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46期

2017年沙巴临时年议会委任表

沙巴临时年议会会长:许光福 年会会友领袖 : 杨尚茂(正) 刘本宏(副) 年会文书 : 邓福祥 年会经济部主席 : 刘恭豪 年会财政 : 雷贤康 年会青少年指导 : 甘云成 中国事工干事 : 张利昌…

沙临时年议会第14届年会特别报道:闭幕礼拜 认清现今的“歌利亚”

在闭幕礼拜中,许会长以撒母耳记上十七1-11、28-51勉励会众,要认清我们现今的“歌利亚”,勇敢面对,如当初大卫在以色列与非利士人之战,靠上帝勇敢无惧地面对歌利亚。虽然在当时,非利士人有许多优点和强的趋势,可大卫明白,他所信靠的上帝,是力量最强大的神。 反观现今的趋势,我们似乎被四周的人、事、物,压迫地透不过起气来。无论是极端主义——政治、宗教、种族、经济的危机、贪污腐败,不是看来都是一个个的“巨人”吗?不都是一个个的“歌利亚”吗?那我们需要如何回应呢? 许会长表示,我们需要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建立与人的关系,建立与自己的关系(因我们常有自我、惧怕、无安全感等);全心信靠神,让我们内在的生命刚强起来,将信心化为力量,去面对,走向歌利亚,而不是选择逃避。我们智慧的抉择,就是:听从神,亲近神,聆听神,体会神的心意,每日操练与神同行。要无惧那不能逃避的战争,因上帝是我们力量与帮助!

沙临时年议会第14届年会特别报道:沙巴临时年议会第14届年会 四位升长牧国语部有三人

王怀德:行事为人要对得起主 会督王怀德牧师在开幕礼时,以歌罗西书一章10-13节勉励与会者,活在现今的时代,我们行事为人要对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也要欢喜和忍耐。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活出这样的生命,有可能吗?当初期教会面对苦难、挑战(无论是内在教导的问题,分门结党等,还是在教会外受逼迫、压害),残酷现实生活中,似乎恶势力强大,当时信徒们还可以活出保罗所教导的那种生命吗? 能在似乎绝望中依然有盼望的,圣经中最经典的代表人物无非是约瑟了。约瑟从上帝那里领受异梦,没因他所受的苦楚、困难和挑战而绝望;即使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被陷害中,他依然坚信,他的梦会实现。虽然肉体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强过他所梦见的;可他依然坚信,上帝有祂的时候,绝对不误时。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明白一切都是上帝在掌权;因此,他在面对家人时说:“我岂能代替神呢?” 因他清楚一切所发生的事,都是上帝所许可的作为。 约瑟,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发光作盐。反观现时的我们,是否在现实黑暗笼罩的时代,坚信上帝依然在掌权,祂依然有作为呢?透过我们努力行善,可以散发光,照亮有需要的人呢? 上帝不受空间约束,不受时间限制,不会被改变惊讶,也不会因人恐慌。让我们学习在黑暗的现实生活中,靠主发光作盐,感染他人生命。

砂伊班年议会第42届年会特别报道:第42届砂拉越伊班年议会顺利召开 会友人数、聚会点与收入均有上升

2017年第42届砂拉越伊班年议会已经于11月3日至5日在凤鸣路伊班中心顺利召开,无论是会友人数、聚会点与收入,今年都有上升的趋势。 在报告中显示,伊班年议会超过200人聚会的教会有20个,另有68个聚会人数在50人至70人之间的教会;而长屋聚会所的数量已从2016年的461个增至474个,而会友人数已达45,188人,比2016年的44,382人有所提升。 同时,年议会的收入则达RM805,238 令吉,比2016年的RM720,460增加了8万余元。 在受洗人数方面,共有310位成人接受了洗礼,及523位孩童接受了儿童洗礼。 另一方面,在此次的年议会中共按立了两位长牧与3位副牧。其中,被按立为长牧的是一对夫妻,即林拜牧师(Rev. Limbai Banyang)与薇妮牧师(Rev. Winnie Chendu)。 此外,朱宾牧师(Rev. Jubin Jamal)亦在年议会中被选为2018年民都鲁教区长。 在42届伊班年议会召开的当天,也在花悦坊举行了“团契之夜”晚宴,并邀请曾经担任过4届伊班年议会文书的现任砂州副首席部长丹斯里占马欣为主宾。席上,丹斯里占马欣正式表示自己从小就在卫理学校接受教育,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卫理信徒,并表示拨款5万令吉予伊班年议会。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爱家协会鼓励人人爱家 大马人离婚率年年升高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江有明(爱家协会执行长)、梁大喜、陈倩(爱家协会同工) 记录:卢韵琴 近年来囯內外的电视纷纷推出注重亲子节目,比如几位艺人爸爸带着自己稚龄(4岁-7岁)的孩子到节目组安排的地点去进行一个为期三天两夜的旅行;而在这个旅行中妈妈是缺席的,身为爸爸的男艺人们必须自己带孩子去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 通过节目可以清楚看到,每位爸爸与他们孩子之间的相处,有的孩子对自己的爸爸会撒娇;一些对爸爸却是有一定的距离,直到两三次的旅行之后,亲子间的关系才有所改善。 明星艺人的爸爸们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工作忙,常常都不在家,与孩子的关系自然就疏离;那我们普通人的爸爸又是怎样呢?普通人的爸爸一样很忙,甚至是根本没有扮演好父亲的角色。 为此,马来西亚爱家协会推出各种课程与活动,希望通过课程和活动,可以促进夫妻与亲子间的关系,更提醒了“父亲”是家庭中不只是经济支柱,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需角色。 在传统的观念上,男主外,女主内是最正常的,于是父亲的角色通常都会被仅仅标签为家中的经济支柱。其实不然,“爸爸”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男孩与女孩都一样需要父亲。 “所以我们还有亲子课程与营会,目前就是在于希望家长们通过参加活动,能够与孩子培养更深厚的感情,尤其是爸爸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早在2008年,年会青少年事工部、幸福家庭与辅导部,以及资讯传播部已经与大马爱家协会展开合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趁着该协会的新执行长江有明刚刚上任,特别联同活动经理梁大喜与青春无悔课程经理陈倩到访砂拉越,拜访多个砂华人年议会属下机构与部门之际,接受了《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干事的采访。 非穆斯林离婚率增长速度快 由于大马人的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又淡漠,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更有年龄愈来愈小的趋势;因此,马来西亚爱家协会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特别重视相关的情况。 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字,穆斯林的离婚率达16%,而非穆斯林则是14%。虽然在数字上看起来是穆斯林的离婚率较高,但真正让人需要提高警惕的却是非穆斯林,因为非穆斯林的离婚率增长速度快。 “在2003年,非穆斯林的离婚为2.9%;但在2012年已经增长至14%,其中的涨幅是很可怕的,而穆斯林则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因此,爱家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出各种促进夫妻关系的课程与活动,如“亲密之旅”等,帮助夫妻们在婚姻中的成长;毕竟婚姻出了问题,进而衍生家庭问题,家庭破碎了,亲子关系又怎么能融洽? 然后就是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问题,“青春无悔”课程就是一项教导青少年向婚前性行为说“不”的课程。根据目前大马爱家协会网站的统计数字,截止2017年10月17日为止,已有9万4千3百42位参与该项课程。 谈到大马爱家协会这20年来在此方面的努力与成绩,他们坦承也想知道课程所带来实际效果;但是经过他们多年的追踪与寻访,只能够说,该协会在已经透过举办的活动共有接触了3万人,而且不只是基督徒参与,亦开放予公众人士参加。 江执行长不否认目前他们所推动的各项活动是以预防性为主,就是希望大家对于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应給刻意呵护与最大的关注;因为一旦家庭有问题,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及各种问题的衍生。 “我们沒有局限于某宗教与某种族,事实上这些课程都有非基督徒来参与;因为我们的课程都不会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只会强调婚姻是上帝所赐的,而且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 提供材料和人员的培训…

为国家守望祷告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每期一句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你们要称谢万神之神,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你们要称谢万主之主,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诗篇136:1-3)

抓鼠有感:我不是没有“心”!

文/翁震凌 前不久,有人问我:“妳有没有去看某某牧师,听说他生病了?” 我想了想,回答说:“没有,因为很多人去看他了,我就不想再去打扰他……” 说实话,心里其实挺挣扎的,毕竟与牧师相熟,当年他还替我写过推荐函;如今他卧病在床,于礼于情于理,我怎么可以“不闻不问不探访”呢?这不是显得我很无情,没有“心”?! 但我知道,牧师一向人缘极好,慰问探视之人恐怕会络绎不绝;因而,我也自问:如今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我的探病送礼吗?还是有足够的时间静养…… 有人一听马上就说:“去一下,待不久,应该没关系吧?!” 我忍不住地回嘴说:“就算一个人或一群人只待10分钟,可这10分钟,那10分钟……或许,对我们而言只有10分钟,但对他而言,却是好几个,甚至好几十个的10分钟啊!” 探病也是种学问 后来,也的确陆续收到牧师家属的信息,除了对牧者、弟兄姐妹的关怀送礼表示感激;也盼望大家能多给牧师一些休息的空间,禁止打扰和过多的关心,毕竟静心休养与治疗才是他当前最急需的。 因此,家属尽可能陪同牧师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静静观察,因此也吁请各方不必刻意为他公开代祷,以免增添他不必要的压力。 话说回来,其实教会弟兄姐妹一向很有爱心,有人(何况是牧者)生病了,怎能不去探访呢?再加上,华人最重情重礼,一旦知晓亲友生病,定会拎着大包小包到医院探病。 有人病了,我们去探望慰问,这是在情理之中,也是圣经的教导;不过,探病也是种学问,应尽量不要造成病人的不便。我曾看过篇报导,内容就提到探病有几方面需要注意的,比如:避免用餐或午休时间探访病人;水果属性大不相同,要多注意;鸡精人参营养品,虽补但未必都合适,以免弄巧反拙等等。 去,还是不去? 那,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我觉得这没有绝对的答案,主要得看病患情况与需要而定! 比如一些病患,若有牧师及弟兄姐妹前去探访,为他们祷告,他们会因此被坚固,得安慰;有些甚至就因此听闻福音,经历基督的爱,接受耶稣成为个人救主。但有些病人,可能当前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静养时间,清新安静的空间,平静沉淀祷告的机会……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出于爱心与关怀,而所期盼的是对方(病患)能得益处;因此,最终还是要看对方最需要的是什么,再来决定我们要不要前去探视! 不过,有一件事,做了绝对有益无害的,那就是为病人的病情与康复、治疗过程与医疗团队祷告!所以,关心牧师的弟兄姐妹们,就让我们以爱心与关心,将那探访的10分钟,化为祷告的10分钟吧!