由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所提出的355法令修正案私人动议是排在4项政府法案,包括:2017年大马航空委员会修正法案、2017年大马知识产权修正法案、2017年印花税修正法案,以及2017年就业保险计划法案之后,列在国会议程的第5位。 据悉,在这之前于10月22日,在首相官邸召开的国会会议复会前的例常准备会议上,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并没有向国阵成员党国会议员提及355法令修正案的课题。 政治分析家对355法令修正案私人动议再次被摆在台面并不感到离奇。伊斯兰党与巫统唱双簧由来已久,而由首相署编排的国会议程,只不过是进一步证实此事实。从时机上看,这也是有心人处心积虑,精心策划的选前推演。 随着宗教保守势力的兴起,伊刑法课题已成为朝、野政党捞取选票的筹码。为了确保在选举中胜出,甚至可以不惜典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人们不禁要问:当第十四届普选箭在弦上,巫统是否想藉355法令修正法案向敌对阵营发难?此举是否也是对国阵其他成员党摊牌?因为国阵主席手握兵符。 大马正处在建国的十字路口,第十四届普选后的政局令人揪心。若国家的乱局,尤其是漠视国家宪法及国家原则的行为任由滋生,国民将进一步撕裂,而咱们距离先进国的目标也遥遥无期!

想到写到:把握时间传扬福音

文/许世韬(退休校长) 有次,听见一个牧师分享他进神学院受陶造,成为全时间的传福音使者的缘由。他说,那是因为他有机会看到一出戏剧而大受感动,然后决志踏上献身之路。 那出戏剧的内容很简单,提到有一团人一同乘车出门旅游,不幸的是,旅行车在旅途中发生意外,全体团员都去世了。 死后,这些人只有一人到天堂,其他人的灵魂都往地狱去了。在他们最后分道扬镳时刻,那些到地狱去的人,发现原来他们将要忍受永远沉沦的酷刑,永不翻身时,便大声责骂那去天堂的人,为什么生前没有向他传福音。他们更严厉批评他,在日常生活中,说什么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暗地里却那么自私,连最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关键事情,都没与他们分享。 这出戏的内容,真的很感人,也给人无限思想的空间。 早早将福音传给他 凭良心说,我们常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同事、同学们高谈阔论,无所不谈,但是就不谈信仰问题。或许,我们会认为在现今这时代,再谈宗教课题,就太无趣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宗教与他们没太大关系,可有可无;另外,他们或也会觉得,我们难以说服他人接受我们的信仰。所以,为了让大家平安无事、和谐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自为政,河水不犯井水,不提宗教信仰这等敏感课题。 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且让我们放眼看天下,就可以发现人生的前景并不只限于目下。事实上,许多名人烈士快到达生命终点时,难免会对来生的大事,彷徨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在“关键时刻“,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有机会能及时为他祷告,分享真理,或能将他带到上帝面前,让他踏上永生之路。只是,我们为什么又要在最后关头,而不是早早就将福音传给他呢? 约翰福音书三章十六节告诉我们:“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这样说来,我们作为基督徒的,实在担当非常大的责任和使命,要早早将福音广传,让更多人听到福音。保罗不也说过:“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特别现今时代,科技发达,讯息灵通,所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争取时间,善用传福音渠道,响应呼召,参与为主传福音的行列。将福音广传。荣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